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4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_第1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4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_第2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4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_第3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4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_第4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4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点突破四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链接教材】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卢梭和孟子都对人类的同情、怜悯之心进行了深刻的阐发,甚至他们用以阐述这种情感的故事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孟子将怜悯心视为人性的重要善端以及人的本质特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卢梭也说怜悯心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是我们这样柔弱的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考向分析2020年新高考卷参照北京卷的命题形式,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引入了简答题,考查筛选、归纳、探究和评价文本信息的能力。考向(一)归纳文本内容要点归纳文本内容要点,主要采用主观简答的考查形式。其命题特点是:1.关注材料的整体性,题干设置以筛选整合、概括分析为主;也常采用比较思维模式设题,比较不同材料的异同点(见考向二)。2.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如将信息归纳与下定义结合起来(见分点突破一),将信息归纳与论证分析结合起来(见分点突破三)。本专题主要讲析前文未涉及知识点。》典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如今,中国成年国民超过半数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固然重要,但长期手机刷屏阅读带来不少问题。当人们通过电子书、手机和网络等新型阅读媒介进行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时,其阅读的内容往往是零散、短小、片段式文字,或是长的内容被拆散成不同的碎片,通过零碎时间进行“见缝插针”式阅读。这种碎片化阅读表面上看,是对时间的最大化利用,但实际上这种阅读行为和传统的深度阅读行为相比,对于所阅读作品的消化理解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不良影响。就目前市面上电子阅读产品提供的一些内容而言,大部分质量参差不齐,更有不少文章错字连篇、病句不断,甚至还有低俗的内容。当这种“低质量”阅读大行其道时,某种程度上也会削弱阅读者的阅读力。诚然,阅读是自由的,无论用哪种媒介,只要阅读之后,能汲取养分,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结论,都值得推崇,也就算得上是深度阅读了。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深度阅读,督促网络平台提供更优质的精神食粮,严厉打击“流量创作”;管理部门还需尽快完善网络出版规定,要像管理纸质出版物一样管理网络内容;政府更要利用好数字化的媒体和工具,打通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障碍,引导人们深度阅读。“碎片化阅读”有哪些特点?作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有哪些危害?请简要概括。【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归纳内容要点,涉及“特点”和“危害”两方面,“哪些”说明答案要点不止一条,应回归文本进行分析。(1)概括“碎片化阅读”的特点____________(如阅读内容零散、短小、片段式;阅读时间零碎;阅读介质为电子媒介。)(2)概括“碎片化阅读”的危害____________(通过和传统的深度阅读行为相比较,“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有:不利于消化理解作品,不利于养成阅读习惯,削弱读者的阅读能力。)【答案】示例:(1)①阅读内容零散、短小、片段式;②阅读时间零碎;③阅读介质是电子媒介。(2)①不利于消化理解作品;②不利于养成阅读习惯;③削弱阅读者的阅读能力。考向(二)分析文本信息异同比较异同是对两则或多则材料从某角度去分析和概括其相同点与不同点。考查题型一般是信息异同比较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文本信息异同的方法与信息筛选归纳的方法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前者要明确“比较点”。根据“比较点”,在材料中搜寻相关答题区域,并仔细筛选出相关内容。》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的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朗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摘编自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材料二: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剡中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摘编自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材料三: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两公始”。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结合自己40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二是重教兴学。在刘禹锡的带动下,连州文风迭起,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在唐代,广东共有48名进士,连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127名,连州就有43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三是关心少数民族。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莫徭歌》《蛮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三首诗,对瑶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神勇大加称赞。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至今,文慧桥、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摘编自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我的分析】题干要求说明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注意要结合“三则材料”,应回归文本进行分析。(1)从材料一中归纳造成这些文士流寓的原因____________(这些人的遭遇相似,都是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2)从材料二中归纳这些文士面对流寓之地做出的反应____________(材料二介绍这些人面对流寓之地的生活做出的反应,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3)从材料三中归纳这些文士在被贬之地做出的政绩____________(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从而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答案】示例:①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②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存状态;③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④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文化发展;⑤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⑥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考向(三)理解并分析文本观点理解并分析文本观点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审准题干,明确答题要求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本身就重在信息获取的过程,答案就在文中找,不能凭空去想象,一定要从题目中准确把握住到底想考查我们对文章哪一内容的理解,因此,审清题目要求,十分重要。(2)精研文题,找准材料和文本间的契合点在对文本观点和所给材料都能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时文本观点很多,不确定哪一种观点最能统率所给材料,因此,要先找准材料所对应的文本观点。①理解观点语句。论述类文本中的观点句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段落的中心句等,考生阅读文章时要注重分析、理解这些语句表达的意思以及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系。②理解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用来论证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论据,理解事实论据,能够帮助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③理解引用语句。论述类文本中使用引用手法的语句多是用来证明作者观点的,考生要重点理解。④理解标志语句。这里的标志句指的是使用标志性词语(如“认为”“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要注重把握。(3)分析材料,学用答题思维模式要准确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并与文本观点(文意)联系起来,认真分析运用,解决问题。即“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先亮出题目材料对应的文本观点,再根据观点对题目材料进行分析。分析应注意与文本观点的对应与一致,并注意分析的层次性。注意,“分析”是得分的关键环节。》典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据一园之形胜,莫若山,无山则不为园。叠山理水,其中叠山又占有重要位置。水系易成,山势难立。山势立,则一园风景之大概已具。假山是人们运用石料“叠”的、“掇”的,做出一片风景,也演绎着创造者的一片灵心。杂乱之石叠起胜景,配之以明花疏树,延之以陂陀平冈,引之以涧瀑清泉,幕之以藤情蕉影,再辅之以蓝天白云、月上柳梢,其凛凛风神,爱煞人也。故应知,不到园林,哪知春色如许;园无假山,怎疗烟霞痼疾!中国画论中有“卧游”的说法,山水画是满足人们心灵需要而获得特别发展的。假山也是如此,它也是人们的卧游之具。假山者,垒石而成,傍土得生,非造化所形成,乃人工之所为。唐人姚合《寄王度居士》诗论假山有云:“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将山林之景缩于庭院之中,以尽卧游之趣。山林之想,包含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旨趣。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以“山色有无中”(王维)的诗句来概括假山的特色,颇为精到。我以为,若以这句诗作为假山艺术的总纲,也不为过。假山之妙,就在山色有无之中,在似有若无、似像非像之中。我们说假山创造的重要特点是给人留下想象空间,这个想象空间不光是使人起真山的联想,如果是由假山想到真山,由小山想到大山,这样的联想又有什么意味?假山之妙,不在“山”中,而在“有无中”,似与不似,真与幻等所构成的微妙的关系之中。这个微妙的关系,乃是寄托诗意之根本、产生境界之源泉。计成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假山的垒石中,必须要“假真山形”——借真山的形貌,不能脱离山来做假山。但随便扔几块石头于林间,那不叫“假山”,那是虚假的山,没有山的意味、山的精神。假山绝不是胡乱堆积起来的石头。假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要叠石,依照画理、根据创造者的心灵来垒石。李渔批评有些叠石家是“目无天地,胸无文章”,叠石家在天地间垒出一个意义世界。董其昌曾说书法是“下笔即有凹凸之形”,下笔即打破虚空,流出一段生命的悠长,在虚空中延续潺溪的生命。掇石一片,也是在虚空中书写性灵的妙文章。假山胜过真山,如果说这样的话,恐怕很多人不会同意。其实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观点。董其昌说:“以径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山水画高于真山水在于笔墨的精妙,笔墨不是纯然的形式,而是表现心灵的语言,艺术家用心灵照亮了山水,假笔墨而表达出来。纯然的山水是外在的对象,是与人的心灵无关的存在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中的假山才是“真山”。(摘编自朱良志《真水无香》)材料二:苏州假山艺术发展是历代工匠的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宋代以石叠山蔚然成风以来,江南地区出现不少叠山世家,尤其以苏州地区居多。《吴风录》记载:“朱动子孙居虎丘之麓,尚以种艺叠山为业,游于王公之门,俗呼花园子。”一方面,叠山专业化发展模式加速了假山技巧的成熟,计成、周秉中、顾文彬、“山石韩”叠石世家等历代造园叠山家将苏州假山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并影响整个中国园林的掇山风格。另一方面,苏州“花园子”凭借其高超的技艺也提高了叠山工匠的社会地位,叠山名手“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冷雪峰在《假山解析》中称赞道:“中国高水平的工匠都出自江南,苏州‘香山帮’则是江南工匠的代表。”同时,苏州掇山技艺被提升到理论高度,《园冶》《长物志》等著作都对叠山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清中期苏州假山以戈裕良为代表,创新采用拱结构原理构筑洞窟拱顶。其代表作环秀山庄假山采用大小石钩带联络之法,是以小石造大山的经典之作。陈从周称赞:“戈氏承石涛之余绪,洞悉拼镶对缝之法,故所叠假山纹理统一,宛转多姿,浑若天成。”反观同时代北方假山所用房山石、北太湖石等外形都较浑圆,难以施展苏州园林假山常见的勾联作法,只能以叠砌为主,上下石料少有纹理拼合,因而假山形象多不如苏州园林假山灵秀。近现代,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石韩叠山技艺”其实也起源于苏州。苏州“山石韩”叠山世家以横式拼缀手法将苏州假山技艺与北方造园特色融合,推动了北方园林叠山的发展。可见苏州园林假山技艺对中国各地园林假山营造影响深远,在中国造园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象征名山大川的景观意境,融合了园林空间布局、景观设计的功能需要,包含着人们对于审美、文化的理解和向往。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苏州园林假山艺术价值应该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加以继承与发展。现代掇山叠石的文化背景与人们的审美动机都与古代大相径庭,假山材料、技术与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在吸取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合理创新,才能创造出融功能和艺术为一体,既有时代特色又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掇山作品,苏州园林假山艺术才能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摘编自顾至欣、张青萍《苏州古典园林假山艺术价值研究》)朱良志认为“假山胜过真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的分析】题干要求谈谈你对朱良志“假山胜过真山”的理解,主要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1)对“假山胜过真山”进行阐释____________(“假山胜过真山”指的是假山比真山更能体现山的意味和精神。)(2)结合材料一第2段对“假山胜过真山”进行分析____________(假山体现了创造者的灵心,比真山更能满足人们的心灵需要,体现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旨趣。)(3)结合材料一第3段对“假山胜过真山”进行分析____________(假山与真山相比,更容易给人留下想象空间。)(4)结合材料一第4段对“假山胜过真山”进行分析____________(假山比真山更能彰显出生命的魅力。)【答案】示例:①假山比真山更能体现山的意味和精神;②假山体现了创造者的灵心,比真山更能满足人们的心灵需要,体现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旨趣;③假山与真山相比,更容易给人留下想象空间;④假山比真山更能彰显出生命的魅力。重点突破如何解答情境化设置下的论述类评价、探究等创新题型?1.评价文本观点文本观点主要指作者或文本中的人物所持有的观点态度、价值判断、情感倾向等。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是指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1)准确判断对文本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获取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的基础,我们要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2)个性评价参照自己平时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判,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进行分析,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评价。(3)尊重事实以尊重人类的共同情感和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在对文本本身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不可以纯粹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价。(4)追求深度把文本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形成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虑,从而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还可以把文本的观点和倾向与当前的社会现实或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进而做出评判,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深度。》典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儒家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不断中国化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绝没有脱离中国社会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离不开调动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学传统。近代以来,睁眼看世界并鼓动学习西方的人,包括推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先驱,骨子里恰恰是积极入世的、进取的,主张与时偕行、向往大同世界等儒家情结最深的人。他们的为人为学和思想行为方式,无一不是儒家式的。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儒家《礼记·礼运》的大同理想作为引进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铺垫。而且儒家的人格理想、人格操守也激励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包含着与我们民族几代先进分子身上携带的丰富的优秀传统精神的结合。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济世救民的情怀,天下为公的理想,百折不挠的毅力,舍生取义的品格,自强不息的意识,力行实践的精神,辩证中和的智慧等等,都渗透其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包含了积淀在社会与民众中的儒家文化的诸因素的结合,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带有儒家思想精义与风格、色彩。新中国的构建与儒家社会的构建有着难舍难分的关系。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国富民强与我国古代经典中所强调的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法,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和承续性。新时期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民本务实的思想以及天人合德、动态平衡、具体理性等中国智慧有着内在的关联。费孝通先生说:“我们常常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所以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这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费先生针对改革开放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等,谈到几点:第一,重视家庭,重视世代间的联系与培养后代;第二、和而不同,中国文化骨子里有个东西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第三、多元一体,共存共荣,包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第四、能想到人家,不光想到自己,这是中国人际关系中一条很重要的东西……费先生所讲的是发生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道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精髓。在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儒家文化里许多优秀的东西,如仁爱、民本、民富、平正、大同、民贵君轻、兼善天下、和而不同、德法合治、知行合一、入世情怀等等,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儒家文化的土壤上进行的。没有儒家文化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谓“中国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儒家化。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合则两美,离则两伤。(摘编自郭齐勇《儒家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光辉一生的写照。这两句名言化用了明代谏臣杨继盛的名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继承并超越了前人,找到了救国救民的“妙手”。请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评析。【我的分析】题干材料较长,首先明确题干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加以评析。(1)对题干前三句进行阐释。____________(“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李大钊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文章。“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2)结合材料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先驱,骨子里恰恰是积极入世的、进取的,主张与时偕行、向往大同世界等儒家情结最深的人”进行分析。____________(“铁肩担道义”体现着儒家优秀传统中的担当意识,它激励着李大钊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3)结合材料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包含着与我们民族几代先进分子身上携带的丰富的优秀传统精神的结合。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济世救民的情怀,天下为公的理想,百折不挠的毅力,舍生取义的品格,自强不息的意识,力行实践的精神,辩证中和的智慧”进行分析。____________(李大钊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答案】示例:①“铁肩担道义”体现着儒家优秀传统中的担当意识,它激励着李大钊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②李大钊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相结合。2.依据文本观点进行探究这类题目重在理解文本,迁移运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解答时,应向文本内寻找答案,不可漫无目的。(1)阅读文本,从整体上对文本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知识迁移类试题可设置在多则文本的信息类文本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始终是进行知识迁移的基础。对于文本中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重要的观点与认识,考生要有准确的理解,找到文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对接点。同时,考生也可以结合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2)要正确对应理论与现实,确认“关联点”。即将试题提到的现实问题与文本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准确对应起来。只有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知识,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应对现实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这个“关联点”可以是多文本间的,也可以是题干与文本之间的。如多文本虽然不属于同一篇文章,但一定是有联系的,而知识迁移类题目往往就“联系”设题。考生审题时,应该格外注意试题要求分析的“关联点”。(3)从“关联点”入手,结合试题要求,从文本中提取对应信息。“关联点”既是多文本间的联系点,也是试题要求切入文本的角度,故从“关联点”切入文本并正确分析是答题的关键。》典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①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②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阁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③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④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二:①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其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②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娱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③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从上述三篇作品中任选一篇分析其对文学自觉的体现。【我的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篇文章“都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指出了答题的内容,“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明确了答题的区间,“从上述三篇作品中任选一篇分析其对文学自觉的体现”限制了答题要求。(1)把握文学自觉的特征____________(作品具有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