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大学物理实验》20实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高校物理试验》20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焦距是指透镜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透镜的重要参数之一,透镜的成像位置及性质(大小、虚实)均与其有关。焦距测量的精确性取决于主点及焦点(或像点)的定位是否精确。本试验介绍了测量透镜焦距的多种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一、试验目的
1.学习透镜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控薄透镜的焦距的几种测量方法。二、试验原理〔一〕薄透镜成像规律
薄透镜是指透镜中心厚度d比透镜焦距f小许多的透镜。透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焦距越短,会聚本事越大;另一类是凹透镜〔也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焦距越短,发散本事越大。
在近轴光线〔指通过透镜中心并与主光轴成很小夹角的光束〕的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可表示为:
111
+=(1)P′Pf
式中P'为像距,P为物距,f为(像方)焦距。各线距均从透镜中心(光心)量起,与光线进行方向全都为正,反之为负。〔二〕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1.凸透镜的焦距测量
〔1〕粗测法:
当物距p趋向无穷大时,由(1)式可得:f=P′,即无穷远处的物体成像在透镜的焦平面上。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一般只有1~2位有效数字。由于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大都用在试验前作粗略估量,如选择透镜等。
〔2〕公式法依据(1)式,那么薄透镜焦距为
f=
PP′
(2)P+P′
假设在试验中分别测出物距P和像距P',即可用式(2)求出该透镜的焦距f。
(3)自准法
如图1所示,在透镜L的一侧放置被光源照亮的物屏AB,在另一侧放置一块平面镜
175
《高校物理试验》20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M。移动透镜的位置即可转变物距的大小。当物距等于透镜的焦距时,物屏AB上任一点
缩小像放大像
图1
图2
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经透镜折射后重新会聚。由透镜成像公式可知,会聚光线必在透镜的焦平面上成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的倒立的实像。此时,只需测出透镜到物屏的距离,便可得到透镜的焦距。该方法的测量主要是透镜与物屏之间距离的测量,其结果可以有三位有效数字。
(4)二次成像法(共轭法)
假设保持物屏与像屏之间的距离D不变且D4f,沿光轴方向移动透镜,可以在像屏上观测到二次成像:一次成放大的倒立实像,一次成缩小的倒立实像。如图2所示。在这种状况下,透镜的两个位置对于物与像屏连线中点来说是对称的。物距为P1时,得到放大的像;物距为P2时,得到缩小的像,在二次成像时透镜移动的距离为L。那么
P1=P2′和P2=P1′DL=P1+P2′=2P1
P1′=DP1=
再结合式(1)
D+L
2
不难得到透镜的焦距为
D2L2f=(2)
4D
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上述四种方法要求物体经透镜后成实像,适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而不适于测量凹透镜的焦距。为了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常用一个已知焦距的凸透镜与之组合成为透镜组,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再经凹透镜后成实像。如图3所示。假设令S
2(0)为虚物
176
《高校物理试验》20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图3
′为像距,那么凹透镜的焦距为:的物距,S2
SS′
f2′=22(3)
′S2S2
三、试验仪器
光具座1个,滑块4块,光屏1个,光源盒1个,遮光屏1个,透镜座2个(凹透镜1块,凸透镜1块),3V电源1个,手电筒1个。
四、试验内容和步骤
1.光具座上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整
先利用水平尺将光具座导轨在试验桌上调整成水平,然后进行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粗调和细调,直到各光学元件的光轴共轴,并与光具座导轨平行为止。光学系统的共轴调整方法分为粗调和细调两步。
〔1〕粗调:按图4将光源、物屏、透镜、像屏等光具夹固定好,先将它们靠拢,调整各自的的高低、左右位置和取向,凭眼睛观测,使它们的中心处在一条和导轨平行的直线上,使透镜的主光轴与导轨平行,并且使物〔或物屏〕和
成像平面〔或像屏〕与导轨垂直。
〔2〕细调:如图4〔a〕所示,使D4f〔f为
透镜的焦距〕,然后固定物屏和像屏。将凸透镜沿
光轴移到O1或O2位置都能在屏上成像,一次成大像A1B1,一次成小像A2B2。物点A位于光轴上,那么两次像的A1和A2点都在光轴上而且重合。假如物
点A不在透镜的主光轴上,那么两次像的A1和A2点不重合,假设观测到大像的A1点在小像A2的下面,如图4〔b〕所示,可以看出物点A在光轴之上,
这时应上升透镜,反之那么应上升降低透镜。如此反复调整透镜高度,使大像的中心趋向小像中心
〔大像追小像〕,直至A1和A2重合,即说明点A已调到透镜的主光轴上了。2.测凸透镜的焦距〔必做内容〕
(1)用自准直测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被光源照明的1字矢屏、凸透镜和平面镜
图4共轴调整
一次装在光具座的支架上〔平面镜要尽量的靠近凸透镜〕,直至物旁涌现清楚的像为止。测出此时的物距,即为透镜的焦距。在实际测量时,由于眼睛对成像的清楚度的判断不免
177
《高校物理试验》20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有些误差,故经常采纳左右迫近法读数:使凸透镜由坐向右移动,当像刚清楚时停止,记住透镜的读数,再使透镜自右向左移动,在像刚清楚时又可读一次读数,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成像清楚时凸透镜的位置。重复测量三次。
(3)通过测量物距、像距求凸透镜的焦距。
将1字矢屏置于大于焦距处,固定物距P不变,调整观测屏的位置,用左右迫近读数法记录成清楚像的位置。重复测量三次
(4)用二次成像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a.取1字矢屏到观测屏之间的距离D4f,并测出D。
b.固定D,移动透镜的位置,用左右迫近读数法记录呈清楚大像和小像时透镜的位置,即可出L。从而计算出f
c.转变屏的位置,重复测3次,求出及其不确定度。
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选做内容〕
在凹透镜焦距测量中,需要两个透镜共轴,首先采纳大像追小像的方法,将物点A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然后增加凹透镜〔凹透镜支座需采纳二维可调整支座,以便于左右调整〕,同样依据轴上物点的像总在轴上的道理,采纳大像追小像的方法,直至凹透镜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
a〕如图3所示,调整各元件共轴后,暂不放入凹透镜,并使物屏和像屏距离略大于4f。移动凸透镜L1,使像屏上涌现清楚的、倒立的、大小适中的实像A′B′,记住A′B′的位置。
b〕保持凸透镜L1的位置不变,将凹透镜L2放入L1与像屏之间,移动像屏,使屏上重新得到清楚、放大、倒立实像A′′B′′,记录A′′B′′的位置。
c〕采纳左右迫近法记录凹透镜L2的位置*L2和*L2’,算出物距P和像距P',代入〔2〕式求出f。
d〕转变凹透镜位置,重复测3次,求及其不确定度。利用测得的凸透镜的焦距值,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五、试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自准直法:
物(像)屏位置读数P=,凸透镜位置读数F=,〔透镜转180o读数〕凸透镜位置读数F'。
F+F′
那么凸透镜焦距f=P。
2
2、二次成像法(共轭法)
物屏位置读数S0cm,像屏位置读数,那么物屏与像屏距离D=|P-S0
178
《高校物理试验》20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次数1
成大像时透镜位置
d1/cm
成小像时透镜位置
d2/cm
透镜移动距离L=|d1-d2|/cm
透镜焦距f/cm
f1=(D2-L2)/4D
凸透镜焦距:f1=δf1=f1cm
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
光路图见图3。物屏位置读数S0,凸透镜L1位置读数cm,成像A′B′位置读数cm。插入凹透镜后(每次略转变位置),凹透镜位置读数及成像A′B′处位置读数列于下表:
凹透镜焦距:f2=δf2=,f2)cm
六、考前须知
1、安装光具座时,应轻拿轻放,不要相互碰撞,以免影响测量的精确度。2、用户长期不用时应将仪器放在仪器箱内保管。
3、透镜不运用时应将其放在有干燥剂的箱子里存放,防止透镜发霉,去除透镜污垢时要用专用纸或专用镜头擦湿布以免损坏透镜表面
七、思索题
1、能否用上述方法测量厚透镜的焦距或透镜组的焦距?
2、在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如何判断物屏上所成的像是透镜的自准直像?3、在试验中应如何调整透镜,使主光轴与光具座刻度尺平行,并使物平面与主光轴垂直?
4、设计一个利用自准直法测量凹透镜焦距的试验。
179
《高校物理试验》20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试验二十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焦距是指透镜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透镜的重要参数之一,透镜的成像位置及性质(大小、虚实)均与其有关。焦距测量的精确性取决于主点及焦点(或像点)的定位是否精确。本试验介绍了测量透镜焦距的多种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一、试验目的
1.学习透镜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控薄透镜的焦距的几种测量方法。二、试验原理〔一〕薄透镜成像规律
薄透镜是指透镜中心厚度d比透镜焦距f小许多的透镜。透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凸透镜〔也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焦距越短,会聚本事越大;另一类是凹透镜〔也称负透镜或发散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焦距越短,发散本事越大。
在近轴光线〔指通过透镜中心并与主光轴成很小夹角的光束〕的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可表示为:
111
+=(1)P′Pf
式中P'为像距,P为物距,f为(像方)焦距。各线距均从透镜中心(光心)量起,与光线进行方向全都为正,反之为负。〔二〕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1.凸透镜的焦距测量
〔1〕粗测法:
当物距p趋向无穷大时,由(1)式可得:f=P′,即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并购重组的思路与策略分析报告
- 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介绍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 一年级期末家长会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3.2-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说课稿
- 家具钢材知识培训课件
- 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发展研究-理论、实证与对策
- 2025年高中禁毒教育第三课 禁毒法律 课件 (共46张)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评估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毒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反恐防暴技能培训内容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5G网络覆盖工程分包合同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交大附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护理员技能培训课件
- 煤矿防治水细则解读
-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川东北部分
- 2023智能座舱白皮书-聚焦电动化下半场-毕马威
- 福建省福州市九师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能大赛理论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教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