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门类的艺术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成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借鉴,“诗中有画”正是在这种综合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强调诗歌的画面感、色彩感,形象地刻画客观事物和诗人的情绪感受。在中国古典诗歌,尤其在古典诗歌发展的极盛时期——唐代诗歌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在这个光辉顶峰几百年后的北宋,苏轼做出了“诗中有画”的概括,从此这一特征成为古典诗歌艺术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闻一多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从小就读于家塾,古典文学素养十分深厚。他创立新诗的“三美”理论,与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其中关于“绘画美”的探讨,与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传统的继承关系,以及在这种继承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是十分明显的。继《诗的格律》之后,写于1928年5月的《先拉飞主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闻一多对于“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认识。他具体分析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诗人兼画家集团“先拉飞派”,注意到他们由于在诗画艺术手法之间的“不分彼此的挪借”所造成的特殊艺术风格,十分接近我国古典诗歌和山水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而又有所区别。但此派完全无视诗歌艺术美的独立性,以诗作画,从而导致艺术型类的混乱,成为“末流的滥觞”“艺术的自杀政策”。在这篇论文的结尾,他有一段高屋建领的总结:从来那一首好诗里没有画,那一幅好画里没有诗?恭维王摩诘的人,在那八个字里,不过承认他符合了两个起码的条件。这不仅仅是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传统的历史的、客观的评价,而且充满了对于提高新诗审美价值的信心和勇气,言犹未尽地隐含着新诗“绘画美”的高标准——必须跨越这个“起码的条件”,形成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如果说,“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极致即终点,那么,就应当成为新诗追求绘画美的起点。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闻一多之前以及与闻一多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在“绘画美”方面,基本上都还是在“诗中有画”这个起点周围徘徊。新诗的“尝试”者胡适,提倡“抽象的题目用具体的写法”。他的部分新诗作品,写出了一些画面,但都还只是一种自然流露。而闻一多,充分注意到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包括独立的“绘画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把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觉的美学追求带入新诗领域。他以色彩浓重的西方油画的笔触,在自己的诗中画出一幅幅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画面: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忆菊》)诗人在写诗,又是在作画,诗人以饱浸色彩的诗句,调动人们的视觉想象,引领人们观赏这“自然美的总收成”。这里不掺杂任何哲理的追求,也没有丝毫旧诗词的痕迹,只是在自觉地描绘着“祖国之秋底杰作”,描绘着中华民族向上的精神和坚贞的性格。这样开阔的意境不但古典诗词无法容纳,而且也是“自然流露”、随意点染的诗篇所不可企及的。从创作实践上看,闻一多在新诗语言的色彩运用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注重色彩的选择、搭配,注重色彩的暗示,象征作用,利用诗歌语言色彩自身构成视觉方面的审美感受。他曾经成功地应用绘画理论中补色的对比有使两色达到最高强度的色彩学原理,用红绿对比来演染极为热烈的情绪:一气的酣绿里忽露出一角汉纹式的小红桥真红得快叫出来了!(《春之末章》)作为完整丰富的新诗“绘画美”的另一重要艺术体现——美丑辩证法的应用,闻一多的理论和实践创造在新诗发展中则更是绝无仅有的。这方面的例子,除了《死水》,值得一提的还有《荒村》。这是一首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疾苦、抨击弊政的力作。自新诗诞生以来,这类题材的作品并不少见。影响较大的如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以一幅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画面极生动、极形象地表现了严重的阶级对立,从艺术上看,的确“诗中有画”。然而,由于过分局限于客观现实的模写,只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式的白描,所提供的也还只是生活画面对比的视觉感受。而在闻一多的《荒村》里,我们则可以体察到在那些诗的画面里所包念的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荒村》写的是人民为避反动军队烧杀抢掠,背井离乡、遂成处处“荒村”的惨景。在这些“荒村”里,“门框里嵌棺材,窗根里镶石块”,而这些房舍的周围却有着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玫瑰开不完,荷叶长成了伞;秧针这样尖,湖水这样绿,天这样青,鸟声像露珠样圆。大自然——经过世代劳动人民改造过的大自然,是这样的美,而创造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却无法在美的自然里存身。诗人以美写荒凉,以象征生命的绿色、以象征美好希望的玫瑰来写荒凉,却令人更觉得荒凉。人们在美的画面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荒凉,认识了丑。这种特殊的审美体验,这种由美丑辩证法组织起来的新诗“绘画美”,是当时其他诗人的新诗作品中所没有的。(摘编自汪锡铨《试论闻一多关于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和实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极富画面感、色彩感的刻画表现诗人的情绪感受。B.闻一多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润影响,在继承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内涵。C.英国的“先拉飞派”艺术风格与我国古典诗歌和山水画的创作传统接近,但由于诗画不分导致走向了艺术的末路。D.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就体裁而言是新诗,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依然还是“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延续与表达。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与绘画虽是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画面感、色彩感、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等方面具有共通性,互相影响。B.闻一多对王维的诗歌及绘画作品并不赞许,他认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只不过是艺术创作的两个基本条件。C.《忆菊》是闻一多新诗“绘画美”理论具体实践的代表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是对中国传统旧诗词创作的一大突破。D.闻一多《荒村》不仅呈现了自然生活画面强烈的视觉对比,而且还通过画面的对比隐含着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3.“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怎样向同学们介绍新诗“绘画美”?请结合材料列出你的发言要点。〖答案〗1.B2.B3.①古典诗歌的“自然”指的是“诗中有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自然流露。②新诗的“自为”指新诗创作跨越了“诗中有画”的基本条件,对“绘画美”有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③从符合基本条件到有更高更自觉的追求,这是美学追求发展的必然。4.①新诗“绘画美”是由闻一多创立的。②新诗“绘画美”是对传统“诗中有画”艺术手法的继承与进一步创新。③“新诗绘画美”是一种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④新诗“绘画美”特别注重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⑤新诗“绘画美”在理论和实践上注重美丑辩证法的应用。〖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丰富了‘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内涵”表达有误。闻一多关于“绘画美”的探讨,继承了古典诗歌“诗中有画”艺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如果说“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极致即终点,这也是新诗“绘画美”的起点。所以应当说闻一多是突破了这一艺术传统,是一种跨越、超越,而不仅仅是“丰富‘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内涵”。【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闻一多对王维的诗歌及绘画作品并不赞许”理解有误。闻一多不认可的是人们对王维作品艺术评价的概括,诗中有画只是诗歌创作的“起码条件”,要写出有更高美学追求的新诗,不能停步于此。闻一多并没有点评王维的作品,他评价的是恭维王维的人所说的话。【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①结合“‘诗中有画’正是在这种综合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强调诗歌的画面感、色彩感,形象地刻画客观事物和诗人的情绪感受”“‘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极致即终点”可知,古典诗歌的“自然”指的是“诗中有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自然流露。②结合“新诗‘绘画美’的高标准——必须跨越这个‘起码的条件’,形成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可知,新诗的“自为”指新诗创作跨越了“诗中有画”的基本条件,对“绘画美”有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③结合“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可知,从符合基本条件到有更高更自觉的追求,这是美学追求发展的必然。【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结合“而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包括独立的‘绘画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可知,新诗“绘画美”是由闻一多创立的。②结合“‘绘画美’的探讨,与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传统的继承关系,以及在这种继承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可知,新诗“绘画美”是对传统“诗中有画”艺术手法的继承与进一步创新。③结合“新诗‘绘画美’的高标准——必须跨越这个‘起码的条件’,形成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可知,“新诗绘画美”是一种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④结合“闻一多,充分注意到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可知,新诗“绘画美”特别注重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⑤结合“作为完整丰富的新诗‘绘画美’的另一重要艺术体现——美丑辩证法的应用,闻一多的理论和实践创造在新诗发展中则更是绝无仅有的”可知,新诗“绘画美”在理论和实践上注重美丑辩证法的应用。(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采石矶郁达夫十月中旬的和煦的阳光,不暖不热的洒满在冷清的太平府城的街上。仲则在蓝苍的高天底下,出了龙津门,渡过姑熟溪,尽沿了细草黄沙的乡间的大道,在向着东南前进。道旁有几处小小的杂树林,也已现出了凋落的衰容,枝头未坠的病叶,都带了黄苍的浊色,尽在秋风里微颤。树梢上有几只乌鸦,好象在那里赞美天晴的样子,呀呀的叫了几声。仲则抬起头来一看,见那几只乌鸦,以树林作了中心,却在晴空里飞舞打圈,树下一块草地,颜色也有些微黄了。草地的周围,有许多纵横洁净的白田,因为稻已割尽,只留了点点的稻草根株,静静的在享受阳光。仲则向四面一看,就不知不觉的从官道上,走入了一条衰草丛生的田塍小路里去。走过了一块干净的白田,到了那树林的草地上,他就在树下坐下了。静静地听了一忽鸦噪的声音。他举头却见了前面的一带秋山,划在晴朗的天空中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立起了身,他就又回到官道上来了。走了半个钟头的样子,他过了一条小桥,在桥头树林里忽然发现了几家泥墙的矮草舍。草舍前空地上一只在太阳里躺着的白花犬,听见了仲则的脚步声,呜呜的叫了起来。半掩的一家草舍门口,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跑出来窥看他了。仲则因为将近山麓了,想问一声上谢公山是如何走法的,所以就对那跑出来的小孩问了一声。那小孩把小指头含在嘴里,好象怕羞似的一语也不答又跑了进去。白花犬因为仲则站住不走了,所以叫得更加厉害。过了一会,草舍门里又走出了一个头上包青布的老农妇来。仲则作了笑容恭恭敬敬的问她说:“老婆婆,你可知道前面的是谢公山不是?”老妇摇摇头说:“前面的是龙山。”“那么谢公山在哪里呢?”“不知道,龙山左面的是青山,还有三里多路啦。”“是青山么?那山上有坟墓没有?”“坟墓怎么会没有!”“是的,我问错了,我要问的,是李太白的坟。”“噢噢,李太白的坟么?就在青山的半脚。”仲则听了这话,喜欢得很,便告了谢,放轻脚步,从一条狭小的歧路折向东南的谢公山去。谢公山原来就是青山,乡下老妇只晓得李太白的坟,却不晓得青山一名谢公山,仲则一想,心里觉得感激得很,恨不得想拜她一下。他的很易激动的感情,几乎又要使他下泪了。他渐渐的前进,路也渐渐窄了起来,路两旁的杂树矮林,也一处一处的多起来了。又走了半个钟头的样子,他走到青山脚下了。在细草簇生的山坡斜路上,他遇见了两个砍柴的小孩,唱着山歌,挑了两肩短小的柴担,兜头在走下山来。他立住了脚,又恭恭敬敬的问说:“小兄弟,你们可知道李太白的坟是在哪里的?”两小孩好象没有听见他的话,尽管在向前的冲来。仲则让在路旁,一面又放声发问了一次。他们因为尽在唱歌,没有注意到仲则;所以仲则第一次问的时候,他们简直不知道路上有一个人在和他们斗头的走来,及走到了仲则的身边,看他好象在发问的样子,他们才歇了歌唱,忽而向仲则惊视了一眼。听了仲则的问话,前面的小孩把手向仲则的背后一指,好象求同意似的,回头来向后面的小孩看着说:“李太白?是那一个坟吧?”后面的小孩也争着以手指点说:“是的,是那一个有一块白石头的坟。”仲则回转了头,向他们指着的方向一看,看见几十步路外有一堆矮林,矮林边上果然有一穴,前而一块白石的低坟躺在那里。“啊,这就是么?”他的这叹声里,也有惊喜的意思,也有失望的意思,可以听得出来。他走到了纹前,只看见了一个杂草生满的荒冢。并且背后的那两个小孩的歌声,也已渐渐的幽了下去,忽然听不见了,山间的沉默,马上就扩大开来,包压在他的左右上下。他为这沉默一压,看看这一堆荒冢,又想到了这荒冢底下葬着的是一个他所心爱的薄命诗人,心里的一种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啊啊,李太白,李太白!”不知不觉的叫了一声,他的眼泪也同他的声音同时滚下来了。微风吹动了墓草,他的模糊的泪眼,好象看见李太白的坟墓在活起来的样子。他默默的在墓前草上跪坐。看看四围的山间透明的空气,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又回想到自家的现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泪只是陆陆续续的流淌下来。看看太阳已经低了下去,坟前的草影长起来了,他方把今天睡到了日中才起来,洗面之后跑出衙门,一直还没有吃过食物的事情想了起来,这时候却一忽儿的觉得饥饿起来了。他挨了饿,慢慢的朝着了斜阳走回来的时候,短促的秋日已经变成了苍茫的白夜。他一面赏玩着日暮的秋郊野景,一面一句一句的尽在那里想诗。敲开了城门,在灯火零星的街上,走回学使衙门去的时候,他的吊李太白的诗《太白墓》也想完成了。(有删改)〖备注〗采石矶为传说中李白落水处,自古成为骚人墨客借以追怀李白的题材。小说《采石矶》写于1922年,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取材于清代性格孤傲、诗学李白的诗人黄仲则。小说共七节,本文节选自第三节。文本二: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郁达夫那种描写自我的冲动、随时可见的浪漫的自我想象以及一个人在路上的孤寂漂泊和对生命的感性寻找,构成了他大部分创作的原动力。而这些“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的自我想象早已被主体内在化了,每每被叙述者以具有切肤之痛、令人灵魂震颤的方式加以叙述,且形成郁达夫创作的一贯主题,它透露出郁达夫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面对日常世界的烦闷以及社会和现实的重压,作为个体的人当下选择如何?人的合目的性的取向又应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真正的解决,以便人类把灵魂从自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一个人继续前行寻找精神之光的力量?(摘编自聂和平《郁达夫:朝圣路上的漂泊者》)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仲则“不知不觉”地从官道走进了一条小路,说明他沉醉于欣赏秋郊野景达到忘我的境地。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黄仲则当时孤独寂寞之情,也勾起黄仲则拜祭李白的念头。C.小说选取高天飞鸦、白田秋山,细草簇生等平凡细小的意象,营造了清、静、闲适的独特秋味。D.“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既体现李白怀才不遇的悲凉,又蕴含他不为时人所容的耿介品格。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借助黄仲则一系列的动作来推动景物的转换,移步换景,极大地拓展了环境空间。B.小说从黄仲则的视角,对村妇小童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写,表现他们纯朴的特点。C.作者简要讲述黄仲则的来与回,详细叙述他寻找太白墓的过程,叙述详略得当,主体突出。D.小说情节简单但构思巧妙,半日之时、青山半脚,在有限的时空内张扬了深厚的文化韵味。7.小说中黄仲则看到荒冢后“不知不觉的叫了一声”,这一声凝结了千思万绪,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8.一篇写黄仲则的小说,文本一却以“采石矶”为题,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5.C6.B7.①自己执着寻访的心爱的诗人李太白,居然葬在荒凉之地,可见李白身后寂寞,黄仲则为此悲痛叹息。②由眼前荒冢联想到李太白诗才超群却薄命的结局,令黄仲则自己亦有壮志未成身先死的感伤。③由个体的李白联想到自身和千千万万的“李太白”,同样怀才不遇、寂寞悲凉,黄仲则为此产生古今同悲之感。8.①塑造人物性格。郁达夫以具有切肤之痛的方式描写自我的冲动与想象,黄仲则寻访采石矶的过程,勾勒出他与李白一样孤傲猖狂的性格。②推动情节发展。郁达夫“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在本文中体现为黄仲则独自寻找太白墓,采石矶代表着他的朝圣路。③揭示文章主题。郁达夫借李白之死表达了对所有文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不与世沉浮的赞扬之情,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解析〗【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闲适的独特秋味”错误,结合原文“道旁有几处小小的杂树林,也已现出了凋落的衰容,枝头未坠的病叶,都带了黄苍的浊色,尽在秋风里微颤。树梢上有几只乌鸦……静静地听了一忽鸦噪的声音。他举头却见了前面的一带秋山,划在晴朗的天空中间”可知,小说选取衰林病叶、高天飞鸦、白田秋山,斜坡窄路、杂树矮林、细草簇生等平凡细小的意象,营造的是清、静、悲凉的独特秋味。“闲适”不恰当。【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心理等进行描写,表现他们纯朴的特点”错误,结合原文“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跑出来窥看他了。仲则因为将近山麓了,想问一声上谢公山是如何走法的,所以就对那跑出来的小孩问了一声。那小孩把小指头含在嘴里,好象怕羞似的一语也不答又跑了进去。白花犬因为仲则站住不走了,所以叫得更加厉害”“过了一会,草舍门里又走出了一个头上包青布的老农妇来……‘噢噢,李太白的坟么?就在青山的半脚’”可知,小说从黄仲则的视角展开叙述,文中有对村妇小童的动作、语言明显,没有涉及心理描写。【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结合原文“他的这叹声里,也有惊喜的意思,也有失望的意思,可以听得出来。他走到了纹前,只看见了一个杂草生满的荒冢。并且背后的那两个小孩的歌声,也已渐渐的幽了下去,忽然听不见了,山间的沉默,马上就扩大开来,包压在他的左右上下。他为这沉默一压,看看这一堆荒冢,又想到了这荒冢底下葬着的是一个他所心爱的薄命诗人,心里的一种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可知,自己执着寻访的心爱的诗人李太白,居然葬在荒凉之地,可见李白身后寂寞,黄仲则为此悲痛叹息。结合原文“他默默的在墓前草上跪坐。看看四围的山间透明的空气,”可知,由眼前荒冢联想到李太白诗才超群却薄命的结局,令黄仲则自己亦有壮志未成身先死的感伤。结合原文“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又回想到自家的现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泪只是陆陆续续的流淌下来”由个体的李白联想到自身和千千万万的“李太白”,同样怀才不遇、寂寞悲凉,黄仲则为此产生古今同悲之感。【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结合原文“郁达夫那种描写自我的冲动、随时可见的浪漫的自我想象以及一个人在路上的孤寂漂泊和对生命的感性寻找,构成了他大部分创作的原动力”“他默默的在墓前草上跪坐。看看四围的山间透明的空气,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又回想到自家的现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泪只是陆陆续续的流淌下来”可知,郁达夫以具有切肤之痛的方式描写自我的冲动与想象,黄仲则寻访采石矶的过程,勾勒出他与李白一样孤傲猖狂的性格。结合原文“而这些‘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的自我想象早已被主体内在化了,每每被叙述者以具有切肤之痛、令人灵魂震颤的方式加以叙述,且形成郁达夫创作的一贯主题,它透露出郁达夫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是的,我问错了,我要问的,是李太白的坟”“仲则听了这话,喜欢得很,便告了谢,放轻脚步,从一条狭小的歧路折向东南的谢公山去”“采石矶为传说中李白落水处,自古成为骚人墨客借以追怀李白的题材”可知,郁达夫“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在本文中体现为黄仲则独自寻找太白墓,采石矶代表着他的朝圣路。结合原文“面对日常世界的烦闷以及社会和现实的重压,作为个体的人当下选择如何?人的合目的性的取向又应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真正的解决,以便人类把灵魂从自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一个人继续前行寻找精神之光的力量?”可知,郁达夫借李白之死表达了对所有文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不与世沉浮的赞扬之情,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节选自《孝经·开宗明义章》)材料二: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造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节选自《项脊轩志》)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子A曰B夫C孝D德E之F本G也H教I之J所K由L生M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敏”指聪明,与《论语》中的“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敏”含义不同。B.“涕”指眼泪,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涕”字含义相同。C.“庖”指厨房,与《庖丁解牛》中“良庖岁更刀”的“庖”字含义相同。D.“顾”指回头看、观看,与成语“三顾茅庐”中的“顾”字含义不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先王的至德要道是“孝”,“孝”立足于家庭,面向社会。B.司马谈在临死之际告诫司马迁要继承祖业,肩负起“太史”的职责。C.庭院设置院墙后,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可见家族分裂,走向没落。D.大母带着象笏来探望归有光,希望借此激励他用功读书,光宗耀祖。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1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平?”请结合材料,概括司马迁无颜祭扫父母坟墓的原因。〖答案〗9.BDH10.C11.D12.(1)我们身为史官却不能(对他们)进行论说和记载,使天下的历史文献荒废,对此我很担忧,你一定要记在心上!(2)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13.①身体发肤来自父母,不能毁伤,司马迁遭受宫刑,有愧于父母。②司马迁还没有完成父亲嘱托,完成《史记》,扬名后世,为父母争光。〖解析〗【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孔子说:“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子曰”,“曰”断句标志;“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判断句,“夫孝”需要断开,“也”为判断句中的句末语气词,也需要断开。故在BDH三处断开。【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参不敏”的“敏”,聪敏、聪明;句意:我不够聪敏。“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敏”,勤勉;句意: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B.正确。“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句意:高台远眺仍然不见复关,止不住思念泪下涟涟。C.错误。“客逾庖而宴”的“庖”,厨房;句意:客人越过厨房去吃饭。“良庖岁更刀”的“庖”,厨师;句意:优秀的厨师,一年总要更换一切菜刀。D.正确。“瞻顾遗迹,如在昨日”的“顾”,回顾、观看;句意:瞻视回顾先人留下的旧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三顾茅庐”的“顾”,拜访,访问;句意: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大母带着象笏来探望归有光”有误,根据上下文,“一日,大母过余”,大母来探望归有光,看到他正在读书,“顷之,持一象笏至”,过了一会,才拿“象笏”过来。【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废”,使动用法,使……荒废;“其”,副词,表示命令语气,一定。(2)“若”,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大类”,很像。【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知,身体发肤来自父母,不能毁伤,司马迁遭受宫刑,有愧于父母。由“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可知,司马迁还没有完成父亲嘱托,完成《史记》,扬名后世,为父母争光。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在家里闲坐,弟子曾子陪坐在他的旁边。孔子问道:“从前的圣王具有至善至美的品德和最为重要的原则,以此使天下百姓关系和顺,百姓也因此能够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任何怨恨与不满。你知道这圣王的美德与原则吗?”曾子离开自己的坐席站起身来,回答说:“我不够聪敏,哪里能够知道圣王的美德与原则呢?”孔子说:“这就是孝道,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你回到坐席上坐下来,我给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来自父母,因此不敢对它们有任何损毁伤害,这是尽孝的开始。能够在社会上建功立业,遵循正道,扬名于后世,从而使自己的父母荣耀显赫,这是尽孝的最终目标。所谓的孝道,最初是尽孝于父母,然后是尽忠于君主,最终是立身社会、建功立业。”(节选自《孝经·开宗明义章》)材料二:就在这一年,汉武帝第一次举行汉朝的封禅大典,而司马谈因为有病走到洛阳时只好留下来,不能跟随参加,所以他万分遗憾致使病情加重生命垂危。正好他的儿子司马迁出使回来,在洛阳见到了父亲。司马谈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说:“我们的祖先曾经是周朝的太史。再早的先人在虞舜夏禹的时代就曾有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后来中途衰落,难道能在我们这里断绝吗?你如果能再当上太史令,那就继承了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当今皇帝上接千年来已经断绝的大典,到泰山去祭天,可我却不能跟从,这是命啊,这是命啊!我死后,估计你一定会做太史令;你做了太史令,千万不要忘记我想写的那部著作。孝道的最浅层次是侍奉父母,中间层次是侍奉国君,最高层次是建立功名。自己能名扬后世,使父母也得到荣光,这才是最大的孝道。当今汉朝建立,国家统一,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的事迹很多,我们身为史官却不能(对他们)进行论说和记载,使天下的历史文献荒废,对此我很担忧,你一定要记在心上!”司马迁低头流着泪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要把您已经收集整理的资料,写成著作,绝不敢有所缺失。”(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叔分家,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用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祖祖辈辈都读书,长期以来却没有成就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指日可待了!”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视回顾先人留下的旧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节选自《项脊轩志》)(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快阁用黄山谷韵①程文德北风吹雨暗江城,快阁登临欲晚晴。水落鱼龙②双渚阔,云开文武③远山明。渔舟乱逐轻烟放,霜树时惊返照横。纳纳乾坤皆快阁,未应偏与白鸥盟。〖备注〗①此诗为次韵诗,诗人为明代贤臣。黄山谷,即北宋诗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②鱼龙:双渚之名。③文武:指文笔、武姆二山。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与黄庭坚同为秋季雨后登阁赏晴,黄“倚”飘然悠闲,程“欲”则直陈欣喜。B.第三句语意蕴藉,既实写雨落在鱼龙双渚上,江面开阔,也点出诗人舒展的心情。C.颈联比拟生动,赋予渔船人之情态,写出渔船因雨势盛大而四处躲雨的热闹场景。D.数百年后,诗人脊临快图和诗前人,语陈意新,境界阔大,胸怀广远,气韵端方。15.本诗与《登快阁》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一样,都写到了“白鸥”,但各有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本诗尾联:开阔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阁此刻的景象一样阔大明朗,不应该偏偏跟白鸥订立盟约。反用白鸥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广大,不宜归隐,而应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心态;②黄诗尾联:作者想象坐上万里归船,吹着长笛,与白鸥订盟,正用白鸥的典故,表明归隐的决心。〖解析〗【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雨势盛大”和“四处躲雨”理解错误。本句意思是说雨过天晴后,渔舟在薄薄的水雾中四散竞发。【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本诗尾联“纳纳乾坤皆快阁,未应偏与白鸥盟”意思是:开阔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阁此刻的景象一样阔大明朗,不应该偏偏跟白鸥订立盟约。“白鸥盟”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此处反用白鸥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广大,不宜归隐,而应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心态。黄诗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借用鸥的典故,表明归隐的决心。(三)名篇名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一夫作难而七庙,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2)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唐代李渤“访”石钟山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但苏轼不认同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解释,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为何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呢?因此决定实地考察石钟山,以探明其名由来。(4)《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含蓄深蕴,陆游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答案〗(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剑阁峥嵘而崔嵬(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春分的第一滴雨水滑过天空时,蛰伏在地层里的灰灰菜种子便开始①地朝上蹿腾。几乎是一夜之间,山岗上、田野里彻底发生了一场革命,一地的嫩绿席卷了整个世界。从嫩黄的三片叶子,到深绿的一株葱郁,每一片叶子都笑容满面地向着太阳靠近,用身体去点缀荒芜的田野。“灰条复灰条,采采何辞劳。野人当年饱藜藿,凶岁得此为佳肴。”如同明人《野菜谱》中描述-般,灾年的灰灰菜可以与肉②。经水焯过的灰灰菜颜色翠绿晶莹,片片叶子服帖地舒展着每一条脉络,它的惊艳出场让贫瘠的饭桌顿时有了生机。大人们拿起筷子象征性地挑起一小撮,之后便看着那些小脑袋凑在桌子上争先恐后地③,眼里尽是无限的温柔。此时,这盘翠绿带来的不仅仅是胃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一种希望和开始。从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到困于陈蔡之间的孔子,到《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都吃过这藜藿之羹。咀嚼着嫩润的叶子,就像是在探索一条深邃的历史长河和文明古道。17.下列各句中的“一”字,和文中“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一”含意相同是哪一项?请作出选择并简析你判断的理由。()A.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B.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D.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第一自然段描写灰灰菜时,以粗笔概括勾勒,以工笔细致描绘,请结合内容分析其效果。〖答案〗17.B18.①争先恐后②相提并论③大快朵颐19.①文章以粗笔勾勒灰灰菜的概貌,如以“一地嫩绿”写出灰灰菜春来生发的概貌;②然后细致描绘灰灰菜生发时的形、色、态;③粗笔写面与工笔写点相结合,凸显了灰灰菜历寒再青的顽强和勃勃生机。〖解析〗【1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例句与B项的“一”均表示数量,A、C、D项为副词,一旦,一经。【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形容灰灰菜种子争相萌发,可用“争先恐后”。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②语境指在灾年灰灰菜可以与肉相媲美,可用“相提并论”。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③语境形容孩子们享受食用灰灰菜,可用“大快朵颐”。大快朵颐: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文章以粗笔勾勒灰灰菜的概貌,“一地的嫩绿席卷了整个世界”,以“一地嫩绿”写出灰灰菜春来生发的概貌;②然后细致描绘灰灰菜生发时的形、色、态,如“嫩黄”“深绿”描摹其颜色的变化,“笑容满面地向着太阳靠近”描摹其情态。③从整体概貌的描绘到形、色、态的细节描摹,粗笔写面与工笔写点相结合,凸显了灰灰菜历寒再青的顽强和勃勃生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事实上,人们所认为的“人工降雨”,其实是“人工增雨”,它人为地对空中可能下雨或者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某种影响,以达到①。人们一般借助飞机、高炮、火箭弹等增雨装备向云中送入一些催化剂,包括②。其中前两类用于冷云(温度低于O℃的云,水滴和冰晶并存),而吸湿剂则用于暖云(温度高于O℃的云,仅含有水滴)。冷云催化的核心就是增加云中冰晶的数量,以此增加降水效率。播撒干冰等制冷剂直接降低云内温度或直接在云内播撒人工冰核,产生大量冰核,进而转化成冰晶,冰晶再长大降落。如此一来,③。暖云中没有冰晶,又如何增加降水?那就需要吸湿剂的辅助。吸湿剂一旦进入云内,就能够迅速充分吸收云内的小水滴,再将自身发展壮大形成大水滴,最终降落成我们能看到的雨。20.根据文本内容,概括“人工降雨”的条件。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0.①前提条件: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②催化条件:制冷剂、人工冰核、吸湿剂等催化剂;③设备条件:用增雨装备让催化剂进入云朵内。21.①增加降水量的目的②制冷剂、人工冰核和吸湿剂③降水效率便会相应增加〖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它人为地对空中可能下雨或者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某种影响”可知,前提条件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根据原文“人们一般借助飞机、高炮、火箭弹等增雨装备向云中送入一些催化剂,包括制冷剂、人工冰核和吸湿剂”可知,催化条件为制冷剂、人工冰核、吸湿剂等催化剂;设备条件为用增雨装备让催化剂进入云朵内。【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面介绍了何为“人工降雨”,即“人工增雨”,这是在说达到增加降水量的目的,填写的关键词是“增加降水量”,故填写“增加降水量的目的”;第二空,根据后文“其中前两类用于冷云”“吸湿剂则用于暖云”可知填写的内容是前两类以及吸湿剂,具体前两类是哪两类,依据后文“播撒干冰等制冷剂直接降低云内温度或直接在云内播撒人工冰核,产生大量冰核,进而转化成冰晶,冰晶再长大降落”可知,应为“制冷剂、人工冰核”,故填写“制冷剂、人工冰核和吸湿剂”;第三空,根据“如此一来”一句可知,应填写总结性言语,后文内容是如何增加降水,故填写“降水效率便会相应增加”。(三)书写题22.请将下面的内容(含标点符号)抄写在答题卷的方框内,要求准确规范、整洁美观。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爱因斯坦说过,机器无论做什么,即便它能够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它永远也不能提出哪怕是一个问题。一个好问题能引出层层回答,能激发数十年对〖答案〗的寻找,能产生全新的探索领域,能促进根深蒂固的观念发生改变。请以“这是一个好问题”为标题,叙述你的经历或表达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门类的艺术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成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借鉴,“诗中有画”正是在这种综合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强调诗歌的画面感、色彩感,形象地刻画客观事物和诗人的情绪感受。在中国古典诗歌,尤其在古典诗歌发展的极盛时期——唐代诗歌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在这个光辉顶峰几百年后的北宋,苏轼做出了“诗中有画”的概括,从此这一特征成为古典诗歌艺术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闻一多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从小就读于家塾,古典文学素养十分深厚。他创立新诗的“三美”理论,与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是分不开的。其中关于“绘画美”的探讨,与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传统的继承关系,以及在这种继承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是十分明显的。继《诗的格律》之后,写于1928年5月的《先拉飞主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闻一多对于“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认识。他具体分析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诗人兼画家集团“先拉飞派”,注意到他们由于在诗画艺术手法之间的“不分彼此的挪借”所造成的特殊艺术风格,十分接近我国古典诗歌和山水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而又有所区别。但此派完全无视诗歌艺术美的独立性,以诗作画,从而导致艺术型类的混乱,成为“末流的滥觞”“艺术的自杀政策”。在这篇论文的结尾,他有一段高屋建领的总结:从来那一首好诗里没有画,那一幅好画里没有诗?恭维王摩诘的人,在那八个字里,不过承认他符合了两个起码的条件。这不仅仅是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传统的历史的、客观的评价,而且充满了对于提高新诗审美价值的信心和勇气,言犹未尽地隐含着新诗“绘画美”的高标准——必须跨越这个“起码的条件”,形成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如果说,“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极致即终点,那么,就应当成为新诗追求绘画美的起点。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闻一多之前以及与闻一多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在“绘画美”方面,基本上都还是在“诗中有画”这个起点周围徘徊。新诗的“尝试”者胡适,提倡“抽象的题目用具体的写法”。他的部分新诗作品,写出了一些画面,但都还只是一种自然流露。而闻一多,充分注意到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包括独立的“绘画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把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觉的美学追求带入新诗领域。他以色彩浓重的西方油画的笔触,在自己的诗中画出一幅幅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画面: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忆菊》)诗人在写诗,又是在作画,诗人以饱浸色彩的诗句,调动人们的视觉想象,引领人们观赏这“自然美的总收成”。这里不掺杂任何哲理的追求,也没有丝毫旧诗词的痕迹,只是在自觉地描绘着“祖国之秋底杰作”,描绘着中华民族向上的精神和坚贞的性格。这样开阔的意境不但古典诗词无法容纳,而且也是“自然流露”、随意点染的诗篇所不可企及的。从创作实践上看,闻一多在新诗语言的色彩运用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注重色彩的选择、搭配,注重色彩的暗示,象征作用,利用诗歌语言色彩自身构成视觉方面的审美感受。他曾经成功地应用绘画理论中补色的对比有使两色达到最高强度的色彩学原理,用红绿对比来演染极为热烈的情绪:一气的酣绿里忽露出一角汉纹式的小红桥真红得快叫出来了!(《春之末章》)作为完整丰富的新诗“绘画美”的另一重要艺术体现——美丑辩证法的应用,闻一多的理论和实践创造在新诗发展中则更是绝无仅有的。这方面的例子,除了《死水》,值得一提的还有《荒村》。这是一首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疾苦、抨击弊政的力作。自新诗诞生以来,这类题材的作品并不少见。影响较大的如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以一幅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画面极生动、极形象地表现了严重的阶级对立,从艺术上看,的确“诗中有画”。然而,由于过分局限于客观现实的模写,只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式的白描,所提供的也还只是生活画面对比的视觉感受。而在闻一多的《荒村》里,我们则可以体察到在那些诗的画面里所包念的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荒村》写的是人民为避反动军队烧杀抢掠,背井离乡、遂成处处“荒村”的惨景。在这些“荒村”里,“门框里嵌棺材,窗根里镶石块”,而这些房舍的周围却有着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玫瑰开不完,荷叶长成了伞;秧针这样尖,湖水这样绿,天这样青,鸟声像露珠样圆。大自然——经过世代劳动人民改造过的大自然,是这样的美,而创造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却无法在美的自然里存身。诗人以美写荒凉,以象征生命的绿色、以象征美好希望的玫瑰来写荒凉,却令人更觉得荒凉。人们在美的画面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荒凉,认识了丑。这种特殊的审美体验,这种由美丑辩证法组织起来的新诗“绘画美”,是当时其他诗人的新诗作品中所没有的。(摘编自汪锡铨《试论闻一多关于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和实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极富画面感、色彩感的刻画表现诗人的情绪感受。B.闻一多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润影响,在继承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内涵。C.英国的“先拉飞派”艺术风格与我国古典诗歌和山水画的创作传统接近,但由于诗画不分导致走向了艺术的末路。D.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就体裁而言是新诗,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依然还是“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延续与表达。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与绘画虽是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在画面感、色彩感、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等方面具有共通性,互相影响。B.闻一多对王维的诗歌及绘画作品并不赞许,他认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只不过是艺术创作的两个基本条件。C.《忆菊》是闻一多新诗“绘画美”理论具体实践的代表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是对中国传统旧诗词创作的一大突破。D.闻一多《荒村》不仅呈现了自然生活画面强烈的视觉对比,而且还通过画面的对比隐含着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3.“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怎样向同学们介绍新诗“绘画美”?请结合材料列出你的发言要点。〖答案〗1.B2.B3.①古典诗歌的“自然”指的是“诗中有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自然流露。②新诗的“自为”指新诗创作跨越了“诗中有画”的基本条件,对“绘画美”有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③从符合基本条件到有更高更自觉的追求,这是美学追求发展的必然。4.①新诗“绘画美”是由闻一多创立的。②新诗“绘画美”是对传统“诗中有画”艺术手法的继承与进一步创新。③“新诗绘画美”是一种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④新诗“绘画美”特别注重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⑤新诗“绘画美”在理论和实践上注重美丑辩证法的应用。〖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丰富了‘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内涵”表达有误。闻一多关于“绘画美”的探讨,继承了古典诗歌“诗中有画”艺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如果说“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极致即终点,这也是新诗“绘画美”的起点。所以应当说闻一多是突破了这一艺术传统,是一种跨越、超越,而不仅仅是“丰富‘诗中有画’艺术传统的内涵”。【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闻一多对王维的诗歌及绘画作品并不赞许”理解有误。闻一多不认可的是人们对王维作品艺术评价的概括,诗中有画只是诗歌创作的“起码条件”,要写出有更高美学追求的新诗,不能停步于此。闻一多并没有点评王维的作品,他评价的是恭维王维的人所说的话。【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①结合“‘诗中有画’正是在这种综合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古典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强调诗歌的画面感、色彩感,形象地刻画客观事物和诗人的情绪感受”“‘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极致即终点”可知,古典诗歌的“自然”指的是“诗中有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诗情画意的自然流露。②结合“新诗‘绘画美’的高标准——必须跨越这个‘起码的条件’,形成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可知,新诗的“自为”指新诗创作跨越了“诗中有画”的基本条件,对“绘画美”有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③结合“从古典诗歌的‘自然’走向新诗的‘自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可知,从符合基本条件到有更高更自觉的追求,这是美学追求发展的必然。【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结合“而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包括独立的‘绘画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可知,新诗“绘画美”是由闻一多创立的。②结合“‘绘画美’的探讨,与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传统的继承关系,以及在这种继承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可知,新诗“绘画美”是对传统“诗中有画”艺术手法的继承与进一步创新。③结合“新诗‘绘画美’的高标准——必须跨越这个‘起码的条件’,形成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可知,“新诗绘画美”是一种更新、更高、更自觉的美学追求。④结合“闻一多,充分注意到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可知,新诗“绘画美”特别注重视觉上语言形象的色彩、构图,综合了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⑤结合“作为完整丰富的新诗‘绘画美’的另一重要艺术体现——美丑辩证法的应用,闻一多的理论和实践创造在新诗发展中则更是绝无仅有的”可知,新诗“绘画美”在理论和实践上注重美丑辩证法的应用。(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采石矶郁达夫十月中旬的和煦的阳光,不暖不热的洒满在冷清的太平府城的街上。仲则在蓝苍的高天底下,出了龙津门,渡过姑熟溪,尽沿了细草黄沙的乡间的大道,在向着东南前进。道旁有几处小小的杂树林,也已现出了凋落的衰容,枝头未坠的病叶,都带了黄苍的浊色,尽在秋风里微颤。树梢上有几只乌鸦,好象在那里赞美天晴的样子,呀呀的叫了几声。仲则抬起头来一看,见那几只乌鸦,以树林作了中心,却在晴空里飞舞打圈,树下一块草地,颜色也有些微黄了。草地的周围,有许多纵横洁净的白田,因为稻已割尽,只留了点点的稻草根株,静静的在享受阳光。仲则向四面一看,就不知不觉的从官道上,走入了一条衰草丛生的田塍小路里去。走过了一块干净的白田,到了那树林的草地上,他就在树下坐下了。静静地听了一忽鸦噪的声音。他举头却见了前面的一带秋山,划在晴朗的天空中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立起了身,他就又回到官道上来了。走了半个钟头的样子,他过了一条小桥,在桥头树林里忽然发现了几家泥墙的矮草舍。草舍前空地上一只在太阳里躺着的白花犬,听见了仲则的脚步声,呜呜的叫了起来。半掩的一家草舍门口,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跑出来窥看他了。仲则因为将近山麓了,想问一声上谢公山是如何走法的,所以就对那跑出来的小孩问了一声。那小孩把小指头含在嘴里,好象怕羞似的一语也不答又跑了进去。白花犬因为仲则站住不走了,所以叫得更加厉害。过了一会,草舍门里又走出了一个头上包青布的老农妇来。仲则作了笑容恭恭敬敬的问她说:“老婆婆,你可知道前面的是谢公山不是?”老妇摇摇头说:“前面的是龙山。”“那么谢公山在哪里呢?”“不知道,龙山左面的是青山,还有三里多路啦。”“是青山么?那山上有坟墓没有?”“坟墓怎么会没有!”“是的,我问错了,我要问的,是李太白的坟。”“噢噢,李太白的坟么?就在青山的半脚。”仲则听了这话,喜欢得很,便告了谢,放轻脚步,从一条狭小的歧路折向东南的谢公山去。谢公山原来就是青山,乡下老妇只晓得李太白的坟,却不晓得青山一名谢公山,仲则一想,心里觉得感激得很,恨不得想拜她一下。他的很易激动的感情,几乎又要使他下泪了。他渐渐的前进,路也渐渐窄了起来,路两旁的杂树矮林,也一处一处的多起来了。又走了半个钟头的样子,他走到青山脚下了。在细草簇生的山坡斜路上,他遇见了两个砍柴的小孩,唱着山歌,挑了两肩短小的柴担,兜头在走下山来。他立住了脚,又恭恭敬敬的问说:“小兄弟,你们可知道李太白的坟是在哪里的?”两小孩好象没有听见他的话,尽管在向前的冲来。仲则让在路旁,一面又放声发问了一次。他们因为尽在唱歌,没有注意到仲则;所以仲则第一次问的时候,他们简直不知道路上有一个人在和他们斗头的走来,及走到了仲则的身边,看他好象在发问的样子,他们才歇了歌唱,忽而向仲则惊视了一眼。听了仲则的问话,前面的小孩把手向仲则的背后一指,好象求同意似的,回头来向后面的小孩看着说:“李太白?是那一个坟吧?”后面的小孩也争着以手指点说:“是的,是那一个有一块白石头的坟。”仲则回转了头,向他们指着的方向一看,看见几十步路外有一堆矮林,矮林边上果然有一穴,前而一块白石的低坟躺在那里。“啊,这就是么?”他的这叹声里,也有惊喜的意思,也有失望的意思,可以听得出来。他走到了纹前,只看见了一个杂草生满的荒冢。并且背后的那两个小孩的歌声,也已渐渐的幽了下去,忽然听不见了,山间的沉默,马上就扩大开来,包压在他的左右上下。他为这沉默一压,看看这一堆荒冢,又想到了这荒冢底下葬着的是一个他所心爱的薄命诗人,心里的一种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啊啊,李太白,李太白!”不知不觉的叫了一声,他的眼泪也同他的声音同时滚下来了。微风吹动了墓草,他的模糊的泪眼,好象看见李太白的坟墓在活起来的样子。他默默的在墓前草上跪坐。看看四围的山间透明的空气,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又回想到自家的现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泪只是陆陆续续的流淌下来。看看太阳已经低了下去,坟前的草影长起来了,他方把今天睡到了日中才起来,洗面之后跑出衙门,一直还没有吃过食物的事情想了起来,这时候却一忽儿的觉得饥饿起来了。他挨了饿,慢慢的朝着了斜阳走回来的时候,短促的秋日已经变成了苍茫的白夜。他一面赏玩着日暮的秋郊野景,一面一句一句的尽在那里想诗。敲开了城门,在灯火零星的街上,走回学使衙门去的时候,他的吊李太白的诗《太白墓》也想完成了。(有删改)〖备注〗采石矶为传说中李白落水处,自古成为骚人墨客借以追怀李白的题材。小说《采石矶》写于1922年,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取材于清代性格孤傲、诗学李白的诗人黄仲则。小说共七节,本文节选自第三节。文本二: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郁达夫那种描写自我的冲动、随时可见的浪漫的自我想象以及一个人在路上的孤寂漂泊和对生命的感性寻找,构成了他大部分创作的原动力。而这些“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的自我想象早已被主体内在化了,每每被叙述者以具有切肤之痛、令人灵魂震颤的方式加以叙述,且形成郁达夫创作的一贯主题,它透露出郁达夫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面对日常世界的烦闷以及社会和现实的重压,作为个体的人当下选择如何?人的合目的性的取向又应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真正的解决,以便人类把灵魂从自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一个人继续前行寻找精神之光的力量?(摘编自聂和平《郁达夫:朝圣路上的漂泊者》)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仲则“不知不觉”地从官道走进了一条小路,说明他沉醉于欣赏秋郊野景达到忘我的境地。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黄仲则当时孤独寂寞之情,也勾起黄仲则拜祭李白的念头。C.小说选取高天飞鸦、白田秋山,细草簇生等平凡细小的意象,营造了清、静、闲适的独特秋味。D.“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既体现李白怀才不遇的悲凉,又蕴含他不为时人所容的耿介品格。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借助黄仲则一系列的动作来推动景物的转换,移步换景,极大地拓展了环境空间。B.小说从黄仲则的视角,对村妇小童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写,表现他们纯朴的特点。C.作者简要讲述黄仲则的来与回,详细叙述他寻找太白墓的过程,叙述详略得当,主体突出。D.小说情节简单但构思巧妙,半日之时、青山半脚,在有限的时空内张扬了深厚的文化韵味。7.小说中黄仲则看到荒冢后“不知不觉的叫了一声”,这一声凝结了千思万绪,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8.一篇写黄仲则的小说,文本一却以“采石矶”为题,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5.C6.B7.①自己执着寻访的心爱的诗人李太白,居然葬在荒凉之地,可见李白身后寂寞,黄仲则为此悲痛叹息。②由眼前荒冢联想到李太白诗才超群却薄命的结局,令黄仲则自己亦有壮志未成身先死的感伤。③由个体的李白联想到自身和千千万万的“李太白”,同样怀才不遇、寂寞悲凉,黄仲则为此产生古今同悲之感。8.①塑造人物性格。郁达夫以具有切肤之痛的方式描写自我的冲动与想象,黄仲则寻访采石矶的过程,勾勒出他与李白一样孤傲猖狂的性格。②推动情节发展。郁达夫“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在本文中体现为黄仲则独自寻找太白墓,采石矶代表着他的朝圣路。③揭示文章主题。郁达夫借李白之死表达了对所有文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不与世沉浮的赞扬之情,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解析〗【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闲适的独特秋味”错误,结合原文“道旁有几处小小的杂树林,也已现出了凋落的衰容,枝头未坠的病叶,都带了黄苍的浊色,尽在秋风里微颤。树梢上有几只乌鸦……静静地听了一忽鸦噪的声音。他举头却见了前面的一带秋山,划在晴朗的天空中间”可知,小说选取衰林病叶、高天飞鸦、白田秋山,斜坡窄路、杂树矮林、细草簇生等平凡细小的意象,营造的是清、静、悲凉的独特秋味。“闲适”不恰当。【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心理等进行描写,表现他们纯朴的特点”错误,结合原文“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跑出来窥看他了。仲则因为将近山麓了,想问一声上谢公山是如何走法的,所以就对那跑出来的小孩问了一声。那小孩把小指头含在嘴里,好象怕羞似的一语也不答又跑了进去。白花犬因为仲则站住不走了,所以叫得更加厉害”“过了一会,草舍门里又走出了一个头上包青布的老农妇来……‘噢噢,李太白的坟么?就在青山的半脚’”可知,小说从黄仲则的视角展开叙述,文中有对村妇小童的动作、语言明显,没有涉及心理描写。【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结合原文“他的这叹声里,也有惊喜的意思,也有失望的意思,可以听得出来。他走到了纹前,只看见了一个杂草生满的荒冢。并且背后的那两个小孩的歌声,也已渐渐的幽了下去,忽然听不见了,山间的沉默,马上就扩大开来,包压在他的左右上下。他为这沉默一压,看看这一堆荒冢,又想到了这荒冢底下葬着的是一个他所心爱的薄命诗人,心里的一种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可知,自己执着寻访的心爱的诗人李太白,居然葬在荒凉之地,可见李白身后寂寞,黄仲则为此悲痛叹息。结合原文“他默默的在墓前草上跪坐。看看四围的山间透明的空气,”可知,由眼前荒冢联想到李太白诗才超群却薄命的结局,令黄仲则自己亦有壮志未成身先死的感伤。结合原文“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又回想到自家的现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泪只是陆陆续续的流淌下来”由个体的李白联想到自身和千千万万的“李太白”,同样怀才不遇、寂寞悲凉,黄仲则为此产生古今同悲之感。【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结合原文“郁达夫那种描写自我的冲动、随时可见的浪漫的自我想象以及一个人在路上的孤寂漂泊和对生命的感性寻找,构成了他大部分创作的原动力”“他默默的在墓前草上跪坐。看看四围的山间透明的空气,想想诗人的寂寞的生涯,又回想到自家的现在被人家虐待的境遇,眼泪只是陆陆续续的流淌下来”可知,郁达夫以具有切肤之痛的方式描写自我的冲动与想象,黄仲则寻访采石矶的过程,勾勒出他与李白一样孤傲猖狂的性格。结合原文“而这些‘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的自我想象早已被主体内在化了,每每被叙述者以具有切肤之痛、令人灵魂震颤的方式加以叙述,且形成郁达夫创作的一贯主题,它透露出郁达夫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是的,我问错了,我要问的,是李太白的坟”“仲则听了这话,喜欢得很,便告了谢,放轻脚步,从一条狭小的歧路折向东南的谢公山去”“采石矶为传说中李白落水处,自古成为骚人墨客借以追怀李白的题材”可知,郁达夫“一个人在路上”的漂泊和浪漫在本文中体现为黄仲则独自寻找太白墓,采石矶代表着他的朝圣路。结合原文“面对日常世界的烦闷以及社会和现实的重压,作为个体的人当下选择如何?人的合目的性的取向又应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真正的解决,以便人类把灵魂从自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一个人继续前行寻找精神之光的力量?”可知,郁达夫借李白之死表达了对所有文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不与世沉浮的赞扬之情,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艺术的探索。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节选自《孝经·开宗明义章》)材料二: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造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节选自《项脊轩志》)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子A曰B夫C孝D德E之F本G也H教I之J所K由L生M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敏”指聪明,与《论语》中的“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敏”含义不同。B.“涕”指眼泪,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涕”字含义相同。C.“庖”指厨房,与《庖丁解牛》中“良庖岁更刀”的“庖”字含义相同。D.“顾”指回头看、观看,与成语“三顾茅庐”中的“顾”字含义不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先王的至德要道是“孝”,“孝”立足于家庭,面向社会。B.司马谈在临死之际告诫司马迁要继承祖业,肩负起“太史”的职责。C.庭院设置院墙后,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可见家族分裂,走向没落。D.大母带着象笏来探望归有光,希望借此激励他用功读书,光宗耀祖。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1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平?”请结合材料,概括司马迁无颜祭扫父母坟墓的原因。〖答案〗9.BDH10.C11.D12.(1)我们身为史官却不能(对他们)进行论说和记载,使天下的历史文献荒废,对此我很担忧,你一定要记在心上!(2)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13.①身体发肤来自父母,不能毁伤,司马迁遭受宫刑,有愧于父母。②司马迁还没有完成父亲嘱托,完成《史记》,扬名后世,为父母争光。〖解析〗【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孔子说:“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子曰”,“曰”断句标志;“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判断句,“夫孝”需要断开,“也”为判断句中的句末语气词,也需要断开。故在BDH三处断开。【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参不敏”的“敏”,聪敏、聪明;句意:我不够聪敏。“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敏”,勤勉;句意: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B.正确。“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句意:高台远眺仍然不见复关,止不住思念泪下涟涟。C.错误。“客逾庖而宴”的“庖”,厨房;句意:客人越过厨房去吃饭。“良庖岁更刀”的“庖”,厨师;句意:优秀的厨师,一年总要更换一切菜刀。D.正确。“瞻顾遗迹,如在昨日”的“顾”,回顾、观看;句意:瞻视回顾先人留下的旧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三顾茅庐”的“顾”,拜访,访问;句意: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大母带着象笏来探望归有光”有误,根据上下文,“一日,大母过余”,大母来探望归有光,看到他正在读书,“顷之,持一象笏至”,过了一会,才拿“象笏”过来。【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废”,使动用法,使……荒废;“其”,副词,表示命令语气,一定。(2)“若”,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大类”,很像。【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知,身体发肤来自父母,不能毁伤,司马迁遭受宫刑,有愧于父母。由“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可知,司马迁还没有完成父亲嘱托,完成《史记》,扬名后世,为父母争光。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在家里闲坐,弟子曾子陪坐在他的旁边。孔子问道:“从前的圣王具有至善至美的品德和最为重要的原则,以此使天下百姓关系和顺,百姓也因此能够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任何怨恨与不满。你知道这圣王的美德与原则吗?”曾子离开自己的坐席站起身来,回答说:“我不够聪敏,哪里能够知道圣王的美德与原则呢?”孔子说:“这就是孝道,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你回到坐席上坐下来,我给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来自父母,因此不敢对它们有任何损毁伤害,这是尽孝的开始。能够在社会上建功立业,遵循正道,扬名于后世,从而使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投资竞业书合同
- 大班数学《坐船去探险》课件
- 手足口病风趣幽默讲解
- 2024房屋修缮合同
-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20篇-20211116120635
- 2024新版家政保姆合同样本
- 2024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标准版)
- 2024离婚合同协议书范本范文有子女
- 2024学校食堂租赁合同
- 2024新版影视剧摄制委托贷款合同
- 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 ADS创建自己的元件库
- 探源民国时期的金融改革历史
- MATLAB仿真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详细完美)
- 文件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2019年重庆普通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 天秤座小奏鸣曲,Libra Sonatine;迪安斯,Roland Dyens(古典吉他谱)
-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最新(完整版)
- 光缆施工规范及要求
- 三国志11全人物信息(五维、特技、生卒年等)
- 第六章 气体射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