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三)(等级考)
1.如图所示,2、B两个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4、B两球的质
量分别为0.4kg和1.2kg。现使4球获得向右的瞬时速度"=6?n/s。已知弹簧始终在
其弹性限度之内,则在4B两球运动的过程中()
V
A.B球的最大速度大小为1.5m/s
B.B球速度最大时,4球的速度大小为3m/s,方向水平向左
C.4球速度为0时,4、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
D.4球加速度为0时,B球的速度最大
2.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分别固定于M、N两点,另一端分别与轻绳OP、
OQ连接于。点。现用手拉住OP、OQ的末端,使OM、ON两弹簧长度相同(均处于
拉伸状态),且分别保持水平、竖直。最初OP竖直向下,OQ与OP成120。夹角。现
使OP、OQ的夹角不变,在保持。点不动的情况下,将OP、OQ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
转70。。已知弹簧、轻绳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在两轻绳旋转的过程中()
B.OQ上的作用力一直减小
C.OP上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D.OQ旋转至水平位置时,OQ上作用力最大
3.如图所示,斜面NP与水平面。P在P点连接,斜面OQ倾角为。,与。P连接于。点。
将质量为徵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由斜面NP上的N点静止释放,小球经。点水平
飞出后落到斜面OQ上的K点。已知斜面及水平面均固定,NP之间的高度差为0、
K之间的高度差为无,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贝心)
N
A.小球在K点处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
B.。、K之间的距离为+tan?。
C.小球落到K点时的速度大小为l2gh+-^-
D.小球经过P点前后损失的机械能为mg”-喘%
H七V
EO/
4.如图所示为玻尔原子理论的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8
5二4
正确的是()os.5
4,65
3L1
A.大量处于ri=5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最多可以发-5
出20种不同频率的光
234
B.处于71=2能级的氢原子其电势能比处于71=3能级的
氢原子的电势能小
C.若氢原子由九=4能级分别直接跃迁至n=3和ri=2]_]36
能级时所发出光的波长为乙和小,则%<%
D.用光子能量为12.5。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过程中氢原子最多可以发
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5.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0。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t=0时刻质量为小的光
滑物块由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斜面。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物块的重
力势能E,随位移力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位移为x=2.56时速度为0,
取g=10m/s2,则()
第2页,共24页
A.物块的质量为0.3kg
B.当x=1.5小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TUm/a
C.物块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时,物块的位移大小为0.75小
D.当x=2m时,物块的动能为31
6.如图所示,真空中a、b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q的点电荷,以a、b连线中点
。为圆心的圆与a、6连线的中垂线cd交于K点。圆上的四个点M、N、Q、P为矩形
的四个顶点,且MP平行于cd。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ab
A.M,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P、N两点电势相等
C.电性为负的试探电荷位于K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其位于M点时的电势能
D.电性为正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沿OK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射出,该电荷将做匀速直线
运动
7.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底端N与光滑的水平地面平滑
连接,N点右侧有一竖直固定挡板。质量为0.8kg的小物块b静止在地面上,现将质
量为0.4刖的小物块a由斜面上的M点静止释放。已知MN=1.5m,a、b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均等为,a、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黏在一起运动不再分开,a、b整
体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取g=10rn/s2,贝l]()
a
一...口,
A.物块a第一次运动到N点时的动能为3.6/
B.a、b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0.6/
C.6与挡板第一次碰撞时,挡板对b的冲量大小为1.2N-s
D.整个运动过程中,b在斜面上运动的路程为0.25m
8.宇宙中存在一些由远离其他恒星的星体组成的系统,通常g
/、
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
加的三颗星体a、b、c的球心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
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0(图中未画出)在三角形bo------------------1©
所在的平面内做角速度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星体a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L
B.星体b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为誓
C.星体c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后
D.星体a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包E
3mNG
9.如图甲所示,一小型交流发电机线圈的匝数为100,面积为1巾2,其电阻忽略不计;
a、b两端与理想变压器相连,%为定值电阻,夫2为滑动变阻器,电容器的电容为C,
P、Q为其上、下极板。t=0时刻,线圈绕垂直于N、S两极间磁场(可视为匀强磁
场)的水平轴。。'匀速转动,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电
容器始终正常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4页,共24页
A.N、S两极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67
1007T
B.若仅将P板上移,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将增大
C.若仅将P板上移,则a、b两端的输入功率将减小
D.若仅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则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将增大
10.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
内,导轨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阻值为%=0.612,R2=1.2。的
定值电阻,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为L=矩形区域abed内存
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7、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ab、cd之间的距离为七=1,5巾。在cd下方有一垂直于导轨、
长为L的导体棒MN,其质量为m=2kg,电阻为r=0.10,
最初MN与cd之间的距离为七=2m,导体棒在竖直向上的恒
力F=28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MN与导轨始终垂
直且接触良好,取g=l(hn/s2。则导体棒MN在磁场中运动
的过程中()
A.导体棒MN两端的电势差UMN=08U
B.导体棒MN的热功率为6.4W
C.此上产生焦耳热的最大值为8/
D.流过7?2的电荷量的最大值为1C
11.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操作如下:
a.将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竖直的背板上;
b.将钢球由斜槽上某一位置处静止释放,落在可上下调节的水平挡板N上;(挡板N
靠近背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留下印记)
c.上下调节挡板N,重复步骤b,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
d.,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020304050
甲乙
(1)请将操作d补充完整。
(2)实验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4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R斜槽轨道光滑
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
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3)通过实验,记录了钢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钢球在4点速
度的大小为m/s,钢球抛出点位置的坐标为。(取g=lOm/s?)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接有输出电流恒为的电流源,品为定值电阻,Rp
为滑动变阻器。某同学欲利用该电路测定及Ro的数值,他将理想电流表接入电路
之中,改变Rp的阻值,记录多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U-/关
系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⑴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填“4”“8”或“C”)处。
(2)由乙图可得Ro=12,10=Ao
(3)若实验中电压表不理想,则的测量值_____其真实值;a的测量值______其
真实值。(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6页,共24页
13.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37。、底端
为B的斜坡4B,其右侧为宽30nl的水平长直公路,B、C为公路的左右边缘,公路
右侧有一倾角也为37。的斜坡CD。斜坡上4处有一质量为500kg的石块a,C处有一
质量为300kg的石块b,a、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某次特大暴雨后,t=0时
亥Ua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恰好落在D
点。已知开始时4B之间的竖直高度自=125m,C、。之间的竖直高度饱=45m;
a与斜坡4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a与公路间的摩擦力、a、b所受空气阻力均忽
略不计。a、b均可视为质点,斜坡4B底端与公路面平滑连接,取g=l(hn/s2,
sin37°=0.6,cos37°=0.8。求:
(l)a、b相碰撞的时刻t。(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落在。点时的动能。
(3)a、b碰撞过程中b对a的冲量。
1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一、二象限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
磁场,第四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B及电场强度E的大小
均未知。t=0时刻,一带负电的粒子以大小为"的速度从y轴上的P点(0,L)沿与y轴
负方向成30。角平行于%。〉平面射入第二象限。粒子第一次穿过%轴时经过。点,第
二次和第五次穿过x轴时经过同一点N(图中未画出)。已知粒子的质量为电荷量
大小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3)粒子从t=0时刻至第(2n+1)次穿过x轴时的坐标及所用的时间。(n=0,1,2,...)
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atb、btc、ctd、dta
回到状态a。已知da的延长线过原点且与be平行。a、b、c、d的部分状态参量如图
所示。已知状态a气体的压强为pi。6re过程气体的压强不断(填“增大”
或“减小”);气体在状态c时的压强为。
16.如图所示,容积为力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质量
不计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4B两部分,汽
缸4部分通过带有阀门的细管与容积为多、导热性良
好的汽缸C相连。开始时阀门关闭,4B两部分气
体的压强均为Po,C内气体压强为4p°。现将阀门打
开,当活塞稳定后,再将阀门关闭。已知4、B、C内为同种理想气体,细管及活塞
的体积均可忽略,外界温度保持不变,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摩擦力不计。求:
(1)活塞稳定后,A部分气体的压强。
(2)活塞稳定后,C中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最初C中气体质量之比。
第8页,共24页
17.如图所示,振动周期均为4s,振幅分别为3cm、5cm的波源SI、S2分别位于%轴上
x=-4爪和%=14zn处。t=0时刻两波源开始振动,产生同种类型沿x轴相向传播
的简谐横波。已知SI的起振方向向上,52的起振方向向下,波源S]振动产生的波的
波长为6m。t=4s时,x=12nl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向(填“上”或“下”);
x=27n处为振动(填“加强”或“减弱”)点,该处质点的振幅为cm。
S\&
,•I------------------1------------------1------------------1—♦一■1---------A
-40481216x/m
如图所示,三角形2BC为三棱镜的截面图,ZC=90°,Z.B=30。,8c边与水平面平行,
。、D分别为AC、AB两边的中点,AC边长为L。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单色光,与
水平方向成io=60。角由。点入射,折射光线由BC边上的E点射出,S.OC=CE.当光在
。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BC边上的F点(图中未画出)恰好发生全反射。
真空中光速为以
(1)求该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小
(2)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时,求4C边上的入射角及光由。点传播至F点所用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D
【解析】解:AB,从开始至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中,B球一直加速,之后B球开
始减速,则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球的速度最大,设B球的最大速度大小为玲,此时a
球的速度为以。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分别
2
为:mAv=mAvA+mBvB,^mAv=如4若解得力=-3m/s,vB=3m/s,
即B球速度最大时,4球的速度大小为3zn/s,方向水平向左,故A错误,8正确。
C、当4、B两球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4、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
设此时两球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mA+m^v',解得M=2m/s,故
C错误;
D、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8球的速度最大,此时4球的加速度为0,故。正确。
故选:BDo
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8球的速度最大,根据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求
解B球的最大速度以及此时4球的速度。当两球速度相同时,4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
最大。B球的速度最大是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4球的加速度。
本题是含有弹簧的类型,要运用动态思想认真分析两球的运动过程,知道弹簧第一次恢
复原长时B球的速度最大,当4B两球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2.【答案】A
【解析】解:初状态系统平衡时,两弹簧弹力相等,合力与两弹簧夹45。斜向左上方,
则由。点受力平衡知:OP、OQ两绳拉力合力斜向下与OP夹45。角。
保持。点不动,则两弹簧伸长状态不变,合力不变,
将OP、OQ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70。,此过程OP、OQ合力不变,两力夹角不变,用红
线表示OQ拉力,紫线表示。P拉力,
根据力的三角形法则可作图如下:
第10页,共24页
由图可以看出,在旋转70。的过程中,
表示OP的拉力TOP长度一直在减小,说明。P上的作用力一直减小;
表示。Q的拉力长度线增大后减小,说明上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当0Q旋转至水平位置时,0Q对应的圆周角为:180°-60°-45°=75°<90°,
说明此时。Q拉力不是最大值。故A正确,错误。
故选:2。
系统受力平衡,在转动的过程中,根据动态平衡分析力的变化情况,注意结合力的变化
特点分析。
本题是动态平衡的问题,注意在变化的过程中OP、0Q的夹角不变,结合圆来分析变化
规律。
3.【答案】CD
【解析】解:4小球在K点处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贝lkcma=2tcme,故
A错误;
B、0、K之间的距离为s=V为+久2,又知所以s=+tan?。,故8错
xtan0
误;
2
C、根据机械能守恒,小球落到K点时的速度大小为"=J诏+2gh,h=\gt,x=vot,
tand=2,联立解得u=l2gh+^-,故C正确;
X7y2tan20
。、小球经过P点前后损失的机械能为ZE=mgH-=mgH-噌篝,故D正确。
故选:CDo
小球离开。点后做平抛运动,落在K点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tcm。,
本题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平抛
运动规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解题,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4.【答案】AB
【解析】解:4大量处于几=5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最多可以发出量=20种不
同频率的光,故A正确;
B、氢原子从n=3跃迁到几=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电场
力做正功,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所以处于71=2能级的氢原子其电势能比处于71=3能
级的氢原子的电势能小。故8正确;
C、若氢原子由n=4能级分别直接跃迁至n=3和n=2能级时所发出光的波长为乙和小,
g3=后4一岳3=咤,ZIF42=E4-E2=hj-,则%〉乙。故C错误;
D、若用光子能量为12.5W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有£=-13.6。+
12.5eV=-l.leV,氢原子没有该能级,所以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故。错误;
故选:ABo
根据数学组合公式盘判断一群氢原子释放的光子的种类;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
能级时,辐射光子,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能变化;能级跃迁时吸收和释放的能量必
须等于能级差。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能级间跃迁放出或吸收光子的能量满足加=Em-以及知道能
级间跃迁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
5.【答案】B
【解析】解:4根据昂=mgx•sin30。,物块的重力势能Ep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中斜率
k=mgsin30°=~J/m,求得m=0.6kg,故A错误;
B.对物体从久=1.5m到x=2.5m,由动能定理可得—山出讥30。(2.5—1,5)=0一2加。?求
得IA/TUTH/S,故B正确:
C.设位移%处物块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mgsin30°(2.5-%)=/小〃又机械能守恒
mgsin30°(2.5—尤)+|mv2=mgs讥30。(2.5)求得%=1.25m,故C错误:
。.当x=2m时,mgs讥30°(2.5-2)+=mgsin30°(2.5)求得坛=6/,故。错误。
故选:Bo
根据功能关系进行解题,结合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与图像解得物体质量,再根据机械能
的计算方法解得CD。
本题考查了能量关系及动能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结合图象进行解题,并结合动能定
第12页,共24页
理及能量转化解题即可。
6.【答案】BCD
【解析】解:4根据对称性和点电荷场强公式知:正电荷在M点的场强与负电荷在Q点
的场强相同,正电荷在Q点的场强与负电荷在M点的场强相同,且两电荷在M、Q分别产
生的场强夹角相同,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可知:M、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故A正确;
bed是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等势线,在其左侧靠近正电荷区域电势高,其右侧
靠近负电荷区域电势低,故P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故2错误;
C由B中分析知,K点电势低于M点电势,则负试探电荷从K点移到M点过程中,电场力
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负电荷在K点电势能大于在M点电势能,故C错误;
D.电性为正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沿。K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射出,电荷受向右的电场力
作用而做曲线运动,故。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C。。
故选:BCD.
由对称性及点电荷场强分布分析M、Q两点电场强度关系,由cd是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
中的一条等势线,结合电势分布特点判断P、N两点电势高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
减小,并进一步比较电势能关系,初速度与受力方向不一致时,做曲线运动。
本题考查静电场,学生需熟练掌握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综合解题。
7.【答案】D
【解析】解:4物块a第一次运动到N点过程,由动能定理
12
mag-MN-sin30°—iimag•MN•cos30°=Eka=-maVQ
代入题中数据可得
VQ=3m/s
Eka=18/
故A错误;
A设a与匕碰前速度大小为北,碰后二者速度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可知
mav0=(ma+mb')v
b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
4E=|mav^-1(ma+mh)v
解得
v=l.Om/s
AE=1.27
故B错误;
C.由B分析知,a、b整体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即为〃=lm/s,碰撞过程中无机械
能损失,所以碰后整体速度变为向左的lm/s,对整体,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定
理
I=Ap=(ma+mb)v—(jna+mb)(—v)=2(ma+mby)v=2.4N-s
挡板对b的冲量即为对整体的冲量,故C错误;
Da、b整体静止在N点,对a、b整体,自碰后至最终停下,由能量守恒
2
-(jna+mb)v=fi(ma+mb)gcosd's
带入数据解得
s=0.25m
故。正确。
故选:Do
根据动能定理解得碰撞前4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得碰后的速度,根据动量定
理解得b与挡板第一次碰撞时,挡板对b的冲量大小,根据能量守恒解得整个运动过程中,
b在斜面上运动的路程。
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理清物块的运动
规律,注意动量的矢量性。
8.【答案】C
【解析】解:B、每个星体受到引力大小为其它两颗星体对它的万有
引力的合力,对任意一个星体,受力分析如图,有:
777.2
FI=F2=G*,
第14页,共24页
2
则合力为尸=2Fcos30°=V3G^-,故3错误;
1Li
2
AD,每个星体受到的向心力为:F向=F=四味,每个星体绕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半径丁=曰乙=/3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巡61=血某厂,解得a的周期:
T=2nI———?故A_D错误;
73Gm
C、根据U=与可得c的线速度:v=&故C正确。
T7L
故选:Co
先写出任意两个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求每一颗星体受到的合力,该合力提供它们的向
心力,然后求出它们的轨道半径,最后求出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的表达式,整进一步
分析即可得出结果。
本题主要是考查三星问题,解决该题首先要理解模型所提供的情景,然后能够列出合力
提供向心力的公式,才能正确解答题目。
9.【答案】C
【解析】解:4、从图像可知3=年=^rad/s=100兀rad/s
根据%=NBSoj=100V2V
求得B=±-T,故A错误;
1007T
B、P板上移,由。=持可知电容变小,电容的容抗变大,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将变
4nka
小,故2错误:
C、由8项分析可知,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由P=/R知,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将
减小,而治的电压不变,其功率不变,
则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小,由=P出可知,帅两端的输入功率将减小,故C正
确;
D,原线圈电压不变,副线圈电压不变,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o
根据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可知最大电动势的大小,从而可以计算磁感应强度
的大小,根据电容的变化,判断容抗变化,以及电流和功率的变化。
本题关键是要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之间的关系,明确电容器在交流电
中的作用。
10.【答案】BD
【解析】解:2、导体棒MN在恒力作用下向上匀加速运动,设进入磁场时速度为〃,根
2
据动能定理可得:Fh2-mgh2=|mv-0
代入可解得:v=4m/s
进入磁场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E=
BLv=1x1x4/=4/
电路中%与7?2的并联电阻为R=^,代入数据解得:R=0.4/2
导体棒MN的电流:/=急=~^―>1=84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为:F安=BIL=1X8X1N=8N
重力mg=2XION=20N
由于尸=F^+mg
可知进入磁场后导体棒匀速运动,产生的电动势恒定,电流恒定,则导体棒MN两端的
电势差为:
UMN=IR=8X0.4V=3.2V,故A错误;
B、导体棒MN的热功率为:P=I2r=82x0.1I¥=6AW,故B正确;
C、导体棒通过磁场所用时间:t=^=^s=ls
V48
区上产生焦耳热的最大值为:Q=畀,
Ri
代入数据解得:Q=6.4/,故C错误;
。、流过7?2的电荷量的最大值为:q=高最•〃,代入数据解得:q=ic,故。正确。
故选:BD。
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导体棒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电路连接情况
计算通过导体棒的电流,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求解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根据受
力情况可知进入磁场后导体棒匀速运动,根据欧姆定律计算MN两端电压;根据电功率
的计算公式求解导体棒MN的热功率;求出导体棒通过磁场所用时间,根据焦耳定律求
解区上产生焦耳热的最大值,根据电荷量的计算公式求解流过此的电荷量的最大值。
对于电磁感应现象中涉及电路问题的分析方法是:确定哪部分相当于电源,根据电路连
接情况,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列方
程求解。
第16页,共24页
11.【答案】斜槽水平末端处钢球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过。点画出竖直
的y轴和水平的%轴;去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AD等(0,10cm)
【解析】解:(1)斜槽水平末端处钢球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过。点画出
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轴;去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就得到钢球
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2)48、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但未端一定要水平,才能保证是平抛运动,故A正
确,B错误;
C、挡板只要能记录下小球下落在不同高度的不同位置即可,不需要等间距变化,故C
错误;
。、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小球每次应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故D正确;
故选:AD.
(3)坐标纸上每一小格长为L=5cm=0。5加,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
体运动,由
Ay=2L=gt2
可得:t=0.1s,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L3X0.05,yl,
v0=—=qim/s=1.5m/s
B点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
Z4C_818X0.05.Q八/
%2t-2t—7Ms=2.0m/s
则4点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
vAy=vBy—gt=2m/s—10xO.lm/s=I.Om/s
钢球在/点速度的大小为
22
vA=+说y=V1.5+1.0m/s=产m/s
小球运动从抛出到8点的时间
VBy2.0
t”R=-0-=—10s=0.2s
从抛出到B点的水平位移
x=votB=1.5x0.2m=0.3m=30cm
竖直位移
y=|g诒=|x10x0.22=0.2m=20cm
设小球抛出点的置坐标为则
%0+%=%,
y0+y=yB
将B点坐标值代入可得
%0=0,
y0=10cm,
即钢球抛出点位置的坐标为(0,10cm)。
故答案为:(1)斜槽水平末端处钢球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过。点画出竖
直的y轴和水平的x轴;去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2)40(3)当,
(0,10cm)
(1)(2)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y=gX求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求出平抛
运动的初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出B点和4点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
与、=以求出运动到B点的时间,得出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从而求出抛出点的位置坐
标。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
进行求解,并理解矢量的合成法则的应用,注意单位的换算。
12.【答案】C401.0小于小于
【解析[解:(1)为测恒流源的电流,电流表应接在图甲中的C处。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定值电阻被短路,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由
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当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零时,流过岛的电流为6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此时&两端电压U=40U,由欧姆定律得:U=/()Ro,代入数据
解得:Ro=400。
(3)如果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为零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小于因此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同理,由于电压表分
流作用,流过Ro的电流小于A),由欧姆定律可知,&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故答案为:(1)C;(2)40;1.0;(3)小于;小于。
根据图示图象与实验原理确定电流表的位置;根据图示图象求出定值电阻与恒定电流;
根据图示电路图分析实验误差。
理解实验原理、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根据电路图与图示图象即可解
第18页,共24页
题。
13.【答案】(l)a下滑到B过程,设a加速度为由,末速度为孙,时间为“,由牛顿第二
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magsin37°—iimagcos37°=maa1
h_1,2
sin37°.2ali
a从B运动至[Jc过程,时间为力2有
力2=%
则从Q开始运动到a、b相碰撞经历时间为
t+力2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t=17.9s
(2)碰后b做平抛运动,设碰后匕的速度为外,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九2=5g年
--九-2-=」
tan37°z$
由动能定理
fnbgh2+^mbvl=EkD
解得
EkD=1.95X1057
(3)a、6碰撞过程,设碰后a速度为攻,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
mrvQ=mav1+mbv2
对a,由动量定理
Iba=爪/1-maV0
代入数据可得
Iba=-6x1Q3N-S
即a、b碰撞过程中b对a的冲量大小为6x103N-s,方向水平向左。
答:(l)a、b相碰撞的时刻为17.9s;
(2)b落在D点时的动能为1.95xIO570
(3)a、b碰撞过程中b对a的冲量为6x103N.S,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得;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结合动能定理解得。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结合动量定理解得。
根据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与受力情况、能量转化过程是解题的前提,应用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解题;解题时注意正方向。
14.【答案】解:(1)根据题意,粒子从P点偏转60。进入磁场,由几何关系可知圆周运动
半径
R=L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
c7711产
qvB=
可得:8=登
(2)粒子进入电场后做类斜抛运动,从%轴进入磁场,偏转300。再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
以此类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在此案长中%轴方向不受力而做匀速运动,由运动的对称性和几何关系可知
x=2Rcos300=V3L=vsin30°-t0
竖直方向上有
vcos30°=at=—1
m0
联立解得:
2商zr_mv2
to=丁E=G
(3)粒子第一次经过x轴时,在磁场中偏转了60。,则时间为
_T_Tim_TTL
tl=z=标=互
第一次经过x轴时的坐标为(0,0)
粒子第二次经过x轴时,在电场中偏转了2to时间,则
t=ti+21=-+—=-(-+4V3)
z21u03vvvv3J
第20页,共24页
设第二次经过X轴时横坐标为%2,则有
x2=2vsin3O°to=243L
则第二次经过x轴时坐标为(2BL,0)
由轨迹和几何关系可知,粒子第三次经过x轴时,又在磁场中偏转240。,则时间为
t=tj+21+-7=—+—=-(—+4V3)
351u033vvvk37
第三次经过X轴时坐标为(百"0)
同理,第四次经过久轴时的时间为
t4=ti+2t0+|r+2to=~+8圾
第四次经过x轴时坐标为(3次40)
第五次经过x轴时的时间为
=+=n
上=ti+2t0+-T+2to+.777v^i+8,3)
第五次经过x轴时的坐标为(2gL,0)
由不完全归纳法可得粒子从t=0时刻至第(2n+1)次穿过x轴时的坐标为
%2n+i=V3n(n=0,1,2,3......)
所用的时间为
t2n+1=;[律(我+4V3)+#](n=0,1,2,3……)
答:(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登。
2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最。
(3)粒子从t=0时刻至第(2几+1)次穿过无轴时的坐标及所用的时间为§[几(1兀+4旧)+
1
-7i](n=0,1,2,3.......)o
【解析】(1)根据几何关系得出半径的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和粒子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特点,结合运动学公式得出场强的大
小;
(3)根据时间和运动学公式计算出每次粒子经过x轴时的坐标,结合数学的不完全归纳法
完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理解粒子的受力特点,由此分析出运动类
型,结合的难点是利用数学的不完全归纳法分析出粒子穿过x轴时的规律,对学生的数
学能力要求较高,难度大。
15.【答案】减小|p】
【解析】解:根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u=cr可知
T_p
V~C
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大小可反应压强大小,贝力-C过程图线上各点与坐
标原点连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气体压强逐渐减小;
设气体在状态C时的压强为P,体积为乙根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bVi="=PdX2.5R=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cb板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地砖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买房分销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合同合股投资合同标准文本
- 兼职报账员合同标准文本
- 业主活动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包干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吊顶包工合同范例
- 公司财产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合同段A桥梁工程改性环氧树脂薄层铺装施工组织设计
- 中央戏剧学院招聘考试题库2024
- 电动清扫车清扫作业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 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初赛试题-(附答案解析)
- 南开大学商学院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 胸椎结核护理查房课件
- 学校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 新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5 developing ideas课件
-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基础专项语言运用:拟写新闻标题(方法+真题解析)
- 语言表达与运用 试卷(含答案解析)-1
- 牙齿发育异常 畸形根面沟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承办校申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