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泉州七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茉莉花》是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菜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B.乙酸苯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10:2D.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构成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属于阴离子的是()A. B. C. D.4.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滤渣中可能含有铜和锌 B.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C.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Cu2+ D.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Cu2+5.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6.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甲乙丙丁戊A铁硝酸银碳酸钙氢氧化钡稀盐酸B硝酸银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C硝酸银铁碳酸钙氢氧化钡稀盐酸D铁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稀盐酸A.A B.B C.C D.D7.根据右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酸性变弱B.碱性变弱C.酸性变强D.酸性不变8.根据你所学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Na+,Cl-,Cu2+,SO42-,在pH=12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B.除去Fe粉中含有的少量Cu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D.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溶液质量减少9.实验室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钡的固体混合物,与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燕干得到31.9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A.7.3% B.8.1% C.9.3% D.6.8%10.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11.近年来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O2→H2CO3 B.Fe→Fe(OH)3 C.H2O2→O2 D.CO2→CO13.将稀硫酸加入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投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FeC.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一定不含有CuSO4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5.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锌粉剩余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C.一定有银粉生成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列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50℃时,向50g水中加入50gA固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①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B>A=C②将50℃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发生变化③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A④50℃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水完全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A所需要的水最少⑤分别将4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C溶液中无晶体析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步骤Ⅱ:倾斜Y形管,有气泡产生,待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的为55.6mL,根据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转化为质量约为0.005克。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把水准管上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________(填“改变”、“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填标号)。A.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B.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②结论:该样品中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水槽中冷水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放热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C.上下移动水准管,使水准管中液面和量气管中液面一样高再读数,这样才能利用本实验条件下气体密度和体积转化气体质量。18.(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不与水反应④密度与空气接近⑤常温下可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⑥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实验室要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在一个密闭性良好的装置里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化学反应可控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药品用量、改进装置等途径来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①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装置Ⅱ中生成Na2S2O5晶体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③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O4杂质。这与O2的__________有关。(填写化学性质)④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1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I.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BaC12溶液显中性。(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Ⅱ.继续探究: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猜想一:有NaOH猜想二:没有NaOH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_______________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一正确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A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乙酸苯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故B正确;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12×9):(1×10):(16×2)≠9:10:2,故C错误:D、乙酸苯甲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2、A【解析】

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3、D【解析】

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选项A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选项B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选项C不符合题意;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当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当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表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当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表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4、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Cu(NO3)2+Zn==Zn(NO3)2+Cu,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AgNO3,即第一个反应还没反应完,故所得滤渣中只含银,不可能含有铜和锌,A、B错误,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Cu2+,正确,故选D考点:金属的活动性5、C【解析】

A、盐酸可以与石蕊试剂反应变为红色,其他的酸也具有此性质,正确;B、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他的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盐酸中氯离子的特性,其他的酸不一定能与硝酸银反应,故错误;D、盐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他的酸也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正确。故选C。6、A【解析】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不能与题中其他物质产生沉淀,所以丙-戊反应只能是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只有铁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其他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所以甲是铁,戊是盐酸,丙是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丁是氢氧化钡,乙是硝酸银。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出突破口: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7、A【解析】由表中pH变化可知,肉类变质过程中pH逐渐增大,酸性减弱。故选A。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8、D【解析】

A、pH=1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Na+、Cl-、Cu2+、SO42-,在pH=12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但不能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会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故选D。9、B【解析】

从题目分析要计算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要计算的量主要是原混和物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碳元素的质量。【详解】根据题目发生反应主要有:;,从这两个方程式分析,在两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盐酸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相同的,所以,设生成的水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将反应后的溶液燕干得到31.9g固体,该固体是氯化钙和氯化钡的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混合物的质量,根据元素质量在反应中不变,则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所以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较大,主要是涉及到两个反应方程式的混合物计算,并且是求混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10、C【解析】

A、锌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铁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发生置换反应,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铜不能,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铜与硫酸锌和硫酸亚铁都不能发生置换反应,不能验证锌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铁不能与氯化锌发生置换反应,但能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解析】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是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合理的处理顺序是自然沉降、过滤、消毒、煮沸。故选C。12、B【解析】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B、铁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选项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13、D【解析】

解: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则能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没有硫酸和硫酸铜,不溶物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选D。【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4、B【解析】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混合物中至少可以含有一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错误;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产生热能和光能,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故D错误。点睛∶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但推理一定要合理。灯泡通电发光,产生热能和光能,属于物理变化。15、C【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Zn>Cu>Ag),锌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锌后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根据以上反应及现象,分析反应的发生情况,推断所得固体及溶液中的离子。【详解】A、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没有剩余,故A错误;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不能确定,故B错误;C、锌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一定有银粉生成,故C正确;D、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锌粉无剩余,不能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Ag+、Cu2+,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A=C(或B>C=A)25①③⑤【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或B>C=A);(2)50℃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是50g,50g的水中最多溶解25g的A;(3)①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A、B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的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大,20℃时B的溶解度大于20℃时A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B>A>C,错误;②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通过升温可将50℃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这一过程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变化,正确;③A中含有少量B,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错误;④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次之,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放入一定量的水中恰好完全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A所需要的水最少,正确;⑤分别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C溶液中无晶体析出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故答案为①③⑤。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保持不变B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镁1.20g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或Mg、MgO和Mg(OH)2]A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金属、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在解题时,首先分析所给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题中所给的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最后确定混合物的组成成分。(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把水准管上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中气体没有逸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2)①为了防止固体药品粘在容器壁上,可将液态的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故选B;②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镁,看到固体药品完全消失了,证明样品已完全反应。所以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3)①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均没有气体生成,由步骤Ⅱ实验现象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镁,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镁沉淀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2.90g×2424+16+1×2②设:生成0.005g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xMg+H2SO4=MgSO4+H2↑242x0.005g242若剩余固体全部为氧化镁,则含镁元素的质量为:(2.00g-0.06g)×2424+16×100%=1.164g≠(1.20g-0.06)=1.14g,所以固体样品中除了镁、氧化镁还有氢氧化镁,所以固体样品是由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或Mg、MgO和Mg(OH)2](4)A、镁与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气体的温度会影响测量结果,水槽中冷水的作用是防止反应放热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MgO+H2SO4=MgSO4+H2O、Mg(OH)2+H2SO4=MgSO4+2H2O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消耗98份质量的硫酸,每40份质量氧化镁消耗98质量的硫酸,每58份质量氢氧化镁消耗98份质量的硫酸,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假设全部为镁)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正确;C、上下移动水准管,使水准管中液面和量气管中液面一样高再读数,这样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才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这样才能利用本实验条件下气体密度和体积转化气体质量,正确。故选ABC。18、长颈漏斗AD或AE2KClO32KCl+3O2↑2、3B盐酸浓度较大,导致二氧化碳中混有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合理即可)CaC2+2H2O==Ca(OH)2+C2H2↑CNa2SO3+SO2===Na2S2O5过滤氧化d【解析】

(1)仪器a是长颈漏斗;(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也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实验室要制取CO2药品是石灰石与稀盐酸,是固液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