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2024)含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2024)含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2024)含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2024)含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2024)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2024)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举行“文学之旅”的综合性学习,邀请你参加。1.(6分)科代表文文为活动写了一份开场白,请你帮忙参谋参谋: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了一段文学之旅。我们在民俗画卷中,与迅哥儿一起随着归省的母亲,回到偏僻的平桥村,在几个少年的撺掇下,伴着皎洁的月光去看社戏;跟随着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A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表演,当震撼人心的鼓声戛_____然而止时,我们耳畔仍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跟随吴伯箫暖融融的灯笼火光,畅想烈火燎原的盛况,感受一盏灯笼中蕴含的B人情世故……在科学小品文中,与翩然而归的燕子一起迎接草长莺飞的春天,与销声匿迹的昆虫迎接C风餐露宿的冬天:与定期迁xi____的大雁一起冲破3月暖流的雾ǎi______,让寒冷的冬季不再缄____默;与小小的沙砾翻越山麓、跨越沟壑,破解“D海枯石烂”的密码……(1)加点的字文文读不准,请你帮她注上音:戛_____然而止

缄____默(2)文中带拼音的字文文不会书写,请你帮她写出来迁xi____

雾ǎi______(3)文中画线的四个词语的运用,文文拿不准,你觉得哪一个运用错误?A.叹为观止

B.人情世故

C.风餐露宿

D.海枯石烂2.(2分)班长语语为开场白添加了一个结尾,文文一看,说:“你这有一句是病句。”你觉得哪一句是病句?找出来并修改:A民俗画卷,让我们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B科学小品文,让我们窥见科技的奥妙,C古典诗词,让我们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让我们更增强了文化自信。病句是第

句修改:3.(2分)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情况,活动中心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从下面这份问卷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应付考试。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C.你是否经常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答:不会主动积累。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题过程中,你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答:不能理解古诗词。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答:老师要求。结论:

4.(2分)活动中有一项“穿越时空的对话”,要求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古代文学家,按照示例的样子,与他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示例:刘禹锡,你一生坎坷,在肃杀的秋季,你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的豁达与乐观,融入了我的心灵,给予我许多的温暖。答:

5.“遇见”一直是一个美好的话题,在古典文学中,我们总会遇见太多的“遇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

,②

”,这是男子遇见爱情;“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③

,④

”,这是书生遇见洞庭;“

,⑥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这是痴情遇见相思;“⑦

,⑧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真情遇见送别……每一个“遇见”,都唯美如诗。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行露厌浥①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②?何以速我狱③?虽速我狱,室家④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注】①厌浥:潮湿的样子。②女无家:你没有成家、没有妻室。女:同“汝”,你。③速我狱:与我打官司。④室家:夫妻,此处指结婚。6.(2分)阅读此诗,发现它与我们学过的《子衿》《关雎》等一样,都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这是因为这些诗歌都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7.(2分)阅读这首诗,让我们想到《子衿》,同是女子,《子衿》中的女子用情至深,矜持而勇敢,而这首诗中的女子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8.(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词语解释结合注释推测率十问仅得二三。①1.带领。2.遵循;顺着。3.直爽;坦诚。4.副词。表示不十分肯定地估计,相当于“大约”“大抵”。联系常见成语越二岭②迁移课内字词遂缘小溪③根据语境推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④9.(2分)给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10.(4分)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11.这两篇文章所描写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材料一】黄土高原的西北面,是广阔的亚洲内陆。这里有着寸草不生的戈壁,有着流沙滚滚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鄂尔多斯高原的毛乌素沙地,以及中亚广袤的沙漠。它们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这是黄土高原能堆积巨厚黄土的前提。中纬度盛行西风,在近地面层被崛起的青藏高原分为南北两支,北边的一支绕过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流动,携带着西部地区的沙尘往东部吹。到了冬季,蒙古高压气团的增强,形成干冷的西北气流,由西北向东南运动,将亚洲干旱内陆岩屑物质夹带运移到黄土高原,甚至有一些能远涉长江流域和东海。在黄士高原上,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有好儿座,它们对从西而来的沙尘可以层层阻挡。从更西边的贺兰山、六盘山到太行山以西的吕梁山,它们就如同一个个盾牌,一层层地拦截从西面吹来的沙尘。而太行山,最后索性将剩下的一部分沙尘很多直接截留在了山脉之西。这应该是东西方向上对沙尘阻挡的最外围了。可以说,若无这些山的存在,就很难有如今黄土集中分布的黄土高原,更遑论此后在此之上展开的人类历史,【材料二】黄土,最适合农耕文明诞生和延续之土土壤是农业的命脉。抓一把黄土在手中,轻轻捻一捻,你会发现它的质地十分细腻。原始人类发现,用简单的木质、骨质或石质工具就可以轻松翻开黄土,进行耕种,这就是黄士的易耕性。所以农业的起源,只能发生在黄士这类易耕的土层之上。农业起源了,还需要延续下去才能发展出灿烂的文明。只有土层足够深厚,才能让诞生于其上的农耕活动持续进行下去。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上,黄土一般堆积厚度在80~120米,最大厚度超过400米。黄土还具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性,即“自肥性”。一方面由于黄土堆积深厚,且具有垂直的纹理,灌溉后有利于下层的养分、水分被毛细作用带到地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季风对黄士的搬运和堆积一直都没有停止,每年都有新的黄土落在地面上就好像它一直在进行“自我加肥”,所以不用担心土壤中养分元素耗尽而无法继续耕种的问题,就这样,黄土高原地区成了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材料三】从西周至汉唐,经过两千年高强度的开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至清代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古代的六盘山森林苍苍,是黄土高原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元帝忽必烈曾于此避暑。到1842年林则徐流放新疆时路过,却在《荷戈纪程》中这样记载:“其沙士皆紫色,一木不生,但有细草。"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崩坏有许多原因,乱砍滥伐、盲目垦荒、战争动乱、自然灾害、政治腐败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压力。有人统计说,从公元6~15世纪,黄土高原养育了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明清以后比例下降,但绝对数仍然很大,1820年达到3115万人;如今人口超过1亿。想一想,这么多人口,世世代代拥挤在一片千旱的黄土上耕作、放牧、煮饭、烧炕;树林砍光了,就烧秸秆、拾落叶、吃树皮、挖草根;田地收成少,就开垦更多的坡地,挖掘更多的草皮.……【材料四】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土治理目标的变化,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也渐渐从修建梯田和淤地坝这样的工程治理,转向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并重。人们认识到,要减少对于黄土的各种侵蚀,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恢复高原植被,重建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的最好办法是降低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数量,退耕还林或还草,自然恢复植被,黄河输沙量的锐减,与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等综合因素有关,但人类的生态建设努力仍然功不可没。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民,大规模进行的建造梯田、修沟筑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在不同地区,都对水土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推动这些生态工程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后,黄土高原的生态才开始好转。这是因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粮食、燃料和放牧问题得到了解决,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无论如何,这里的生态重建初见成效,很可能,我们正站在黄土高原环境史的一个转折点上。还黄土高原以绿色,重建黄土生态,是华夏儿女对于这片土地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世界上有许多更肥沃的土地,但没有哪块土地像黄土高原那样,创伤让我们痛心,贫痛仍让我们眷恋。失去了这片黄士,世界再大,中国人也会内心空虚。12.(2分)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

A.黄土高原西北面的亚洲内陆的戈壁沙漠,是黄土高原能堆积巨厚黄土的前提。B.由于黄土堆积深厚,灌溉后有利于下层的养分、水分被毛细作用带到地表C.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崩坏的根本原因是乱砍滥伐、盲目垦荒、战争动乱、自然灾害、政治腐败等等。D.大规模进行的建造梯田、修沟筑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是黄士高原的生态才开始好转的根本原因。13.(2分)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请结合【材料一】说两条。14.(3分)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尝试说明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兴衰的原因。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远去的“厨房女王”姚鄂梅厨房一直是每个家庭里的重中之重,而掌管厨房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家中的女人,所以母亲在我眼里,俨然就是“厨房女王”,雖然她的舞台并不止于厨房。母亲常年都是“老黄牛式”的表情,疲惫,安静,超越美丑,无视疼痛,动作缓慢结实,她是瘦弱而有力的,仿佛全身都是铁做的骨肉。小时候,她让长幼不一的我们围坐在一盏灯下写作业,自己则躲在一旁,在我们漏出来的光线里飞针走线。我12岁以前,一直穿她手工制作的布鞋,我长得不美,飞着一只彩蝶的带襻儿黑布鞋是全身唯一的看点,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妇女朝我脚上偷瞄。这样的艺术品母亲要每年给每人做两双,那时我们全家共7口人,也就是说,她一年得在“偷来的”光线里做出14件类似的艺术品。母亲最大的天赋在于管家。表面上她深陷厨房,只问厨事,实际上家里的事都被她以吃的方式解决。孩子起了内讧,去厨房找她评理,她随手从陶罐里夹起一块腌制好的生姜,一姜在口,宠辱皆忘。有人过生日,她把他(她)悄悄叫进厨房,塞给他(她)一枚刚煮好的鸡蛋,当她的面吃下去,那份“专宠”比生日歌还让人感动。她在厨房里随时开课,教我们简明哲学:事情再急,不要耽误吃饭;教我们婚姻观:捉虾子螃蟹都要约个好伙伴;教我们是非观:身正影不歪。至于厨艺,于她而言更像是一种本能,虽然各家有各家的口味,难分伯仲,但她另有几样超越厨艺的本领,足以令她“傲视群妇”。其一是米酒,长大后我喝过很多种米酒,但没有一种能跟母亲酿制的米酒相提并论。其二是豆腐,母亲当年若要吃豆腐,得从黄豆开始,经过漫长而专业的制作,才能把干硬的黄豆变成立在砧板上兀自颤巍着冒着热气的豆腐,中间还不断产出各种附加物:豆渣、豆花。豆花洒白糖,是我们永远也吃不够的美食。可惜那时我们并不能领略制作过程的美妙,我们喜欢立等可取的美食,类似米酒和豆腐之类的食物,其制作过程实在令人厌烦,因为它会把厨房弄得像加工厂,会把我们的“厨房女王”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无暇理会我们小小的诉求,它还会把我们的胃口高高吊起,又用粗陋的器物把我们和目标物远远隔开,迫使我们安于等待。相比我的母亲,现在我也成为别人的母亲,那我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不会做豆腐,不会酿米酒,不会做针线,看来,我正在浪费新一代“厨房女王”候选人的名额,我是如此依赖外界,便利店、加工和半加工食品、快递,以及学校和教育机构。我一心要把自己从家庭中拔出来,但拔出来后,我发现自己又有点向往像母亲那样的生活。她把什么都握在手里,家人的胃,家人的心,她让我们离了她简直活不下去,直到她去世二十多年了,我依然能感觉到她的体温,能闻到她煮出的食物的味道。而我呢?有一次我出差,中途打电话回去,问孩子过得怎样,孩子却脱口而出:“我很好啊!”那一刻,我的感受很复杂,我既希望孩子在那几天里过得很好,又希望孩子可怜巴巴地求我“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动了个念头。我去问孩子:“我算不算我们家里的‘厨房女王?”孩子哈哈大笑:“你?‘厨房女王?‘黑暗料理女王还差不多。”那一刻,我的心真的“痛”了起来……15.(3分)有人认为第2段与全文内容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是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16.(3分)请自选角度赏析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我12岁以前,一直穿她手工制作的布鞋,我长得不美,飞着一只彩蝶的带襻儿黑布鞋是全身唯一的看点,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妇女朝我脚上偷瞄。17.(3分)鲜活的人物是文章的核心。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18.(3分)文章结尾说“那一刻,我的心真的‘痛’了起来……”,请具体分析此刻“我”的复杂心情。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9-22题。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读楚辞】19.(2分)《经典常谈》认为,“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试根据《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楚辞经典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任务二:读唐诗】20.(2分)《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1.(4分)“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1)文段体现了杜甫作品写实的几个方面,请结合学过的诗歌分析杜甫诗的写实手法。(2)朱自清认为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请结合上面语段和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表达与交流(55分)22.(5分)班级为了把“文学之旅”活动推向深入,决定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请你为活动出份力,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任务一:你有什么好书推荐给大家阅读?请写一份推荐语(80字左右)。任务二:班级决定4月30日在学校礼堂举行一个读书分享会,打算邀请作家李小白来给大家作关于“我的文学之旅”的主题演讲。请你给李小白写一份邀请函。落款请统一用“大唐中学801班”。23.(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任务一:文学总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总是在阅读中认识生活,体验成长。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一定发生过许多让你难以忘却的故事。请以“我与阅读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任务二:阅读了这么多书籍,哪一本书或哪一篇文章的印象最深刻?收获最丰硕?请以“读

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任务三:从竹简到纸质书籍,再到现在的电子书籍、数字芯片,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书籍的变迁。那么未来书籍还会有怎么的发展呢?请打开脑洞大胆想象一下,50年后的书籍会是什么样?人们将怎么进行阅读?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下你的想象。要求:①如果选择任务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跟我走,答案在下面参考答案1、(1)jiá

jiān

(2)迁徙

雾霭

(3)C2、D

去掉“通过”或“让”3、示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对古诗词难以理解。4、示例:李白,你一生颠沛流离,在被排挤时,你却吟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的豪迈与坚持,渗入了我的血脉,激发我前行的勇气。5、略6、重章叠句7、勇敢、坚贞不屈8、①大约大抵

②超过,超出③沿着

④妻子和孩子9、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10、(1)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11、①自然环境优美,田间风光如画,堪比人们理想中的人间仙境。②人们生活安宁和乐,人人安居乐业,祥和。12、A解析:B.根据“一方面由于黄土堆积深厚,且具有垂直的纹理,灌溉后有利于下层的养分、水分被毛细作用带到地表”可知,B项与原文不符。C.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崩坏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压力”可知,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崩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压力。D.根据“半个多世纪以来……都对水土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推动这些生态工程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可知,D项与原文不符13、①广阔的亚洲内陆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②中纬度盛行西风,将亚洲干旱内陆岩屑物质夹带运移到黄土高原;③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对从西而来的沙尘层层阻挡,将沙尘截留在山脉之西。(答对两条即可)14、农耕发展的原因:①黄土高原黄土的易耕性,催生农业的起源;②黄土高原黄土具有“自肥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崩坏的原因:①一般原因有乱砍滥伐、盲目垦荒、战争动乱、自然灾害等;②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压力。15、不能删去(1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母亲的舞台不止厨房(1分),为下文写母亲的厨房统治天赋做铺垫(1分)。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