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生必读方剂学讲稿
王绵之
总论
什么叫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的基础上,选择切合病情的药物,酌定合适的用
量,也就是定量,通过一定的规矩,配伍组合,规定剂型,说明服法,这是方剂的一个主要
精神,这个概念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的。
一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方剂的形成发展:方剂形成很早,具体是何时,何人所为,尚不能查。从历料上看,方
剂的发展至少在周以前,在发展药物治病后,积累经验,从单味发展为多味治病,在多味治
病中逐步摸索出一些东西,知道了如何配伍治疗最好,这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是方剂
形成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知识、工具,才能有方剂的产生,从生食到熟食,
有这些条件为方剂的形成提供基础,在周休《礼记》“君有疾饮药,臣先偿之,亲有疾饮药,
子先偿之”。可见当时已药煎后饮用,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药有无毒性,尝不明了,故先用人偿
之。《史记?仓公列传》及《流沙阴简》中见出有方,如长桑君教扁鹊以“禁方”,禁方乃自己
的积累的方剂,不轻易传与人,扁鹊治病人假死时,用了“八”之剂和煮之,说明当时方
剂已具备了一定的形式,也有一定的道理,证明这些方不将药物草率的堆切,而是有一定的
规律和目的,更主要证明了这一问题。在《内经》中,关于治疗原则、方法、方剂配伍组合
的一些理论,都有很多记载,说明到了《内经》时代,方剂的理论已经成熟了,此处成熟并
不意味完善,从开始到定形,已经把它当中经验的东西抽取出来,总结成为比较有系统的理
论,所以说它是成熟的,在《内经》虽只记载了十个方,但这十三方还是相当原始的,有的
还是单味药,有些方用药简单,从此可能会疑问,理论发展到这样地步,为什么没有方?因
为古代著作,从《汉书?艺文志》中看出,它是分开的。《内经》是医经,有七家,经方比它
多,有十一家,所以在《内经》中少,还有更多的,虽没传下来,但有记载,在那里已积累
相当的资料,形成了理论,在此以后,更进一步是张仲景的著作,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有314
方(除去重复及后世的附方),从方的数量、药的数量及剂型上,都说明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
的发展。应特别指出的是,仲景方有它的特点,非常精练严谨,针对性强,换一药便是另一
方名,加减一些剂量是另一方名,证有所不同,方便有了改变,而经过后人的研究,这些方
的配伍当中,有相当的经验和道理,从方剂来说,它的立法、用药非常精练、严谨,针对性
强,为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方剂提供了很宝贵的东西,后人不仅尊之为“医圣”,而且称其书
为“方书之祖”。
从发病原因分析、探讨,对病因病机,隋代的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侧重谈病的发生、
特殊症状,由于这样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各科的发展,促进了用药物治病的发展,在这样的
情况下,方就更多了,这是一方面,另一个是到了后来,在这些方书里有些可以明显地看
出来是海外来的,如婆罗门,它不是咱们的名字,是南洋的,由于交通的发达,中外的交流,
各种各样的文化、物产,也扩大交流,包括了外来的医药药方。在祖国医学的遗产中,包括
了一个部分是吸收了外来的东西在里面,在这些外来的东西不是拿来的,而是融合起来的,
是融合在祖国医学的系统里面,很明显,不仅善于吸收,而且善于有机地将其融合要一起也
是中医的一个传统。
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将他们能收集对的,经它们的选择加以分类整理,另外引用
历代著作的理论,《内》《难》《伤》《金匮》《巢氏病源》等加以论述,还有一些他们自己的,
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专门的方剂书籍,当中可以看出用药的精神与伤寒没有太大的变化,《伤》
侧重用辛温,“寒为阴邪,伤人之阳,保护阳气”,用温热,这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伤》的六
经辨证,辨证论治,有理到法,从法到方,从方到药,理法方药全了,而这里着重谈方,这
是主要的方书。《肘后方》比较简单.,用药基本上跟《伤》精神没有太大的变化,是治疗表证,
但已经用清热药与其配合,也开始有了一些清热解毒的方剂。从这里可以看到用药的发展,
结合药物的发展,由于治疗中积累经验,由于药物的不断发现,使用药物的增多,使用药物
的方法理论更加发展,到这时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方剂的形成发现,也有个“风格”的变
化,最明显从宋代开始,习惯上讲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另外还有对药物理论的研究,从宋开
始,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从张元素开始研究,过去说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但它为什
么产生这些功用,为什么能归经,对这理论的阐发从宋开始。宋时战乱多,生活不稳定,病
的情况比较复杂,对人体的影响也有了不同的变化,还有就是宋封建统治阶级对这也比较重
视,知心民众,实质上是为了长生,讲究炼丹、服石,同时收集了民间各种有效方剂。从宋
中叶开始,将的材作为封建统治的专利、专卖、垄断,随着医学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从整个医学的发展中,方剂也得了相应的发展,而由于方
剂的发展,又促进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在医疗实践中,方剂的发展使得方法更多
了,在这时期,辛凉解表的方剂开始形成,表里同治的方剂比较多见,《伤》仲景是先表后里,
是非常严格的,表证先需解表,张也提到表里同治,辛温加辛凉的问题,如加石膏等,但这
些方面的应用比较少,不像在宋代比较多,不仅是辛温与石膏等的配伍,而且发现的药物增
多,也开始用辛凉解表的药物治疗,由病理、人的体质、人们对病的认识的深入,在用药上
看起来味数多了,但它的主治配伍还是比较严格的,不是随便的加减,它还是有机的配伍,
药多理不乱,由于对疾病的认识深化了,考虑的面比较全了。宋开始对过去的方进行了理论
分析,成无已对《伤寒》进了解释,在《伤寒明理论》中讲了20多首方,完全用《内》的理
论来解释,说明这方为什么能治这病,这方为什么这样组成,它的配伍的道理是什么,它内
在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联系有什么东西作了一些说明,从这以后方剂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更
加广泛了,对方剂理论分析的书籍多起来了。宋以来的方书多,不单是时代性问题,也由于
印刷术的进步,书流传的比较多。另外,促使方剂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是温病学说开始萌芽,
方剂的治疗方面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在温病当中强调的是阴液,特别强调的是救阴液、保阴
液,与《伤》保阳气不同,保阴液并不是否定保阳气,救阴液也不否定护卫气,只是侧重面
不所不同,由于接触的病接触的具体情况,具体实践的对象不同了,所以强调的侧重而不同
了,正因为这样,促使了方剂的进一步发展。金元四大家在他们各自的学说当中,有它独特
的发展,刘河间善用清热,他研究《内》结合当时的实践,认为病机十九条不出•个火字,
“六气皆从火化,皆从热化”,主张用寒凉,用寒凉并不等于它不用别的药物治病,而是他有
用寒凉治病中他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从理论到实践他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也就是在理法方药
都有特长,如地黄饮子,不仅是寒凉的问题;张子和主张用汗、吐、下,人称“攻下派”;李
东垣主张调脾胃,从脾胃立论,侧重五脏六腑的功能,以后天为本,认为人的饮食亦为气血,
人体的营养从脾胃而来,先天所有的东西很有限,而人所伤,脾胃为主,创立了脾胃学说,
同时创立了许多方,具有代表性的是补中益气汤,也就是在临床上提出的“甘温除大热”的
问题,这对后来治疗内伤杂病影响很大,在这个学说上确有成就,除此之外,他也擅长治外
科病;朱丹溪特别强调相火,他对相火的研究比较深,强调“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水不
二火(君相二火)或五火(五脏之火),主张滋阴降火,与其说其为滋阴派,不如说其为降火
派,用一黄柏就是大补阴丸,从这一角度,他认为降火就是滋阴。四家各有特点,但本身的
学说独特于•个面,并不局限于这一方面,它整个是从《内》《难》开始,到后世的一些著作,
对药物的研究,四家学派的产生跟当时的药物研究有很大的关系,对药物的分析,比以前来
说更加细致,这就给后来留下有用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学术之争,如果用得不恰当,也会造
成一些坏处,偏执一见,在临床中都是错误的,我们要辨证论治,不能证病跟学派来生、按
我的擅长来生,而应根据病人的病来分析、来治疗,对四家要有正确的认识,把其长处结合
起来,不能抓一家,否定其他家,而就其本身的学说,也不是完全完整的,特别刚才提到的
丹溪的降火滋阴的问题,张子利汗吐下三法,他认为治疗以攻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实际上
三法包括很多内容,常超出此三法的内容,正如我们讲八法,细分很多法,只是归纳起来而
已,简单理解是不行的。
自宋以后,方书更多,论方剂理论的书如《医方考》,对《伤》方阐述的医家也很多。历
史上最大的方书是《普济方》,《本草纲目》方剂也很多,它不仅阐述了一些方剂理论,对药
的解释中论到方的理论。
方的理论在《内经》里很多,有一些是治则、治法,过去在名词上没有区分,现在我们
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治则指治疗疾病当中都必须遵循的东西,如在基础理论中,治病必
求于本,正治、反治、标本、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这些不管治疗那一个病,都需以此为原则
来加以考虑。治法是针对具体证、具体病来进行的,法可分很多,***下有许多小法,把汗法
说成解表法还是不恰切的,汗法中有许多方法来发汗,在《内》中就有不用药物的发汗法,
“渍形以为汗”,可能用热水,可能用药煎,对虚人感冒,补中益气汤方歌中,“阳虚外感此
方施”,通过扶正的途经治疗,现在有扶正解表,法有大有小,法针对性很强,有具体的对象,
治法与所辨得的证应是相对应的,表证解表,表寒辛温解表,表热辛凉解表,是对应的,气
虚外感,则益气解表,阳虚外感助阳解表,再小的一个方子都有它的治法;也可以包括几个
法在里,泻下救阴时用大承气汤,黄龙汤既益气又补血,既有人参,又用当归,是补法加泻
法。到了后世,邪实正虚可用扶正药加入,加用益气养血药,也可用清热滋阴药,或者益气
滋阴同时用,这是从《伤》三承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感冒,表证固然有典型的表寒表
热证,表寒用辛温,表热用辛凉,可是也有一些由于人的生理条件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往
往在疾病过程中不能辨是表寒或表热,因此在用的时候当寒热相配,而在《伤寒》中用麻黄,
桂枝,或者大青龙,那里没有一种辛凉解表,而现在大青龙等用的少,是因为其他的药丰富
了,这些问题说明方剂是发展的。
经方、时方的问题。对经方,一说仲景为经方,一说唐以前的方为经方,对此了解一个
概念就行。自唐以后用药的风格,随药物的丰富,理论的提高,疾病的变化,开始不同,各
有所宜。
方剂理论,在《内》里很多,有的是治则,有的是治法,专门对一个方剂进行理论性解
释始于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把20个方作了细致的理论性的论述,这可以说是方剂理论
著作的第一篇,从这以后逐渐多了。对《伤》证所对应的方也多了,对这也有了争鸣,实际
上也就是方剂的发展。《医方考》专门解释方剂,针时证解释方,有其特点,也有不足之处,
同样的方可用于不同的证,可以说是异病同治,实际上用于不同的证、不同的人,它的配伍
用量、配伍的君臣佐使上总是有所变化的,吴昆在后一问题上说明白的,在前一个问题还不
够,从这儿开始可以说是方剂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飞跃,加强了方剂的论理性,是把方剂的
配伍组成,从理论上说得更清楚。从这以后,便多了起来,《名医方论》《绛雪园》等,从明
以后多,这与历史的发展相应。
总论2
方书争论最大的难点是方书分类问题,时至今日,仍未解决,从已有的分类方法看,主
要有几种。《五十二病方》所谓分类,既无顺序,也无分类,到《千金》《外台》既有病科分
类,又有脏腑分类,《千金》分小婴儿方、妇科、大脏六腑、虚热寒实;按病:《伤寒》,从此
方剂分类有了框架,后世分类大体上在此基础上变化。另有分类是按治法,这种分类的书不
多,如明《景岳全书》有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用药如用兵,药就是兵,遣兵调将布阵,讲
究王者之师,讲究王道,这在中医治病中是一个特色,也是个优势,是根据中医整个理论特
点而来的,它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在从《内》理论中明确看到,它治的不是机械的人,
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简单地说,中医强调七情为病,与社会发生关系。中医的整体观,
人是一个整体,社会自然又是一个整体。中医的特点在于它治疗的是社会人,因此不是以单
一的治病为目的,既要治病,还要治好人,不能为了治这个病同而造成另一个病,不能因为
治疗这个病,而造成他的生长发育障碍,不应给他其它各个方面造成损害,这是中医治病的
一个基本思路。当然在抢救危重的病证,在治标时,那又是一种情况。但总的来说,中医讲
治标不忘本,主导思想是不离开人。如五味子仁可降转氨酶,但从观念的整体来说,也造成
害处,就是一停药就反跳,反而比以前还高,加大量可再退,反复几次最后就无效,给其他
药治疗也造成困难,对病也是愈反复愈加重,这就相类似如镇痛既止痛,是为有效,但并不
是所有使用镇痛剂止痛都是有效的,很明显的阑尾炎腹痛用镇痛剂是危险的,说不定要出医
疗事故的,因为掩盖了他的症状;而中医不是这样,辨证审因,而后来论治。张景岳引用王
元正的“见热不表热,无汗不发汗,见血不止血,见痰休治痰”,强调仍是治病求本,讲的是
更深一层的道理。我们在临床上治病,已不单纯是科学性的问题,已上升为艺术性的问题,
中医处方往往不能统一,在过去往往是一种说不清的怨枉,实际上这正是中医的■-个特点,
一个优势,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手段各种各样,虽人所掌握的方法不同,但它可达到相同的
效果,而临床上辨证后,他要精雕细啄,不仅要对病清楚,而且对人也要搞清楚。过去医时,
对此不理解,明明把烧退了还要挨批评,过去讲伤寒病现在讲温病,在看这种病时、不是看
你是多快退烧的,不是看这个病的全过程是多长时间,把病治好后3个月的情况如何,还要
把这个病人原来的病合并治疗,病好以后的身体比以前还要健康。这里着重强调治病不要忘
了人,用药不要只取一时之效,治病必求于本,尽管我是针对某一个问题,但不忘他的本质
所在,我当前解决的只是一个问题,特别现在内科复杂的病又特别多,我们要逐步解决,总
的我们要知道他的本在哪里。
八阵是按治法分类,真正的八法,作为分类,象张景岳归纳这么多的方子方书还少,八
法很早有人提出来,在注解伤寒论时就有人提,在一些理论性书中已经提到了。
要明白一个概念,以法统方并不是指方剂的分类,它是指“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统是
统帅,是指导用药。
《和剂局方》是称门,补益门、火门、风疾门等,他也是很难把所有的方剂包括进去,
它还是有儿科、妇科,现在成药中还有沿用这样的方法。《局方》是历史上国家颁布的成药典,
从解放后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有药典,才有中药的药典,宋当时将药典发到各个行
政区去,医生按此用药无误,药铺按此配成散剂、丸剂等,《局方》特点:其中绝大多数方剂
虽然不都是古方,它是通过从各地征集而来,都是行之有效的,缺点是适应证写的比较复杂,
甚至带有宣传性质,或者是广告性质。今后在研究方剂时,看《局方》应注意这一点。但也
有一些方子比较荒诞,有一些所谓的怪药如乌鸦等。
还有一分类法就是作用的分类法,它既包括了治法,又包括了病因,如风寒暑湿燥火,
清热祛炎,清热解暑,痰,祛痰,祛虫,这是跟治法又不完全一样。徐灵胎在《灵台轨范》
中又有一法是通治法。分类难就难在方剂特别多,《普济方》就有6万多,《本草纲目》中也
有1万多,现在运行教材用这种分类方法,是走过弯路的,•开始在南京编第一本教材时,
也不用这个方法,后来又搞了个八法,回过来也不行,因为这门学科,更接近临床,与临床
结合紧密,这样以汪昂《医方考》为蓝本,以便于学习。这里还强调教材用什么方法分类,
更适合学习,将来从这出发研究,我们不要想一下子把几十万,成百万方给他们理出一个科
学的分类方法。
方剂的参考书是非常广泛的,理论散在各家著作中,特别是各人的方子,在他的方子里
注重他的思想,并没有给这些方写一个论述,如补中益气汤,他写了很多加减在其中,他并
没有把这个方子进行详细的注解,方子治疗的证他也没有去阐述、归纳,该方很好,他的思
想也表现得很突出。《纲目》一看都认为是•本药书,实质上很多地方是方,如讲麻黄,其下
就有麻黄汤,就有它的解释,所以我们深入的研究方剂,就要看这些书,现在活血化瘀的方
就有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应用上,活血化瘀在《伤》就有该类方剂,王清任在《医
林改错》中着重从活血化瘀着手,如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有些方剂,从它的方名可以知
道它的作用,或者它提供的线索,它或者在脏腑分类里,或者在治法分类里,或者在病证分
类里。
方剂歌诀,从汪昂《汤头歌诀》,歌诀高度概括出方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方歌对帮助记忆
有一定好处,但他不代表方剂的全部内容。
方剂学是从有了学院以后才提出来的,既然有了“学”就要有系统的理论,这里的知识
很多,但很散在,如何进行理论系统化,在编第一部讲义时开始把基本理论系统化,所以说
“方剂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方剂不是药物的随意组合,而是有目的的、有理论指导的配伍,通过配伍组合以后,这
些药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它不是药效的相加。
重视方剂更好的提高,提高不仅是为了方剂学的本身,而是为应用,通过提高,对新发
现的病要提供有效的方剂。如肝硬化,类似它所处的阶段和它所出现的证,以及它后来的发
展,直至肝硬化,或继发肝癌,中医都有类似的记载。现在艾滋病更是这样,它所涉及的问
题我们从中医角度考虑,以及现在西医疗效,我们相信会找到一个方法治疗,我们知道它是
一个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从病因病源学说上来说,刚刚对其进行研究,它是一种什么样
的病,有什么特性,有什么规律,有些人可带病毒若干年不发病,有些人发病很急,但从我
们中医治病毒性疾病来看,如果它合并细菌性疾病,并驾齐驱,运用抑制病毒的方法。和中
医治疗一个病,方法有不同,该病就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现在通过好多药物证明,
能够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从这两个特点来说,治疗艾滋病会有办法的。我们既要研究它
的病,又要研究它的药,怎样来配伍应用,治法与方剂要引起大家重视。
五行学说,用以阐明脏腑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个关系非常复杂,又不能单纯用相生相克
来说明,于是又有了反侮,来补充,若不懂其中道理的人便问:一会正的,一会反的,到底
谁对,可是现在开始发现,肺不仅是呼吸系统,也不仅仅是循环系统,它有内分泌的互相作
用的关系在内。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而我们过去讲脏腑之间的关系用来治疗,不仅是实
则泻子,虚则补母,还可以隔二隔三,你可以补后天,我可以补先天,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
法,其效果是殊途同功,要完全解释其中的道理,还要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还有很多道理有
待科学的进步方可解释。经络已被证明与过去画的图相似,有些理论按照原来的说法,证明
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暂时就那么认为,这里指的是真正的东西,如气功,鱼龙混杂,
但真正的气功,它确实有效,象用气功带功麻醉进行甲状腺手术等。
原来有十种,后来有“十剂”,后世有发展,有的加成十二剂,十四剂,甚至加成二十八
剂,这种分类方法在方书中很少,只是陈修园《医方妙用》《时方歌括》用的十二剂,他只是
归纳一部分方剂,这种分类争论很多。汪昂分类方法比较好,但也有问题,有的方剂分在两
类里,如补益剂有了,又放在理气剂里,这种分类方的方法,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有的方不
是针对单纯的病证,往往有的方包括了几个方面,分类时可放这儿,也可放在那儿,方剂放
在这儿合适,要看它的病理的解释与剂相合是可以的,相同的方剂放在不同的章节,具体
如磁石滚痰丸,是可放在泻下剂,也可放在祛痰剂里,该方特殊在有泻下祛痰的功用,针对
食积和水饮这样的病证,在学习中概念必须清楚。
为什么要单独成立一门方剂学?
方剂学研究方剂,实际上它涉及理、法、方、药,四者是合在一起的,它是辨证论治当
中作为论治的工具,整个辨证论治的结局是落实在一个方里,与各个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它又有不同之处,方剂学主要是讲治法与方剂的,讲这些又不能离开辨证,又不能离开药,
实际上它是以法为纲,以方为目,通过方深入地探讨方所涉及的证、所涉及的药,证就要讲
病因病理,药就讲药理,方证要分析清楚,要把药理谈清楚,谈药理就要把药的配伍以后的
道理讲清,这里就看出它跟中医基础课程,跟中医的临床课程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医基础
理论是它各自的系统来讲证,分析其病因病理,以藏象经络学说为基础,方剂中讲证,不按
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讲,证它涉及几个方面,风寒感冒出现咳嗽时,落实在肺,又要涉及皮
毛、营卫气血,在这里分析证时,就把整个东西联系起来,突出它的病。另外,诊断讲脉、
诊法,在这里要综合起来,脉浮为在表,舌黄,脉是数是缓,是结代,要与证相合,这与诊
断又有不同。药的差距又太大,中药学要每味药全面讲清楚,性味、功能、归经、主治,还
要讲配伍应用的问题,附带还要讲形态产地等问题,是每味药的基础问题,而在方剂里,用
药首先不是用它的全部的功能,特别是通过配伍以后,突出了它某一个方面的功能,加增了
某一方面的功用,或者是取其用而弃其性,或取其性,这里不仅讲药的理论,只要药的一个
方面,而要讲药与药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些药所组成的方为什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临床
课比较,临床课是按科,按病,按证来分,如内外妇儿五官等分,每科都有其病,着重于病
的系统,讲其病因病机、证,更主要讲病的变化,多种类型,有的人病很单一,有的是新病
与老病,与体质又有关系,变化之后还有预后的问题,是以病为主讲其发生、发展、变化、
归宿,所以它就不可能对方进行详细的分析。
讲方剂是为临床课论治阶段奠定基础的,同时在讲理论时,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中药、
诊断,而以方剂主治为主,进行综合的分析,在有机联系的情况下作以解释,这就培养了学
生学理阶段,不是学问上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应用一门学科的问题。必须注意在方剂里分析
方、证、药,应该比原来其他基础学科要深入,细致,帮助它深化理解这门学科,应用这门
学科。中医特殊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一病或不同病有多个阶段,有不同的变化,只要
病机相同,就可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方剂中不是包办了临床各科所用的方,而是在这些常用
方中,取出代表性、理论性强的方剂,讲了之后就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临床各科所用的方剂
也不是治疗该病的所有方剂,它也是举例,只有理解这些方剂,才能举一反三,临床治疗久
痹,用独活寄生汤,可内科,有的习惯用蠲痹汤,实际上只要理解独活寄生汤,就能应用它。
方剂课应该是模拟临床的教学,讲方就要讲临床上某一病,实际上是某一证,包括了各
家各科的学科,又包括了理、法、方、药的几个方面,搞方剂的人就是杂家,凡中医的内容
都比较多的涉及到,不了解这些就难了解清楚。
二治法与方剂
治法,是方剂学中应该讨论的内容,方剂学不仅谈方剂,而有还应阐明方剂与治法、基
本知识与临床的应用规律。治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内经》中有关治则、治法的内
容,这些内容直到今天仍指导着临床,如《五常政大论》中有许多制方的方法、治病的方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甚者从之”等,热证用清热的方法,“坚者削之”就是现在的消法,
“客者除之”指有外邪当祛除,表证根据不同的人,如何除之,可以用解表药除,可以用扶
正的药来除,或二者并用,根据病的具体情况而定,或以补为主,或以汗为主。补充一点是,
《五十二病方》看从方剂的具体内容证实了周末、先秦、秦代、战国,但从《内》成书的时
间,以及《内》中能如此的总结一些治法理论来说,而到今天还能行之有效,从理论的正确
性来说,不知这以前的实践有多少次。可以肯定治法是后于方剂而出来的,匕升到理论后,
反过来成为指导组成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遵守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条不紊、有目的、有针
对性的组方,治法在指导方剂中,现在在思维上必须认定这个过程,这是个逻辑问题,而是
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治法很多,八法只是在张景岳八阵的基础上,程
钟龄归纳总结出来的,当然张景岳的八阵也不是他一个人创造的,因为历代《伤》的注家总
结归纳了一些法,程讲“治病之法,八法尽矣”,可后面又讲“一法之中,八法备矣”,从此
可看出,八法是归纳出的***,历史上没有对此严格的区分,概念上没有明确。治法是治疗的
原则,但它是对一个具体的证的,我们所说的治则是临床任何病证必须考虑的,都必须遵守
的,小到某一个方,它也有某一个法,而一个方中,不只有某一小法中一法,就是***也不只
-法,汗下并用,汗吐并用,补下并用,福一法不代表一个剂,每一个法的内容分别在几个
剂里面,决不能把一个剂当作一个法,解表剂并不完全是汗法,泻下剂也不等于下法,类似
这样的情况很多。
三方剂的组成
方剂的组成实际上是方剂的配伍,方剂的组成配伍和变化,这里主要谈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组成的原则,•是组成的变化,这里的原则和变化主要是讲药物的配伍。组成方剂前提,
总的组方原则是辨证立法,也就是过去讲的“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辨证立法是组方的原则。
组成配伍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也可产生拮抗作用,还可以减轻或消除它的峻烈之性,制其偏
胜,变化中强调量的问题。
组成配伍的原则就是讲君、臣、佐、使,破四旧时曾将其改为“主、辅、佐、使”,但后
来仔细考虑用主辅佐使后就缺少了很好的联系,而且与原来许多的名词术语不能相联系,所
以五版教材又恢复为君臣佐使。这是借封建统治的政体来说明我们中医方剂的配伍原则,更
原始的说法,君不是皇帝,从封建意识来说天无二日,狗无二君,有了第二个就意味着有反
抗、造反,可方剂里有君二臣三,君二臣四,并没有谋反之意,“主病之谓君”,《内》讲此有
两处是含糊的,“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这里没有“佐”,可以下又没有使,
如“君二臣三佐九”“君二臣三佐五”,可见君臣佐使还是后来加以总结提练出来的,这些在
《明理论》里提出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君一臣二佐三使五,药虽众,主病者则在
于一物,其它聚集为用,大约相统而制,而后又有更清楚的补充,现在解释是:君药可以叫
主药,主病之为君,当你考虑了证、病机,在立法之后如何来体现这个立法,如何达到治疗
目的,你必须找出一味很称职的药,符合你的治疗要求,对这个病、对这个证,或对其病因
起主要作用,对主病主证或病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这样作用的药味数是不可能多的,味
数一多何者为主呢?病虽复杂,通过辨证总有一个归纳,当前的治疗总有个步骤,并不是
作用越全越好,涉及的范围越大越好,若是如此则说明这个医生心中没数,因此没有针对性,
所以主药的味数一般是一两味,很少是三味的,在治疗中总是有主有从,从总要服从主,要
服从治疗的主要方面,但用量必须大,用量大,但用量大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处方中用量最
大的药就是君药,一个药的质地有轻重,以及习惯用量的不同,只是所选定主药在其常规用
量范围内用量是大,简单地说麻黄汤中的麻黄与阳和汤中的麻黄量是不同的。治疗的重点就
是选药的重点。
臣药首先是辅助君药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或是对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是以前
面的作用为主的。
佐药一佐助君、臣在治疗中有所不足的地方,辅助臣药来治疗兼病兼证;二是佐制君药
的毒性或峻烈之性,使其得以消除或削弱,但不是抵消,起相反相成的作用,三是反佐一直
没有写得很清楚,该词起于《内》,“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反佐就是“寒
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发展而来的,治则中有正治,反治,《内》中“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微、甚是指病、邪,逆指“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从指“热病用热药"、“寒病用寒药”、
“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从反治的内容看,表象上是相反,从病因病理看还是正治,如中
气虚大便不通,大便秘结,肾气虚小便不通,用补的办法解决,前者用补中益气,后者用《金
匮》肾气,可从本质上讲并没有反,是针对虚证而用补法。治疗痢疾用下法,湿热下注所致
小便淋漓不畅,用通淋法一一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也是通法,从本质上讲并没有真正的反
治。从反治发展来的反佐,真是用相反的药来作主药,在这里相应地“微者逆之,甚者从者,
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就是从依时情况而定,服法的反佐,“治热以寒,温者行,治寒以热,
凉而行之”,热病用寒药温服,寒病用热药凉服,“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
说明病已加重,邪甚了,要采取从治的办法,“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从者反之,从多从少,
观其事也”,仅为防其格拒是不够的,它是在病邪发展到相当严重的时候,用针对病邪的药物
来治疗,邪与药争,可以产生格拒不纳,如大热用寒药易吐,因此在其中要加一些温热的药
物,这是反佐的一个真正含义,有一些情况是与佐治相混淆,反佐用的情况不多,但真正要
用的时候,也是非常必要的。还要注意反佐的药不仅要佐,还要有相成的一面,《伤》中四逆
类的方中加猪胆汗,加人尿、胆汁是苦寒的,人尿是咸寒的,加热药中加之是反佐的,苦寒
的药很多,为什么用猪胆、人尿?主要是这两味,不仅用其寒,防其拒纳,还有助于治疗在
大剂姜附药治寒病,虽然寒邪特甚,阳气衰微,反过来,其真阴已伤,发生格阳,是阴阳相
离的先兆,''阳为阴之使,阴为阳之守”,只有阴阳相互维系,相互为根,相互转化,才能维
护正常,否则相离绝,所以既要治阳,又要适当用一些滋阴的药物,胆和人尿都有一定滋阴
养血的作用,虽然是相反的,也有相成的一面。
使:一是引经报使,简单就是引经,有时并不特别的用,因为所选的主药,往往与病位
所在有相应的选择性,归经就是对人体作用部位的选择性,用现代的述评就是对作用部位敏
感;二是调和作用,用中药组成方剂时,常有相反相成的药物,寒热并用,升降并用,补散
并用,如何使这些不协调的药物更好的协调起来,就需要调和。在组方中,特别是经方,常
有生姜、枣,在桂枝汤中它可调和营卫,跟脾胃之气有关,对治疗慢性病,服药时间长,用
生姜可起到保护胃气的作用,现经实验证明药中加鲜生姜可以使药中有效成分更易煎出;三
是主中最次要的药物,通过它能够更好的照顾病人的全面情况,这在方剂组成中,达到上乘
的地步。
以麻黄汤为例对方中君臣佐使作以解释:
麻黄汤现在演变为一系列方剂,宣肺解表的基础方,开肺气、开皮毛,现在特别用治肺
系疾病所致的喘咳,化出了很多方。麻黄汤证是风寒表实证,病因是风寒,病位在表,属表
中的实证,表现的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喘、舌苔白薄,脉浮或紧,也可
是浮数。恶寒和发热都是主证,寒热并见说明人体为寒气所伤,寒伤人之表,主收引,毛窍
闭塞,营卫不和,卫气受肺所主,肺输精于皮毛,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足,不能输津于皮
毛,肺气不足可能使皮毛开而不合,卫气有虚实,也可能发生病变,麻黄汤证证候在表明寒
气在外,毛窍闭塞,卫气不能达于肌肤,不能卫外而为固,不能温养肌肤,寒气在外,毛窍
闭塞,卫气不达,阳气内郁而发热,“发热后于恶寒”。毛窍闭塞,肺气运行失畅,就是肺气
不宣,肺的宣发不畅,势必影响其肃降,气逆于上而喘作。肺气输津于皮毛,汗以阳为用,
以阴为体,汗本身是津液,通过人体的阳气而输于体外,卫气不得达于外,毛窍闭塞,故而
无汗;头痛身疼,说明为足太阳膀胱经为病,太阳经主一身之表,由于阳气为寒邪所伤,不
能充达太阳经络,阳气不能上至于头,自然头痛身疼,另外骨节烦痛,是因关节其有起滑润
作用的津液,“阳气者柔则养筋,精则养神”,气血充足,人体功能正常,则神足,神是水谷
之精气,骨节烦疼是寒伤阳气,阳气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不能养筋,养神,以上说明该证为
风寒之邪伤在表,而人不虚。治则以辛温之法开皮毛,宣肺气,发汗。开皮毛宣肺气使卫气
达于肌表,使驱散在表之风寒,自然也就有了汗出,汗出说明肺气已经恢复了它的宣发,卫
气能达于肌表。方中用麻黄,作用于肺,具发汗、平喘、利小便之功,肺与膀胱相表里,肺
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而小便不利;肺气逆于卜.而喘,肺气不宣,皮毛不得开合,
故无汗。麻黄是一味肺经药,发散的药,鼓舞人体阳气向上向外的药,所以李时珍说其为发
越阳气的药,它既开皮毛发汗,又开肺气平喘,单纯用麻黄,当前的病证所说明内在的病理,
强迫出汗,用大量麻黄是可以的,但是会伤害人体阳气,甚至会动血,而且喘说明肺气上逆,
而发越阳气的药是向上向外的,正根据这个道理麻黄控制在一定量内;用小量的桂枝温通血
脉,散风寒,与麻黄合一者发卫气,一者通营气,营卫相和才能汗出,“阳加于阴谓之汗,”
吴鞠通“以阴津为材料,以阳气为运用”(汗论)二者缺-不可汗出。这样就把麻黄控制在合
适的用量范围内,麻桂相合加强了发汗解表的作用,避免了重用麻黄过于发越阳气的弊端,
所以桂枝用作麻黄的辅助药,就是臣药。汗出肺气宣,喘自然平,相比较而言,治疗喘证,
在麻黄汤证中,它次于恶寒无汗,杏仁就作为佐药,杏仁主要是降肺气,平喘咳,不仅是降,
而且它是油质,故而润肺,而其辛苦,还可以解肌发表,就是说有外邪,用其还兼有解散的
作用,所以既用麻桂宣肺发汗,又用杏仁麻黄一升一降,降使肺恢复于平和,降就平喘,这
里它仅仅是一味佐药。桂枝作为臣药,协助麻黄还解决身疼,其中杏仁既有佐助的作用,又
有佐制的作用,佐制就是制麻黄的发越之性。甘草,是使药,其用量最轻,主要是调和药物,
麻杏的作用是一上一下,是相对的,用甘草来调和,使其不同的作用,能更好地协调起来,
但它也有佐的作用,因为一方面使麻桂相配,利用其甘缓的作用,不致于使其发汗过猛,临
床上用发汗药,解表药治表证,只许微汗,不可大汗,这点在《伤寒》中讲得很清楚,在《金
匮》中有“大汗出,风气去,而湿气独留”,大汗伤人体之气,人体之津,用甘草可佐制它,
甘草本身是补气的,还可以弥补麻黄发越阳气对人体的损害,实际上这两作用归于一点,甘
草补中气,中气足可统摄各个方面。这个方剂的组成就是论治的一个具体表现,是运用药物
治病的进•步发展,在疗效的发挥方面,它是一个质的飞跃,从配伍关系上看出它具有相当
的艺术性,过去认为方剂是药物的排列组合而已,这绝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
《伤寒》共113方,从用量、服法到服后的情况都有记载,这是到现在保存最完整的,
同时通过这本书看,也可理解到方剂在中医学中地位和作用,也知道名之为方,其实质是什
么,习惯上讲理、法、方、药,方的实质是以理法方药为依据,把理法方药贯穿起来,方剂
成功固然因为药物,但它与整个中医学的理论是相一致的,讲辨证论治,落实到治法,而治
又落实到方上(指用药物治疗),方剂应用于临床,用药物治病,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一个质
的变化,从单味到多味,从无理论指导,到有理论指导,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徐灵胎曾说
“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失其性,各全其性”,能改变原来单味药的作用,如何组方,对病人很有
关系。
青蒿素治疟,是新的成果,是从青蒿里提出的单成分,青蒿治疟早见于《外台》,这里讲
的很清楚,绞汁服,用水绞汁。现在提取时发现,加热提取无效,水浸提取有效。
治疗黄疸,《金匮》认为利用小便,观察小便可知病之进退,用丝帛浸于小便,然后亮干,
看颜色,变浅表明病逐轻,变深说明病逐渐加重。
外来药的问题,汉时就有南药,比这更早就有,如《隋书?经籍志》中有《婆罗门仙方》
《婆罗门药方》《龙树菩萨药方》等。对外来药、方,我仍要吸收,要消化,变为自己民族的
东西,使之更富有生命力。
古方的使用都有所发展,如小柴胡汤治疟疾,后世知道小柴胡可用治疟疾中的风寒正疟,
因风寒而起,定时发作。三承气均体现了下法,病在少阴,急下救阴时,仍用三承气,到后
世,知道了邪实正虚时,可用扶正药加进去,可加益气补血药,也可加清热滋阴或益气滋阴
同时用,这是在《伤寒》三承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把君臣佐使作为方剂的组成原则,在组成任何方剂中都必须严格遵守,所以说方剂在组
成当中有其严格的原则性,首先是辨证立法,然后按君臣佐使来组织药物。方剂在组成当中
还有相当强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药物的配伍,君臣佐使是固定的,使用什么药是灵活的,
君臣之间的配伍,臣佐之间的配伍是因证而定的,证包括了人、病,为了说明这样一些配伍,
我们归纳出有这么几个形式:
(-)药味的加减变化。根据病证的变化,可以加减变化,如麻黄汤,减桂枝加生姜,
变为三拗汤,看出病以肺为主,风寒不盛,不需要加强发汗的作用,有麻黄即足够了,而麻
黄宣肺解表,加杏仁、甘草,生姜是帮助胃气,温肺散寒。生姜入胃经,鼓舞胃气,还可解
表散寒、行水;形寒饮冷,直伤肺,肺胃相通,饮寒伤在胃,但可上伤于肺,甘草的用量也
加了一些,说明所受的风寒不重,而着重解决于肺,宣肺气,散风寒,表证自然可解。从“三
拗”这个名字可看出,本方的作用特点,三药配合一向上,向外,是麻黄,一个向下向内是
杏仁,甘草是补益的,三药是拗着的。另外,华盖散,不但邪在肺,而且痰多而“呀呷有声”,
其它症状与麻、三拗相通,内里有痰,痰随上逆而咳,肺气不宜不能排痰,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加祛痰药,加了苏子(降气祛痰),陈皮(宋以前用陈皮去白,侧重于行气祛痰)、赤苓
(利湿,有泄无补)、桑皮(泻肺气利水),除痰时为什么提行水,因为肺气不宣时,不能输
布津液,津液停聚为痰,肺不宣发,也就不能肃降,不肃降就不能把津液输送到周身,不能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以当风寒所伤,肺气不行时,水津布散就失常,聚而为痰,感冒后
有痰是从那儿来的,就是风寒所伤,肺气功能发生障碍,津液的运行失常,治疗时适当加一
些通利的药,同时还有桑皮泻肺气,肺气为风寒所伤,不得宣发。痰是水湿所生,“液有余便
是痰”,是有形有质的东西,治时一是化,一是祛。
麻黄加术汤,加白术,是要发汗,不要过汗,白术是补脾的,实肌肉,使发汗缓和而持
续,因为它所治为风寒湿证,因为有湿气在,大发汗则风气去,而湿气独留,虽然汗出病不
解,治当使其微微汗出,不伤正气和津液,临床上挟湿的流感或感冒大发汗常不得解。
麻杏慧甘汤,去桂枝,加慧仁,主要也是针对风湿,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
说明湿重,需加强祛湿,去桂加慈仁,使发汗力小,祛湿之力强,“麻黄无桂枝不能发汗”
是有争议的,可以说是一种误解,三拗汤,该方均有麻无桂,但均有发汗之功用。麻黄用量
有大小,发汗有强弱,用于发汗解表可用生麻黄,麻黄加术、麻杏意甘中麻可减量,三拗汤、
华盖散中可用炙麻黄。麻杏石甘汤中用生麻黄,该方不是发汗解表,而是清泄肺热。
(-)药量的加减变化:四逆与通脉四逆,强人附子用大枚,干姜加倍,通脉下干姜加
用至四两,正常用量针对病证,因证不同量有所增减,通脉四逆出现脉微欲绝,下利清谷,
同时身反不恶寒(假热)故要加大量,生附子用大者一枚,因为生附子性烈走窜,并没其它
变化。
小承气与厚朴三物,二者不仅分量有变,君臣佐也有所不同,小承气治热积,阳明腑实
证,轻证,它着重清热、泻热、泻实,是有形之积,治疗只能用大黄,既能清热,又荡涤肠
胃,阳明腑实证有“痞满燥实”,但该痞方满实均不甚,大便尚未燥结,所以不用芒硝,枳实、
厚朴用量也小,浊气填塞在上,所以还要用枳朴,以加强大黄推荡作用,方中大黄为君,枳
实为臣,厚朴为佐。厚朴本身辛温燥,此处取其下气除满,有助推荡作用;枳实是微寒的,
所以作为臣药,大黄入阳明,是君药而兼使药,厚朴三物汤中大黄用的是四两,但分三服,
一次是一两三钱多,为什么大承气汤减芒硝不叫小承气而叫厚朴三物汤,这里就要从服汤的
实际量来计算。从药量来说,小承气各药的量都少,而厚朴三物都不少,它所治的病里无热,
没有邪热,为气闭,就是腹中胀痛,同时大便不稀,这里腹胀,腹部外形并不一定变大如腹
水,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表明是气的问题,是实证,加强行气的药。
(三)剂型的变化。理中丸,人参汤;归脾丸,归脾汤等,丸者缓也,病轻,病情稳定,
又不能一时取效,用丸剂以图缓治。理、人两方量没动,丸是做成鸡子黄大,汤是分三次服,
相对来说,人参汤量大,用治胸痹证,胸痹是胸中阳气不足,又有虚寒之气,从下上逆。枳
术汤、枳术丸,枳术汤治心下有水气,心下痞满,还可见有形,或者大如杯,或大如盘,边
如旋盘,枳实大于白术,着重下气行水,而水气之所生乃脾运不足,用白术以健脾行水,以
消为主。枳术丸,术大枳一倍,它是治疗脾虚,运化不健,因此产生了食积,纳差食少,大
便不调,食后胀闷,因脾虚而致,着重健脾,并加了荷叶烧饭,然后用米饭与药作丸,荷叶
升清气,鼓舞脾胃之气,这样就更好地健脾胃、消饮食,对小儿更好。南方小儿痊夏可用枳
术丸预防,从立夏或更早一点吃,加木香、砂仁(即香砂枳术丸)更好,过去吃一钱至二钱
(3~6),以一个月为一疗程。
四剂型
汤剂在临床上仍是主要的,过去汤剂大约占80%,现在因为各种因素,汤剂有所减少,
但仍约占60%,实际上.中医治疗优势通过汤剂最能体现出来,作为一个成药,首先要对所治
的病证有成熟的认识,所用的方基本上能定型,汤剂是量体裁衣,针对具体证具体人灵活用
药,但汤剂如果处方不合规格,那必然无效,甚则有害。
散剂外用不多讲,外科治疮,眼科、耳鼻科等用药粉,外用的散剂,研极细过筛,特别
眼科用散剂,如去翳;治疮也是越细越好。内服散剂,有细有粗,细者冲服,沸汤冲服;粗
者加水煎,现在叫煮散,就是固定方子,使用方便,相对来说也省药,但要注意如《局方》
二钱,四钱(4g,6g)与现在汤药差得多了现在汤剂多100g以匕这可能与当时人的体质
习惯有关,从出土的药锅看,那时的就小,那时没有现在所讲的饮片,哪些是横段,哪些是
纵段,哪些是斜段,过去都是从实践中研究出,现在证实黄黄斜切有益(可把有效成分煎出),
规格大小也不同,如荆芥,切时要如鱼子大,药用部位只是上面小段,薄荷要求六面一叶,
宋代用散剂,可能与此有关系,散剂的作用相当于汤剂。
丸剂:蜜丸、水丸、水蜜丸、水中又很有学问,有的水是药煎出的,糊丸就多了,有米
饭、米粉、面、蒸饼等作糊。作为常规用药适于长期服用,以图缓治。另一方面是有的药物
不宜煎煮,必须研面食作丸,如安宫牛黄,局方至宝等。因其中有牛黄、麝香、犀角,所以
在急救时作成很细的粉作丸,这是根据药的特点来的,并不是取它的缓,这样的丸用作急救,
不可能病时再作,必须提前作好备用,可在外加蜡皮使之不受潮,不走味,不变质。丸药中
有水、蜜、糊等是赋型剂,但不完全对,对中药丸剂中这些是其中的一个成分,如蜜可以养
脾胃,润肠胃,长期服药用之可加强补养,缓和药性,有些药物通过它缓和持续作用,达到
疗效;在《伤寒》中用汤剂下瘀血可快下,但不能尽,特别是瘀血较久,不能用泻法,只能
用缓消,就得靠丸药,使丸药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慢慢消除,桂枝茯苓丸、瞥甲煎丸都是
这种情况,丸药之缓不能简单认为它不如汤剂,现在有的丸剂可制成服下后分段崩解、分段
吸收,药效持续。水丸的灵活性更大,同样服下,也是慢慢释放,慢慢发挥作用,根据不同
的药、病证作成水丸,可加酒、蜡或生姜水,或枣煎水,现在还用一些不易消化的药煎水,
这样保存它的性质易吸收,如矿药,介类药,通过这种办法作水丸。有时作丸成型困难,可
用水蜜合用作丸。糊丸,如犀黄丸,用黄米饭作丸,黄米可护津养胃,枳术丸用荷叶烧饭为
糊,也可用蒸饼为糊,健脾胃助消化;糖尿病人不宜吃蜜,可用大量山药作糊。西药加淀粉,
使药易成型,能使药量均一,才是真正的赚形剂,皂矶丸,枣肉为丸柯防胃肠刺激,大枣本
身可健脾养血,现在研究发现,该药在上消化道不溶解消化,这些也是我们要尽一步改进的
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混乱,将来要成功,还要大家努力。制剂上改进是否完全符合中医理论
还要进一步探讨。
将来搞药时,既要吸取现代的东西,又要正确的利用它,如搞银翘解毒丸,好心地为了
保证银丸的作用,从原料开始如何定量,定性,定性容易,定量难,荆芥薄荷的成分以挥发
油为主,而每次药品中挥发油的含量不是标准的,可有成倍的差异,有的人用挥发油加进去,
虽然出于好心,增加了成本,而效果没有提高,后来把提取后的药滓水煎后加进去,效果出
来了,这说明了现在化学分析出药物的有效成分,我们应该承认它,但不要认为这就代表了
我们的中药药理。
浓缩丸就是减少体积,减少服药量,方便病人,但浓缩后,致使有的药丸化不开,不
能发挥药效,膏药丸是将•部分药水煎浓缩,另一部分研面,二者合成起来做成丸药。现在
机器做的丸药比过去手工做的结实,有时难以消化,可先用水化开再服。
浸膏如黄黄、党参、天冬、熟地等水煎浓缩便成膏状,把药加在一起服用,也可加糖、
蜜等合成膏,根据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药,常用的有冰糖,它的适用情况如丸相似,慢性病,
长期服用,既方便,又可矫味。也有特殊的,如益母草膏,要求用赤砂糖,可活血行血,是
温热性的,补血药制浸膏可加红糖,冰糖等。
外用膏有硬膏、软膏,如狗皮膏。现在发现膏药对保护创口有好处,减少刺激。现在的
橡皮膏透气性差,刺激性较大,迫使有人在止痛膏上打眼解决透气的问题,现又有用布和纸
做底。
丹剂:作法与丸药一样,形状多样,丹说明药是精制的,疗效好,不一定是指要炼了的
才算。有的加朱砂,作衣必须水飞,朱砂是天然含汞的药物,天然朱砂很稳定,不氧化,而
人工合成者易氧化,亦黑错,天然者含有杂质,或游离的汞盐,水飞可除之,这证明过去的
方法是科学的。朱砂加热5000c可氧化还原而分解有毒。
药酒药浸在酒里,或药煎后加到酒里或用酒水煎,用治虚寒性病证,风湿病也可用,
借酒通血脉。和筋骨的作用,使药的作用更好地布散周身。
药露露就是蒸储,银花露、荷叶露,玫瑰花露。
现代新型又多了如糖浆、片剂、冲剂、针剂。糖浆与膏差不多,是不是膏成就了糖浆的
新名词,现代还发现,小儿止咳糖浆,是由祛痰止咳药物组成,但效果是止咳而不祛痰,原
因一是药物的配伍上可有缺陷,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糖太多,糖浆剂对祛邪的,祛病的是不太
合适的。冲剂我是持怀疑态度,它包括的有效成分怎么样,主要是把药熬了以后用喷洒冷却
干燥成粉,有的还无法成粉,还要加温,这些煎出液加热浓缩,然后加乳糖作糊精成型,这
其中的有效成分是否损失,能否保持药效,值得怀疑。针剂要作为静脉用药,要求就比较高
了,要注意其中的大分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溶解不了的便成为致病的因素,容易造成血
栓病,它本身就是血栓核。
五煎服法
煎汤药,不可用铁器、铝器,好的是砂锅,紫铜壶,瓷器,就因为它不与药物有效成分
发生反应,加温跟金属一样是逐渐升,也是逐渐而散,从这两方面说它有这两个特点。搪瓷
皿是可以的,锅盖也是作用的,一是防止外物进入,一是防止走味;煎药的水因地而宜,一
般用地面水,地面水,地下水因当地土质的不同,但要求硬度不要大,以甘淡为宜。火的问
题,现在有煤炉、煤气、天然气、电炉等都可以调节,控制时间,过去用桑柴、芦苇也就说
容易控制。•般讲熬开后当小火,药一定要多浸泡,泡透后再煎。如大片茯苓,大段鸡血藤,
不泡透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水要适中,熬糊了后就不要了,小儿服药困难,可以减少服药量,
煎时先用开水泡,注意密封,防味丢失,待水凉药透,再熬一次就把成分煎出,分两次吃,
这种方法尚可。金石、介类药打碎先煎,煎完后把其余药加入待凉后再煎,药可泡透,煎药
时间应以熬开后计算,因为水有多少,火有大小,锅有厚薄,所以应以熬开后计时;有些药
炖成糊,如阿胶等,就是隔水蒸,若要增加疗效可在蒸时少量黄酒,几粒盐,既好吃又增效,
蒸后溶化可除其中杂质,避免反胃,凡群化的药物都可这么做。包煎可防其中有刺激部分散
入汤中,也可防其沉底糊锅。冲服是香味或贵重药,或非水溶性药物。渣应绞干,药渣中含
有更多的成分。后下应待熬开后加入,象砂仁、蔻仁,待其它药煎好后将其加入娴一会就行,
这样才有香气,才有效。薄荷、杏仁后下也不可下得太晚,这些当因药而异,具体对待。
服法:主要指汤剂,成药者有说明,服法不给病人交待清楚。汤剂的服法,一般来说,
一剂药熬两次。汤剂根据所治疗的病证不同,作出不同的处理。补养药,治疗杂病方剂,不
是由于外邪引起的,煎的时间不局,可以上午服,也可以下午服,可以午后,也可临睡服。
祛邪的药,如发汗、清热、泻下的,间隔的时间不宜长,3~4小时,一般是1天1齐U,但病
较重可适当加量,服药要与饮食隔开,与以前所说的,病在上饭后服,病在下饭后服,这些
不作特殊规定,与饮食隔1、2小时,基本上是空服,空服要病人理解,早晨服是空腹。现在
有的煎药方法已经歪曲了,所谓空腹,除特别方药以外,离吃饭1~2小时,胃即空,胃空并
不是肠子空,现在很多人是早晨服一次,临睡服一次,这样吃对治外感病不合适,如解表药,
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时间是在半夜,汗的出,热的退,都在那个时候,是因为在亥子之交,阴
阳之气发生转折,人体的气体作用与此相应,这个时候容易奏效,吃药的时间注意掌握。慢
性病、内科杂病,需要吃相当长时间的药,而这种病又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照常上班,早起
吃药,再加上吃饭、赶路,这便对胃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也当给病人讲清楚。一般来说药宜
温服,凉药当隔水加热。胃是人的后天根本,伤胃对病的恢复、药力奏效都是不利的,有些
药以临睡吃较好如杀虫药、泻下药,也是以空服吃为好,治疟药在发病前1、2小时服,服迟
了临床症状会加重,一定要提前吃,疟疾发作常见提前,是好事,邪向外;向后推,说明病
不向愈,向重发展。还有的是方剂里有特殊规定的要按说明服用。方法上,一般是温服,特
殊情况下,要服热的,或凉的,这在反佐药中已提到“治寒以热,温而行之”。这些都是可以
参考的。病重,吃药发生格拒,或不习惯吃药,或吃药时间太长,而厌恶发生呕吐时,可在
舌头上用生姜片擦摸,严重者可加生姜汁(3~5滴)。煎药或盛药的器具粘有油时也容易发生
呕吐,凡有油质(果仁)要注意保证新鲜,象杏仁、桃仁、牛劳子,炒后时间长者容易走油,
吃后也容易发生呕吐。服法上还有一些要求,少量频服,一者是重病人,一次不可多吃,二
者是药的要求,频频少服,使其持续发挥作用。病人昏迷或高热神昏者可用羊角灌服。
禁忌:不同的方剂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是病证对饮食有不同的要求,开处方时一定把炮
制方法、药名、药量写清楚,有特殊要求也要写清楚,包括煎服法。有的药习惯写在一起,
如生熟地、赤白芍、制乳没等,一定要剂量写清楚,各多少克。
古代药量的考证,要了解历代的斗量衡,《伤寒》中麻黄汤中麻黄三两,那时的三两与现
代不是一回事,古代,同一朝代的人来考证量多少都不一致,尽管秦统一六国,统一了度量
衡,但实际上仍有差距,每一时代都存在这个问题,张景岳与李时珍同是明代的人,他们考
证古代的度量衡都不一样,差距近三倍。随出土文物的发现,也是不同的,秦代注明一升是
五两,现代称比五两重。汉1两=24g,宋1分是大分,是1两之四分,是二钱半。有的含糊
的量很难考证,意义也不大,它的分量提供我们的是方剂中药物配伍的关系,现代用量要从
医案、当地的习惯来考虑,如附子在西南可用量大,川、云、贵,气候潮湿,当地有吃辣的
习惯、吃附子当菜的习惯,就象北方吃土豆,南方吃芋头一样,再如细辛,各地区也有差异,
过去长江地区,辛不过五(分),往北,辛不过钱,可是到关外,一用就是三钱,由地土不同,
体质不同,用量也不同,现在人口流动性大,要考虑到这一点。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一解表剂
第一章解表剂
解表剂以解表药为主,辛散轻扬,善于向上向外,宣通肺气,开发皮毛,疏泄媵理,来
达到发汗、解肌、透疹(邪)的目的,可以解除表证。它是汗法中的一种,但不能代表汗法,
它不完全是“渍形以为汗”,受风寒后,在热水泡一泡,一出汗也解决问题。
解表剂在临床上的意义:适用于表证,表证是由外邪的侵入,外感引起的,人体的肌表
是人体的外层,最外的保护层,就象围墙,当外邪侵入,首先见表证,见了表证及时以解表
药治疗,可以治愈,或减轻,这样使整个疗程缩短,也就是早期治疗。表证包括许多病理,
许多病在开始时出现表证,因为解表剂使汗出不是目的,汗出只是药有效的标志,以前谈麻
黄汤,着重谈人体的营卫之气,谈经脉中血液运行的问题,谈肺气的问题,解表剂着重在于
调整人体的营卫之气,还有疏通血脉的作用,它不仅仅解除表邪、解除表证,同时通过解表
剂使人体的营卫气血得到调整,这样一方面可祛邪,一方面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所以
在临床上用得及时、用得正确,它就可以消除或减轻病邪。甚至一些外科病,如痈肿初期有
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如表证治疗时及时解表,加匕一些治疮的药物如活血的,或凉血的,
可以缩小疮疡的范围或达到消除的目的,这说明它调整营卫气血、疏通血脉、调整气机而解
除病证。解表剂可用于水肿、疮疡、麻疹、痢疾等,都是因为它有表证存在,如果说这是一
个虚性水肿,痢疾没有表证,或表证已经解除,或臼愈或邪入里,再解表不但无效,反而有
害,表证存在才解表,临床上见恶寒、发热、恶风、无汗或虽有汗但不正常,一阵有一阵无,
虽出汗人并不感轻爽,病不减轻,脉浮,这是一般表证情况,对素来身体不好,如阳气虚,
舌苔薄白,夹湿夹痰者苔厚,苔是白的,说明邪还在表,尚未入里化热。“善治者治皮毛,其
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五脏”,治五脏时就为时已晚,这是对外感病而言,外感伤人
由表入里,这是一般情况,只有特殊人、特殊病,它才直中,阳气不虚,寒不直中。
由于表证有多种,归纳起来有表寒、表热、有寒热虚实之分,解表剂也就应分为几类,
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证,用不同的解表剂,凡属表寒者用辛温,属表热者就用辛凉,正虚者
当适当加补益药,这里主要讲气虚阳微;因为阴虚,血虚的人体内多热,外感后也常易变为
表热证,因寒郁易化热,内有阴血虚,产生内热,受外感就从热化,感受风热就更不用说;
从扶正来说,滋阴养血就较少了,主要是益气助阳。这也就是解表剂的三大分类。但表寒表
热夹杂在一起,对初上临床的人,表寒表热不易区分,有些证也确实表现不显著,受风寒表
现为表寒证,可在人体随人的正气情况而发生变化。阳气盛,正气不虚,寒可从热化,转而
为热,反之,阳气虚,表热也可出现寒证,而尽管受温热之邪往往又夹有寒邪,这时混同出
现,在转化之机表现得不太清楚,在用药、配伍时应互相配合,根据见症为主,或多用辛温
药,或多用辛凉药,或用辛温加清热,使之变为辛凉,用扶正药就更不同了,根据虚的程度
来用,甚至补益药超过解表药,但其目的是解表,并不是治虚。
配伍时当视其不同的因素、夹不同的证,加不同的药,痰多加祛痰药,肺气郁加宣肺药,
解表药可以宣肺,但它有侧重宣肺的药,药物的功能和归经有它特殊性和选择性,就利用这
点。在方剂里,按组成配伍的原则,将其统一起来,有主有次,表现在药味上,用量上。
注意事项:不是表证不用,表证不是汗出为目的,汗出得多不代表用药得力,汗出当是
“遍身紫紫微似汗出”,如毛毛雨连绵不断,而不是药后身上有汗,四肢无汗,头上有汗,身
上无汗,上半身有汗而下半身无汗,所谓汗不是以别人看见才算,(无汗时身上是干的,切脉
时就可感触到),而是感触到就行。汗出紫紫,说明营卫气血通畅了,表邪已被驱散。吃药后
当避风,是否卧床加衣被并不是绝对的,但要避风。开皮毛,疏媵理,宣肺气,外邪才出,
此时大门已开,又吹风,风更易进入,往往病人服药后,病不除反而加重,就是第一次感冒
未愈,第二次感冒又接上了,这种情况当注意。过去讲空气流通,开窗户,病人不在意,常
是祸端,开窗也很讲究,就是两边窗不对开,窗对病人不开,护理上是讲究这些的。饮食也
当注意,本来表证无所谓,特别是年轻人,身体尚可有工作能力的年老人,加强营养,最简
单的如鸡蛋、牛奶,本来气化不通,虽然是表证,它也影响内在的气化功能,本身也不想吃,
食而无味,此时强食必然加重病人的负担,中医早就提出这点,西医也有所认识,如在解释
肝炎病人厌食油腻时说“这是病人本能的保护性反应”,因为他本身消化能力差的缘故。但表
证并不全是感冒,如湿病的卫分证,解表后病轻,并未痊愈,饮食不慎,病易反复,这就是
中医的“食复”,生冷的东西是不能吃的,医生在临床中要注意社会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才能
更好的满足临床的需要。疮疡已破,无表证,或虽有表证,但已破,有一种疮,很不起眼,
容易先破头流水,如疹子,不可枉加解表,疹子不发热,无汗是出不来的,疹子出的很顺不
必解表,天花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商场导购标识系统合同2篇
- 商业贷款合同(2024版)3篇
- 2024年家具制造木工承包合同2篇
- 2024年婚内分居协议书样本2篇
- 2024年中介公司业务协作协议下载2篇
- 商场节日装饰服务合同(2024版)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非开挖地下管线修复与更新合同2篇
- 2024版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合同3篇
- 上海技术咨询服务合同(2024年修订版)3篇
- 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
- 【课件】第六单元第十二节外国影视音乐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任务二模拟量输入通道
- 数据字典设计文档模板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血凝报告单模板
- 光伏发电支架组件安装资料
- PBT装置主要设备操作规程20160329
- 护理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 日本文学史试卷
- 工程认证《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