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7讲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考情分析主干知识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最新考纲试题角度备考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1.高频考点:本考点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备考策略:(1)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2)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能够分析“中国特色”形成的原因,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国当代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表现,需要将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认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重要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2016·全国Ⅲ卷,31:从粮食产量增加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2)2015·海南卷,23:从基层的探索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3)2013·全国Ⅰ卷,35: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2011·课标卷,34:从工资改革考查企业改革目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016·海南卷,25:从设立经济特区考查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2017·全国Ⅰ卷,31:从要求打破传统束缚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2)2012·课标卷,33:从1992年下海潮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主干知识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2.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
为中心。3.意义:揭开了中国
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1)内容①经济体制:农业上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业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乡镇企业。②管理体制:撤销
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人民公社2.城市(1)开展: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
,把企业搞活。(2)内容①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②所有制: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分配体制: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企业活力公有制按劳分配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
(1)创办经济特区①设立:我国将
、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②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
为主。③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深圳市场调节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①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沿海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4)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5)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2.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2)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
(2)特点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②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③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④从长远来看: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和完善。(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2.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过渡时期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四种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其趋势是最终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主体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关系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主体,其余经济为辅助,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服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形成竞争格局3.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项目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②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②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③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特点①单一公有制②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②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要点史料探究研习史料·探究重点【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划分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发展的阶段,说明各阶段特点。【解答】(1)明问题,找方向: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发展阶段”,一个是各阶段呈现的“特点”。据材料要注意时间阶段的划分。(2)定时空,找关联: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涉及管理体制、进行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3)提信息,找关键:①改革开放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生产规模、产量迅速增长。②20世纪90年代后跨行业经营,进行所有制改革。③21世纪初,首钢搬迁,注重结构调整、环境治理和高新产业发展。【答案】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扩大企业自主权;产量增加,形成以钢铁生产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第二阶段:21世纪以来,实施钢铁生产战略转移;进行生产经营结构调整,发展高新产业;注重环境治理。【深化拓展】
对城市企业改革的认识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产权制度中共十四大以后,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质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深化拓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市场经济的关键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表现为: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②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③在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④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高考教材连线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典例1】(2015·海南卷,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角度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典例2】(2016·全国Ⅲ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试题分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这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所在。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农民增加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是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的产物,A项正确。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农业生产技术不可能出现“革命性”的改变,B项错误。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C项错误。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答案:A角度三国有企业改革【典例3】(2011·课标卷,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改革起步,主要内容就是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目的在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题干中企业工资总额随经济效益浮动,工资总额的增长比率不得超过上缴税率的增长比率,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答案:C角度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典例4】(2017·全国Ⅰ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试题分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主旨”,不能仅仅抓住只言片语,需要结合时间信息从整体上把握。1990年,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期,是否继续深化改革,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据此背景分析材料信息,由“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其主旨为发展市场经济,C项正确。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为了说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正确性,不是“主旨”,A项片面。材料描述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不是对外开放,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没有论述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D项错误。答案:C考点即时演练实战演练·夯实基础1.(2017·江西九江十校联考)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报刊文章《农村工作通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湖南日报》《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湖北日报》《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大众日报》《不容开历史倒车》A.“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B.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C.“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解析:D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内容分田单干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纠正“左”倾错误,但没有实行分田单干,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农村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主,与材料中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文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文章的内容集中在反对“包产到户”和“单干”,认为农村的改革是同发展社会主义相背离的,表明一部分人还抱着旧的思想观念不放,反对改革,这反映出改革道路的艰难性和复杂性,故D项正确。3.1985年,《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以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文章,报道了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的情况。这是这个群体第一次被定义。材料中的“走穴”现象说明(
)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 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解析:C
“知识经济”这个概念20世纪90年代才在美国开始兴起,故A项错误;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3年提出国企深化改革目标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B项错误;“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说明国企人员受私企吸引,计划经济打开缺口,是城市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5-9:2024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specific requirements - Part 15-9: Transpor
- 电力施工承包合同(5篇)
- 口罩销售的合同(6篇)
- 房地产项目开发委托代理合同
- 文化旅游产业推广与合作经营合同
- 房产收购合作协议书
- 书面货物运输合同
- 互联网项目合作协议
-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
- 制式装修合同
- CentOS 7系统配置与管理(Linux 试题库) 习题答案 (杨海艳 第2版)
- 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4版)
- 开学季初三冲刺中考开学第一课为梦想加油课件
- 2025年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病原微生物安全
- 玻璃电动平移门施工方案
-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长鑫存储校招在线测评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