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成地貌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风成地貌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风成地貌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风成地貌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风成地貌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成地貌

风成地貌

-01概念:风力对地表物质的

、搬运和

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风积地貌和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侵蚀堆积风蚀地貌风积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地貌风积地貌任务一:阅读教材,自主探究1.说出风蚀作用的概念与类型;

2.描述不同风蚀地貌的特点并思考其成因。

风蚀地貌

-02吹蚀作用:风

吹经

地表时,风将

地表

的细颗粒物带走,使地表遭到破坏。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

地面物体

进行磨蚀(冲击、摩擦),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观察分析

菇形态特征:上大下小的蘑菇状岩石。成因:接近地面处的风含沙量较多,对下部岩石(或土体)磨蚀作用强。上部岩石岩性(或土体)坚硬,不易被侵蚀;下部岩石岩性(或土体)疏松,易被侵蚀。请描述下列风蚀地貌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观察分析

请描述下列风蚀地貌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上下宽窄相近的

柱状

岩石垂直裂隙发育

的岩石或土体,在风蚀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柱或土柱。风

柱风

龛陡峭岩壁上出现形状各异的凹坑,呈

蜂窝状岩石风化,表面崩解,形成许多小凹坑;风沙沿着

凹坑钻磨,使之不断加深扩大,发展为石窝。中国西北的魔鬼城——雅丹地貌:“雅丹”来自维吾尔语,原意为“陡壁的小丘”,现在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形态: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风蚀沟槽风蚀沟槽风蚀垄脊风蚀残丘材料一:雅丹地貌在我国西北新疆、甘肃等地最为典型。在白垩纪时期,当地本是一个巨大的湖泊。经过地壳运动,湖泊变成了夹杂砂岩和泥板的陆地瀚海。沉积岩层因风化而裂开,在长时间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了一道道平行的沟槽。任务二:合作探究1.结合材料一和示意图尝试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2.推测风向与风蚀沟槽的关系。1.地质年代形成大量河湖沉积物(岩),这些沉积物(岩)受地壳抬升作用形成戈壁台地后,受风化作用产生裂隙。当地盛行风向与裂隙方向一致时,土体或岩石裂隙长期风力侵蚀作用下(流水冲刷)形成风蚀沟槽和风蚀残丘。2.风向与风蚀沟槽平行。思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回答以下两题。1.该景观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2.下面属于魔鬼城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与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方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D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的形成1.观察风积地貌的形成过程;2.说出风积地貌的形态和特征

风积地貌

-03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

风速降低

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类型:各种形式的

沙丘

;黄土高原的形成沙垄金字塔型沙丘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

合作探究1.描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态特点;2.判断新月形沙丘与风向的关系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背风坡形态特点:平面形态似

新月,沙丘

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试判断新月形沙丘形成的风向迎风坡迎风坡NEWSNPO220230240N0300米

思考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风向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

BC思考沙丘是否只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岸边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海岸或多沙的河谷地带,也往往会有沙丘的分布。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动力),河流水位低,河漫滩裸露,大风携带搬运河漫滩上的沙粒(物质),受江边地形阻挡,风速减缓(环境),沙粒堆积于山坡形成沙丘。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黄土带。

问题探究(结合图册P4-5中国地形图)1.说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外力作用。

2.描述黄土颗粒的变化规律性,并分析原因。变化规律性: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沙黄土、黄土、黏黄土,颗粒逐渐减小。原因: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中亚、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形成黄土颗粒的变化规律。

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成因黄土高原的形成: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中亚、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风速减慢,搬运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