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声现象章节综合_第1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声现象章节综合_第2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声现象章节综合_第3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声现象章节综合_第4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声现象章节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汇编声现象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2·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声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可以发声C.固体、液体、气体、真空都能传播声音 D.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相互交谈2.(2022·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音调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利用了响度来区分不同人发出的声音3.(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摩托车装有消声器,其作用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B.图乙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台上说话,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人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C.图丙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图丁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4.(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为了减小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正在上课的学生噪声干扰,下列方法有效且合理的是()A.在教室周围植树 B.老师讲话时声音小一些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 D.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5.(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春秋繁露·楚庄王第一》载有“虽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其中记载的“五音”即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6.(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只有设置者才能用自己的声音打开设备,这种科技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如图所示是设备正在进行声纹验证的情景,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7.(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观众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8.(2022·北京大兴·八年级期末)图为小明用鼓槌击鼓的情景。假定鼓槌每次击打在鼓面的同一位置,但鼓槌击打鼓面的力的大小不同,那么鼓面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9.(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下列措施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B.靠近居民区的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墙C.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D.汽车进入居民小区后,禁止鸣笛二、多选题10.(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关于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喇叭播放乐曲时,撒在喇叭上的豆子跳动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乙:易拉罐内放入冰块和适量盐,经搅拌后罐底产生白霜,属于凝华吸热现象C.丙: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增大D.丁:酒精灯加热空气,热空气下降,冷空气上升,从而形成风,使风车转动起来11.(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二胡的弦振动产生的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量海底深度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2022·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D.广场舞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13.(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四个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B.说话时用手摸着喉咙感觉到振动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声的大小D.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击鼓时看到纸屑跳起14.(2022·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将发声物体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运动,放大了实验效果B.实验中,声音越响纸屑跳动越高,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有关C.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D.实验中,逐渐抽真空时,闹铃响声逐渐减小,但耳朵贴在玻璃罩上仍然能听到很小的声音,这表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5.(2022·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如表列出了不同介质的密度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介质空气氧气铝铁铅密度(kg/m3)1.291.432.7×1037.9×10311.3×103声速(m/s)3403166.3×1035.9×1032.2×103A.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快C.质量相同的实心铝球、实心铁球和实心铅球,实心铝球的体积最大D.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三、计算题16.(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绚烂的烟火盛放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某时刻小明看到国家体育场上空的礼花开始绽放,经过t=6s后听到礼花开始绽放的响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v=340m/s,光速为c=3108m/s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小明所在地点与礼花开始绽放处的直线距离约为多少?(2)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何计算距离时,可以忽略礼花开始绽放到小明看到所用的时间。17.(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一辆汽车停在距山崖某处鸣笛,经过后司机听到回声。那么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大约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四、实验题18.(2022·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小阳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可以观察到________,说明_________。(2)接下来小阳应该通过多次改变_______改变音叉的振幅、观察_______的同时听声音的大小。19.(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小明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发声体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是否有关”。在设计实验时关于探究问题中的自变量遇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助他回答:(1)本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2)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何改变自变量?______(3)应该如何观测自变量?______20.(2022·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小红在练琴时发现,古筝、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也会不同,她猜想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通过实验来探究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根据猜想选择的实验器材。影响因素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300.5D尼龙400.5E镍合金400.5(1)根据小红的猜想,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她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______保持不变;(2)如果选用编号D、E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可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______是否有关。五、简答题21.(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马赫数和音障当超音速飞机诞生后,“马赫数”就被广泛应用。所谓“马赫数”就是飞机、火箭等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即声速)的比值。例如:“马赫数2”即为音速的2倍,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高度、温度与大气密度等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数值,因此马赫数只是一个相对值。相对而言,相同的飞行速度,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飞机好像撞在“一垛墙”上一样,即所谓音障。而飞机一旦穿越音障后,周围压力将会陡降。在比较潮湿的天气,有时陡降的压力所造成的瞬间低温可能会使水汽凝结变成微小的水珠,形成“锥形云”。这时,我们用肉眼看过去,飞机就好像穿了一件白色的芭蕾舞裙(如图所示)。这种锥形云并非只在飞机突破音障时出现,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和压力条件下,尚未接近音速的飞机周围也会看到。音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飞行器尝试跨越声速飞行遇到困难的称呼。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飞行器跨越音障飞行已经不算什么技术门槛了。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一架超音速飞机正以544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此时的声速为340m/s,则该飞机飞行时的马赫数为______;(2)一般情况下,高空中的声速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低空中的声速。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3)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它发出的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______状态;(4)“锥形云”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了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六、填空题22.(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小来反映音叉______。如果敲击音叉的力度变大,音叉轻触乒乓球时,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______。23.(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鼓、鼓槌、碎纸屑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碎纸屑的作用是______,改变自变量的操作是______。24.(2022·北京大兴·八年级期末)小丽在学习完声音的知识后,利用一组相同的空玻璃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向玻璃瓶内分别倒入不等量的水,然后按照瓶内水量的多少将它们依次排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然后用竹筷从右向左依次敲击玻璃瓶,使它们分别发出声音,发现它们发声的音调依次降低。小丽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25.(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图所示是出土于我国河南省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它距今大约八千多年,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演奏者吹奏骨笛时,按压不同的孔洞,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笛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6.(2022·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初二年级举办了“丝竹管弦韵悠扬,声波婉转何其妙”的物理学科活动,如图是小悦同学在活动中设计制作的一个“排箫”乐器,它是由材质相同、长短不同、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吸管并排组成。当小悦用同样大小的力气向不同吸管的开口中吹气时,便能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请据此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27.(2022·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书语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她选择了甲、乙、丙、丁四根钢丝进行实验,钢丝的数据如表所示。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为了探究声音音调与发声体粗细的关系,她应该选用___________两根钢丝进行实验;(2)她用甲、丁两根钢丝进行实验,探究声音音调与发声体的松紧程度是否有关,她的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只要有声音,那么一定是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物体振动尽管能产生声音,但是没有介质就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直接传播,因此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语言交谈,故D错误。故选A。2.C【详解】A.“引吭高歌”中的高与“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的传播并未停止,故C正确;D.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D错误。故选C。3.B【详解】A.人们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图甲摩托车装有消声器,其作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错误;B.图乙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台上说话,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辨不开,人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故B正确;C.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图丙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图丁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B。4.A【详解】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教室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可有效减小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正在上课学生的干扰,故A符合题意;B.上课老师的讲话对学生来说不是噪声,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后面的学生将听不到老师的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C.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强弱,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每位学生在耳朵里塞入棉花团,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不能听到老师的讲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音律是确定每个音的音高的一套方法和规则。这里所说的“音高”就是指音的“频率”,所以是指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正在进行声纹验证的情景,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而与响度、音调和声速均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A.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进入人耳,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观众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8.A【详解】鼓槌每次击打在鼓面的同一位置,但鼓槌击打鼓面的力的大小不同,因此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详解】A.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噪声的大小,并不能阻断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故B符合题意;C.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并没有阻断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禁止鸣笛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C【详解】A.喇叭播放乐曲时,撒在喇叭上的豆子跳动起来,喇叭在振动,说明声音的产生需要发声体的振动,故A正确;B.盐可以降低液体的凝固点,易拉罐内放入冰块和适量盐,经搅拌后罐底产生白霜,是因为液体发生凝固,凝固需要放热,故B错误;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会增大,故C正确;D.酒精灯加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使风车转动起来,故D错误。故选AC。11.AB【详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二胡发声就是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超声波有良好的反射性,可以利用超声波反射的时间及速度来计算与障碍的距离,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量海底深度,故B正确;C.力的大小只影响振动的幅度,即响度不同,同一个音叉发声的音色是相同的,故C错误;D.通过居民区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是阻断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D错误。故选AB。12.BC【详解】A.“禁止鸣笛”是防止声音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隔墙有耳”是指声音可以通过墙传播,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故B正确;C.音色是声音的本质特征之一,“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指听到声音就知道谁发出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故C正确;D.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的声音都是噪声,广场舞的音乐如果影响到人们工作、学习等也属于噪声,故D错误。故选BC。13.BD【详解】A.如图所示,探究的是音调的高低与声音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B.说话时用手摸着喉咙感觉到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声的大小,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的幅度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击鼓时看到纸屑跳起,说明正在发声的鼓皮在振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BD。14.AB【详解】A.发声物体的振动非常微小,不易观察,实验中将发声体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运动,放大了实验效果,利用了转换法,故A正确;B.实验中,音响的响度越大,纸屑跳动越高,表示发声体的振幅越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故B正确;C.若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小,响度变小,这是为了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错误;D.实验中,逐渐抽真空时,闹铃响声逐渐减小,但耳朵贴在玻璃罩上仍然能听到很小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还有稀薄的空气传声,如果能抽成真空通过底座也能传播声音,但是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AB。15.CD【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空气和氧气比较、铝和铁比较可知,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故B不符合题意;C.由可得,质量相同的实心铝球、实心铁球和实心铅球,实心铝球的体积最大,故C符合题意;D.由表格数据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故D符合题意;故选CD。16.(1)2040m;(2)详见解析【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声音从礼花绽放处传到小明所在地用时6s,则小明所在地点与礼花开始绽放处的直线距离(2)光从礼花绽放处传播到小明所在地所用时间由计算可知,礼花开始绽放到小明看到所用的时间太短,可以忽略。答:(1)小明所在地点与礼花开始绽放处的直线距离约为2040m;(2)通过计算可知,光从礼花绽放处传播到小明所在地所用时间为6.8×10-6s,时间太短,计算距离时,可以忽略礼花开始绽放到小明看到所用的时间。17.680m【详解】解:汽车鸣笛后,声音传播到山崖,再返回,经过4秒司机听到回声,即声音从汽车传到山崖的时间为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答: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约为680米。18.

乒乓球被弹起

音叉在振动

敲击音叉的力度

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详解】(1)[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这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3][4]接下来小阳应该通过多次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从而改变音叉的振幅,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同时听声音的大小。这样就可以判断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9.

振幅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1)[1]探究“发声体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是否有关”,需要改变振幅的大小,自变量是振幅。(2)[2]用大小不同力敲击鼓面,敲击的力度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敲击的力度越小,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小。(3)[3]鼓面上的泡沫球跳起的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0.

长度

材料##琴弦的材料【详解】(1)[1]根据小红的猜想:在琴弦的张紧程度相同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所以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保持不变。(2)[2]因为编号D、E的两根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所以选用编号D、E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可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是否有关。21.

1.6

小于

相同的飞行速度,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非常高压

液化【详解】(1)[1]飞机的速度是544m/s,声音的速度是340m/s,此时马赫数该飞机飞行时的马赫数为1.6。(2)[2][3]马赫数是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