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_第1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_第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_第3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_第4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论

1.1考纲要求

1.2考点难点归纳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2.1考纲要求

2.2考点难点归纳

第三章效用论

3.1考纲要求

3.2考点难点归纳

第四章生产论

4.1考纲要求

4.2考点难点归纳

第五章成本论

5.1考纲要求

5.2考点难点归纳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6.1考纲要求

6.2考点难点归纳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7.1考纲要求

7.2考点难点归纳

第八章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8.1考纲要求

8.2考点难点归纳

第九章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9.1考纲要求

9.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0.1考纲要求

10.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1.1考纲要求

11.2考点难点归纳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2.1考纲要求

12.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3.1考纲要求

13.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4.1考纲要求

14.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5.1考纲要求

15.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6.1考纲要求

16.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七章AS-AD模型

17.1考纲要求

17.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

18.1考纲要求

18.2考点难点归纳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学

19.1考纲要求

19.2考点难点归纳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学

20.1考纲要求

20.2考点难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21.1考纲要求

21.2考点难点归纳

附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论

1.1考纲要求

一、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1.2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和发展过程,大致经历

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以及后凯恩斯主

义阶段。现对各个阶段简单介绍如下: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盛行于15~17世纪中期。该学派专注于流通领域的研究,其主

要观点是:“黄金白银是财富的象征,财富的积累必须借助于商业贸易

的发展,一个国家应该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上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2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占主导的时间段大致为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

物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穆勒和萨伊等,代表著

作为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该学派专注于研究国民财富

的增长和积累,是对重商主义的革命,突破了重商主义局限于流通领域

的狭小研究视野,将经济学研究领域扩展到对生产领域的研究上来。

3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辉煌的时期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

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三人被称为边际三

杰)。将古典经济学推向成熟的则是希克斯的代表作《价值与资本》以

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分析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作为马

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学派起源于杰文斯、门格尔、瓦

尔拉斯等发起的经济学边际革命,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给消费者

带来的单位满足程度。虽然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古典经济学一样都是在完

全竞争这一框架里分析经济学问题,但两者使用的分析工具却不一样,

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扩大到了消费和需求方面。

4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盛行于20世纪30~70年代,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凯恩斯、罗宾

逊·琼和美国的萨缪尔森。与其先前的经济学流派借助完全竞争市场这

只“看不见的手”来剖析经济学运行不同的是,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作用

的“看得见的手”。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完全竞争市场

的神话,证明了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不可能让经济活动自动出清,

需要借助外界力量对其进行调控以达到市场均衡状态,那么调控者则是

掌握一定话语权和资源调配能力的政府,这样凯恩斯主义崭露头角,成

为了经济学的新宠并受到政府的青睐。凯恩斯主义从需求角度来研究国

民收入增长问题,认为失业和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应归结于有效需求不

足。凯恩斯革命宣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其标志为凯恩斯在1936年

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5后凯恩斯主义

后凯恩斯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有货币数量论集大成者弗

里德曼、理性预期创始人卢卡斯等人。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严重通货

膨胀以及失业加剧的滞胀局面,打破了凯恩斯主义的神话,自由主义重

新抬头,这一学派认为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的过度干预不但不会

将市场调控到健康的道路上,反而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市场问题。

【名师点评】本考点不是重点内容,考生简单了解即可。高鸿业教材微

观部分第一章引论部分介绍了该知识点,但并没有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历程进行明确的划分,此处参考西方经济学其他经典教材对西方经济学

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划分,仅供参考。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在

本考点出过考题。

考点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

分配给不同的人来更好的满足人类需要的所谓选择问题。选择所要解决

的问题包括:①生产什么(what)以及生产多少?②如何(how)生

产?③为谁(who)生产?④何时(when)生产?

以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对象来划分,西方经济理论总体上又分为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

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

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价格

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

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一般均衡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

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

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的利润。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

决定,这种单个市场价格是通过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的

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而确定的。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价

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

的。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

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它研究这些经济变量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中的关键变量是国民收入。宏观经济学对总

体经济单位的考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①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

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

就业量的;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是如何决定一国的国民收入

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③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

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

论结构,即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经济理论。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称

为内生变量,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称为外生变量。

(2)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做出有关的假

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简言之,实证分析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

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

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言之,规范分析回答了“应当是什么”的

问题。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外生变量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例如,在单个

市场的均衡分析中,当供求函数的外生变量被赋予确定值时,则可求得

相应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数

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方法。

动态分析:对经济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中发生的变动进行分析,包括

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以及它们在每

一时点上的变动速率等。

(4)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

费者、厂商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

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决策

的最优化是通过边际分析实现的。

【名师点评】本考点不是重要内容,考生熟悉规范分析、实证分析、静

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这几个概念即可。高鸿业教材微观

部分第一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该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在本

考点出过考题。考试考察的一般是具体模型中的均衡分析,如古诺模型

中均衡分析的计算等,而非均衡分析的概念。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2.1考纲要求

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

二、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

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

四、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其分析

五、弹性及影响因素

六、价格限制分析

七、蛛网模型

2.2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

1需求

(1)需求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它包含两层含义:①消费者有购买的欲望;②消费者有支付该商品的

购买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①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

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对商品

的需求量减少。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但和它相关的其

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④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

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⑤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

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

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⑥消费者人数的变化。一个市场上消费者人数的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

上需求量的多少。

2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表示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函数关系。影响需求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一般

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商品的价格

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

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线性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d=α-βP

式中,α、β为常数,且α、β>0。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直

线。如图2-1所示。

图2-1需求曲线

3需求定理

在图2-1中,需求曲线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的,或者说,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

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商品的价格上

升,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若商品的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

量增加。

【名师点评】本考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掌握需求概念中的两层含义,

两层含义缺一不可。同时要求考生掌握需求曲线的一般形态及需求定理

的内容。该考点常在综合题中进行考察,需要考生对概念进行理解性记

忆。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二章第二节介绍了该知识点。中南财大806

经济学尚未在本考点出过考题,复习时应将关注点重点放在“弹性”等内

容上。

考点二: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

1供给

(1)供给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它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厂商要有生产和供给的欲望;②厂商有供给能

力。

(2)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①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

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②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

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

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③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

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因此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④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

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

⑤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

价格会上涨,则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商品供给。如果生产

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则生产者在制定

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商品供给。

⑥生产者的人数。一个市场上生产者数量增加,会使市场上该产品的总

供给数量增加。

2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Q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

对应的关系。一般地,为了简化分析,常常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

化,仅考虑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

只看成是该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线性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s=-δ+γP

式中,δ、γ为常数,且δ、γ>0。与该函数相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条直

线。图2-2是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图2-2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3供给定理

在图2-2中,供给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基本特征,或者说,供给曲

线的斜率为正。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在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增

加;若商品的价格下降,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名师点评】本考点比较重要,要求考生掌握供给的两个基本条件及供

给定理的内容。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二章第三节简单介绍了该知识

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在本考点出过考题,考试更倾向于以综合

性题目的方式对需求和供给进行考察,如放在计算题中进行考察,很少

在名词解释部分单纯考察它们的定义。

考点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

1均衡

在经济学中,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

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

分析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

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

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2均衡价格

由于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

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

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

的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图2-3所示,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

线,两者相交于E点,所以E点表示该商品市场达到供求均衡点,E点对

应的价格P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Q0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图2-3均衡价格的决定

如果价格位于P1水平(高于均衡价格),此时供给大于需求,由此形成

了超额供给Q3-Q2,则必然会出现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

降,向均衡点E运动。如果价格位于P2水平(低于均衡价格),此时需

求大于供给,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Q4-Q1,则必然会出现大量商品的抢

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E运动。

通过上述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运作三大机制(价格

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路径如下:

供给>需求⇒价格↓⇒企业利润↓⇒生产↓⇒供给<需求⇒价格↑⇒企业利

润↑⇒生产↑…⇒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3供求曲线的变动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将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变

动或者供给曲线的变动,而需求曲线变动和供给曲线变动均会影响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

(1)需求曲线的变动

如图2-4所示,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若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

移动,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若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

左下方移动,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图2-4需求曲线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变动

如图2-5所示,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若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

移动,则新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若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

左上方移动,则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图2-5供给曲线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

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何变化要由需求

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不能确

定;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时,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也不

能确定;当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的变动不

能确定;当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动也

不能确定。

【名师点评】本考点是相对重要的内容,考生需重点掌握需求及供给曲

线移动对均衡的影响。均衡的概念并不是考察的重点,考生更应关注的

是如“纳什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等更为具体的概念以及在各

种条件下市场均衡的计算,如古诺模型的均衡等。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

第二章第四节介绍了该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单独在本考点

出过考题。

考点四: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其分析★

1内生变量

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其可以在模型体

系内得到说明。

2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

外部条件,其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3具体分析

_

假定Qd=800-100P,Qs=-400+200P,Qd=Qs时可求得均衡价格P=

_

4,均衡数量Q=400。

在原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模型中,外生变量分别为:α=800,β=

100,δ=400,γ=200,它们取决于模型以外的其他因素;内生变量为P

和Q,它们是该模型所分析的对象。

第一种情况: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使需求方程Qd=800-100P变成了Qd

__

=1100-100P,而供给方程未变,则均衡价格与数量将变为P=5和Q=

600。人们的收入水平显然是该均衡价格模型以外的因素,因为收入水

平及其变化不可能在该均衡价格模型中得到说明,所以它是一个外生变

量或参数,但是作为外生变量的收入会影响人们的需求量,且进一步影

响作为内生变量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在以上的分析中,当收入增加

时,令外生变量α由800增加为1100,从而最终使得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

___

(即内生变量)由P=4上升为P=5;且均衡数量(即内生变量)由Q=

_

400增加为Q=600。

第二种情况:如果需求方程未变而供给方程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从Qs=-

__

400+200P变为Qs=-700+200P,则均衡价格和数量将变为P=5和Q=

300。厂商的生产成本的高低显然也是该均衡价格模型以外的因素,因

为生产成本的高低及其变化不可能用该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模型来说

明,所以它是一个外生变量或参数,但是作为外生变量的生产成本会影

响厂商的供给量,且进一步影响作为内生变量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以上的分析中,当成本增加时,令参数(即外生变量)δ由400增加为

__

700,从而最终使得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即内生变量)P=4上升为P=

__

5,且均衡数量(即内生变量)由Q=400减少为Q=300。

【名师点评】本考点不是重要内容,考生简单了解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的概念即可。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一章第一节涉及到了该知识点。中

南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单独针对本考点出过考题。

考点五:弹性及影响因素★★★★★

1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某一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作出的反应程

度。把弹性引入经济学领域是用来衡量经济变量间某变量(因变量)对

另一变量(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设两个经济变量之

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e=(ΔY/Y)/(ΔX/X)=(ΔY/ΔX)×(X/Y)

式中,e为弹性系数,ΔX、Δ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上式中的ΔX→0,且ΔY→0

时,则弹性公式为:

需要指出的是,由弹性的定义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弹性是两个变量各自变

化比例的比值,所以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

量单位无关。

2需求价格弹性

(1)含义和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

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2)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

需求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假

定需求函数为Q=f(P),ΔQ和ΔP分别表示需求量的变动量和价格的变

动量,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则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ed=-

(ΔQ/Q)/(ΔP/P)=-(ΔQ/ΔP)×(P/Q)。

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为:

(3)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

①含义和计算公式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价格弹性要用点弹

性来表示。即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②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2-6所示,线性需求曲线分别

与纵坐标和横坐标相交于A、B两点,令C点为该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

点。从几何意义看,根据价格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

表示为:

ed=-(dQ/dP)×(P/Q)=(GB/CG)×(CG/OG)=GB/OG=

CB/AC=FO/AF

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

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图2-6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如图2-7所示,A点的弹性系数仍用

AD/AC表示。先过该点作切线,将该切线视为线性需求曲线,然后再用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列公式求解。

图2-7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测定

(4)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不同,包括五种情形:

①需求完全无弹性。当ed=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即无论价格怎样变

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其需求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如图2-

8(e)所示。

②缺乏弹性。当ed<1时,需求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

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小于1%,

生活必需品(如粮、油等)大多属于此类型,需求曲线如图2-8(b)所

示。

③单位弹性。当ed=1时,需求是单位弹性,它表示需求量与价格按同

一比率发生变动,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就相应变动1%,其需求曲

线为直角双曲线,如图2-8(c)所示。

④富有弹性。当ed>1时,需求富有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

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大于1%,

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享受性劳务多属于此类型,需求曲线如图2-8(a)

所示。

⑤需求弹性无穷大。当ed=∞时,需求弹性无穷大,即在既定的价格水

平上,需求量是无限的,其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如图

2-8(d)所示。

图2-8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

(5)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特征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

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小。这一特征在图2-9中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

图2-9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特征

(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

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

性往往就越小。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价

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

小。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

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

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来说,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

长,则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3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

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

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需求量

的变动率和消费者收入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f(M),则

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eM=(ΔQ/Q)/(ΔM/M)=(ΔQ/ΔM)×(M/Q)

或者:

(2)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

①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M>0,则表示随着收

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

常品。若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为奢侈品;若正常品的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则为必需品。

②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即eM<0,则表示随着收

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

等品或低档品。

(3)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

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即: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

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4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其相关

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

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

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其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其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

f(PY),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ΔQX/QX)/

(ΔPY/PY)=(ΔQX/ΔPY)×(PY/QX)。

当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量ΔQX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量ΔPY均趋于无

穷小时,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

①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正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

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商

品X、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X和Y互为替代品,且其弹性系数越大,替

代性就越强。

②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负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

品Y价格的提高(降低),商品X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商

品X、Y之间存在互补关系,X和Y互为互补品,且其弹性系数越大,互

补性就越强。

③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零,即eXY=0,则说明X的需

求量并不随Y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则X、Y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

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分类

①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其中一种商品的

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减少),这两种

存在替代关系的商品称为替代品。

②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其中一种商品的

价格提高(降低)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减少(增加),这两种

存在互补关系的商品称为互补品。

5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

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

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假定供给函数为Q=f(P),以es表示供给价格弹性,则供给价格弧弹

性的公式为:

es=(ΔQ/Q)/(ΔP/P)=(ΔQ/ΔP)×(P/Q)

当价格变动非常小时,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公式可表示为:

(2)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①es=0,表示供给完全无弹性,其供给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

线。如极其稀缺、珍贵、无法复制的商品。

②es<1,表示供给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

度。

③es=1,表示供给为单位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

度。这也是现实中一种极端的情况。

④es>1,表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

度。

⑤es=∞,表示供给弹性无穷大,其供给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水平

线。这是商品出现严重过剩时的情形。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生产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容易生产的产品其供给

价格弹性大;较难生产的产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小。

②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其产

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而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的供给价格

弹性大。

③成本的变化。如果随着产量的提高只引起单位成本的轻微提高,则供

给价格弹性就大;如果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而明显上升,则供给价

格弹性就小。

④时间的差异、厂商生产能力、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都会影响供给价格

弹性。

【名师点评】本考点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对本

考点的考察涉及到概念及其应用,需要考生仔细复习。高鸿业教材微观

部分第二章第五节介绍了该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曾考察过价格

需求弹性的概念以及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用弹性原理解释薄利

多销、用弹性说明税收收入问题等,因此考生应重点关注与弹性有关的

各种问题,而且对于往年考察过的相关知识,考生更加需要重点掌握。

相关考题如下:

【名词解释】

需求的价格弹性(2012年真题)

【辨析题】

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蛛网模型发散。(2016年真题)

【简答题】

1.请说明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2011年真题)

2.简要说明“谷贱伤农”这一现象背后的经济原因。(2012年真题)

3.利用弹性理论说明税收归宿问题。(2014年真题)

4.“亲,包邮么”请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卖家到底包不包邮的问题(买

家承担运费还是卖家承担)。(2017年真题)

5.用弹性原理解释薄利多销。(2018年真题)

考点六:价格限制分析★★★

政府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其中价格政策分为: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1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也被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即防止商品价格上升到限价水平之上。最高限价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

格。

图2-10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高限价的情形。开始时该产品市场的

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若政府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规定该商品

的市场最高价格为P0。由图中可见,最高限价P0低于均衡价格Pe,且在

最高限价P0的水平有市场需求量Q2大于市场供给量Q1,即市场上出现供

不应求的情况。

图2-10最高限价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有时为了限制某些行业,特别是限制一些垄断性很

强的公用事业的价格,政府也会采取最高限价的做法。但政府实行最高

限价政策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最高限价带来的供不应求会导致市

场上消费者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又不得

不采取配给的方法来分配产品。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

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2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即

防止商品价格下跌到限价水平之下。最低限价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

格。

图2-11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开始时的市场均衡价

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若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政策,规定最低限价为

P0。由图中可见,最低限价P0高于均衡价格Pe,且在最低限价P0水平市

场供给量Q2大于市场需求量Q1,即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

图2-11最低限价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支

持价格就是一些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旨在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在实

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除了农产品的支持

价格外,政府也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扶植农业的发展:

①收购过剩商品,用于储备或出口。但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

商品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

②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均衡产量水

平,使供求平衡。但这一做法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且容易产生

不正当竞争、政府腐败行为等负面影响。

③对购买者给予价格补贴,但此方法势必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导致

政府高额财政赤字。

【名师点评】此考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掌握最低限价及最高限价产生

的后果。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二章第六节介绍了该知识点。虽然中南

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在本考点出过考题,但在简答题部分仍存在考察的

可能性,尤其是农产品的最低限价及其替代办法,因此考生应加以重

视。

考点七:蛛网模型★★★

1稳定均衡、亚稳定均衡和不稳定均衡

经济学根据均衡状态的稳定与否将均衡区分为稳定均衡、亚稳定均衡和

不稳定均衡。就均衡价格模型而言,稳定均衡指的是任何脱离均衡状态

的变动都会在市场力量自发作用的调节下使其回到均衡状态;亚稳定均

衡指的是产生脱离均衡状态的变动后,市场既不会使其自动回到均衡状

态,也不会进一步偏离原始均衡点;不稳定均衡指的是产生脱离均衡状

态的变动后,市场会推动其进一步偏离均衡点。

2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这种商品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供

s

给变动存在时滞,而需求变动不存在时滞,即商品的本期产量Qt决定

s

于前一期的价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f(Pt-1),商品本期的需求

dd

量Qt决定于本期的价格Pt,即需求函数为Qt=f(Pt)。具体地,蛛网

模型可以用以下三个联立的方程式来表示:

式中,α、β、δ和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

设初期价格为P0,容易推导得出:Pt=[P0-(α+δ)/(β+γ)](-γ/

β)t+(α+δ)/(β+γ)。

又因为在市场均衡时,均衡价格Pe=Pt=Pt-1,故有:

Pe=(α+δ)/(β+γ)

代入可得:

t

Pt=(P0-Pe)(-γ/β)+Pe

分析此式,可得到蛛网模型以下三种情况:

(1)收敛型蛛网

当t→∞,若γ/β<1,则Pt→Pe。这说明随着时间t的增加,如果γ<β,即

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平缓,或者说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实际价格

Pt将以越来越小的幅度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最终逼近均衡价格,

即实现稳定均衡,把这种模型称为收敛型蛛网模型。

(2)发散型蛛网

当t→∞,若γ/β>1,则Pt→∞。这说明随着时间t的增加,如果γ>β,即

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陡峭,或者说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实际价格

Pt将以越来越大的幅度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最终无穷远地偏离均

衡价格,实现不稳定均衡,把这种模型称为发散型蛛网模型。

(3)封闭型蛛网

当t→∞,若γ/β=1,则Pt为常数。这说明随着时间t的增加,如果γ=β,

即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一样平缓或陡峭,或者说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

性,则实际价格Pt将以相同的幅度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既不进一

步偏离,也不逐步逼近均衡价格,最终实现亚稳定均衡,把这种模型称

为封闭型蛛网模型。

【名师点评】本考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掌握蛛网模型的三种类型。对

于蛛网模型的概念,考生需要知道的是它的性质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

弹性的相对大小。高鸿业第6版教材微观部分第二章介绍了该知识点。

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在2016年对此进行了考察。对蛛网模型的具体方程

式进行考察的可能性十分有限,只需要知道它收敛、发散、封闭的条件

即可。相关真题如下:

【辨析题】

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蛛网模型发散。(2016年真题)

第三章效用论

3.1考纲要求

一、效用理论、消费者剩余及均衡分析

二、偏好、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分析

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均衡影响

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七、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

3.2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效用理论及消费者剩余★★★★

效用是指对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即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

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

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

的能力。

1效用理论

效用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用具体的数字

来衡量,效用数值大小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2)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在分析商品效

用时无需确定其具体数值是多少,只需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说

明各种商品效用的大小顺序,并以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

(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比较

①相同点:

a.都是从市场的需求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

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b.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

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c.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

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d.推导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②差异:

a.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

量的,可以用具体数值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

的效用值,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

用只可以进行排序,而不可以度量,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

线中。

b.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边际效用,即将在预算约束

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分析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将无差异曲线、预算

线作为工具进行分析。

c.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的表达式为MUi/Pi=λ;序数效用

论的表达式为MRSXY=MUX/MUY=PX/PY。

2消费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愿意支付的金额与其实际支付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它虽然并不真正代

表消费者在购买之后所剩下的真实的东西,但它代表了消费者以低价购

买商品所获得的利益。

(2)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和几何图形表示

在计算消费者剩余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假设反需求函数为Pd=

f(Q),价格为P0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

公式右边的第一项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金额,第二项表示消费者实

际支付的总金额。

图3-1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如图3-1所示,需求曲线以反需求

函数的形式Pd=f(Q)给出,它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

的最高价格。假定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0,消费者的购买量为Q0,在产

量0到Q0区间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表示消费者为购买Q0数量的商品所愿

意支付的最高总金额,即相当于图中OABQ0的面积;而实际支付的总

金额等于市场价格P0乘以购买量Q0,即相当于图中矩形OP0BQ0的面

积;这两块面积的差额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消费者剩余。简单地

说,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以上的面积。

(3)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如图3-2所示,当商品价格由P1上升为P2时,消费者的需求量由Q1减少

为Q2,价格上升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可用图中近似

梯形的阴影部分面积来表示。

图中阴影面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标记为S的矩形面积,表示消费

者为了继续购买商品数量Q2而不得不支付更高价格所遭受的福利损失;

另一部分是标记为T的近似三角形的面积,表示由于价格上升引起消费

量减少Q2Q1而导致的福利损失。

图3-2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名师点评】本考点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其中消费者

剩余的概念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三章第一节简单

介绍了该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在2012年考察了消费者剩余的概

念。效用理论部分考察技术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可能性较小,但与此

有关的“边际替代率”“吉芬商品”等则是考察的重点。

考点二:偏好、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

1偏好

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任意两个商品组合所做的排序。经济学家对消费者偏

好提出以下几个基本假定:

(1)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完全性指消费者总是可以对所给出的不同商

品组合进行比较和排序。

(2)偏好的非饱和性。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

数量不同,则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

合。即就商品(goods)而非厌恶品(bads)而言,人们希望是多多益

善。

(3)偏好的可传递性。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

C,那么对A的偏好就大于C。

(4)偏好的单调性。如果一个消费组合所包含的每种商品的数量至少同

另一个消费组合的一样多,那么,这个消费组合至少同另一个消费组合

一样好。

(5)偏好的凸性。这里的凸性是指无差异曲线是凸的。之所以要假定消

费者的偏好是凸状的,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商品是搭配消费的。

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总是会愿意用一种商品去换取另外的商品,最终消

费各种商品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一种商品。

偏好和偏好假定为借助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行为提供了条件。

2无差异曲线

(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连

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

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如图3-3所示,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

点代表了消费者认为无差异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

图3-3无差异曲线图

(2)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①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

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

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②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3)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可以表明人们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愿意程

度。现实中可能还存在以下两种极端情况:

①完全替代型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

例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

率就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②完全互补型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

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因此在完全互补的情况下,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

直角形状。

3边际替代率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和计算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

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1

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MRS12=-ΔX2/ΔX1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2)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

值。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

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是递减的。

【名师点评】考生对偏好的概念简单了解即可,对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

代率这两个知识点应仔细复习。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三章第二节简单

介绍了这几个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在2016年考察了无差异曲线

的性质,在2011年考察了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同时,边际替代率递减规

律可能会是简答题的要点之一。相关考题如下:

【名词解释】

边际替代率(2011年真题)

【简答题】

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

变化?(2016年真题)

考点三:预算线★★★

1预算线的含义与数学公式表达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

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

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方程为:P1X1+P2X2=I,其中,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X1和

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数量,P1和P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价

格,P1X1和P2X2分别为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支出。

2预算线的变动

预算线的斜率变化和水平移动情况如图3-4所示,由此可见预算线具有

以下特征:

(1)两商品的价格P1和P2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这时相应的预

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如图3-4(a)所示,假定原有的预算线为AB,

消费者收入I增加,使预算线由AB向右平移至A′B′。相反,消费者收入I

减少,使预算线AB向左平移至A″B″。前者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

购买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因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后者表示消费者的全

部收入用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因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图3-4预算线的变动

(2)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当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

化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变动情况与图3-4(a)相

同。

(3)当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商品1的价格P1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2保

持不变,这时预算线斜率发生变化,预算线与X1轴的截距发生变化,如

图3-4(b)所示。若商品1的价格P1不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2发生变

化时,则预算线与X2轴的截距发生变化,如图3-4(c)所示。

(4)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这时预算线不发生变化。它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用来购买任何一种商

品的数量都未发生变化。

【名师点评】对于预算线的概念,考生简单了解即可,但要知道与此相

关的“补偿预算线”的概念。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三章第三节介绍了该

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在2017年考察了补偿预算线的概念。相关

考题如下:

【名词解释】

补偿预算线(2017年真题)

考点四:消费者均衡分析★★★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

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

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

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如

图3-5所示。

图3-5消费者的均衡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那

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

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

相等。

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

定价格,λ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以X1、X2、…、Xn分别表示n种

商品的数量,MU1、MU2、…、MU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P1X1+P2X2+…+PnXn=I

MU1/P1=MU2/P2=…=MUn/Pn=λ

【名师点评】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则有可能在计算题部分进行考察。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三章第四节介

绍了该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在本考点出过考题。

考点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价格变化的影响

(1)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

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1

的轨迹。在图3-6中,假定商品1的初始价格为P1,相应的预算线为

AB,它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如果商品1的价

12

格由P1下降为P1,则相应的预算线由AB移至AB′,于是AB′与另外一

2

条较高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新的均衡点E2。如果商品1的价格再由P1

3

继续下降为P1,则相应的预算线由AB′移至AB″,于是AB″与另一条更

高的无差异曲线U3相切于均衡点E3……,不难发现,随着商品1的价格

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诸如E1、E2和E3那样的均衡点,它们的轨迹

就是价格-消费曲线。

图3-6价格-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2)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图3-6(a)中

11

的均衡点E1对应商品的价格为P1,则商品1的需求量为X1。在均衡点

1212

E2,商品1的价格由P1下降为P1,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1增加为X1。

23

在均衡点E3,商品1的价格进一步由P1下降为P1,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

23

X1再增加为X1。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

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

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曲线,如图3-6(b)所

示。

2收入变化的影响

(1)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

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3-7

所示,在图3-7(a)中,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预算线由AB移至A′B′再

移至A″B″,于是,形成了三个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

均衡点E1、E2、E3。如果收入水平的变化是连续的,则可以得到无数个

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图3-7(a)中的收入-消费曲线。图3-

7(a)的收入-消费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

加,消费者对商品1和2的需求量都是增加的。在图3-7(b)中,采用与

图3-7(a)中类似的方法,随着收入水平的连续增加,描绘出了另一条

收入-消费曲线,这条收入-消费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它表示随着收入水

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开始是增加的,但当收入上升到一

定水平之后,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反而减少了。

图3-7收入-消费曲线

(2)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与恩格尔曲

线相对应的函数关系为X=f(I),其中I为收入水平,X为某种商品的

需求量。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一

一对应的关系,以商品1为例,当收入水平为I1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

12

X1;当收入水平增加为I2时,商品1的需求量增加为X1;当收入水平再

3

增加为I3时,商品1的需求量增加为X1……,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

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

线,如图3-8所示。

图3-8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是相对应的,如果商品1是正常品,则商品

1的需求量X1随着收入水平I的上升而增加,但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如

图3-8(b)所示,商品1会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或者说,在较低的

收入水平范围下,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在较高

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

【名师点评】本考点属于相对重要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掌握价格变化

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会进行相关数值的计算。高鸿业教材

微观部分第三章第四节介绍了该知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在2011年

考察了恩格尔曲线的概念,需要留意。

考点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

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

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

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

效用水平。

2正常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对于正常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

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

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劣等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对于劣等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

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

用,所以总效用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

斜的,但吉芬品除外。

4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作为劣等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

格呈同方向的变动。但吉芬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

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

变动。这也是吉芬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

因。

综上所述,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表3-1所示。

表3-1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名师点评】本考点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正常品、

劣等品和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三

种商品需求曲线的特征。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三章第五节介绍了该知

识点。中南财大806经济学在2011年考察了吉芬品与劣等品的关系,在

2013年考察了吉芬品的定义,在2015年以简答题的形式考察了吉芬品的

概念,可见该知识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应仔细复习。相关考题如下:

【名词解释】

吉芬商品(2013年真题)

【辨析题】

吉芬品就是低档品。(2011年真题)

【简答题】

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人们会增加该商品的消费量。经济学家是如

何解释这种现象的?(2015年真题)

考点七: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

1不确定性和风险

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

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那么就

会产生不确定性。描述不确定性的指标有概率、期望值、方差等。

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

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

2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

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又称预期效用,是指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

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用p和1-p分别表示两种结果W1和W2发生

的概率,则期望效用函数可记作EU或E{U[p,(1-p);W1,W2]},

即EU=pU(W1)+(1-p)U(W2)。

显然,期望效用是每个状态中的某种效用函数pU(W1)和(1-p)

U(W2)的加权平均,代表了消费者对每个状态的消费或收入的偏好。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

所拥有财富的加权平均数,期望值公式为:EW[p,(1-p);W1,

W2]=pW1+(1-p)W2。

期望值的效用=U[pW1+(1-p)W2]

3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

(1)风险回避者

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回避者。他的效

用函数是严格向上凸出的,其曲线斜率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平

坦。

(2)风险爱好者

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爱好者。他的效

用函数是严格向下凸出的,其曲线斜率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陡

峭。

(3)风险中立者

当一个消费者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效用时,他是风险中立者。他在图

形上表现为一条穿过原点的直线。

可见,不同的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

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是风险规避者,人们会以各种形式避免风险,但是有

些人在某种情况下却喜欢冒风险,而真正的风险中立者可能并不多见。

4降低风险的途径

(1)多样化选择。多样化选择指消费者在计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某项带

有风险的经济活动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行动以降低风险。

(2)风险分散。投资者通过投资许多项目或者持有许多公司的股票而分

散风险。这种以多种形式持有资产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因持有单

一资产而发生的风险,这样投资者的投资报酬就会更加确定。

(3)保险。在消费者面临风险的情况下,风险回避者会愿意放弃一部分

收入去购买保险。如果保险的价格正好等于期望损失,那么风险规避者

将会购买足够的保险以使他们从任何可能遭受的损失中得到全额补偿,

此时确定的收入给他们带来的效用要高于存在无损失时高收入、有损失

时低收入这种不稳定情况带来的效用。此外,消费者可以进行自保,一

是采取资产多元化组合,如购买共同互助基金;二是向某些基金存放资

金,以抵消未来损失或收入降低的风险。

【名师点评】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生简

单了解即可。高鸿业教材微观部分第三章第七节介绍了该知识点。中南

财大806经济学尚未在本考点出过考题,在此部分出题的可能性比较

低,若考察,形式上可能会是判断某一经济主体是风险回避者、风险爱

好者还是风险中立者。

第四章生产论

4.1考纲要求

一、厂商的概念及目标

二、生产函数及形式

三、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