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_第1页
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_第2页
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_第3页
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_第4页
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提到运动,人们不会感到陌生,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已是人们生活中的至理名言。但人们对运动的理解往往局限于锻炼身体,少得病这一层面上。其实,运动对生命的意义绝非仅此一点,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锻炼身体,少得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运动能力的发展与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运动的发展是人类各项活动的发展基础。人从一出生就存在一些本能的动作,如:吸吮、吞咽、抓握等。(也称无条件反射)这些动作是不随意的,以后逐步发展为有目的的随意动作,如:头部转动,去寻找光源,把物体握在手里摆动、抚摸、敲打以及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等,正是这些动作的发展使人类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可能。可见,运动是儿童身心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用运动训练的方法矫治儿童残障,开发大脑潜能,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教师及家长认可,并在一些医疗及教育部门广泛运用,并收到较好效果。本文结合训练的实践就有关粗大运动训练的作用、方法及效果等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一、什么是粗大运动训练粗大运动简称大运动或大肌肉运动。是运用个体功能,配合大肌肉运动,以有计划、有系统的肢体运动来改善个体的运动机能,促进身心发展,达到康复的目的。二、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训练有一些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在孩子开始接受大运动训练时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强调孩子的运动能力已发展的比较好,训练内容都会了,或是说都已经训练过了,再训练就应加强语言、认知方面的内容。是的,孩子的运动能力是有了一些发展,或是说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但这只能说其具备发展的功能和潜力,决不能代替应有的发展水平。当我们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孤独症儿童的运动发展能力时,便不难发现在运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下面几种表现:(一)运动量不足。表现在每日活动的时间往往不足2小时,且内容单调,一般仅限于走、跑两项活动,有的甚至不活动。(二)大肌肉力量差。表现在动作的协调、稳定性不足。如:跳蹦床时腿发颤,跳动姿势不稳;抛接球时动作无力,手眼不协调或怕球碰着,不敢接球,拍球时腰弯得很低;对爬、跑的活动很惧怕或是逃避。(三)运动技能低下。表现在不会拍球、踢球、自抛自接球、跳绳、做操等。(四)平衡能力低。如:不会走平衡木,不会单脚站立,不会单、双脚蹦跳等,特别是没有语言的孤独儿童,大多数双脚落地的能力很差。(五)耐力差、惰性强。如:不能自觉地按规定完成训练内容,极容易逃避,要靠老师大量的身体帮助完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孤独症儿童的大运动能力是比较低的,据有关资料表述:孤独症儿童的运动发展普遍晚于正常儿童三—五年不等。从孤独症儿童运动发展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孤独症儿童需要大运动。另外,从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看,问题颇多:语言交往问题、认知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情绪问题等等。面对这样多的问题,训练应如何入手呢?训练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以大运动训练作为切入点是最合适的。正如原海淀培智学校马廷慧校长所言:“运动是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而孤独症儿童是全面发展性障碍—做运动正是矫治这些障碍的有效方法。”三、粗大运动训练对孤独症发展的作用(一)促进大脑发育粗大运动能力与儿童生长发育紧密相关。例如,正常的儿童应该是3个月开始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0个月会站立,一岁多会行走,一岁半会自如行走,两岁会跑。试想,一个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走路的孩子,肯定是大脑神经出了问题。这就说明,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动作能力是反应其生长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儿童动作的发展涉及身体肌肉、骨骼、筋腱等各个部位,在这些部位中,分布许多感觉神经细胞和神经传导装置,通过动作活动,,使人的大脑获得许多有关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获得身体与外界环境平衡与否的信息,而使动作协调起来,对外界做出正确反应。从这一意义来看,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例如:练习双脚走直线的运动既锻炼视觉,又锻炼了双脚正确分步和平衡姿势的感觉等。还有爬行和模式训练,被人称为不开颅的脑手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时认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充分强调了动作发展对儿童智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孤独症儿童经过运动训练后,症状得到改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推断,是脑部功能有所改善。所以说,大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帮助智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二)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能量消耗,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促进生长发育。有的孤独症儿童身体发育较差,如:有的身材比同龄儿童矮小,有的瘦弱无力,也有的过于肥胖,只有提高身体素质,才有可能使他们更好地发展。例如:孤独症儿童新新(化名)是某普通幼儿园的小朋友,1999年9月份来我校接受训练,每周二至三次,每次两个小时,到年底体检时,身体长高了也结实了许多。幼儿园老师奇怪地说:“别的孩子都是春、夏天长得快,新新怎么秋、冬天长得快呢?”殊不知,是大运动训练促进了他健康成长。(三)促进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一些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差,甚至是无语言,或只会发一些简单的声音。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单一的语言训练(就语言而语言训练)是不行的。因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大脑中语言神经的发展和语言器官的发育,呼吸及气息的运用,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影响等等。因此,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做运动训练对他们语言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大量做蹦跳运动会增进气息的顺畅性,边跳边说可以提高声带的功能,增强发音力量。我校教师在与荷兰专家座谈时,当谈到应如何对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时,他明确地说,多做跳的运动。还有,美国费城脑潜能开发中心对脑损伤儿童进行以爬为主的训练后,发现这些孩子学话速度增快,读的能力也增强了。对于这方面的实例,我校也有不少,如:来自山东的孤独症儿童欣欣(化名)的语言障碍很严重,只会发一些简单的音节,经过一个多月的大运动训练后,便有了一些简单的语言。还有北京的月月(化名)初来训练时,一点语言也没有,经过半年多的以大运动为主的训练后,终于会开口叫妈妈了。总之,在运动训练中,边做边说,使他们能更好地感受语言,同时,通过运动促进语言中枢的发展。另外,在运动中,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使孩子学会听指令和感受到交往的乐趣,逐步学会交往。(四)促进注意力的发展注意力的问题是孤独症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运用大运动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注意力。运动过程本身就需要注意,如:拍球、抛接球、踢球、滑滑梯、走平衡木等等,特别是走平衡木对训练注意力集中很有帮助。另外,孩子对活动的物体感兴趣、有兴趣,便容易引起注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会发现,孩子注意力有了一定提高。(五)促进平衡及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平衡能力是儿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对思维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平衡能力提高使儿童对各种感官信息的接受、传导及统合都有明显作用。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平衡感差,那么,做翻跟头、滚动、滑板、攀登、走平衡木、旋转及左右手和左右脚的协调活动(踢球、跑步、上下楼梯等)都能有效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六)稳定情绪、改变行为人的行为往往受情绪影响,特别是孤独症儿童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他们的情绪波动大,又不会表达,常常发泄,由哭、闹等行为发展到攻击、破坏、自伤等。对不良行为采取惩罚的方法效果有限,即使当时有效,过不了多久还会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运动效果会非常,明显这是因为运动能使人的身体内产生化学变化,使人获得快感。例如:我们成年人都有体会,有时心情不好,外出活动一下,顿时会感到心情舒畅了。另外,在运动中,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各种有益的活动,还可以得到表扬、奖励,从而有效地限制了不良行为,(使其没有重犯的机会)使良好行为得到强化和发展。例如:有的小朋友喜欢开灯,有的喜欢钻柜子,扔东西等。对于这些行为,说教是没有用的,而是在不断的训练中,他们的不良行为却不知不觉的改掉了。所以说,大运动训练是有益活动替代不良行为的过程,是改变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粗大运动能力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这绝不仅是为了获得某项动作技能,而重要的是取得运动以外的效果—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我们进行训练的最终目的。四、粗大运动训练的内容.基本动作:走、跑、跳、钻、滚翻、滚动、爬等。.平衡运动:走平衡木、攀登、单脚站立、基本体操等。.器械及球类:跳床、滑板、滑梯、跳袋、转筒、悠千、传接球、推球、踢球、跳绳等。.模式训练:由5人操作的被动式训练。五、训练方法.亲情接纳法。教师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情感,使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使之积极的配合训练。.正强化法。教师运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训练并使其良好的行为得以保持和发展。.榜样示范法。当某些孩子对训练的内容不感兴趣或产生畏惧退缩时,教师请表现好和会玩的孩子先玩(作),以此制造出活跃的气氛来影响和带动全员参与。4.游戏法。把训练的内容编成简单的游戏使训练具有趣味性,孩子在玩中训练,效果更好。.身体帮助法。教师用身体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完成训练内容。如:教师用手拉着孩子走平衡木等。总之,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谓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创造。儿童的天性好动,运动训练就是要让孩子充分动起来,利用其好动的优势,为其提供动的内容,引导积极参与各项训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六、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要随时观察孩子在训练中的表现,特别是儿童的发展变化,往往是非常细微的。一个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在评价自己孩子的发展时说: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只是非常的微小,只有用心来体会才能发现。要观察的内容是:(1)生理的变化:运动的内容、运动量及方法是否合适。(2)行为的变化:不良行为是否得到矫正,期望行为是否出现。(3)心理的变化:其感知、认知、语言交往及动作等能力是否提高。.注意运用动静交替的原则。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体内含水分多,易疲劳,恢复快,应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密度。3.训练应多元化,运动训练不应是单一的动作重复,要渗透其它领域的训练目标。如:认识方位和发展语言等,特别是语言训练应贯穿始终。.要根据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当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所发展时,应不断增加新的训练内容,提高训练的层次。.注意孩子的身体问题,如:是否有心脏病、癫痫病及其他疾病。这些儿童一般不适合作大运动训练。.医疗问题。对服药的儿童要搞清楚服的是什么药,是否适合训练及对训练是否有影响等。.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大运动对身体的热量消耗较大,及时补充营养是非常必要的。8.最后一点是,任何训练都不是万能的,要提供综合训练,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开展综合训练。七、训练效果自1999年至2001年,在我校接受大运动训练的孤独症儿童,约四十余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有效,百分之六十以上效果明显。表现在情绪、行为、语言、感知觉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