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3·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质量检测]商周时期,统治者在祭祀活动中,人们特别注重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以求祖先对政权的保佑。春秋时期,民众在祭祀祖先时已不单纯以血缘为依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表明()A.宗法制度逐渐遭到破坏B.礼乐制度的渐趋世俗化C.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D.神权观念具有深远影响2.[2023·云南省昆明一中检测]据记载,秦汉的御史监察人员多来源于“史学童”。“史”是一种世袭职业,史的儿子在17岁时进入“学室”,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后成为“史”。这说明()A.监察权是皇权的重要表现B.世袭制在史官中得以延续C.御史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D.史学主要为强化皇权服务3.[2023·百师联盟联考]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记载出处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国家法律条文严酷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4.[2023·云南省昆明市测试]秦攻占楚国后,设置了南郡。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腾通告各县、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这反映出秦国()A.国家统一推动法律实践B.郡县制激化了社会矛盾C.法律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以法为教的历史必要性5.[2023·安徽“江淮十校”联考]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6.[2023·广西北海市模拟考试]1989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龙岗秦简是揭开《秦律》神秘面纱的重要文物,其中有百姓“取其豺狼、豕原、豸舟、狐狸、穀口雉兔者毋罪”,“诸取禁中豺狼者毋罪”之语。这反映《秦律》()A.体现儒家仁政色彩B.重罚偷猎偷盗行为C.注意维护生态平衡D.司法操作的灵活性7.[2023·湘豫名校联盟联考]周武王在大会诸侯讨伐商纣时,誓师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由此可见,当时的“天命说”()A.是巩固统治的利器B.加速商朝的灭亡C.推动君主施行仁政D.被人们广泛接受8.[2023·黑龙江省大庆市检测]《周礼·春官》中记载:“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黻依,依前南乡,设莞筵分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黻纯。左右玉几”。这反映出周代礼制强调()A.家居装饰要推陈出新B.催生全新的社会风尚C.尊卑有序及严谨规范D.家宴与国事融为一体9.在统一的帝国中,亲亲的宗法原则通过儒家的鼓吹与发挥成为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为了防范异姓势力对皇权的觊觎,皇帝任用皇亲国戚或身边的近侍奴仆,以制约政府官员。分封各地的皇室宗亲虽没有治民的权力,但庞大的皇族势力本身就是对皇权的保障。这体现出()A.封建社会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血缘政治B.“家国同构”政治格局始于统一的帝国中C.宗法观念对“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支持D.血缘分封体制在封建社会得到全面恢复10.[202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考]史学大师王国维在评论商周某一制度时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这一观点反映了()A.宗法制调解了宗族内部矛盾B.分封制度有利于扩大疆域C.礼乐制度加强了中央的集权D.王位世袭促进了政局稳定11.[2023·安阳市模拟考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实行“赴告”制度,即将本国或他国发生的大事公布于众,尤其是将乱臣贼子通告给诸侯。据此可知,实行“赴告”()A.保证了各诸侯国政策一致性B.意在警示其他诸侯防范叛乱C.旨在借助舆论维护统治秩序D.强化了各诸侯国的宗法秩序12.[2023·江西省抚州市质量监测]西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王(周天子)若曰:盂,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而春秋中期的晋公盘铭文中记载:“晋公曰: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和夑百蛮,广嗣四方,至于大廷,莫不事王。”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记载的变化反映了()A.周天子共主地位遭到否定B.传统分封制遭到破坏C.战国时期天命观发生变化D.宗法等级制彻底瓦解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10分)14.[202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出土了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木牍)。专家鉴定表明,当时(公元前223年),正在服役即将参加攻打淮阳(今属河南省)战役的二弟黑夫和三弟惊写给大哥衷的家书。11号木牍“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为黑夫、惊多问夕阳吕婴、匾里阎诤丈人得毋恙矣……惊多问新负(妇)、姿(婉)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丈人,毋与……勉力也。”6号木牍“惊写给衷:……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新地入盗,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代士兵家书所蕴含的重要历史价值。(要求:从多方面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家书情节或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阐释准确全面。)(12分)参考答案1.C据材料“商周时期,注重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春秋时期,出身于‘夷狄’、合乎‘中国’的规范、受到祭祀”,可知春秋时期在祭祀祖先的同时,无论民族出身,还是祭祀具有合乎“中国”规范的人,说明春秋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增强,故选C项;依所学,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是指出现小宗取代大宗、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等现象,这与材料中春秋时期祭祀范围不断扩大无关,排除A项;依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排除B项;材料中“对自己祖先的祭祀”、“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可知材料中祭祀对象为祖先和圣人,而不是神,因此不能体现神权观念,排除D项。2.C根据材料“秦汉的御史监察人员多来源于‘史学童’”“史的儿子在17岁时进入‘学室’,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后成为‘史’”可知,多数御史是由经过系统学习,考核合格后的“史学童”担任,说明御史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故选C项;监察权是指国家赋予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监察对象实施监督的权力,材料中并未涉及监察权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世袭制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通常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而史官世袭则是一种职业世袭,有文化要求,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御史监察人员多来源“史学童”,强调御史的文化素质要求,并未说明史学是为强化皇权服务,排除D项。3.A“有事请也……毋羁请”明确要求必须用文书来处理政务;“行命书及书署急者……留者以律论之”说明邮传机构接到皇帝的紧急诏书必须立即发送,如有稽留,必受惩罚,这都说明秦朝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故选A项;“留者以律论之”仅体现文书处理相关法律,“严酷”看不出,排除B项;材料强调依靠公文来传递政务信息,而不是地方官员权力的大小,排除C项;“行命书及书署急者……日毕,勿敢留”说明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排除D项。4.D据材料“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可知南郡吏民不用秦法,于国于民无益,说明加强法制的必要,故选D项;秦统一是在公元前221年,排除A项;据材料“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造成社会不稳,排除B项;据材料仅提南郡不用秦法,排除C项。5.A根据材料“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依旧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富庶家族仅仅是占据着乡、里、亭这些基层而非各级政权,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秦王朝是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的,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秦王朝完全废除了之前的分封制而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故D项错误。6.C由材料“百姓取其豺狼、豕原、豸舟、狐狸、穀口雉兔者毋罪”,“诸取禁中豺狼者毋罪”可知《秦律》允许百姓捕猎禁苑中的豺狼等野兽,因为凶猛的野兽会伤人和其他的弱小动物,而弱小动物虽不伤人,却繁殖过快,所以不禁止捕杀,对动植物数量的相对平衡有了一定的认识,说明已经有了原始的生态平衡观念,故选C项;秦朝奉行的是法家的思想学说,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重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律》的内容,而非使用的司法程序,排除D项。7.D据材料“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可知“天命说”为武王伐纣提供合理依据,说明“天命说”被人们广泛接受,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周武王利用“天命说”来推翻商朝统治,而非巩固统治,排除A项;据所学加速商朝灭亡的是纣王的暴虐统治,排除B项;据所学“天命说”是为统治者统治人民提供依据,对君主没有约束作用,排除C项。8.C据材料“王位设黻依,依前南乡,设莞筵分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黻纯。左右玉几”可知王位的设置很有讲究,体现出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故选C项;材料记载是关于周代“大朝觐、大飨射”时的礼仪,不是强调装饰的更新,排除A项;材料是记述宫廷礼仪而非民间社会风尚,排除B项;据材料“大朝觐、大飨射”可知材料所述是国事,没有涉及家宴,排除D项。9.C根据材料“亲亲的宗法原则通过儒家的鼓吹与发挥成为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结合所学儒家以伦理纲常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可知,宗法观念对“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支持,故选C项;郡县制标志封建社会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血缘政治,排除A项;西周时期出现“家国同构”现象,排除B项;根据材料“分封各地的皇室宗亲虽没有治民的权力”,可知进入封建社会,分封制逐渐解体,血缘分封体制在封建社会没有得到全面恢复,排除D项。10.A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大意指事情由天定大家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是人定的,就会起纷争。“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调解了宗族内部矛盾,故选A项;材料所述是关于纷争的而非疆域扩大,排除B项;商周时期中央集权还没有形成,排除C项;嫡长子继承制促进了政局稳定,排除D项。11.C据材料“将本国或他国发生的大事公布于众,尤其是将乱臣贼子通告给诸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赴告”警示叛乱,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叛乱,维护统治秩序,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各诸侯国普遍实行“赴告”制度,并不能说明各国政策一致,排除A项;“赴告”不是警示其他诸侯防范叛乱,而是要形成对“乱臣贼子”的谴责,排除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材料只提到君臣关系,并不一定是宗法关系,排除D项。12.B由材料“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可知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的权力来自于周天子,由材料“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可知认为受命的是晋国的先祖,体现了春秋时期血缘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B项;春秋时期周天子始终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A项;三家分晋是战国的开始,战国时期已无晋国,排除C项;宗法等级制遭到破坏,但并未彻底瓦解,排除D项。13.答案:(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1)第一小问西周时期的都城特点,根据材料一“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得出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由材料一“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得出建有宗庙和社稷;从材料一“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得出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依据材料一“建高墙”得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第二小问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得出公民享有参政权;由材料二“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可知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从材料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得出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影响,据材料一“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可知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由材料一“‘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结合所学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可知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材料一“‘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结合所学儒家思想以周朝为模范且成为传统中国主流思想得出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材料一“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说明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4.答案:示例:军事政治:秦国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将要攻打淮阳;不仅反映了秦国灭楚统一战争的情况,还可以看出,黑夫和惊在战争中获有战功,已被授爵;说明军功授爵制催生了秦国的军队勇敢作战。经济:黑夫和惊服兵役,衷则留在家中务农等;说明了秦鼓励耕织,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支撑旷日持久的统一战争。社会风尚:秦之社会依然奉孝道重亲情敬乡老;说明并非后世史书所言,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秦国新占领区原住民不遵法令,社会治安状况令人担忧,秦国本土尚法,社会秩序比较好;不仅反映了商鞅变法影响深远,而且整个秦人信仰法律、尊崇法律,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文化等。(对三个方面的历史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