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大纲6_第1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6_第2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6_第3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6_第4页
中医学教学大纲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目的要求]

一、明确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二、了解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三、熟悉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及其基本内容。

四、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的起源:简要说明原始保健知识和医药技术的积累以及医学理论的确立。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重点讲授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的基本内

容。

三、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措施:

四、中医方药学及针灸:

五、临床医学分科的发展: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阐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

与自然界和社会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阐明中医学恒动观念的含义及其生理上、病理上和疾病防治的恒动

观。

三、辨证论治:阐明中医学“证”的含义、辨证和论治的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方

法。

第三节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

・、中医学的发展现状:简要介绍建国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概况和科研成果以及中医学

在国际的交流和贡献。

二、中医学的和展望: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2学时。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一、了解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观和自发的辨证观思想,

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二、掌握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在中医学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

说具有物质、运动、变化三大特性,具有朴素唯物观和自发辨证观思想。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具有“背日”、“向日”和“水”、“火”的基本特性,

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与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的对立

统一关系。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人的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的双方相互制约、相互

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

(三)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人体内阴阳之间失去了协调平衡关系,就发生疾病。

(四)用阴阳指导疾病诊断:辨别声息、脉象分阴阳,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五)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确定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选用方药以及指导预防疾

病等。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2学时。

第二节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1、了解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掌握五行学说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运动变化。五行定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嵇,金曰从革,水日润下。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直接归类法,间接推演法。

(R)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的概念及规律

和次序。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用五行生克规律阐释五

脏的的相互关系。

(-)解释病理传变: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等。

(三)指导疾病诊断:

(四)指导临床治疗:用五行的生克规律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及确定治则与治法。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2学时。

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目的要求]

一、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熟悉脏腑功能失常时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了

解藏象学说的特点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功能;了解精、气、血、津液

的病理表现及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脏腑

概论

脏腑的概念、分类和形态及功能特点。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及系统连属

(-)心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肺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三)脾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及现及系统连属

(四)肝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及系统连属

(五)肾概论、主要生理功能、病理发现及系统连属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胃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三)小肠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四)大肠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五)膀胱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六)三焦概论、主要生理功能、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奇恒之腑概论

(-)脑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女子胞概论、主要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概论

一、精

精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成来源、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精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

死亡密切相关。

二、气

(-)气的基本概念: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最基本的物质。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四)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的运动形式: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脏腑之气运动的般规律。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定义、生成与分布和主要功能。

三、血

(-)血的基本概念: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

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

关系。(三)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血是神志活动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主宗气,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四、津液

(-)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涉及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精与气、血的关系: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二)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生气。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对津液的作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2、津液对气的作用:津能化气,津能载气。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相互渗透转化。

第三节经络

[目的要求]

1、熟悉经络的意义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2、熟悉经络的功能与作用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3、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在体表的分布规律、走向和交接规律和表里络属规律,了

解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4、了解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教学内容]

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一、经络的意义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经络的意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调节机能平衡。

4、感应传导作用。

(二)阐释病理变化: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三、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四、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五、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12学时,其中第三节经络2学时,由针灸教师讲授。

第四章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了解邪正概念及发病机理。

二、掌握六淫的定义、共同致病特点及风、寒、暑、湿、燥、火邪的性质与致病

特点。

三、熟悉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七情致病特点,了解疫防及饮食劳逸致病。

四、掌握痰饮、瘀血的定义、形成及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因

概论

阐明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分类、病因具有相对的特点和中医病因学的内容,说明致病因

素与发病的关系。

一、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1、六气与六淫的概念和异同。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3、风、寒、暑、湿、燥、火(热)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疫疣:

疫方的概念及疫病与六淫的不同。

1、疫访的致病特点。

2、疫疣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七情:

七情与内伤七情的概念,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

(二)饮食: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三)劳逸:过劳过逸影响脏腑生理功能而致病。

三、其他致病因素

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等。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痰饮:

1、痰饮的形成: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关

系。

2、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可随气而行,全身内外上下无所不至。痰饮病证的临床症状

复杂,可分为痰证和饮证,在体内不同部位有不同证候表现。

(二)瘀血:

1、瘀血的形成: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

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所致的病证极为广泛,常因阻滞部位不同而异。还有共同特

点:疼痛,肿块、出血、面黑、甲错、青紫、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脉细涩、沉弦、结代。

(三)结石:

1、结石的形成:

2、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二节病机

概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八病因的分类、病因具有相对的特点和中医病

因学的内容,说明致病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一、正邪相争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的结果。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发病

的重要条件,

有是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疾病发生后在其发展与变化过程中,正邪相争发生着力量对比上的消长盛衰变化。

1、表邪入里:是指外邪侵入机体引发表证,而后内传入里,转为里证的病

理传变过程。

2、里邪出表:是批病邪由里透达于表的病理过程。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是指体内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盛衰,又决定

虚与实的两

种病理状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

根据。

(-)阴阳失调与发病: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标志之一。阳胜则热,阴虚则

热,阴

胜则寒,阳虚则寒。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三、气机失常

气机失常是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

内出

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表现降之不降或不降反升或升之太过,使脏腑气

机上一逆的病理状态。

(三)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四)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

状态。

(五)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

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4学时。

第五章四诊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及四诊主要内容。

二、了解四诊的理论依据和四诊合参的意义。

[教学内容]

概论

阐明四诊的概念、四诊的理论依据和四诊合参的意义。

第一节望诊

概论

阐明望诊的概念、理论依据和注意事项。望全身与局部神、色、形、态异常表现及其临

床意义。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神是意识、眼神、精神、言语、呼吸、面色、体态、动作等方面的概括。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望色:观察面部皮肤色泽变化、五脏应五色及其临床意义。

1、常色:主色与客色。

2、病色: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的临床主病。

(三)望形体:

(四)望动态:

二、局部望诊

三、望排出物

四、望小儿指纹

五、望舌

概论

望舌的内容、舌诊的理论依据、舌面的脏腑部位、望舌时注意事项及正常舌象。

(一)望舌质:神、色、形、态的变化。

1、望舌神:是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

2、望舌色: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的临床主病和意义。

3、望舌形:老嫩、胖瘦、芒剌、裂纹、齿印、舌疮、舌下络脉的临床主病和意义。

4、望舌态:舌态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二)望舌苔:苔质、苔色、苔形的变化。

1、苔质:厚薄、润燥、腐腻的概念及临床主病和意义。

2、苔色: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的临床主病和意义。

3、苔形:全苔、偏苔、剥苔、花剥苔、镜面舌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三)望舌的临床意义:

1、舌质与舌苔的关系:是正邪斗争、病邪进退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

化和主病是一致的。

2、望舌质与舌苔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盛衰:

(2)辨病位深浅:

(3)区别病邪恶的性质:

(4)推断病势的进退:

(5)测知病情的预后:

第二节闻诊

概论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听声音

语言、呼吸、咳嗽、呕吐、暧气、呃逆等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

二、嗅气味

口气、呼吸及各种分泌物、排泄物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问诊

概论

阐明问诊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问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问寒热

恶寒发热、但寒不热的表现、临床主病及意义:但热不寒的表现、类型特点、临床主病

及意义;寒热往来的表现、临床主病及意义。

二、问汗

问汗可辨邪正盛衰、膜理疏密和气血盈亏。表证辨汗、里证辨汗和局部辨汗的临床意义。

三、问疼痛

(-)疼痛的性质和特点:胀痛、剌痛、游走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酸

痛的临床意义。

(二)疼痛的部位:头痛的类型、胸痛、胁痛、脱腹痛、腰痛、周身痛的临床意义。

四、问饮食U味

问饮食口味及口渴与饮水等判断胃气有无及脏腑虚实寒热。

五、问睡眠

六、问二便

了解脾胃、大肠的寒热虚实和肺、脾、肾和膀胱的情况。其要点主要是询问二便次数、

便量、性状、颜色、气味及便时有无疼痛、出血症状。阐明其临床意义。

七、问小儿及妇女

(一)问小儿:

(-)问妇女:问月经、带下、妊娠和产育等情况。

1、月经:初潮、末次月经、绝经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量、经色、经质、痛

经及闭经的临床意义。

2、带下:色、量、质、气味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切诊

概论

阐明切诊的概念。

一、脉诊

(-)脉象的形成原理与脉诊的临床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寸口诊法及其临床意义,举寻按与三部九候,脉诊的

方法与注

意事项。

(三)正常脉象:基本形象,斜飞脉与反关脉。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浮、沉、迟、数、虚、实、洪、细、滑、涩、弦、紧、

濡、结、

代、促等病脉的脉象和主病。

二、按诊

阐明切诊的概念。按胸胁、按虚里、按脱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腌穴的方法及临床意

义。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8学时,实践课8学时,共16学时。

第六章辨证

[目的要求]

一、掌握八钢辨证及脏腑辨证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定义、证候及寒证

和热证、虚证和实证的鉴别,了解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三掌握心气虚和心阳虚、心血虚和心阴虚、心血瘀阻、小肠实热、肺气虚、肺阴虚、

风寒束肺、风热犯肺、大肠湿热、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食滞胃脱、胃阳虚、胃

腑气滞、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胆湿热、肾阳虚、肾阴虚、膀胱湿热证的定义、证候

表现。了解上述各种证型的证候分析。

四、能初步运用八钢辨证和脏腑辨证的方法、对一般常见证、病进行辨证。

[教学内容]

概论

阐明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辨证的方法。

第一节八纲辨证

概论

阐明八纲和八纲辨证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一、表里

概论

阐明表里辨证的基本概念。

(-)表证: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之证候。表

证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二)里证:里证是表示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候。里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里

证与表证的鉴别。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里同病:表证与里证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

2、表里转化:表证、里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即“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

二、寒热

概论

阐明寒热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

(-)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

病因、主要临床表现。

(二)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病因、

主要临床表现。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临床多从病人的面色、寒热喜恶、四肢冷暖、口渴与否、

二便情况、舌象、脉象等的变化进行辨别。

(R)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1、寒热错杂: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

2、寒热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

3、寒热真假:在疾病的危重阶段,有时会出现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的证候。

三、虚实

概论

阐明虚实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

(-)虚证: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病因、分类。

1、血虚证:是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组织、器官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

现。

2、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所产生的证候。临床表现。

3、阴虚证:是因为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4、阳虚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常见症状。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临床主要从病人的形体盛衰,精神状态的好坏,声音气息的

强弱,痛处的喜按与拒按,以及舌象、脉象等的变化进行辨别。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虚实夹杂:在病人身上虚证和实证同时出现。

2、虚实转化:实证转化为虚证;虚证转化为实证,多见虚实夹杂证。

四、阴阳

概论

阐明阴阳辨证的基本概念。

(-)阴证与阳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属虚,其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主

要见证。

阳证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其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主

要见证。

(-)亡阴证与亡阳证: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阴液衰竭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大量耗损,而表现出阳气虚脱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脏腑辨证

概论

阐明脏腑辨证的基本概念。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重点讲解心气虚和心阳虚、心血虚和心阴虚、心血瘀阻、小肠实热、肺气虚、肺阴虚、

风寒束肺、风热犯肺、大肠湿热、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食滞胃脱、胃阳虚、胃腑气

滞、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胆湿热、肾阳虚、肾阴虚、膀胱湿热证的定义、证候表现及证

候分析。其他证型一般讲解。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六经辨证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8学时。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目的要求]

一、认识“治末病”的积极意义。

二、掌握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熟悉中医治疗疾病的治疗大法。

[教学内容]

概论

阐明中医学“治末病”的思想和中医治疗学治则与治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防治原则

概论

阐明防治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和概念。

一、预防为主

(一)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二、治病求本

概论

阐明治病求本的概念和本与标的多种含义。

(-)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是治病求本治则的具体运用。

1、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临床运用。

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临床运用。

(二)标本缓急:由于疾病变化的复杂性,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在治疗上就有先

后缓急的区别。

1、急则治其标:临证中出现标证较危重病情时,不论其本为何,均应先治其标证,待

危急症状稳定后,再治其本证。

2、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应针对其本证来加以治疗。

三、调整阴阳

概论

阐明调整阴阳的概念。

(-)损其偏盛:主要针对阴阳偏盛的病证,采用损其有余的治法。治热以寒,治寒以

热。

(二)补其偏衰:主要针对阴或阳的一方甚至双方虚损不足的病证,采用补其不足的治

法。滋阴制阳法,补阳制阴法,阴阳双补法。

四、扶正祛邪

阐明扶正祛邪的基本概念和临床运用的适应症。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阐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本概念。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二)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来选择治疗用药。

(三)因人制宜: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

的治疗。

第二节治法

阐明治法的基本概念和治疗大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的定义、

适应证及使用注意点。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课3学时。

第八章中药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四气五味的作用;熟悉中药的用法;了解中药的产地和炮制。

二、掌握90味中药的分类、性味和功效主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二、中药的炮制

三、中药的性能

概论

阐明中药性能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四性的

作用。

(-)五味: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滋味。五味的作用。

(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珠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降浮沉的

作用。

(四)归经:是指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

作用,这种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五)中药毒性:

1、毒性分级:

2、中毒原因:

四、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性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

应用叫配伍。配伍的作用,“七情”配伍.

(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2、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用药和慎用药。

3、证候禁忌:

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三)中药的用量:即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药物性质、配伍、年龄体质病情、季节

地域与剂量。

(四)中药的煎服法:煎药法和服药法。

第二节常用中药

一、阐明各类中药定义及主要适应和使用注意点。

二、在每一类药物中,简要介绍中药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参考等项,重点讲解几味代

表性中药的分类、性味和功效主治。

三、常用中药(90味):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细辛、柴胡、薄荷、葛根、菊花、桑叶、独活、秦

花、威灵仙、五加皮、蕾香、苍术、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木通、金钱草、石膏、知

母、桅子、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白头翁、生地、牡丹皮、黄苔、黄连、黄柏、青蒿、决

明子、银柴胡、山楂、鸡内金、大黄•、芒硝、火麻仁、大戟、前胡、贝母、半夏、天南星、

款冬花、杏仁、干姜、附子、陈皮、枳实、香附、木香、川苜、丹参、桃仁、红花、仙鹤草、

白芨、三七、人参、党参、黄黄、白术、甘草、熟地、当归、白芍、沙参、麦冬、枸杞子、

鹿茸、杜仲、淫羊蕾、麻黄根、五味子、肉豆蔻、乌梅、山茱萸、金樱子、海蝶峭、全蝎、

天麻、钩藤、酸枣仁、远志、使君子•

[方法与时间]

课堂理论7学时。

第十章针灸

[目的要求]

一、熟悉腌穴的意义及分类、主治作用、定位方法。

二、熟悉十四经脉的循行,联系脏腑及主治概要。

三、重点掌握50个常用经穴和10个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

四、掌握毫针刺法,灸法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常用针刺补泻的操作和运用。

五、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六、熟悉灸法的一般知识,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概论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剌和艾灸防治疾病的••门临床学科。

第一节腌穴

一、腌穴的基本概念

腌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之所。

二、腌穴的分类

腌穴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三大类。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路线上的腌穴,共有361穴名

(二)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是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

(三)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即“以痛为腌”。

三、腌穴的主治规律

十四经腌穴的主治规律,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凡属同一

经脉的腌穴均有其共同性。

(一)月俞穴的远治作用:在十四经腌穴中,尤其是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既能

治疗局部病症,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器官的病症,有的还具有全身性

的作用。

(-)腌穴的近治作用:全身所有脸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

四、特定穴的意义

五、腌穴的定位法

腌穴各有一定的位置,临床上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三种:

(一)解剖标志取穴法:根据人体体表的各种自然解剖标志而取穴。固定标志,活动标

志。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是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份,每一

等份称为一寸,作为量取腌穴的标准。

(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

第二节常用经穴

一、讲授十四经脉的循行,联系脏腑及主治概要。

二、在普遍了解十四经腌穴的基础上,重点掌握50个穴位和定位、主治及操作。

三、常用经穴(50个):

尺泽、列缺、少商、商阳、合谷、曲池、肩歆、迎香、地仓、颊车、下关、天枢、足三

里、丰隆、内庭、隐白、三阴交、阴陵泉、少海、神门、少冲、后溪、听宫、睛阴、攒竹、

肺俞、脾俞、肾俞、次髅、委中、承山、昆仑、至阴、涌泉、太溪、曲泽、内关、外关、天

井、翳风、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大椎、百会、人中、关元、气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