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徽县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09/wKhkGWYrYuCAMJd3AAI-M9h7ivM102.jpg)
![甘肃省徽县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09/wKhkGWYrYuCAMJd3AAI-M9h7ivM1022.jpg)
![甘肃省徽县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09/wKhkGWYrYuCAMJd3AAI-M9h7ivM1023.jpg)
![甘肃省徽县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09/wKhkGWYrYuCAMJd3AAI-M9h7ivM1024.jpg)
![甘肃省徽县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D/09/wKhkGWYrYuCAMJd3AAI-M9h7ivM1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徽县2024年中考三模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27年周恩来曾指出:“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对材料中“成功”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之举。”1874年李鸿章这份奏折反映的是()A.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内容B.明治维新使日本产生侵略中国的野心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D.明治维新的原因3.下图是古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A.前509—前27年 B.前27—395年 C.395—476年 D.395—1453年4.“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请你判断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A.玄奘西游天竺B.鉴真东渡日本C.张骞出使西域D.甘英出使大秦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下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6.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呜啦。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苏维埃政府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7.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C.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8.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9.2018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政策在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D.发动战争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B.信息化C.全球化D.低通胀11.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B.C.D.12.1933年,在一片萧瑟凄凉的危机景象中,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大胆试验,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A.调整农业B.整顿金融业C.兴办公共工程D.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13.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D.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14.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一制度的实行A.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B.解放了农业生产力C.私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D.开始建立农业合作社15.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段话中的“这”是指A.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B.抗日战争的胜利C.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16.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东西德国的分裂17.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冷战1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江苏和湖南成为了天下粮仓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中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19.“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锦衣卫20.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终于接受中华民国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正式退位。这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A.成立中华民国 B.推行“三民主义”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D.颁布《临时约法》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22.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在会议上,你不会看到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围绕如何处理德国,英美法争论不休C.签订《九国公约》D.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23.在历史长河中,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由重要的历史人物来领导、推动。下列关于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连线正确的是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佟麟阁﹣﹣“七七事变”抗日③邓世昌﹣﹣甲午战争④康有为﹣﹣戊戌变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4.克利斯提尼以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各选区基层单位按人口比例确定的名额在合格候选人中抽签产生。每个身体健康并关心政治的雅典公民,原则上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实际上在他一生中也总有一两次获选的机会。材料中公民获得权利的方式体现了雅典A.分封制 B.种姓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政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名称。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_____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_____为解放长江以北地区奠定了基础﹣﹣_____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垮台﹣﹣_____26.观察《二战中后期的欧洲形势》,请分别将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名称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根据下图指出同盟国进军路线有何特点?27.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的使用。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对外交往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等。“用事实说话”,请你列举一则史实来证明材料“对外交往活跃”这一观点。材料二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现代外交的年代尺哪一外交成就让图B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20世纪70年代中国还取得哪些外交成就?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有不同的结果,决定外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探险。一位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带着船队驶入茫茫的大西洋,他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茫茫的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摘自《世界历史教学参考》材料三中的意大利人,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欧洲人则称他为“有功之臣”。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材料四《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列宁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受难者”指的是哪个国家?中国的什么运动与《凡尔赛和约》有关?1938年,在哪次会议上,希特勒用类似的手段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29.(6分)中国古代以抑商为主的商业政策几经变化,影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思想呈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否定商业,限制商业,肯定商业三种商业思想……孔子不反对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也不反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而是在许多场合都给予肯定。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了商品交换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不能仅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如果否定商品交换,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使社会退回原始时代去。——魏向远《我国古代商业思想和政策的历史演变》材料二北宋东京城简易图材料三洪武四年十一月丙戌,诏“仍禁濒海居民不得私出海”,“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驼载之人,减一等。物货船只并入宫”……清朝时为了推行抑商政策,采取大量对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的禁止或者限制措施,如用行会制度限制工商业自由发展。清政府就是利用这种制度对从事国内贸易的商业资本进行有效的垄断与控制,从而达到既能使商业资本为封建政治、经济服务,又能对商业资本瓦解封建经济的作用进行限制的目的。——史慕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探究》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肯定商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推断限制商业的是什么学派,并简述理由。据材料二所示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商业活动的特点,分析其对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政府抑制商业的表现和根本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商业政策变化的认识。30.(7分)材料阅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这个国家成为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该文件宣称“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哪些权利上体现出来?后来这个国家有发表了什么文献来巩固革命的成果?材料三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中国也有一个和上述性质相同的文献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B项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A项不符合题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项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依据材料“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说明这个国家学习西方进行了改革;“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之举。”说明这个国家想称霸东亚,侵略中国的。结合课本所学,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后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了称霸世界,征服朝鲜,准备侵略中国。B项符合题意;题干时间“1874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A项不合题意;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C项不合题意;材料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无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个国家。罗马帝国结束。故B正确。公元前509-前27年是罗马共和国存在的时间;395-476年是西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395-1453年是东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4、B【解析】
依据题干“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袈裟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B项符合题意;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天竺是到达古印度,张骞出使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是在汉朝,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东瀛”,知道“东瀛”指的是日本,由此可以判断是鉴真东渡。5、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东汉之后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西晋取代曹魏,并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因此①是西晋;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的局面,后来北魏统一北方,故②是北魏;但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统称北朝,因此④是北周;西晋灭亡后,南方由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之后,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因此③是梁。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6、B【解析】
由材料中的信息“1917年3月25日”“俄人皆彼此道贺”可知,“俄人”庆贺的是二月革命的胜利,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B符合题意;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A排除;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成立,C排除;1917年3月25日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取得胜利,D排除。故选择B。7、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可知,此内容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充满了罪恶,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8、D【解析】
依据题干“由理想到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故A不符合题意。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在1921年,与题干“20世纪20年代之前”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建立,表明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故D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其表现是: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而发动战争不属于冷战的内容,所以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发动战争,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属于“冷战”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B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进行了社会改革,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人们认为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点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所以B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C。1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A是秦代圆形方孔半两钱。故A正确。B项是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故排除B项。C项是楚国的钱币,故排除C项。D是韩国的钱币,故排除D项。故选A。1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故D符合题意;调整农业、整顿金融业、兴办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在其他方面的措施,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3、C【解析】
根据材料“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说明华为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全球化,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因而题干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华为应用于170国家,服务的国家数和人口,没有体现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趋势,排除A;材料“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的人口。”体现的生产销售的全球化,而不是某个地区经济的区域化趋势,排除B;材料体现华为的生产和销售,属于经济领域,而不属于政治局势,排除D。故选C。【点睛】14、B【解析】
根据“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A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开始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是三大改造时期的,D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5、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选项C符合题意;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相关;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历史转折点;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所以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要主要区分冷战开始的标志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17、C【解析】
根据材料“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C正确;美国独立战争针对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A排除;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的是国家统一,B排除;冷战是二战后出现的,D排除。故选C。18、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是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说明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0、C【解析】
依据题干“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正式退位。”和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C选项符合题意;中华民国,是第一个亚洲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A选项不符合题意;“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辛亥革命的的历史功绩,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中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即农民土地所有制,不是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所以AB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BD。【点睛】解决本题需要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C项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选项是不符合题干的,土地改革是私有制。2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了《九国公约》。故C与巴黎和会无关,符合题意;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控制巴黎和会的是“英法美”,围绕如何处理德国,英美法争论不休。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由此可知,ABD是在巴黎和会上可以看到的情景,不符合题意。故选C。2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佟麟阁是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将领,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牺牲的将领;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连线正确。故D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4、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公民获得权利的方式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公平、公正,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西周实行的,B项是古印度的制度,带有等级森严的特点,C项最早实行的国家是近代英国。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解放了东北全境。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津战役1948年12月5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后,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26、(1)右上:苏联左下:波兰(2)东西两路夹击柏林【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分别是波兰和苏联,苏联的位置在图片中右上的方框,波兰位于左下的方框。(2)仔细观察图片中同盟国的控制区域可以知道,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是东西夹击,故特点是东西两路夹击柏林。27、铁农具与牛耕【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是日本派遣唐使来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游天竺。(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3)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关系。(4)一方面,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殖民掠夺;另一方面,哥伦布发现美洲,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择一方面,言之有理即可。)。(5)德国;五四运动;慕尼黑会议。【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乔冠华开怀大笑;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3)依据所学可知,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关系。(4)依据所学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殖民掠夺,所以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另一方面,哥伦布发现美洲,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欧洲人则称他为“有功之臣”。(5)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受难者”指的是德国。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实质是纵容侵略的政策,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29、(1)原因:商业活动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否定商业的是道家。理由:道家主张“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限制商业的是法家。理由:法家主张“重农抑商”。(2)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物理听评课记录
-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教师资格笔试与面试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临沂职业学院《工程图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科技大学《虚拟商业社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八上7.2《优势互补》表格式听课评课记录
- 河北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2课时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背记新人教版
- 河北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2课时让家更美好背记新人教版
- 广西艺术学院《知识产权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庆省联考高三数学试卷
- 语文网上听评课记录
- 建筑工地工人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 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音乐教学集训课程设计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含答案)
- 肺切除手术的术前评估课件
- 招聘专职人员报名表
- 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件
- 2024年体育赛事运动员赞助合同3篇
- 护士的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