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鉴定标准GB/T51273-2018》详细解读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抗震验算5卧式设备6支腿式直立设备7支耳式直立设备8裙座式直立设备目录9球形储罐10立式圆筒形储罐11加热炉12空冷式热交换器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编制说明011总则01021.1目的和意义强调抗震鉴定的重要性,对于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鉴定的目的,即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2适用范围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各类钢制设备的抗震鉴定。包括但不限于储罐、反应器、换热器、塔器等设备。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抗震鉴定。综合考虑设备的结构特点、地震作用、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估。1.3鉴定原则明确抗震鉴定的基本程序,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分析评估、结论与建议等步骤。强调各步骤之间的衔接和配合,确保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1.4鉴定程序022术语抗震鉴定是指对石油化工钢制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功能完整性进行评估和判定的过程。通过抗震鉴定,确定设备在地震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为设备的加固、维修或更换提供依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定义目的2.1抗震鉴定定义钢制设备是指以钢材为主要材料制造的石油化工设备,如储罐、反应器、换热器等。特点钢制设备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和安装等优点,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钢材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需要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和鉴定。2.2钢制设备地震作用是指地震时地面运动对建筑物或设备产生的动力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地震作用会对钢制设备产生较大的应力和变形,可能导致设备的破坏或失效。因此,在进行抗震鉴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2.3地震作用影响定义安全性评估是指对石油化工钢制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定义安全性评估包括对设备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确定设备在地震中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历史地震记录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评估设备的实际安全状况。内容2.4安全性评估033基本规定3.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钢制设备的抗震鉴定。抗震鉴定应包括设备结构、支撑系统、连接部件及地基基础的抗震能力评估。抗震鉴定应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设备的重要性、使用功能、修复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抗震鉴定。3.2鉴定原则抗震鉴定应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应包括结构动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实际检测应包括现场检测、试验室检测等。3.3鉴定方法根据设备的抗震能力,将鉴定结果划分为合格、需维修加固后方可使用、不合格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3.4鉴定等级划分044抗震验算考虑设备重要性根据设备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使用功能,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验算要求。遵循规范抗震验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设计规范》SH/T3039的相关规定。地震作用组合抗震验算时,应考虑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的组合效应。4.1验算原则静力法01对于重要性和使用功能较低的设备,可采用静力法进行抗震验算。静力法基于弹性理论,将地震作用简化为等效静力荷载进行计算。动力法02对于重要性和使用功能较高的设备,应采用动力法进行抗震验算。动力法考虑地震波的传播和设备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设备的抗震性能。时程分析法03对于特别重要或复杂的设备结构,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验算。时程分析法通过输入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对设备结构进行逐步积分计算,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4.2验算方法对设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进行验算,确保其满足强度要求,不会发生破坏或失稳现象。强度验算对设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进行验算,确保其不会发生倾覆、滑移或失稳现象。稳定性验算对设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进行验算,确保其变形量不会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功能或造成安全隐患。变形验算对于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疲劳破坏的设备结构,应进行疲劳验算,确保其满足疲劳寿命要求。疲劳验算4.3验算内容055卧式设备卧式设备应进行抗震鉴定,包括其结构、支撑和连接等部分。抗震鉴定应考虑地震作用对设备产生的力和变形,以及设备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抗震鉴定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方法和程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1一般规定地震作用效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应根据设备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和场地类别确定。抗震验算应采用静力分析或动力分析方法,考虑设备的自振周期、阻尼比和地震波输入等因素。抗震验算应满足设备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确保设备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或失效。5.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卧式设备的支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产生的力和变形。对于重要设备或地震烈度较高地区的设备,应采取加强支撑、增加阻尼等抗震措施,提高设备的抗震性能。设备连接部分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防止地震中发生脱落或断裂等现象。抗震措施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地震特点进行设计和实施。5.3抗震措施066支腿式直立设备03设备的重心应尽量降低,以提高其稳定性。对于重心较高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01支腿式直立设备应进行抗震鉴定,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02设备的支腿应均匀分布在基础上,避免出现过大的偏心或倾斜。6.1一般规定地震作用效应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水平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可采用静力法或动力法进行计算。抗震验算应根据设备的受力特点、材料性能和地震作用效应等因素进行。验算内容包括设备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对于重要设备或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应进行更严格的抗震验算,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可靠。6.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加强设备与基础的连接,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移动或倾覆。可采用地脚螺栓、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对设备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震能力。加固方法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抗震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6.3抗震措施对于重心较高的设备,可设置防震支座或减震器,降低地震作用对设备的影响。在设备周围设置防撞设施,避免设备在地震作用下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077支耳式直立设备支耳式直立设备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备的支耳应设计合理,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和垂直力。设备的基础应坚实、平整,且与设备底部紧密接触,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7.1一般规定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根据设备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和场地类别,计算地震作用下的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等效应。抗震验算方法采用静力法或动力法进行抗震验算,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验算内容及要求对设备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或失稳。7.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采用高强度螺栓或焊接等方式,确保设备与基础的牢固连接。加强设备支耳与基础的连接设置防震装置提高设备整体稳定性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在设备与基础之间设置防震装置,如橡胶隔震支座、阻尼器等,减小地震作用对设备的影响。通过增加设备自重、降低设备重心等方式,提高设备整体稳定性,减小地震作用下的倾覆风险。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正常运行。7.3抗震措施088裙座式直立设备010203裙座式直立设备应进行抗震鉴定,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备的裙座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对于重要设备或在地震烈度较高地区的设备,应进行更严格的抗震鉴定和评估。8.1一般规定地震作用效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抗震验算。抗震验算应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地震波和地震动参数,考虑设备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验算结果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8.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抗震措施应包括加强设备裙座的刚度和稳定性、设置减震装置等。对于不满足抗震要求的设备,应进行改造或更换,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根据抗震验算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提高设备的抗震能力。8.3抗震措施099球形储罐123球形储罐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球形储罐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球形储罐的抗震设计应保证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不发生破坏或少量破坏,经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9.1一般规定0102049.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地震作用效应包括地震惯性力、地震动水压力和地震动土压力等。抗震验算应采用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验算应考虑球形储罐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抗震验算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液固耦合效应。03球形储罐的抗震措施应包括加强罐体结构、设置抗震支座或隔震沟等。加强罐体结构可采用增加罐壁厚度、加设加强圈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措施。设置抗震支座或隔震沟可减小地震作用对球形储罐的影响,提高其抗震性能。抗震措施应根据球形储罐的具体情况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和设计。010203049.3抗震措施1010立式圆筒形储罐储罐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储罐的抗震设计应根据其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储罐的抗震设防烈度应不低于当地的基本地震烈度,对于特殊重要的储罐,应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10.1一般规定
10.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地震作用效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抗震验算应采用时程分析法或反应谱法等方法进行,验算结果应满足相关规定的抗震性能要求。抗震验算中应考虑储罐的液固耦合效应,对于大型储罐或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应进行专门的液固耦合动力分析。储罐的抗震措施包括加强罐壁、罐顶和罐底的强度和稳定性,设置抗震支撑和隔震装置等。对于大型储罐或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应采用更加严格的抗震措施,如增加罐壁厚度、设置加强圈等。储罐的抗震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其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同时,应定期对储罐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和检测,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10.3抗震措施1111加热炉加热炉应按规定进行抗震鉴定,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热炉的抗震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考虑地震烈度、场地条件、设备重要性等因素。加热炉的抗震鉴定应包括设备结构、支撑系统、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检查和分析。11.1一般规定抗震验算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地震作用效应,对加热炉的结构强度、稳定性、变形等进行计算和分析。抗震验算应考虑设备在不同方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以及设备与管道、支架等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地震作用效应包括地震惯性力、地震位移、地基变形等对加热炉的影响。11.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输入标题0201040311.3抗震措施加热炉的支撑系统应采用可靠的抗震支撑方式,防止设备在地震中发生移动或倾覆。加热炉的管道和阀门等附件应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减少地震作用对设备的损坏。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附件,确保其完好无损。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电气设备和元器件,保证在地震中能够正常工作或及时切断电源。加热炉的燃烧系统应采用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在地震中能够正常燃烧或及时切断燃料供应。1212空冷式热交换器01空冷式热交换器应进行抗震鉴定,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和功能完整性。02抗震鉴定应考虑设备的重要性、地震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措施。03抗震鉴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2.1一般规定根据设备所在场地的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确定地震作用效应,包括地震加速度、地震力等。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抗震验算方法验算内容及要求采用静力法或动力法进行抗震验算,验算时应考虑设备的自振特性、阻尼比等因素。对设备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确保设备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或失效。03020112.2地震作用效应和抗震验算通过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降低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风险。结构优化采用减震器、隔震支座等减震隔震装置,降低地震作用对设备的影响。减震隔震设计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加强连接和支撑,提高设备的整体抗震性能。加强连接与支撑定期对设备进行抗震性能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定期检测与维护12.3抗震措施13本标准用词说明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本标准所指的石油化工钢制设备包括石油、化工、炼油、天然气等行业中使用的各类钢制设备,如储罐、反应器、塔器等。抗震鉴定对石油化工钢制设备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确定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术语和定义VS本标准用词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力求准确、清晰、简洁,避免产生歧义。对于重要术语和定义,本标准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说明,以便读者正确理解和应用。用词严格程度本标准用词与日常用词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专业术语和定义的运用上。日常用词可能较为模糊、笼统,而本标准用词则更加精确、具体。在理解和应用本标准时,需要注意区分标准用词和日常用词的差异,以免产生误解或歧义。标准用词与日常用词的差异14引用标准名录基础标准GB/T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了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鉴定的基础标准之一。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详细阐述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方法,对于石油化工钢制设备的抗震鉴定具有重要的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人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
- 《家具导购圣经》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职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职工管理十篇
- 2024教科室工作计划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职工管理篇十篇
- 《投资管理复习》课件
- 《市场考察报告》课件
- 《广告效果的测定》课件
- 《针灸推拿》题库
- 2023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银光杯
- GB/T 20475.2-2006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2部分:氯
- 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 神通数据库管理系统v7.0企业版-2实施方案
- 油田视频监控综合应用平台解决方案
- 福建省泉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酒精性脑病的护理查房实用版课件
- 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我们来做-“热气球”》说课稿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净水厂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