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备课教学设计临沂沂州实验学校组长王庆玲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阅读(1)概括文章内容(或梳理文章思路)。(2)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3)分析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写作(学习仿写)(1)模仿篇章结构。(2)借鉴写作技巧。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确定宣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精神。(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的精神。二、单元课时课型整体设计(共15课时)课时教材(丛书)篇目总字数用时主题分工第1课时识记积累课《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略识记重要字词了解重要文学常识第2课时教读课《社戏》(4270字)4270/8表达方式巧运用追忆往事妙处多王庆玲第3课时阅读引领课1(1+X)《回延安》(655字)+丛书《陕北秧歌》(1318字)《羊皮扇鼓》(1595字)3568/9品地方特色语言悟真挚炽热情感刘青第4课时阅读引领课2(1+X)《安塞腰鼓》(940字)+丛书《鼓神》(1110字)《观<千手观音>》(1036字)3086/6巧借排比绘场景气势磅礴蕴文明贾月凤第5课时阅读引领课3(1+X)《灯笼》(1550字)+丛书《酒》(3016字)《龙灯》(2016字)《故乡的吃食》(2117字)《歌声飘动的旱船》(1461字)《兰州鼓子—灵魂的歌者》(1909字)12069/30意蕴深厚话民俗第6课时自主阅读课1《水乡的日子》(1560字)《难忘童年的豌豆》(1860字)《故乡的年戏》(990字)《水乡茶居》(1710字)6120/12读生活趣事悟美好情感张金秀第7课时自主阅读课2《我的梦想》(1590字)《童年趣事》(2700字)《童年想做的两件事》(1500字)5790/11恰当方式表情感模仿践行话童年第8课时自主阅读课3《红心番薯》(1180字)《冰糖芋泥》(2640字)《乡梦不曾休》(600字)《粽子里的乡愁》(1740字)《安塞听鼓声》(900字)7060/13含蓄隽永的语言真挚深厚的乡情第9课时自主阅读课4《除夕情怀》(1060字)《过去的年》(3690字)《童年的春节》(1690字)《年意》(1200字)《宁国府除夕祭宗祠》(2300字)9940/18梳理文章脉络体悟深挚情感第10课时自主阅读课5《五味》(2580字)《大钱饺子》(1550字)《乡戏》(1100字)5230/10多种方式巧融合传达深情滋味长第11课时自主阅读课6《吆喝》(2240字)《端午的鸭蛋》(940字)《老虎鞋》(1950字)《“京味儿”三品》(1450字)6580/14平淡有味的语言深远绵长的眷恋李金菊第12课时写作指导课《灯笼》(1550字)+丛书《难忘童年的豌豆》(1860字)《粽子里的乡愁》(1740字)《大钱饺子》(1550字)6700/13用心采撷领略匠心张艳娟第13~14课时大作文课略略妙笔生花共享芳华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课《倡导低碳生活》资料夹中的三则材料;通过书本、权威人士、学科老师了解到及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到的相关材料。略低碳你我他幸福靠大家第15课时单元检测读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标点、文学常识、名著填空、现代文阅读、仿写小片段(语言、多种表达方式)略综合检测查漏补缺备注:课时、课型、主题等可灵活安排设计,每个课时的主题尽量兼顾课标和单元并避免重复或少重复。另外考虑设计有关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知识补给(语法修辞文学文化)、名著导读、古诗词背诵等的课型以备在全学期使用。三、课型备课示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读课教学设计单位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审阅人庞云龙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2课时教读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八下第一册《风俗画卷》王庆玲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社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以描写、抒情、议论。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2709分钟(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阅读(1)概括文章内容(或梳理文章思路)。(2)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3)分析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写作(学习仿写)(1)模仿篇章结构。(2)借鉴写作技巧。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确定宣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精神。(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的精神。(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解读标题概括故事。2.赏析表达方式的作用。3.探究小说创作的主旨。(三)本课时主题概括表达方式巧运用追忆往事妙处多(四)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在未选入教材的《社戏》的前11个自然段中,先是回顾了“我”的两次不太美好的看戏经历:第一次一是找不着合适的座位,耳朵里只听到冬冬喤喤的响;第二次仍然是没有座位,甚至一直熬到半夜也没等到名角叫天出来。后来因看日本的一本谈中国戏的书,忽然悟到自己这两次看戏其实是受了十一二岁时看到的一场好戏的影响。选入教材的就是“我”回忆看那场戏的部分。1.学习活动一(默读文本解读标题概括故事)默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社戏,概括围绕看社戏所发生的故事。概括时请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的格式。〔〕→〔〕→〔〕→夏夜行船→〔〕→〔〕→〔〕→〔〕备用:乡间生活、盼望看戏、戏前波折船头看戏、午夜归航、偷豆煮豆、六一送豆【评价设计】在默读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社戏”之意的解读,对故事内容的模仿概括,检测目标1的达成。2.学习活动二(结合故事感知表达方式的作用)在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留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备用】(1)记叙所有的故事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故事无论是简单还是详细,要素都清晰明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描写①景物描写:a.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景物,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b.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景物。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②人物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等。表达方式的巧妙融合①抒情、议论的融合。如文章的末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句,将抒情议论很好地融合到一起,点名了文章的中心,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②记叙、描写的融合。如作者写看戏的情况,把角色的出场表演(记叙)同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的描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得波澜起伏。作者在叙述看戏路上的情形时,融入了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③描写、抒情的融合。如描写看戏路上听到的笛声时,文中写到“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将笛声的宛转、悠扬与听到笛声时“我”的沉醉很好地融合起来,能让读者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小结:作者通过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让我们领略了清新优美、意趣盎然的水乡之美,热忱好客、淳朴善良的乡人之美,纯洁无私、天真烂漫的童心之美。【评价设计】通过学生对印象深刻的内容的回顾、对其运用的表达方式的判断及对表达方式作用的分析,检测目标2的达成。3.学习活动三(结合内容探究小说创作的主旨)你如何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先自主思考,后小组内部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备用】a.戏本身不好:从社戏的内容来看,并不精彩: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轮番出场,“我”想看的没看到——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最愿意看的蛇精、跳老虎“等了许多时都不见”;“我”看到的多是不感兴趣的——小旦“咿咿呀呀的唱”,小生却“很老”,老旦“是我最怕的东西”,偏偏“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来唱,在“我”看到他“将手一抬”,以为他“就要站起来的时候”下场去的时候,又“仍旧”唱;当晚“算得最好的一折”就是“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被鞭打了。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社戏也不精彩:“疲倦了”,只想喝豆浆来提神;“多打呵欠了”、“只管自己谈话”,戏台上的表演已经不能收在眼里;双喜他们“破口喃喃的骂”,终于“熬不住了”,在骂声中回转船头,离开赵庄而去。b.与看戏有关的人好:看戏前的波折,说明看戏来之不易,农家小朋友的聪明能干、热情周到,令人难忘;去看戏途中景色优美,心情愉快;看戏时小朋友们的神情举止历历在目;归航偷豆,充满乐趣。小结:作者创作此文,原来并不是为了向我们呈现“我”所看的戏本身有多好,而是为了向我们呈现与看戏有关的人是多么令人难忘。【评价设计】通过学生对与问题有关的内容的分析、判断,对“好”的深层含义的解读,检测目标3的达成。课堂小结文章通过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简洁干净而又生动传神地叙述了“我”看社戏的往事,展现了清新优美、意趣盎然的水乡之美,热忱好客、淳朴善良的乡人之美,纯洁无私、天真烂漫的童心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由衷赞美之情。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阅读引领课教学设计单位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审阅人庞云龙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3课时阅读引领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八下第一册《风俗画卷》刘青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回延安》“信天游”的形式;地方特色的语言;炽热的情感;比兴、夸张、排比等修辞。6552分钟《陕北秧歌》地方特色的语言;热烈的感情;比喻、排比等修辞;细节描写。13183分钟《羊皮扇鼓》地方特色的语言;热烈的感情;比喻、排比等修辞;想象。15954分钟9分钟(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阅读(1)概括文章内容(或梳理文章思路)。(2)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3)分析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写作(学习仿写)(1)模仿篇章结构。(2)借鉴写作技巧。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确定宣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精神。(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的精神。(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梳理内容。2.品析赏析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体会真挚炽热的情感。(三)本课时主题概括品地方特色语言悟真挚炽热情感(四)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就是一个作家、一篇作品最独具一格的标志。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词析句,披文入情,去感受文字带来的独特与深情。1.学习活动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环节1学生自由朗读后指生展示并评价,最后听视频范读。环节2快速浏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填写下表:[]延安→[]延安→[]延安→[]延安→[]延安【备用】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逛延安→赞延安。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评价设计】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浏览诗歌、补充概括小标题,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检测目标1的达成。2.学习活动二(品特色语言悟炽热情感)环节1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与七年级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太阳船》等我们熟悉的诗歌语言风格差异很大。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哪些独特之处。环节2小组内部交流,分享自己所得。环节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诗语言特色,并明确用信天游的形式歌颂延安,抒发诗人心中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使这首诗的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句式上:两句一节,结构短小简洁。(2)音韵上:小节尾字押韵。有时候几节一韵。(3)用词上:多用叠词、陕西方言词,非常口语化和生活化。(4)手法上:多用比、兴,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环节4快速浏览《陕北秧歌》《羊皮扇鼓》两篇文章,勾画文中最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进行分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评价设计】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勾画具体语句,对比赏析、梳理归纳其独具特色之处,体会真挚炽热的感情,感受浓郁的陕北风情,检测目标2的达成。课堂小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家艺术风格的重要载体。与其说解读文本,倒不如说我们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走进了这片黄土之上的红色之乡。从此,陕北在我们的心里,不仅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更是自由奔放的信天游、热闹粗犷的大秧歌和打到人心里去的羊皮扇鼓。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发现更多更美的陕北风情。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时阅读引领课教学设计单位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审阅人庞云龙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4课时阅读引领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八下第一册《风俗画卷》贾月凤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安塞腰鼓》节奏急猛,排比激昂,语句铿锵(短句)。9402分钟《鼓神》反复、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的运用,人物的正面和侧面描写。11103分钟《观<千手观音>》比喻、排比等修辞的巧妙运用。10363分钟8分钟(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阅读(1)概括文章内容(或梳理文章思路)。(2)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3)分析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写作(学习仿写)(1)模仿篇章结构。(2)借鉴写作技巧。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确定宣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精神。(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的精神。(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2.赏析排比手法在场面描写中的作用,同时感受中华文化及蕴含其中的生命之壮美。(三)本课时主题概括巧借排比绘场景气势磅礴蕴文明(四)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那么,如何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排比,并且来分析它在场面描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学习活动一(读文章理思路)默读课文《安塞腰鼓》,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结构,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后,进一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评价设计】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安塞腰鼓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舞动场面的梳理,对作者感情的初步感知,检测目标1的达成。2.学习活动二(识排比赏作用)环节1快速浏览文本,找出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明确排比是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环节2通过文中具体的排比句,比较排比和反复两种修辞方法的不同。明确: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环节3细读文本,让学生找出最具感染力的排比句,赏析排比手法在具体场面描写中的作用。小组内部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展示。小结排比在场面描写中的作用,体会作者在安塞腰鼓这种黄土高原特有的文明中所表达出对生命力的赞美。【评价设计】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精彩排比句的勾画,对排比修辞在具体语境中作用的分析,对作者所传达出赞美之情的体悟,检测目标2的达成。3.学习活动三(勇实践学以用)环节1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第一册《鼓神》《观<千手观音>》两篇文章,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并品味赏析排比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环节2尝试写排比句。(视频:舞狮大赛)【评价设计】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创作及课堂展示,检测目标3的达成。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排比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在增强语气和语势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用排比来描绘场景,可将场景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节奏激昂。希望同学们在场景描写中能更好的运用这种手法,使文章熠熠生辉。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时自主阅读课教学设计单位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审阅人庞云龙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6课时自主阅读课1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八下第一册《风俗画卷》张金秀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水乡的日子》叙事简洁、自然,情感真挚。15604分钟《难忘童年的豌豆》细节描写生动传神。18604分钟《故乡的年戏》描写细致生动,语言通俗风趣。9902分钟《水乡茶居》叙述、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17104分钟14分钟(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阅读(1)概括文章内容(或梳理文章思路)。(2)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3)分析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写作(学习仿写)(1)模仿篇章结构。(2)借鉴写作技巧。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确定宣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精神。(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的精神。(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概括事件,赏析表达方式的作用。2.赏析细致生动的描写,体会真挚深切的情感。(三)本课时主题概括读生活趣事悟美好情感(四)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同学们,岁月总是悄然走过,当我们蓦然回首时,它早已消失在小路的尽头;往事如水,在我们的生命中缓缓流淌,唤醒我们曾有的美好。今天,就让我们循着时光日历,沿着岁月的轨迹,寻找留在心底的那份醇香。1.学习活动一(乐阅读,理内容)环节1快速浏览这四篇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环节2这四篇文章所叙之事简洁、平淡、质朴,作者却写得动人心弦,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备用】在叙事中穿插了描写,叙述和描写综合运用,使得文章感人至深。【评价设计】在浏览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内容的概括,对文中叙述、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判断、分析,检测目标1的达成。2.学习活动二(品细节,悟情感)环节1细读文本,找出文章中打动你的句子,进行圈点勾画,品味赏析,理解含义,感悟情感。环节2小组内部交流,分享自己所得。环节3以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展示。品味生动的叙述,细致的描写,体会文章流露出的自然、质朴情感。【评价设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细致生动描写的勾画圈点、赏析、交流、展示,检测目标2的达成。课堂小结同学们,童年的豌豆让张寄寒难以忘怀,水居的过去和现在也有了大不同,水乡的日子也已然是藏在心底的醇香,这就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奥妙。愿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继续体会这种奥妙,领略阅读的无穷魅力,做一个幸福的阅读者。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时自主阅读课教学设计单位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审阅人庞云龙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11课时自主阅读课6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八下第一册《风俗画卷》李金菊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学习点)字数用时《端午的鸭蛋》平淡而有味,适当的方言,淡淡的幽默。9402分钟《吆喝》平淡有味,适当的方言,幽默风趣。22405分钟《老虎鞋》平淡有味,含蓄隽永。19504分钟《“京味儿”三品》适当的方言,含蓄隽永,幽默风趣。14503分钟14分钟(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阅读(1)概括文章内容(或梳理文章思路)。(2)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3)分析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写作(学习仿写)(1)模仿篇章结构。(2)借鉴写作技巧。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确定宣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精神。(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的精神。(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品析平淡有味的语言。2.感受深远绵长的眷恋。(三)本课时主题概括平淡有味的语言深远绵长的眷恋(四)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民俗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艺术的瑰宝。几位文学大师犹如几位智慧长者,运用优美的语言,倾注饱满的深情为我们呈现出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活动(读文章品语言)环节1初读文章概括内容速读《端午的鸭蛋》《吆喝》《老虎鞋》《“京味儿”三品》四篇文章,各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速读文章,在文中圏画关键性的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环节2精读段落细品语言这些文字中流淌着作者对身边的事物活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含情脉脉的打量,就像山涧汩汩溪流中一枚枚干净、圆润、朴实的鹅卵石,一点儿也不矫情,却默默地触动了你的内心。细读这四篇文章,找出打动你内心的段落语句进行赏析。请采用这样的方式展示交流,“我认为有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示例:我认为“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竟然有人一样的呆笨的蠢和灵巧的秀气,具有“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自豪的感情。【备用】汪曾祺说自己的语言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我认为“一半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空头”“白嘴”等有“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鸭蛋及家乡的喜爱我认为“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有淡淡的幽默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的感情。环节3自说风俗尝试表达说说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尝试用平淡而有味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评价设计】在圏画概括总结性词句、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要点明确、条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鉴赏,品味平淡有味的语言,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愉悦和自豪感,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堂小结就像我们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并不是每天都有疾风暴雨。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依然能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平静温柔的享受生活,享受生活里的美好事物。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吆喝声声中品出市井的乐趣;一双老虎鞋寄托着保安人与刘志丹夫人深挚的情谊,字正腔圆的“京味儿”里包含着北京人的从容不迫、豪爽优越。这些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淳朴个性民俗的喜爱自豪,对儿时生活的无限怀想,对故乡深远而绵长的眷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2课时写作指导课教学设计单位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审阅人庞云龙课时课型年级学期单元丛书主备人第12课时写作指导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八下第一册《风俗画卷》张艳娟阅读篇目文本特点(可供仿写点)字数用时《灯笼》语言有感染力,真实往事,结尾升华到位。15504分钟《难忘童年的豌豆》注重色彩搭配,表达方式灵活,故事有趣味。18604分钟《粽子里的乡愁》语言表现力强,故事感人。17404分钟《大钱饺子》围绕感情凝聚点,事小情深。15504分钟16分钟(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记积累(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2.阅读(1)概括文章内容(或梳理文章思路)。(2)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3)分析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4)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写作(学习仿写)(1)模仿篇章结构。(2)借鉴写作技巧。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确定宣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搜集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精神。(3)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创新的精神。(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仿谋篇布局,合理安排行文思路。2.仿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三)本课时主题概括用心采撷领略匠心(四)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同学们想当小老师吗?请你给下面的仿写打分?(课件出示仿写例句与场景)我们今天要有更大的突破,更高的提升。高尔基说:“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学习活动一(仿行文思路)环节1教师出示实物:豌豆和粽子,同学们小小的一颗豌豆和一个粽子能形成一篇令人回味无穷的文章吗,怎样的巧妙构思才能让一个小实物在作者笔下变成美文?环节2学生默读《难忘童年的豌豆》和《粽子里的乡愁》,找几位男生回答第一篇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女生回答第二篇文章所写内容?(学生回答,教师以《难忘童年的豌豆》为例出示课件明确)开头:点题开头:点题豌豆苗青豌豆豌豆苗青豌豆“熟”豌豆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中间:时间顺序中间:时间顺序→《难忘童年的豌豆》→结尾:升华结尾:升华环节3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在曾过的节日中最难忘的物品,简单说说物品中所包含的故事以及你准备怎样构思全文。【评价设计】通过学生研读名家名篇,梳理文章内容,总结谋篇布局技巧,展示难忘物品,诉说物品有关故事,检测目标1的达成。2.学习活动二(仿写作技巧)环节1阅读《难忘童年的豌豆》,勾画出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师提示:感情凝聚点(凝聚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刻画最细的往事;表达方式(常用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要特别留意富有表现力的精彩描写。老师陪着学生阅读完毕后,出示下面的例子(黑字部分学生抢答,表达方式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句子答案不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