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期周次教学内容备注3.2-----3.61HYPERLINK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HYPERLINK买文具HYPERLINK货比三家5节3.9----3.132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HYPERLINK买书HYPERLINK寄书HYPERLINK森林旅游5节3.16---3.203HYPERLINK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HYPERLINK轴对称图形HYPERLINK镜子中的数学5节3.23---3.274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HYPERLINK平移和旋转HYPERLINK欣赏与设计5节3.30---4.35HYPERLINK第三单元:乘法HYPERLINK找规律HYPERLINK住新房5节4.6---4.106第三单元:乘法HYPERLINK电影院HYPERLINK练习一5节4.13—4.177第三单元:乘法HYPERLINK理整与复习(一)HYPERLINK旅游中的数学5节4.20—4.248HYPERLINK第四单元:面积HYPERLINK什么是面积HYPERLINK量一量HYPERLINK摆一摆5节4.27—5.19第四单元:面积HYPERLINK铺地面HYPERLINK练习二5节5.4—5.810五、一放假5.11---5.1511复习期中考试5节5.18—5.2212HYPERLINK第五单元:认识分数HYPERLINK分一分(一)HYPERLINK分一分(二)5节5.25—5.2913第五单元:认识分数HYPERLINK比大小HYPERLINK吃西瓜HYPERLINK练习三5节6.1—6.514第五单元:认识分数HYPERLINK整理与复习(二)5节6.8---6.1215HYPERLINK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HYPERLINK比一比HYPERLINK猜一猜5节6.15—6.1916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HYPERLINK体育中的数学5节6.22—6.2617HYPERLINK总复习5节6.29—7.318HYPERLINK期末复习5节7.6—7.1019期末考试单元名称HYPERLINK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单元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物意义。能力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情感目标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2、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3、会估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和合理性。单元教学方法观察探索、合作交流.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买文具课时:两课时(课本P2—P3)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难点课程资源课件、挂图、“附页1”图1。教学流程情境导入。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探索新知1、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教学流程(2)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3)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4、试一试。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巩固练习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完成“练一练”第2题。本课小结家庭作业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板书设计买文具笔记本:()元()角。()元。尺子:()元()角。()元。铅笔:()角。()元。水彩笔:()元()角()分。()元。课后反思学生对于钱币的运用相当熟悉。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均能很快答出问题。但是,学生对于小数的认识也仅限于钱。上完这节课后,学生看到小数就在其后加上单位“元”,这样,出现了局限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入学生熟悉的身高体重等常见的小数,把小数从钱方面的认识引到更多的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学生对于钱币中大写汉字的认识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入了这一内容让学生认识这十个字,我觉得这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美的熏陶。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货比三家课时:两课时(课本P4—P5)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能力目标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小数大小的多样性。课程资源挂图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二、探索新知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数感。(1)思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2)自主探究比较4.9元与5.1元大小的方法。(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比较方法。)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c.以小数点为中心,4.9元小数点前是4,5.1元小数点前是5…教学流程(3)组内交流比较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3、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1)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4、试一试。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每人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反馈评价时说说如何比较0.05元与0.50元、6.00元与6.0元的方法,说说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一练”第2题。四、本课小节五、家庭作业完成“练一练”第3题。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较三个数大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板书设计货比三家4.9元○5.1元4.9元=4元9角比5元少.5.1元=5元1角比5元多.4.9元比5.1元少.课后反思在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我没有按教材上先把元化成角后再比较,因为学生对钱币已经相当熟悉,有生活基础。学生在比较的时候也很少有这样进行的。直接元比元,角比角,分比分。这样得出的结果快,而且学生可以得出“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的结论。但是对于把单位去掉后再比较大小就有点困难了。因此,我在教学时在这一部分加大了力度。不仅两个数比,还三个数比。这样,把知识进了一下拓展。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买书课时:一课时(课本P6—P7)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力目标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学难点课程资源投影仪教学流程情境导入笑笑在书店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花了125元,还剩下1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一起订正。探索新知切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审题,列出算式。独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数加法的算法。⑵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⑶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一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⑷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数做竖式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⑸全班交流,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2、试一试。完成第1题。教学流程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明晰小数减法的算理。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强调算理及算法。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完成第3题。鼓励学生对两个简单小数尽量用心算进行加减,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心算能力。巩固练习1、课内作业。(课本第7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再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结果。第2题:这也是一道简单的小数相加减计算题,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心算,直接计算出结果。2、小黑板作业:2.5+54.445.8-4.653.7+1.212.4-11.3本课小节五、家庭作业:1、列竖式计算:1.46+0.538.47-2.2535.6+43.346.7-5.42、菊花一束的单价是1.50元满天星一束的单价是2.40元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买一束满天星比买一束菊花贵多少元?买2束满天星要多少元?板书设计买书书写P6—问题:3.211.5+11.5-3.2读法:14.28.3记注:小数点一定要对齐。课后反思这节课实际上是小数的加减法,由钱引入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并得出结果,元对元,角对角加得非常快。但是在小结小数点一定要对齐这一结论学生开始有些难以接受,另外,这节课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进行3.5+4的改错的时候,把4改成是0.4,这样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练习。对于整数部分是零的结果有个别学生把它进行省略。这个要加以强调。课题:练习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能力目标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0.5+0.10.2+0.31.1+1.54.5+1.45.7-0.50.5-0.35.3-5.31.9-1.72、列竖式计算。3.4+0.35.6-3.36.4+2.45.7-4.38.7-5.20.9-0.7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相互检查;派代表回答结果。二、专项练习1、课本第7页的第3题“森林医生”。这是一道改错题,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应该认真观察,当好“森林医生”,能够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第1题:(1)判断结果:错误。(2)原因:小数点没有对齐。(3)分析:1)“4”是什么数;有没有小数点。2)借助算式:3.5+0.4=3.9(4)正确的是:3.5+4=7.5第2题(1)判断结果:错误。(2)原因:小数点没有对齐。(3)分析:1)小数点没有对齐能进行加减吗?为什么?2)要求是什么?(4)正确算式:12.6+3.2=15.8第3题:(1)判断结果:错误。(2)原因:漏了小数点没有点。教学流程(3)分析:1)小数点对齐的要求。2)267即267.0(4)正确算式:27.9+1.2=26.7通过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说明小数点的重要性,强调计算中要注意小数点对齐。2、课本第7页的第4题。(1)首先,读懂题意。(2)解决问题。第4小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目的是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提供机会让学生解决问题。当然还应该要求学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三、巩固练习1、计算。(1)10.2+1.3(2)5.4+2(3)6.20-1.12、解决问题:魔方一个3.20元;小皮球一个2.10元;足球一个35.50元。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皮球共多少元?买一个足球比买一个小皮球贵多少元?三个都买。40元钱够吗?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3、小黑板作业。四、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2.5+0.44.2+7.716.2+2.446.5+2.41.96-0.538.97-5.7635.6-43.325.7-5.62、地球仪单价是7.40元;卷笔刀的单价是0.50元;笔盒的单价是3.60元。(1)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卷笔刀共花多少元?(2)买一笔盒比买一个卷笔刀贵多少元?(3)三件物品都买,10元够吗?板书设计练习课列竖式计算。3.4+0.35.6-3.36.4+2.45.7-4.38.7-5.20.9-0.7课后反思本节是练习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但个别学生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小数点不对齐、忘写小数点等。今后加强陪养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寄书课时:一课时(课本P8——P9)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能力目标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课程资源挂图、网络多媒体。教学流程情境导入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⑴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⑵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3、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⑴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⑵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教学流程⑶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⑷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⑸完成“试一试”第2题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2、选用作业:列竖式计算。1.5+2.88.4-5.915.8+5.742.8+9.7。本课小节五、家庭作业1、列竖式计算8.2-4.85.19-4.2585.7-51.854.1+9.72、可乐的单价是1.8元;果汁的单价是10.5元;(1)两种饮料各买一瓶,要多少元?(2)买一瓶果汁比买一听可乐贵多少元?买2听可乐,一瓶果汁,15元够吗?板书设计寄书1.612.4+12.4-1.614.010.8练习:1.8+3.5=5-2.3=8.3+6.7=10.8-5.9=课后反思本节课实际就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中我用实际钱币引入让学生解出问题。学生能够理解进位,但是也出现了如1.7+3.8=4.15这样的结果。学生进位了但是十分位还是进在十分位,这一点是因为没有学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学生对于一个整数减去一个小数,知道在整数后添上小数点和零再去减。但是在退位是以常忘记向整数部分退位。这点要强调。课题:练习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处理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能力目标能较熟练地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锻炼探索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中需要进退位的问题。教学难点利用小数加减解决简单的问题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2、列竖式计算。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二、专项练习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题。第1题:判断结果:错误。原因分析:漏了进位。5加7等于12,写2进一。第2题:判断结果:错误。原因分析:小数点没有对齐。就是数位没有对齐。第3题:判断结果:错误。原因分析:忘了退位。从个位退一后,整数部分只剩下9。2、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3题。这是一道估算题,注意的问题:教学流程独自审题,并解答问题。2)说说解答方法。3)引导他们用估算解决问题,掌握估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把21.8元看成22元,14.5看成15元。22加15的和是37,37<40,所以40元够买。第二种方法:把整数部分先加起来,21+14=35。由于小数部分的和不可能超过2,所以他们的和一定小于40元。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3、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4题。这是一道小数加法题。目的在于通过本题解决过程考察、评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领悟能力。4、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5题。这是一道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可以找出新问题,激发探索精神。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题:用减法计算。第(3)题:先找小于5元的食物,然后进行计算。第(4)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三、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1.9+2.87.4-5.835.8+9.712.8-9.756.2-27.853.47+4.2563.7-37.823.1+61.32、解决问题:萧萧到超市买东西,花了18.6元,还剩下13.9元。萧萧带了多少钱?朗朗带了50元,买了2本书,还剩下32.8元。买这二本书共花了多少元?板书设计练习课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课后反思本课练习,巩固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学生们能较熟练地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的简单问题,培养估算能力,锻炼探索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高。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森林旅游课时:一课时(课本P10---P1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资源网络多媒体、挂图。教学流程情境导入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美丽的森林去旅游,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出发。探索新知森林食品店。⑴同桌之间进行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⑵明确游戏规则。⑶根据游戏规则,同桌之间开始游戏。学生可以先解决“我要买松果和蘑菇,需要多少元?”和“30元能买哪些商品?”这两个问题加以解决。教师在游戏中起到裁判员的作用。纪念品商店。同桌互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教学流程三、体验感悟1、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2、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小数,可以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数”的独特的发现。四、本课小节五、家庭作业1、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2、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可以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节省开支的建议。3、数学活动,从5元、2元、1元、1元、5角、2角、2角、2角、1角的人民币里拿出7.6元,有几种拿法?板书设计森林旅游蘑菇:1.4元松果:1.5元问题萝卜:0.9元竹笋:2.7元木耳:5.2元饮料:1.8元解决课后反思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通过时间来加强学生对小数表示价格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于小数的价值的认识。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猜一猜1.32米表示多少,3.7千克表示多少,有学生的认识让人吃惊。不用在乎每个学生的掌握,效果很好。HYPERLINK返回单元名称HYPERLINK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力目标1、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能够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在设计中的作用。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单元教学重点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单元教学难点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单元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探究合作交流.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轴对称图形课时:一课时(课本P12---P13)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1、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2、能正确找出全部的对称轴。课程资源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笔、剪刀和手工纸。教学流程一、提问导入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还有别的办法吗?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二、学习新课1.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2.加深理解概念。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教学流程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电脑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没有对称轴。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对称轴?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试用小棒摆出对称轴。(二)拓展练习: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沿对称轴折叠左右图形完全重合对称图形课后反思学生在这节课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情感体验,从开始欣赏剪纸图片,到互相介绍剪纸方法,到自已尝试剪纸,总结对称特征,然后判断、辨认画对称轴、猜测、推理,最后再次欣赏等等,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理解,在辩认中深化,在拓展中提高。课题:对称图形练习一课时:一课时(教材第14页“试一试”第1至4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能力目标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情感目标教学重点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教学难点能按照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课程资源钉子板、方格纸、手工纸。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什么是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二、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书第14页“试一试”第1至4题。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图中除了帆船与树叶不是对称图形。其余都是对称图形。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第3题: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根据经验,画对称图形要沿着对称轴画。第4题:学生独立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全班进行展览。2.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1)结合第1至4题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2)测量并归纳性质。教学流程打开书第14页第3题,看另一半的部分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A,B,C,D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认真观察,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三、拓展练习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在什么性质吗?板书: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验证性质:量一量第1题中五角星对称轴两侧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同桌指着图形说出谁和谁是相对的点,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反过来,如果图形两侧相对应的两点到图形中线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中线就是对称轴2、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等。四、全课总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性质?3、为什么有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都是对称图形?五、布置作业1、在你周围的物体上找出三个对称图形。2、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用笔画出图形一半,然后剪出来,打开看一看是什么图形。板书设计练习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课后反思这是一节练习课,由于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很快的辨认出对称图形,也能在点子格中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个别学生在补充对称图形的另境半时方向弄反。今后要加强练习。课题:对称图形练习二课时:一课时(教材第15至16页“练一练”第1至5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对称图形。能力目标1、根据镜面对称的特性,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能画出所给图形的对称图形,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按要求绘制对称图形。教学难点1、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资源课件、方格纸、点子图、积木和各种树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上两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二、巩固练习(一)教材第15页“练一练”第1至5题。1、第1题。先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对称的字,在它下面画上“一”。再围绕“怎么找”进行小组交流,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全不全。根据找出的对称的字思考它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2、第2、3题:画出和摆出对称图形。第2题,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三个)这两题要关注学生的创意与想像力,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评价。3、第4、5题: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二)补充练习。下列那些字是对称的?美林来田()()()()教学流程(三)数学游戏:1、看一看找来的各种树叶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吗?2、自己设计一些对称图形,和你的同桌一起欣赏。三、拓展练习找一找哪些银行的图标是对称图形?电脑出图。找一找哪些国家的国旗是对称图形?电脑出图。四、全课总结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五、布置作业1、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画出2个。2、在方格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形,比一比谁设计的很有创意。板书设计对称图形练习课二对称图形第2题对称图形第4题银行的图标各国的国旗课后反思学生能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设计喜欢的图形,有的同学设计很有创意,学生在欣赏美丽轴对称图形中思维得以发展。在欣赏感受对称的美。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镜子中的数学课时:一课时(教材第17页及“练一练”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感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资源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钟面。教学流程一、观察导入事先准备一个小镜子夹在一本书里,然后说:“老师的书里夹了几张伟人的照片,谁想来看一看?但是看完的同学不能够说出来。”问:你看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谁?你想到什么?揭示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学习新课1、引导谈话:镜子能做什么?镜子里的图象和实际中的图象有什么关系?镜子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老师演示:把镜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观察到了什么?放在一半的蝴蝶图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问:和原来的图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2、从镜子中看到的图象是一个什么图形?哪一条线是它的对称轴呢?3、是不是所有在镜子中形成的图象都是一个对称图形?观察图3,你发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的数字和实际中的数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图形也是对称图形。4、运用这个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镜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用镜子做哪些事情?在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教学流程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完成18页第1题: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哪一个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正确地进行判断:镜子中的图象和实际的图象是相反的,并是对称的。第2题:把镜子放在一个对称图形的适当的位置,使你仍然能看到图的全部。小组讨论,把镜子放在哪里合适?为什么?实际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就可以了,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二)拓展练习:从镜子里反射的时间有什么特点?实践操作:从镜子中观察一个钟表的时刻:5时整。镜子中的时刻是7时整。再让学生观察一些这样的时刻,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其中的奥秘。四、全课总结本课你学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五、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班里展览。板书设计镜子中的数学图例“王”图例“试一试”反射图象相反对称图形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似乎与对称图形脱节,但实际上在空间想象上存在较大的联系。在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想象体验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对称图形。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小日记《从纸的背面看图形》,与照镜子有异曲同工之妙。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平移和旋转课时:一课时(教材第18页内容及第19页“试一试”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目标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把握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课程资源课件、方格纸。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2、移一移。第20页“试一试”第1题。(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了多远?向上平移5格。教学流程你是怎么知道的?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区别平移、旋转。完成第19页“说一说”第(1)(2)题。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完成第20页第(3)题。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3、活动。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学生活动,然后指名上台展示。(二)拓展练习:1、完成第20页“你知道吗”。四、全课总结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五、布置作业预习第20页第1、2、3题。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课后反思学生对于平移和旋转的认识能力很强,有些学生的认识非常到位。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应该让学生说清楚什么物体在做什么运动。学生在画平移时,往往分不清平移的格数。所以在设计时应该特别精心,并加以指导,指导学生找准一个点,看清这个点平移后到了哪里,数清楚平移的格数。HYPERLINK返回课题:平移和旋转练习课课时:一课时(教材第20页和第21页内容及练习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迅速直观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能力目标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能正确、迅速画出水平、竖直移动后的图形。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课程资源课件、练习册、方格纸、硬币一枚。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哪两种常见的现象?2、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试看3、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二、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完成第20页第1、2、3题。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平移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3、第3题。要关注学生画图的过程,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二)数学游戏:1、游戏一:猜猜我在哪儿。先全班一起做这个游戏,由教师来说,学生按要求摆放,再来看看自己是否走到了要求的位置,再同桌两人一个说一个走。2、游戏二:猫捉老鼠。教学流程讲清游戏规则:(1)两人一组游戏。(2)每人充当情境中的一个动物猫或老鼠。(3)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可以平移一格或两格。(4)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5)每人轮流抛一次。学生做游戏。(二)拓展练习:游戏:你说我摆:由一名学生说向哪儿平移一格,另一名学生拿一个棋子在方格纸上移动。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五、布置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第21页第2题。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练习课游戏规则:(1)两人一组游戏。(2)每人充当情境中的一个动物猫或老鼠。(3)如果硬币正面朝上,可以平移一格或两格。(4)如果硬币反面朝上,则原地不动。(5)每人轮流抛一次。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正确区物体的运动的两种现象分平移和旋转,也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但在数和画平移的时候,个别学生不准确。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欣赏与设计课时:一课时(教材第22页内容及第23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情感目标通过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引导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学会欣赏他人。教学重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教学难点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程资源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23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二)说一说:完成第23页第(1)(2)题。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边观察边给这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学流程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3、这些图形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完成第24页“画一画”第(1)(2)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个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二)拓展练习: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五、布置作业按照书上的设计说明,制作“雪花”。第二天张贴。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1图案2图案3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课后反思整节课通过欣赏图案、说图案、画图案、设计图案等多种活动形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现学生对设计图案最感兴趣,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后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HYPERLINK返回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课时:一课时(教材23页和收集图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情感目标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教学难点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程资源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教学流程一、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23页第1、2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二)设计图案:做第23页“实践活动”题。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制作“雪花”:第22页图。教学流程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作品展示。2、独立观察并尝试做题。(二)拓展练习:指导“描一描”。先用一根大头针将一个正方形硬纸片固定在一张白纸上面,再用铅笔沿着正方形四周描一圈,再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移动正方形纸,再描一圈,反复进行。这样一幅美丽的铅笔描画就出现在眼前了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铅笔描画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实践活动”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美丽的图案,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提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旋、平移等在图案中的应用,并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HYPERLINK返回课题:整理和复习课时:一课时(教材第12至23页的内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沿竖直与水平方相平移后的图形。情感目标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学生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熟练地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课程资源课件、学具、方格纸等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二、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称图形,请举例说说。2、(课件出示)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风扇、飞机、拖车、水龙头等画面。3、谁能说出这些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教学流程4、体会平移和旋转:指名利用教室内的物体体会平移和旋转,如推窗户,转动阀门等。5、教师拿出教具和镜子,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镜子的特点。(二)拓展练习:1、找一找哪些字也是对称的?2、请你用积木摆出对称图形,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为什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称图形?五、布置作业自己做一张要单元的复习题。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对称的美课后反思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通过本课的练习,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沿竖直与水平方相平移后的图形。今后强调学生用格尺来画图形。HYPERLINK返回HYPERLINK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情感目标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单元教学方法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课时:1课时(教材24—25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挂图等。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口算练习。5×3=3×4=14×4=15×2=10×3=50×8=40×2=50×4=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揭示新课题。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板书课题:乘法三、讲授新课1、教学“找规律”。(1)交流算法。出示第一组算式。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教学流程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第二:50×10=50×2×5=100×5=500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2)探索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教师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2、尝试练习。(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40×30140×30(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3、试一试。课文第24页“试一试”的第1、2题。四、巩固练习课本第25页“练一练”的第1-5题。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板书设计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课后反思找规律是一堂口算课,创设境情,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规律,通过交流、比较,得出规律,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很感兴趣,课堂学习气氛很浓厚,效果比较好。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住新房课时:1课时(教材26—27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能力目标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情感目标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课程资源课件、演示板,挂图等。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20×30=30×40=140×20=150×30=10×30=50×80=40×120=50×40=二、讲授新课师:今年,小红要“住新房”,我们和她一起看看新房好吗?在看新房的过程中,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教学例题。出示插图:(1)探索估算。(同学们认真审视问题情境图)要求:1)理解主题图的问题情境,明白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已知什么,求什么。3)要列什么样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列出算是:14×12或12×141)观察算式的特征。观察的出结果,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一步揭示课题内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求知内容。教学流程2)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方法。3)分组讨论。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但这个问题不能靠估算来解决,必须进行准确的计算,体会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2)探讨笔算。第一种方法:口算法,14×10=140,14×2=24,140+24=164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12×14=12×2×7=24×7=168第三种方法:笔算,14×12=16814×1228140168讨论:比较三种算法,说区别和联系。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三、课堂活动课本第26页的“试一试”。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鼓励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强调计算的格式。四、巩固练习第27页“练一练”的1-4题板书设计住新房14×10=140,14×2=24,140+24=164竖式:12×10=120,12×4=48,120+48=164课后反思这节课利用情境,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巧妙地把学习两位数乘法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优化算法上需要进一步强化。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电影院课时:1课时(教材28----29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能力目标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16×1112×1432×21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二、讲授新课: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2、教学例题: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列出算式:板书:21×26或26×21A、先估算结果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学流程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程展示于黑板。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书写竖式: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四、习题巩固1、课本31页“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2、课本32页练一练1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电影院列出算是:21×26或26×21笔算,26×21=54626×2126………1排有多少个座位。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增加了进位,处理乘法的进位,学生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问题的探究,我用较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进行个别化、针对化的帮助与指导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算法,扩展学生的思维。课题:HYPERLINK练习一(一)课时:1课时(教材30—31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情感目标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游戏引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小猪跑得快。27×1632×4454×2627×1331×1243×26二、习题第1题:熟练进行口算。第2题:“选数填空”是一道开放题。结合这一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如:请大家想想:能否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划掉,来进行选数填空呢?(此为“特殊化”策略。)第3题:21×60=1260(千米)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此题中强调“时”和“分”的单位换算。第4题:28×60=2080(元)答:应付2080元。第5题:21×60=1260(千米)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18×42=756(人)答:共有756人。HYPERLINK返回教学流程第6题:此为一道数学趣味题,解题有两种方法:估算,只有28×19的计算结果在500与600之间,所以只有它能打开万宝箱。看哪个算式的积的个位数是2。第7题:引导学生不必计算,利用估算进行判断。(1)54×24=4526把54看成60,24看成30(2)37×84=318把37看成40,84看成80(3)12×35=442想:10×35=3502×35=70350+70=420(4)35×70=2450想:35×70=35×7×10=245×10=2450第8题:(两种算法)a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几箱,再算一共有几瓶?b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一共有几瓶?两种算法殊途同归,不一定要求学生一定要列综合算式。三、小结: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程序,注意点。板书设计练习一21×60=1260(千米)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28×60=2080(元)答:应付2080元。课后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和估算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在做练习时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要求独立审题并列出算式,然后再交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课题:练习一(二)课时:1课时(教材31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力目标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情感目标教学重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估算能力。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12×324×213×541×511×2230×3120×4620×230×2020×4010×8060×20200×3080×100500×202、计算练习36×1248×2356×32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二、问题解决第9题:(1)、儿童:15×36=540(元)(2)、成人:46-36=10(人)10×30=300(元)(3)、540+300=840(元)提问:如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情景,但没有(1)(2)小题作铺垫,你会解决吗?HYPERLINK返回教学流程第10题:让学生人人都经历估和算的过程,再小组讨论交流。第11题:15÷3×35先求一瓶饮料的价钱,再求35瓶饮料的价钱。第12题:练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13~15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3、11×5+8=63(岁)14、15×6×8=720(人)15、9×5×8-8=352(分)=3元5角2分三、习题拓展售票处:大船坐6人、30元;小船坐4人,24元。现在有120名老师和学生去秋游。租大船需要付多少钱?组小船需要付多少钱?如果又来了两个老师参加划船,怎么租船比较化算?板书设计练习一(二)(1)、儿童:15×36=540(元)(2)、成人:46-36=10(人)10×30=300(元)(3)、540+300=840(元)课后反思在做练习时,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要求独立审题并列出算式,然后再交流,在汇报中了解到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结果是一样的。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中增进友谊。但有个别学生应用题不写单位和答,今后要注意。课题:HYPERLINK整理与复习(一)课时:2课时(教材33—35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开展复习活动,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资源投影设备或挂图等。教学流程一、导入谈话老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单元,内容有元、角、分与小数,对称、平移和旋转,乘法。今天,我们一起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看一看,同学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帮助。二、组织活动1、分小组。每组大约4位同学。2、看图说话。(1)你想起了哪些知识。(2)利用图中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小组同学一起解决。(3)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4)审视发言记录(知识要点),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请小组同伴给予帮助。3、反馈练习。(1)出示问题情境图:书包的单价是:28元5角;球拍的单价是:18元8角。根据所学知识,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HYPERLINK返回教学流程问题:1)28元5角和18元4角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2)两种商品单价相差多少?哪一种贵,哪一种便宜?3)两种都买要花多少钱?(2)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一头小猪每天需要吃15千克事物,,?2)要求:学生一个提问题,一个解决问题。问题有:10天要多少千克?一个星期(或1个月)要多少千克?4只小猪每天要多少千克?一个星期4只小猪要多少千克?4、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准备一张方格。在方格里面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并涂上色彩。把图剪下来,沿对称轴对折,检查图形是否符合要求。与同伴交流。三、巩固练习教材第34--35页“练一练”中题。四、课堂小结1、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进步?2、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不强求统一。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略课后反思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开展复习活动,课题:HYPERLINK旅游中的数学课时:1课时(教材36—37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在节假日,家长都带你外出旅游吗?你去过哪些旅游景点,看什么好玩的,给同学介绍一下,让我们一同分享快乐。引入课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你们在旅游中遇到数学问题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旅游中的数学(板书)。二、组织活动1、打开课文,看一看课文中列举了哪些旅游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回答,出发的时间计算,租房的人员安排,租车的方案,还有吃饭的费用计算等等。2、解决问题。(1)审题,明确课文情境中的问题。(2)独立思考,探索策略,独立解决问题。(3)小组交流,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让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全程。(4)全班交流。1)“怎样租车最省钱?”最省钱的方案是:如果所租的车座位不可能刚好坐满,空位子也必须越少越好。HYPERLINK返回教学流程大车辆数小车辆数可坐人数租金/元方案一方案二2)用餐:你想吃什么?共需要多少元?填在书上。3、小结。(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教师补充强调: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省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三、设计旅游计划课文第37页的“实践活动:设计旅游计划。”1、认真审视课文要求。2、讨论确定旅游景点。3、学生设计旅游计划。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职。要留下充足的实践让学生去完成,不要急于进行全班性的评价,对课内还不能完成的可以延缓评价,鼓励他们课后去社会调查,(查资料、找书籍、上网等),获取一手资料,然后设计出最佳方案。老师安排机会进行“旅游计划”展示、比赛。板书设计旅游中的数学表格(略)课后反思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HYPERLINK返回HYPERLINK第四单元:面积知识目标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项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目标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平方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情感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单元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图形求面积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单元教学难点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单元教学方法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探索交流的方法。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HYPERLINK返回课题:HYPERLINK什么是面积课时:1课时(教材39—41页)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能力目标认识常用和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情感目标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米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课程资源多媒体、挂图、实物。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二、引导探索1、看图,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大小。2、介绍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3、你还能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4、比较下面图形的大小。教学流程5、小组讨论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学之眼模板
- 医药生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舞蹈秘境:身心之旅
-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计划
- 《知识产权法总论》课件
- 舞台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 2024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A卷】
- 2023年-2024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原创题
- 员工因病辞职报告-15篇
- 历史学应用研究报告
- YS/T 1149.2-2016锌精矿焙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酸溶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 GB/T 11017.1-2002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 原料药FDA现场GMP符合性要求与检查实践课件
-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课程
-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电解液新型锂盐材料之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市场潜力可观新型锂盐LiFSI国产化进程加速
- 年产10000吨一次性自然降解环保纸浆模塑餐具自动化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实战销售培训讲座(共98页).ppt
- 测控电路第7章信号细分与辨向电路
- 哈尔滨工业大学信纸模版
- 氨的饱和蒸汽压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