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_第1页
校园暴力事件_第2页
校园暴力事件_第3页
校园暴力事件_第4页
校园暴力事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校园暴力事件

近日,各地校内暴力大事频发。江西永新,一女生因管理同学与其产生冲突,遭七八名学校生围殴下跪掌掴;浙江庆元,四名初一男生将一名学校一班级男孩关在黑屋里殴打,用绳拴脖烟头烫身;广东汕尾,一名学校女生被十名女生扒衣服殴打,并被拍裸照、视频上传网络??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内暴力大事,竟多达20余起。

前不久,三名中国留学[微博]生在美国因虐待同学而被控“绑架”、“熬煎”等重罪指控,假如罪名成立,他们或面临终身监禁这样的惩处。该案因中美两国对校内暴力惩戒的差异引发热议。校内暴力频发,问题毕竟出在哪里?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立法、惩戒机制和训练机制的缺失,使得国内校内暴力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次,而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校内暴力”干预机制的滞后和犯罪成本低,让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大数据]

不到三成涉事者负刑责

校内暴力,主要指学龄期(7岁至18岁)青少年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暴力行为。由于媒体集中报道、网络传播发达,人们渐生一种错觉,好像暴力正在肆虐中国校内。若单从互联网上看,校内暴力发生的数量和影响,正越来越大。

法制网舆情中心曾特地对2022年1月至5月发生的见诸媒体报道的40件校内暴力,进行调查并出具了报告。媒体报道的校内暴力大事中,有75.0%发生在中同学之间,其中学校生占比(42.5%)比高中生占比(32.5%)高出10个百分点。而高校生(15.0%)、职校生(7.5%)及学校生(2.5%)占比较低。据报告,在校内暴力大事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0%的占比位列二、三位。此外,另有7.5%的暴力大事是由“偏激心理”引发。报告指出,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消失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

另外,从对校内暴力处置结果来看,因恶性犯罪最终担当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为27.5%,且以有意杀人、有意损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

广州市中院去年年底发布《广州法院未成年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该报告没有明确数据指向广州校内暴力犯罪呈增长趋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微博]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宋雁慧透露,国内目前欠缺对校内暴力各方面的数据统计,依据她了解校内暴力始终存在,但几年来并没有明显增多。

[新特点]

女生暴力成关注焦点

记者梳理2022年上半年发生的校内暴力大事发觉,“女生暴力”渐成公众关注的焦点。详细而言,呈现出群体性,表现为“多对一、多对多”,熬煎措施一般与性、身体污辱有关。例如最近

江西永新校内暴力大事,多名女生约出被侵害者,对其实施罚跪、污辱性殴打、扇耳光。一人施暴,接着其他女生连续上前施暴。法制网的调查报告显示,从性别上看,“女女暴力”占比达32.5%。2022年,来自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显示,在该校护理专业的563名女生中,认为校内存在暴力行为的有184人,发生率33.6%。其中,63.6%为言语暴力,23.9%为躯体暴力,12.5%为抢夺(盗窃)财物;最常见的缘由是言语不和,比重达53.8%,嫉妒对方的占到21.2%,厌烦对方和毫无理由的分别占17.4%和7.6%。

其次,“网络暴力”流行,施暴者将暴力大事上传网络。施暴者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上传受害人隐私、被污辱的照片、视频等。此外,暴力通过网络还会达到“二次传播”。

记者留意到,校内女生暴力的另一个新特点是,施暴者暴力、旁观者冷漠。当观察校内暴力发生时,围观者不是去制止、劝阻或报告老师,而是饶有爱好地拿起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以一种消遣的心态看待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并且在网络中传播散发。此种冷漠举动、或纵容,给被侵害人造成的身体、心理损伤极大。

[如何改进]

专家: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力量年龄应提前

校内暴力大事,于全球而言普遍存在,中国并非个案。在日本,校内欺凌一度变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不进学校)。但为预防校内暴力,各国的应对举措和法律手段各有差异。

在美国,校内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学校对“欺凌”非常重视,每年开学时,校方会培训老师如何处理欺凌大事,发给指导材料。对同学也会有预防性的训练,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校内欺凌现象严峻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老师进行有关校内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成立了检查小组,监督训练那些无视甚至纵容校内欺凌的老师。近期,校内暴力频发的现象引起了陕西省公安厅原副厅长、现任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的关注。其在个人微博上转发了若干“暴力”视频,并呼吁政府、训练部门、警方介入调查惩戒暴力。同时他还特地设立一个微博话题“校内暴力举报台”。

陈里建议,“政法机关、学校、共青团等部门,在全国中学校[微博]开展一次阻挡校内暴力的宣扬训练活动。从长远讲,应从立法、司法、社会治安治理的角度来综合治理。”

陈里称,《未成年爱护法》对校内暴力的制约和打击过于落后和偏轻,对于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要加以惩戒,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追究刑事责任。另外由于现在未成年人成熟得较早,因此他建议,刑事责任力量年龄应当提前。

媒体报道案例

校内暴力分布图

1.学校生42.5%2.高中生32.5%

3.高校生15.0%4.职校生7.5%

5.学校生2.5%

校内暴力的成因

1.日常摩擦55.0%2.钱财纠纷17.5%

3.情感纠葛15.0%4.偏激心理7.5%

5.其他15%

校内暴力处置结果

1.不担当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为72.5%;

2.担当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为27.5%,且以有意杀人、有意损害、强奸等罪名判罚居多数据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

整理/罗坪制图/温亮

个案

遭受暴力的状况

1.言语暴力63.6%2.躯体暴力23.9%

3.抢夺(盗窃)财物12.5%

遭受暴力的缘由

1.言语不和53.8%2.嫉妒21.2%

3.厌烦对方17.4%4.毫无理由7.6%

还校内一片安静,需要依法惩处违法行为,更需要以科学的训练培育健全人格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浙江省庆元学校,几名同学在黑屋子里围殴一名学校生,相关视频令人触目惊心。当地有关部门随即介入调查,并就大事中消失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目前受害人学校生已经找到,殴打学校生时在场的四人也已经到案,均为未成年人。

一段时间以来,校内暴力大事频频引起人们关注。这类大事存在两个共性,一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多为未成年人;二是施暴手段残忍。施暴者不仅使对方承受皮肉之苦,还习惯于炫耀“战果”,仿佛对方越苦痛就越有快感。这种病态的行为,尤其值得反思。

小小年纪,为何一身戾气?本该亲热无间,何以拳脚相加?没有谁天生是恶人,那些未成年施暴者不行能一开头就贪恋暴力,他们的过错,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也与监护人的责任缺失有关。依法处理违法行为,遏制学校“小霸王”的气焰,还校内一片安静,是迫切的治理课题。

校内暴力,是法治问题,更是训练问题。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问题少年,只有少年问题。依据庆元县对学校生被打大事的状况通报,这场暴力由一次冷饮店的偷窃所引发。一项调查显示,施暴少年中,不少曾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亲情抚慰,享受不到家庭暖和,他们人生观最需要正确塑造的时候,却没有人准时扶一把,他们的人生轨道偏离了,没有人准时矫正。于是他们便如荒草野蛮生长,甚至误入歧途。

家庭训练匮乏的同时,学校训练也没有跟得上。一些学校与同学家长存在沟通盲区,或者沟通不畅,导致孩子学坏了也未被发觉。有的学校过于强调学习成果,忽视了对同学的精神塑造,甚至消失一种怪状:放弃那些成果较差的同学,任其荒芜。假如把孩子比方成一张白纸,不涂抹上美景,白纸就可能被乌七八糟的东西玷污。

有人说,训练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和善,是否健康,是否欢乐,没人去想。这种说法虽有调侃成分,但不无道理。我们在关注孩子的同时,是否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关注他们的人格成长?

有学者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十几岁少年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情不稳定,心理上不够成熟,但自我意识渐渐增加,渴望得到别人认同。越是如此,越应当花大力气涵养他们的人格与心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需要青少年自己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助力。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士气去开心地正视生活的抱负,是真、善、美。用真善美涵养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用科学的训练培育健全人格,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校内暴力的土壤。

行为失控的背后,是家长、学校、社会道道关卡的多重失守

近日,又有一段校内暴力的视频流传,学校女生被同学脱衣殴打。这种暴虐行为带有一种动物性,弱肉强食、冷酷无情。

为何校内里屡现这种“返祖”现象?行为失控的背后,是家长、学校、社会道道关卡的多重失守。

据儿童平安专家张永将介绍,调查表明,在一些校内暴力大事中,施暴对象和被施暴对象总是相对固定。爱欺侮人的“小霸王”往往来自充斥暴力因素的家庭,喜爱用暴力解决问题。受欺侮的“小可怜”,家庭的行事风格往往也喜爱隐忍、缄默,简单形成受害人人格。

校内暴力源于爱的缺失。缺爱的孩子难爱人,甚至形成了漠视他人、冷酷对待他人的行事方式。同时,也有资源匮乏的缘由。生活境况较差,缺乏足够的社会敬重,往往也不敬重他人。

校内暴力有学校的管理责任。片面强调分数的训练模式,本身就是冷暴力滋生的温床。当一些孩子难以从学习中获得快感,对前途没有美妙期盼,往往会拉帮结伙,在欺侮弱小和从同伙的崇拜中获得成就感。此外,学校对于同学之间的交往失范,很难细致察觉,也难有清楚有效的惩罚法则,只要大错不犯,纵使小错不断,校方往往是默许,骇人听闻的暴力大事,往往是从失去制约的微暴力进展而来。

校内暴力是社会问题的缩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询问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介绍,校内暴力在留守儿童居多的地方尤为严峻。被打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平安感,更不敢吱声,助长了暴力的扩散。

化解校内暴力,预防是捷径。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成为孩子遇到困难时最牢靠的支点,也应鼓舞孩子多交一些伴侣,建立稳定的伙伴群体。借鉴国外阅历,学校应加强孩子的同理心训练,只有明白别人的痛有多痛,才能真正意识到暴力的危害。另外,要明确责任主体,发生严峻校内暴力,要追究校方责任。要靠严格的管理抬高校内暴力发生的成本,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必需依法惩处,并依法追究监护人的责任。

最近几天,几段视频在网上流传,有女生被删耳光逼下跪,还有女生遭脱衣暴打。这样的新闻不新奇,每一次引起围观很多,唏嘘散去后,悲剧还会重演。或许,暴力是人类社会无法根治的伤痛。但是,为何花样的少年会如此冷酷、残暴?那些被欺凌的孩子又缘何会遭此厄运?齿冷心寒、内心戚戚之余,不免想到一句话:没有一个悲剧是一个人的。

可能,人对暴力的崇尚来自天性,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武力是最有效的选择,以强凌弱成为动物属性的自然选择,而人经由训练日趋文明,以后天的社会属性抑制先天的兽性。但在一些校内暴力大事中,打人的孩子兽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