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三明建宁县联考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种铜矿石的主要成分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赤铜矿(Cu2O)B.辉铜矿(Cu2S)C.斑铜矿(Cu5FeS4)D.孔雀石[Cu2(OH)2CO3]2.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熔化 B.蜡烛燃烧 C.黄金铸币 D.海水晒盐4.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淡化海水B.碘溶解在汽油中C.钛镍合金制成卫星天线D.氧化钙做干燥剂5.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A.胆汁(6.8﹣7.4) B.唾液(6.6﹣7.1)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6.Ca(HCO3)2CaCO3+CO2+H2O,是石灰岩溶洞形成的主要反应。将1molCa(HCO3)2加热t2秒时停止加热。如图表示0→t2秒过程中固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该过程的CaCO3不分解)。说法错误的是()A.0→t2反应阶段,固体a、b的物质的量不变B.0→t2反应阶段,固体a、b的质量变小C.a、b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固体a、b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一定为2:17.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铁制品生锈C.铁水铸造成锅D.粮食酿成酒8.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C+O22CO B.CuSO4+2NaOH=Na2SO4+Cu(OH)2↓C.H2+CuOCu+H2O D.H2CO3CO2↑+H2O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生产、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来控制土壤pH B.青少年适当补钙可以有效防止佝偻病C.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除去衣物上的油污10.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A.B.C.D.11.下列有关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2NO3-:2个硝酸根离子B.: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Cl2:氯气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D.2Mg:2个镁元素12.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保存NaOH溶液所用的试剂瓶瓶塞为_____(从“橡皮塞”或“玻璃塞”中选择),不选用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4.(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_____(填化学式),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2)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3)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15.硫酸亚铁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硫酸亚铁铵俗称摩尔盐,下图为制取摩尔盐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__7(填“>”、“<”或“=”).步骤②中,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能用加热结晶的方法析出说明摩尔盐的溶解度__;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同时含有少量氧化铁.请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步骤②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能用酒精洗涤的原因__.1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若将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进行电解,当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升高到时停止电解,则生成的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至0.1)。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在____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在时,向盛有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③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将时c物质的饱和溶升温到,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甲组同学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氢气,因盐酸挥发出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导致制取的气体不纯,现欲制备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纯净的氢气,回答下列问题: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②反应装置中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锌与稀盐酸混合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将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无法判断”之一)。乙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固体样品(CxHy)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A→C1→G→C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使该有机物固体样品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C1,利用C2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算出的该有机物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③仪器G的玻璃管中放入一定质量的有机物固体样品,有机物样品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C2质量增加ag,仪器D质量增加bg,则试推算该有机物样品(CxHy)的化学式中x、y的比值:=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18.某同学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请写出能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发生装置选A,收集装置选C,则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应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填装置编号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为了测定其中Na2CO3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赤铜矿中含有铜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
B、辉铜矿中含有铜元素和硫元素两种元素;
C、斑铜矿中含有铜、铁、硫三种元素;
D、孔雀石中含有铜、氢、碳、氧四种元素;
故选:D。2、B【解析】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B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D错误。点睛∶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3、B【解析】
A、冰块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黄金铸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D【解析】
A、淡化海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碘溶解在汽油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钛镍合金制成卫星天线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氧化钙做干燥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D【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6、D【解析】
A、1molCa(HCO3)2加热生成1molCaCO3,故0→t2反应阶段,固体a、b的物质的量不变,正确;B、随着反应进行,Ca(HCO3)2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0→t2反应阶段,固体a、b的质量变小,正确;C、反应过程中钙元素并未发生逸出等情况而造成物质的量减少,故a、b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正确;D、无法判断b点的固体是否已经反应完全,故固体a、b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不一定为2:1,错误。故选D。7、C【解析】
A、鲜牛奶变质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铁制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水铸造成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粮食酿成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8、A【解析】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详解】A、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B、反应是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C、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四大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9、C【解析】
A、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改变土壤的pH,故A说法正确;B、青少年适量摄入钙元素可有效防止佝偻病,故B说法正确;C、煤气泄漏,不能立刻打开排气扇,否则电火花可能引燃气体甚至引起爆炸,故C说法不正确;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除去衣物上的油污,故D说法正确。故选C。10、D【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由于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是一定的,故武器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不变,A错误;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加入稀硫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小,前后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继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溶液呈酸性,B错误;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离子的数目逐渐的减少,继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离子的数目逐渐的增加,C错误。故选D。考点:化学反应与图像11、A【解析】
A、在离子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NO3-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A正确;B、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注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错误;C、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l2表示1个氯气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C错误;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Mg表示2个镁原子,元素不论个数。D错误。故选A。12、B【解析】
医疗急救过程中,应该给病人提供大量的氧气以供给呼吸。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橡皮塞2NaOH+SiO2═Na2SiO3+H2O【解析】
实验室保存NaOH溶液所用的试剂瓶瓶塞为橡皮塞,不选用玻璃塞的理由是: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iO2═Na2SiO3+H2O。故填:橡皮塞;2NaOH+SiO2═Na2SiO3+H2O。14、O2氢、氧两种元素分子间有间隔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或4Al+3O2=2Al2O3)【解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正极产生的是O2;此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3)铝在空气中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里层的铝和氧气继续反应,而铁生锈生成的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物质,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和氧气、水反应,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15、(1)>(2)漏斗摩尔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大(3)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4)硫酸亚铁铵(5)硫酸亚铁铵不溶于酒精【解析】试题分析:(1)通常用碱溶液来除油污;(2)过滤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能用加热结晶的方法析出说明摩尔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大;(3)①中的化学反应是稀硫酸和铁还有三氧化铁反应;(4)步骤②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亚铁铵;(5)硫酸亚铁铵不溶于酒精,所以可以用其洗涤酒精。考点:铁的化学性质点评:关于常见金属的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方程式和现象属于中考的热点,可以在选择题和大题中出现,注意仔细审题。16、1:25.675降温结晶BC【解析】
(1)电解水口诀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100g1%的氢氧化钠中,变为2%的浓度时的溶液质量为x。可以得到计算式:100g×1%=x×2%,x=50g,分解掉的水为100g-50g=50g。故根据计算式:y=5.6g(2)①在t1℃时ac有交点,即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2℃时,溶解度为50g,故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有25g溶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③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大,b随温度变化较小,故应选用降温结晶的方式,以便使b更多的保留在溶液中,得到的晶体是过饱和析出的a;
④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升温的方式,是不改变浓度的。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故溶液质量一定减小。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会导致量取的水体积偏小,导致溶剂水的质量偏小,故得到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①ADCF②Zn+2HCl=ZnCl2+H2↑③增大(2)①2H2O2二氧化锰2H2O+O2↑②偏大;③9b/44a【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取氢气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要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水用浓硫酸干燥,生成的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CF;②反应装置中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③锌与稀盐酸混合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将增加,因为反应前的溶质为氯化氢,反应后的溶质为氯化锌,溶液中的溶剂没有参加反应,溶质的质量增加;(2)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二氧化锰2H2O+O2↑;②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C1,利用C2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算出的该有机物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文具采购合同范文
- 《人类文明起源》课件
- 2025宁夏农民工劳动合同书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八年级生物一模试题(含答案)
- 玉米芯收购合同协议
- 电力劳务施工合同协议
- 环保机械出租合同协议
- 白灰水泥供货合同协议
- 玻璃材料采购合同协议
- 甲醛试验箱采购合同协议
- 肝硬化护理新进展
- 2025年征信业务合规培训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2025项目部与供应商安全生产物资供应合同
- DB15-T 1339-2025 风电场机组布置技术规范
- 统借统还合同协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中高端人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养老院护理九防内容课件
- CNASGL011-202X实验室和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指南征求意见稿
- XX镇卫生院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方案
- 2023年河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