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
【摘要】概括了中医学的科学性质和优势及其衰落的
主要原因,提出发展中医药的建议,并把阴阳气化从纵深面
深入,把阴阳的“抽象”名词改为“科学”名词,简单阐明
事物与物质属性阴阳的天然定理,表达中医四诊八纲的科学
道理。
【关键词】中医药;科学价值;现状;发展
DevelopmentsonTCMScientificValue
Abstract:ItsumsupTCMscientificnatureandadvan
tages,aswellasitsr
easonofdeclination,putsforwardssugge
stionofdeveloping?CM,furthersvertica
HytheYinyangQifunction,renames“abstract
nounofYinyangas“science”,simplyrEiteratesthenatur
altheoremofthepropertybetweenthingsb
ElngYinyang,finallyexpressesthescien
tificru1eofTCMfourdiagnosisandeightoutlines.
Keywords:TCM;scientificvalue;statusquo;develo
pment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
力,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其科学价值包括宇宙观、
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
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发展要循
中医学自身规律之道,择其优势顺应时代趋势。其优势可归
纳为原创性、潜在性和超前性三方面。
1中医学的形成与完整体系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书集气象医学、地理医学、环
境医学、整体医学、治疗医学、体质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
心理养身学,是一门宇宙、自然与人结合的医学科学。自《神
农本草经》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问世,中
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体系。到金元
四大家,明代《本草纲目》和清代温热病的出现,中医学的
内、外、妇、儿、传染病各科更臻完整。
中医学以天地人为主体,精气神为人的生命之根。以气
为本。血为源,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升降出入为其主体指
导。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望闻问切的四诊八纲
为核心。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分辨致病不同的关系。内因、
外因、不内外因为致病原因,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病机变
化,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为用药组合标准。
2中医学科学观
宇宙观
古人把宇宙称为天,把地球称为地,形成太阳系,星球
间依赖引力各自循道运转。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生物演化调
节着,月亮引发海潮周期性起落。以日为阳,月为阴,宇宙
活动变化,中医称阴阳气化。人与宇宙关系是门奥妙的远科
学,现代证实,在高湿天气里,由于气象因子对人体下丘脑
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而
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这时会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自然观
地球为自然界,人类的衣、食、住、行均享受着自然界
的物质资源,自然界的物质维持着生命的存在,一刻也不能
分离,中医学揭示了人的生命运动和自然规律的密切性。树
皮草根为什么能治病?因为它们生长在自然界,受于风雨与
土壤中的物质,经光与叶合作转化成自需养成分。现代所知
的蛋白质、维生素、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成为生命体,这
种天然成分进入人体,既养成生又治病。这就是中医顺应人
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自然作用的机理。
整体观
中医的整体观有内外两种含义,外是“天人合一”,人
与宇宙自然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外环境的整体,内是五脏六
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各部之间在形态结构相联系,生理
病理功能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内环境有机整体的人。外
环境与内环境协调统一进行生命活动,即阴阳调和。
辨证观
辨证是古人哲学思维在辩证方面的体现,用在医学上把
握病因病机人体功能状态的分类方法。以病因病机为基点,
中医学认为机体的外在表现即所谓的“象”,能主观地反映
内在脏腑机能的变化,是生理和病理表现的征象,是中医辨
证的重要依据。中医学通过研究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迹,外在
现象,来把握生命和疾病状态。要掌握中医辨证灵活多变的
技巧,知常达变,权宜度衡。
论治观
“法天于地”治病要取法于天地自然规律。是天地人的
观念总结出来的纲领。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疾病轻重,
体质强弱,正邪盛衰的症情确定治则,总标准治病求本协调
阴阳,祛邪扶正,以达平衡。
平衡观
平衡是中医学的目的也是治疗效果的标准,平衡可分内
外,内指人体生理的消化吸收新陈代谢正常生理,外联系到
宇宙自然、环境、社会、物质、人际、工作与生活等诸多方
面。人的内生态平衡在生理上消化吸收新陈代谢物质供应,
顺应生理所需规律和调节,外生态人与自然界、周围环境保
持协调统一,内可分心理平衡、生理平衡、物质平衡;外可
分环境平等、人际情绪平衡、劳逸平衡等等,生命体是一个
开放体系,与环境时刻进行物质、能理、信息的交换,通过
稳定连续地从环境中吸收反应物,放出生成物,从而保持平
衡。如果内有变化或受外界干扰均可失去稳定状态,就会出
现异常现象的疾病。
3阴阳
阴阳是古代哲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阴阳”二字是事
物科学名词。事与物的现象和性质均存在于阴与阳,它是宇
宙恒动的规律,是一切事物转变的规律,是人从生到死的规
律,是疾病的辨治纲领。阴阳是朴素的辩证观点。世界之大
阴阳分昼夜,物种之多阴阳分雌雄,万物之变随阴阳演化。
可以说阴阳形成这个世界,阴阳造化万物,古人发现一切事
物有正反两面,用哲学理念将其归纳分为阴阳,阴阳是天性
的定理。自然界气化现象,人体气化现象,皆赖于阴阳活动。
4时代背景,人为意识
时代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受新文化的影响,西医
传入中国,并很得到普及应用,以其在外科、输液、抗生素
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医学阵地的主流。但其也有局限性,
其一,它是还原论而局限于人体医学和分子水平;其二,方
法先进但存在用药危机,抗生素与激素的抗药性与危害性显
现。其三,免疫、病毒、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疾病缺乏有效方
法。中医学在这些方面却有确切的疗效。
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
郑子新:
人为意识
其一,西医学和现代科学为一体,知识普及、治疗见效
快和财政支持均为其得力优势。中医则不然,财政支付少,
管理机构多,方法以西管中,未遵循中医自身规律,管理上
限制中医药的条件较多。其二,中医学知识局限于中医学院
校,中小学课堂上只有西医生理课,没有一医知识,不利于
中医知识的普及。中西医结合则误用在管理与学术上,未能
在治疗上互补不足。其三,中医学的规范管理不符合中医自
身规律,反尔约束了其发展和继承,如严控有效中药制剂,
限制师传带徒,把社会民间的中医踢在卫生队伍之外,无缘
职称学术活动。XX年医师法执行一刀切,祖传几代,行医几
十年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民间中医,成为无学历、无职称、
无执业医师证的“非法医师”。这对中医学来说是一大损失。
发展中医如不能兼顾全局,长此以往,中医将难免消亡之灾。
5优势与创新
原创性优势:数千年至今,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普遍运用
和独特疗效,就是原创性优势。中医药的清热解毒治传染病,
包括病毒、新陈代谢等疾病,疗效可靠且无副作用,治糖尿
病既能降血糖,又能改善胰腺肝功能,乳腺小叶增生用逍遥
丸等等。潜在优势: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运用潜力很大,理论
虽然完整,不等于完善、完美、完全,要从善、美、全上补
其不足。如中医的痹证认为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但
千百年来治类风湿病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研究悟识到是肝
脾肾虚弱、人体内环境紊乱,机体失去平衡,引起肝虚生风,
脾虚生湿,肾虚生寒。治疗类风湿起到突破性的疗效,发明
的纯中药痛风灵和风湿药,获得国家专利及科研成果。中医
药潜在的优势结合现代科技辨治分析法,可补现代之不足。
特别在病毒、免疫、新陈代谢、内分泌系统,中医的效果确
切,潜力大,前景广阔。超前优势:中医学含有很多深奥的
东西,现代尚示探悉,这种奥妙内蕴含着超前学说,非局限
于医学,还可引向其他领域,如现代的生态环保和谐社会等
都在中医学范围。一些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疾病,如免疫、
病毒、新陈代谢系统的疾病,中医药效果确切,如痛风。中
医这种多向性作用起到机体平衡是超前性优势,可为现代创
新。
6对中医药发展的建议
党政财政对中医的领导和支持是动力,中医药界团结努
力是关键,社会对中医的了解认可是基础,借用先进科技方
法和仪器为中医所用,普及与继承是当务之急。把“计划中
医”改为“发展中医”,将监管重心转为发展,改变观念、
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0万吨ABS项目HRG单元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 2025年中国快干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互联网+聚酰亚胺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中国籽棉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危房重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液压铸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儿童绘画坦克创意画课件
- 中国多路阀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青春活动策划方案
- 【公开课】两条直线垂直+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橙色插画风部门纳新活动模板
- 遵义市仁怀市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医疗头戴式显示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枪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DB45∕T 1098-2024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2025年沈阳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5年 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考试试卷附答案
- 《蚕丝》教学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高清版)JTGT 3331-2024 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