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第三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1页
施秉县第三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2页
施秉县第三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秉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科举制D.选举制2.有人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贞观之治”是唐太宗虚心纳谏的结果。下列历史人物中,向唐太宗多次进谏,被唐太宗誉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的人物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张玄素D.魏征3.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①造纸术②活字印刷书③雕版印刷术④转轮排字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据新华网报道,文物专家在唐加寺发现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吐蕃壁画。这些壁画对研究下列哪个民族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A.蒙古族B.维吾尔族C.藏族D.女真族5.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A.汉朝B.隋朝C.唐朝D.秦朝6.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5\*GB3⑤金——阿骨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5\*GB3⑤7.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8.隋朝一位余杭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9.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A.唐玄宗B.唐太宗C.隋炀帝D.武则天10.看了《百家讲坛》岳飞抗金故事后,从南宋的角度说,这次战争具有()A.反侵略性B.掠夺性C.非正义性D.正义性11.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C.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12.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A.《大唐西域记》B.《封神榜》C.《石头记》D.《三隧平妖传》1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14.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①虚心纳谏②轻徭薄赋③统一文字④北击匈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A.隋朝B.唐朝C.南宋D.明朝16.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①都江堰②耧车③曲辕犁④筒车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7.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18.黔东南州中小学2017年已普遍开设经典育读课,经典育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A.开元盛世B.兴武中兴C.康乾盛世D.贞观之治19.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A.司母戊鼎B.地动仪C.赵州桥D.指南针20.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历史老师为增强教学效果,配合实际历史发展设计了一系列通关游戏。若同学对中国的皇帝曾被称为“天可汗”,且东亚的新罗等国也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文武制度的这段历史深感兴趣,则他最适合直接选择下面哪一游戏关卡()A.三国鼎立B.大唐盛世C.五代十国D.蒙古帝国22.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23.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的是()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开元通宝D.交子24.被誉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的是()A.希腊人B.意大利人C.印度人D.阿拉伯人25.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连线题(16分):名句或作品人物尊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白“诗圣”“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吴道子“画圣”《天王送子图》杜甫“诗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居易“诗仙’27.识图题(12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A:(今),南至B:(今)。(2)大运河的开凿有何作用?28.探究题(10分):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贞观十九年(公元645)的正月,一位高僧历经十七年的艰辛,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引起了长安城的轰动。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了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1)材料一中所指的这位僧人是谁?他到哪里取回经书?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2)材料二郭沫若的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你举出一个“传道艺”的事例。29.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材料一名言是谁说的?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2)材料一中的统治者为避免“覆舟”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3)材料二中的“开元”与哪位皇帝有关?历史上把这位皇帝前期的统治称作什么?(4)你能从唐朝时出现“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什么启示吗?施秉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BCCBDABDDA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ACBAACBBCDD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连线题(16分):名句或作品人物尊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白“诗圣”“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吴道子“画圣”《天王送子图》杜甫“诗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居易“诗仙’27.识图题(12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10分)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A:涿郡(今北京),南至B:余杭(今杭州)。(2)大运河的开凿有何作用?(2分)答: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或大运河的开凿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都起了重要作用)。28.探究题(10分):(1)材料一中所指的这位僧人是谁?他到哪里取回经书?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玄奘;天竺;(4分)贡献:促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教的重要典籍。(2分)(2)材料二郭沫若的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你举出一个“传道艺”的事例。答:历史事件:鉴真东渡;(2分)例子: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2分29.阅读下列材料(12分):(1)材料一名言是谁说的?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