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第五版)课件 第1-17章 宪法的概念- 国家机构概述_第1页
《中国宪法》(第五版)课件 第1-17章 宪法的概念- 国家机构概述_第2页
《中国宪法》(第五版)课件 第1-17章 宪法的概念- 国家机构概述_第3页
《中国宪法》(第五版)课件 第1-17章 宪法的概念- 国家机构概述_第4页
《中国宪法》(第五版)课件 第1-17章 宪法的概念- 国家机构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第一节宪法的词源一、西方国家宪法词源的演变(一)宪法观念的历史演变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宪法”2、西方中世纪的“宪法”3、近代西方的“宪法”(二)词源学意义上宪法概念的不同表述二、非西方国家宪法词源的演变1、中国宪法词源的演变2、近代日本宪法词源的演变3、近代韩国宪法词源的演变第二节宪法的概念一、西方国家的宪法概念二、亚洲国家学者的宪法概念三、中国的宪法概念第三节宪法的特点一、宪法与国家“国家”一词在宪法中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国家”一词的含义主要包括:1、在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意义上的“国家”。2、在与社会相对的意义上的“国家”,通常使用“国家和社会”等表达方式3、在与地方相对的意义上的“国家”,这时其含义主要是指中央第三节宪法的特点二、宪法与法的共性宪法规范属于法规范的一种,即“宪法是法”。1、具有相同的经济基础,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2、都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3、都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4、都具有制裁性三、宪法与法律的区别1、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殊性四、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2、宪法主要由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两大部分构成。公民基本权利部分以权利清单的方式列举了公民在国家中的基本权利。国家机构的组织、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依归。3、国家权力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五、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1、宪法确认民主事实2、宪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3、宪法规定了间接民主制4、宪法规定了直接民主制5、中国宪法规定的民主制度六、宪法的本质在政治上,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关系。包括:1、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2、不同阶层、集团、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第四节宪法的分类一、传统宪法分类传统分类的特点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以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律文件为划分标准)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以制定宪法主体为划分标准)3、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以制定和修改的宪法程序是否特殊为划分标准)二、现代宪法分类1、以宪法性质为标准的宪法分类:分为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以宪法与社会关系为标准的宪法分类:分为社会学意义的宪法概念和法学意义的宪法概念。二、现代宪法分类3、以宪法存在形式为标准的分类: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优越性宪法与从属性宪法、联邦制宪法与单一制宪法、权力分立型宪法与权力融合型宪法、共和制宪法与君主制宪法等4、以宪法规范与现实关系为标准:独创宪法与模仿宪法、意识形态宪法与意识形态中立宪法、规范宪法与名目宪法。5、以宪法形态论为标准:把革命作为“宪法消灭”原因的事例是不多的;宪法的变更有时受到外国强制性的压力;宪法的变更有时意味着独立于过去的国家;宪法有时不能合理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及其各种势力关系等。第五节宪法的功能一、宪法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宪法功能是宪法内容和原则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社会效果。1、宪法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具有正当性。2、社会成员的宪法意识。3、实效性的宪法保障制度。二、宪法的具体功能1、确认功能2、保障功能3、限制功能4、协调功能三、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1、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2、宪法在执法中的作用3、宪法在司法中的作用4、宪法在守法中的作用第二章宪法的历史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史一、立宪问题在中国的缘起1、立宪问题在中国的提出,始于清朝末年。2、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也传入中国,一部分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或与资本主义经济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提出了在中国实行立宪的要求和主张。3、近代意义上的“宪法”、“立宪”概念就是先从西方传入日本,再由日本传到中国的。对于中国而言,这些无疑都属于“舶来品”。1、《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2、《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911年)二、清末的立宪活动和宪法三、中华民国立宪活动和宪法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3、《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4、《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5、《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5年)6、《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7、《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6年)8、《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四、革命根据地宪法性文件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宪法史一、共同纲领1、共同纲领的制定背景2、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3、共同纲领的性质4、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5、共同纲领的意义二、1954年宪法1、1954年宪法的制定背景2、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3、1954年宪法的性质4、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5、1954年宪法的实施三、1975年宪法1、1975年宪法的修改背景2、1975年宪法的修改过程3、1975年宪法的性质4、19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5、对1975年宪法的评价四、1978年宪法1、1978年宪法的修改背景2、1978年宪法的修改过程3、1978年宪法的性质4、1978年宪法的主要内容5、对1978年宪法的评价6、对1978年宪法的两次修改五、1982年宪法1、1982年宪法的修改背景2、1982年宪法的修改过程3、1982年宪法的主要内容4、对1982年宪法的评价六、对1982年宪法的修改1、修改方式2、1988年宪法修正案3、1993年宪法修正案4、1999年宪法修正案5、2004年宪法修正案6、2018年宪法修正案第三章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1、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地位2、各国宪法的共同原则3、宪法基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4、宪法基本原则与宪法规定的关系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的含义1、人民主权原则的概念2、西方人民主权原则的理论基础3、我国人民主权原则的理论基础4、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主权原则的差异二、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1、明确确认人民主权原则2、宪法规定了人民主权原则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式3、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第三节基本人权原则一、基本人权原则的含义1、人权的含义2、基本人权的含义3、资产阶级人权观4、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二、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1、人权入宪的意义2、公民基本权利体系3、国家权力的分配及行使原则4、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第四节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一、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的含义1、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的概念2、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制度3、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分工与监督制度二、我国宪法关于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的体现1、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2、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3、国家机关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4、国家机关之间互相制约和监督第五节单一制原则一、单一制原则的含义1、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决定的因素2、复合制与联邦制3、单一制4、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5、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因素6、我国在单一制下处理特殊情况的制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和优越性3、民族自治地方4、民族自治机关5、民族自治权三、特别行政区制度1、“一国两制”的含义2、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3、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4、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5、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6、中央在特别行政区的权力7、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第四章宪法的变迁第一节宪法制定权一、宪法制定权的概念1、制宪权定义2、制宪权与修宪权的区别3、宪法制定权概念的产生(1)西耶斯(2)拉班德、耶利内克(3)施密特二、宪法制定权的理论基础1、根本法思想2、国民主权说3、社会契约论4、立宪主义三、宪法制定权的基本特点1、制宪权的正当性2、制宪权的公共性3、制宪权的自律性4、制宪权的稳定性四、宪法制定权的界限1、受制宪目的的制约2、受法的理念的制约3、受自然法的制约4、受国际法的制约五、宪法制定权主体1、作为宪法制定权主体的人民2、宪法制定权主体与制宪机关3、宪法起草机关六、制宪权的行使程序1、制宪机关的设立2、宪法草案的提出3、宪法草案通过4、宪法的公布第二节宪法渊源一、宪法的一般渊源1、宪法典2、宪法性法律3、宪法惯例4、宪法判例5、宪法解释6、国际条约二、我国宪法的渊源1、宪法典2、宪法性法律3、宪法惯例4、宪法解释5、国际条约第三节宪法结构一、宪法的一般结构体系宪法结构,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宪法一般由序言、正文和附则三部分构成。1、序言2、正文正文是宪法的主体部分,通常由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宪法保障、宪法修改等部分构成。3、附则二、我国宪法的结构我国宪法由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构成。“国家机构”一章分八节: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监察委员会”第八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节宪法规范一、宪法规范的概念1、宪法规范与宪法关系2、宪法规范与法律规范3、宪法规范一般由宪法制定规范、宪法核、宪法修改规范和宪法律组成二、宪法规范的特点1、宪法规范的政治性2、宪法规范的限制性3、宪法规范的最高性4、宪法规范的稳定性5、宪法规范的制裁性三、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从逻辑结构上看,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一样,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组成。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宪法条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在宪法条文中得到完整的体现。2、宪法中的假定与制裁要素隐含在处理部分,并不具体表现在宪法条文中。3、宪法规范三要素各自以独立或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4、具体的宪法条文中只表现处理部分,假定与制裁部分在规范中没有具体表现。四、宪法规范的类型1、确认性规范2、禁止性规范3、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4、程序性规范五、宪法规范的效力1、宪法规范效力的含义2、宪法规范的效力与宪法条文的效力3、宪法规范的效力与宪法规范的适用六、宪法规范的变动1、规范的变动。主要有宪法的修改、宪法解释等。2、非规范的变动。主要形式有:宪法破坏、宪法废除、宪法侵害、宪法中止。七、宪法关系(一)宪法关系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二)宪法关系的类型

1、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2、国家与国内各民族的关系

3、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4、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第五节宪法解释一、宪法解释的概念与意义1、宪法解释的概念2、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3、宪法解释的意义二、宪法解释的性质在宪法解释学发展过程中围绕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学说。1、主观说2、客观说3、折中说三、宪法解释的主体与条件1、宪法解释的主体。主要有三种类型:(1)立法机关解释制;(2)司法机关解释制;(3)特定机关解释制。2、我国的宪法解释主体3、宪法解释的条件:(1)解释者要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理解和揭示特定的宪法规范;(2)具体的事件性;(3)宪法原理的成熟。四、宪法解释的原则与种类1、宪法解释的原则:(1)解释宪法应符合制宪目的与精神;(2)解释宪法必须遵循依法解释原则;(3)解释宪法要反映社会发展需求;(4)解释宪法要体现宪法规范力。四、宪法解释的原则与种类2、宪法解释的类型:(1)根据解释的主体与效力不同,宪法解释可分为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2)根据宪法解释目的的不同,可以把宪法解释分为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3)根据宪法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把宪法解释分为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4)根据宪法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把宪法解释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5)以宪法解释的价值评价为基础,可以把宪法解释分为目的论解释与社会学的解释。五、合宪性推定原则的概念与理论基础1、合宪性推定原则的产生2、合宪性推定原则的基本含义3、合宪性推定原则的理论基础(1)宪法规范最高性价值体系(2)对立法权的尊重(3)宪法秩序的稳定(4)宪法规范具体化六、宪法解释的方法1、精神科学的宪法解释2、问题辩证的宪法解释3、多元过程的宪法解释4、规范构成的宪法解释5、理性法的宪法解释6、目的论的宪法解释七、宪法解释的程序1、宪法解释的提出2、宪法解释的审查3、宪法解释的决议4、宪法解释的公布5、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的完善第六节宪法修改一、宪法修改与宪法修改权的概念1、宪法修改的概念2、宪法修改的特点3、宪法修改权的概念4、宪法修改权与宪法制定权的关系二、宪法修改的形式与方式1、宪法修改的形式(1)全面修改及其特点(2)部分修改及其特点。宪法修正案的概念及其特点。2、宪法修改的方式(1)成立专门的修宪机关或由议会审议(2)实行国民投票制度(3)实行立法机关修改宪法制度(4)联邦制国家的修宪方法三、宪法修改程序与界限1、宪法修改程序:提案、公告、审议、议决、国民投票、公布。2、宪法修改界限(1)宪法修改界限否定论及其根据(2)宪法修改界限肯定论及其根据、宪法修改的具体界限四、新中国宪法修改的演变1、1954年宪法修改问题的提出2、1954年宪法的修改3、1975年宪法的修改4、1978年宪法的修改5、1979年和1980年以通过决议的形式修改宪法6、1982年宪法的修改与宪法修正案方式的采用五、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完善1、没有审议程序、公布程序等必要的内容2、修宪程序缺乏规范化3、修宪频率较高4、对修宪权的界限没有作出明文规定第五章合宪性审查第一节合宪性审查概述一、违宪与合宪性审查1、违宪的概念2、违宪与违法的关系3、合宪性审查的概念4、合宪性审查与相关制度的关系:宪法保障、宪法监督、司法审查、宪法诉讼二、合宪性审查的起源1、英国:(1)作为宗主国对殖民地立法的审查制度;(2)自然法高于实定法的理念2、法国:1799年宪法和1852年宪法规定的作为议会组成部分的元老院制度。3、美国:(1)制宪时关于合宪性审查制度的辩论;(2)宪法高于法律的规定;(3)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开创了联邦最高法院审查联邦法律的先例。三、合宪性审查的基本功能监督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1、保证宪法的根本法地位2、保证宪法秩序3、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4、制度纠错5、维护宪法价值第二节现代合宪性审查体制一、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1、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的含义2、西方国家的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3、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4、我国的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二、司法审查制1、司法审查制的含义及现状2、实行司法审查制的原因3、司法审查制的基本特色三、宪法法院审查制1、宪法法院审查制的含义及现状2、宪法法院审查制的发展3、实行宪法法院审查制的原因4、宪法法院的组织和职权5、宪法法院审查制的特色四、宪法委员会审查制1、宪法委员会审查制的含义及现状2、宪法委员会审查制的发展3、宪法委员会的组织4、宪法委员会的职权第三节中国的合宪性审查制一、中国合宪性审查体制沿革

1、1954年宪法的规定

2、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规定

3、1982年宪法的规定

4、其他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二、中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基本内容1、宪法序言确认了宪法的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2、宪法规定了合宪性审查的目标3、宪法第5条规定了合宪性审查对象4、宪法规定了我国合宪性审查主体5、宪法规定了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机构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7、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批准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8、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对提交备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立法法、监督法及《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等对合宪性审查机制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第六章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一)第一节人权与权利概念一、人权概念1、人权含义的发展2、宪法文本上的人权表述3、宪法文本中人权的含义4、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5、我国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含义6、宪法文本上规定人权条款的意义二、权利概念1、权利概念的历史发展2、权利的含义3、权利的基本特征4、权利的基本分类:法律权利与基本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和人身权利;普通主体享有的权利与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宪法性权利、刑事权利、民事权利、行政法上的权利等。三、基本权利的历史发展与特征1、基本权利的历史发展:英国的宪法性文件;美国宪法;法国宪法;魏玛宪法;二战以后的宪法。2、人权与基本权利关系3、基本权利的特征:基本权利确立公民的宪法地位,是一种个体抵抗国家权力的权利体系;基本权利是宪法体制的核心内容;基本权利是实定法意义上的权利形态;基本权利一般具有不可转让性;基本权利的综合性。第二节基本权利主体与分类一、基本权利主体1、公民公民的含义、公民资格的取得、公民与国民的关系、公民与人民的关系2、外国人外国人作为基本权利主体的可能性与局限性3、法人法人作为基本权利主体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二、基本权利分类1、传统的基本权利分类以公民与国家的隶属关系为基础的,反映了国家中心主义思想。2、新的基本权利分类以公民实际享有的权利内容与形式为基础,适应自由权生活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分类方法:(1)以基本权利主体为基础;(2)以基本权利性质为基础;(3)以基本权利内容为基础;(4)以法律效力为基础;(5)以领域与文化传统为基础。第三节宪法上列举的基本权利与

未列举的基本权利一、宪法上列举的基本权利设定方式

1、列举式及其利弊

2、概括式及其利弊

3、折中式及其利弊

4、特殊方式二、宪法文本上未列举的基本权利保护方式1、宪法文本上未列举的基本权利保护的理论根据2、美国宪法修正案第9条争议3、我国宪法的人权条款与宪法文本上未列举的基本权利保护三、人权条款与国家保护人权义务1、国家尊重的义务2、国家保护的义务3、国家满足或确保的义务4、国家促进的义务第七章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二)第一节基本权利效力一、基本权利效力概念1、基本权利效力的含义2、基本权利效力的特点:(1)基本权利效力的广泛性,即基本权利拘束一切国家权力活动与社会生活领域。(2)基本权利效力的具体性,即基本权利效力通常在具体的事件中得到实现,特定主体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权利的价值,并通过具体事件解决围绕效力而发生的宪法争议。(3)基本权利效力的现实性,即基本权利尽管具有未来志向性的特点,对今后的立法活动提供法律基础,但本质上基本权利是调整现实社会中主体活动的具体权利形态,一旦规定在宪法上便具有直接的规范效力,并不一定通过部门法得到具体化。(4)基本权利效力的可诉性。二、基本权利效力类型基本权利是具有直接效力的权利形态,直接拘束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活动领域。1、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效力2、基本权利对私人之间活动的效力3、基本权利的放射效力三、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约束1、基本权利效力与立法权宪法规定了立法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原则,对立法者的活动进行了必要的限制。2、基本权利效力与行政权基本权利对行政权的活动产生直接的约束力,有关行政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基本权利的价值,以保障行政权的合宪性。3、基本权利效力与司法权从宪法与司法的相互关系看,司法权运作的合宪性主要取决于实现基本权利价值的程度。四、基本权利效力在私人活动领域中的理论基础

基本权利效力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包括私人领域)中的适用反映了基本权利观念的变更、国家权力社会化、人权保障的多样化、宪法裁判制度的建立、社会关系综合化等客观要求。第二节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与界限一、限制基本权利的内涵与依据1、限制基本权利的含义2、限制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1)剥夺基本权利(2)停止行使某种基本权利(3)出于社会公益,对基本权利特殊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如对公务员的政治活动、军人的政治权利进行限制等。二、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1、维护社会秩序2、保障国家安全3、维护公共利益三、限制基本权利的形式1、基本权利内在的限制(1)基本权利本身的限制,即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概念本身对其范围与界限进行了必要的限定(2)通过具体附加的文句对其范围进行了限定2、宪法和法律的限制(1)宪法限制。现代各国宪法一方面规定了保障基本权利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规定了限制基本权利的界限。(2)法律限制:分为法律的一般保留和个别保留,前者指法律规定的保留适用于所有基本权利,所有权利受法律限制。后者指根据法律的具体条文而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3、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1)紧急状态的含义(2)紧急状态下限制基本权利的宪法依据(3)紧急状态下基本权利的限制界限:限制的范围、限制的程度、限制的条件等(4)紧急状态下基本权利的保障与救济第三节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一、基本权利竞合1、基本权利竞合的含义2、一般基本权利与特别基本权利竞合3、限制程度不同的各种基本权利相互竞合4、规范领域不同的基本权利之间的竞合5、基本权利竞合的处理原则二、基本权利冲突1、基本权利冲突的含义2、基本权利冲突的表现(1)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中推导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有时会发生相互之间的交叉(2)通过基本权利具体化的客观的价值体系同时对法秩序产生影响的效力3、基本权利冲突的处理原则第四节公民基本权利在我国的

产生与发展一、旧中国宪法与基本权利观念1、清末立宪与基本权利观念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基本权利观念3、北洋军阀立宪与基本权利观念4、国民党立宪与基本权利观念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权保障实践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与基本权利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与基本权利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与基本权利三、新中国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发展变化1、《共同纲领》与公民基本权利2、1954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3、1975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4、1978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5、1982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6、五次修宪与基本权利的发展第八章平等权第一节平等权概述一、平等与平等权概念1、平等的含义2、平等的基本分类3、平等权的含义4、平等权的特点二、平等权的发展1、人权宣言关于形式平等的规定2、魏玛宪法关于实质平等的规定3、我国关于平等权的规定三、平等权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保护公民的宪法地位与合法权益;2、有助于公民平等地行使权利与平等地履行义务,反对特权与官僚主义,消除腐败现象;3、有助于协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相互关系,以强化公权力的合宪性。4、保障平等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四、平等权的宪法地位1、平等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2、平等权集中体现了宪法的要求,为宪法的具体化提供了统一的基础3、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平等权的存在形式有其特点。平等权性质:(1)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权利性;(2)平等权是法制的原则或宪法原则;(3)平等权一方面具有综合权利体系的性质,同时又有作为宪法指导原则的性质。第二节平等权的内容与类型一、平等权的内容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适用法律上平等。2、禁止差别对待与合理差别构成歧视应满足如下条件:一是存在着区别待遇;二是此种区别具有不良的效果;三是该区别的理由是被禁止的。(二)平等权的类型1.禁止差别内容的规定。2.根据平等权适用的具体领域,平等权可分政治生活领域平等权、经济生活领域平等权、社会生活领域平等权与文化生活领域平等权等。3.根据享有平等权主体的不同,平等权可分为以公民为主体的平等权、以法人为主体的平等权与以特定对象为主体的平等权。第三节平等权的适用、效力与限制一、平等权的适用平等权首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重要的宪法原则。就其适用范围而言,平等权适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即表现为政治生活的平等、经济生活的平等、社会生活的平等与文化生活的平等。每一领域的平等原则通过具体的平等权适用而得到体现。我国宪法强调了平等权的适用与意义:1.在序言中规定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2.在宪法总纲部分,具体规定了平等权运用原则与领域。如宪法第4条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宪法第5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在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部分,宪法首先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明确平等权在基本权利体系中的指导意义。二、平等权的效力1、平等权作为基本权利与宪法原则具有一般约束力,它约束一切国家机关活动与公务员的活动。2、平等权效力能否约束私法关系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公法原则适用于私法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私人之间的关系能违反平等原则。三、平等权的限制

1、基于平等权的相对性与合理的差别性,宪法确定了平等权的界限。具体表现为平等权例外条件的规定,主要有规定公务员政治行为的界限与范围,其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权受限制;军人受军事法院的审判;人民代表的言论免责权与不受逮捕权的规定;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优待权;妇女权益的特殊保护等。第九章政治权利第一节政治权利概述一、政治权利的概念所谓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它表现为两种形式:1、一种是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为基础;2、另一种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通常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简称为政治自由。政治权利可分为广义与狭义概念。1、狭义的政治权利,仅指选民行使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广义的政治权利,包括参与组织管理活动的权利与表达意见的自由。二、政治权利的范围根据广义政治权利的概念,政治权利的范围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不包括通信自由和监督权。通信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尽管通信自由受到限制,但作为公民有权享受一定范围内的通信自由,权利的行使受法律限制与被剥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刑法第54条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范围包括如下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后两项内容是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必然结果,这一范围的确定与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范围是否相一致是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三、政治权利的性质政治权利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享有与行使的权利与自由,既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组织与分配,又表现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的权利。其性质与具体表现是:

1.政治权利反映了公民在国家与政治生活中的宪法地位。

2.政治权利是基本权利体系的基础。

3.政治权利具有协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功能。

四、政治权利保障各国宪法和法律对政治权利的保障作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

1、政治保障

2、法律保障

3、物质保障五、政治权利限制1、限制政治权利的合理界限基本权利受国家权力限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在政治权利的限制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限制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保障的目的具有首要意义,不能为限制而限制,更不能把限制与保障对立起来。2、限制政治权利的方法限制政治权利应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进行,使限制方法与程序符合限制的基本目标。通常的做法是,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政治权利与自由的同时,规定限制方法及其原则。如宪法中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同时禁止滥用言论自由、禁止借言论自由诽谤他人。宪法规定了公民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但通过对具体行使程序的规定限制其滥用。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限制必须有宪法、法律的明文规定,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设定任何限制性规定。第二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概念选举权是指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选民依法被选举为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基本特征是:

1.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即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行使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举或被选举为代议机关代表;二是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即法律规定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3.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方式是法定的,通常采取投票表决等形式。在我国,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资格是相同的。二、选举权的性质选举权是国家法律规定并予以保障的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它作为政治权利,具有现实基础。一般说来,选举权具有以下两种要素,一是外在要素。国家法律规定是选举权存在的合法根据,是选举权运行的首要条件。二是内在要素。法律规定的选举权能否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主体的能力。在理解选举权形态时,应从外在要素与内在要素的统一中准确地把握它,不能强调一方面属性而忽视另一方面属性,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选举权的完整形态。第三节言论、出版、结社、集会、

游行、示威自由

一、言论自由1、言论自由的概念言论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宣传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由。从广义上说,新闻、出版、著作等也可包含在言论自由的范畴之内,形成综合性的权利体系。从狭义上说,出版自由不包括在言论自由范畴之内。言论自由按其性质与功能,可分为政治性言论自由与非政治性言论自由。政治性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核心与基础。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实际上指的是政治性言论自由,构成政治权利的实体内容。2、言论自由的范围

(1)公民作为基本权利主体,都有以言论方式表现思想和见解的权利;(2)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干涉,既包括政治、经济方面内容,又包括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看法和见解;(3)言论自由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既可采取口头的,又可采取书面的,必要时依照法律规定,可利用广播、新闻、电视等传播媒介;(4)言论自由作为一项法定的权利,其权利的享受者不应由于某种言论而带来不利后果,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5)言论自由客观上存在法定界限,受合理限制。3、言论自由的功能

(1)言论自由在政治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2)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3)言论自由具有政治监督功能。(4)言论自由具有协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功能。4、言论自由的界限言论自由的界限表现在两个方面:1.外在限制。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有确定的效力范围,在其效力范围内的言论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2.内在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使程序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其规定的程序之内言论自由才是合理的,否则就构成言论自由的滥用,甚至成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中也包括公民对某一问题所发表的错误的言论,只要不是出于主观上恶意,不危害社会,应允许错误言论的存在。5、言论自由与互联网的发展(1)在互联网时代,基本权利体系中首先要实现信息享有者地位的平等,扩大平等权的适用范围;(2)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公共机关必须公开必要的信息,社会成员没有必要仅仅通过运用请求权等形式行使其了解权,其信息获取量大大增加,且不断要求更多信息的公开。即使运用请求权,也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其权利的要求,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言论自由的实现方式(3)互联网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在表现自由领域都有相应的表现。一方面,人类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地表达思想与意志的多样化的手段,通过各种形式推动宪法体制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作为表现自由核心的言论自由通过互联网获得新的表现形式,已超越传统言论法治的范围。二、出版自由1、出版自由的概念所谓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出版自由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著作自由,即公民有权自由地在出版物上发表作品;(2)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即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的设立与管理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2、出版自由的功能(1)出版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2)出版自由具有政治监督功能。(3)出版自由具有信息传播功能。(4)出版自由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3、出版自由的保障1997年1月的《出版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出版物上自由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意愿,自由发表自己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成果。”该《条例》是现阶段保障公民出版自由、管理出版事业的重要依据,是未来制定统一的《出版法》的基础。4、出版自由与出版管理

(1)出版管理的基本原则

(2)出版单位的管理

(3)出版物的管理

(4)违反出版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

三、结社自由

1、结社自由的概念所谓结社自由,是指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或共同目的而依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结社自由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结社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2)结社应遵循法定程序,具有严格的程序性;(3)结社一般具有固定的组织机构与成员。2、结社的类型根据结社的性质和活动方式,结社可分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社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社。前者指成立公司等,由民法、商法等法律加以调整。后者又分为政治性的结社和非政治性的结社。政治性结社主要指成立政党等,非政治性结社主要指成立宗教团体、学术团体、文化艺术团体等。我国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社,其中主要是以成立社会团体为其内容。1998年10月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是我国规范结社的主要依据。

3、结社自由的功能(1)社会团体是政府同人民沟通的桥梁和纽带。(2)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承担某些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难以进行的行政性业务。(3)社会团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4)发展社会团体是保证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形式。4、结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结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的具体程序内容是:(1)社会团体的成立实行核准登记制度。(2)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3)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四、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概念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公民表现其意愿的不同表现形式。(1)在我国,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2)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进行,表达共同愿望的活动。(3)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三种表达形式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比如,集会自由的行使具有一定的静态性,示威、游行自由的行使则是动态的;示威、游行自由所表达的意愿比起集会自由更强烈一些,社会的影响面更大。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具有如下特点:

(1)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主体是公民,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政党、社会团体等组织依章程规定举行的活动不属于集会、游行、示威法所调整的范围。(2)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公民表达其意愿、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观性权利,通过公民的群体活动而得到实现。(3)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作为公民表现意愿与思想的表达形式,实际上反映了言论自由的价值与要求,是言论自由的具体化。(4)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行使同时表现为公物利用权。2、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基本功能(1)协调功能。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监督功能。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3)稳定功能。政治与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保障与限制(1)实行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与许可制度。(2)集会、游行、示威管理制度: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武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不得妨碍公务。集会、游行、示威应当按照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及其他事项进行,不得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不得进行犯罪活动或者煽动犯罪。4、法律责任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设定法律责任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为公民实现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提供更可靠的条件,并不是以限制公民行使权利为目的。第十章宗教信仰自由第一节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与

历史沿革一、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宗教是个人选择的事情,包括:1、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即有权选择宗教;3、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4、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主要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动自由、宗教仪式自由构成,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传教自由。从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性质看,它既包括积极的自由,又包括消极的自由。积极的自由是指信仰宗教、结成宗教团体、宗教仪式等方面的自由,而消极的自由是指不信仰宗教自由与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在宗教信仰自由概念中,积极的自由与消极的自由具有同等的价值,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主体地位平等。

宗教信仰自由是在反对宗教压迫斗争中形成的人的基本权利,反映了人类追求人权价值的目标与过程。

1、在欧洲中世纪,国家权力与教会权威相互结合,限制公民自由地选择自己信仰的宗教,只允许国教的存在。

2、由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产生与罗马教廷对立的改革教会派,最后以承认各派地位平等而告终。1689年英国制定《容忍法案》,首次肯定各教派地位平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与法国人权宣言中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以后,各国宪法普遍以基本权利的形式规定宗教信仰自由。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瞩目。第二节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功能与保障一、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功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为基本权利,对于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和法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人的思想信仰,构成人权的组成部分。2.宗教信仰自由具有社会关系的协调功能。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要求,能够起到社会生活的自我调整作用。

二、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具体表现在:

1.法律保障。

2.物质保障。

3.组织保障。第三节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事务的管理一、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合法性原则。2.宗教与国家教育制度的分离。3.独立办教原则。二、宗教团体设立、活动场所的登记制度为了保障公民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从法律上确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地位,赋予宗教团体和活动场所应有的权利,我国实行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制。1.宗教团体设立。2.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范围。3.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程序。4.宗教活动场所一经依法登记,其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5.宗教活动场所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宗教活动场所不受境外组织和个人的支配。第十一章人身自由第一节人身自由概述一、人身自由的概念与价值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保护个人免受国家任意干预其自由的权利,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

人身自由的价值1.人身自由是体现公民宪法地位的重要标志。2.人身自由是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权利。3.人身自由的保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二、人身自由的性质与界限1、人身自由的性质保障人身自由是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的实现而提供的安全保障,反映了国家权力的义务性。就人身自、由的实体价值而言,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一切国家机关、政党与公务员都有义务尊重公民的人身自由,负有保障人身自由的义务。从这种意义上说,人身自由是防止国家权力的侵犯并取得赔偿的个人消极的、防御的权利。2、人身自由的界限人身自由的保障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实体保障;二是程序保障。我国宪法和法律所确定的人身自由的实体保障主要表现在:确立了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时遵循的法定原则,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才有权决定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确立罪刑法定主义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禁止连坐制,即公民不因亲属的犯罪行为而受到株连。我国宪法和法律所确定的人身自由的程序保障主要表现在拘留和逮捕依法律程序进行;严禁刑讯逼供;被告人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三、人身自由的内容各国宪法对人身自由的内容作了不同的规定,但其核心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而人身自由的前提与基础是人的尊严与生命权,没有尊严与生命权,其他人身自由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另外,隐私权也构成人身自由的基本内涵。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通常包括四项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第二节生命权一、生命权的历史发展1、自近代社会以来,生命权与自由权、财产权一样成为人们普遍公认的自然权。生命权作为宪法权利最早规定在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上。2、从基本权利发展历史看,生命权被规定在宪法或受宪法保护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从各国宪法治理的实践看,生命权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体系,是评价宪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生命权的性质

生命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

1、生命权是表示人类生存的自然意义上的权利,具有自然法的性质。

2、生命权的宪法化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主体应有的社会关系,即生命权是国家与社会的最高价值,在任何情况下国家不能把人的生命权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应把生命权的维护作为制定法律或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从这种意义上讲,生命权具有自由权的性质,旨在防止国家权力或他人的侵害。

3、生命权价值的宪法确认意味着国家有保护生命权的义务,使生命权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础。一切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活动不能损害公民的生命权,并且应建立各种形式的生命权保障体制。

4、生命权的宪法意义还表现在它为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为提高社会成员的宪法意识提供了社会基础。三、生命权的宪法根据1、德国和日本等国家是在宪法上明确规定了生命权保护的根据,并把保护生命权规定为国家的义务。2、多数国家并没有在宪法上具体规定生命权。但从以下条款中可以进行推论:(1)人身自由的宪法条款。(2)有关人的尊严与价值的条款。(3)通过解释“宪法上没有列举的权利保护”条款作为根据。

四、生命权的基本内容在从一般意义上,生命权内容包括:

1、防御权。

2、享受生命的权利。

3、生命保护请求权。

4、生命权的不可转让性与不可处分性。五、生命权的主体与效力1、生命权的主体生命权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能成为生命权的主体。自然人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所有的人都享有不可侵犯的生命权。胎儿生命权的认定。生命权终止标准的确定。2、生命权的效力

(1)生命权作为主观的权利首先对国家权力的一切活动产生效力,约束国家权力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个人有权以生命权为依据,防御国家权力对生命权的任何形式的侵害。(2)在保护生命权价值的立法体系中,宪法保护是层次最高、效力最强的规范保护。(3)生命权对国家权力产生的效力实际上产生了国家保护公民生命权的法律义务,一方面不能侵犯公民的生命权,另一方面为生命权的保护提供积极的条件。(4)生命权效力同时适用于私人之间的关系,公民有权防御私人对生命权的侵害。对来自私人的侵害,除适用保护生命权的普通法律外,必要时可以直接适用宪法的规定,以扩大生命权的保护范围。六、生命权的限制生命权的限制首先涉及死刑制度的合宪性问题。围绕死刑制度的合宪性与否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1、一种意见认为,主张死刑制度的合宪性。2、另一种意见认为,从宪法角度看死刑制度是违宪的,主张废除死刑制度。生命权首先是人权,具体表现为宪法权利,需要从宪法价值角度进行理论探讨和分析。首先,生命权是否具有权利的绝对性?其次,生命权的相对性与限制标准的合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死刑制度与国家的生命保护义务之间的关系问题。七、器官移植、克隆技术与生命权1、器官移植与生命权(1)器官移植范围的确定问题(2)器官移植与保护死者应具有的尊严(3)器官移植与脑死亡2、克隆技术与生命权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上看,克隆技术给人类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使生命权价值受到损害。首先,克隆人改变了“人”的基本定义,使人失去了人的尊严。其次,克隆人的研究与宪法规定的学术研究自由的关系。由于克隆人的出现有可能破坏现实的法律秩序与宪法保护的生命权价值,各国普遍以立法或政策的形式禁止克隆人的研究。第三节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概念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指公民享有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1、人身自由是公民宪法地位的直接体现;2、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3、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二、人身自由的保障程序1、人身自由的实体保障人身自由是一种相对的权利,国家权力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限制或剥夺。但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严格遵循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一般人身自由的实体保障主要表现在:(1)限制人身自由实行严格的法定主义,体现了法律保留原则;(2)实行罪刑法定主义;(3)为了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在司法活动中实行一事不再理原则,限制国家刑罚权的滥用。2、人身自由的程序保障在我国,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具体包括以下法定程序:(1)拘留和逮捕程序(2)留置程序(3)搜查取证的法定程序(4)审判活动的法定程序(5)禁止刑讯逼供原则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宪法与人的尊严现代宪法学体系的构建与原理演变的出发点与逻辑基础是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维护。宪法学研究首先要回答:(1)什么是宪法意义上的人(2)为什么人必须有尊严(3)宪法如何保护人的尊严等基本问题2、人格尊严的概念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它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维护其尊严的重要方面。人格尊严的法律确认表现为作为人应具有的人格权,它是公民参加社会活动时应具有的资格,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格尊严的基本特点是:(1)人格尊严是权利主体宪法地位的基础,集中反映了宪法所维护的人权价值。(2)人格尊严是人格权的基础,具体包括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与人身权,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权利体系。(3)人格尊严与私生活权的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私生活权的保护目的是为了尊重人格尊严,使公民享有私生活领域的权利与自由。(4)人格尊严权具有双重性,即作为客观宪法原理的尊严权和作为主观权利的尊严权。3、人格尊严的保障

(1)人格尊严不可侵犯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关系存在的基础。(2)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侮辱,即不得利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3)不得诽谤他人。即不得捏造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4)不得对他人诬告陷害。4、人格尊严的基本内容

(1)公民享有姓名权(2)公民享有肖像权(3)公民享有名誉权(4)公民享有荣誉权(5)公民享有隐私权

(6)公民享有个人信息权第四节住宅安全权一、住宅安全权的概念住宅安全权是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2、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3、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2、住宅安全权的限制住宅安全权的合理限制表现在:(1)法定的国家机关为刑事侦查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2)法定的国家机关可依法查封公民的住宅;(3)在紧急状态下有关机关和人员可在事先没有办理必要手续的情况下,强行进入公民住宅,以应付紧急事态,但事后须办理必要手续。第五节通信自由一、通信自由的概念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他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通信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流的必要的手段,是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自由。通信自由的基本特征是:1.通信自由所保护的利益是私生活秘密与表现行为的自由。2.通信自由是表现自由的基础。3.通信自由的主体是自然人与法人,外国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通信自由的主体。二、通信自由的保障通信自由的主要内容是通信秘密,即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包括书信、电话、电报等各种通讯手段。通信秘密具体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信、通话的内容他人不得私阅或窃听。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三、通信自由的界限

通信自由如同其他自由一样具有相对性,为了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的需要,可对通信自由进行适当的限制。如《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即通知邮电机关。”《国家安全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通信自由的目的是防止国家权力的侵害,使公民享有自由地交流思想的必要手段。当通信自由的行使危害社会秩序时可进行必要的限制,以维护公共利益。当然,这种限制必须基于合理的理由与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侵犯通信自由的本质内容。第十二章社会经济权利第一节社会经济权利概述一、社会经济权利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经济利益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社会经济权利是一个复合的概念。2.社会经济权利是以国家权力的积极而适度的干预为条件的。3.社会经济权利是社会正义原则的体现。二、社会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各国对社会经济权利具体内容的规定也不尽相同。随着宪法调整范围的扩大,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如出现了消费者权利保护、环境权保护、社会保障权的保护等新的权利类型。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经济权利。第二节公民财产权一、私人财产权的概念宪法上规定的财产权一般是指公法和私法上有财产价值的所有权利。作为基本权利的财产权主要是针对公共权力而存在的,一旦被规定为宪法内容后就脱离民法上财产权的概念,为私法上的财产权保障提供法律基础。二、私人财产权的历史发展新中国的几部宪法对公民的合法财产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等问题作了不同形式的规定,但内容与体系不完整,尤其是缺乏尊重和保障私有财产的社会与法律基础。第四次宪法修改以前,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是不完善的;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有助于在全社会实现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价值,要求政府尊重私有财产权,为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拥有者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三、私有财产权的性质与内容(一)私有财产权的性质围绕财产权的性质主要有四种学说:第一种观点认为,财产权是自由权,是个人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第二种观点认为,宪法上的财产权是一种个人依照法律享有的法律制度,即私有财产权的制度性保障;第三种观点认为,财产权是个人对国家任意行为的防御性权利,同时具有个人财产权与法律制度的性质;第四种观点认为,财产权在宪法框架里具有双重性,即主观的防御性与客观秩序的性质。(二)私有财产权的范围1.合法收入。2.储蓄。3.房屋。4.其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四、公共利益原则与私有财产权限制财产权的存在并不是绝对的,财产权的社会性实际上决定了财产权存在的界限。各国宪法一方面规定财产权保护原则,另一方面对财产权也规定了必要的限制。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体现国家国防、外交等重大的国家利益,既要考虑为公益而采取的国家政策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正义的价值。为了公共利益对公民财产权进行的任何限制,不是无对价的剥夺私有财产,而是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五、私人财产权保障制度的功能(一)私有财产权保障制度的功能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形成对公共权力的严格限制,规范了国家权力活动范围;要求所有的公共机关依照宪法尊重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严格遵循法定界限;有助于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事创造性劳动,鼓励人们投资,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制度有助于建立公民权利救济制度。(二)完善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的机制与程序有关财产权的立法活动应严格遵循财产权保护的宪法原则,以宪法委任为基础,确定限制财产权的标准与具体界限。为了确立财产权保护的宪法基础,有必要引入给付条款理论,以形式法律满足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要求。有关限制财产权的条款应采用“捆绑式”结构,统一规定限制的界限、目的与补偿标准。限制财产权的法律规定或政策应符合财产权规定所追求的保护目的,特别是不得与保护财产权本质内容的宪法精神相矛盾。为此,需要遵循比例原则、平等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三)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基本要求财产权的内容与界限通过合宪的法律,产生五种效力:一是宪法上的财产权直接通过法律得到实现;二是抽象和一般规定的财产权形式通过行政机关的活动得到具体化,但行政机关无权任意扩大或缩小财产权的范围。三是财产权的宪法保护依赖于成熟的宪法解释制度。四是进一步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严格控制国家课税权的行使;五是在实现私人财产权价值的过程中树立法治思维,克服以人治的思维推动法治的现象,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使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基本价值观。第三节劳动权一、劳动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劳动权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前提。劳动权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劳动权的平等性。2.参加社会劳动的公民有权根据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权的行使与报酬是相适应的。3.劳动权具有双重性。二、劳动权的基本内容根据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权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权和取得报酬权。劳动就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是公民行使劳动权的前提。劳动报酬是公民付出一定劳动后所获得的物质补偿。第四节休息权一、休息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休息权是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它是劳动者获得生存权的必要条件。休息权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休息权是实现劳动权的必要条件。2.休息权是劳动者享受文化生活,自我提高的重要权利。3.休息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在享有休息权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其法定的休息权。二、休息权的保障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宪法》、《劳动法》有关规定第五节社会保障权一、社会保障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社会保障权是指因社会危险处于保护状态的个人,为了维持人的有尊严的生活而向国家要求给付的请求权。社会保障权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保障人们过有尊严生活的有效手段,体现了社会正义;2.是一种具体的权利,当国家不履行社会保障义务时,当事人有权通过司法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3.既是一种社会权利,又是一种经济权利,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双重属性;4.实现社会保障权是宪制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其实现过程需要国家的积极干预。通过社会保障权的实现,不仅使处于社会危险中的弱者得到必要的社会救济,同时保障社会生活的平衡。二、社会保障权的基本功能社会保障权在基本权利体系中有着重要功能,具体表现在:1.政治功能。2.社会功能。3.经济功能。4.法律功能。三、社会保障权的基本内容社会保障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通常可分为实体的社会保障请求权和程序的社会保障请求权。实体的社会保障请求权是指个人向国家提出的具体请求,主要包括所得保障、医疗保障、福利保障、教育保障等。程序的社会保障请求权是指实现实体的社会保障权所需要的一种救济程序。四、社会保障权的界限从宪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关系来看,社会保障权是一种根据补充性的原理,帮助社会弱者摆脱贫困的权利,对于社会保障权主体而言,社会保障只是一种起补充作用的制度。因此,社会保障权客观上有它的界限,即社会保障不能超过补充的限度,国家需要投入必要的物质资源,既要防止提供的物质帮助过少,又要防止提供的物质帮助超过一定数量。第十三章文化教育权利第一节文化教育权利概述一、文化教育权利的概念与基本特征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按照宪法的规定,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文化教育权利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2.文化教育权利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3.文化教育权利是主观权利与客观价值秩序的统一,权利主体有权请求国家积极创造条件,为公民实现文化教育权利提供各种条件与设施。4.文化教育权利的主体是公民,一般情况下只限于本国公民。二、文化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与宪法保障文化教育权利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教育方面的权利和有关文化活动方面的权利。1.教育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权;2.文化活动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的自由、文艺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对文化教育权利的宪法保障具体表现在:1.宪法规定了建设文化国家的基本理念,使文化成为宪法发展的基础;2.宪法规定了教育与文化权利的地位与具体实现方式,为其他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文化方面的基础;3.宪法对文化教育权利的保障还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得到落实。第二节受教育权一、受教育权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一)受教育权的概念与功能受教育权是公民在教育领域享有的重要权利,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教育训练的权利。受教育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1)通过普及教育,培养个人潜在的能力,为人类的文化生活与有尊严的职业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即通过个人能力的开发,保护人的个性,建立实现人类价值的基础;(2)通过行使受教育权,社会成员获得建设民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基本伦理和生活哲学的基础,有助于社会成员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中感受民主与法治的价值;(3)通过培养个体综合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受教育权能够推动个体与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整体推动国家的发展(二)受教育权的基本特征1.受教育权是自由权与社会权的统一。2.受教育权是通过公民的能力开发、建设文化国家整体推动共同体发展的重要途径。3.受教育权具有双重性,即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4.根据社会成员的能力,获得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