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直觉所“见”的意象,第二个条件则是所“见”意象必须恰当地表现出情趣。在美感经验中,由于“我”的直觉,“物”才具有了它的特殊形象。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大地山河、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情感,有生命,有动作,这就是移情作用的结果。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互融合和影响,即“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情、景相契无间,这才是诗的理想境界。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即“情”与“景”。我们时时生活在情趣里,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纷至沓来,但是只有极少数才能成为诗的意象。因为意象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有圆满浑整的境界。所以说,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产生诗的理想境界,但宇宙中万事万物却常在变化发展中,没有绝对相同的情趣,自然也就没有绝对相同的景象。情趣不同,那么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时,都见到了山的美。在表面上景象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对山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有不同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说,每首诗的境界都是作者自己的创造。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诗的欣赏。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比如姜夔的词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就含有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创作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于是创造也就在欣赏中完成了。当然,读者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也是在欣赏中进行创造。读者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相比姜夔和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其实,每个人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所得到的和明天读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所以,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主观情趣与客观物态两相交流达成了人情与物象的互相融合,“物我由两忘而统一”。情与景在某一个时刻互为因果,景能表情,情能应景,两者契合无间,变成了诗的境界。这和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所提出的“情景说”即“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的境界是情与景的融合,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意象与情趣两个要素也就是“见”的两个条件的衍生。情感是时时存在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心理感受,意象是处处存在而又凌乱无序的现实物象,只有情趣的灌输,审美客体才能成为一个一个独立完整的意象,从而具有了内在生命感。正如克罗齐所说的,艺术是主体能动地把情趣寄托在客观意象里,情趣和意象两者不能独立。朱光潜说:“把依稀隐隐约约的景和情的配合加以意匠经营,使它具体化、明朗化,并且凝定于语言,那就成为诗了。”诗的意境是根据自然建立的另外的意象世界,每个人所处的诗境都是自己创造的,诗人之所以见到与常人不同的境界,就是因为诗人的情趣使他所“见”景象的意蕴往往比常人深刻许多。朱光潜的诗境中所指的境界或者意境,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境界或意境的含义,它属于审美范畴,在很多时候是指审美意象。朱光潜的诗境说以情趣为核心,诗的境界是主体的情和客体的景在审美感兴中产生、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意象。从意境的形成来界定基本范畴,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是意境。完整意义上的意境不仅包括意象,也包括了对有限的意象之外的无限时空的延伸。意象只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只能显现自然和人生的形形色色;而意境还蕴含着人生观、历史观、宇宙观,可以正确地看待世界和诗意存在,从而获得生命的慰藉和灵魂的安顿。(摘编自刘晓宁《论朱光潜的诗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朱光潜从“我”与“物”两方面关注诗的境界,在美感经验中,表现为“直觉”与“形象”,在诗的境界中,表现为“情趣”与“意象”。B.陶潜所“见”的“南山”、杜甫笔下的泰山、李白诗中的敬亭山,虽然都是山,但是各人的风格不同,其“山”的境界各有不同。C.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而无论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因此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欣赏没有本质区别。D.每个人的诗境不同,对于同一个世界,诗人常呈现意蕴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现的则完全是一个平凡乏味、凌乱无序的世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贺新郎》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自有一种境界,这就是“移情”的作用。B.“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恰能”是情景相契合的最理想程度,情景相契无间,天衣无缝,才能见出圆满浑整的境界。C.王夫之、克罗齐、朱光潜都认为情趣和意象两者不能独立,只有互相融合、契合无间才形成艺术的境界,并且他们的理论都以情趣为核心。D.完整意义上的意境,突破了时空限制,不仅包含着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意象,还蕴含着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充分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的一项是()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D.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人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于一意象而产生的,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却不落于陈腐。”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A2.C3.D4.①首先,由诗歌境界产生的条件,引出移情作用,从而得出“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的观点;
②然后,基于上文观点,作者举例分析无论作者创作诗还是读者欣赏诗都是一种创造;
③最后,分析了因为人的性格、情趣和经验不同且生生不息,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5.①诗人把自己的情趣贯注到某一意象上,创造了诗的境界;
②诗的境界在诗人创造出来后,被无数的读者所欣赏;
③因为人的性格、情趣和经验彼此不同且是变化的,所以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但是各人的风格不同,其‘山’的境界各有不同”错误。由原文“在实际上却因对山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有不同的境界”可知,是每个人对山贯注的情绪不同,而不是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境界。C.“因此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欣赏没有本质区别”错误。由原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可知,是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而不是说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D.“诗人常呈现意蕴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现的则完全是一个平凡乏味、凌乱无序的世界”错误。由原文“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所得到的和明天读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可知,每个人对于同一世界有不同的感受,但并没有说诗人常呈现意蕴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现的则完全是一个平凡乏味、凌乱无序的世界。【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他们的理论都以情趣为核心”错误。由原文“朱光潜的诗境说以情趣为核心,诗的境界是主体的情和客体的景在审美感兴中产生、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意象”可知,文中只说朱光潜的诗境是以情趣为核心的,并没有说这三人的理论都是以情趣为核心的。【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写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从多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意象都倾注了情感,可以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B.写碧草春色、黄鹂好音,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可以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冷寂的气氛,移情入景,体现城市的萧条和诗人的伤感。可以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D.“朝”与“晚”成互文,意为一天之中就做成了绣夹裙和单罗衫。并没有将情趣和意象结合起来。【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说到“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觉所‘见’的意象,第二个条件则是所‘见’意象必须恰当地表现出情趣”,也就是诗歌境界产生的条件。接着举例子。最后引出移情作用。第二段说到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互融合和影响,最终得出“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的观点。第三段说到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产生诗的理想境界,宇宙中万事万物却常在变化发展中,没有绝对相同的情趣,自然也就没有绝对相同的景象,所以,情趣不同,景象虽似同而实。并且进行举例论证。第四段将上述道理用到诗的欣赏上,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所以无论作者创作诗还是读者欣赏诗都是一种创造。最后一段每个人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所以,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由原文“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产生诗的理想境界”可知,诗人把自己的情趣贯注到某一意象上,创造了诗的境界。所以,诗的境界是人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于一意象而产生的。由原文“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于是创造也就在欣赏中完成了。当然,读者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也是在欣赏中进行创造”可知,诗的境界在诗人创造出来之后,被无数读者阅读,并且在欣赏中完成阅读。所以,诗的意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由原文“其实,每个人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所得到的和明天读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可知,因为人的性格、情趣和经验彼此不同且是变化的,所以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所以,诗的意境可以,虽复现却不落于陈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辰河小船上的水手沈从文(1)我独自坐到这只小船上,已过了十天。起先我尽记着朋友“行船莫算,打架莫看”的格言,从不发言过问。(2)我的衣袋中,虽还收藏了一张桃源县管理小划子的船总亲手所写“十日包到”的保单,但天气既那么坏,还好意思把这张保单拿出来向掌舵水手说话吗?(3)我口中虽不说什么,心里却计算到所剩余的日子,真有点儿着急。(4)三个水手中的一人,似乎已看准了我的弱点,那水手向我说道:“先生,你着急,是不是?不必为天气发愁。如今落的是雪子,不是刀子。我们弄船人,命里派定了划船,天上纵落刀子也得做事!”(5)我的座位正对着船尾,掌舵水手这时正分张两腿,两手握定舵把,一个人字形的姿势对我站定。想起昨天这只小船掯入石罅里,尽三人手足之力还无可奈何时,这人一面对天气咒骂各种野话,一面卸下了裤子向水中跳去的情形,我不由得微喟了一下。我说:“天气真坏!”(6)他见我眉毛聚着,便笑了。“不碍事,只看你先生是不是要我们赶路,想赶快一些,我同伙计们有的是办法!”(7)我带了点埋怨神气说:“不赶路,谁愿意在这个日子里来在河上受活罪?告我看是什么办法!”(8)“天气冷,我们手脚也硬了。你请我们晚上喝点酒,活活血脉,这船就可以在水面上飞!”(9)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正当,便不追问先划船后喝酒,如何活动血脉的理由,即刻就答应了。我说:“好得很,让我们的船飞去吧,欢喜吃什么买什么。”(10)于是这小船在三个划船人手上,当真俨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飞去。经过钓船时就喊买鱼,一拢码头时就用长柄大葫芦满满的装上一葫芦烧酒。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出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11)船停时,真静。一切声音皆为大雪以前的寒气凝结了。三个水手把晚饭吃过后,围在后舱钢灶边烤火烘衣。我再也不能孤独的在舱中坐下了,就爬到那个钢灶边去,同他们坐在一处去烤火。(12)我询问那个年纪较大的水手:“掌舵的,我十五块钱包你这只船,一次你可以捞多少!”(13)“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14)我说:“那么,大伙计,你拦头有多少!全船皆得你,难道也是二百四十吊一年吗?”(15)“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16)“那么,小伙计,你呢?我看你手脚还生疏得很!你昨天差点儿淹坏了,得多吃多喝,把骨头长结实一点点!”(17)小子听我批评到他的能力就只干笑。掌舵的代他说话:“先生要你多吃多喝,你不听到吗?这小子看他虽长得同一块发糕一样,其实就只能吃能喝,撇篙子拉纤全不在行!”(18)“掌舵的,你在这条河里划了几年船?”(19)“我今年五十三,十六岁就到了船上。”(20)“拦头的大伙计,你呢?你划了几年船?”(21)“我照老法子算今年三十一岁,在船上五年,在军队里也五年。我是个逃兵,七月里才从贵州开小差回来的!”(22)这水手结实硬朗处,倒真配作一个兵。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惊又气,全身湿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骂着种种野话,一面却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在这小船上他一个人脾气似乎特别大,但可爱处也就似乎特别多。(23)想起小水手掉到水中被援起以后的样子,以及那个年纪大一点的脱下了裤子给他掉换,光着个下身在空气里弄船的神气,我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感情。我向小水手带笑说:“小伙计,你呢?”(24)那个拦头的水手就笑着说:“他吗?只会吃只会哭,做错了事骂两句,还会说点蠢话:‘你欺侮我,我用刀子同你拼命!’,老子还不见过刀子,怕你!”(25)小水手说:“老子哭你也管不着!”(26)拦头的水手说:“不管你你还会有命!落了水爬起来,有什么可哭?我不脱下衣来,先生不把你毯子,不冷死你!十五六岁了的人,不害羞!”(27)正说着,邻船上有水手很快乐的用女人窄嗓子唱起曲子,晃着一个火把,上了岸。(28)我说:“大伙计,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这里有的是零钱。要几角钱?你太累了,我请客!”(29)他妩媚的咕咕笑着。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钱的五角钞票递给他。于是推开了篷,这个人就被两个水手推上了岸。(30)可是他却出我意料以外,上岸不久又下了河,回到小船上来了。小船上掌舵水手正点了个小油灯,薄薄灯光照着那水手的快乐脸孔。小水手向他说了一句野话,那小子只把头摇着且微笑着,他赶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带,原来他棉袄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带一解,橘子便在舱板上各处滚去。问他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虽上了岸,却并不胡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欢喜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31)我见着他那很有意思的微笑,我便也笑将起来,不说什么了。(32)天气如所希望的终于放晴了,我同这几个水手在这只小船上已经过了十二个日子。(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说过了十天与末尾说过了十二个日子,都是说时间,但表达的心情不同。B.只因有求水手们早赶路,所以我不质疑水手“先划船后喝酒活动血脉”的合理性。C.这一段船上经历看似偶然,三位水手的三种资历、性情其实构成了水手们的一生。D.恶劣的环境、微薄的报酬并未消磨水手的活力,简单粗粝的生活中有生命的强韧。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多个“笑”,表现了拦头大伙计性格的多个侧面,使这个人物形象格外鲜明生动。B.文章多次写到“野话”,既营造了真实感,也委婉批评了湘西社会粗鄙的风俗。C.文中有一段对青山、河水、水声的描写,既衬托了我的内心,又调节了叙事的节奏。D.作者尊重不同人物的说话习惯,俗趣与雅兴相糅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8.作者曾说:“对于农人与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本文中人与人之间的温爱也随处可见,请分析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温爱。9.本文是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颇有代表性的一篇,如果让你介绍作者这一系列作品的特色,你会突出哪几个方面?〖答案〗6.B7.B8.(1)水手之间的温爱。如小水手掉到水中,年长的水手赶紧救援,上船后又赶紧脱了棉衣单裤给他穿。(2)水手对我的温爱。如水手知道我欢喜橘子,就把我送给他的钱全买了橘子赶紧回船来。(3)我对水手的温爱。如我体谅水手,知道天气不好,不因为赶行程不因为有约定而为难水手,还给水手零钱,让他们买喜欢的东西。9.(1)突出内容上的特点,独有的湘西景观、风俗、人情,富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特色。(2)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对乡风民俗的认同和赞赏,对小人物的理解、同情和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3)突出语言和表现特色,语言质地澄明简洁,诗意灵动,典雅和土俗并存,真实地展露了他们为人的简单和真纯,直逼生命的本相。〖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只因有求水手们早赶路”以偏概全,不质疑并非只因为有求于水手早点赶路,还有“理解”和“温爱”。【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也委婉批评了湘西社会粗鄙的风俗”分析错误。写野话,除了营造了作品的真实感外,也表现湘西社会的质朴和交流的自在、随意,是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批评其粗鄙。【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文中“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惊又气,全身湿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骂着种种野话,一面却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可以看出,伙伴落水全力救助,而且脱下自己的衣裤给同伴穿,体现出水手之间的温爱。从文中“小水手向他说了一句野话,那小子只把头摇着且微笑着,他赶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带,原来他棉袄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带一解,橘子便在舱板上各处滚去。问他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虽上了岸,却并不胡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欢喜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可以看出,水手是喜欢上岸玩耍的,但知道我欢喜橘子,就把我送给他的钱全买了橘子赶紧回船来,这体现了他的朴实,也体现了水手对我的温爱。从文中“虽还收藏了一张桃源县管理小划子的船总亲手所写‘十日包到’的保单,但天气既那么坏,还好意思把这张保单拿出来向掌舵水手说话吗”“我说:‘大伙计,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这里有的是零钱。要几角钱?你太累了我请客!’”“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钱的五角钞票递给他”等内容可知,我不危难水手,关心他们的生活,还给水手零钱,让他们买喜欢的东西,体现出我对水手的温爱。【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从本文中“于是这小船在三个划船人手上,当真俨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飞去。经过钓船时就喊买鱼,一拢码头时就用长柄大葫芦满满的装上一葫芦烧酒。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出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的景物描写,以及作者对水手的描写,与水手的对话等,都鲜明的突出了沈从文小说在内容上的特点,独有的湘西景观、风俗、人情,富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特色。文中作者通过与水手们的对话,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而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水手们之间的友爱善良,以及他们的纯朴。同时,通过对他们之间的对话,体现出乡风民俗淳朴真挚。这一切都体现出作者对乡风民俗的认同和赞赏,对小人物的理解、同情和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所以,通过对水手生活的描写,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最后,作者的语言质朴却富有魅力,诗意灵动,典雅和土俗并存。如“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出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表现出文章语言典雅的一面,而“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则是体现出文章语言土俗的一面。通过具有特色的语言,真实地展露了水手们为人的简单和真纯,直逼生命的本相。所以,文章具有突出语言和表现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王遂胡服。赵造谏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子其勿反也。”赵燕后胡服,王令让之曰:“寡人胡服,子独弗服,逆主罪莫大焉。以从政为累,以逆主为高,行私莫大焉。故寡人恐子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赵燕再拜稽首曰;“前吏命胡服,施及贱臣,臣以失令过期,更不用侵辱教,王之惠也。臣敬循衣服,以待今日。”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也。”王曰:“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变于事,何俗之不可变?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牛赞再拜稽首曰:“臣敢不听令乎?”至遂胡服,率骑入胡,出于遗遗之门,逾九限之固,绝五陉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B.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C.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D.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被庶人之怨”的“被”意为遭受,与《屈原列传》中“被发行吟泽畔”的“被”不同。B.“子其勿反也”的“其”与《诗经·氓》中“士贰其行”的“其”相同。C.“稽首”是古代一种隆重的跪拜礼,行礼时双腿跪在地上,头碰触地面,稍作停顿。D.“绝五陉之险”的“绝”意为越过,与《蜀道难》中“可以横绝峨眉巅”的“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武灵王打算推行“胡服骑射”,但是担心受到臣民的非议,肥义认为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取得成果,让他抛开顾虑,武灵王最终下定了决心。B.对于穿着胡服,赵造从教民之道出发提出反对意见,而且认为穿着奇装异服,会使人心思不正,习俗乖僻会扰乱民心,武灵王应该慎重考虑。C.赵燕迟迟不穿胡服,赵武灵王派人责备赵燕,指出他的罪过,并打算用法律对他施以处罚,赵燕听完后惶恐认错,表示立即按照要求穿上胡服。D.对于赵武灵王把原阳当作骑邑一事,牛赞进言规劝,认为改为骑射后攻战获得的利益,赶不上所损失的费用,被武灵王反驳后,他俯首听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2)寡人胡服,子独弗服,逆主罪莫大焉。14.对于赵造和牛赞的进谏,赵武灵王的反驳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0.A11.B12.C13.(1)既然这样,那么违背古法不应该指责,遵循旧礼也不值得称赞。(2)寡人改穿胡服,唯独你不穿,罪过没有什么比违背君王意愿更大的了。14.①对于赵造的进谏,赵武灵王从历史出发,总结道理加以反驳,态度相对缓和。
②对于牛赞的进谏,赵武灵王从现实出发,直接反驳,并指出牛赞的过错,态度强硬。〖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听说过,圣贤之人不去变更民众的习俗而去教化他们,聪明的人不改变习俗而治理国家。根据民意进行教化,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收到成效;根据不同的习俗治理国家,考虑问题简捷方便,做起来容易见到效果。“圣人”是“不易民而教”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据俗而动者”与“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与“虑径而易见”是对称结构,故应在“者”后断开,排除D。【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被发行吟泽畔”的“被”通“披”,解释为披散。句意:也必然会遭受众人的怨恨。/他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B.“相同”说法错误。“子其勿反也”的“其”是表祈使的语气词,解释为“还是”;“士贰其行”的“其”是代词,代指“他的”。句意:您还是不要反对吧。/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D.正确。句意:越过了五陉的险地。/可以越过峨眉山的顶端。【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打算用法律对他施以处罚”说法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恐子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是说“寡人担心你犯下被处死的罪过”,并没有打算用法律对他施以处罚。【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非”,指责;“循”,遵循、遵守;“多”,称赞。(2)“胡服”,穿胡服;“独”,唯独;“逆主”,违背君王意愿;“莫大”,没有什么比……更大。【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依据原文“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子其勿反也’”可知,对于赵造的进谏,赵武灵王从历史出发,总结道理加以反驳,态度相对缓和;依据原文“王曰:‘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变于事,何俗之不可变?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可知,对于牛赞的进谏,赵武灵王从现实出发,直接反驳,并指出牛赞的过错,态度强硬。参考译文:赵武灵王平日闲居,肥义陪坐。赵武灵王说:“建立了高超卓绝功勋的人,必然要遭受一些世俗小人的责难;而有独到见解的人,也必然会招惹众人的怨恨。现在我准备教导民众穿着胡服练习骑马射箭,这样一来,国内一定会有人非议我。”肥义说:“我听说,做事情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行动如顾虑太多就没有成果。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背弃世俗偏见,那就一定不要顾虑天下人的非议了。”赵武灵王于是改穿胡人的服装。赵造进谏说:“我听说过,圣贤之人不去变更民众的习俗而去教化他们,聪明的人不改变习俗而治理国家。根据民意进行教化,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收到成效;根据不同的习俗治理国家,考虑问题简捷方便,做起来容易见到效果。现在大王您改变原来的服饰而不遵循习俗,改穿胡服而不顾世人的议论,这不是按照礼仪法则教化民众的方式。而且穿着奇装异服,会使人心思不正,习俗乖僻会扰乱民心。我希望大王慎重考虑这件事情。”武灵王说:“圣人兴起,不承袭旧法也可称王天下;夏朝和殷朝衰亡,是因为不改变旧礼法而灭亡的。既然这样,那么违背古法不应该指责,遵循旧礼也不值得称赞。再说,如果服饰奇异就会使人心思不正的话,那么最遵守礼法的邹国和鲁国就不会有行为怪僻的人了;如果习俗怪僻就会使民众变坏的话,那么吴、越地区就不会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了。所以说圣人把便于穿着的叫衣服,把方便行事的就叫教化。您还是不要反对吧。”赵燕迟迟不穿胡服,赵武灵王派人责备他说:“寡人改穿胡服,唯独你不穿,罪过没有什么比违背君王意愿更大的了。你把处理政事作为负担,把违背君王的意愿作为高尚,怀着私心行事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严重的了。所以寡人担心你犯下被处死的罪过,用以表明有司的法律严明。”赵燕再拜叩头至地多时说:“前些日子,官吏命令我改穿胡服,君王的恩惠已经赐给臣下,臣下认为自己违反穿胡服的命令并超过了限期,可是君主不用刑罚而屈尊教诲,这是君王的恩惠。臣下敬请按照要求改穿胡服,正等待今天。”赵武灵王攻破原阳,把原阳作为训练骑射的基地。牛赞进谏说:“利益不到百倍不能改变风俗,功效不能增加十倍就不更换器具。如今君王拆散原来军队的编制,而奉行骑马射箭,臣下害怕那攻战获得的利益,赶不上所损失的费用。”武灵王说:“兵器不适合应用,什么兵器不可以改换?教化不便于行事,什么风俗不可以改变?如今厚重的铠甲行军,是不能越过险阻的;讲究仁义道德,是不能使胡人来臣服的。如今您以官府的法令,扰乱寡人变服骑射、强兵拓地的大事,这些不是您能够了解的。”牛赞拜了两次叩头至地说:“臣下怎么敢不听从您的命令呢?”武灵王于是让他穿上胡服,率领骑兵攻入胡地,从挺关出发,越过了九原坚固的要塞,跨过了五陉的险地,到达榆中,开拓了千里疆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沁园春·泉南作①张埜(元)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心无那,恰鹧鸪②声里,又听啼鹃③。区区仕宦谁怜。道有志、从来铁石坚。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备注〗①这首词是作者自北方到南方做官,途经福建泉州南蒲所作。②鹧鸪:鸟名,其鸣声似“行不行也哥哥”。③啼鹃:杜鹃鸟,其鸣声似“不如归去”。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先点明词人置身之处与感发诗情的地理环境,之后全从正面进行描写,以拟人、夸张手法刻画人闽的艰难。B.“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与“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渲染了旅途环境的空寂苍凉。C.词人认为,他能有机会游览这奇境绝非偶然,是上天有意要他用文字来描绘这美丽山川,写成佳作流传海外。D.全词写景气势博大,激荡纵横,夸张和浪漫之笔为全词增添了瑰丽色彩,读来令人精神振奋。16.李白的《蜀道难》艺术地再现了蜀道之难,张埜的《沁园春·泉南作》也将入闽的艰难险阻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样写路途艰险,但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答案〗15.A16.①李白的《蜀道难》写蜀道之难,意在劝阻友人不要入蜀,警示朝廷对蜀地要加以防范,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②张埜的《沁园春·泉南作》写入闽之难,是为下片写自己不畏艰难险阻的雄心壮志和忠肝义胆作铺垫。〖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上片……之后全从正面进行描写”错误。“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石磴盘空,天梯架壑”是正面描写,“驿骑蹒跚鞭不前”是侧面描写。【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李白的《蜀道难》写蜀道之难,意在劝阻友人不要入蜀,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警示朝廷对蜀地要加以防范,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张埜的《沁园春·泉南作》写入闽之难,自从进入闽关之后,立刻置身于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之间,一入其“形势山川”,即见“天开两边”令人心惊的景象,随着词人步履和月光的渐次深入,山中的奇观异景也逐渐清晰具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如千瓶倾泻,飞流直下,激石溅玉。“群峰”四句,千峰苍翠如泼黛,群山如万马奔赴,水流山险,道路崎岖,石蹬如悬半空,天梯如架壑巅,极言其陡与险。于是心惊胆战的词人发出“心无那”那无可奈何的感叹!正在惊魂未定,又传来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和杜鹃“不如归去”的悲鸣,内心的感受通过外物的点化,产生了强烈的表现效果,把入闽的艰难险阻描写得淋漓尽致,是为下片写自己不畏艰难险阻的雄心壮志和忠肝义胆作铺垫。(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追崇先贤,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体现了对诸葛亮忠贞不渝、鞠躬尽瘁品格的仰慕之情。〖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颜真卿有很多“完美”作品,如结构严密的《多宝塔碑》,于其中透露着刚健;《大唐中兴碑》笔画非常方正,是沉稳之美的体现;《颜氏家庙碑》于苍健的笔力中彰显着雄浑之美……除此之外,他还有一幅“不完美”的作品——《祭侄文稿》。该作品共234字,竟有30余处涂抹痕迹,却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这是为何呢?因为它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在危难时①,率领全族奋力抵抗。在这场②的战乱中,颜氏一家30余口惨遭灭门,无一人受降。惨案发生后,颜真卿几经辗转才寻回亲人遗骸,悲痛之际挥泪写下这篇“字字血泪,铮铮铁骨”的祭文。他忽而涂抹修改,忽而泪落纸端,字迹忽大忽小,倾斜歪扭,却将颜氏一门的英雄气节展现得③。《祭侄文稿》难道仅是我国书法史上的艺术瑰宝吗?显然不是这样。它蕴含着坚贞不屈、取义成仁的爱国情操,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与后面句子句式一致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挺身而出②惨绝人寰③淋漓尽致19.《多宝塔碑》于严密的结构中透露着刚健之美;《大唐中兴碑》于方正的笔画中体现着沉稳之美;20.引人思考,突出强调《祭侄文稿》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蕴含着精神价值。〖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通过前后文中“在危难时”“率领全族奋力抵抗”可知,该空的意思是在危难之际,颜季明勇敢的站了出来,率领族人抵抗,所以可用成语“挺身而出”。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第二空,由后文“惨遭灭门”一词可知,此空的语境是形容这场战乱的凶残程度,所以可用成语“惨绝人寰”。惨绝人寰: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第三空,语境形容颜真卿的书法将颜氏一门的英雄气节展现得非常充分,所以可用成语“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和变换句式的能力。后面句子是所仿写的句子:《颜氏家庙碑》于苍健的笔力中彰显着雄浑之美。通过分析可知,该句式主体为“主谓短语”,即《颜氏家庙碑》于+偏正短语+中+动宾短语。参照这一句式结构特点修改画线句,“结构严密的《多宝塔碑》,于其中透露着刚健”修改为“《多宝塔碑》于严密的结构中透露着刚健之美”;“《大唐中兴碑》笔画非常方正,是沉稳之美的体现”修改为“《大唐中兴碑》于方正的笔画中体现着沉稳之美”。【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祭侄文稿》难道仅是我国书法史上的艺术瑰宝吗?显然不是这样”有问有答,是典型的设问句,设问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强调突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所以“难道仅是我国书法史上的艺术瑰宝吗”突出强调了《祭侄文稿》不仅是艺术瑰宝,具有艺术价值;也是精神瑰宝,蕴含着精神价值。(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通常人们认为食品添加剂是近现代的产物,是舶来品,其实①。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中国人就开始用酵母中的转化酶酿酒;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卤水”点豆腐,卤水实质上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凝固剂。那么,②?简而言之,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丰富了食品种类,还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对食品多元化的需求。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零添加”,但他们不知道,③。比如中国人的膳食铁摄入量常常不足,尤其是孕产妇和发育中的青少年,缺铁现象比较普遍,可以适当吃一些铁强化酱油。其实,无论用不用、用哪种、用多少种食品添加剂,只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就不会危害健康,在安全性上也没有差异。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多个粮食出口国禁止粮食出口,联合国表示疫情可能引发“粮食危机”。B.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D.“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A22.①我国早已使用食品添加剂
②为何要使用食品添加剂
③有些添加剂对人体有益〖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文中“零添加”中引号作用为强调。A.“粮食危机”中引号作用为强调。B.“修辞立其诚”中引号作用为引用。C.“大师”中引号作用为讽刺反语。D.“嫦娥四号”中引号作用为特定称谓。【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后文“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中国人就开始用酵母中的转化酶酿酒”可知,我国在古代就已经使用食品添加剂。联系前文“通常人们认为食品添加剂是近现代的产物,是舶来品”,填入内容应是关于中国早就使用食品添加剂。故可以填入“我国早已使用食品添加剂”。第二空,从后文“简而言之,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可知,这是解释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故前文中填入的问题应是问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故可以填入“为何要使用食品添加剂”。第三空,从后文“比如中国人的膳食铁摄入量常常不足,尤其是孕产妇和发育中的青少年,缺铁现象比较普遍,可以适当吃一些铁强化酱油”可知,这是举例说明有些添加剂对人体有益。故填入内容可以是“有些添加剂对人体有益。”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古典文心》是国学大师顾随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古典散文的课堂实录,由其学生叶嘉莹记录。书中,顾随认为青年最怕意气颓唐、胸襟窄小,并提倡青年人应该增意气与开胸襟:增意气是使人不萎靡;开胸襟是使人不狭隘。如此,青年人便“能容、能进”。顾随的说法能给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直觉所“见”的意象,第二个条件则是所“见”意象必须恰当地表现出情趣。在美感经验中,由于“我”的直觉,“物”才具有了它的特殊形象。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大地山河、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情感,有生命,有动作,这就是移情作用的结果。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互融合和影响,即“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情、景相契无间,这才是诗的理想境界。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即“情”与“景”。我们时时生活在情趣里,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纷至沓来,但是只有极少数才能成为诗的意象。因为意象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有圆满浑整的境界。所以说,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产生诗的理想境界,但宇宙中万事万物却常在变化发展中,没有绝对相同的情趣,自然也就没有绝对相同的景象。情趣不同,那么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时,都见到了山的美。在表面上景象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对山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有不同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说,每首诗的境界都是作者自己的创造。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诗的欣赏。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比如姜夔的词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就含有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创作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于是创造也就在欣赏中完成了。当然,读者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也是在欣赏中进行创造。读者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相比姜夔和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其实,每个人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所得到的和明天读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所以,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主观情趣与客观物态两相交流达成了人情与物象的互相融合,“物我由两忘而统一”。情与景在某一个时刻互为因果,景能表情,情能应景,两者契合无间,变成了诗的境界。这和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所提出的“情景说”即“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的境界是情与景的融合,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意象与情趣两个要素也就是“见”的两个条件的衍生。情感是时时存在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心理感受,意象是处处存在而又凌乱无序的现实物象,只有情趣的灌输,审美客体才能成为一个一个独立完整的意象,从而具有了内在生命感。正如克罗齐所说的,艺术是主体能动地把情趣寄托在客观意象里,情趣和意象两者不能独立。朱光潜说:“把依稀隐隐约约的景和情的配合加以意匠经营,使它具体化、明朗化,并且凝定于语言,那就成为诗了。”诗的意境是根据自然建立的另外的意象世界,每个人所处的诗境都是自己创造的,诗人之所以见到与常人不同的境界,就是因为诗人的情趣使他所“见”景象的意蕴往往比常人深刻许多。朱光潜的诗境中所指的境界或者意境,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境界或意境的含义,它属于审美范畴,在很多时候是指审美意象。朱光潜的诗境说以情趣为核心,诗的境界是主体的情和客体的景在审美感兴中产生、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意象。从意境的形成来界定基本范畴,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是意境。完整意义上的意境不仅包括意象,也包括了对有限的意象之外的无限时空的延伸。意象只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只能显现自然和人生的形形色色;而意境还蕴含着人生观、历史观、宇宙观,可以正确地看待世界和诗意存在,从而获得生命的慰藉和灵魂的安顿。(摘编自刘晓宁《论朱光潜的诗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朱光潜从“我”与“物”两方面关注诗的境界,在美感经验中,表现为“直觉”与“形象”,在诗的境界中,表现为“情趣”与“意象”。B.陶潜所“见”的“南山”、杜甫笔下的泰山、李白诗中的敬亭山,虽然都是山,但是各人的风格不同,其“山”的境界各有不同。C.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而无论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因此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欣赏没有本质区别。D.每个人的诗境不同,对于同一个世界,诗人常呈现意蕴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现的则完全是一个平凡乏味、凌乱无序的世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弃疾《贺新郎》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自有一种境界,这就是“移情”的作用。B.“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恰能”是情景相契合的最理想程度,情景相契无间,天衣无缝,才能见出圆满浑整的境界。C.王夫之、克罗齐、朱光潜都认为情趣和意象两者不能独立,只有互相融合、契合无间才形成艺术的境界,并且他们的理论都以情趣为核心。D.完整意义上的意境,突破了时空限制,不仅包含着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意象,还蕴含着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充分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的一项是()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D.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人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于一意象而产生的,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却不落于陈腐。”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A2.C3.D4.①首先,由诗歌境界产生的条件,引出移情作用,从而得出“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的观点;
②然后,基于上文观点,作者举例分析无论作者创作诗还是读者欣赏诗都是一种创造;
③最后,分析了因为人的性格、情趣和经验不同且生生不息,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5.①诗人把自己的情趣贯注到某一意象上,创造了诗的境界;
②诗的境界在诗人创造出来后,被无数的读者所欣赏;
③因为人的性格、情趣和经验彼此不同且是变化的,所以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但是各人的风格不同,其‘山’的境界各有不同”错误。由原文“在实际上却因对山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有不同的境界”可知,是每个人对山贯注的情绪不同,而不是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境界。C.“因此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欣赏没有本质区别”错误。由原文“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可知,是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而不是说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D.“诗人常呈现意蕴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现的则完全是一个平凡乏味、凌乱无序的世界”错误。由原文“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所得到的和明天读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可知,每个人对于同一世界有不同的感受,但并没有说诗人常呈现意蕴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现的则完全是一个平凡乏味、凌乱无序的世界。【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他们的理论都以情趣为核心”错误。由原文“朱光潜的诗境说以情趣为核心,诗的境界是主体的情和客体的景在审美感兴中产生、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意象”可知,文中只说朱光潜的诗境是以情趣为核心的,并没有说这三人的理论都是以情趣为核心的。【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写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从多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意象都倾注了情感,可以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B.写碧草春色、黄鹂好音,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可以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冷寂的气氛,移情入景,体现城市的萧条和诗人的伤感。可以体现“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观点。D.“朝”与“晚”成互文,意为一天之中就做成了绣夹裙和单罗衫。并没有将情趣和意象结合起来。【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说到“诗的境界产生的第一个条件是觉所‘见’的意象,第二个条件则是所‘见’意象必须恰当地表现出情趣”,也就是诗歌境界产生的条件。接着举例子。最后引出移情作用。第二段说到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互融合和影响,最终得出“诗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的观点。第三段说到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产生诗的理想境界,宇宙中万事万物却常在变化发展中,没有绝对相同的情趣,自然也就没有绝对相同的景象,所以,情趣不同,景象虽似同而实。并且进行举例论证。第四段将上述道理用到诗的欣赏上,就情景契合的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所以无论作者创作诗还是读者欣赏诗都是一种创造。最后一段每个人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所以,无论是创造还是欣赏,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由原文“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产生诗的理想境界”可知,诗人把自己的情趣贯注到某一意象上,创造了诗的境界。所以,诗的境界是人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于一意象而产生的。由原文“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于是创造也就在欣赏中完成了。当然,读者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也是在欣赏中进行创造”可知,诗的境界在诗人创造出来之后,被无数读者阅读,并且在欣赏中完成阅读。所以,诗的意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由原文“其实,每个人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对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所得到的和明天读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可知,因为人的性格、情趣和经验彼此不同且是变化的,所以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所以,诗的意境可以,虽复现却不落于陈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辰河小船上的水手沈从文(1)我独自坐到这只小船上,已过了十天。起先我尽记着朋友“行船莫算,打架莫看”的格言,从不发言过问。(2)我的衣袋中,虽还收藏了一张桃源县管理小划子的船总亲手所写“十日包到”的保单,但天气既那么坏,还好意思把这张保单拿出来向掌舵水手说话吗?(3)我口中虽不说什么,心里却计算到所剩余的日子,真有点儿着急。(4)三个水手中的一人,似乎已看准了我的弱点,那水手向我说道:“先生,你着急,是不是?不必为天气发愁。如今落的是雪子,不是刀子。我们弄船人,命里派定了划船,天上纵落刀子也得做事!”(5)我的座位正对着船尾,掌舵水手这时正分张两腿,两手握定舵把,一个人字形的姿势对我站定。想起昨天这只小船掯入石罅里,尽三人手足之力还无可奈何时,这人一面对天气咒骂各种野话,一面卸下了裤子向水中跳去的情形,我不由得微喟了一下。我说:“天气真坏!”(6)他见我眉毛聚着,便笑了。“不碍事,只看你先生是不是要我们赶路,想赶快一些,我同伙计们有的是办法!”(7)我带了点埋怨神气说:“不赶路,谁愿意在这个日子里来在河上受活罪?告我看是什么办法!”(8)“天气冷,我们手脚也硬了。你请我们晚上喝点酒,活活血脉,这船就可以在水面上飞!”(9)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正当,便不追问先划船后喝酒,如何活动血脉的理由,即刻就答应了。我说:“好得很,让我们的船飞去吧,欢喜吃什么买什么。”(10)于是这小船在三个划船人手上,当真俨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飞去。经过钓船时就喊买鱼,一拢码头时就用长柄大葫芦满满的装上一葫芦烧酒。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出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11)船停时,真静。一切声音皆为大雪以前的寒气凝结了。三个水手把晚饭吃过后,围在后舱钢灶边烤火烘衣。我再也不能孤独的在舱中坐下了,就爬到那个钢灶边去,同他们坐在一处去烤火。(12)我询问那个年纪较大的水手:“掌舵的,我十五块钱包你这只船,一次你可以捞多少!”(13)“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14)我说:“那么,大伙计,你拦头有多少!全船皆得你,难道也是二百四十吊一年吗?”(15)“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16)“那么,小伙计,你呢?我看你手脚还生疏得很!你昨天差点儿淹坏了,得多吃多喝,把骨头长结实一点点!”(17)小子听我批评到他的能力就只干笑。掌舵的代他说话:“先生要你多吃多喝,你不听到吗?这小子看他虽长得同一块发糕一样,其实就只能吃能喝,撇篙子拉纤全不在行!”(18)“掌舵的,你在这条河里划了几年船?”(19)“我今年五十三,十六岁就到了船上。”(20)“拦头的大伙计,你呢?你划了几年船?”(21)“我照老法子算今年三十一岁,在船上五年,在军队里也五年。我是个逃兵,七月里才从贵州开小差回来的!”(22)这水手结实硬朗处,倒真配作一个兵。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惊又气,全身湿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骂着种种野话,一面却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在这小船上他一个人脾气似乎特别大,但可爱处也就似乎特别多。(23)想起小水手掉到水中被援起以后的样子,以及那个年纪大一点的脱下了裤子给他掉换,光着个下身在空气里弄船的神气,我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感情。我向小水手带笑说:“小伙计,你呢?”(24)那个拦头的水手就笑着说:“他吗?只会吃只会哭,做错了事骂两句,还会说点蠢话:‘你欺侮我,我用刀子同你拼命!’,老子还不见过刀子,怕你!”(25)小水手说:“老子哭你也管不着!”(26)拦头的水手说:“不管你你还会有命!落了水爬起来,有什么可哭?我不脱下衣来,先生不把你毯子,不冷死你!十五六岁了的人,不害羞!”(27)正说着,邻船上有水手很快乐的用女人窄嗓子唱起曲子,晃着一个火把,上了岸。(28)我说:“大伙计,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这里有的是零钱。要几角钱?你太累了,我请客!”(29)他妩媚的咕咕笑着。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钱的五角钞票递给他。于是推开了篷,这个人就被两个水手推上了岸。(30)可是他却出我意料以外,上岸不久又下了河,回到小船上来了。小船上掌舵水手正点了个小油灯,薄薄灯光照着那水手的快乐脸孔。小水手向他说了一句野话,那小子只把头摇着且微笑着,他赶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带,原来他棉袄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带一解,橘子便在舱板上各处滚去。问他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虽上了岸,却并不胡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欢喜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31)我见着他那很有意思的微笑,我便也笑将起来,不说什么了。(32)天气如所希望的终于放晴了,我同这几个水手在这只小船上已经过了十二个日子。(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说过了十天与末尾说过了十二个日子,都是说时间,但表达的心情不同。B.只因有求水手们早赶路,所以我不质疑水手“先划船后喝酒活动血脉”的合理性。C.这一段船上经历看似偶然,三位水手的三种资历、性情其实构成了水手们的一生。D.恶劣的环境、微薄的报酬并未消磨水手的活力,简单粗粝的生活中有生命的强韧。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多个“笑”,表现了拦头大伙计性格的多个侧面,使这个人物形象格外鲜明生动。B.文章多次写到“野话”,既营造了真实感,也委婉批评了湘西社会粗鄙的风俗。C.文中有一段对青山、河水、水声的描写,既衬托了我的内心,又调节了叙事的节奏。D.作者尊重不同人物的说话习惯,俗趣与雅兴相糅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8.作者曾说:“对于农人与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本文中人与人之间的温爱也随处可见,请分析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温爱。9.本文是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颇有代表性的一篇,如果让你介绍作者这一系列作品的特色,你会突出哪几个方面?〖答案〗6.B7.B8.(1)水手之间的温爱。如小水手掉到水中,年长的水手赶紧救援,上船后又赶紧脱了棉衣单裤给他穿。(2)水手对我的温爱。如水手知道我欢喜橘子,就把我送给他的钱全买了橘子赶紧回船来。(3)我对水手的温爱。如我体谅水手,知道天气不好,不因为赶行程不因为有约定而为难水手,还给水手零钱,让他们买喜欢的东西。9.(1)突出内容上的特点,独有的湘西景观、风俗、人情,富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特色。(2)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对乡风民俗的认同和赞赏,对小人物的理解、同情和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3)突出语言和表现特色,语言质地澄明简洁,诗意灵动,典雅和土俗并存,真实地展露了他们为人的简单和真纯,直逼生命的本相。〖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只因有求水手们早赶路”以偏概全,不质疑并非只因为有求于水手早点赶路,还有“理解”和“温爱”。【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也委婉批评了湘西社会粗鄙的风俗”分析错误。写野话,除了营造了作品的真实感外,也表现湘西社会的质朴和交流的自在、随意,是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批评其粗鄙。【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文中“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惊又气,全身湿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骂着种种野话,一面却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可以看出,伙伴落水全力救助,而且脱下自己的衣裤给同伴穿,体现出水手之间的温爱。从文中“小水手向他说了一句野话,那小子只把头摇着且微笑着,他赶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带,原来他棉袄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带一解,橘子便在舱板上各处滚去。问他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虽上了岸,却并不胡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欢喜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可以看出,水手是喜欢上岸玩耍的,但知道我欢喜橘子,就把我送给他的钱全买了橘子赶紧回船来,这体现了他的朴实,也体现了水手对我的温爱。从文中“虽还收藏了一张桃源县管理小划子的船总亲手所写‘十日包到’的保单,但天气既那么坏,还好意思把这张保单拿出来向掌舵水手说话吗”“我说:‘大伙计,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这里有的是零钱。要几角钱?你太累了我请客!’”“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钱的五角钞票递给他”等内容可知,我不危难水手,关心他们的生活,还给水手零钱,让他们买喜欢的东西,体现出我对水手的温爱。【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从本文中“于是这小船在三个划船人手上,当真俨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飞去。经过钓船时就喊买鱼,一拢码头时就用长柄大葫芦满满的装上一葫芦烧酒。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出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的景物描写,以及作者对水手的描写,与水手的对话等,都鲜明的突出了沈从文小说在内容上的特点,独有的湘西景观、风俗、人情,富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特色。文中作者通过与水手们的对话,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而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水手们之间的友爱善良,以及他们的纯朴。同时,通过对他们之间的对话,体现出乡风民俗淳朴真挚。这一切都体现出作者对乡风民俗的认同和赞赏,对小人物的理解、同情和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所以,通过对水手生活的描写,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最后,作者的语言质朴却富有魅力,诗意灵动,典雅和土俗并存。如“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出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表现出文章语言典雅的一面,而“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则是体现出文章语言土俗的一面。通过具有特色的语言,真实地展露了水手们为人的简单和真纯,直逼生命的本相。所以,文章具有突出语言和表现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王遂胡服。赵造谏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子其勿反也。”赵燕后胡服,王令让之曰:“寡人胡服,子独弗服,逆主罪莫大焉。以从政为累,以逆主为高,行私莫大焉。故寡人恐子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赵燕再拜稽首曰;“前吏命胡服,施及贱臣,臣以失令过期,更不用侵辱教,王之惠也。臣敬循衣服,以待今日。”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也。”王曰:“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变于事,何俗之不可变?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牛赞再拜稽首曰:“臣敢不听令乎?”至遂胡服,率骑入胡,出于遗遗之门,逾九限之固,绝五陉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主体承包合同(含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堂服务员派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搅拌设备二手交易碳排放交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房屋抵押贷款合同样本编制指南6篇
- 石场生产线承包合同2025年度规范文本6篇
- 标题14:2025年度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技术转让合同具体条款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吧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专业解析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地环境监测与节能管理系统合同3篇
- EPC总承包项目中的质量管理体系
- 沪教版小学语文古诗(1-4)年级教材
- 外科医生年终述职总结报告
- 横格纸A4打印模板
- CT设备维保服务售后服务方案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儿科课件: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 柜类家具结构设计课件
- 陶瓷瓷砖企业(陶瓷厂)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煤炭运输安全保障措施提升运输安全保障措施
- JTGT-3833-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