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指导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指导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指导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指导卷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检测指导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引用名句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等到老了一事无成的时候,才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要知道别人比你更加积极努力。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们要发惊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D.同学们的批评虽然不中听,但我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2、成长纪念册中“最爱的老师”页面还缺少文字,我会选择合适的诗句送给他()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根据上联判断,下联所缺的词是(

)上联:中华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炎黄子孙____展宏图。A.奋发图强B.才艺横溢C.知识渊博D.德才兼备4、下面表示“看”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去年暑假,我和爸妈去北京游玩。我们______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______了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__了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书画作品,______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A.观赏瞻仰欣赏观看 B.观看瞻仰欣赏观赏C.观赏观看瞻仰欣赏 D.观赏欣赏瞻仰观看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与其生闷气浪费时间,也不动手做点实际的事情。B.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C.《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D.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都是多音字的一项是()A.剥削兴旺花圃汤匙 B.明媚应答剧种哪吒C.搅和教诲揉搓丑恶 D.折腾堵塞圈养坚劲7、下列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8、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的“——”上,最恰切的是()A.独出心裁技高一筹 B.入木三分美轮美奂C.见微知著余音绕梁 D.巧夺天工扣人心弦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应该就是过春节的彩排。B.没有工具,干什么都有困难重重。C.他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D.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说明科学并不严谨。10、《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的一个普通小镇上。A.伏尔加河畔 B.圣劳伦斯河畔 C.多瑙河畔 D.密西西比河畔二、判断题(10分)1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题。()12、《浣溪沙》《清平乐·村居》《寒食》三首都是词。()13、《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热,什么时候冷的问题展开了辩斗。()14、李大钊面对敌人的折磨,不屈服、不动摇,可以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形容。()1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劝诫我们要用心读书。()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17、毕业了,与朝夕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同学分别,我心里很难过。改反向句:______18、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注意加点部分的特点,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20、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快乐阅读。(30分)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初学喊爸爸妁小孩。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粟、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他那叹气的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1.这首短文节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2.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起语不凡,用“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代替________________的人。4.请仿照这段话。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百年风雨,岁月峥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在中国这片广mào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1.下面词语中,与“浴血奋战”的“血”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血雨腥风 B.一针见血 C.呕心沥血 D.热血沸腾2.把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选出来。(1)带领A.大纲;要点B.带;引C.领取D.接受()(2)壮美A.强壮B.壮族C.加强;使壮大D.雄壮;大()3.如果把“争取”换个词,意思保持不变,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A.夺取 B.窃取 C.获取 D.采取4.“阔”字的第五笔是()。5.小明不认识文中的“砥砺”二字,他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先查“砥”字,找到部首(),再查()画,接着就可以查到这个词的读音。6.材料中有“广mào”一词,其中“mào”字查《现代汉语词典》后,根据意思,应选择的一项是()A.冒:向外透;往上升 B.贸:交易;贸易C.袤:长度,也指南北的长度 D.貌:相貌23、现代文阅读。“成”与“功”①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②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③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面,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④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眼眼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⑤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如一日地集整理,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⑥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的“成”倒不如站起来积跟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1.“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_____叫作“________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_____的。2.分别概括文章中列举的三个“功到自然成”的具体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名句与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不符的一项是()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五、习作(30分)我懂得了提示: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在父母、亲朋、校长、老师等的教育帮助下,懂得了热爱生活,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老人,懂得了珍惜友谊,懂得了与人为善,懂得了宽容仁慈……请选好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明白的某种生活道理。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能出现学校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2、A3、D4、A5、B6、D7、C8、D9、C10、D二、判断题(10分)11、√12、×13、×14、√15、×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同学们对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17、毕业了,与朝夕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同学分别,我心里怎能不难过呢?18、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吐露芬芳,艳丽的桃花欣然怒放,热情的杜花绽放笑脸,美丽的海棠花争妍斗艳,到处花香醉人。19、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20、发展表明了优越。四、快乐阅读。(30分)21、1.①.腊八粥②.沈从文2.人们都喜爱腊八粥3.不同年龄阶段4.刚上学的小孩子,在外上班的大孩子,拄着拐杖的老孩子,提到切糕,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糯糯的感觉呢。把糯米、红枣、豆沙、花生仁逐次堆叠,直接下锅一蒸,让它在锅中被白雾围绕着,单看它那神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小片小片地切着,大口大口朝嘴里送呢!22、1.B2.①.B②.D3.A4.点##丶5.①.石②.5##五6.C23、1.①.积累②.功到自然成③.自私④.公平2.①.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有了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②.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写出了《本草纲目》。③.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忍辱负重,写出了《史记》。3.C五、习作(30分)例文:我懂得了珍惜那是一个地震中的故事:在废墟中伸出一只手,一名死难学生的手,那只手沾满灰尘,手背和指头血肉模糊,拇指的指甲因为淤血太多而乌黑一片,但是这只手却紧紧攥着一支笔,这是我从报纸上看到的一张图片。废墟中的那只手,你握得这么紧,这么有力,这么专注,这么执着!你传达出的是一种心愿啊!也许就是地震的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