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客观题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2.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题,每题3分,共48分)1.“文明”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志的关于社会进步的概念。“各个区域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海洋、沙漠的阻隔,加上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使各个文明区域相对封闭。”这一历史现象主要反映了各文明区域的()A.多元性和兼容性 B.地域性和独立性 C.统一性和民族性 D.整体性和多样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各个区域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使各个文明区域相对封闭”反映了各文明区域受其它文明影响较小,地域性和独立性较强,B项正确;多元性强调的是不同的发展特色,材料没涉及,排除A项;统一性强调的是发展具有相似性,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整体性强调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项组合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上古时期(古代埃及和西亚)。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古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古西亚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古埃及和西亚都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①③正确,A项正确;西亚有《汉谟拉比法典》,埃及没有,

②正确,排除CD项;埃及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西亚没有,④错误,排除B项。故选A项。3.下图是《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它表明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A.形成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和城邦国家B.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C.地理环境有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建立D.利用自己的海上优势向周边地区殖民〖答案〗D〖解析〗古代希腊人利用自己的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故选D;古代希腊人属于海洋文明,排除A;古希腊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没有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B;古希腊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城邦国家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排除C。4.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国王大流士在叙利亚北部伊苏斯决战。此后,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有利于A.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希腊文化的推广和东传C.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D.印度佛教的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故选B;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与中西文化的交流无关,排除A;罗马帝国兴起于公元1世纪,4世纪末帝国分裂,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排除D。5.在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和政府官僚机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封君封臣制在维系和协调封建主阶级内部的关系、维护地方封建统治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封君封臣制度A.解决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B.是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C.促进了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D.无法集中中央的权力,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答案〗B〖解析〗封君封臣制度是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和政府官僚机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通过封君授土地给封臣,封臣拥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权力,封臣效忠封君,在维系和协调封建主阶级内部的关系、维护地方封建统治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封君封臣制度是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故选B;封建社会的矛盾很多,说“解决了”明显说法绝对化,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促进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C错误;材料内容是封君封臣制出现的原因,D是影响,排除。6.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出现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1至12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对市民的剥削加紧,城市市民开始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在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市民阶层,A项正确;文艺复兴发生于14至17世纪,启蒙运动发生于17至18世纪,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C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7.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在学习外来文化时A.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并没有全盘接受B.广泛地传播了中国的儒家经典以及辞章之学C.建立起了一整套独特的幕府政治统治机制D.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中国之外国家的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模仿盛唐制度”“抄袭我国典章”“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表明日本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不取道教”“不用宦官”“不学缠足”表明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有所取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经典在日本的传播状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建立的幕府政治统治机制,排除C项;日本在“锁国”期间同中国、荷兰和朝鲜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排除D项。8.10世纪后,东非诞生了一系列的城邦,基尔瓦是其中的一个。《基尔瓦编年史》对于基尔瓦城邦的建立记载道:七艘来自设拉子(伊朗的城市)的船在东非沿岸建立了七个城邦,其中的第六个就是基尔瓦。基尔瓦的创始人是用绕岛一周的布匹从当地的王手中买下这块地方的。材料虽然具有文学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A.东非城邦的建立和商品贸易密不可分B.东非城邦都是伊朗人建立的C.材料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史料价值低D.东非文明诞生时间比较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基尔瓦的创始人是用绕岛一周的布匹从当地的王手中买下这块地方的”可知,东非一些城邦的建立是和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故A项正确;B项中的“都是”一词过于绝对,东非诞生了一系列的城邦,基尔瓦是其中的一个,还包括桑给巴尔、摩加迪沙等,并不都是伊朗人建立的,故排除B;史料应该相互印证,不能笼统地说史料价值是高还是低,故排除C;材料并未说明东非文明诞生的早与晚的问题,故排除D。9.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世界的罗马”。道路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A.促进各地文化交流 B.便利人们出行 C.传递情报调动军队 D.便于征税征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加人修筑的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长达1600千米。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主要目的是传递情报调动军队,C项正确;文化交流、便利人们出行是交通带来的客观影响,而非主要目的,排除AB项;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主要目的是传递情报调动军队,征税征兵不是修建交通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10.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A.追求俗世生活 B.鼓吹天赋人权C.宣扬理性主义 D.批判教会神权〖答案〗A〖解析〗追求财富的日益增长、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都是幸福的表现,说明人文主义者追求现实世俗生活的幸福,故选A;材料信息与天赋人权、理性主义无关,排除BC;D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11.16世纪末,欧洲“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匪浅”。其主要原因是()A.海外贸易的发展 B.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 C.价格革命的发生 D.商业革命的发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末(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新航路已经开辟,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获利最大的是工商业者(即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实力上升,C项正确;“海外贸易的发展”不是价格革命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这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排除B项;商业革命的发生表现是商品种类增多,商业中心转移与商业市场的扩大,但是材料主要表现货币地租的变化与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2.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13.近代科学一登场,就把等级森严的世界转化为一个平等的世界。一切人和物,无论多么伟大与渺小,在科学面前其价值都一律平等,都服从同样的铁的法则,都同样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其间并不存在任何高低贵贱之分。材料意在说明近代科学A.其产生与文艺复兴关系密切 B.能够推动人类思想的解放C.与传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D.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重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近代科学的产生,使原来划分等级的世界变成了平等关系,使一切人和物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从而说明既然物与物之间在科学面前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因而有利于人类思想的解放,故B选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近代科学与文艺复兴运动之间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传统科学与近代科学之间研究方法的不同,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近代科学有利于推动人类思想解放,没有体现近代科学是否受当时社会高度重视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14.有人说近代法国是“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其最后确立的政体被称作“一票共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共和思想的传播受阻 B.工业革命的影响甚微C.民主发展的进程艰难 D.共和制建立缺乏基础〖答案〗C〖解析〗〖祥解〗根据材料“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一票共和”等信息可知,法国国内封建势力强大,导致政体多变,使得民主发展的进程艰难,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因此“缺乏共和思想的洗礼”表述错误,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因此工业革命的影响甚微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法国最终通过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说明共和制具有足够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5.亚当·斯密认为,一个享有特权的世袭贵族,是自由的最大反对者和压制者,世袭贵族不应该充当统治者,而是由中下层中靠自己所受的良好教育和勤奋脱颖而出的“自然贵族”取而代之。可见亚当·斯密()A.描述了自由主义的市场学说 B.顺应工业化时代要求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向往美国民主共和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当·斯密认为世袭贵族不应该充当统治者,“自然贵族”应该取代“世袭贵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顺应工业化时代要求,B项正确;自由主义的市场学说是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亚当·斯密向往美国民主共和制,排除D项。故选B项。16.黑夜在西方历史文化中多给人负面印象。至17—18世纪,欧洲城市里的夜间娱乐和社交活动开始流行。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照明技术在资本家的支持下应用普及。这一变动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化影响意识形态变化 B.资本扩张促进社会资源利用C.工人的时间观念不断增强 D.经济发展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照明技术在资本家的支持下应用普及。”可知,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起后,随着资本的扩张,工厂大量出现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和消费活动不短向夜晚延伸,B项正确;材料并不涉及城市化,排除A项;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并不是工人的时间观念增强的结果,而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排除C项;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并不是经济发展提升市民生活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不同历史命运背后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答案〗(1)状况: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灭亡。繁荣的原因:拜古庭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成就;拜占庭帝国处于东西方交通要道上,商贸发达;《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维系帝国的统治等造就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任意两点)衰亡的原因:频繁的战争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力;外敌的入侵;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缺乏改革创新。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任意三点)(2)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任意两点)(3)认识: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解析〗【小问1】关于历史命运,根据材料一“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得出拜占庭帝国从繁荣到灭亡。关于简析不同历史命运背后的原因,可从繁荣的原因、衰落的原因、及其认识方面分析即可。关于繁荣的原因,根据材料一“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罗马帝国遗产继承、地理位置、《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等方面回答繁荣的原因;关于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得出频繁的战争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力;;根据材料一“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得出外敌的入侵;根据材料一“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得出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缺乏改革创新。关于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方面作答。小问2】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得出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二“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得出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二“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得出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关于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等信息,可从地理位置、辉煌成就、中西交流等方面归纳即可。【小问3】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关于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非洲1750年19.20.113.11850年22.72.38.11900年24.95.17.4——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加。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1)概括材料一中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主要影响。〖答案〗(1)变化:欧洲、北美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大降低。原因:欧美农作物种植扩大,人口死亡率降低;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2)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动分工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全球性交流扩大;东方从属于西方;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解析〗(1)变化:依据表格数据分析即可得出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原因:依据材料二中“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中“……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世界经济发展交流、国际分工、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民族民主运动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等方面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主要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姆斯·威尔逊是美国立宪建国的领袖,他在费城制宪会议上的发言多达160余次。认为国会的权力直接来源自民众,而非来自各州的让渡,要求两院议员都由人民选举,并以人口为基础平均分配议席。提出自由的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专制,另一个是放荡堕落。为了阻止后者,应该给予政府适当的权力,但是为了预防前者,还应当合理地划分这些权力。宪法分立法、执法与司法部门,使它们相互牵制,就是为了实现后一个目的。宪法更像是人民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他们委托代表行使权力,并保留收回委托的权力。——摘编自胡晓进:《唐姆斯·威尔逊与美国宪法》材料二近代梁启超是宣传民权思想较多的思想家。他提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表”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他详细介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热情称颂《人权宣言》。他指斥“霸者私天下为一姓之产而奴隶盗贼吾民”,还认为“人人生而有应得之权利,即人人生而有应尽之义务,二者其量应相均”。但又说在中国当时条件下“民质不良”,“自由之说入,不以之增幸福,而以之破秩序;平等之说入,不以之荷义务,而以之蔑制裁:……权利之说入,不以之图公益,而以之文私见”。——徐怀东、张茂泽:《评维新派的“民权”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主张与启蒙思想的对应联系,并简评1787年宪法实际运用的情况。(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民权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据以上材料,指出资产阶级对启蒙思想理论的实践特点。〖答案〗(1)对应联系:①主张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体现“天赋人权”;②主张按人口比例分配席位,体现“自由平等”;③主张国会的权力直接来源自民众,体现“人民主权”;④认为宪法是人民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体现“社会契约”;⑤主张宪法分立法、执法与司法部门,体现“三权分立”。(任意三点,没有对应主张,直接回答启蒙思想内涵不得分。)简评运用情况: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防止了专制;妇女、黑人未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利。(2)特点:①将民权与救亡图存相结合;②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③将民权和君主专制对立;④否定过早给予国人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力。(任意三点)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矛盾加剧;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③未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缺乏群众基础。(3)实践特点:具有妥协性(局限性)〖解析〗(1)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威尔逊提出的主张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体现“天赋人权”;主张按人口比例分配席位,体现“自由平等”;主张国会的权力直接来源自民众,体现“人民主权”;认为宪法是人民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体现“社会契约”;主张宪法分立法、执法与司法部门,体现“三权分立”。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中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防止了专制;但妇女、黑人未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利。(2)特点:综合材料内容可知,梁启超的思想中将民权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他详细介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称颂《人权宣言》,说明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他批判君主专制,将民权和君主专制对立;但也认为中国当时的民众素质有限,否定过早给予国人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力。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当时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民族矛盾加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未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缺乏群众基础。(3)综合材料内容可知,资产阶级对启蒙思想理论的实践具有妥协性和局限性。20.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19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故地,也不发生在欧洲一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恰恰发生在原先相对落后的,处于世界文明边缘的,孤悬在大陆之外的海岛英国,究属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首先发生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历史学习者都怀有极大兴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工业革命是上述诸多因素积聚而成的自然演进的产物,它不是哪位英明君主谋划的结果,也不是哪位天才思想家巧思妙想的结晶。它不像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事先有一定的谋略和规划,而是在原发状态中发生的、发展的。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也没有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已经发生。——摘编自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