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讲生态系统的结构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2.2014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3.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6.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生态金字塔包括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能量金字塔通常为正金字塔形B.鹰捕食兔子后,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在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可能不存在捕食关系D.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网为主,如三叶草→蜗牛→鸫→雀鹰为腐食食物网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从D传递到A和F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甲种群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呈周期性波动D.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生态系统趋于稳定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海淀二模)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合欢树的基因频率2.如下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主要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4.图示为某湖泊中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不会引起()A.水华现象B.a和b的数量增长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5.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可能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6.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关成分及其关系,图2为其中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图1中有两条捕食链,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B.图1中狐为第三、四营养级,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C.图2中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a→b→cD.图2中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二、非选择题7.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8.图1表示一群人工白杨树中层的食物网图。苔类和种群C、G、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种群A、E、F则在白杨树的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1)图1中共有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A和D的种间关系是。
(2)如果该地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将在各自的上下波动。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种群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
(4)如果要调查A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法进行。
(5)种群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种群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将成为优势种,而E和F数量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B太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A错误;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由于病毒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其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蚯蚓是真核生物,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获得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错误。2.B南极气候恶劣,生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科学工作者如果把人类代谢废物留在南极,会因为南极分解者稀少,导致代谢废物大量积累而破坏南极的生态系统,因此,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3.A生物群落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蛇是四级消费者;细菌为分解者,与蝉不是竞争关系。4.B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C从图中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6.AC生态金字塔包括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能量金字塔通常是正金字塔,即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越往上,营养级的能量越少,A正确;兔子处于第二营养级,鹰捕食兔子后,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或竞争,C正确;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捕食食物网为主,三叶草→蜗牛→鸫→雀鹰是捕食食物链,D错误。7.B由题图可知,D为生产者,A、B、E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C为大气中的CO2库。碳元素由D传递到A和F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所以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D→A→B→E;F为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环节,所以F与B之间不存在竞争或捕食关系。8.C从图中可以发现,乙种群数量上升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乙种群数量随着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故乙捕食甲;M时后乙的数量在上升,说明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在减小,趋向于K值,说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C羚羊取食合欢树叶片,野狗伏击羚羊,故这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A正确;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B正确;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C错误;野狗的捕食实际上也是一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会间接影响合欢树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2.A地球上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能,A正确;太阳能被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之外,还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生物,组分1、组分2、组分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B、D项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部分能量被固定在植物的有机物中,因此,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不相等,C错误。3.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充当分解者、生产者或消费者,但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但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不能被绿色植物利用,B正确,C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例如蚯蚓、蜣螂等,D错误。4.D浮游植物急剧增加,可能会导致水华现象发生;a和b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植物增加,a、b的食物增加,数量增长;若发生水华,水体缺氧,会导致水中鱼类大量死亡,数量减少;c和d摄取食物不同,不会在食物上形成竞争关系。故选择D选项。5.D根据图中a、b、c三个种群个体数的关系,可确定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的原因可能是a的增加和c的减少;b和a均为消费者,它们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a、b、c三个种群中不包含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生物群落。6.D图1中有两条捕食链,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而不存在竞争关系,A项错;图1中分解者细菌不占有营养级,B项错;图2中有一种是草,草是生产者,草的数量增加(减少),引起其他生物数量都增加(减少),据此判断c是草,食物链关系是c→b→a,C项错;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三个方面,a、b、c中没有分解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二、非选择题7.答案(1)4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竞争和捕食寄生(2)小于增强(3)分解者不能解析(1)以植物为起点,鹰为终点的食物链共有4条,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2)寄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小于寄主天敌对其的影响,由于大量捕杀鼬,导致鼠种群暴发,所以鼠群的种内斗争增强。(3)蘑菇属于分解者,植物体内的能量只能来自于光能,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是不能传递给植物的。8.答案(1)7I、D、A捕食和竞争(2)K值(环境容纳量)(3)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4)标志重捕(5)C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能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据此可得出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即图中的I、D、A,A捕食D,且A、D又有共同的食物C,因此A和D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