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0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0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0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0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学习目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活动方案一、

社会经济的变化

新的现象认识农业品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如粮食作物玉米、甘薯)输入中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方式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赋税制度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放松对人口户籍管理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

新的现象认识手工业经营方式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了③________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商业货币美洲等地的④________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商人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形成,如⑤______________商帮出现,商业群体化市场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制约因素

(1)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工场白银徽商和晋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陆王心学(1)背景:⑦___________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人物:南宋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明朝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3)内容:“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方法论)。(4)评价:陆王心学强调⑧______________,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5)哲学:⑨________________程朱理学主观能动性主观唯心主义对传统的批判明清思想(1)明朝后期:以⑩________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2)明末清初: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认识(1)对传统主流思想的反思与批判。(2)陆王心学是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明末清初思想家具有进步性,但始终未突破传统的桎梏李贽明清时期没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传统经济占据主导,中国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根本原因)(2)政治:⑪________________压抑了中国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3)思想文化: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碍了中国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社会风气: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专制集权制度礼教纲常、文化专制三、

文学艺术的变化原因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体裁小说(1)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2)明朝中期: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的名著)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吴承恩的《西游记》(神话小说)表现体裁戏曲(1)传奇:戏曲创作趋向⑮__________,情节更加曲折复杂。代表作家: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2)昆曲: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长期流行。(3)京剧:清朝道光年间形成,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趋势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篇化进一步走向市民阶层、世俗社会,即日趋世俗化、平民化四、

科学技术的变化总结性科技著作(1)医药学:李时珍《本草纲目》。(2)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3)工艺学:⑰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地理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大型典籍《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西学东渐(1)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⑱__________等来华,传教的同时翻译西方著作,传播西方科技知识。(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宋应星《天工开物》利玛窦1.对应时段,填写历史发展线索。①世俗化、平民化②商业繁荣③陆王心学④黄宗羲⑤顾炎武⑥王夫之2.阅读地图,完成问题。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空间分布图——许檀《明清时期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据地图,指出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分布的两个特点,并分别予以说明。【答案】特点一:多分布于水路交通沿线。说明:清代中叶,黄河和大运河沟通各地,为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山东商业城镇许多分布于大运河沿线,河南很多商业城镇则分布于黄河沿线。特点二:商业城镇具有层次性。说明: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商业城镇分为流通枢纽城市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地区性商业中心又分A、B两个不同层级。特点三:山东的商业城镇数量较多,且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说明:鸦片战争以前,山东中西部地区因为运河经济相对发达,所以多数商业城镇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后来依靠海上贸易才发展为商业城镇。(任答两点即可,如从“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行政地位影响”“河南商业城镇较多”“河北商业城镇较少”等角度作答也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上命户部榜谕两浙、江西之民:“……近来,两浙、江西之民多好争讼,不遵法度,有田而不输租,有丁而不应役,累其身以及有司,其愚亦甚矣。曷不观中原之民,奉法守分,不妄兴词讼,不代人陈诉,惟知应役输租,无负官府。是以上下相安,风俗淳美,共享太平之福。以此较彼,善恶昭然。今特谕尔等,宜速改过从善,为吾良民。苟或不悛,则不但国法不容,天道亦不容矣。”于是,户部以所谕颁于浙江、江西二布政使司及府、州、县,永为遵守。——《明太祖实录》卷150史学界有人认为明太祖的政策背离“唐宋变革”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对材料结论的历史解释应包括三个层面:①简要说明“唐宋变革”趋势,如商品经济发展;政府采取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等。②指出明太祖“榜谕”的实质,如加强人身控制;强化重农抑商以维护传统经济秩序;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想要避免贫富不均造成的社会动荡等。③最后应说明明太祖“榜谕”对“唐宋变革”趋势的违背,如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等。(其他合理的历史解释亦可)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峰……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

1400—1800年……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源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材料一、二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有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一: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中国经济处于迟滞状态。论述:统治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传统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文化专制,思想保守。而当时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殖民掠夺,开拓世界市场;开始向现代工业社会飞跃。相比之下,当时中国经济处于迟滞状态。观点二:1400—1800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支配地位。论述: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农业经济发达,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农作物产量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丝织品、瓷器等产品远销海外;商品经济繁荣,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当时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中心,也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其他合理的观点及对应论述亦可)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成书于乾隆年间,主要描写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图景。下表所示的内容为节选的部分章回情节。章回情节备注第18回(杭州文瀚楼店)主人道:“目今我和一个朋友合本要刻一部考卷卖,要费先生的心替我批一批……合共三百多篇文章,不知要多少日子就可以批得出来?我如今扣着日子,好发与山东、河南客人带去卖。”书中记载了一种职业叫“时文(科举时代应试的文章)选家”。书坊为编选时文集,会聘请熟悉科举考试规则,却屡试不第的文人住在书坊楼上,供应食宿,并付给酬劳章回情节备注第30回“安庆季苇萧、天长杜慎卿,择于五月初三日,莫愁湖湖亭大会。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期齐集湖亭,各演杂剧。每位代轿马五星,荷包、诗扇、汗巾三件。”书中描写过多次在南京、杭州和湖州等地的文人聚会,这是南京莫愁湖湖亭大会之前杜慎卿发出的知单,通知全省戏班愿意参与的旦角赴会第48回(他)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几个人来打门,报道:“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他)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徽州有一个叫王玉辉的老秀才,其女婿去世后女儿要守节自杀。此处所摘录的情节是他与女儿的对话和女儿自杀后的表现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章回情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章回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第48回情节:(他)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他)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历史现象:清代程朱理学仍占主流地位,禁锢人们思想。概述:徽州老秀才王玉辉对其女婿去世后女儿要守节自杀的态度是“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死的好”,表明王玉辉对女儿的行为表示赞赏。这体现出当时中国思想界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人生观,固守伦理纲常,对女子的忠贞观有较高要求。由此可知,该情节体现出程朱理学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当时人们思想的深刻影响。评价:清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清廷强化伦理纲常,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禁锢。程朱理学仍占主流地位,对稳定统治秩序、重视社会道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束缚人民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创新,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导致明清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一个重要因素。陈寅恪先生在解读小说的史料价值时认为:“有些小说中所叙之人与事,未必实有,但此类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则诚有之。”以《水浒传》为例,他认为:“《水浒传》所记梁山泊人物之事迹,多属民间传说甚至虚构,但这类人在当时环境下,从事这类活动,则是真实的。”据此,他将小说的史料价值概括为“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正确选项并说明理由。A.历史学要以搜集和解读史料为第一要务B.历史研究不可借助文学作品来推测结论C.研究历史必须结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D.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真实性需辩证看待正确选项是_____,选择理由是:______D略课后强化一、

选择题1

(2023南通二模)明朝前中期,有谚语曰:“苏松熟,天下足。”晚明时期则有记载:“夫湖广,天下鱼米地,谚称‘湖广熟,天下足’,自大江东西皆仰给焉。”上述谚语变化折射出 (

)A.铁犁牛耕普及湖广地区B.珠江流域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C.经济作物推广到内陆省份D.东南沿海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1【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来的“苏松”等东南地区不再以粮食为主,而发展一些经济作物,因此粮食主要通过湖广地区供应,这说明东南地区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故选D项。【答案】D12

(2023海安期初)明朝时,徐一夔居于杭州相安里,那里不少富人组织手工作坊,“居工以织”。据其《织工对》所记,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倍其值不吝也”。这说明当时

(

)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逐渐普及C.杭州成为全国纺织中心D.家庭副业成为织工收入来源2【解析】据材料“织工们以日之所入养家糊口,各坊主高价竞相雇请技艺出众者”可知,明代手工作坊出现雇佣劳动,即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这是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故选A项。2【答案】A3

(2023海安期末)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这说明,当时 (

)A.景德镇开始成为制瓷中心B.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C.我国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D.瓷器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3【解析】据材料“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可知,一件瓷器出厂需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要求极为严格,这说明瓷器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故选D项。3【答案】D4

(2023连云港2月调研)明初,政府规定“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其田多者,率以是为差”,并颁行“益种绵(棉)花,率蠲其税”政策。这些举措 (

)A.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B.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导致农业人口舍本逐末D.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4【解析】据材料可知,政府规定农民从事桑、麻、木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经济作物大量种植除了自用还可将剩余产品投放市场,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选A项。4【答案】A5

(2023南京9月调研)明清时期,“义利相和”的主张渐成主流,商贾“聚财货”的行为被认为与“百职居官”“学者进德”“农成佳禾”一样,是值得肯定的,“都须一段见识、一段包涵、一段勇气方做得去”。此现象体现了

(

)A.社会经济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C.朝廷放松基层治理 D.格物致知影响扩大5【解析】据材料可知,一方面“义利相和”的主张渐成主流,另一方面商贾“聚财货”被认为与“百职居官”“学者进德”“农成佳禾”一样是值得肯定的;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工商业的认识发生一定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发展态势,故选A项。5【答案】A6

(2023苏锡常镇一模)清朝初期,政府曾允许关内人民去东北垦荒。但康熙年间,当局以会破坏“龙脉风水”为由,禁止关内人民迁移东北。但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的民众仍然越过封锁,到东北地区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举动

(

)A.引起了社会人口的膨胀B.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D.改变了东北的经济结构6【解析】据材料可知,清初允许关内人民去东北垦荒以及关内人民迁往东北,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为东北地区提供了劳动力、技术等,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故选C项。6【答案】C7

(2023江苏百校第一次联考)下表所示的内容出自张正明的《中国十大商帮》,他对中国几大商帮的经营理念和存在时间进行了概括。由此可知,商帮

(

)7商帮经营理念存在时间徽商贾而好儒,财自道生明中期至清中叶晋商义中取利,信誉第一明代洪武间至民国时期鲁商重土乐安,诚实守信明末至民国初A.人员构成以血缘为纽带

B.行商经营强调义利并举C.与新生产关系同步出现

D.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解析】材料“财自道生”“义中取利”“诚实守信”表明商帮都强调义利并举,故选B项。7【答案】B8

(2023南通第一次质量监测)“它为明代前期士人的心理疲劳提供了有效的缓解途径,它使那些被理学弄硬了心灵的士人寻到了恢复活力的方法,它为那些在官场被磨平了个性的士人提供了重新伸张自我的空间。”材料中的“它”

(

)A.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隐含平等叛逆色彩C.严厉抨击君主专制的强化D.逐步成为官方哲学8【解析】据材料“它使那些被理学弄硬了心灵的士人寻到了恢复活力的方法”可知,这里的“理学”是指程朱理学;据材料“它为明代前期士人的心理疲劳提供了有效的缓解途径”可知,“它”盛行于明朝中后期,指的是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故选B项。8【答案】B9

(2023南京、盐城二模)清朝时期,中国扇商察觉到西方人的审美偏好,专门制造出了一种中西结合风格的扇子品种——外销扇,其制造基地设在广州十三行,制作工艺上追求极致的奢华繁复,深受欧洲人喜爱。这表明,清朝时期

(

)A.官营手工业技艺领先民营B.政府积极支持对外贸易与交流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9【解析】据材料“专门制造出了一种中西结合风格的扇子品种——外销扇……制作工艺上追求极致的奢华繁复,深受欧洲人喜爱”可知,清朝时期制作出符合欧洲人喜爱的外销扇,出口欧洲,这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选D项。9【答案】D10

(2023全国甲卷)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10【解析】据材料“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商人从事牟利的商业活动,满足了社会需求,读经和做生意并不违背,符合满足民众需求就是“道”的思想,故选A项。10【答案】A11

(2023扬州期中)李贽在《初潭集》中对前史所载以巴寡妇清、陈定妻、许允妻、王霸妻、赵娥等为代表的二十五位杰出女性表达了赞赏之情,认为这些女性所做之事是“真男子”,“男子不如也”。李贽此举意在

(

)A.冲破程朱理学束缚 B.提倡民主和自由C.宣传尊崇女性思想 D.强调主观能动性11【解析】据材料“认为这些女性所做之事是‘真男子’,‘男子不如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把女子提高到与男子相同的地位,这说明其意在冲破程朱理学三纲五常的束缚,故选A项。11【答案】A12

(2023徐州期末)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下表所示的内容可知,两者都

(

)12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抨击君主专制 B.倡导践行良知C.主张格物致知 D.强调社会责任【解析】据材料可知,张载和顾炎武都强调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社会责任感,故选D项。【答案】D13

(2023海安期初)下图所示为《盛世滋生图》(局部),它描绘了清乾隆时期苏州的商业景象。该作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B.城市经济与外贸活动的互动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13《盛世滋生图》(局部)【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盛世滋生图》是一部美术作品,具有一定艺术审美,且这个作品“描绘了清乾隆时期苏州的商业景象”,我们能够通过它了解到当时苏州的商业景象,说明该作品体现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故选C项。13【答案】C14

(2023南京、盐城一模)王阳明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表明心学思想

(

)A.提倡追求个性自由B.强调探究客观世界C.激励人们奋发进取D.引导人们学以致用14【解析】材料“立志用功,如种树然……但不忘栽培之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