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常识(一)

建议用时25分钟

1.[2022•四川棠湖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弱,在古代,因女子和孩子细小柔弱,所以常常用“细弱”来借指妻子儿女,泛

指家属。

B.三辅,既指汉代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种官职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亦指其所

辖地区。

C.巡狩(巡守),谓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古时皇帝五年一巡守,以视察诸侯所守

的地方。

D.薨,仅用于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2.[2022.昆明市第一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指的是古代官吏任期届满。

B.服阕,是指守丧期满除服。《宋史•列传第二十二》“父忧去职,服阕,复旧官”中

“服阕”就是这个意思。

C.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继位后首

创,明以后一般一帝一号。

D.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唐以后,官位渐高。中书、门下、

尚书三省均以侍郎为长官。

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

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赤壁赋》中的“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

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

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4.[2022•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志铭,刻在石碑上埋在墓中的铭文。铭文多记载死者姓名、世系、卒葬日月以及生

前主要事迹等内容。

B.讳,有忌讳、回避的意思。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

避讳直呼尊长其名,以表达对其尊敬之心。

C.《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

想的资料汇编。

D.稷,“五谷”之一。“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

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5.[2022•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我国古代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黔

首、黎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

B.晡时,十二时辰之一,即申时,下午三时至下午五时,又名日晡、夕食等。

C.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是科举考试最高功

名。

D.禄千石,为汉官秩。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

汉代以俸禄高低计官品,千石官指丞相长史、大司马长史等。

6.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登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古代科举考试,要通

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C.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D.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7.[2022•河北重点中学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祚,古代庙寝堂前有两阶,主阶在东,称昨阶。

B.“路”,在宋代指由朝廷主导修筑的,连接各府、州、军、监的道路。

C.知,意谓主持,掌管。“知益州”即担任益州长官。

D.年号,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景祐”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8.[2022•河南名校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

谕等事。

B.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

指京都附近的地区。

C.移疾,意为旧时官员上书称病,是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相同的说法还有“移

病”“托疾”。

D.赠谥,帝王或大臣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赐予其相应的称号,为“赠谥”。

9.[2022•河南八市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丽,朝鲜半岛政权,由王建建立,先后灭新罗、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四百

多年后被李氏朝鲜王朝取代。

B.靖康,宋钦宗的年号。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及大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史称靖康之耻。

C.拜,授予官职,任命。古汉语中与之意思相同的还有升、擢、陟、迁、除、封、赏、

授、守、通籍等。

D.赠,一指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一为古代帝王、官员死后,根

据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个表示褒贬的称号的行为。

10.[2022.河北名校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其世职,指继承世代承袭的官职,是世袭制中官职方面的一种传承。

B.敕,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C.世券,又称“铁券”,是中国古代皇帝分封给功臣爵位时赏赐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

持有铁券的重臣及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D.《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

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

11.[2022•衡水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恤典,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等的典例。

B.首辅,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首席大学士称作首辅。

C.削籍,朝廷对官员的处罚方式,官员登记在册,因获罪从官名册中除名即为削籍。

D.出阁,古时称公主出嫁为“出阁”,后泛指女子出嫁;皇子大婚,亦作“出阁”。

12.[2022•哈尔滨师大附中月考]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

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B.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发

展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C.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武官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其

长官为兵部尚书。

D.中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

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

13.[2022.南京师大附中等四校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牒,本指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文牒”,即官府往来文书的通称。

B.执事,有“主持工作”“执掌事务的人”“供役使者”等多个义项。

C.寅,地支名,用以计时,“寅时”,介于“卯时”与“辰时”之间。

D.伏惟,表示伏身在地上想,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

文化常识(二)

建议用时30分钟

1"2022.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

B.服阕,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子女通常穿丧服守丧。

C.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有的人对帝王有较大的影响。

D.食邑,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

2.[2022•河北辛集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

般称为“太祖”“高祖”。

B.拜,指“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示授官

的词语还有“除”“授”“辟”“征”“陟”“擢”等。

C.行在,即“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D.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所树之旗为牙旗,

所居之城为牙城,亲兵则称牙兵。

3.[2022•河北衡水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迁本指变动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后世沿用之。

B.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

三衙。

C.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唐宋开始,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所属各部的最高长官均

以侍郎称之。

D.梓宫,古代帝、后的棺材以梓木制做,故历代以梓宫称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

4.[2022•牡丹江市一中摸底]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齐衰、斩衰、大功、

小功和缄麻。

B.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

度。

C.廷试,即殿试、御试,科举制度中皇帝对会试录取的举人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

D.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为宋、元、明、清沿袭。

5.[2022•衡水中学模拟]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避宣宗讳”是封建社会的“国讳”,即对当

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

B.少詹事,秦汉置詹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唐设太子詹事、少詹事,总东宫内外庶

务。

C.酉,是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十二属相之一,

指猴。

D.手札,亦作“手荀J”,犹手书,指亲笔信。”令崇焕作手札招之”中的“手札”就

是此意。

6.[2022•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C.宗庙,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

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D.崩,指天子、帝王的死。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

大夫死叫“卒”,士死叫“死”,庶人死叫“不禄”。

7.[2022.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模拟]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

国师称号的,一般从北齐时代法常开始。

B.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

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

封王的贵族。

D.敕有司,敕,特指皇帝命令或诏书;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8.[2022•衡水市武邑中学模拟]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

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B.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汉代潘勖《册魏公九锡文》中有“遂建许都,造我

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

C.秩满,指古代官员服刑期满。唐代诗人钱起有“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赠东

邻郑少府》)的诗句。

D.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设的御前讲席。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

任或兼任。

9.[2022•哈师大附中等三校模拟]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徇首,指斩首示众,以达到警告民众的目的。在古代,被徇首的都是十恶不赦的犯

人。

B.尚书,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汉朝时,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

要。

C.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D.策免,帝王以策书免官,汉代皇帝任免官吏,书于竹简,称为策书。

10.[2022.衡水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是古代科举会

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倭,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我国东南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倭”字起初并没

有贬义,在日文中同“大和”的发音相同。

C.中官,是中国专供古代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并非全

是阉人,又称为内官、内臣等。

D.少保,官名,明清时皆为从一品。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太师教文,

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成为虚职。

11.[2022•黑龙江重点中学模拟]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

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B.丁母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三年内要在家守孝三年。

C.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如“元丰三年”。

历代帝王都有年号。

D.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或褒贬或同情的称号。例如谥号“文忠”

就是一种褒扬。

12.[2022•云南大姚一中适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林,即东林党,明朝末年的官僚政治集团,号称“清流”,影响着当时天下的舆

论。

B.授、进、起、署、拜,都和官职的授予和升迁有关。

C.同年生,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不管年龄差别有多大,都称“同年生”。

D.首实,是向官府交待本人或别人的犯罪事实。

13.[2022.鞍山市第一中学模拟]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周代爵位按照由高到低

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五等。《鸿门宴》中“公为我献之”中的“公”与此意思相同。

B.假,指代理、暂代官职。与此同义的词还有“权、署、摄、守”等。《苏武传》中,

常惠担任的“假吏”即为此意。正式任命,实授官职可称为“真拜、真除”。

C.禅位,即“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让”可分“内禅”与“外

禅”,“内禅”指将帝位让给家族里的人,“外禅”指天子禅位于外姓。

D.太保,古代三公之一,位次于太师和太傅。西周始置,为监护与辅弼国君的官员,

在朝廷中,官位高,但一般无实际权力。

文化常识(三)

建议用时25分钟

1.[2022.天津模拟]对下列词语相关的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蹉”,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

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2.[2022•江苏重点中学调研]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有达到壮年,所以叫作弱

冠。

B.太祖,皇帝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每个皇帝都有庙

号。

C.右军,古义之一指军队。周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

队。

D.宴射,是古代射礼之一,皇帝在闲暇时与近臣射箭饮酒为乐,称为宴射,以别于大

射。

3.[2022•衡水市武邑中学模拟J对下列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自称

称名,称人称字。

B.明朝时以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进士始专指殿

试合格之人。

C.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即位时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封建时代称皇帝父祖

名讳为庙讳。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刑罚政令,复核各地送部的犯罪案件。

4"2022•山西部分重点中学调研]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因此也称新月。

B.阴阳家,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无积极作

用。

C.漕运,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

D.经术,犹经学,原泛指先秦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汉代独尊儒术后特指儒家经典。

5.[2022•安徽六校测试]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礼,指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务的官署,后权力渐大,有“第二署”

之称。

B.洗马,古代官职名,即太子洗马。汉时亦作“先马”,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

导。唐代沿称,掌管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辑贮藏。

C.户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

亦称民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户部。

D.谥,古人死后,为评价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有美谥、恶谥之分。

6.[2022•牡丹江一中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属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

交通运输等。

B.廨钱,隋唐时期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由各州令史负责,所收利息作为官员津

贴。

C.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

粮饷。

D.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唐以后,官位渐高。中书、门下、尚书

三省均以侍郎为长官。

7.[2022•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右迁”“陟”表示晋升,“左迁”“迁谪”表示降

职等。

B.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

吏部尚书。

C.后主,指末代君王。我们熟知的“后主”还有蜀汉的刘禅,南唐的李煜等。

D.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

号。

8.[2022•河北名校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国,是中国古代一种政治制度,多指皇帝外出时,由重要人物留守在宫廷处理国

击O

B.入阁,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以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称为

入阁。

C.释褐,是指脱去丧服,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为释褐。

D.尊号,是指加给皇帝或者皇后的称号,意在歌功颂德,赞美他们的文治武功等。

9.[2022•大庆铁人中学模拟]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时男女成年行冠礼笄礼时所取:名,出生后由父母所取。“字”与“名''在

语义上一般有所关联。

B.髻龊,垂髻换牙之时,指童年。“黄发垂髻”“有遗男,始她,跳往助之”中的

“髯"'‘鼠”与此处含义相同。

C.春秋二社,即春秋两季的社日。社日,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其标志

性习俗是祭祀和宴饮。

D.粽、刖、副、杖、笞、髡等均是古代刑罚,轻重不一,其中刖比赛更轻。

10.[2022•四川开江中学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B.在古代官职的任免术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谪”是指降职贬

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C.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代正式科举

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

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

原地区。

11.[2022•牡丹江市一中摸底]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平时负责管理宫廷马匹,太子出行时充任先导。

B.领,指在本职之外另兼较低职位,范阳王是诸侯,兼任豫州刺史,故称领。

C.假节,即借用符节,持节者大都镇守一方,战时可以斩杀违犯军令的人。

D.祭酒,有首席、主管意,后指年高德劭、举足轻重的人,如军珞祭酒即军中首席幕

僚,国子祭酒即国子监主管官。

12.[2022•衡水中学测试]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书,周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书”或

“乡老书”。后世科举因以“乡书”代指乡试中试。

B.出阁,皇子出就藩封。古时也指内阁官员出任外职。还有古时也称公主出嫁为“出

阁”,后以“出阁”泛指女子出嫁。

C.致仕,古代官员奉命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古人还常用

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D.祖,出行前祭祀路神。从周朝的时候起,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出门都要祭祀路神,

意思是求路神保佑自己一路平安。

答案:

文化常识(一)

1.DD项,“仅用于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错,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

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DD项,“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以侍郎为长官”错,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

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的副职。

3.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的诗。

4.CC项,“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错,《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5.CC项,“进士……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错,“会试”通过者称为“贡士”,

“殿试”通过者才称为“进士”。

6.AA项,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7.BB项,“在宋代指由朝廷主导修筑的,连接各府、州、军、监的道路”错,“路”

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清的省。

8.CC项,“托疾”是称病推托(可以推托的事项很多),并非只指居官者请求辞官。

9.CC项,“古汉语中意思相同的还有升、擢、陟、迁”错,这几个词语都有提升

官职之意。

10.DD项,“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错,《明史》是纪传体断代史。

11.DD项,“皇子大婚,亦作‘出阁’”错,应为“皇子出就封国”。

12.CC项,“掌管全国文武官员选用”错,兵部掌管的不包括文官。

13.CC项,“寅时”,介于“丑时”与“卯时”之间。

文化常识(二)

1.BB项,“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2.BB项,“陟”“擢”是“提升官职”而不是“授予官职”。

3.CC项,各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侍郎”是副长官。

4.DA项,“依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