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论语》十二章(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1页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2页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3页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4页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培优拔尖精研专练(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了解《论语》和孔子;积累文言词汇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合作探究法和读写结合法倾吐阅读感悟,使阅读产生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一)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o)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二、《论语》《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论”在这里是“依次编辑”的意思。语录体: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三、字音字形

⑴论语(lún)⑵说(yuè)

⑶愠(yùn)

三省(xǐng)

⑸曾子(zēng)⑹传(chuán)

⑺不习乎逾(yú)⑻罔(wǎng)

⑼殆(dài)⑽一箪食(dān)

⑾曲肱(gōng)⑿笃志(dǔ)四、朗读节奏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⑶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⑹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五、名句默写: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④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交流点拨】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2)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3)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2.“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3.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不住诱惑或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4.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怎么看待“箪食瓢饮”?⑴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⑵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⑶我不十分赞同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5.文章主题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1.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⑸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参考答案]⑴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⑵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⑶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⑷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⑸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2.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示例]⑴学习态度上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⑵学习方法上的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⑶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学思结合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得。3.理解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⑷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参考答案]⑴“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有身份的人,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是指有修养的人,即有才德的人。⑵“忠”,指尽心尽意,是与他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信”即“诚信”,对待一切人都应如此。⑶“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4.《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参考答案]出自《论语》的成语: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三思而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登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题组A基础过关练一、填空题1.(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论语》是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裁)著作。它与《》《》《》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答案】儒家语录体大学中庸孟子春秋时期思想教育【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2.(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翻译下面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答案】(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4)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7)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知,了解;愠,生气;不亦,不也是。(2)句重点词语:行,行走;必,必定;师,老师。(3)句重点词语:吾,我;有,通“又”;立,指立身行事;惑,迷惑,疑惑。(4)句重点词语:不义,不正当;与,对于;如,好像。(5)句重点词语: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6)句重点词语:三军,指军队;夺,改变;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7)句重点词语:博学,博览群书广泛学习;笃志,坚守自己的志向;切,恳切;仁,仁德。3.(2023秋·七年级课前预习)《论语》中许多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请你依次写出源自下列各章中的成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1)(2)(3)【答案】(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当仁不让【详解】(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3)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来,毫不推辞。二、字词书写4.(2023秋·七年级课前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逾矩()

一箪食()好之者()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逝者如斯夫()【答案】yùnwǎngdàiyuèxǐngchuányúdānhàogōngdǔfú【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省”是多音字,shěng,xǐng,“三省”读“xǐng”,“说”是通假字,通“悦”,要读通字的拼音“yuè”。“愠”不要读成“wēn”。“笃”不要读成“mǎ”。“夫”不要读成“fū”。“好”是多音字hǎo,hào,“好之者”拼音是“hào”。三、情景默写5.(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论语〉十二章》(1)文中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句子是:“,?”(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3)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正如孔子所说的“,。”(《论语·雍也》),可见兴趣的培养多么重要!(4)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6)《〈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是:,。(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8)古文中有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名句,例如《论语·为政》中就用“,”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应注意易错及重难字词,如“愠”“浮云”“焉”“罔”“殆”;要注意“好之者”不要写成“好知者”,“温故而知新”不要写成“温故知新”。四、句子默写6.(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古诗文默写。《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请根据提示,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填写:(1)表达了与“举一反三”意思相似的句子是。(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可以用一句来劝解自己。(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是。(4)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样,,。两句也表达了要惜时的意思。【答案】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愠、逝、昼”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7.(2022·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引经据典析人名】中国人取名讲究文化内涵。下面的名字源自《论语》,请完成探究表格。名字出处寓意知新⑴,可以为师矣。做人要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省身吾日三省吾身⑵是知⑶,,是知也。做人要实事求是,坦诚面对自我。【答案】温故而知新做人要自知,时常反思,扬长避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详解】(1)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温故、知新、知之”等字词容易写错。(2)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出自《论语·学而》,作者曾子;告诫自己做人要自知,时常反思,扬长避短。五、语言表达8.(2022秋·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中)《世说新语》《论语》是我们要识记的文学文化常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向全班同学作全面介绍。【答案】示例:《论语》《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属于语录体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该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是儒家的一部典范之作,并且该书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从《世说新语》《论语》这两部书籍中任选其一作答。从识记其中某一部名著的文学文化常方面组织答案的内容即可。语言言简意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即可。示例1:《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全书原八卷,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示例2:《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行本《论语》全文共20篇492章。《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论语》是研究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特别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资料。题组B能力提升练(2023秋·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十二章》)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2)思而不学则殆殆: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1.孔子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以及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至今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做人准则,请说说你从上面语录中读出了哪些做人准则。【答案】9.诚信疑惑10.(1)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2)广泛学习,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11.要时常反省;安贫乐道;做人要讲诚信;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苛责别人;要有公心,抛却私心等。【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2)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逝:往、离去;斯:代词,这;(2)博学:广泛学习;笃志:坚定志向;切问:恳切地发问求教。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启发我们要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严格要求自己,想想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而不是苛责别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回的生活困苦,居住在陋巷也能自得其乐;孔子生活困苦,但是拒绝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启发我们要安贫乐道,坚持原则,要有公心,抛却私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启发我们做人要讲诚信。【点睛】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12.(2023秋·广东韶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语录,完成练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有朋自远方来(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不亦乐乎”后来成为成语,下列对“不亦”在句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也”的意思,意思是“也很快乐”。B.“不也”的意思,是用反问句的形式强调了“也很快乐”。C.“不亦”连用表示强调,常用于反问句,在这里表示快乐到极点的意思。(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有时间有机会在实践中用上它、验证它并完善它,不正是值得快乐的事吗?倡导学以致用,这里有追求真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志同道合的人千里迢迢前来拜访,这是一种被认同、受尊重的价值感与成就感。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作为先哲,不被理解和认同是常态,流露出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无奈。(5)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只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习”结合。第2句话讲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在逆境困厄中要坚守自己的德行,保持一种君子的风范。【答案】(1)①“说”同“悦”,高兴,愉快。②了解;但是。③志同道合的人。(2)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3)C(4)C(5)学习学习乐趣为人态度【详解】(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高兴,愉快;②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知,了解;而,但是;③句意: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朋,志同道合的人。(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句中重点词:时习,按时复习;说,同“悦”,高兴,愉快。(3)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不亦乐乎”,意思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不亦”副词,表示委婉的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有语气词同它配合。在句中表示快乐到极点的意思;故选C。(4)考查句子的理解。C.有误,“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流露出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无奈”表述错误,文中没有这个意思;故选C。(5)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分析,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习”结合。结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句分析,讲的是:学习乐趣。结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句分析,讲的是为人态度。【点睛】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3.《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的一部书14.解释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15.翻译句子。(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6.从本文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17.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的学习有什么指导。【答案】13.儒孔子及其弟子言行14.(1)同“悦”,愉快;(2)守信用;(3)疑惑;(4)忠实、坚守。15.(1)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2)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16.示例: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博学笃志(任意选择其一即可)17.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中,我总认为只有上课听讲最重要,读了这一则,我发现复习也是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复习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感悟,这样才能有效、扎实地掌握知识。【解析】1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2)句意为: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信:守信用。(3)句意为: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殆:疑惑。(4)句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忠实、坚守。1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择,选择;善,好的,优点;其,代“他们”。(2)三人,泛指多人;行,同行;必,一定;焉,句末语气词。16.本题考查成语积累。结合理解积累可知,由“温故而知新”演化成: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由“择其善者而从之”演化成: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去遵循或学习。由“逝者如斯夫”演化成:逝者如斯,指时间就像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由“博学而笃志”演化成:博学笃志,指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据此总结作答即可。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取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来谈。其中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中任意选择一则,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的看法作答。答案是多元的,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读了这一则,我懂得了做人要谦虚的道理,只有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不足,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点睛】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题组C培优拔尖练(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领略了古诗文的“山川之美”后,彤彤再来请你一起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论语》。【甲】(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节选自《论语》)【乙】(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君子笃③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5)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节选自《论语》)【注释】①葸(xǐ):过分拘谨,胆怯懦弱。②绞:说话尖酸刻薄,出口伤人;太急切而无容忍。③笃:诚实,厚待。④偷:刻薄。18.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为人谋而不忠乎(2)四十而不惑(3)故旧不遗(4)天下有道则见19.请你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21.请你从以上五则《论语》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答案】18.替迷惑,疑惑遗忘出仕做官1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20.(1)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2)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无所作为,贫穷低贱,这是可耻的。21.示例一: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对生活的和人生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示例二: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知,时间飞逝,岁月不等人,我们要珍惜时光,进德修业,孜孜不倦,永不停息。示例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告诉我们,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讲礼,社会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和谐友善。【解析】18.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为:替。(2)四十而不惑: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惑:迷惑,疑惑。(3)故旧不遗: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遗:遗忘。(4)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见:出仕做官。19.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明确句意,同时运用以下方法:明词性(根据词性找句子结构),找句式(注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对称句、倒装句等一些固定句式),看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言),据修辞(排比、对偶、反复、顶针)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的意思是: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这是一组排比句,根据句子结构“……而……则……”可断句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2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1)逝:往,离去;如:像;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不舍昼夜:日夜不停。(2)邦:国家;有道:治国有方,社会讲道德有法治,国泰民安,政治清明;贫:贫穷;贱:低贱;耻:耻辱。21.此题考查理解和认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要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反思,做得好的地方要保持,要发扬,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改进。(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心态和目标,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阐释了内在修养、遵循礼仪规范的重要性;(5)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天下政局混乱就隐居不出。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无所作为,贫穷低贱,这是可耻的;国家政局混乱而自己位高权重,这也是可耻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好和坏的环境都要坚持好学和善良,要相信学习和道德的力量。【点睛】参考译文:【甲】文:(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2)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3)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乙】文:(4)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5)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天下政局混乱就隐居不出。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无所作为,贫穷低贱,这是可耻的;国家政局混乱而自己位高权重,这也是可耻的。”(2023·黑龙江佳木斯·统考模拟预测)【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选自《〈论语>十二章》)【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注释】①质讷:朴实敦厚。②苦渴:苦于。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2)性质讷而好学

好: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问题。其中,甲文第二章讲学习方法,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第三章讲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则讲述要充分利用学习。【答案】22.(1)以……为快乐;(2)喜爱。23.(1)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2)书读得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24.兴趣时间【解析】22.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①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乐:以……为快乐。②句意: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好,喜欢。2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1)温:温习。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为(wéi):动词,做,担任。矣:语气词,表陈述。(2)见:同“现”,表露出来。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结合乙文“苦渴无日”可知,从学者认为没有时间读书。结合原文“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可知,董遇告诉他们要抓紧空余时间,如冬天、夜间、雨天的时候读书。【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乙】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一定要先读百遍。”说:“读书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是平日中的空闲时间。”25.(2023秋·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