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_第1页
第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_第2页
第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_第3页
第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_第4页
第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第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过程,了解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2、掌握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统一与冲突,掌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作用与选择标准,重点掌握一般性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掌握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3、理解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理解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评价和分析;理解金融抑制和金融发展理论。4、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

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其它工具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通涨率汇率通货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政策工具操作目标效果指标最终目标近期指标远期指标货币政策执行体系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本章目录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特点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第四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第五节金融压抑和金融创新

本章作业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一)货币政策含义狭义:仅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的总和。广义: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种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评析等方面。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二)货币政策的要素构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三者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二)货币政策目标内涵(三)货币政策目标彼此间的关系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8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1、定义: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政策金融体制各国国情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9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20世纪30年代以前,稳定币值和汇率30年代以后,充分就业和稳定币值40年代末-50年代初,稳定币值5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60年代以后,国际收支平衡(美元危机)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0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3、货币政策综合目标体系的确定:稳定币值(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1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其指标1、稳定币值:首要目标。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基本的稳定,目标值各国不同,一般在3%-5%以下。GNP平均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2、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凡是愿意就业者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排除磨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自然失业率)失业率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2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3、经济增长: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能力的增长。即GNP保持合理的较高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4%)GNP的年增长率4、国际收支平衡: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国际收支平衡表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3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既相对立,又相统一。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4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呈此消彼长关系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通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两极之间组合,相机抉择通胀率(P`)失业率u`P`

AB菲利普斯曲线8%5%4%10%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5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0世纪70年代,物价和失业又出现了互补关系,即物价上涨、失业和经济停滞同时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并存。即所谓的新经济时代。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6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3、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7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各目标之间统一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基础物价稳定是前提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8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二)中介指标的确定(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19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1、中介目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是比较短期的、可以明确衡量的数量化金融指标。2、设置中介目标的原因最终目标实现需较长时间,政策传导有时滞效应3、中介目标的作用: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4、选择中介目标的三个标准: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0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二)中介指标的确定1、远期指标(效果指标,离最终目标近)利率(市场利率,内生变量)货币供应量2、近期指标(操作指标,离政策手段近)超额准备金(预测器)基础货币(央行直接可控)(投资函数稳定时,选利率为政策指标;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选货币供给量为政策指标)3、中介指标值的确定目标值区间,具有一定的弹性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1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三)对中介指标的评析孰优孰劣,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区别货币供应量利率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2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1、货币供给量优点:三性表现强,且作为经济内生变量(顺循环)和作为政策外生变量(逆循环)易于区分。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最易直接控制的。货币供给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最高。缺点:金融创新和资本全球化模糊了货币供给层次并增加了中央银行统计的难度。难在变量选择M0,还是M1,还是M2货币流通速度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不断下降。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3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CON’D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中央银行选取货币供给层次是不一样的。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应具有弹性。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4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2、利率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对利率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控制权。-利率可以反映经济的走向。缺点:-央行只能调控名义利率。-利率与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利率既是经济变量,也是政策变量,易造成错误判断。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5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CON’D)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以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后,利率又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原因。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6第一节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模糊了可作为中介目标的金融定量的定义或含义,并使中央银行越来越难以观察、监测和分析。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使货币总量的定义混乱。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金融创新使各种充当中介目标金融变量的内生性越来越强,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松散和不稳定。金融创新削弱了中介目标的相关性。使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系变得松散和不稳定。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7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特点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央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其最终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类: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其它工具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8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特点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常规工具,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企业、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用而采用的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机制公开市场业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指标)-利率最高限制间接信用限制-窗口指导-道义劝告-金融检查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29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二)再贴现政策(三)公开市场政策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0(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1、概念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贷款和派生存款)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2、主要内容包括缴纳的对象,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等。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1(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3、作用机制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一定时期内存款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因此一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二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当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和需要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2(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4、作用特点保证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构调整操作简单,作用威力大,奏效快副作用大,缺乏灵活性,对商业银行和经济的冲击力大,且央行不易把握时机和力度。(最后的武器,“鸡肋”)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3(二)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ratepolicy)1、概念及内容: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2、主要内容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主要包括:再贴现票据的种类、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管理的核心:审查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的申请。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4(二)再贴现政策3、作用机制通过调节再贴现率和再贴现资格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影响社会总信用的目的。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5(二)再贴现政策4、作用特点-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相比,作用过程相对是渐进的,政策效果不是非常的猛烈。-告示作用较强。-对资金发生困难的金融机构起到安全阀作用。-通过审查再贴现资格,达到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目的。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影响利率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结构。弹性不大。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主动权,“被动”,“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力度有限,但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6(三)公开市场政策

(openmarketoperation)1、概念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7(三)公开市场政策2、内容(类型):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银行准备金水平的影响,使基础货币保持在预定的目标水平上。如公众持有的通货量、财政部存款、中央银行应收款等外部因素。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为改变银行准备金原目标水平而积极主动进行的买卖证券的行为。首先要预测影响银行准备金的所有其他因素的变动情况而定。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8(三)公开市场政策3、作用机制及其政策效应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和中央银行票据,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实有准备金来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量的扩大和收缩,以控制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证券市场价格变动)的行为。直接买入或卖出回购-影响银行提供信贷的规模。-对直接买卖的那种证券的价格和收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市场功能上其他证券的价格和收益。-对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39(三)公开市场政策4、作用特点和条件约束符合政策目标需要,央行具有主动权。适时适量进行调节,反向调节,灵活便利,作用缓和,进行宏调和微调。“告示效果”不明显,操作弹性大,央行可采用试探性操作和迅速进行逆向操作。货币时滞较长。而且需要的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良好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中央银行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势力,中央银行持有相当数量证券,其它政策相配合。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0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5、预缴进口保证金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1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3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4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的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大多在不发达国家运用。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5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它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利率限制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等等2、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说窗口指导金融检查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6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力的影响(1)金融创新减弱了法定准备金比率的作用力。-融资证券化趋势会一方面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向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改变了银行负债结构。-降低了实际提缴的准备金。-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弹性增强。“零准备金率”政策。(2)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主要从再贴现条件审查的时效和再贴现率的作用的有限性。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7(CON’D)(3)创新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创新为政府融资证券化铺平了道路,提供了大量的金融工具,增加了市场的有效性。-创新使证券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主要的资产形式。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8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一、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49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其它工具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利率货币供应量通货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政策工具操作目标效果指标最终目标近期指标远期指标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0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理论的涵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为实现既定货币政策,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导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探讨货币供求失衡对就业、产量、收入及物价等实际进因素产生影响的方式、途径或过程的学说。最有影响的是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核心问题是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通过那些途径影响物价和经济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1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二)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主要学派1、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2、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1)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2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1、凯恩斯学派:政策工具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总支出总收入其中,主要传导因素是利率MrIEY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3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1)q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MsPsqIYPs

为股票价格,q为企业真实资本的市场价值/资本的重置成本(2)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MsPsVDCAYV为金融资产的价值,D为财务困难的可能性,CA为耐用消费品支出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4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货币学派:政策工具货币供应量总支出总收入ME(I)Y传导机制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供应量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5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应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在这个传导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凯恩斯认为,对上述传导机制,很可能因两个因素而被堵塞-----流动性陷阱和非常低的投资利率弹性。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6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中不包含任何货币供给的因素,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至于货币供给作为外生变量,比如增大时,由于货币需求并不改变,公众手持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必然增加支出。M—E—I—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7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货币供给量利率、金融资产价格投资、消费国民生产总值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8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四)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素的新变化汇率的变化权益价格的变动银行信贷的调节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调节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59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涵义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0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二)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因素1、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2、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合理预期)3、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4、其它客观经济条件变化、政治不稳定等等因素的影响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1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1、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TimeLag)1.1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内部时滞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外部时滞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1.2、时滞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1)时滞的长短。时滞越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越强。(2)时滞的分布。时滞分布越均匀,货币政策就有效。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2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内在时滞外在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操作时滞市场时滞问题认识行政决策执行效果一般短一般较长t0t1t2t3t4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3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1、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TimeLag)1.3、货币政策时滞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长短不定,与中央银行能否预测和采取行动呈高度相关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较客观,非中央银行能直接加以控制。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4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2、微观经济主体合理预期的抵消作用2.1合理预期指人们在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后,对经济形势作出的较准确的预期。合理预期会削弱以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2.2原因:各经济主体会迅速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并很快地作出反应和对策。货币政策取向和操作力度透明度的提高,使经济主体准确预测政策效果成为可能。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5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3、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会影响货币供给量增长(反向)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与实际收入成正比例。货币流通速度一般先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情况,然后又随着金融创新和经济稳定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6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三)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效应发挥的快慢发挥效力的大小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7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四)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20实际30年代以前,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经济人是理性人,供给自动创造同等需求,市场机制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国家干预经济,扩张财政政策。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合理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8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一、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三、传递机制和效应的实践分析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69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最终目标的选择单一目标论(或稳定币值或经济增长)双重目标论(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多重目标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0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中介指标的选择:信贷总规模现金发行量同业拆借利率基础货币量货币供应量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1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1995年以前,直接调控为主,政策工具有:贷款计划、存款准备金、利率等。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1995年以后,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96年开办公开市场业务,98年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加大再贴现业务力度。就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和再贷款、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政策等。此外,优惠利率政策、专项贷款、利息补贴、特种存款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2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三、传递机制和效应的实践分析略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3第五节金融压抑和金融创新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二、金融创新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4第五节金融压抑和金融创新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一)金融压抑的涵义、表现、根源和后果1、金融压抑: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有阻滞着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具体指发展中国家过多的金融管制、利率限制、信贷配额、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2、表现:货币化程度低,金融的二元化,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规模的不经济性,货币与实际资本无法相互替代。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5第五节金融压抑和金融创新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3、金融压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制度上的缺陷和当局政治上的错误。经济的分割性政府的强制干预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恐惧4、金融压抑的后果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2024/4/27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10-76第五节金融压抑和金融创新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二)金融深化的涵义、内容及其效应1、金融深化: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是指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过程。也有人认为还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