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西方绎济学的研究对象1.经济学的定义及其产生和发展(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经济有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经济行为的科学。按照“经济”一词的字面含义来理解:①它是指人们从事与物质资料生产有关的活动;②它是指效率、节省或节约,即通过仔细地使用有限的资源避免浪费,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满足。(2)经济学定义的产生与发展①经济一词的产生“经济”一词源于希腊语,由家庭和管理两个词组成。古代的奴隶制经济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而规模较大的奴隶主庄园往往役使成百上千的奴隶进行劳动。由此产生了最初的经济学,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奴隶制经济应如何组织生产、管理奴隶,以增加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总量。严格地说,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前,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学。②政治经济学从15世纪开始,特别是到了16和17世纪,许多人开始对研究经济问题感兴趣,“政治经济学”这一著名的术语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意思是:现在的经济学已经与个人的发财致富无关了,因为它讨论的是与整个国家有关的富裕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在于富国裕民。在斯密之后,许多经济学家,继续补充、发展和完善政治经济学体系,使政治经济学成为关于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科学。③边沁与帕累托的定义到了19世纪下半叶,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阐述。这也许是因为国民财富或物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大目的的手段。这个更大目的就是福利。帕累托则把福利最大化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联系起来。他提出的标准被后人称之为“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是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效率标准。④马歇尔的经济学定义马歇尔为经济学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即研究其中同取得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关系最密切的那一部分。他强调,经济学不仅是研究财富的科学,而且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个分科;即经济学不仅涉及物质财富本身,也涉及一定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福利。⑤罗宾斯对经济学的定义20世纪初的罗宾斯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使用中间进行分配的科学。强调人们面临的稀缺性和选择问题,强调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找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与欲望的方法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⑥凯恩斯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持久、广泛的经济危机。实现了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一方面,凯恩斯提供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分析工具,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以拯救资本主义于水火之中;另一方面,他把经济学分为两部分,这就明确划分出宏观和微观,并重点研究与国民收入总量有关的宏观问题,从而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产生1948年,萨谬尔森把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安排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中,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自此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理论观点上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没有突破萨谬尔森的理论体系。2.稀缺性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稀缺性的含义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这些资源和一定的技术生产出来的每一种物品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稀缺性。(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①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由稀缺性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即关于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②经济效率问题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即关于经济效率的问题。3.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1)微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这些单位有:作为消费决策单位的家庭,作为生产决策单位的企业。它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分析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考察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找到实现稀缺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2)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如国民收入、就业、总产量、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政府的财政、货币、收入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它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决定过程。(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的节省和提高经济效率,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区别主要在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微观经济学代表由下而上的视角,而宏观经济学代表由上而下的视角。在微观经济学中,总产量、价格总水平、总就业量是作为已知变量看待,侧重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正是微观经济学假定不变的经济总量。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经济人”模式“经济人”就是经济学家用以解释经济行为而概括出来的一种关于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简单抽象,这种抽象的人具有以下三个规定性:(1)个体本位主义个人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因素,他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具有明确的认识,对于经济生活中的任何变动,都能做出独立的选择。因此,个人是经济决策最基本的单位,是经济活动的实质性主体,经济学应该以个人作为其分析的基本单元,并把个人的活动作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2)自利原则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经济生活中的人是出于利己的动机去从事经济活动。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应该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先决条件的。(3)理性原则它是自利原则的进一步补充,也是“经济人”的核心内容。理性原则说的是,一个追求自利的人,在作经济决策时,总是力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当他面临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时,他总是比较各种方案给他带来的成本和收益,从而选择能使他的收益最大或他付出的成本最小的方案。2.理论模型一个模型是由若干个借以推出结论或预测的假设构成的,它被用来说明观察的现象,并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理论模型是现实世界本质的概括。(1)理论模型的内容①变量。变量是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素,是指互相有关系的因素,通常采取不同度量单位的数值。a.自变量和因变量。如果某一变量发生变化,另一变量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在这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中,前者为自变量,后者为因变量。b.存量与流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所测定的量,没有时间单位;流量带有时间单位,表示在一段时期内多少。c.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要在理论里加以说明的变量。外生变量是指影响内生变量的变量,但它们本身由理论以外的因素决。②假设。假设是理论模型用来说明事实的限定条件。假设的作用在于,排除“偶然”及“次要”因素的干扰,使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晰地显示出来。③假说。假说是关于经济变量之间如何发生互相联系的判断。在经济模型中,假说有着重要作用并处于核心地位。④预测。预测是根据理论假说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方向、大小、程度等作出的判断,它是在理论限定的范围内运用逻辑规则演绎出来的结果。科学的预测是条件性的判断。(2)对理模型的评价理论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但是概括和总结是否准确、正确只能诉诸客观实际,即将理论预测与观察到的实际对比,这一步称为验证。但是,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运用,往往有许多严格的假设条件,其中有许多假设为了在一种理想化的纯粹状态中处理问题,抽象掉现实世界的许多因素,使理论模型与现实世界极不符合,它的结论很难用客观实践来验证。结果,理论变成一种纯粹的逻辑推理,单纯从理论的逻辑推理过程来说,很难找出其中的破绽,但用它来解释和说明现实则是很成问题的。3.价值中立原则(1)价值判断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作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由于这种判断与人们的价值观直接发生关系,所以被称之为价值判断。把价值判断渗入到经济研究中就会背离科学客观性的要求,将经济学导入歧途,使经济学变成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工具。(2)价值中立原则的含义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①实证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力求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是在所观察到的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抽象的方法,通过分析推理,揭示出经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得出理论命题,它必须能经受事实的验证,并能对未来作出预测。②规范经济学的含义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样标准的理论和政策。规范经济学力求回答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总之,实证经济学的任务是如何客观地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怎样按人们的意图改善经济运行状况。4.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1)供求分析供求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分析的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而任何一个市场都有两个方面:买者(需求者)和卖者(供给者)。尽管由于某种原因,市场交易的结果可能有利于一方,而不利于另一方,但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决定,都离不开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方面。因此,供求分析是经济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1)均衡分析①均衡的含义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以致这一体系内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这种均衡状态是一种所有重要经济变量都保持稳定不变的状况。②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分析又可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a.局部均衡分析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经济中的一些小部分的经济现象,假定这些小部分所发生的事情不会对社会经济的其他部分产生重大影响。b.一般均衡分析假定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也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影响。因此,只有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每种商品的价格或供求的均衡才能实现。(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①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假定人口、资本存量、技术和知识水平、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规模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力图说明什么是经济变量的均衡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向前发展。静态分析实质是无危机论。②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有两个基本特点:a.把时间因素导入分析中。动态分析要求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必须明显地表示出来,并认为在一定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值部分地取决于以前某一时点上有关经济变量的值。b.注意过程分析。动态分析通常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变量在连续的各个期间的变化情况。③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主要考察新的均衡状态与旧的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将变化后形成的均衡状态与旧的均衡状态加以比较,研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不研究变动过程本身,即由旧的均衡向新的均衡变动的过程。(4)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一种决策方法,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采取或取消一种经济行为。在经济上,边际量是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后增加量,研究这个增量的性质和作用,构成了边际分析的基本内容。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或增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5)数学分析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表述工具数理经济学是指一种主要运用数学工具分析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关系的理论经济学,它将经济关系变成为数学符号、方程式、曲线、图表,并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推理。其方法论的特征为:①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数量关系。②数学方法是唯一能给经济学提供科学性的方法,经济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必须是一门数学的科学。③数学逻辑具有语言思维逻辑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④数学方法不仅是一种表述的方法,它也是发现真理的科学工具。数学是对经济现象进行量的分析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不能过高地估计数理经济分析的作用。因为经济学研究的首先是社会经济关系,它不能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另外,量的分析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单凭数学分析不能发现真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直接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三、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图1-1是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本教授关于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的图示修改而成的,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它可以提供关于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这一问题的最浅显而又最直观的答案。图1-1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2.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作为关于人与物之间的技术问题来处理,它从稀缺出发,研究在既定不变的制度框架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弪济地使用稀缺资源,通过交换,达到均衡和协调,获得最大限度满足。(2)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理论上的反映和概括。因此,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贯穿于西方经济学的始终,贯穿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立场、方法和观点之中。它重点研究私有制度是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以及解决的效率如何。(3)西方经济学是人类关于经济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和分析经济现象、探索经济规律的累积性知识的结晶,它具有科学的成分。(4)在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时,还应该看到中国和西方在国情上的重大差异之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运用西方经济学中即使是有科学成分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现实问题时,必须注意到基本国情不同。西方经济学的借鉴意义很可能在于它能提供新的思考线索、概念和分析工具,而不在于具体的理论和观点。1.2课后习题详解一、基本概念稀缺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人价值中立原则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经济理论模型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存量和流量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边际分析答:略。二、思考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如何看待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答:(1)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迄今在世界上尚不存在一个众所同意的定义。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其中包括教科书、官方文件、私营经济记录、专业或非专业著作、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报道,等等。包括有下列三种类别的内容:①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②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等。③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从常规意义上理解,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2)当今世界的经济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①政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联系在于有着共同的渊源,即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是均衡价格理论。它们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论的发展。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a.根本目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而且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论述经济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同时论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b.研究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规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c.研究的层次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它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一般而言,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虽然,西方经济学也会涉及制度的分析,但从整体上说它着重研究的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运动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d.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主线,由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构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整体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西方经济学是由供给、需求、效用、成本、收益、边际、均衡等概念构成的不同分析框架,以供求为核心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在宏观部分中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观点,因而西方经济学的统一性较差些。e.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抽象法和辩证法。而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心理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答:(1)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这些单位有:作为消费决策单位的家庭,作为生产决策单位的企业。它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如居民家庭如何合理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效用和满足;企业的成本、价格和产量是如何决定的,企业如何取得最大利润;收入如何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问题。由于这些决策是在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动对各个经济单位的决策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分析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考察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找到实现稀缺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如国民收入、就业、总产量、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政府的财政、货币、收入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它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决定过程,分析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探索实现整个社会生产能力长期稳定增长的方法和途径。(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①两者的联系a.研究目的相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b.研究的内容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只有把他们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c.研究的方法都主要是实证分析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d.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以及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从整体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②两者的区别a.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假设有: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进行调节。b.基本内容不同。前者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后者的基本内容则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c.研究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后者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d.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即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e.核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7><f.研究方法不同。前者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后者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3.经济学能否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答: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法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经济学面临着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这种判断世界跟人们的价值观直接发生关系。当西方经济学家试图剥离经济学与价值时候,发现那是不现实的,因为科学与价值判断是不能分割的,科学也需要价值判断以为人类服务。经济学研究的首先是社会经济关系,片面地强调量的分析和数学方法,把经济关系变为一系列的算式,必然抹煞各个经济范畴质的特点,抹煞经济范畴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内容,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适当的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要认识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特点融会变通。4.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答: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进行描述,这就是“价值中立”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人物是如何客观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它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而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怎样按人们意图改善经济运行状况,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尽管经济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经济学,但它依然需要价值判断。当西方经济学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时,发现经济学面临着自然科学通常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设计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即价值判断。5.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能否妨碍西方经济学家正确认识经济规律?答: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理论上的反映和概括。因此,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明显的,即在意识形态上,宣布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强化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这种价值取向贯穿于西方经济学的始终,贯穿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立场、方法和观点之中,也必然会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规律的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只关心和研究一种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它重点研究私有制度是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以及解决的效率如何。然而,把现存的当作合理的,在既定的制度下研究既定的“客观”事实,这本身就暗含着保守的意识形态,即目前流行的经济制度是最好的,这显然代表那些在这种制度下生活得最舒服的既得利益者的观点。应该指出,资本主义的种种经济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它充分暴露了这个制度的不合理性。但是,西方经济学只是在运行层次上研究问题,而把问题归结为引起人们诸如投资、储蓄、消费等经济行为的普遍心理倾向。这种学说具有明显的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性质。西方经济学有意或无意回避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无视或抹煞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这个世界没有阶级矛盾和对抗,没有罢工和反罢工,没有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没有危机的爆发和股市的崩盘,没有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没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没有帝国主义和战争,没有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物化等等。总之,资本主义社会是美好、和谐和均衡的世界,这个世界通过交换,达到均衡和协调,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2.1复习笔记一、市扬经济、“看不见的手”与微观经济学1.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制度特征: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由私人企业组织生产,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最高主宰,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润。家庭或居民户构成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方,购买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或满足最大化。每一经济单位都是各自独立地做出自己的经济决策,政府很少加以干涉。这正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2.“看不见的手”与微观经济学“看不见的手”是经济学上的一个著名用语,被经济学家用以形容无人设计的市场价格机制在协调千百万人自发经济活动中的神奇作用。价格之所以可以协调千百万人的活动,其原因在于它在组织经济活动方面起着三种作用:传递信息、“刺激效应”和分配收入。(1)价格的形成受竞争机制的制约。竞争的市场价格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价格。(2)价格的自由变动,反映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供求状况,传递了关于供求双方随时变动的信息,并把各种商品的供求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和生产者,从而刺激生产者按需求变动的信息行动,刺激消费者按供给的信息行动,从而协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3)对于一个通过市场活动获取收入的人来说,他的收入取决于他出售货物和劳务的所得同他在生产这些货物和劳务所花费成本之间的差额,而这种差额又取决于市场为使用这些资源确定的价格。因此,价格具有分配收入的作用。价格的这三种作用是密切关联的。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人们了解价格体系的运行和作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需求和供给是分析有关价格和数量关系的基本工具。图2-1是其鸟瞰图。图2-1微观经济学鸟瞰图二、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1.需求函数需求函数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购买量和决定这些购买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等。在需求函数的理论研究中,西方经济学首先假定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而只考察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函数可以记作:。2.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1)需求函数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加以表示。(2)需求表需求表表示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打算购买的数量将是多少。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总和称为市场需求量,它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单个需求量在水平上相加而形成的。(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反映商品本身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线性的需求曲线可以表述为:。为横截距,为纵斜率,均为常数。需求曲线的通常形状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表示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如图2-2所示。图2-2需求曲线(4)需求定理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3.需求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1)正常品与低档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那么就称这种商品为正常品,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那么就称这种商品为低档品。(2)替代品与互补品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是指可以替代这种商品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互补品是指必须和该商品一起消费的另外一种商品。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3)需求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①需求的变化需求的变化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图形上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②需求量的变化需求量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在原有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如图2-3所示。如果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或替代品的价格上涨,需求曲线会右移到。需求曲线的右移表示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现在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在同样是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由原来的增加到。如果上述诸种因素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需求曲线就会左移,则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图2-3需求曲线的移动三、供给1.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1)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是指商品供给量和决定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有:该商品本身的售价、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相关商品的售价等等。微观经济学首先假定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不变,而只考察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对其供给量变动的影响。供给函数可以记作:(2)供给曲线线性的供给函数可以表述为:。根据这样的供给函数,可以描绘一条供给曲线,如图2-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说明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图2-4供给曲线(3)供给定理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就会减少。2.供给的变化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化是指商品价格不变而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动时,致使生产者在原来的每一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发生的变动,即整个供给水平的提高或下降。在图形上,供给的变化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如图2-5所示。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下跌或生产者采取先进技术生产,从而使生产成本下降,或者生产性替代品的价格下降等等,都会使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供给的数量,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由右移到,在同样的价格水平的条件下,供给量由上升到。反之,供给曲线左移。微观经济学也区分了供给的两种变化:一种是供给量的变化,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对应不同价格的点的运动;另一种是供给的变化,是供给曲线整个位置的移动。图2-5供给的变化四、供求法则: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1.均衡价格的形成(1)均衡价格的决定图2-6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在一起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在点相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数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果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市场价格将会提高,根据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价格提高,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一直到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为止。反之,价格下降将会增加需求,减少供给。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价格不再具有变动的趋势,而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均衡状态。马歇尔把这种使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又被称作市场出清价格。图2-6均衡价格的形成(2)市场的价格机制作用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关系中自发形成的,而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一般来说,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图2-6中,如果市场价格为,,需求量为,供给量为;供给大大超过需求,市场出现过剩的供给,激烈的竞争就会在供给者之间发生,产生一个把价格压低的力量,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直到两者相等、市场价格回复到均衡价格为止。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为,相反的过程就会发生。总之,价格、需求和供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论从何种状况出发,都会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过剩供给和过剩需求也都消失。2.均衡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定理(1)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假设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到,均衡点上升到,均衡价格上升到,而均衡数量也增加到。反之,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将下降。见图2-7(a)。由此可见,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图2-7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影响(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假设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右移到,新的均衡点使均衡价格下降,使均衡数量增加。相反,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见图2-7(b)。可见,供给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称之为供求定理,即: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而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①供求同时同方向变动,即同时增加或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均衡数量将同时增加或减少,而均衡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供需变动的相对量,可能提高,可能下降,也可能保持不变。②供求同时反方向变动。这时,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的变动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变动的相对比例,可能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维持不变。五、政府的价格控制政策及其后果1.价格下限与过剩价格下限又称为支持价格、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在西方国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和农民的特殊利益,价格下限经常被用于农产品的价格上。它有时也被用于要素的价格上,如最低工资法。最低限价必然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如图2-8所示,和分别代表市场供求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代表最低限价。由于高于,需求量为,而供给量为,,过剩量为。图2-8价格下限和过剩2.价格上限与短缺价格上限又称为限制价格、价格天花板,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最高限价会造成供给短缺和过度需求。如图2-9所示,某商品由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为,但政府认为这个价格水平过高,规定了一个最高限价,位于之下。由于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为,供求量为,短缺量为。图2-9价格上限和短缺由于价格被限制在,不能上升,从而不能通过价格上升减少过度需求,因而出现该商品供给的短缺。解决短缺的办法是:第一,排队;第二,实行配给制。但是这两种办法仍不能消除过度需求,必然导致黑市交易的出现和利用价格上限和均衡价格的差额进行投机活动。另外,供给短缺又会造成卖方市场,使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变坏。六、弹性理论1.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如下:因为商品需求量变化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所以需求弹性也有很多种。(1)需求的价格弹性①含义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为:如果用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用表示原来的价格,表示价格的变化量,和分别代表原来的需求量及需求变化量,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的一般形式为:②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和特征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因为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呈反比。为了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b.需求的价格弹性时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c.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概率不同。当需求曲线为一直线时,曲线斜率既定不变,但各点的需求弹性因位置不同而异,点的位置越高,其弹性越大;点的位置月底,其弹性越小。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其弹性越大;斜率越小,其弹性越大。③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a.。表明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幅度,即,说明价格稍有变化就会引起需求量较大的变化。称为富于弹性或有弹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坦。b.。表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即。价格大幅度下降只会引起需求量较小的增加,称为需求弹性不足或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c.三种极特殊情况,它们分别是,即;,即价格微小变化会引起需求量无穷大的变化;,即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这三种情况又分别被称为需求的价格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④弹性系数的计算a.点弹性。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b.如果需求曲线两点之间的距离较大,测量需求弹性就变成了测量需求曲线上相距两点之间的一段弧弹性。在计算弧弹性时会发现,由于计算的起始点不同,所得出的弹性系数会有不同的数值。其原因在于计算基数值的起始点不同。为了避免由于起始点的基数值不同而造成计算结果上的差异,采取按两点的平均数值计算弧弹性,公式为:⑤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主要因素a.它与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有关。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而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b.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数目越多和替代程度越高,价格的弹性就越大;反之,则价格弹性较小。c.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还与该种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关。一般来说,比重越高,弹性越大;比重越低,弹性越小。d.它与时间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时间越短,弹性越小;时间越长,弹性越大。(2)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用来测量某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用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分别表示起始收入和收入变化量,上式可写作:收入弹性系数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为0。如果收入弹性系数大于0,这表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引起对该商品需求的增加。收入弹性是负值,意味着收入水平提高,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应该指出,就一种商品而言,在不同收入水平上,收入弹性是不同的。如图2-10所示,图中横轴表示收入水平,纵轴表示需求量,曲线称为收入—消费曲线,它表示某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图2-10收入—消费曲线(3)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是用来测量某种商品需求量对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为:用表示商品对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则上述公式可以记作:的值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零。互补品的交叉弹性系数是负值,替代品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如果交叉弹性系数为零,表明这两种商品不相关。2.供给弹性(1)含义供给弹性一般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对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计算公式为: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供给的价格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十分相似。但是,由于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因此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正值。(2)供给弹性的类型①如果,表示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超过价格变化的百分率,即,称为供给富于弹性,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平坦。②如果,被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③另外三种特殊的情况是:、和,它们分别被称为供给的单位弹性、供给的完全弹性和供给完全无弹性。在图形上,分别用过原点的直线、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和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来表示。(3)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决定供给弹性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微观经济学按时间对供给的不同影响,通常把时间划分为三个时期:上市期,指所有的生产要素因为时间太短不能改变;短期和长期。商品的供给弹性在这三个时期是不同的,如图2-11所示。图中、和分别代表某商品的上市期、短期和长期的供给曲线。在上市期内,生产者无法根据价格变化调整产量,因此某商品上市期的供给弹性为零。在短期内,生产者能够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增加或减少产量,但受时间的限制,生产者在短期调整生产能力的余地很有限,所以短期供给曲线弹性不足。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对价格变化作出充分的反应,供给富有弹性。图2-11时间对供给弹性的影响3.弹性理论的应用(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总收益是由价格和需求量两个因素决定的,需求价格弹性恰恰就是测量对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概念。因此,总收益的变化与需求弹性的大小有关:①如果需求是富于弹性的(),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如图2-12所示:价格由下降到,销售量由增加到。代表原来的总收益的面积,是降价后的总收益面积。因为需求弹性大于1,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所以,总收益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图2-12:价格下跌总收益提高②如果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提高增加总收益。如图2-13所示:由于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需求曲线比较陡峭。价格由下降到,而需求量由仅增加到,。总收益。相反,当需求弹性不足时,如果提高价格,总收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图2-13: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2)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赋税的归宿问题赋税使得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现在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减少;同样,使生产者销售该商品时获得的收入减少,这也相当于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赋税的归宿是指赋税最终的经济负担,即赋税是主要由消费者负担,还是由生产者来负担。一般来说,如果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赋税就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如果供给比需求缺乏弹性,那么赋税就向后转嫁给生产者。图2-14香烟税的归宿图2-14以香烟税为例说明赋税的归宿问题。假定香烟征税前初始均衡点为。由于赋税的存在,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香烟商现在愿意而且能够供给的香烟量将会减少,致使香烟供给线由左移到。与相交于。由于香烟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于弹性,赋税的大部分由消费者负担,而生产者只支付其中的一小部分。(3)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①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发现了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即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该规律后来称之为“恩格尔定律”,这意味着食物开支的收入弹性小于0。②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的取值大于0小于1,该系数越是接近于1,表示该家庭越穷;越是接近于0,表示该家庭越富。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七、动态的价格分析模型:蛛网定理1.蛛网定理的假定条件蛛网定理适用于这样一类商品市场,即生产所需的时间较长,其产量依据销售时的预期价格,而实际市场价格则取决于销售时的供应量。蛛网定理的基本假定是:(1)所生产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生产决策一旦确定之后,不到下一个周期是不能改变的。(2)从需求函数来看,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以和分别代表本期的价格和本期的需求量,则需求函数为:。(3)从供给函数看,本期的产量是上一期价格的函数,即:。2.蛛网模型的三种类型(1)收敛型蛛网如图2-15(a)所示。它的条件是,从图形上看,需求曲线比较平坦,供给曲线比较陡峭。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意味着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变动的影响较小,而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较大。如此,价格和产量波动会逐渐减弱,越来越小,形成一个向内收缩的蛛网,最后恢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因此,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被称为蛛网的稳定条件,这种蛛网又被称为收敛型蛛网。图2-15蛛网的三种类型(2)发散型蛛网,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如此,价格和产量波动幅度逐渐加剧,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蛛网,越来越背离均衡点。被称为蛛网的不稳定条件,这种蛛网又被称为发散型蛛网。如图2-15(b)所示。(3)封闭型蛛网,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与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和产量永远环绕其均衡值波动不止,其波动幅度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被称为蛛网中立条件,其蛛网又被称为封闭型蛛网。如图2-15(c)所示。2.2课后习题详解一、基本概念需求供给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正常品低档品替代品互补品供求定理价格下限价格上限恩格尔定律支持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蛛网定理答:略。二、思考题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有: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①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就会减少。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正常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对另外一些商品来说,即低档品,情况恰好相反。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会更多地消费更有营养的食品,而相应地减少对价格低廉且营养较差的食品的消费。③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替代品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对于互补品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2)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影响供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根据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供给的一般规律: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就会减少。②决定供给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产成本。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下降,生产者大量供给该商品就有利可图。如果价格不变而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上升,生产者将提供较少的供给;如果生产成本超过了商品的价格,该生产者就会退出该行业。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进步。如果工资提高或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就会上升。技术进步,将会降低单位产出所需的投入品的数量,从而使生产成本下降。③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可以引起对相关商品供给的变化。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决定商品供应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它会引起生产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流动和重新分配。④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如果生产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下跌,他会增加现在的供给而减少未来的供给;反之,如果他预期未来商品价格将会上涨,他的供给行为会恰好相反。⑤技术、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对供给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率而体现的。技术进步、或采取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会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供给。如果生产率下降,那一定是由于技术退步,或者是由于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出了毛病。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外生变量如政府的政策、资源状况、天气情况、战争等都会对供给产生影响。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答:(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在原有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而需求变动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图形上它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需求曲线的两种变化情况如图2-16所示,在需求曲线上,移动到表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从移动到表示需求变动。图2-16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供给量的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由于它并不改变供给函数和供给表,因此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原有供给曲线的移动。而供给变动是指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如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生产技术)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会改变供给函数和供给表,因此在图形上表现为原有供给曲线的整体移动。供给曲线的两种变化情况如图2-17所示,移动到表示供给量变动,供给曲线从移动到表示供给变动。图2-17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使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有时又被称作市场出清价格,在这种价格水平下,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既不存在过度需求,也不存在过度供给,市场处于均衡状态。需求量是随着商品的价格上升而下降,而供给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一个上升、一个下降,则必定有一个均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其价格和产量既为需求方所接受,也为供给方所接受,由此形成的是均衡价格和产量。如图2-18所示,线是需求曲线,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点,所以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点对应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如果价格位于(高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供给。由于大量商品的积压,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向均衡点运动。如果价格位于(低于均衡价格),由此形成了超额需求。由于大量商品的抢购,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向均衡点运动。图2-18均衡价格的形成(2)由上分析可以知道,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关系中自发形成的,而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市场的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具有的调节市场供求达到一致而使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配置的内在功能。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平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答:弹性理论是价格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弹性理论在价格机制中的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精确地测量需求量和供给量与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丰富了对市场供求法则的认识,为进一步运用价格理论说明一些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1)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总收益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卖一定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额,它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即:,其中,表示总收益,表示价格,表示销售量,这里假定生产者的销售量等于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从公式可以看出,总收益是由价格和需求量两个因素决定的,需求价格弹性恰恰就是测量对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概念。因此,总收益的变化与需求弹性的大小有关。具体说,主要有两种情况:①如果需求是富于弹性的(),价格下跌提高总收益,价格上涨减少总收益。②如果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下跌减少总收益,价格提高增加总收益。在市场上,各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很大差别,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也随时间、地点和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提高,总收益不一定增加;价格降低,总收益不一定减少。因此,厂商要想制定使总收益最大化的价格,就必须对商品的弹性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与估算。(2)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赋税的归宿问题政府对许多商品征收消费税,赋税使消费者在购买征税商品时支付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现在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减少;同样,赋税使生产者销售该商品时获得的收入减少,这也相当于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增加的支出和生产者在出卖该商品时减少的收入构成政府的税收收入。因此赋税的结果将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共同负担。弹性原理可以解释赋税的归宿问题。赋税的归宿是指赋税最终的经济负担,即赋税是主要由消费者负担,还是由生产者来负担。一般来说,如果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赋税就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如果供给比需求缺乏弹性,那么赋税就向后转嫁给生产者。(3)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于分析一国或一个家庭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详细地研究了食物方面的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这就是说,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该规律后来称之为“恩格尔定律”,这意味着食物开支的收入弹性小于0。同大多数经济学定律一样,该定律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才成立的;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价格是假定不变的。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的取值大于0小于1,该系数越是接近于1,表示该家庭越穷;越是接近于0,表示该家庭越富。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食物是农业的主要产品,因此,食物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农业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下降。“均衡增长”,即各部门的同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数目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迅速,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答: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它的需求弹性。就供给来说,农产品的产量在很大程度因受气候影响而波动很大。随着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农产品的价格也经常起伏不定,而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又会影响第二年农产品的供应量,使其随之大起大落。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经常起伏波动,说明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很大。就需求而言,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对它的需求弹性很小。如果让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由自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图2-19丰收悖论如图2-19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农民丰收使产品的供给曲线由的位置向左平移至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下降为。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产量增加的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2-19中矩形和的面积之差。6.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答: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可以用“供求定理”来概括:(1)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2)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第四,供给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因此,供给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而与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7.分析价格管制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答:当政府认为某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对买者或卖者不公平时,通常会实施价格控制政策,即通过规定价格的上限或下限来干预某种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1)价格下限与过剩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在西方国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和农民的特殊利益,价格下限经常被用于农产品的价格上。它有时也被用于要素的价格上,如最低工资法。最低限价必然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如图2-20所示,和分别代表市场供求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代表最低限价。由于高于,需求量为,而供给量为,,过剩量为。图2-20价格下限与过剩价格下限实行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处理过剩的农产品。政府按收购农产品,对于剩余农产品,政府要么储存起来,要么销往国外。为了减少储存开支,政府也会采取限制种植面积,使供给曲线左移到均衡价格等于支持价格为止。但这样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2)价格上限与短缺价格上限,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如政府为了增加贫民的福利,经常采取房租限价政策,规定房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标准。再如,对垄断公用事业的价格管制也通常采取最高限价政策。最高限价会造成供给短缺和过度需求。如图2-21所示,某商品由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为Pe,但政府认为这个价格水平过高,规定了一个最高限价,位于之下。由于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为,供求量为,短缺量为。图2-21价格上限与短缺由于价格被限制在,不能上升,从而不能通过价格上升减少过度需求,因而出现该商品供给的短缺。解决短缺的办法是:第一,排队;第二,实行配给制。但是这两种办法仍不能消除过度需求,必然导致黑市交易的出现和利用价格上限和均衡价格的差额进行投机活动。另外,供给短缺又会造成卖方市场,使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变坏。西方经济学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旨在证明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完美性。但在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会完全听任由市场供求竞争自动形成价格。当自由竞争价格机制所产生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严重后果超过了由某种商品的短缺或过剩所导致的经济问题时,政府一定会采取干涉价格政策。越是有关公共福利的产品,就越是如此。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有助于对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理解。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答:恩格尔定律是指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规律,即食物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庭收入成反比,也就是一个家庭越穷,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用恩格尔系数的方法去表达定律,即是:格尔系数的取值大于0小于1,该系数越是接近于1,表示该家庭越穷;越是接近于0,表示该家庭越富。恩格尔定律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既可以反映一个家庭、地区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又可以反映其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是进行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食物是农业的主要产品,因此,食物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农业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下降。“均衡增长”,即各部门的同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数目不仅会相对减少,而且会绝对减少,人口将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这些调整进行得不够迅速,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就会低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9.运用蛛网定理解释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答:蛛网定理适用于这样一类商品市场,即生产所需的时间较长,其产量依据销售时的预期价格,而实际市场价格则取决于销售时的供应量。供给和需求由于时间间隔而分离,因此经济变量所属的时间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来。具体来说,蛛网定理的基本假定是:(1)所生产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生产决策一旦确定之后,不到下一个周期是不能改变的。(2)从需求函数来看,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以和分别代表本期的价格和本期的需求量,则需求函数为:。(3)从供给函数看,本期的产量是上一期价格的函数,即:。一般来说,农产品的供给弹性要大于需求弹性。就供给来说,农产品的产量在很大程度因受气候影响而波动很大。随着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农产品的价格也经常起伏不定,而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又会影响第二年农产品的供应量,使其随之大起大落。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经常起伏波动,说明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弹性很大。就需求而言,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对它的需求弹性很小。而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如此,价格和产量波动幅度逐渐加剧,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蛛网,越来越背离均衡点。所以,农产品的蛛网往往是发散的。于是,农产品价格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的情况下,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可以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的现象。三、计算题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1)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2)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3)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解:(1)供给等于需求时候的价格即使均衡价格,即:解得:均衡价格(美元/蒲式耳),均衡产量(百万蒲式耳/年)。(2)根据需求弹性公式和需求曲线方程可得得,即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3。根据供给弹性公式和供给曲线方程得,即小麦的供给价格弹性为0.22。(3)将现在的价格代入需求方程可得此时的需求量为2395,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2.假设各种价格水平上对照相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如下表: 一架照相机的价格(元) 80 100 120 每年需求量(万架) 200 180 160 每年供给量(万架) 160 180 190(1)画出照相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2)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和在100~12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3)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解:(1)相机的供求曲线如图2-22所示:图2-22相机的供求曲线(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公式可得:80~10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00~120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根据供给价格弹性弧弹性公式:,可得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为:。第三章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3.1复习笔记一、效用论1.效用的概念和基数效用(1)效用的含义物品所具有的这种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称之为效用。效用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效用是一个主观概念,而不是一个客观范畴。(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是西方经济学最早也是最粗糙的效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可以用基数即1、2、3……衡量商品的效用,就如同衡量物体的重量、体积、长度一样。测量效用大小的单位称为效用单位。根据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可以说出自己对某种商品的效用量是多少。实际上,基数效用论的这一假设是根本错误的,因为作为心理感觉的效用概念是根本无法度量的。2.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追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能增加的总效用,用表示总效用,即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某商品而得到的效用总和,则,即边际效用等于总效用增量与商品增量之比。(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的总效用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边际效用随着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即最初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为最大,以后逐次增加的单位商品的消费所提供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直至下降为0,这时再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边际效用将为负数,负效用表示消费者从某商品消费中获得的不是满足而是痛苦。某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现象,被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图3-1中,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应地,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边际效用值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图3-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3)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当消费者用其有限的收入进行消费选择的决策时,会面临着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二是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越多,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即消费者从该商品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就越低,而对其他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的主观评价就会越高。当消费者购买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与它们各自的价格之比都相等时,就达到效用最大化,其公式为:该公式表示,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既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是既定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和劳务购买上的每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且等于常数。从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效用曲线可以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3.消费者剩余(1)含义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就会出现差额,此种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表示,如图3-2所示。图3-2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于点,决定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代价可以由的面积来表示,而他实际支付的是的面积,三角形代表消费者剩余。(2)消费者剩余的政策含义消费者剩余的多寡提供了判断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效率的福利标准。从图3-2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与市场价格成反比。政策含义:当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伐木劳务承包合同范本大全
- 2024年出售建筑砖头合同范本大全
- 2024年出口车架采购合同范本
- 丝印应用技术培训
- 2024年贵金属复合材料(含微型、异型)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年运输代理服务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精度光电跟踪铣槽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财务公司服务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金属纤维涤纶高强度圆筒除尘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营养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风险防范专项整顿督查表
- 2023燃气工程分包合同正规版
- 六年级上册书法《走之底》课件
- 中小学反恐风险评估报告
- 基础管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双体系)
- 年产xxx套棉花种植机械化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书
-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规范2023版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网络游戏利与弊》课件
- 4.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
- 法律文书校对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