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单项选择题1.[2019·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烧圆明园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2.[2019·宜宾]创立于1854年的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明确征税范围、完善征税手段、强化追欠制度、细化征税标准、取得各国驻沪领事的同意支持,到1869年终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此事说明 ()A.中国近代化在缓慢前进B.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C.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果D.百日维新推动法治化进程3.[2019·随州]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C.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2019·包头]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5.[2019·衡阳]1878年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C.陈宝箴 D.丁汝昌6.[2019·广东]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7.[2019·苏州]1877年-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8.[2019·常德]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下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9.[2019·株洲]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近代重庆”一词,显示的信息可能有 ()①《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通商口岸②日军占领上海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③日本在重庆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④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0.[2019·河南]125年前的这场战争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奋起,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过自己的敌人学习。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2019·聊城]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清朝皇帝发出“台湾无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湾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C.光绪帝 D.宣统帝12.《清史纪事本末》:“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材料中“志士”的是 ()A.严复 B.邓世昌C.梁启超 D.康有为13.[2019·德阳]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C.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14.[2019·盐城]“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A.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C.思想文化 D.生活方式15.[2019·张家界]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仁人志士是 ()A.左宗棠 B.谭嗣同C.黄兴 D.宋教仁16.[2019·内江改编]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A.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17.[2019·益阳]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18.[2019·泰州]近代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2019·宁波]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二、材料分析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曾国藩,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晚清重臣。其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哪些作用?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洋枪队……从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舰队的最终命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纽约时报》(1895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为何如此评论?材料四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4)写出材料四中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材料五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5)“两大政治运动”的推展,目的都是实现民族救亡,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了什么方式?这种方式与洋务运动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完成了帝制向共和制的转变,实现了三民主义思想中的哪一方面的巨大成功?材料六中华民族的觉醒由1300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宣告于世……公车上书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他们的共识更多地来自于对民族前途的思考,并且把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就其反映的时代意义来说是前代人们所不可比拟的。——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6)据所学知识,指出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据材料六,指出为什么说公车上书者超越了“前代人们”?作者认为“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材料七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的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他把俚语、韵语、外国语熔为一炉,不受古来章法的限制,常能动人心弦……黄遵宪的诗则以反映时事,反映社会而明显地区别于传统的旧诗……——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7)据材料七,概括指出戊戌变法时期的新式学堂和文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八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8)根据材料八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材料九1978年美国人伊罗生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出版,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⑥敌对时期(1949—1972年)。(9)请问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哪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重大影响?材料十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10)材料十中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哪一条约?最能说明“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的是条约中哪一规定?【参考答案】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割香港岛给英国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故选B项。2.A[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一是审清楚“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的主体是“上海英租界工部局”,二是该事件开展的时间是从1854年至1869年。基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的主体是“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因此,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及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果与题意不符;百日维新开展于1898年,与“从1854年至1869年”时间不符。而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旋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选A项。3.B[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科技,没有学习西方制度,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表述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项。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题干描述表明当时的中国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故选D项。5.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整个新疆地区。故选B项。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近代化最先开始于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最早成为通商口岸,开始接触西方的文明成果。而甲午战后,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长江沿岸的城市也被迫开放,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延伸。近代化也开始出现在长江流域。题干材料中提到了留学生的分布范围从沿海向长江流域延伸,这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故选B项。7.D[解析]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用企业,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从材料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故选D项。8.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历史内容是列强在中国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故选C项。9.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接着,又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双十协定”。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项。10.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中提到的125年前是1894年。这一年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在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事件导致戊戌变法的进行,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就是仿照位于中国东边的,刚刚打败自己的日本进行的。故选C项。11.C[解析]题干中提到了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台湾被列强割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光绪皇帝。故选C项。12.B[解析]根据材料“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可知,材料中的“志士”指的是主张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选B项。13.B14.A[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维新派认为除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外,更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15.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句话是维新派著名代表人物——谭嗣同所说。故选B项。16.A17.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