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UHPC围护和装饰板应用技术标准_第1页
2021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UHPC围护和装饰板应用技术标准_第2页
2021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UHPC围护和装饰板应用技术标准_第3页
2021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UHPC围护和装饰板应用技术标准_第4页
2021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UHPC围护和装饰板应用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UHPC)围护和装饰板应用技术标准PAGE\*ROMANPAGE\*ROMANIII目  次前  言 I总则 1术语 2基本规定 3材料 4超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 4超高性能混凝土 5表面防护材料 6UHPC板 6金属材料 7建筑设计 9一般规定 9性能与检测 9建筑构造设计 10UHPC板的构造与连接设计 10结构设计 12一般规定 12材料力学性能 14荷载与作用 15作用效应组合 17连接设计 18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19抗裂验算 20锚固承载力设计 20UHPC平板结构设计 23UHPC背附钢架板结构设计 24安装施工 27一般规定 27安装施工 27安装质量 288 验收 29一般规定 29进场验收 29工程验收 30维修保养 33一般规定 33检查与维护 33清洗与保养 33附录A制作加工 35一般规定 35混凝土制备 35UHPC板制作 36金属构件加工 36搬运和堆放 37出厂检验 37本标准用词说明 39引用标准名录 40PAGEPAGE10总则(UHPC)外墙围护和装饰板在建筑幕墙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concrete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围护和装饰板UHPCcladdingpanel以超高性能混凝土制作的,用于建筑外围护的非承重外墙板或装饰板。简称UHPC板。预混料premix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试件达到的最大拉应力。抗弯比例极限强度proportionalultimateflexuralstrength—挠度曲线上刚开始离开直线时所对应的试样底面弯拉应力。抗弯强度bendingstrength抗弯试样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时对应的弯拉应力。UHPC背附钢架板UHPCstudframepanel将UHPC面板、预植预埋套筒(或后置预埋套筒等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和钢框架等在工厂按设计要求一次预制或装配完成的UHPC外墙板。表面防护材料surfaceprotectioncoating用于改善UHPC构件表面耐污、防水、耐久性能的材料。背附钢架studframe具有结构功能的金属框架,通过预植预埋套筒(或后置预埋套筒等其他形式的连接件)支承UHPC面板,并与主体结构相连接。UHPC板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和饰面效果应满足建筑和结构设计要求。UHPC板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UHPCUHPC板为面材的围护体系,其防火构造、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UHPC板为面材的围护体系,其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JGJ/T132UHPC板在运输和进场堆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UHPCUHPC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GB175GB/T2002015GB/T1596GB/T2769090%,同时符合厂家对原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GB/T14684JGJ52874GBYB/T151GB/TJGJ631010733超高性能混凝土表4.2.1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项目性能指标抗压强度(MPa)≥100抗拉性能(MPa)≥5受压弹性模量(GPa)≥40抗弯强度(MPa)≥12抗弯比例极限强度(MPa)≥7抗冲击试验板面无贯通裂缝抗冲击强度(MPa)≥8饱水状态抗折强度(MPa)≥13表4.2.2超高性能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项目性能指标干燥收缩(μm/m)<1000氯离子扩散系数(10-12m2/s)<1.2抗冻性板面无破裂分层,冻融循环后与对比试件饱水抗折强度的比值应≥0.80冻融循环100次极限弯曲强度(MPa)10~25二氧化碳碳化深度<0.5mm湿度变形(%)≤0.07耐热水60℃水中浸泡56d后的试件与对比试件饱水状态抗折强度的比值≥0.80耐干湿50次后的试件与对比试件饱水状态抗折强度的比值≥0.75注:严寒地区应做抗冻性试验并检测冻融循环100次极限弯曲强度。表4.2.3超高性能混凝土其他性能名称性能指标体积密度2.2g/cm3~2.4g/cm3吸水率<3%泊松比0.19~0.24线膨胀系数(1/℃)(1.0~1.5)×10-5导热系数生产企业应给出燃烧性能GB8624中平板状建筑材料A2级要求不透水性24h后平板反面允许出现湿痕,但不应出现水滴放射性内照射指数≤1.0,外照射指数≤1.0表面防护材料UHPCUHPC板表面防护材料宜选用具有超疏水自洁功能的渗透型表面防护材料。UHPC板的表面防护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防护有效性不得少于五年。UHPC板UHPC4.4.1-1~4.4.1-3的规定。表4.4.1-1 UHPC板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长度a(mm)a≤1000±1.3按GB/T7019的规定进行a>1000±2.5按GB/T7019的规定进行宽度b(mm)b≤1000±1.3按GB/T7019的规定进行b>1000±2.5按JC/T564.2的规定进行厚度t(mm)±1.0用长度2m靠尺,按GB/T7019的规定进行边直度(mm/m)≤1.0按JC/T564.2的规定进行板面平整度(mm)≤3.0金属尺量对角线差(mm)≤6.0检查方法孔中心距(mm)±1.5按GB/T7019的规定进行表4.4.1-2 背附钢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边长±10尺量检查对角线差≤10尺量检查连接件、支承件加工尺寸+5尺量检查孔、槽位置±10尺量检查翘曲≤5拉线尺量检查表4.4.1-3 UHPC背附钢架板允许偏差(mm)及检查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钢架位置偏差±5尺量检查预埋件、孔、槽位置偏差±5尺量检查UHPC板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板外露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洁净、无污染、颜色基本一致,不得有缺角、3m距离可见的缺陷;0.1mm的穿透性裂缝。UHPC板外观质量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表4.4.2的规定。表4.4.2 UHPC板的外观质量及检查方法项次项目质量要求检查方法1缺棱:长度×宽度不大于10mm×3mm(长度小于5mm不计)周边允许(处)2金属直尺2缺角:边长6mm×3mm(边长2mm×2mm不计)允许(处)2金属直尺3裂纹不可见3m距离目测观察4明显擦伤、划伤不允许3m距离目测观察5长度≤100mm划伤每平方米≤2条金属直尺6擦伤总面积每平方米≤300mm2金属直尺7窝坑(背面除外)光面板不明显3m距离目测观察有表面质感等特殊装饰效果板符合设计要求3m距离目测观察8穿透性裂缝宽度≤0.1mm塞尺UHPCA的规定。金属材料UHPCGB/T、《碳素结构钢》GB/T700或《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的规定。UHPC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UHPCJGJ3363.5UHPC13912UHPC建筑设计一般规定UHPCUHPCUHPC板的分格尺寸、建筑构造、接缝与连接等应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UHPCUHPC板设计应便于维护、清洁和更换。性能与检测UHPCUHPC板抗风压性能应满足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其变形不应超过本标准规定值,且不应发生任何损坏。UHPC板的水密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UHPC板的平面内变形性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进行非抗震设计时,应按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确定;3倍确定。UHPC板及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GB50189JGJ/TJGJJGJ26JGJ75等UHPCUHPC板,耐撞击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的规定。UHPC的l/500。UHPC板及其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设计确定。UHPC板的性能检测项目,应包括抗风压性能,宜增加平面内变形和其他性能检测。UHPC板的性能检测,试件的材质、构造、安装施工方法应与实际工程相同。建筑构造设计UHPC板的建筑构造设计,应符合安全、适用、绿色、美观的原则,还应便于制作、安装、维修保养和局部更换。UHPC板连接部位应采取防止构件间摩擦产生噪声的措施。不同金属材料相接触部位,应设置绝缘衬垫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UHPCUHPC板的自身特点以及构件的制造成本、运输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UHPC板的接缝宽度应能满足自身的变形和位移要求。UHPC板的构造与连接设计UHPC平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25mm;UHPC1/2;UHPC50mm。UHPC背附钢架板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1/2;背附钢架的龙骨间距应与面板支承间距一致,龙骨截面尺寸应按结构计算确定;UHPC(或后置预埋套筒等其他形式的连接件(或后置预埋套筒等其他形式的连接件)UHPC板与主体结构或支承结构应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对UHPCUHPC板内产生的应力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UHPC板平面内变形性能的要求。结构设计一般规定UHPCUHPCUHPC6.4节的规定进行作用效应组合。作用效应应符合下列规定:非抗震设计时,应计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温湿度作用效应;抗震设计时,应计算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和温湿度作用效应。UHPCUHPC板结构构件应按各效应组合中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UHPC板结构构件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承载力: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γ0S≤R (6.1.6-1)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ES≤RyREE式中:S ——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SE ——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R ——UHPC板及其他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6.1.6-2)γ0——UHPC板及其他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分别为一、二、三级或100年及以上、50、5年时,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应小1.1、1.0、0.9;γRE——UHPC板及其他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1.0UHPC板抗裂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Sy≤Ry (6.1.7-1)式中:Sy ——荷载效应按标准组合的设计值;Ry ——UHPC板抗裂承载力设计值。UHPC板或其他结构构件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u≤ulim (6.1.7-2)式中:u ——UHPC板或其他结构构件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或在风荷载标准值与永久荷载标准值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ulim ——UHPC板或其他结构构件的挠度限值。双向受弯板,两个方向的挠度应分别符合公式(6.1.7-2)的规定。板的预埋锚固设计或后锚固设计应按本标6.1.8UHPC板自身的安全等级。表6.1.8 预埋锚固连接与后锚固连接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锚固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锚固二级严重一般的锚固UHPC板预埋锚固连接或后锚固连接的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预埋锚固连接或后锚固连接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yAS≤R (6.1.9-1)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预埋锚固连接和后锚固连接的承载力应分别符合下列公式要求:预埋锚固连接:

yAS≤R/yRE (6.1.9-2)后锚固连接:

yAS≤kR/yRE (6.1.9-3)式中——预埋锚固连接或后锚固连接重要性系数对一级二级的锚固安全等级分别取1.2、1.1,且yA≥yo;对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取1.0;S——50009GB50011的规定进行计算;R ——锚固承载力设计值;k ——6.1.10确定;γRE ——1.0。表6.1.9地震作用下锚固承载力降低系数K破坏形态 受力性质受拉受剪锚栓或植筋钢材破坏1.01.0UHPC破坏机械锚栓扩底型锚栓0.80.7膨胀型锚栓0.70.6化学锚栓特殊倒锥形锚栓0.80.7普通化学锚栓0.70.6混合破坏普通化学锚栓0.7——UHPC板的结构设计可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UHPC板安装宜采用四点支承和背附钢架的形式。材料力学性能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也6.2.1-1fstkfyk/fstk6.2.1-2采用。表6.2.1-1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钢材牌号厚度或直径d(mm)抗拉、抗压、抗弯抗剪端面承压Q235d≤1621512532016<d≤4020512040<d≤100200115Q355d≤1630517540016<d≤4029517040<d≤63290165注:表中厚度是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6.2.1-2碳素钢及合金钢锚栓的性能指标性能等级3.64.64.85.65.86.88.8抗拉强度标准值fstk(N/mm2)300400500600800屈服强度标准值fyk或fs0.2k(N/mm2)180240320300400480640伸长率δ5(%)2522142010812注:13.6表示:fstk=300N/mm2,fyk/fstk=0.6;2伸长率δ5表示:试样的标距等于10倍直径时的伸长率。σ0.21.150.58倍采用;不锈钢锚栓的性能等级应按所用钢fstkfyk6.2.2采用。表6.2.2 不锈钢锚栓的性能指标性能等级螺纹直径d(mm)抗拉强度标准fstk(N/mm2)屈服强度标准fyk(N/mm2)伸长值δ50≤395002100.6d70≤247004500.4d80≤248006000.3d注:d为锚栓公称直径。耐候钢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取值。钢结构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取值。UHPC材料抗弯强度标准值(fMk)和比例极限强度标准值(fLK)应由试验确定。UHPC按下列公式计算:ƒUK=0.4ƒMK (6.2.6-1)ƒBK=ƒLK/1.5 (6.2.6-2)荷载与作用UHPC6.3.1的规定采用。表6.3.1 材料的重力密度γg(kN/m3)材料ygUHPC22〜26钢材78.5UHPC1.0kN/m2:ωk=βgzμslμzωo (6.3.2)式中:ωk ——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 ——UHPC板抗裂承载力设计值。μsl ——GB50009的规定确定;ω0 ——基本风压GB50009的规定确定。垂直于UHPC板面板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qEK=βEαmaxGK/A (6.3.3)中qEK —直于UHC板板面分水地作标值N/m2;βE ——5.0;αmax ——6.3.3确定;Gk ——UHPC板(UHPC板和钢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kN);A ——UHPC板平面面积(m2)。表6.3.3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αmax0.040.08(0.12)0.16(0.24)注:7、8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平行于UHPC板面板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PEK=βEαmaxGK (6.3.4)式中:PEk——平行于UHPC板面板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UHPCUHPC板传来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其自身重力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地震作用标准值。UHPC6.3.6确定。表6.3.6 UHPC板的温度应力值σts(N/mm2)环境条件抗拉面温度梯度(°C)σts冬季潮湿50.4〜0.8100.9〜1.7151.4〜2.5夏季干燥50.2〜0.5100.4〜0.9150.6〜1.3200.8〜1.86.3.6UHPC系指表示一定温度梯度条UHPC当板的几何尺寸大,且连接节点位移阻力大时,一般取较大值。UHPC6.3.7确定。表6.3.7 UHPC板的湿度应力值σss(N/mm2)完全限制短期全部使用期室内1.3〜1.80.7〜0.9室外1.0〜1.50.5〜0.86.3.7其干湿应力宜取该表第三列相应竖直范围。对于干湿应力的取值,当板的几何尺寸小,且连接节点位移阻力小时,一般取较小值;当板的几何尺寸大,且连接节点位移阻力大时,一般取较大值。作用效应组合UHPC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S=γGSGKSWkSTMk (6.4.1-1)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SSGKSWkSEKSTM (6.4.1-2)式中:S ——荷载和作用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SGk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Swk、SEk、STM ——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湿度作用效应标准值(按不同的组合情况,三者分别作为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可变荷载和作用效应);γGγWγEγTM ——各荷载和作用的分项系数,按本标准第6.4.3条的规定取值;ψw、ψE、ψTM ——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和温湿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按本标准第6.4.4条的规定取值。UHPC板应按荷载和作用效应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荷载和作用的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确定: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1.3;1.0;风荷载分项系数γW1.5;地震作用分项系数γE1.3;温湿度作用分项系数γTM1.5。当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参与组合1.0;第二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0.60.2。UHPC板,可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UHPC板进行抗裂验算时,其荷载与作用效应组合应按标准组合,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UHPC竖直外墙,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荷载与作用效应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SWKSTMk (6.4.6-1)UHPC板,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荷载与作用效应组合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重力荷载对结构有利时:当重力荷载对结构不利时:

SSWKSTMk (6.4.6-2)SSGKSWKSTMk 式中:S ——荷载与作用按标准组合设计值;SGkSwkSTMk ——分别为重力荷载、风荷载和温湿度作用效应标准值;γG、γw、γTM ——分别为重力荷载、风荷载和温湿度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0。UHPCUHPC竖直外墙,UHPC板及其支承结构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荷载与作用效应组合值应按下式计算:

SSWK (6.4.7-1)UHPC板,UHPC板及其支承结构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荷载与作用效应组合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重力荷载对结构有利时:当重力荷载对结构不利时:

SSWK (6.4.7-2)SSGKSWK (6.4.7-3)式中:S ——荷载与作用按标准组合设计值;SGkSwk ——分别为重力荷载、风荷载作用效应标准值;γG、γw ——分别为重力荷载、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0。连接设计UHPC板传递的荷载和作用。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UHPC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承载力设计,其支承结构连接处的连接件、焊缝、GB5001750429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规定。连接处的受力螺栓不应少于2个。UHPC板与支承结构或主体结构连接时,应进行抗拉承载力和开裂验算。UHPC板采用立柱、横梁等组成的支承结构时,其立柱宜悬挂在主体结构上。UHPC423的规定。槽式预埋件的预埋钢板及其他连接措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确定,并宜通过试验确认其承载力。UHPC145的规定确定,并应进行承载力现场试验。UHPC板与砌体结构连接时,宜在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UHPC板的支承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于风荷载控制的基本组合,UHPC板截面应力设计值验算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Oya≤ƒMK 6.6.-1)OymybK=MORAMORE

ƒLK≤K≤1 (6.6.1-2)ƒMK当缺乏UHPC老化试验数据时,UHPC板的截面应力设计值验算可按下式计算:Oya≤MKOymyb

(6.6.1-3)式中:γ0 ——构件重要性系数,取1.0;对于抗震设计,不考虑构件的重要性系数;σ ——按基本组合,UHPC板截面应力设计值;fMk ——UHPC材料抗弯强度标准值,由试验确定;K ——UHPC强度衰减系数;γm ——UHPC1.4;γb ——UHPCUHPC6.6.2条的规定采用;MORA ——UHPC材料在自然大气暴露条件下达设计使用年限后的抗弯强度值;MORE ——UHPC材料标准龄期抗弯强度值;fLk ——UHPC材料比例极限强度标准值,由试验确定。UHPCUHPC板抗弯性能差异系数γb6.6.2确定。表6.6.2 UHPC标准试件与矩形截面UHPC板的抗弯性能差异系数γb板厚h(mm)6~1012~16204060100200300γb1.01.051.081.151.21.251.371.5抗裂验算对于风荷载控制的标准组合,其开裂应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rσ≤ƒlkrygyb式中——按标准组合,UHPC板截面开裂应力设计值(N/mm2);γg ——UHPCUHPC板的抗弯性能差异系数;flk ——UHPC材料比例极限强度标准值(N/mm2),由试验确定;γg ——UHPC1.8。

(6.7.1)对于温湿度应力控制的标准组合,其开裂应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fBK(6.7.2)中k —UHC料拉裂度准(Nmm2)γb ——UHPC1.8。锚固承载力设计6.8.1的规定。6.8.1锚固受拉承载力设计规定破坏类型设计规定锚栓钢材破坏yANd≤FSK/ySNUHPC锥体受拉破坏yANd≤FCK/yCNUHPC劈裂破坏yANd≤FSPK/ySPN注:Nd ——荷载按基本组合计算的锚固拉力设计值(N);Fsk ——锚栓(或锚杆)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Fck ——UHPC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Fspk ——UHPC劈裂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γA ——锚固连接的重要性系数,按本标准第6.1.8条和第6.1.9条釆用;γsN ——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按本标准表6.8.5采用;γCN —UHPC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按本标准表6.8.5釆用。γspN —UHPC劈裂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按本标准表6.8.5釆用。6.8.2的规定。表6.8.2 锚固受剪承载力设计规定破坏类型设计规定锚栓钢材破坏yAVd≤QSK/ySVUHPC楔形体破坏yAVd≤QCK/yCNUHPC剪撬破坏yAVd≤QCPK/yCPV注——荷载按基本组合计算的锚固剪力设计值(N);Qsk ——锚栓钢材破坏受剪承载力标准值(N);Qck ——UHPC边缘破坏受剪承载力标准值(N);Qcpk ——UHPC剪撬破坏受剪承载力标准值(N);γA ——锚固连接的重要性系数,按本标准第6.1.8条和第6.1.9条采用;γsV ——锚采用材破坏受剪承载力分项系数,按本标准表6.8.5采用;γcv ——UHPC边缘破坏受剪承载力分项系数,按本标准表6.8.5釆用;γcpV ——UHPC6.8.5采用。拉剪复合受力下锚栓或连接螺栓钢材破坏时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NdNdFSd+

1.5VdQSd≤VdQSdFSd=FSk/ySN (6.8.3-2)QSd=QSk/ySN (6.8.3-3)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锚栓钢材破坏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UHPC破坏时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NdNdFcd+

1.5VdQcd≤VdQcdFcd=Fck/ycN (6.8.4-2)Qcd=Qck/ycN (6.8.4-3)式中:Fcd——UHPC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Qcd——UHPC边缘破坏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UHPCUHPC板的类型不同,6.8.5确定。表6.8.5 锚固承载力分项系数项次符号锚固破坏类型UHPC背附钢架板、单块面积小于3m2UHPC24mUHPC平板3m2UHPCUHPC3m2的UHPC带肋板1γcNUHPC锥体受拉破坏1.83.02γeVUHPC边缘受剪破坏1.52.53γspNUHPC劈裂破坏1.83.04γcpVUHPC剪撬破坏1.52.55γsN锚栓钢材受拉破坏1.21.36γsV锚栓钢材受剪破坏1.21.3UHPC板的后锚固抗震设计,其锚固拉力设计值和锚固剪力设计值应按本标准6.4.12款的规定进行计算,后锚固受拉、受剪承载力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JGJ1456.1.9条第2款的规定。UHPCUHPC背附钢架板的锚固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列要求确定:20个锚固受拉试件(尺寸:300mm×300mm),经标准养护后测试锚固受拉承载力,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预埋锚固受拉承载力标准值:

FK=−1−tan−1SN

(6.8.7-1)F Fn−11Σnn−11Σni−1(F−−2iF)

(6.8.7-2)式中:Fk——锚固受拉承载力标准值(kN);F——该批试件锚固受拉承载力平均值(kN);SN——该批试件锚固受拉承载力样本方差;Fi——单个试件的锚固受拉承载力(kN);n——样本容量;ta——学生氏函数,按置信度1-a和样本容量n确定。20个锚固受剪试件(尺寸:300mm×300mm),经标准养护后测试锚固受剪承载力,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预埋锚固受剪承载力标准值:

QK=−1−tan−1SN

(6.8.7-1)Q Qn−11Σnn−11Σni−1(Q−−2iQ)

(6.8.7-2)式中:Qk——锚固受剪承载力标准值(kN);Q——该批试件锚固受剪承载力平均值(kN);Sv——该批试件锚固受剪承载力样本方差;Qi——单个试件的锚固受剪承载力(kN)。UHPCUHPC平板,锚固受拉承载力标准值和锚固受剪承载力标准值宜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相关公式计算确定。UHPC平板结构设计截面应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平板采用四点支承时,在重力荷载或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截面应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ak= kak= k中σk —UHPC板重荷或荷或震用产的面力准值(N/mm2),即σk分别代表σGk或σWk或σEk;qk ——重力荷载或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N/mm2);ly ——UHPC平板支承点间长边边长(mm);h ——UHPC平板厚度(mm);

(6.9.1)m ——UHPCUHPC平板支承点间的短边与长边边长6.9.1确定。表6.9.1 四点支承UHPC板的弯矩系数mlx/ly0.000.200.300.400.500.550.600.65m0.1250.1260.1270.1290.1300.1320.1340.136lx/ly0.700.750.800.850.900.951.00——m0.1380.1400.1420.1450.1480.1510.154——注:lx为支承点之间的短边边长。UHPC6.3.76.3.8条的要求确定。UHPC平板的挠度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Eh3121−v2UHPCEh3121−v2D=UHPC平板的挠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6.9.2-1)对于竖直外墙或当自重对结构有利时的倾斜外墙,其挠度值应按下式计算:μωlμωlu= kyD对于当自重对结构不利时的倾斜外墙应按下式计算:u= μqGK+ωKu= 式中——UHPC平板刚度(Nmm);

(6.9.2-2)(6.9.2-3)υ ——UHPC材料泊松比,由试验确定;qGk ——UHPC平板重力荷载标准值沿垂直于板面方向的分量(N/mm2);μ ——UHPC6.9.2采用;ωk ——风荷载标准值(N/mm2);ly ——UHPC平板支承点间长边边长(mm);E ——UHPC材料弹性模量(N/mm2);h ——UHPC平板厚度(mm);u ——UHPC平板挠度(mm)。表6.9.2 四点支承UHPC板的挠度系数μlx/ly0.000.200.300.400.500.550.600.65μ0.013020.013170.013350.013670.014170.014510.014960.01555lx/ly0.700.750.800.850.900.951.00——μ0.016300.017250.018420.019840.021570.023630.02603——注:lx为支承点之间的短边边长,四点支承UHPC平板的挠度限值宜按其支承点间长边边长的l/240确定。UHPC6.876.8.8条的规定计算。计算所6.8.1条的规定;对于后锚固抗震设计,应符合6.8.6条的规定。UHPC背附钢架板结构设计UHPC面板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UHPC面板采用纵横相互平行排列的背附钢架的支承形式可简化为点支承结构(图6.10.1);图6.10.1 任一板区格内的计算简图UHPC按下式计算:

σ=0.7312kσ=0.7312k

(6.10.1)式中——面板在重力荷载或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截面应力标准值(N/mm2),即σk分别代表σGk或σWk或σEk;qk ——重力荷载或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N/mm2)qkqGkqWk或qEk;ln——板区格长边净跨h——板区格面板厚度(mm)UHPC6.8.2UHPCUHPC板传递到锚固处的各种剪力按基本组合计算。背附钢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龙骨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非轴拉受力状态的龙骨,其截面的宽厚比应符合钢结构设计标准规定;3mm。1mm为设计厚度;UHPC面板在龙骨上的支承状况以及龙骨之间的传力途径计算确定;承受轴力和弯矩作用的龙骨,其承载力应符合钢结构规范相关规定;面板在龙骨上偏置使龙骨产生较大扭矩时,尚应进行龙骨受扭承载力计算;UHPC面板的各种荷载和作用及绕龙骨形心轴的扭转力;l/240。安装施工一般规定安装面板前,应复查质保资料并进行性能复试。面板表面防护符合设计要求。UHPC安装施工UHPCUHPC板与支承结构应采用插槽连接或螺栓连接,严禁现场焊接。竖向连续分布构件宜自下而上安装,竖向不连续分布的构件可同时在不同层次作业。UHPC板应采用两点或多点吊装。吊点设置应平衡。UHPC板,吊点数量和位置应根据背附钢架刚度和构件的形状确定。吊装点应布置在钢架上,吊装荷载不应作用到构件或锚杆上。UHPC板就位后经测量确定三维方向的位置和角度都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方可固定。UHPCUHPC板的荷载。UHPC3%的排水坡度。UHPCUHPC板接缝允许偏差内,可将部分安装偏差在构件接缝中调整。UHPC板与墙体接缝及其与其他围护材料的接缝处理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UHPC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应按隐蔽工程验收。UHPC应出现开裂现象。安装质量UHPC板与主体结构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50mm;UHPC40mm;UHPC25mm。安装效果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外立面应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表面平整、曲面过渡光滑,横向构件应保证平直度,竖向构件应保证垂直度,整体效果应达到建筑设计要求;UHPC板表面应洁净,表面颜色和质感应符合样板要求;UHPC板间接缝应平直、均匀,不得有歪斜、错台及边角损坏。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平面内,UHPC12mm;3mUHPC15mUHPC板立面10mm30mUHPC20mm;UHPC10m5mm;UHPC6m板6m10mm;UHPC5mm;5mm。验收一般规定UHPC板的验收包括技术资料复核、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查。UHPC板的验收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10001000㎡应划分为一个独立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100㎡应至少查一处,没处不得少于10㎡;同一个单位工程中不连续的UHPC板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对于异形或有特殊要求的UHPC板,检验批的划分应根据UHPC板的结构、工艺特点及UHPC板工程的规模,宜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进场验收UHPC板产品合格证,钢构件、连接件材质证明及合格证,安装密封胶合格证、合格证及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等文件资料。UHPCUHPC板进场时应进行外观、包装和尺寸的抽查。8.2.4 4.2.1~4.2.34.4.1-1~4.4.1-34.4.2中已提供性能指标要求的全部项目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并符合业主和设计方的要求。UHPCUHPC板供应商提供,并与施工项目UHPC1次,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明确。性能复试项目应包括抗压强度、体积密度、抗弯强度、抗弯比例极限强度、吸水率、100次极限弯曲强度。UHPC板性能检测项目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4.4.1-1~4.4.1-34.4.2的要求进行检测;100次极限弯曲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GB/T1523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GB/T5008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氯离子扩散系数、二氧化碳碳化深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吸水率、干燥收缩、抗冲击强度、不透水性、饱水状态抗折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GB/T7019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GB1029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燃烧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放射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JG/T39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泊松比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幕墙用陶板》JG/T32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DL/T5150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JG/T32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抗冻性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用非承重纤维增强水泥板》JG/T396-201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GB/T15231规定的方法进100次极限弯曲强度检测。UHPC工程验收UHPC板工程验收前应将其表面全面清洗干净。UHPC板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UHPC板设计图纸、结构计算书、设计变更文件等;进场验收及第三方检测的合格证、检测报告、验收记录;UHPC板中预埋件、锚固件、连接件拉拔及剪切性能检测报告;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设计单位提出检测要求的涉及外墙系统性能的检测报告;现场安装的施工记录;UHPC板工程竣工验收表;其他合同有要求的质量保证资料。主控项目UHPC8.2.48.2.6条中所规定的材料力学性能复验报告。UHPC板的造型、立面分格、颜色、光泽、花纹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面板用胶粘剂的相容性和密封胶的污染性,面板用的胶粘剂应符合规范要求。检验方法:相容性试验和剥离粘接性试验。UHPC板构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或后置埋件以及UHPC板之间连接应牢固可靠,金属框架和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手扳检査;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UHPC板的挂件的位置、数量、规格和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或施工记录。UHPC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施工记录以及连接点的拉拔力检测报告。UHPC板的金属构架应与主体防雷装置可靠接通,并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8.2.11 UHPC板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有水密性能要求的UHPC板应无渗漏。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淋水记录。一般项目UHPC板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洁净、无污染、颜色基本一致。不得有缺角、裂纹、裂缝、斑痕、分层、脱皮、起鼓、泛碱等3m距离可见的缺陷。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板缝应平直、均匀,注胶封闭式板缝注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深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滴水线宽窄均匀、光滑顺直,流水坡向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UHPC板的外观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表4.4.2的规定。UHPC4级时进行,安装质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本7.3.3条的规定。维修保养一般规定UHPCUHPC施工方的保修责任及后期服务项目;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要求;使用注意事项。UHPCUHPC80的规定。检查与维护UHPC1UHPC板进行15年检查1用1031次,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UHPC板出现变形、错位、松动时,应进一步检查该构件对应的隐蔽构造;UHPCUHPC板嵌缝应无脱胶、开裂和老化,应无渗漏情况;UHPC板应无结构性裂纹;UHPC板表面应无污染情况及防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