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7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7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7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7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以下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据此判断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可知,题干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及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因此,题干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A项正确;北京人与原始农业的产生无关,比如原始农业与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等有关,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2.青铜器是商周文明高度发达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分别出土于河南、湖南、四川,三者纹饰有明显差异,但其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属于同一系统。这说明了()A.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B.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唯一证据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三者纹饰有明显差异,但其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属于同一系统。”,可归纳为材料中所叙述的内容是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并未涉及到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排除A项;“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唯一证据”中的“唯一证据”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的“分铸技术与合金比例属于同一系统”与“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说法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3.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大盂鼎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命贵族孟之事,铭文中有一句“受民受疆土”。此铭文可用于研究()大盂鼎及其铭文A.王位世袭制 B.禅让制 C.土地私有制 D.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康王册命贵族盂之事”“受民受疆土”可知,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巩固疆土,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同时稳定政局,D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方式:有时兄终弟及,多数父子相传。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土地私有制,指的是土地归个人占有和支配的土地分配模式。在题干中未提及,排除C项;故选D项。4.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能够得出的推论是()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A.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各国长城已经连为一体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D.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图示对比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到战国时期,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只剩齐楚秦燕赵魏韩势力较强,说明统一趋势不断加强,A项正确;通过观察两幅形势图可知,各国长城尚未连为一体,排除B项;材料中的是春秋、战国形势图,此时秦没有完成统一,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5.铁权是秦朝称重的标准器,器身一般刻有小篆诏文,注明标准单位“石”(秦制120斤相当于现在的30公斤),铁权在我国多地均有出土。以上材料说明秦朝()A.铁质工具完全取代其它材质的工具B.文字混乱的状况未得到扭转C.当时的一斤比现在的一斤更重一些D.统一的度量衡得以广泛推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铁权是秦朝称重的标准器,器身一般刻有小篆诏文,注明标准单位“石”(秦制120斤相当于现在的30公斤)。这说明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得以广泛推行,D项正确;铁质工具完全取代其它材质的工具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文字混乱的状况未得到扭转”在题目中并没有提到,排除B项;当时的一斤比现在的一斤更轻一些,排除C项。故选D项。6.有学者认为,“当西汉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盛,统一思想的课题便再次被提出来”。西汉实现“统一思想”的措施是()A.北击匈奴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C.盐铁专卖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有学者认为,“当西汉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盛,统一思想的课题便再次被提出来”,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项正确;北击匈奴是汉武帝时期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A项;汉初,实施了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排除B项;汉武帝实施了盐铁专卖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7.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以下文物可用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有()①南朝青瓷莲花尊②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③南朝牛车画像砖④北魏陶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可知,南朝青瓷莲花尊可以研究南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南朝牛车画像砖反映南朝时期乘牛车出行的场面;北魏陶俑反映了北魏的雕塑艺术,反映了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选择①③④,C项正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历史,排除含有②的ABD项。故选C项。8.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门第,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正式确立了科举制。这一选官制度的变革()①钳制了人们的思想②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与科举制的创立时期不符,①错误,ABC项有①,排除ABC项。故选D项。9.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船乘不绝”。这表明隋朝开通大运河()A.有利于西南边疆的开发 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C.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了大运河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B项正确;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且西南边疆的开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大运河开通的积极作用,且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的消极作用没有体现,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大运河开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且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0.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下列农业生产工具中,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发明于唐朝,与材料相符合,③正确;筒车发明于唐朝,与材料相符合,④正确,D项正确;曹魏时,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①与材料不相符,排除AB项;耧车发明于西汉时期,②与材料不相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时代……多种文化的交流汇聚,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下列史实()①发展完善科举制度②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③马可·波罗游历中国④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发展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武则天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唐朝时期,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传于民间;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故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发生在元朝,与唐朝无关,故③错误,ACD均包含有③,排除ACD项。故选B项。12.“书中自有黄金屋”“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等俗语都出自北宋。这主要是由于北宋()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实现了国家大一统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书中自有黄金屋”,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即反映了当时宋朝男子不愿意当兵,结合课本所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提高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担任中央官职和地方要职。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是南宋,而非北宋,排除A项;题干强调了对“文”的重视,对“武”的鄙夷,与实现了国家大一统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强调了对“文”的重视,对“武”的鄙夷,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某外国学者说道:“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______,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内容是()A.印刷术 B.造船技术 C.丝织技术 D.指南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印刷术传入西欧改变了手抄书的历史,A项正确;造船技术与航海事业相关,与书面文献的传播不相符,排除B项;丝织技术与手工业发展相关,与书面文献的传播不相符,排除C项;指南针与航海相关,与材料书面文献的传播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14.《金史》记载:“榷场……互市之所也。”结合图文,可以得出的认识有()①榷场处于不同政权交界的边境地区②榷场贸易开始于南宋与金对峙时期③不同政权所有商品都通过榷场交易④宋与金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互通有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根据“榷场……互市之所也”及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设置在不同政权交界的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易场所;④根据“榷场……互市之所也”分析可知宋金政权之间的经济存在差异性,因此可以通过榷场贸易实现互通有无。因此①④正确,B项正确;③“所有”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排除A项;②错误,“开始”一词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故选B项。15.元代居庸关云台的过街塔门洞壁上刻有《建塔功德记》,使用了西夏文、汉文、藏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等五种文字。这一现象体现了元朝的()A.君主专制 B.中外交流 C.民族交融 D.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使用了西夏文、汉文、八思巴文,《建塔功德记》是用五种文字写成的”洞壁有多种民族文字的体现,这体现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君主专制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元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元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6.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建立后,设中书省作为中央的中枢机构。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丞相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除吐蕃,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D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汉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A项;丞相制度是中央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7.某校要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题展览,以下素材可以补充在空白处的是()A.关汉卿创作《窦娥冤》 B.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C.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D.朱熹编撰《四书集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题展览”分析可知,材料素材必须是科技成果,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天工开物》是这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经验,与题意符合,B项正确;《窦娥冤》是元杂剧,是古代著名的悲剧,与材料不相符,排除A项;《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排除C项;《四书集注》是儒家经典,与材料科技主题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18.“它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药物学著作,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处的“它”是指()A.《伤寒杂病论》 B.《梦溪笔谈》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C项正确;《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排除A项;《梦溪笔谈》是宋朝沈括的科技著作,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农业方面的著作,排除D项。故选C项。19.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A具有家国情怀 B.主张和而不同C.崇尚天人合一 D.重视以人为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匹夫有责”可知,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A项正确;和而不同是指君子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却不盲从附和,儒家学派主张和而不同,排除B项;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20.以下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骞通西域②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③戚继光抗倭④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答案】B【解析】【详解】①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②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在公元230年;③戚继光抗倭元的时间是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结束。④1281年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故按着时间顺序排序为①②④③,B项正确;③戚继光抗倭元的时间是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结束。④1281年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③晚于④发生,排除A项;①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②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在公元230年;①早于②发生,排除CD项。故选B项。2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A.金字塔 B.《荷马史诗》C.帕特农神庙 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D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明的产物,排除B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22.某同学要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在他搜集的资料中,有帕特农神庙遗址、《荷马史诗》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十二铜表法》。据此判断,该论文研究的主题是()A.雅典的民主政治 B.罗马成文法的起源C.罗马帝国的兴衰 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其中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罗马著名的建筑有大竞技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这体现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D项正确;民主政治只是雅典的内容之一,不全面,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不单纯是罗马成文法或罗马帝国,排除BC项。故选D项。23.西欧中世纪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封臣要解下佩戴的武器,脱帽,下跪,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并宣示效忠。之后,亲吻他的脸颊,宣誓保护封臣()A.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一定的契约意义B.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C.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D.城市平民的力量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欧中世纪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阁下”“宣誓保护封臣”“宣誓保护封臣”,可见,封君封臣制下形成了封臣效忠封君,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一定的契约意义,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庄园法庭的职能,排除B项;庄园是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属于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平民力量增强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4.示意图能够简明扼要地表明史实之间的关系,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社会思想的变革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 D.工场手工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的出现,这反映的是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社会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题干材料与社会思想的变革无关,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指的是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排除C项;工场手工业发展表述片面,排除D项。故选A项。2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该法案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6.下列关于美国独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中,发生在1776年的是()A.来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托加大捷C.通过《独立宣言》 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答案】C【解析】【详解】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故发生在1776年的是通过《独立宣言》,C项正确;来克星顿的枪声发生在1775年,排除A项;萨拉托加大捷发生在1777年,排除B项;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在1783年,排除D项。故选C项。27.有观点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该观点中()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制共和国C.贵族专制的国家 D.君主专制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此后美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总统共和制,这正是其创新性的最重要体现,从而也为后来世界其他国家共和政体的创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故“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B项正确;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的政体,排除A项;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建立起了民主政体而不是专制国家,排除C项;美国不是专制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28.如图漫画创作于1789年,画面中央正在演奏风笛的是一个第三等级的城市平民,他手上牵着一只被驯服的狮子——国王路易十六()A.约克镇战役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789年”“第三等级”“国王路易十六”“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等级森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C项正确;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到1688年,排除B项;拿破仑帝国建立于1804年,排除D项。故选C项。29.有学者指出,“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A.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B.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C.压榨和掠夺了当地人民 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及所学知识,此观点认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废除了当地的封建制度,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B项正确;材料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欧洲的影响,不是对法国的影响,排除A项;C项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消极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欧洲被侵略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D项。故选B项。30.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了如表所示的信息,______处应填入的是()★时间:1848年★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事件:★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发表《共产党宣言》 B.出版《资本论》C.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D.建立巴黎公社【答案】A【解析】【详解】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据题干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的的信息可知,__处应填入的是发表《共产党宣言》,A项正确;出版《资本论》是在1867年,排除B项;成立国际工人协会是在1864年,排除C项;建立巴黎公社是在1871年,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共55分。31.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材料一:在地方上,秦实行①______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初,曾在各地分封了一批诸侯王,诸侯国与中央形成了严重的对抗,以至演变为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听命于朝廷,诸侯王的行政权被剥夺。同时,颁布②______,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说说两项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材料二:拓跋鲜卑仿魏晋以来的官僚体制,陆续吸收汉族士人进入北魏政权,并极力弘扬、发展儒学。唐朝“洛阳家家学胡乐”,制契丹文字,尊孔子,推动文化发展。自辽太宗后,辽朝开始采用中原的制度、文化、礼仪等,开始进行汉化改革,如施行三省六部制,推动了金朝文化的发展。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中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整理自冉诗泽等《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大一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中的实践研究》(2)概括材料二中民族交往的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材料三:时期史事元朝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置土官(也称土司,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西藏地区宗教领袖之一)为帝师,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明朝设置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各级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在西藏地区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内蒙古实行盟、旗制,在各自范围内享有按传统制度统治的权力。(3)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明、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共性。结合所学,列举清政府加强边疆管辖的其他史实。(4)结合所学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答案】(1)①郡县;②推恩令。共同作用:郡县制和推恩令都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2)内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汉化,学汉字,尊孔庙;唐朝学习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以及音乐等娱乐方式。意义: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相互学习,促进了民族融合。(3)共性: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来进行管理。其他史实: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西南地区;在台湾地区设台湾府。(4)认识: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在不断地完善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都不断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解析】【小问1详解】填空:①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①填郡县制;②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颁布了推恩令。故②填写推恩令。共同作用:郡县制和推恩都属于地方给管理制度,还从它们的意义分析即可,如,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和推恩令都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小问2详解】内容:通过材料“拓跋鲜卑仿魏晋以来的官僚体制,陆续吸收汉族士人进入北魏政权、发展儒学”、可归纳为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汉化,学汉字,根据材料“辽太祖时期,尊孔子,推动文化发展”、根据材料“辽朝开始采用中原的制度、礼仪等。金熙宗时,如施行三省六部制、祭孔子,推动了金朝文化的发展”可归纳为,尊孔子、尊孔庙;通过材料“唐朝‘洛阳家家学胡乐’,唐朝学习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以及音乐等娱乐方式。意义:根据材料“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中强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再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相互影响,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良好发展。【小问3详解】共性:通过材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置土官”、“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可归纳为元、明、清朝处理边疆民族关系都会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来进行管理。其他史实: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大规模改土归流。在台湾地区设台湾府。【小问4详解】认识:可从秦朝到明清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分析,如,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在不断地完善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都不断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32.史料•史实•史论材料一: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认识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类别。①石器②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③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④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⑤宋代《耕获图》⑥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宋)朱彧《萍洲可谈》(1)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写序号)任意选择其中一则史料,谈谈其研究价值。实物史料:______;文献史料:______;图像史料:______材料二:史书作者盛衰论《史记》①古今“未必尽同”,对于战国时期的变法,加以赞赏②“物盛则衰,时极而转”,是指在休养生息取得的繁荣表象下《资治通鉴》司马光③“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上许多动乱的爆发④用人不问亲疏,不讲门第,“举之以众,根据具体的功绩赏罚——摘编自《中国史学史》(2)将表格中横线处补充完整。中国古代史家认识到历史上“盛衰”转变有其原因,从上述表格中选取一个观点(④除外),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示例:④史学家认识到用人的重要性。宋代注重发展文教,科举制度的发展造就了科技发展、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材料三:在西方中世纪,神创论等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演变动力的基本观念。随着西方社会的思想解放、地理大发现、对非洲美洲民族文明的了解。以人的复苏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观念革新的阶段到来了。“史学思想又一次把人放在它的画面上的中心地位”,着力用人事而非神意的观点考察、解释过去。此时的史学家认为“历史是各部分不可分的有机体”,而且在空间上都应当是世界性的。——摘编自张井梅《16、17世纪历史进步观与西方史学》(3)依据材料三,概括16、17世纪西方形成的新历史观念。指出历史观念革新的时代背景。【答案】(1)①②;③⑥;④⑤。选择②: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说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出现并得到推广。(2)司马迁;选择①: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历史是各部分不可分的有机体”,人类历史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空间上都应当是世界性的;西方社会的思想解放、地理大发现、对非洲美洲民族文明的了解。【解析】【小问1详解】分类:结合所学可知,①②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属于实物史料;③⑥是古代书籍记载,属于文献史料;④⑤是古代的绘画作品,属于图像史料。研究价值:本题答案不唯一,任意选择一幅图片,分析其反映的历史史实及影响即可。如选择②: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说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出现并得到推广。小问2详解】补充: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观点及原因:本题答案不唯一,任意选择材料二中的四个观点,结合相应的历史史实进行说明即可。如选择观点①。结合所学说明为: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观念:根据材料三“以人的复苏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观念革新的阶段到来了。“史学思想又一次把人放在它的画面上的中心地位”,着力用人事而非神意的观点考察、解释过去。此时的史学家认为“历史是各部分不可分的有机体”,而且在空间上都应当是世界性的。”可知,16、17世纪西方形成的新历史观念是:“历史是各部分不可分的有机体”,人类历史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空间上都应当是世界性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三“在西方中世纪,神创论等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演变动力的基本观念。随着西方社会的思想解放、地理大发现、对非洲美洲民族文明的了解。以人的复苏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观念革新的阶段到来了。”可知,形成历史观念革新的背景有:西方社会的思想解放、地理大发现、对非洲美洲民族文明的了解。33.交通•交流•发展材料一:公元前212年,秦朝开始修建直道。建成后,一直使用到清朝中后期才逐步荒废。秦直道全长达700多公里;烽火台、哨卡和驿站等是为军事功能设计的。随着人口聚集,秦直道逐渐成为商贸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见证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秦直道——摘编自郭伟伟等《秦直道:2000年前的“高速公路”》(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直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秦直道的作用。材料二:元初陆上丝绸之路设置驿站不只为往来交通及贸易服务,更重要的是便于中央政令直达边陲,各地的情况也可迅速上奏朝廷。而中央政府承袭宋朝市舶司对海上贸易的监管方式,运载量有限。海上丝绸之路运载工具多为船舶,运载量非常大且节约时间。在纺织贸易中,而海上丝绸之路则以苏杭丝绸为主。元初海运瓷器量不计其数,但陆上丝绸之路所见元青花瓷则少之又少。——摘编自冯国昌《元初陆海“丝绸之路”及当代启示》(2)依据材料二,比较元初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大规模引种玉米、马铃薯、辣椒、番茄等作物,使清朝人口急速增长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