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技术规范_第1页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技术规范_第2页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技术规范_第3页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技术规范_第4页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CCSCSEE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

T/CSEEXXXX-YYYY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ofLow-voltageIntegratedStepofCapacitorBank

(征求意见稿)

2020-01-16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布

T/CSEE(/Z)XXXX-YYYY

目次

目次......................................................................................I

前言....................................................................................H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使用条件................................................................................5

4.1工作电源...........................................................................5

4.2使用电压范围.......................................................................5

4.3稳态过电流.........................................................................5

4.4环境空气温度.......................................................................6

4.5环境空气相对湿度...................................................................6

4.6污染等级...........................................................................6

4.7海拔................................................................................6

4.8其他................................................................................6

4.9特殊使用条件.......................................................................6

5产品分类................................................................................6

6电容器组构成与要求.....................................................................6

6.1主要电器元件构成...................................................................7

6.2外观与结构.........................................................................7

6.3内部布线............................................................................7

6.4电容允许偏差.......................................................................7

6.5电抗允许偏差.......................................................................8

6.6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8

6.7介电强度...........................................................................8

6.8对触电的防护措施..................................................................8

6.9短路耐受强度.......................................................................9

6.10外壳防护等级......................................................................9

6.11温升...............................................................................9

6.12涌流限制..........................................................................9

6.13放电器件..........................................................................10

6.14电容器组的控制功能...............................................................10

6.15电容器组的保护...................................................................11

6.16面板和显示......................................................................12

6.17接口与通信.......................................................................12

6.18元件要求与选择...................................................................12

7性能要求...............................................................................13

7.1测量允许误差......................................................................13

T/CSEE(/Z)XXXX-YYYY

7.2动作误差..........................................................................13

7.3灵敏度............................................................................13

7.4动作延时..........................................................................13

7.5过载能力..........................................................................13

7.6电源影响.........................................................................14

7.7电磁兼容性.......................................................................14

8试验分类...............................................................................14

8.1例行试验.........................................................................14

8.2型式试验.........................................................................14

8.3验收试验.........................................................................14

9试验方法...............................................................................16

9.1试验条件.........................................................................16

9.2试验方法...........................................................................16

10包装、运输与贮存.....................................................................23

10.1包装的一般要求...................................................................23

10.2运输..............................................................................23

10.3贮存..............................................................................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容器组互联组网机制................................................1

A.1组网主机选取原则.....................................................................1

A.2组网.................................................................................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容器组件与控制器的通讯规约(应用层报文格式).......................1

B.1帧结构...............................................................................1

B.2命令类型及对应命令..................................................................1

B.3数据区格式..........................................................................2

B.4CRC校验和算法示例................................................................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容器组之间的通信规约(应用层报文格式)...........................1

C.1帧结构...............................................................................1

C.2命令类型及对应命令...................................................................1

C.3数据区格式...........................................................................2

附录D(规范性附录)电容器组二次电流采样CT接口和连接线要求............................8

D.1连接线...............................................................................8

D.2RJ45端口定义........................................................................8

附录E(规范性附录)电容器组互联组网试验方法............................................9

E.1组网试验环境........................................................................9

E.2试验方式..............................................................................9

T/CSEE(/Z)XXXX-YYYY

*I—1—

刖R

本标准按照《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依据GB/T1.1—2009《标准

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技术内容为

——规定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

一一提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规定了本标准适用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一一规定了使用条件(见第4章);

——规定了产品分类(见第5章);

一一规定了电容器组构成与要求(见第6章);

——规定了性能要求(见第7章);

一一规定了试验分类(见第8章);

——规定了试验方法(见第9章);

一一规定了包装、运输与贮存(见第10章)。

本标准附录A〜附录E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慧用能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执行办公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

广路二条1号,100761,网址:http://www.csee.org.cn,邮箱:cseebz@)。

HI

T/CSEE(/Z)XXXX-YYYY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以下简称电容器组)的述语和定义、使用条件、产品分类、

构成与要求、性能要求、试验分类、试验方法、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交流50Hz、标称电压380V/220V及以下配电网中独立运行或安装于配电柜

内用于补偿电网无功功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电能损耗的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其包含电容

器、电容器投切器件、测量元件、阻尼(或调谐)电抗器(如果有)、控制单元、通信接口及辅助回路

等,作为低压功率因数调节装置(屏柜)中的电容器分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6电工术语电力电容器

GB/T2900.1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T2900.50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GB/T3047.1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GB/T402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编码规则

GB/T402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导体终端的标识

GB/T420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操作规则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588.3-2002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

GB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GB/T7947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导体颜色或字母数字标识

GB/T12747.1标称电压I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

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GB/T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17886.1标称电压I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

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DL/T597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842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

T/CSEE(/Z)XXXX-YYYY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6,GB/T2900.18>GB/T2900.50、GB7251.1、GB/T127479和GB/T178869界定的以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low-voltageshuntcapacitorinstalIation

包含有一个或多个低压电容器单元(组)和与之相关的开关电器及控制、测量、信号、保护、调节

等设备,由制造方负责完成所有内部的电气和机械连接并用结构部件完整地组装在一起的一种组合体,

用于补偿电网无功功率、改善功率因数和减少电网电能损耗。

3.2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low-voltageintegratedstepofcapacitorbank

可单独自动投切的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低压电容器单元、阻尼(或调谐)电抗器(如果

有)、电容器投切器件及相关的测量、信号、保护、控制、通信器件和辅助回路等的组合体,作为低压

并联电容器装置(屏柜)中的电容器分组,具有电子设备地址(UID),可单独或若干台组网运行。

3.3

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的组网buiIdingmaster-sIavenetworkbylow-voltageintegrated

stepsofcapacitorbank

若干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之间经通信接口(RS485)连接组成主从网络,自动设定主机,主机

采集电网的实时数据并控制自动无功补偿。当任意一台低压集成式电力电容器组故障退出运行时,可以

重新组成主从网络,继续运行。

3.4

额定频率ratedfrequency

/N

设计电容器组时所采用的频率。

3.5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ratedvoltageofacapacitor

Un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电压(交流时为方均根值)。

3.6

电容器总容量capacitorreactivepowerofacapacitorbank

2

电容器组中全部电容器的额定容量的总和。

3.7

2

T/CSEE(/Z)XXXX-YYYY

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ratedvoltageofacapacitorbank

UN

电容器组拟接入的电网的系统标称电压。

3.8

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ratedcurrentofacapacitorbank

/N

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流过电容器组的电流。

3.9

电容器组的额定容量ratedreactivepowerofacapacitorbank

a

在额定频率和装置额定电压下电容器组总的无功功率,由包括电抗器(如有的话)在内的电容器组

中的所有阻抗计算得出。

3.10

负荷采样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ratedcurrentofaloadsampleCT

/sn

电容器组用于监测电网负荷的采样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

3.11

无功自动调节器(控制单元)automaticreactivepowerreguIator(controIler)

根据接收的控制参数或电网负载吸收的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功率因数或电压、时间等以控制开

关电器自动接入或切除装置内的电容器(组)的电路或器件。

3.12

涌流transientinrushcurrent

A

电容器投入时可能产生的高幅值和高频率的暂态过电流,其幅值和频率由诸如主电源的短路阻抗、

已投用的并联电容量和电容器投切器件的导通(接入)相角等因素决定。

3.13

电容器组过电流保护over-currentprotectionforacapacitorbank

当流过装置内电容器组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切除电容器组的一种保护。

3.14

电容器组谐波过电流保护harmonicover-currentprotectionforacapacitorbank

当流过装置内电容器组的谐波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切除电容器组的一种保护。

3

T/CSEE(/Z)XXXX-YYYY

3.15

电容器2且过电压保护over-voltageprotectionforacapacitorbank

当系统电压超过电容器组设定值时开断电容器组的一种保护。

3.16

电容器组过热保护over-heatingprotectionforacapacitorbank

当电容器运行时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开断电容器组的一种保护。

3.17

电容器组缺相保护phaselossprotectionforacapacitorbank

三相对称补偿电容器组运行时发生任意一相断电时开断电容器组的一种保护。

3.18

电容器投切器件capacitorswitchingdevice

用于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组的开关电器。开关电器可以是半导体开关电器、机械开关电器或半导体机

械一体化开关电器。

3.19

3.20

过零投入switch-onatvoltagezerocrossing

电容器投切器件在两端电压差接近或等于零值时关合,投入电容器组,称为过零投入。

3.21

过零切除switch-offatcurrentzerocrossing

电容器投切器件在工频电流接近于零时开断,切除电容器组,称为过零切除。

3.22

切除一投入最小时间间隔minimumtimebreakofcapacitorbankswitchingoffandon

同一电容器(组)切除后允许投入的最小时间间隔。

3.23

补偿响应时间compensationresponse-time

从实际无功负荷达到设定值到电容器组投入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与切除-投入最小时间间隔的总和时

间。

3.24

4

T/CSEE(/Z)XXXX-YYYY

三相对称补偿three-phasesymmetricaIcompensation

根据无功负荷的变化情况同时投切三相线间对称容量的电容器组的方式。

3.25

分相补偿individual-phasecompensation

根据每相无功负荷的变化情况分别投切本相线与中性线(或地)之间电容器组的的方式。

3.26

相间不对称补偿phase-phaseasymmetricaIcompensation

根据无功负荷的变化情况投切任意二相线间的电容器组的方式。

3.27

正常运行模式normaIoperationmode

电容器组接入电源并监测被补偿系统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控制方案自动投切电容器组的工作方式。

3.28

模拟投切模式virtualoperationmode

电容器组接入工作电压模拟量和监测采样电流模拟量,电容器组中的控制器件向投切器件发送投切

操作指令,投切器件模拟响应执行指令并返回控制器件,实际上投切器件不闭合或分断电路的工作方式。

4使用条件

4.1工作电源

电容器组的工作电源取自交流三相主电源进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额定电压(Ug):220V/380V;

b)接线方式:单相、三相四线制或三相三线制;

c)额定频率:50Hz,允许偏差±5%;

e)波形:正弦波,总畸变率不大于5%;

f)采用三相供电(时),在系统故障(三相四线供电时断二相电,或三相三线供电时断一相

电)时,交流电源可供电容器组正常工作。

4.2使用电压范围

电容器组的工作电压为0.80UN~L20UN。不包括由于接通或开断装置所引起的过渡过电压,但包括

谐波及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

电容器的电压因数和最大持续时间应符合GB/T12747.1和GB"17886.1的规定。

4.3稳态过电流

电容器组应能在电流方均根值1.36倍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不包括过渡状态时所产生的电流)下

连续运行。考虑到容差,电容可能达I.IOCN,所以这个电流可能达到约1.50ZN»这一电流是由高至1.15

5

T/CSEE(/Z)XXXX-YYYY

UN的工频过电压和谐波共同作用在装置上的结果。

电容器的最大允许电流应符合GB/T12747.1和GB/T17886.1的规定。

4.4环境空气温度

应根据安装地点的实际环境空气温度来选择电容器组的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分成若干温度类别,

每一温度类别均以一斜线隔开的下限温度值和上限温度值表示。

上限温度为电容器组可以连续运行的环境空气温度最高值,分四个类别,即+40C、+45℃、+50℃、

+55℃。

下限温度为电容器组可以投入运行的最低温度,分五个类别,即+5℃、-5℃、-25℃、-40℃、-50℃»

任何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的组合均可选为电容器组的温度类别,如-40/40,-25/40,-5/40或5/50。

4.5环境空气相对湿度

最高温度为+40℃时,其相对湿度不得超过95%。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例如:

+35℃时,其相对湿度达100%。温度变化较大时,偶然会产生适度的凝露。

4.6污染等级

不超过GB7251.1规定的污染等级3。

4.7海拔

安装场地的海拔不超过2(X)0m;海拔超过2000m时,应符合GB/T16935.1的要求。

4.8其他

若无特别指明,安装地点不允许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存在,不得含有爆炸危险

的介质,无较强的振动与冲击,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安装倾斜度不应大于5度。

4.9特殊使用条件

如果存在任何一种上述说明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购买方应告知制造方。双方达成并遵守适用特殊

要求的专用协议。

5产品分类

a)三相对称补偿式

三相电容器(组)内部连接成三角形或星形,每个接线端经一个电容器投切器件连接主电源回路,

某些情况下其中一相不经电容器投切器件而直接连接主电源回路或三相直接连接主电源回路;

b)分相补偿式

单相电容器(组)一端经一个电容器投切器件连接主电源回路,另一端连接中性线,一组电容器组

含三个单相电容器(组),每相电容量相同;

c)相间不对称补偿型

三相电容器组中每个单相电容器组一端连接某一相(例如A相)主电源回路,另一端经一个电容

器投切器件连接其他一相(例如B相或C相)主电源回路,任意两相线间连接一个单相电容器(组),

三相容量对称。

6电容器组构成与要求

6

T/CSEE(/Z)XXXX-YYYY

6.1主要电器元件构成

电容器组的电器元件主要包括下列元件:

d)主电源接线端;

e)中性线接线端(必要时);

f)主电源进线断路器;

g)电容器投切器件:

h)电容器;

i)电抗器(必要时,抑制谐波或限制涌流):

j)电容器组电流测量器件;

k)控制与保护器件;

1)通信接口;

m)运行状态指示灯。

6.2外观与结构

6.2.1电容器组的壳体应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外表面不得有起泡、裂纹或流痕等缺陷。

6.2.2电容器组所选用的显示屏、指示灯、按钮应符合GB/T4025、GB/T4205、GB/T7947的要求。

6.2.3电容器组外形尺寸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

6.2.4电容器组应能承受一定的机械、电和热的应力,其构件应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6.2.5电容器组应有主保护接地端子,其导电能力应和电容器组进线相导体的导电能力相同,并标有

明显、耐久的接地符号,应符合GB/T4026的要求。

6.2.6电容器组外观与结构的其他方面应满足GB7251.1的要求。

6.3内部布线

6.3.1电容器组中用作连接线的导线应能承受所要求的额定电流和系统故障电流。主电路导线的允许

载流量应不小于电容器组额定电压时通过电流的L65倍。

6.3.2电容器组中的中性线导体截面积应与进线相导体相同。

6.3.3电容器组中接线应在固定端子上进行,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线点,所有接线点应牢固、接触良

好并有足够的持久压力,导线与电器元件端子连接处应采取防电化腐蚀的措施。

6.3.4辅助电路绝缘导线的截面应根据要承载的额定工作电流来选择,但应不小于1.5mm2(单股铜芯

绝缘导线)或LOmm?(多股铜芯绝缘导线)。

6.3.5辅助电路的布线不应贴近具有不同电位的裸露带电部件或有尖角的边缘敷设,导线应采用适当

的支撑或装入行线槽内。

6.3.6连接到发热电器元件上的绝缘导线应考虑到发热元件对导线绝缘层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

6.3.7辅助电路绝缘导线的端部应有标识,且清晰耐久。

6.3.8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相应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

6.3.9安装有电抗器时,其周围的电源和控制线应尽量少,或至少应支撑起来脱离电抗器的叠片铁芯。

6.3.10电容器组使用的印制电路板及导线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4电容允许偏差

电容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容器组的电容量与额定电容量之差应在额定电容量的0~+10%范围内;

b)三相对称输出时,电容器组任何两进线端之间的电容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不大于1.05;

7

T/CSEE(/Z)XXXX-YYYY

c)单台电容器的电容量与额定电容量之差应在-5~+10%范围内。

6.5电抗允许偏差

当电容器组串接电抗器时,三相电抗器或单相电抗器组成的三相电抗器组的每相电抗值与三相平均

值的差应不超过±5%。单相电抗器的电抗值与额定值的差应不超过±5%。

电抗器应可通过1.36人电流长期运行,通过1.50/、电流时其电感值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10%。

6.6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正常使用条件下,电容器组内不同相的裸露带电导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

距离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

表1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设备额定电压Ui(线一线)最小电气间隙最小爬电距离

Vmmmm

Ui<6055

60<UW300610

300<隹5001014

6.7介电强度

主电路相间和与其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应能耐受表2规定的工频试验电压,泄漏电流应不大于

3.5mA(方均根值)。装置中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对地(框架)以及带电部件对绝缘材料制成

的覆盖层或外部操作手柄应能耐受表3规定的试验电压。

表2主电路相间和与其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

设备额定电压U(线-线)绝缘水平/耐受电压(方均根值)

Ui<60100()

60<t/i<3002000

300<UW5002500

表3不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

设备额定电压5(线-线)绝缘水平/耐受电压(方均根值)

250

12<Ui<60500

60<UW5002000

6.8对触电的防护措施

6.8.1对直接触电的防护

8

T/CSEE(/Z)XXXX-YYYY

电容器组的裸露导电部件应利用接地的挡板或外壳进行防护,挡板或外壳应固定牢靠,并有一定的

机械强度,同时应符合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在需要移动、打开外壳或拆卸时,必须使用工具,

或者有断电联锁机构。

6.8.2对间接触电的防护

a)电容器组应有可靠接地端子和接地保护电路。

b)电容器组的裸露导电部件、需接地的电器元件的金属底座及装有电压超过60V的电器元件的门、

盖板或类似部件,均应保证与保护电路可靠连接。

c)利用电容器组的金属外壳作保护电路的部件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

表4相导线截面积及相应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相导线截面积S相应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

S<16S

16<S<3516

35<S<400S/2

6.9短路耐受强度

电容器组的主电源进线端、断路器应至少能承受拟接入系统点的短路故障电流。

6.10外壳防护等级

电容器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的规定,不得低于IP20,其他的防护等级(IP值)应由制

造方和购买方协商制定。

6.11温升

电容器组进线连接端子和表面的温升不得高于表5的规定。

电容器组内绝缘导线和电器元件的温升不得高于其本身规定的允许温升。

电容器组内电器元件连接处的温升不得高于电器元件出线端的规定温升。

表5电容器组的温升

温升

部位

K

电容器组电源进线连接端子70

操作手柄、面板

金属的15

绝缘材料的25

可接近的外壳和覆板

金属表面30

绝缘材料表面40

6.12涌流限制

采用机械开关电器作为电容器投切器件,投入电容器(组)时引起的过电流峰值应限制到最大为

9

T/CSEE(/Z)XXXX-YYYY

5I„(方均根值)或电容器投切器件的最大承受能力,两个值中取较小值。

采用半导体开关电器或半导体机械一体化开关电器作为电容器投切器件投入电容器组时引起的过

电流峰值应限制到最大为2&4(方均根值)或电容器投切器件的最大承受能力,两个值中取较小值。

6.13放电器件

每一电容器内部均应设有(一体化的)放电电阻,确保每一台电容器从电网断开后自放电,使电容

器上的剩余电压在3min内从1.15尬UN降至50V或更低。

6.14电容器组的控制功能

6.14.1单个电容器组控制

6.14.1.1电容器组可以单个投入主电源回路使用,测量接入点的运行参数,自动控制电容器组投切。

6.14.1.2电容器组应具有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控制器面板上可人工操作投入或切除。

6.14.1.3电容器组应具有正常运行模式和模拟投切模式,可选择设置。

6.14.1.4电容器组应具有延时投入、延时切除的功能,能分别调整并设定投入/切除延时时间

0s~300so

6.14.1.5电容器组应能调整并设定切除电容器组后再投入的延时时间0s~300s,且不小于切除-投入

最小时间间隔。

6.14.1.6功率因数设置范围应在0.85(滞后)~0.95(超前)之间可调;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及其他

控制参数设置范围应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说明。

6.14.1.7电容器组的设置参数项参见表6。

6.14.2若干电容器组组网控制

6.14.2.1电容器组在出厂时都应具备一个设备逻辑地址(UID),作为自建网络的唯一标识。

6.14.2.2电容器组可通过RS485连接装置的控制器(或数据采集器),接收相关设置参数,详见表6,

并能上传有关运行状态数据。

6.14.2.3电容器组可以若干组并联运行,各组之间经RS485连接组网,自动设定主机,主机测量接

入点的运行参数,控制各个电容器组自动投切。当任意一台电容器组故障退出运行时,自动重新组网运

行。

6.14.2.4若干个电容器组并联接入系统,并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组网后,通过主机(电容器组)自动控

制的程序投切应能防止频繁投切振荡,并遵循以下原则:

a)对于同容量的电容器组,按循环投切方式,先投先切,后投后切;

b)对于不同容量的电容器组,按无功需求投切,并减少电压波动;

c)同时存在三相电容器组、单相电容器组,优先投切三相电容器组。

表6电容器组的设置参数项

序号参数项备注

1电容器组的设备逻辑地址(UID)工厂固化设置

2电容器组类型工厂固化设置

3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工厂固化设置

4电容器组额定容量工厂固化设置

5投入门限-目标功率因数(下限值)用户可设置

6切除门限-目标功率因数(上限值)用户可设置

10

T/CSEE(/Z)XXXX-YYYY

7电容器组采样电流CT变比用户可设置

8第一级过电压动作门限用户可设置

9第二级过电压动作门限用户可设置

10过电压限值回差用户可设置

11电容器组温度保护门限用户可设置

12电容器组温度保护动作回差用户可设置

13电容器组电流谐波保护限值用户可设置

14电网负荷低电流闭锁限值用户可设置

15投入延时时间用户可设置

16切除延时时间用户可设置

17切除一投入间隔时间用户可设置

6.15电容器组的保护

6.15.1过电压保护

电容器组设有两级过电压动作门限,在1.05〃~l.15UN之间可调。第一级过电压动作门限在1.05UN

~1.10UN之间,第二级过电压动作门限在1.10UN~1.15UN之间,电压保护动作回差6〜12V。当电网电

压大于第一级过电压动作门限但小于第二级过电压动作门限时,电容器组不执行投入操作,只执行切除

操作;当电网电压大于第二级过电压动作门限时,电容器组应能在Imin内切除。

电容器耐受过电压水平应符合GB/T12747.1和GB/T17886.1的规定。

6.15.2失压保护

电容器组断电后各投切器件均应自动开断,再通电时电容器组处在切除状态。

6.15.3欠压保护

电容器组电源电压低于额定值的80%以下时,应自动切除所有电容器组。

6.15.4过电流保护

当电容器组的电流(包括谐波电流)超过限定值(对三相共补电容器组,是任一相)时,应在10s

内切除电容器组,并能防止短时内反复投切,保护动作门限应在人之间可调。动作值与设

定值偏差不超过±10%。

6.15.5谐波过电流保护

当流过电容器组的谐波电流超过限定值时,应内切除电容器组。动作值与设定值偏差不超过±10%。

6.15.6缺相保护

三相(对称补偿)共补电容器组发生缺相运行时应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