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方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8/0A/wKhkFmYpO1aAOfiUAAEvGB7iEh8684.jpg)
![中医眼科方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8/0A/wKhkFmYpO1aAOfiUAAEvGB7iEh86842.jpg)
![中医眼科方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8/0A/wKhkFmYpO1aAOfiUAAEvGB7iEh86843.jpg)
![中医眼科方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8/0A/wKhkFmYpO1aAOfiUAAEvGB7iEh86844.jpg)
![中医眼科方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8/0A/wKhkFmYpO1aAOfiUAAEvGB7iEh86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眼科方歌
祛风剂
1.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
羌活胜风荆防苜,白芷荷前甘桔同,
柴胡苓术羌独枳,目病风盛此方宗。
别有选奇方药简,羌防苓草眉痛用。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
【功用】祛风,止痛,退翳。
【应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角膜实质炎、疱性角膜炎、眼部带
状疱疹等病风盛者(参见卷一目论语摘•辨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X
【附方】选奇汤(《兰室秘藏》)炙甘草(夏月生用X羌活、防风各9g,酒黄苓3g(冬月不用\水煎,
食后服。功能祛风静痛。应用于眶上神经痛、视疲劳、副鼻窦炎等病引发的眉骨疼痛,属风盛者。
2.四味大发散(《眼科奇书》)
四味大发首麻黄,藁本蔓荆细辛姜。
外障目疾非皆火,风寒外束切勿忘。
八味大发效劳增,再入甘芷与羌防。
【组成】麻黄10g,藁本10g,蔓荆子10g,细辛6g,老姜10粗1]。煎前水浸泡数小
时,沸后即去渣热服。
【功用】祛风,散寒,止痛。
【应用】风寒目病。经常使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浅层病变。
【附方】八味大发散(《眼科奇书》)四味大发散加羌活、防风、川苛、白芷各10g[2]。
功用、应用同四味大发散。
3.驱风一字散(《证治准绳》)
驱风一字散川苜,川乌荆芥羌防风,
薄荷汤调食后饮,痒假设虫行此方雄。
乌蛇汤中羌防辛,苛芍藁本治亦同。
【组成】炮川乌、川苜、荆芥各15g,羌活、防风各7.5g[3]。为末,每服6g,食后薄荷
汤调下,可改作汤剂(参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
【功用】祛风静痒。
【应用】春天卡他性结膜炎奇痒,属风盛者;亦用于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病痒甚者。
【附方】乌蛇汤(《秘传眼科龙木论》)乌蛇、藁本、防风、芍药(经常使用赤芍药、
羌活各30g,川苜、细辛各15g,为末,每日食后米汤调下3g。可改作汤剂:细辛、
防风、川苛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祛风,通络,止痒。应用同驱风一字
散。
4.菊花散(《秘传眼科龙木论》)
菊花散顶用白芷,川甘细辛白术宜。
目常泪出风气胜,散中寓固不偏倚。
迎风流泪仙枣汤,甘草大枣天仙齐。
【组成】菊花、川苜、细辛、白术、白芷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食后
白开水送下。可改作汤剂:细辛5g,白术1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祛风,固表,止泪。
【应用】流泪证,冬季冷风刺激而发作或证状加重,属窍虚风袭者。
【附方】仙枣汤[4]天仙子[5]3—6g,大枣10g,甘草6g,水煎服。功能祛风静泪。
应用同菊花散,以Schirmer实验大于15毫米者尤其适宜
O
5.排风散(《济生方》)
风牵嗝僻⑹排风散,细辛防风桔梗餐,
天麻芍药五味子,全蝎乌蛇功独赞。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
【功用】祛风静痉。
【应用】面神经痉挛归并睑痉挛及麻痹性斜视、面神经麻痹等病,属风邪中络者。
6.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
除风益损治目伤,四物⑺藁本与前防。
当归养荣治睛痛,亦用四物芷防羌。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
【功用】养血和血,祛风静痛。
【应用】眼外伤,属风邪外侵者(参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I并治外伤内眼出血久不吸
收者(参见卷二目病条辨•血证\
【附方】当归养荣汤(《原机启微》)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虚证。功能养血,行滞,止
痛。应用于视疲劳、眶上神经痛等病睛珠痛甚,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久视酸痛,和角
膜溃疡久不愈合,属血不养睛者。
7.当归活血饮(《凝视瑶函》)
当归活血苍术茂,四物[刀羌防荷甘济。
脾虚血少风邪侵,胞轮振跳服之已。
【组成】制苍术10g,当归身10g,川苜5g,薄荷5g,黄茜15g,熟地黄10g,防风
5g,羌活10g,炙甘草5g,白芍药10g,水煎,食后服。
【功用】健脾,养血,祛风。
【应用】眼轮匝肌肌纤维颤搐,属脾虚风侵者。
注释
⑴原著方中麻茸30g或60g,蔓荆子30g,藁本30g,北辛15g或30g(叶要去净),
老姜500g或240g(连皮捣碎\剂量偏大,录此仅供临床参考。
[2]原著方中羌活30g,北云风30g,白芷梢60g,川京30g。剂量偏大,录此仅供临
床参考。
[3]《凝视瑶函》、《医宗金鉴》等书中载羌活、防风各75g。
[4]录自《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81;1(2):10
⑸天仙子:苦辛温,有毒,除邪逐风(《本草纲目》工为英营子类药物,能抑制迷走神
经兴奋及腺体分泌。
⑹风牵咽僻:即口眼咽斜,相当于面瘫。
口四物:四物汤(当归、熟地黄、白芍药、川苜1
泻火剂
1.凉膈连翘散(《银海精微》)
凉膈连翘硝黄桅,苓连甘草薄荷施。
热极哆睛⑴烦燥渴,泻火通腑功效奇。
【组成】连翘10g,大黄10g,黄连10g,薄荷3g,桅子10g,甘草3g,黄苓10g。
朴硝10g(药液冲服X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通腑。
【应用】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伪膜性结膜炎等病热毒炽盛者;亦
可用于化脓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病属同型者。
2.眼珠灌脓方(韦文贵方)[2]
灌脓主药是膏军,芒硝枳实瓜篓仁,
银花桅子淡竹叶,枯草黄苓与花粉。
通脾泻胃知玄膏,大黄桅苓莞防逊。
【组成】生石膏30g,生大黄12g,
枳实5g,金银花10g,夏枯草5g,天花粉10g,玄明粉10g
(药液冲服),焦桅子10g,瓜篓仁10g,黄苓10g,淡竹叶[3]3g,水煎服。
【功用】峻下,泻火,解毒。
【应用】匐行性角膜溃疡、化脓性虹膜睫状体炎等病前房积脓,热炽腑实者。
【附方】通脾泻胃汤[4](《医宗金鉴》)黄苓10g,玄参10g,防风5g,制大黄10g,
炒知母10g,炒桅子10g,殿石膏30g,荒蔚子10g,水煎,食远温服。功能泻火,解
毒,滋阴。应用同眼珠灌脓方,热毒较轻者。
3.泻脑汤(《凝视瑶函》)
鹘眼凝睛⑸泻脑汤,车前木通桔梗防,
黄苓玄参茯苓蔚,大黄玄明通泻良。
泻肝硝黄莞玄知,地骨车前蟹睛⑹降。
【组成】防风5g,车前子10g(包),荒蔚子10g,茯苓10g,熟大黄10g,玄参10g,
芒硝10g(药液冲服),桔梗5g,酒炒黄苓10g,木通5g,水煎,食远热服。
【功用】泻火,通腑,化瘀。
【应用】眼眶蜂窝织炎、眼内膜炎、全眼球炎等病热炽腑实者。
【附方】泻肝汤(《凝视瑶函》)地骨皮10g,玄参10g,车前子10g(包),芒硝10g
(药液冲服),荒蔚子10g,大黄10g,知母10g,水煎,食后服。泻火通腑,养阴化
瘀。应用于角膜溃疡穿孔,属肝胆火炽阴伤者。
4.银花解毒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银花解毒蒲公英,黄苓枳壳和蔓荆,
大黄甘草天花粉,桑皮胆草肺肝清。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火热证。
【功用】泻肝解毒。
【应用】梅毒性角膜实质炎、盘状角膜炎等病,属肝经热毒者。
5.内疏黄连汤《凝视瑶函》
内疏黄连苓大黄,归芍槟榔荷木香,
甘桔连翘桅子入,目疮痛剧急煎尝。
清解泻火亦通络,银花甘草全蝎黄。
散结⑺花粉蒲公英,银翘苓芍薄荷襄。
【组成】黄连10g,炒桅子10g,黄苓10g,当归身10g,桔梗10g,木香5g,槟榔
10g,赤芍药10g,甘草5g,薄荷5g,连翘10g,制大黄10g,水煎,食远服。
【功用】泻火解毒,消肿止痛。
【应用】睑腺炎、眼睑脓肿、急性泪囊炎、眼眶蜂窝织炎等化脓性感染,局部红肿烦热,
疼痛较剧者。
【附方】(1)清解散(《千家妙方》)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火热证。功能清热,解毒,
通络。应用于多发性睑腺炎。
(2)解毒散结汤(《张皆春眼科证治》)金银花15g,黄苓10g,连翘10g,天花粉
9g,蒲公英12g,赤芍药12g,薄荷4.5g,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应用于
急性睑腺炎、眼睑脓肿等化脓性感染,初起脓未成者。
6.玄参饮(《凝视瑶函》)
玄参升麻车前桅,羚角大黄与防已。
桑皮沙参麻杏仁,状假设鱼胞⑻急服宜。
【组成】玄参10g,汉防已10g,升麻1
0g,羚羊角2g(铿末吞服),南沙参10g,车前子10g(包),
炒桅子10g,桑白皮10g,制大黄10g,火麻仁10g,杏仁10g(去皮尖,汤浸,款
炒黄),水煎,热服。
【功用】泻火解毒,清肺利水。
【应用】眼部急性炎证引发的高度球结膜水肿。
7.泻肺汤(《凝视瑶函》)
泻肺黄苓地骨桑,麦冬知母桔梗藏。
退赤桑皮萎根仁,甘桔苓丹归芍尝。
二方同疗白睛痛,皆源肺经燥热亢。
【组成】桑白皮10g,黄苓10g,地骨皮10g,知母10g,麦门冬10g(去心),桔
梗5g,水煎,食后服。
【功用】泻肺,润燥,散结。
【应用】疱性结膜炎属肺经燥热者;亦用于浅层巩膜炎、睑裂斑炎等病。
【附方】退赤散(《凝视瑶函》)桑白皮(蜜制),甘草,牡丹皮(酒洗),黄苓(酒洗),
天花粉,桔梗,赤芍药,当归尾,瓜篓仁(去壳油为霜),各等分,为细末,每服6g,
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可改作汤剂:甘草、桔梗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泻
肺清热,凉血活血。应用于球结膜下出血,属肺热迫血妄行者;亦用于疱性结膜炎、浅
层巩膜炎等病。
8.退热散《凝视瑶函》
退热丹桅苓柏连,地芍归草配之精。
木通利水兼导赤,凉血散结火疳[9]平。
温清亦用解毒汤[10],地芍归苛合成饮。
黄连花粉解毒口1]全,翘荷苜菊淫热[12]清。
更有宣明黄连军,甘归芍地薄荷苓。
【组成】赤芍药、炒黄连、木通、生地黄、炒桅子、黄柏(盐水炒)、黄苓(酒炒\当
归尾、甘草梢、牡丹皮,各等分,为末,每服15g,水煎,去渣热服。可改作汤剂:生
地黄15g,甘草梢、黄连、木通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凉血散结。
【应用】浅、深层巩膜酷热邪较重者;亦用于急、慢性结膜炎。
【附方】(1)温清饮(清水保方,录自《眼底病》)黄连6g,黄苓9g,黄柏9g,桅
子9g,当归9g,川苜6g,熟地黄12g,白芍药12g,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养血
和血。应用于白塞综合征。
(2)黄连天花粉丸(《原机启微》)黄苓、桅子、天花粉,各120g,甘菊花、川号、黄
连、薄荷,各30g,连翘60g,黄柏180g,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10g,食后临睡
茶汤下。可改作汤剂:川苜、薄荷、菊花各3g,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清火,解
毒,散邪。应用于急、慢性结膜炎、巩膜炎等病热重者。
(3)宣明丸(《证治准绳》)赤芍药、当归、、黄连、生地黄、大黄、川莒、薄荷、黄苓,
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每服10g,食后米饮下。可改作汤剂:生地黄15g,薄荷
5g,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泻火解毒,凉血活血。应用于急性虹膜睫状体
炎、深层巩膜炎等病,属瘀热互结者;亦用于前房积血。
9.明目消炎饮(《眼科临证录》)
陆氏明目消炎饮,赤芍连翘忍冬苓。
石决甘草鲜生地,丹桅枯草肝热清。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火热证。
【功用】清热,凉肝,明目。
【应用】眼部热性疾病。要紧用于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等病,属肝热
上犯者。
注释
[1]热极哆睛:病症名,《银海精微》谓该症"眼目热极,珠珍泪出者也……突然肿痛难
忍"。
[2]录自《中华眼科杂志》1957;7(3):251
⑶淡竹叶,即竹叶,非指连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
[4]各眼科专著中所载本方组成不尽相同,如《秘传眼科龙木论》方即为《医宗金鉴》方
去石膏、桅子,加天门冬、麦门冬;《凝视瑶函》方即为《医宗金鉴》方去桅子,加天
门冬、麦门冬、车前子。
[5]鹘眼凝睛:病症名,目如火赤,胀于眼睑之间,不能敛运转动,犹如鹘鸟之眼珠,赤
而定凝。
⑹蟹睛:病症名,相当于角膜溃疡穿孔,虹膜脱出。
[7]散结:解毒散结汤。
[8]状假设鱼胞:病症名,相当于球结膜水肿。
[9]火疳:病症名,相当于巩膜炎。
[10]解毒汤:指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苓、黄柏、桅子\
口1]解毒:指黄连解毒汤。
[12]淫热:指淫热反克之病。其证够多盹噪紧涩,赤脉贯睛,大便秘结或不秘结。
疏清剂
L驱风散热饮子(《凝视瑶函》)
驱风散热饮牛野,羌防苜归与大黄,
翘荷桅甘赤芍共,天行赤眼口]此为强。
散热消毒亦疏清,翘蓍苓连薄羌防。
【组成】连翘10g,牛著子10g(炒研),羌活10g,薄荷5g,大黄10g(酒浸),赤
芍药10g,防风5g,当归尾10g,甘草3g,桅子10g,川苛10g,水煎,食远热服。
【功用】祛风,泻火,活血。
【应用】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等病,属风热并重
者。
【附方】散热消毒饮子(《凝视瑶函》)牛野子10g(研炒)羌活10g,黄连10g,黄苓
10g,薄荷5g,防风5g,连翘10g,水煎,食后服。功能祛风清热。应用同驱风散热
饮子;亦用于眼睑炎性水肿属风热邪盛者。
2.七宝洗心敬(《银海精微》)
七宝洗心内外剂,麻黄大黄荆连桅,
当归赤芍兼活血,眼肿赤痛正相宜。
【组成】当归、赤芍药、大黄、黄连、桅子、荆芥,各30g,麻黄60g,为末,每服
10—12g,水煎,食后服。可改作汤剂:荆芥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散表,攻里,活血。
【应用】大体同驱风散热饮子,尤其适用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等病
球结膜水肿,疼痛较重者。
3.泻肺饮(《
秘传眼科纂要》)
泻肺饮用桑苓膏,枳壳甘草山桅翘,
荆防羌芷木通芍,白睛赤肿服之消。
【组成】石膏30g,赤芍药10g,炒黄苓10g,炙桑皮10g,枳壳5g,木通5g,连翘
10g,荆芥5g,防风5g,桅子10g,白芷10g,羌活10g,甘草5g,水煎服。
【功用】清肺泻火,疏风散邪。
【应用】大体同驱风散热饮子,但证属肺经风热,热偏重者;亦用于浅、深层巩膜炎。
4.加减四物汤《凝视瑶函》
加减四物薄牛子,荆防赤芍苜归地,
苦参连翘天花粉,实热生疮痛痒医。
清脾[2]膏甘地灯心,荆防苓芍翘荷桅。
调脾⑶粉苓陈术草,荆防翘荷君桔施。
【组成】生地黄15g,苦参10g,薄荷5g,川号5g,牛著子10g,连翘10g,天福分
10g,防风5g,赤芍药10g,当归10g,荆芥5g,水煎,食后服。
【功用】祛风清热,凉血活血。
【应用】眼睑接触性皮炎、眼睑湿疹、带状疱疹、热性疱疹等病,眼睑皮肤红赤,痛痒
并作,属风热重者;亦用于春天卡他性结膜炎。
【附方】(1)凉膈清脾饮(《凝视瑶函》)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热证。功能祛风,清
热,凉血。应用同加减四物汤。
(2)调脾消毒饮(《凝视瑶函》)天花粉10g,连翘10g,荆芥5g,甘草5g,牛野子
10g,桔梗10g,白茯苓10g,白术10g,薄荷5g,防风5g,陈皮5g,水煎,食前
温服。功能疏风清热,调气祛湿。应用于眼睑肿胀,质软,无结节,微红,微痒,微痛,
属风热挟湿,气机不调者。
5.新制柴连汤(《秘传眼科纂要》)
新制柴连治翳障,荆防苓芍蔓荆尝,
木通甘桅龙胆草,泻肝疏风效益彰。
四顺清凉功略同,龙胆三黄⑷羌柴防,
车前生地苜归芍,枳壳甘草木贼桑。
泻热黄连药不繁,升柴地苓龙胆藏。
【组成】柴胡10g,黄连5g,黄苓10g,赤芍药10g,蔓荆子10g,桅子10g,龙胆
草5g,木通5g,甘草5g,荆芥5g,防风5g,水煎服。
【功用】泻肝火,祛风邪。
【应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病属肝经风热者。
【附方】(1)四顺清凉饮子(《凝视瑶函》)当归身10g,龙胆草5g(酒洗),黄苓10g,
炙桑皮10g,车前子10g(包),生地黄15g,赤芍药10g,枳壳5g,炙甘草5g,熟
大黄10g,防风5g,川苜5g,炒黄连5g,木贼5g,羌活10g,柴胡10g,水煎,食
远服。功能清肝祛风,凉血退翳。应用于化脓性角膜炎,属肝经风热,热偏重者。
(2)泻热黄连汤(《原机启微》)黄连10g,(酒洗),生地黄15g(酒洗),龙胆草5g,
升麻10g,黄苓10g(酒炒),柴胡10g(酒洗),水煎,午食前热服。功能泻肝祛风。
应用同新制柴连汤,风热之邪较轻者。
6.抑阳酒连散(《原机启微》)
抑阳酒连羌独防,苓连知柏地桅襄,
草芷已前蔓荆寒,瞳神紧小效验彰。
抑阳连柏归地茯,知母寒水独活匡。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热证。
【功用】袪风静痛,泻火解毒。
【应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属热毒内发,风邪外加者(参见卷二目病条辨•风热证\
【附方】抑阳汤(《秘传眼科纂要》)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火热证。功能清火,滋阴,和
血。应用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火热证,瘀热渐解者;亦用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7.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
绿风羚羊饮大黄,玄参知母黄苓商,
茯苓细辛车防桔,风火升扰神光殃。
【组成】玄参10g,防风5g,茯苓10g,羚羊角3g(粉剂吞服),车前子10g(包),
知母10g,黄苓10g,细辛3g,桔梗5g,大黄10g,水煎,食后温服。
【功用】清肝,泻火,祛风。
【应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属外风引动肝火者。
注释
⑴天行赤眼:病症名,相当于流行性结膜炎。
⑵清脾:凉膈清脾饮。
⑶调脾;调睥消毒饮。
⑷三黄:大黄、黄连、黄苓。
祛湿剂
除湿汤⑴(《秘传眼科纂要》)
除湿汤中滑石苓,荆防苓连陈枳并,
车前木通甘草翘,烂弦[2]疮痍[3]总能净。
【组成】连翘10g,滑石10g,车前子10g(包),枳壳5g,黄苓10g,黄连10g,
木通5g,甘草5g,陈皮5g,白茯苓10g,防风5g,荆芥5g,水煎服。
【功用】祛湿,清热,疏风。
【应用】溃疡性睑缘炎、热性疱疹、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病,红赤痛痒,渗
出粘液,糜烂结痂,属风湿热合病而湿重者;亦用于春天卡他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病属
同型者。
【注释】
[1]《秘传眼科纂要》中还有一除湿汤,较本方少黄连、黄苓。
⑵烂弦:即烂弦风证,相当于溃疡性睑缘炎。
[3]疮痍:即风赤疮痍症。
化痰剂
L正容汤(《凝视瑶函》)
正容秦芫宣木瓜,僵蚕胆星白附夏。
羌防甘草黄松节,生姜三片酒服嘉。
【组成】羌活10g,白附子10g,防风5g,秦芫10g,胆南星10g,白僵蚕10g,制
半夏10g,木瓜10g,甘草5g,黄松节(即茯神心木)10g,生姜3片,水煎,药液
酌情加酒服。
【功用】祛风化痰,舒筋活络。
【应用】麻痹性斜视、面神经麻痹等病属风痰阻络者。
2.化痰丸(《秘传眼科纂要》)
化痰丸用川连贝,夏陈苓草花粉陪。
化坚二陈⑴功效同,黄连僵蚕痰热畏。
【组成】半夏、炒川连、花粉、陈皮、川贝、茯苓,各30g,甘草21g,为末,炼蜜为
丸,每服6g,每日2—3次。可改作汤剂:陈皮、甘草各5g,余药各10g,水煎
服。
【功用】清热化痰。
【应用】角膜溃疡坏死组织粘稠、葡萄膜炎角膜后壁沉着物久不吸收、玻璃体混浊、视
网膜渗出斑块等病证,属痰热者;亦用于睑板腺囊肿。
【附方】化坚二陈丸(《医宗金鉴》)陈皮、制半夏,各30g,茯苓45g,生甘草9g,
白僵蚕60g(炒),川连9g,共研细末,荷叶煎汤合丸,每服6g,白滚水送下。可改
作汤剂:陈皮、生甘草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清热化痰。应用同化痰丸。
3.将军定痛丸(《凝视瑶函》)
定痛丸治雷头风[2],天麻僵蚕城青碳,
夏陈芷荷苓军桔,搜风攻痰力最猛。
清痰饮用胆南星,花粉青黛石膏逢,
夏陈桅苓茯苓枳,降火逐痰不治风。
【组成】黄苓21g(酒洗),白僵蚕、陈皮(盐煮,去白)、天麻(酒洗1桔梗各15g,
青豫石(城\白芷各6g,薄荷10g,大黄60g(酒蒸,焙干),半夏30g(牙皂、
姜汁煮,焙干1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6g,食后临卧茶清吞之。
【功用】逐痰,搜风,降火。
【应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属风邪引动痰火者;亦用于眼病伴顽固性头痛。
【附方】清痰饮(《凝视瑶函》)陈皮5g(去白),制半夏10g,天花粉10g,炒桅子
10g搬石膏60g,黄苓10g,白茯苓10g,胆南星10g,炒枳壳5g,青黛3g(冲服),
水煎热服。功能清泄肝胃,化痰理气。应用大体同将军定痛丸,但无外风引动者。
【注释】
[1]二陈:二陈汤(制半夏、茯苓、陈皮、甘草1
⑵雷头风:病症名,指头眼猛烈疼痛,有大、小雷头风之分。
退翳剂
1.拨云散(《叶氏眼科良方》)
拨云蝉衣与青箱,柴苓菊贼车前防。
消翳荆防枳蔓草,苛归贼蒙柴地黄。
二方皆治黑睛翳,余邪未尽服之爽。
【组成】木贼30g,蝉蜕30g,柴胡18g,防风18g,菊花24g,黄苓18g,青箱子
24g,车前子24g,为末,空肚开水调服6g,晚再服3g,或以猪肝1块剖开,填药末
6g在内,煨熟食之。可改作汤剂:蝉蜕、防风、菊花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疏风,清热,退翳。
【应用】角膜浅层炎性病变及角膜溃疡恢复时期,刺激证状较轻,风热不重者。
【附方】消翳汤(《秘传眼科纂要》)木贼5g,密蒙花5g,当归尾10g,生地黄15g
(酒蒸),蔓荆子10g,枳壳5g,川苜5g,柴胡10g,甘草5g,荆芥5g,防风5g,
水煎服。功能退翳明目,祛风活血。应用于角膜炎吸收时期,风邪未净者。
2.蒙花散(《秘传眼科纂要》)
蒙花散中菊蝉衣,地骨桑皮青箱藜,
连翘木贼石决明,白翳侵睛色如瓷。
【组成】蜜蒙花、木贼、白薄藜、地骨皮、桑白皮、蝉蜕、石决明、连翘、
青箱子、菊花,各等分,为末,适量开水泡,代茶服。可改作
汤剂:石决明15g(先煎),木贼、蝉蜕、菊花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清肝肺,退翳磨障。
【应用】深层肌膜炎并发硬化性角膜炎,属肺热蕴结,侵犯肝经者。
3.滋阴退翳汤(《眼科临症笔记》)
滋阴退翳玄地麦,菊知茨藜青箱赅,
木贼蝉衣菟丝草,翳障后期正合拍。
【组成】玄参15g,知母10g,生地黄15g,麦门冬10g白痍藜10g(炒)木贼5g,
菊花5g,青箱子10g,蝉蜕5g,菟丝子10g,甘草5g,水煎服。
【功用】滋阴,退翳,明目。
【应用】角膜炎吸收时期阴已伤者。
4.退翳仙术散(《圣济总录》)
退翳仙术苍术焙,木贼谷精蛇蝉蜕,
炙草黄苓补与清,健脾明目翳障备。
【组成】苍术60g(米泊浸一宿,切焙),木贼30g,甘草30g(炙铿),蝉蜕0.3g(洗),
谷精草0.3g[l],蛇蜕3g(洗焙),黄苓15g(去黑心),捣罗为散,每服1.5g,空
肚临卧,冷水调下。可改作汤剂:苍术15g,蝉蜕、谷精草各3g,蛇蜕1.5g,余药各
5g,水煎服。
【功用】健脾,退翳,明目。
【应用】角膜炎吸收时期,以治程中服寒凉药物过量者尤其适宜。
5.退翳散(《眼科临证录》)
退翳散顶用香附,苜归白芍蝉钩补。
翳障势缓避苦寒,调和气血方药殊。
【组成】嫩钩藤10g,蝉蜕5g,制香附10g,当归10g,川苜5g,白芍药10g,水
煎服。
【功用】调和气血,平肝退翳。
【应用】树枝状角膜炎,刺激证状不重,风热较轻者。
注释
口]蝉蜕、谷精草剂量偏小,可增至
3—10go
疏肝剂
柴胡参术汤(《凝视瑶函》)
柴胡参术配伍严,四物⑴甘草青皮应。
疏肝解郁补气血,暴盲之证疏补兼。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虚证。
【功用】疏肝解郁,补气益血。
【应用】急、慢性视神经炎的恢复时期,属肝郁气滞,气血两虚者;亦可用于视神经萎
缩、瘠病性黑耳蒙等病。
【注释】
[1]四物:四物汤。
治血剂
1.当归补血汤[1](《原机启微》)
亡血过量须补血,苜归芍膝天冬抉,
生地熟地术防草,睛珠酸痛服之悦。
【组成】当归10g,熟地黄15g,川苜5g,牛膝10g,白芍药10g,炙甘草5g,白术
10g,防风5g,生地黄15g,天门冬10g,水煎,稍热服。
【功用】补血,滋阴,止痛。
【应用】睛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俱各痰痛,属血虚者,
可用于视疲劳及慢性视神经炎等病。
2.宁血汤(体会方,录自《中医眼科学》)
宁血白茅芍及菽,阿胶侧柏墨旱莲,
黑桅生地仙鹤草,专治内眼出血鲜。
(
皿】仙鹤草10g,旱海10g,生地黄15g,桅子炭10g,
白芍药10g,白及10g,白鼓10g,侧柏叶10g,阿胶10g(洋化和服),白茅根10g,
水煎服。
【功用】清火,凉血,止血。
【应用】内眼出血初期,仍有出血偏向,属血热妄行者。
3.祛瘀汤(体会方,录自《中医眼科学》)
祛瘀郁金苜归地,桃仁丹参配赤芍,
旱莲泽兰仙鹤草,眼底出血瘀阻络。
生蒲黄汤功略同,荆炭生地郁金酌,
旱莲川苜丹皮参,散收兼施功效卓。
【组成】川苜10g,归尾10g,桃仁10g,赤芍药10g,生地黄15g,旱莲草10g,
泽兰10g,丹参15g,仙鹤草10g,郁金10g,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应用】内眼出血,病情大体稳固,无再出血偏向。
【附方】生蒲黄汤(《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生蒲黄24g,旱莲草24g,丹参15g,荆芥
炭12g,郁金15g,生地黄12g,川苛6g,牡丹皮12g,水煎服。功能凉血止血,活
血化瘀。应用同祛瘀汤。
4.人参苏木汤(《眼科集成》)
人参苏木治暴盲,瘀血停留玄府伤。
《捷径》加入桔红桃,苜归生地赤芍帮。
【组成】西洋参12g,苏木15g[2]水煎服。
【功用】祛瘀益气。
【应用】眼底出血成瘀,体偏虚者。
【附方】人参苏木汤(《目科捷径》)党参[3]15g,苏木15g,桃仁10g,桔(橘)红
10g,川苜10g,当归10g,生地黄15g,赤芍药10g,水煎服。功能祛瘀益气。应用
同《眼科集成》人参苏木汤。
5.破瘀汤(何有全方)[4]
破瘀丹参归芍苛,郁金桃仁牛膝荒,
蟾虫水蛭大黄入,眼底积血收奇功。
【组成】当归10g,赤芍药15g,川苜10g,丹参30g,竞蔚子15g,郁金10g,桃
仁10g,螭虫10g,水蛭10g,牛膝10g酒炒大黄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食
后服。20剂为1个疗程。
【功用】破血化瘀。
【应用】重证玻璃体积血,无出血期(出血后3—10天X
6.归芍红花散(《凝视瑶函》)
椒疮累累胞内生,风树再血瘀滞成。
归芍红花生地翘,桅苓随白军增。
【组成】当归、大黄、桅子、黄苓、红花,以上俱酒洗,微炒,赤芍药、甘草、防风、
白芷、生地黄、连翘,各等分为末,每服10g,水煎,食远服。现代临床常改作汤剂:
生地黄15g,甘草、防风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袪风清热,活血化瘀。
【应用】沙眼进行期、春天卡他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等病,属风热相搏,血滞
瘀结者;亦用于沙眼性角膜炎。
7.经效散(《济生方》)
经效散治撞刺伤,柴草连翘与大黄,
犀角赤芍当归尾,泄热化瘀效相当。
【组成】大黄10g,当归尾10g,赤芍药10g,甘草5g,连翘10g,柴胡10
g,犀角3g(磨汁或铿末冲服,现用水牛角60g代),水煎,
食远服。
【功用】泄热散瘀。
【应用】机械性眼夕M为伴感染者;亦用于眼化学伤及肝经瘀热所致的内、外眼病。
8.分珠散(《眼科集成》)
分珠乳香与血竭,苏木红花归膝斟,
朱砂槐花与紫草,大黄蒲黄丹皮参。
止痛没药⑵硝黄竭,当归立效乳香军。
凉血散血并止痛,目中瘀热三方珍。
【组成】槐花10g,蒲黄10g,苏木10g,红花10g,紫草10g,牡丹皮15g,丹参
10g,血竭2g(研末,药液冲服),乳香10g,大黄10g,朱砂1g(研末,药液冲服),
当归尾10g,牛膝10g,水煎服。
【功用】清热凉血,化瘀定痛。
【应用】眼部血热瘀结证,头眼痛甚者;亦用于眼外伤,内、外眼出血,眼部红肿灼热,
疼痛较剧者。
【附方】(1)止痛没药散(《医宗金鉴》)没药60g,芒硝45g,大黄45g,血竭30g,
捣筛为细末,食后热茶清调下3g。可改作汤剂:血竭2g(研末、药液冲服),余药
各10g(芒硝冲服),水煎服。功能泻火,化瘀,定痛。应用于眼外伤,属血热瘀结,
痛甚,便秘者尤宜。
(2)当归立效散(《普济方》)当归、大黄各30g,乳香3g(研),挫碎,每服21g,
水煎,食后临卧温服。可改作汤剂:三味各10g,水煎服。功能泻火,化瘀,定痛。应
用同分珠散。
注释
⑴当归补血汤:又名苜归补血汤。
[2]原方中苏木45g,录此供参考。
[3]党参:为人参之误,但临床经常使用之。
[4]录自《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4;4(3):148
[5]止痛没药散:又名没药散。
⑹没药:指止痛没药散
补益剂
1.明目地黄丸(《凝视瑶函》)
明目地黄益肾肝,生熟二地五味丹,
柴胡山萸与泽泻,茯神归身山药掺。
【组成】熟地黄120g(焙干),生地黄(酒洗1山药、泽泻、山萸肉(去核,酒洗\
牡丹皮(酒洗1柴胡、茯神(乳蒸,晒干1当归身(酒洗X五味子(焙干),各60g,
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空肚淡盐汤送下。现代临床常改作汤剂(参见卷二目病
条辨•虚证X
【功用】补益肝肾,滋阴明目。。
【应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等
病的后期时期及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白内障初起期、视神经萎缩等病,属肝肾阴虚
者。
2.四物五子丸(《济生方》)
四物五子熟地归,苛芍覆盆菟丝汇,
枸杞车前地肤子,干涩昏花精血亏。
三仁五子治昏渺[1],枸菟覆味车前缀,
柏子改枣共三仁,归地沉苓以蓉随。
【组成】当归(酒洗I川苜、熟地黄、白芍药、枸杞子、覆盆子、地肤子、菟丝子
(酒浸,炒)车前子(酒蒸,量虚实加减),各等分,为细末,
炼蜜为丸,每服10g,不拘时,盐汤送下。可改作汤剂:川苜5g,余药各10g,水煎
服。
【功用】补血,益精,明目。
【应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视神经萎缩、视网
膜色素变性等病,属肝肾不足,精亏血虚者;亦用于干眼综合征、干燥性角膜炎、视疲
劳等病干涩视糊者。
【附方】三仁五子丸(《济生方》)柏子仁、藁茯仁、酸枣仁、五味子、菟丝子(酒制\
枸杞子(酒蒸\覆盆子(酒浸X车前子(酒浸X肉灰蓉、熟地黄、白茯苓、当归、
沉香,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空肚用盐、酒送下。可改作汤剂:沉香
1.5g,研末、药液冲服,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益肾填精,补心养血。应用同四物
五子丸,要紧用于眼底病变。
3.菊睛丸(《凝视瑶函》)
菊睛丸顶用菊花,巴戟枸杞汝蓉加。
普济菊睛增五味,瞻视不明冷泪下。
【组成】甘菊花120g(去梗叶,炒),巴戟天30g(去心),肉放蓉60g(酒洗,去皮
炒,切焙),枸杞子90g(捣焙),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温酒或青盐汤空肚食
前送下。可改作汤剂:每味各10g,水煎服。
【功用】温补肝肾,止泪明目。
【应用】流泪证,属肝肾亏损,偏于阳虚者;亦用于眼底病变同型者。
【附方】菊睛丸(《普济方》)巴戟天30g(水浸,去心),五味子90g,枸杞子120g,
肉次蓉60g(酒浸一宿,焙干),甘菊花150g,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食前
盐、酒送下。可改作汤剂:每味各10g,水煎服。功用、应用同《凝视瑶函》菊睛丸。
4.杞实粥(《眼科阐微》)
杞实粥内用粳米,英实先煮再枸杞。
目得精气方能明,填精重在养胃气。
【组成】英实21g,选净硬皮,滚水淘洗四、五次,又极滚水泡透听用。枸
杞子10g,选肥大赤色者,用水淘一次,滚水泡透听用。粳米,晚熟者大半茶锤(约
60g),滚水淘洗四、五次听用。三味如法制完,第二天晨,用砂锅一口,
先将水烧滚,下芙实煮四、五沸,次下枸杞子子煮三、四沸,又下粳米,共煮至浓烂香
甜,空肚食之。煮粥之水多加,勿添冷水。
【功用】养胃健脾,补肾填精,健身明目。
【应用】作为眼底病恢复期及一些慢性眼病的辅助医治。
注释
⑴昏渺:即瞻视昏渺症。
补清剂口]
1.益气解毒汤(吴连玺方)
益气解毒黄黄多,紫草公英与薄荷,
参苓白术车前子,目病正虚邪羁瘗。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虚证。
【功用】扶正益气,清热解毒。
【应用】单纯疱疹性角
膜炎、葡萄膜炎等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参见卷二目病条辨•虚
证工
2.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石斛夜光枳膝苜,二地二冬杞丝灰,
青箱菊花犀羚角,参味连杏魂草风,
山药茯苓决明子,养阴明目第一功。
【组成】天门冬、人参、茯苓、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菟丝子、牛膝、五味子、茨
藜、石斛、肉次蓉、川甘、炙甘草、枳壳、青箱子、防风、黄连、犀角、羚羊角、菊花、
决明子、山药、枸杞子、杏仁,市场有成药,每服10g,每日2次,温水或盐汤送服。
【功用】补肾滋阴,健脾益气,清肝明目。
【应用】要紧用于老年性白内障初起期、开角型青光眼、视疲劳等病;并可作为一些慢
性眼底病的辅助医治。
3.明目珠还散(包寅嘉方)
明目珠还术人参,女蓉菟丝海狗肾,
杞菊蒙花珍珠丹,楮实胎盘神光增。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虚证。
【功用】温肾填精,补气益血,清肝明目。
【应用】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恢复时期,虚多邪少者;亦用于小儿
皮质盲、视神经萎缩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后期等病(参见卷二目病条辨•虚
证)
4.补水宁神汤(《凝视瑶函》)
补水宁神两地味,茯神麦冬芍甘归。
阴亏阳浮光欲散,水充火宁神自维。
【组成】熟地黄10g,生地黄15g,白芍药10g,当归10g,麦门冬10g(去心),茯
神10g,五味子10g,生甘草5g,水煎,空肚温服。
【功用】滋阴清心,安神明目。
【应用】多种眼底病变引发的闪光自觉病症(不包括视网膜离开预兆),属肾虚心神不
宁者。
5.滋阴降火汤(《凝视瑶函》)
滋阴降火汤麦冬,生熟地黄归芍苛。
柴苓知柏甘草梢,专治目病虚火动。
加味坎离用四物[1],杞菊知柏女贞同。
【组成】当归10g,川苜5g,生地黄15g(姜汁炒),熟地黄10g,黄柏10g(蜜水炒),
知母10g(蜜水炒),麦门冬10g(蜜水炒),白芍药10g(薄荷汁炒),黄苓10g,柴
胡3g,甘草梢5g,水煎,热服。
【功用】滋阴降火,养血凉血。
【应用】视盘血管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慢性葡萄膜炎等病,属阴虚火旺者;并可用
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视神经炎等病属阴虚火旺
者。
【附方】加味坎离丸(《凝视瑶函》)怀庆熟地黄240g(一半用砂仁30g,以绢袋盛放
砂罐内,用酒二碗煮干,去砂仁不用;一半用白茯苓60g研末,如前用酒二碗煮干,
去茯苓不用,捣膏),甘州枸杞子120g(烘干),当归120g(好酒浸一日,洗净晒干),
白芍药120g(好酒浸一日,切片晒干),甘菊花90g,厚川黄柏24
0g(60g酒浸,60g盐水浸,60g人乳浸,60g蜜浸,各一日
夜,晒干,炒褐黄),川苛120g,女贞实120g(蜜水拌,九蒸九晒),知母180g(分
作四分,如黄柏四制同),除地黄膏另入,余八味修制如法,和合一处,铺开,日晒夜
露二日夜,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空肚白滚汤送下,或青盐汤亦可。可改作汤
剂:熟地黄15g,川苜5g,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滋阴降火,养血明目。应用同
滋阴降火汤。
6.地芝丸(《凝视瑶函》)
能远怯近地芝丸,菊枳天冬生地选。
明目固本天麦冬,生熟地黄杞菊伴。
【组成】天门冬(去心),生地黄(焙干)各120g,枳壳(去穰1菊花各90g为细
末,炼蜜为丸。每服10g,食后茶清送下。可改作汤剂:生地黄15g,菊花、枳壳各
5g,天门冬10g,水煎服。
【功用】滋阴,增液,明目。
【应用】可用于屈光不正引发的视疲劳,眼内干涩酸痛,属阴虚者;亦用于干燥性角膜
炎、干眼综合征、表层点状角膜炎等病。
【附方】明目固本丸(《银海精微》)生地黄90g,熟地黄90g,天门冬90g,麦门冬
90g,枸杞子90g,菊花60g,研末,炼蜜为丸,每服10g,空肚盐汤下。可改作汤剂:
生地黄15g,菊花5g,余药各10g,水煎服。功能补肝益肾,滋阴明目。应用大体同
地芝丸。
注释
口]补清剂:指补益法与清热法合用的方剂,包括滋阴降火剂。
[2]四物:四物汤。
助阳剂
1.定志丸(《凝视瑶函》)
不能远视宜定志,参苓菖蒲远志须。
加味定志功效增,再入肉桂与黄黄。
【组成】远志(去心\菖蒲各60g,人参、白茯苓各30g,为细末,炼蜜为丸,以朱
砂为衣,每服10g,米饮送下,食后临卧,每日3次。可改作汤剂:人参改作党参15g,
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补心养神,开窍明目。
【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户外景观停车场施工合同
- 图书馆木门安装合同
- 设备租赁合同:科研仪器租赁模板
- 汕头赛车场租赁合同
- 太阳能工程监理协议
- 会计师事务所续租合同
- 员工离职后知识产权协议书
- 石油企业安全员聘用合同模板
- 艺术园区共建租赁合同
- 能源供应合同备案规则
- 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PPT
- 悬梁刺股-图文
- 公司组织结构图Word模板
- CYYF城镇污水厂全过程除臭工艺课件
- 国际机场人体捐献器官航空运输管理规定
- 课件:第三章 社会工作项目的策划(《社会工作项目策划与评估》课程)
- 国产保健食品灵芝孢子粉胶囊工艺(GMP使用)
- 新历史小说1课件
- 2023年大连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国内外油气管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课件
- 内蒙古农业大学会计学基础期末提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