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中学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中学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中学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中学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中学2016-2017学年七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中的人物在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南北,他是()A.唐太宗李世民 B.唐高祖李渊 C.隋炀帝杨坚 D.隋炀帝杨广2.隋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道流星划过,其统治类似于()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东晋3.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治世局面出现在()A.隋文帝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唐太宗时期4.唐朝以下事件,不是发生在唐代时期的是()A.任用房玄龄等人为相 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创立科举制5.七世纪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A.藏族 B.维吾儿族 C.苗族 D.蒙古族6.学习了古代历史后,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A.大一统国家的建立B.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7.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①虚心纳谏②轻徭薄赋③统一文字④完善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8.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人是()A.苏轼 B.白居易 C.杜甫 D.李白9.元代一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的是()A.成都 B.松江 C.南京 D.北京10.南宋时期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抗金名将是()A.韩世忠 B.宗泽 C.岳飞 D.岳云11.下列史实中,对促进民放融合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是()①澶渊之盟②宋夏议和③东京保卫战④南宋的抗金斗争。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12.“瓦子”是古代娱乐兼营商业活动的场所,它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北宋13.1206年,在翰难河源被推举为汗的少数民族领袖是()A.耶律楚材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14.李白的诗,热情洋溢,豪迈奔放,想象瑰丽,不仅讴歌大好河山,还反映出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后人称他为()A.“诗圣” B.“诗仙” C.“药王” D.“书圣”15.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着()进行的。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16.下列两宋与民族政权的并立示意图中,位置分布正确一项是()A. B. C. D.17.“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青花瓷》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①唐三彩②青瓷③白瓷④青花瓷。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8.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是()A.翻车 B.秧马 C.筒车 D.曲辕犁19.北宋初年的中央机构中掌管财政的是()A.枢密院 B.三司 C.中书省 D.门下省20.最早创设行省制度的是()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隋朝时期21.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毕昇 B.蔡伦、华佗 C.蔡伦、毕昇 D.张衡、华佗22.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玄宗统治时期C.唐太宗统治时期 D.唐高宗统治时期23.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家桌子上摆着景德镇瓷器B.主人带你去夜市喝酒C.主人告诉你宣政院任职经历D.主人读柳永的词作24.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搭配正确的是()A.阿保机﹣西夏 B.元昊﹣金C.阿骨打﹣契丹国 D.忽必烈﹣元朝25.她所作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这段材料评述的“她”是()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李清照二、非选题26.(1)列举出唐代东渡日本和西游天竺的两位使者。(2)列举宋代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3)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发展,宋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迪。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见图(1)如图,隋朝大运河中心地点在哪里?最北最南地点在哪里?(2)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28.材料一: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众多适宜水稻生长,北方地区大量森林遭到砍伐,而南方则大量种植著茶树、杉树等,增加了人工造林,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三点)(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国家重要的粮仓在哪两个地方?什么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9.世界第一张纸币叫什么?出现在什么地区,什么时期出现的?纸币的出现有何意义?30.在宋代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在哪里?造船技术精良的最大港口在哪里?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中的人物在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南北,他是()A.唐太宗李世民 B.唐高祖李渊 C.隋炀帝杨坚 D.隋炀帝杨广【考点】51: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解答】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故图中人物是隋炀帝杨坚.故选C.2.隋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道流星划过,其统治类似于()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东晋【考点】51:隋朝的建立;31: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分析】本题以隋朝的统治类似朝代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统治.【解答】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都是二世而亡,统治时间都比较短,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都有大型工程流传后世.因此隋朝的统治类似于秦朝.故选A.3.贞观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治世局面出现在()A.隋文帝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唐太宗时期【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唐太宗在位时认识到君民的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即人民可以支持你的统治,也能推翻你的统治.所以他在位期间减轻农民的负担,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等.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故选D.4.唐朝以下事件,不是发生在唐代时期的是()A.任用房玄龄等人为相 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创立科举制【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创建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依据人才的才识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所以D不是发生在唐代时期.故选D.5.七世纪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A.藏族 B.维吾儿族 C.苗族 D.蒙古族【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分析】本题以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解答】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的最高首领称赞普.故选A.6.学习了古代历史后,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A.大一统国家的建立B.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考点】51:隋朝的建立;55:唐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知道这一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解答】隋唐历史的基本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繁荣的表现是出现了历史上盛世局面,如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放的表现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选C.7.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①虚心纳谏②轻徭薄赋③统一文字④完善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所学即可解答.【解答】唐太宗为政期间,吸取隋亡教训,勤政爱民,轻徭薄赋;唐太宗虚心纳谏,把魏征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唐朝还沿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沿用隋朝的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故①②④都是唐太宗的主要政绩,③统一文字与唐太宗无关.故选A.8.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人是()A.苏轼 B.白居易 C.杜甫 D.李白【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分析】本题以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杜甫.【解答】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朝涌现许多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有“三吏”“三别”,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人是杜甫.故选C.9.元代一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的是()A.成都 B.松江 C.南京 D.北京【考点】6G: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元朝棉纺织业,知道元朝时松江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解答】元代妇女黄道婆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与内地原有的纺织工艺结合起来,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黄道婆将先进技术广为传播,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故选B.10.南宋时期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抗金名将是()A.韩世忠 B.宗泽 C.岳飞 D.岳云【考点】66: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分析】本题以“莫须有”为依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知识.【解答】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岳飞.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莫须有”罪杀害了岳飞.故南宋时期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抗金名将是岳飞.故选C.11.下列史实中,对促进民放融合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是()①澶渊之盟②宋夏议和③东京保卫战④南宋的抗金斗争。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分析】本题以民族融合为切入点,考查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澶渊之盟、宋夏议和使北宋与辽与西夏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有利用经济的发展与民族融合.③东京保卫战,④南宋的抗金斗争反映的是武力对抗,不利于民族融合.故选D.12.“瓦子”是古代娱乐兼营商业活动的场所,它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北宋【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题干内容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的都城东京有专门的商业场所“瓦子”,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还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等.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所以“瓦子”出现于北宋.故选D.13.1206年,在翰难河源被推举为汗的少数民族领袖是()A.耶律楚材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考点】6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分析】本题以翰难河源被推举为汗的少数民族领袖为依托,考查成吉思汗.【解答】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翰难河源被推举为汗,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故选C.14.李白的诗,热情洋溢,豪迈奔放,想象瑰丽,不仅讴歌大好河山,还反映出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后人称他为()A.“诗圣” B.“诗仙” C.“药王” D.“书圣”【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分析】本题考查了李白.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影响最大、成就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解答】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故选B.15.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着()进行的。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知道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着佛教进行的.【解答】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着佛教进行的.故选D.16.下列两宋与民族政权的并立示意图中,位置分布正确一项是()A. B. C. D.【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67:南宋和金的对峙.【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解答】唐末以来,中原割据混战,民族政权林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辽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形成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其中北宋统治区域在南,辽的统治区域在北,西夏统治区在西北地区.后受辽控制压迫的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在杰出首领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结束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北宋皇族赵构于同年重建宋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欲灭亡南宋,遭到了主战派岳飞等的抵抗,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西夏政权一直存在,后来与金先后被蒙古所灭,南宋则被元朝所灭.故选B.17.“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青花瓷》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①唐三彩②青瓷③白瓷④青花瓷。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制瓷业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唐朝时期,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故选B.18.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是()A.翻车 B.秧马 C.筒车 D.曲辕犁【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时劳动人民创制的灌溉工具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选C.19.北宋初年的中央机构中掌管财政的是()A.枢密院 B.三司 C.中书省 D.门下省【考点】6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统治,把握北宋初年的中央机构中掌管财政的机构.【解答】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分享行政权,三司分管财权,枢密院分掌军权.故选B.20.最早创设行省制度的是()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隋朝时期【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以最早创设行省制度为依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解答】最早创设行省制度的是元朝时期.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故选C.21.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毕昇 B.蔡伦、华佗 C.蔡伦、毕昇 D.张衡、华佗【考点】3K:纸的发明和改进;6J: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故选C.22.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玄宗统治时期C.唐太宗统治时期 D.唐高宗统治时期【考点】5B:开元盛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开元盛世相关知识的识记.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解答】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选B.23.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家桌子上摆着景德镇瓷器B.主人带你去夜市喝酒C.主人告诉你宣政院任职经历D.主人读柳永的词作【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元朝时,对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加强了控制,并设置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地区,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所以C选项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不可能遇到,ABD都是对宋代社会生活的正确描述.故选C.24.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搭配正确的是()A.阿保机﹣西夏 B.元昊﹣金C.阿骨打﹣契丹国 D.忽必烈﹣元朝【考点】6D:忽必烈建立元朝.【分析】本题以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为依托,考查元朝的建立.【解答】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D对应正确.故选D.25.她所作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这段材料评述的“她”是()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李清照【考点】6N:宋词和元曲.【分析】本题考查了李清照.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解答】李清照所作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其作品以“靖康之变”即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血与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深沉的忧患情感.故选D.二、非选题26.(1)列举出唐代东渡日本和西游天竺的两位使者。(2)列举宋代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3)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发展,宋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迪。【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6J:活字印刷术的发明;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以列举的方式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宋代的科技成就.【解答】(1)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2)北宋时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为世界最早.(3)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世界文明的高峰.因此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故答案为:(1)鉴真;玄奘.(2)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的培养.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见图(1)如图,隋朝大运河中心地点在哪里?最北最南地点在哪里?(2)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考点】53:隋朝大运河.【分析】本题以《隋朝大运河》图为载体,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隋朝大运河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解答】(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至今大运河依然在发挥作用.故答案为:(1)洛阳;涿郡;余杭.(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8.材料一: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众多适宜水稻生长,北方地区大量森林遭到砍伐,而南方则大量种植著茶树、杉树等,增加了人工造林,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三点)(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国家重要的粮仓在哪两个地方?什么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3)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