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英国《卫报》发表了物理学家霍金的看法:“对于我来说,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现在比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危险。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我们发展的技术______了自己的家园,但目前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护它。”霍金表示,远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希望,人类呆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数,霍金还曾经警告称,“地球上的生命因一场灾难而灭绝的风险正______,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核战争、一种基因工程病毒或其他危险,我认为,如果不能进入太空,人类将没有未来。”我们知道,自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经有50多年未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够,以目前的航天技术完成这种壮举可谓______。确实,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完成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目前的空间技术也无法______人类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长期生存。如果当下的人类想逃离地球,重现人类作为世界领袖的荣光,就必须回顾我们的过去,从历史中寻找未来的答案。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在我们的发展史上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B.我们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在人类发展史上,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C.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D.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摧残与日俱增劳师动众保障B.摧毁与日俱增劳民伤财保证C.摧残突飞猛进劳师动众保证D.摧毁突飞猛进劳民伤财保障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B.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实现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C.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D.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开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2、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C.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盛夏时节,城市夜色中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博物馆、美术馆开出夜场,音乐会从剧场开到草坪上,看午夜电影、听图书朗读,不仅各种“文化夜市”拉动了餐饮、交通和周边消费、服务,更可以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需求旺盛,给博物馆的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白天不懂夜的黑”,夜间博物馆别有一番味道。不同于白天的安静,不同于白天的视觉感受,()。伴随着大众文化需求越来越细,公共文化资源开夜场成为趋势,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仍处于试水阶段。一些博物馆虽然在“国际博物馆日”等时段开放过夜场,却并未形成常态。随着市民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势必呼唤各类文博机构开出夜场,用高雅艺术滋润人心,满足更高需求的文艺样式。博物馆开放夜场,让大众多一个文化去处,城市多一点文博味道。这是文化惠民的必答题。开放夜场能够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对提升公众文化艺术修养大有裨益。对于博物馆来说,通过优质的服务发挥自身在城市晚间的影响力,才能融入城市的晚间体闲和消费体系之中。对于城市而言,博物馆延长晚间开放时间,则回应了所在城市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的需求。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种“文化夜市”不仅拉动了餐饮、交通和周边消费、服务,更可以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B.不仅各种“文化夜市”拉动了餐饮、交通等周边和消费、服务,更可以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C.各种“文化夜市”不仅拉动了餐饮、交通等周边消费和服务,更可以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D.不仅各种“文化夜市”拉动了餐饮、交通等周边消费和服务,更可以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白天不懂夜的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婺源拥有鸳鸯湖、大鄣山瀑布、大游山、江湾镇等著名景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B.“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历来重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C.由水、红糖、花露水调配而成的环保酵素可以在小区内部就把部分可以利用的湿垃圾转换成“肥料”D.恰恰和公安局长的“淡定”的判断相反,这次打人的消息成为被多个新闻平台摘取的社会热点。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夜色是博物馆独特的美,为它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B.夜色的美是与众不同的,它的静使得博物馆更加神秘莫测C.黑夜的美独一无二,它变得热闹喧嚣,灯火通明D.夜色为博物馆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是博物馆独特的资源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金陵怀古唐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注释:冶城,春秋时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在今南京朝天宫一带;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郊;蔡洲:江中洲名,东晋陶侃、温峤曾起兵在此讨伐叛军;幕府,山名,东晋时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而得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潮水漫冶城,暮阳斜照征虏亭,诗人在荒凉之景中巧妙的把盛衰变化早现出来,紧扣题意,吊古伤今之情流露自然。B.颔联通过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的描写,表达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依然如旧,从而为下文议论感慨作准备。C.颈联转入议论,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揭示出历史兴亡的秘密,即“人事”才是历史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而非山川地形。D.前两联以与六朝有关的历史景象,暗示千古兴亡之变迁。后两联在怀古的基础上抒发议论,发表感慨,进而揭示主旨。2.请结合诗歌内容,指出诗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并简要赏析。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2)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3)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4)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__________,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凡事预则立,__________。(《礼记》)(8)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7、材料一: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吸收、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比如,为提升城市应对雨洪的“水弹性”,我国部分城市自2014年开始进入“海绵城市”试点,即对城市排水和集水系统升级改造,铺设渗水路面,增加市区水景和绿地的面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在下雨时能够渗水、蓄水、净水,同时又可实现蓄积雨洪的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取材于孙浩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2013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启动了“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不过,由于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在日本,地震频发的神户市将逃生避险功能纳入街道和公园的工程建设,将水、电供应系统从大型中央化改为小型社区化,用以分散风险从而强化社区的工程韧性;还通过引入年轻人群、举行防灾演习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社会韧性。而位处中国西部干燥多风地区的银川市,则通过湖泊湿地保护、小微公园打造、城市绿化廊道建设,以及在城市周围大面积种植耐旱沙生植物用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极大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生态韧性。(取材于梁宏飞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三: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发布了“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与提升抗灾能力相关的数据。比如某公园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主办单位可向城市数据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整合公交地铁到站刷卡人数、公园电子门票刷卡人数、公园周边汽车停靠数量等大数据并进行云计算,然后在各大社交平台实时发布活动中心区域及周边区域人流动态轨迹和游客数量变化,为个人安全出行以及主办单位预判风险、保障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过载、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美国卡尔索普建模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城市足迹”数据分析软件为例,输入“预测洪水风险”并确定研究区域,数据平台会迅速显示该区域的土地使用现状、人口数量、就业和住房面积等信息。然后单击运行风险和韧性分析的图标,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该区域处于洪水风险的地块面积、住宅单元、易受灾人群及其就业岗位等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构建规划模型、模拟相关场景并进行风险评估,能够为优化韧性城市规划方案提供重要参考。2016年联合国公布的《新城市议程》提出,城市发展的愿景是“可以在韧性和永续的城市和人类社区定居、生产,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繁荣”。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高韧性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可以让城市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活力。(取材于周利敏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B.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C.地震频发城市应注重提升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D.干旱多风沙的城市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生态韧性。2.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实时发布人流轨迹和人流量,保障活动安全进行。B.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可为城市应对多种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C.通过大数据分析软件模拟相关场景并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优化韧性城市规划方案。D.韧性城市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也符合联合国发布的城市发展愿景。3.围绕“韧性城市建设”,以上三则材料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出发,各有什么侧重?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这一问题的具体回应。它具有三个维度,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新时代应该塑造与弘扬的伦理与道德,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还是先进文化的表征。“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改革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释放,却也使资源与环境、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隐性矛盾逐渐显现。建立在单纯追求物质丰富基础上的幸福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幸福是物质生产丰富与精神生活愉悦的统一,“美丽中国”建设就是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从而将美的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以物质与精神共同美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整体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让中国变得物质富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善,既强调变美的过程,又突出美的结果,成就幸福的理想状态。可以说,生态整体繁荣是“美丽中国”的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美丽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美丽中国”的关系维度。“美丽中国”的内涵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美的对象,即让谁变美丽的问题;二是美的内容,即究竟怎样美丽的问题。美丽的对象是中国,这是广义的具有指向意义的地域代名词,其包含了中国地域范围内的人、社会与自然三部分。所以说广义上的“美丽中国”就是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与美丽的自然之统称。美丽的内容是从审美视域下审视中国的人、自然与社会,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双繁荣。“美丽中国”包含了特殊的主客体活动及人们需求的改变。审美意义上的社会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真诚相待,是公正、公平与正义的结合。客体的人、自然、社会在“美丽中国”视域下成为审美意义的客体,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物质积累过程中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与价值目标。“美丽中国”的文化维度。生态文化是“美丽中国”的文化形态,它包含了多层次的内容,涉及伦理、价值观、科技、教育、艺术、美学等范畴,其特征是生态学和谐共生的物质关系在文化上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协同共进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为文化上的意识形式就是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价值观、人与自然友谊关系的伦理。其实,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以和谐与协同的价值理念为导向,而这正是生态文化的主体内容。“美丽中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建,是置于一定器物形式上的意识提升,其实质是文化的进步和对文明的超越。(摘编自卢艳芹《“美丽中国”的三个维度》,《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4日11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美丽中国”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具有三个维度。B.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比生态整体繁荣更为重要。C.“美丽中国”的对象包含了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和美丽的自然三部分。D.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既重视物质也重视精神,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一分”结构,从三个维度逐层深入来展开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B.文章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分析了这样做的必要性。C.文章在论述“美丽中国”的关系维度时,围绕美的内涵从两方面来展开论述和分析。D.文章在论述“美丽中国”的文化维度时,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主体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人类与自然无法和谐共处、协同共进,“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就无法实现。B.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片面追求,不符合“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C.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就一定能形成审美意义上的社会。D.建设“美丽中国”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么建设中国”的问题。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材料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摘自《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初发夷陵①陆游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②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陕生活之后,奉诏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所作。②鹘:一种鹰类的猛禽。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景壮阔,气势雄浑,极尽点染之功,将一幅锦绣长江图展现在读者面前。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着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魄的危险,表明诗人已经走到绝境之中。C.颈联与颔联相互映衬,由远及近,由虚而实,将夷陵江面壮而奇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D.这首诗的写法很像杜甫的《登高》,杜诗妙在将立意恢弘与笔触细腻等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陆游这首诗也深得此中三昧。2.尾联说“今朝喜处君知否”,作者“喜”在何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敞十事。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三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帝再赐手诏,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着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元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B.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C.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D.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经”是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先秦古籍。B.手诏一般指帝王亲手所写的诏书,多不经别人草拟及颁宜等程序而直接下达受诏人。C.朋党原指同类人相互勾结,后为因政见不同相互倾轧、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统称。D.文正是古代文臣最尊荣的谥号,只有兼具文武略之功的人才能获得,如范仲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仲淹通晓儒学,倡导时事评论。他博通儒家经典,执经讲学不知倦怠;谈论国家大事奋不顾身,开创当时大夫的新风尚。B.范仲淹讽喻皇帝,心忧受灾百姓。江、淮、京东发生蝗旱,他婉劝皇上救灾,终使皇上感动;他前往赈灾,并上奏救敝十事。C.范仲淹主张改革,深受皇上倚重。他认为改革要雷厉风行,彻底革除积弊,曾上疏朝廷十事;皇上全部采纳,以诏书颁行天下。D.范仲淹抚恤边民,诸羌为宋效力。他做边官,犒赏羌族各部,签订条约,使羌族受命;又奏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使汉羌百姓回归。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2)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大学毕业生小明想利用业余时间依托自媒体平台发展第二职业。爸爸强烈反对,认为小明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做好会计本职工作,不要见异思迁。妈妈提醒小明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分透支身体。同学小丽则建议他勇敢跳槽,凭借自己的特长、爱好和数量可观的粉丝,好好经营个人“公众号”,在自媒体领域大显身手。而他的大学辅导员陈老师说,毕竟自媒体平台缺乏保障,作为长期职业有风险。“把自媒体当职业,靠谱吗?我该怎么办?”小明正为此事而苦恼。对于此事,小明的爸爸、妈妈、同学、辅导员有不同的看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请从小明的爸爸、妈妈、同学、辅导员这四个身份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阐述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身份,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D2.B3.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语言逻辑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对语境的前后文文意理解,注意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本题中,从语境分析得知,“所有这些”是对上一个分句“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的概括,“这些”作为指示代词应该紧跟所指代的内容;另外,A项“人类在我们的发展史上”语意不畅。故选D2.本题考查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第一处,“摧残”和“摧毁”都有加以破坏的意思,但后者程度重,语境强调危险与危害性大。第二处,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突飞猛进:形容进展迅速,不符合贬义的语境。第三处,劳师动众: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多指动用大批人力(含小题大作之意)。不合语境。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保障”作动词时,宾语常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保证”作动词时,宾语常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故选B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发展”与“航行”搭配不当;B、D项介词“以”残缺;另外,B项“实现”和“航行”搭配不当;D项“开展”和“航行”,搭配不当。故选C2、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首先观察漫画的内容,从图上来看,两个人物正向小船走去,船上的人正撑起长篙准备开船,树上一只鸟儿正对着人物离开的方向啼叫。A项,“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从图中看不出“小梅”“白马嘶”等内容;B项,“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图上根本没有“桥”,且“归来”说反了,应是离开;C项,“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偏离了画面的主题。故选D项。3、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积累有关标点符号的常见用法以及常见误区。本题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项,两个双引号中的句号应分别移到引号外,因为引文作为话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问号,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外面。B项,“说”后面的冒号要改为逗号。D项,“到底去不去呀”后面的问号应放在“小祖宗”后面。故选C。4、1.C2.B3.D【解析】
1.原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处是“不仅各种“文化夜市”拉动了餐饮、交通和周边消费、服务,更……”关联词与主语顺序不当;另一处是“餐饮、交通和周边消费、服务”并列不当,“餐饮、交通”从属于“周边消费、服务”。A项,“餐饮、交通和周边消费、服务”并列不当。B项,“不仅各种‘文化夜市’拉动了……”语序不当,各种“文化夜市”应移至“不仅”之前。“餐饮、交通等周边和消费、服务”并列不当。D项,“不仅各种‘文化夜市’拉动了……”语序不当,各种“文化夜市”应移至“不仅”之前。故选C。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题干中的“白天不懂夜的黑”引号作用是引用俗语。A项,特定称谓;B项,引用俗语;C项,突出强调;D项,表示讽刺;故选B。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上文说的是“夜间”的话题,根据话题统一的原则,应以“夜”为主语,排除C;根据语境强调的是“夜间博物馆别有一番味道”,“美”应是博物馆的美,AB强调的是夜色的美,排除AB。故选D。5、1.D2.(1)对比手法,历史上吴国的雄图霸业、东晋军事上的短暂辉煌和眼前满川波涛、夕阳日暮的荒凉形成对照,表达出对历史盛衰变迁的体察;(2)借景抒情手法,山川景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依然年年嫩绿,岁岁长青,为下文议论做准备;(3)用典故,尾联“后庭花一曲”,化用南朝亡国之君陈叔宝《玉树后庭花》,意在表明如果统治者一味沉溺于声色享乐,难免会亡国。(4)借古讽今手法,诗人借历史兴衰变迁在于“人事”,进而表达对当朝统治者奢靡腐朽生活的讽刺和批判。【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前两联以与六朝有关的历史景象”错误。前两联主要写眼前之景象,比如“潮满”“日斜”“新草绿”“旧烟青”等,虽然两联有涉及到历史上的名称,但不能说这是“历史景象”。故选D。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首联提及“冶城”“征虏亭”意在写往昔吴国兴盛。颔联写到“新草绿”“旧烟青”意在写现在的郊野荒凉衰败,二者构成鲜明对比。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对情景的描写中,在写景是嵌入感情。这种怀古诗往往把古今放到一起,或以古衬今,或以古鉴今。突出主题,表现诗人感慨之意。尾联“《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用典,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国亡,历史的教训并没有被后世记取。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诗含蓄地把鉴戒亡国之意寄寓于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借古讽今,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而不是为了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表达对当朝统治者奢靡腐朽生活的讽刺和批判。【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6、野芳发而幽香则素湍绿潭辩乎荣辱之境呕哑嘲哳难为听舳舻千里一片神鸦社鼓不预则废操千曲而后晓声【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幽、湍、辩、嘲哳、舳舻、预、废。7、1.B2.A3.①材料一,从解决困扰城市雨洪内涝建设海绵城市的角度,侧重说明应当从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突发风险的思路。②材料二,从不同国家的城市韧性规划和建设的角度,侧重指出每个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韧性城市建设策略。③材料三,从大数据在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角度,侧重表明信息技术可以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支持。【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概念的等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错,原文“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可知应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并未提及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A项,“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错,原文“主办单位可向城市数据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整合公交地铁到站刷卡人数、公园电子门票刷卡人数、公园周边汽车停靠数量等大数据并进行云计算”,可知是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整合大数据,并非大型活动主办单位,选项张冠李戴。故选A。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此题要求回答“围绕‘韧性城市建设’,以上三则材料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出发,各有什么侧重”,材料一“为提升城市应对雨洪的‘水弹性’,我国部分城市自2014年开始进入‘海绵城市’试点,即对城市排水和集水系统升级改造,铺设渗水路面,增加市区水景和绿地的面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可概括出“从解决困扰城市雨洪内涝建设海绵城市的角度,侧重说明应当从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突发风险的思路”;材料二“由于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可概括出“从不同国家的城市韧性规划和建设的角度,侧重指出每个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韧性城市建设策略”;材料三“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过载、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高韧性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可以让城市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活力”可概括出“从大数据在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角度,侧重表明信息技术可以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支持”。【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8、1.D2.A3.C【解析】1.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注意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美丽中国,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说法错误,以部分代整体。原文为“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人的全面发展比生态整体繁荣更为重要”的说法错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说“生态整体繁荣是美丽中国的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美丽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文中并没有比较两者孰轻孰重。C项,“美丽中国,的对象包含了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和美丽的自然三部分”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应该是“广义上的‘美丽中国’”才包含这三部分。故选D。2.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从三个维度逐层深入来展开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说法错误,文章的三个维度不是逐层递进的,而是并列式的。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表意绝对。原文“审美意义上的社会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真诚相待,是公正、公平与正义的结合”,这与“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9、1.D2.D3.A4.①材料一采用例证法,内容充实。草《功夫熊猫》《花木兰》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②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后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5.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想与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解析】1.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A项,说法绝对,“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错误。依据原文“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需要……”只能说明其是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B项,无中生有,“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错误。原文是“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并未说“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项,说法绝对,“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错误。原文是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可见文中只是说有条件借助数字化来传播,另外需要的条件还有扩大国际国内的视野、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实现突破(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等。D项,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D项,曲解文意,“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错误。依据“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可知,材料二并未指出“鲁迅式‘盗火者’”的不足。故选D。3.本题考查理解概括各则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是概括每一段材料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A项,曲解文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错误。原文写“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故选A。4.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这类的话语必不可少。材料一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子,把例子列举出来套用术语明确论证的中心“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支撑”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例子有: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和《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材料二用的论证方法有多个,第一个是举例子:中西方文化的事实,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的观点是: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第二个是引用,首先用批评家的话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时代的影响;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最后以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的某些概念来证明传统文化对工业社会的影响。第三个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分析“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从而证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态度。可见方法上与材料一的单纯不同,论证方法多样,综合运用。5.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连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题干为“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请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如何创新发展”,问题是找传播、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依据材料一“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可从技术运用的创新和国际影响的发展两方面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以及材料三中“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可从从传统文化本身及其继承性方面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三“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方面进行概括。【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10、1.B2.①初出峡谷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首联写诗人经过三峡时惊心动魄的情景,当“过尽百滩”,眼前“山平水远”的景象,那种豁然开朗、充满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②对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颔联描绘了夷陵江面江天一色,苍茫一派的壮阔景色,颈联摄取了江面上“鹘飞鱼腾”美丽奇特的画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③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之情。诗人十年间不被朝廷重用,报国无门,此次奉诏东归,往临安廷对,或许能向皇上倾吐报国的襟怀。所以高唱“三丈黄旗舞便风”,抒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之情。【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着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破的危险,表明诗人已经走到了绝境之中”错误,“失途穷”意为“失穷途”,是指出峡之后路途坦荡。故选B。2.本题考查鉴赏诗人思想感情和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意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写作背景及注释,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回答本题,应先读懂诗句内容,然后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意象进行分析。注意回答手法,一定先要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点明诗人的情感。尾联说“今朝喜处君知否”,问作者“喜”在何处?需从文中找到作者因何而喜,结合全诗回答是如何体现这一情感的。“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一句描绘出江水奔涌而出,一泻千里,一片苍茫开阔的景色;站在船头,江天一色,给人“地辟天开”之感。这是初出峡谷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联系“百滩过尽失途穷”看,“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描绘了夷陵江面江天一色,苍茫一派的壮阔景色,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今朝喜处君知否”这里“喜”的应该是指下句“三丈黄旗舞便风”,从全诗意境看,应该是指诗人自己正身担大任,要有一番作为,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之情。联系注释看,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陕生活之后,未被重用,此次奉诏东归,往临安廷对,或许能向皇上倾吐报国的襟怀。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时候,展现出的是一种苍茫自然的景致,采用的是由远及近的方式,将眼前的景色与远处的景色结合起来,在运用想象的方式,展示出人生的追求和自己的抱负,突出内心的喜悦感受。11、1.B2.D3.C4.(1)(范仲淹)曾经把自己的俸禄让出来,供养天下游学的读书人,以至儿子们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安然自若,不以为意。(2)但是他的改革措施没有能够逐步推行,改革涉及面太大,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无法实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昼夜不息”中,“昼夜”是“不息”的状语,承前省略主语“范仲淹”,故前面停顿,排除A;“至以糜粥继之”,“至”,以至于,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往往用于句首,排除D;“人不能堪”,“人”是本句的主语,排除C。本句译为:年幼时就有志向节操,师从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得厉害,用冷水浇脸;食物不够,以至用稀粥充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觉得艰苦。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D项,“只有兼具文武略之功的人才能获得,如范仲淹”说法错误。“只有兼具文韬武略之功的人才能获得”错,得此谥号的是政绩突出受人敬仰的文臣。故选D。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C项,“他认为改革要雷厉风行,彻底革除积弊”说法错误。范仲淹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故选C。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推”,推让,此处指让出;“食”,给……吃,供奉;“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第二句得分点:“更张”,重新张设,比喻变更或改革;“规摹”,规模;“行”,实行。【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范仲淹,字希文。年幼时就有志向节操,师从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得厉害,用冷水浇脸;食物不够,以至用稀粥充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觉得艰苦。考取进士,做广德军司理参军。因晏珠举荐,担任秘阁校理。范仲淹通晓《六经》,精通《易》学,求学的人大多向他求教,他手捧经典答疑解难,不知疲倦。他曾经把自己的俸禄让出来,供养四方游学的读书人,以至儿子们要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安然处之。他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往往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担任右司谏。这年发生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派遣官员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就问皇上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逐条陈述救治政弊的十事。元昊反叛时,范仲淹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第二年正月,上奏请求修筑承平、水平等要塞,逐渐招回流亡百姓、羌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当初,元昊叛乱时,暗中诱使归附宋朝的羌人帮助自己。范仲淹到任后就奏请巡视边境,他以皇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给他们订立条约,羌族各部都接受了诏命,自此开始为宋朝效力。范仲淹作将领,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诚接纳,信任不疑,因此西夏军队也不敢轻易侵犯他的辖区。皇上当时正决心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的大事,范仲淹对人说:“皇上对我信用至极,不过做事情总有先后,长期积累的弊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皇上再次赐给亲笔诏书,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皇上正信任范仲淹,全部采纳他的意见,凡应该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去。当初,范仲淹因触犯吕夷简,被放逐多年,士大夫各持一方见解,互相指对方是朋党。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滥授官职的人,考核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但是他的改革措施没有能够逐渐推行,改革涉及面太大,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无法实行。等到按察使出巡,许多问题被检举弹劾,人人都对(范仲淹的改革)不满。恰逢范仲淹病情严重,请求调任颖州,还没到任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四岁。朝廷加赠他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起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久。12、参考范文深思慎取,成就人生得知我校的优秀毕业生小明同学想要发展第二职业,作为辅导员老师,我深感欣慰。他勇于开创人生的奋斗精神,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蓬勃朝气。同时,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有一些想法,供小明以及和他一样面临相似职业选择的大学生们探讨,希望大家深思慎取,成就精彩人生。自媒体行业缺乏保障,存在较大风险。依托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自媒体行业,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较多的就业选择,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具有不稳定性。各种自媒体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前几年流行博客、微博,最近又出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等。各种平台往往红过一阵子就衰落下来。再比如,有的人可能一夜之间爆红,跻身网红行列,但没过多久他们就会被人淡忘,如昙花一现。由此可见自媒体行业存在较大风险,需要仔细考虑,谨慎做出选择,切勿急躁冒进。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做到扬长避短。虽然人们常说兴趣是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 2025年度大学生学习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2025年音乐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范例
- 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024年
- 医院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劳动力进场与需求计划
- 小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
- 《塑胶模具知识》课件
- 《塑料模具与设备》课件
- GB/T 45008-2024稀土热障涂层材料锆酸钆镱粉末
- 经理与领导人员管理制度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招聘46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物理实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沈阳理工大学
- 高血压课件教学课件
- 孕期常见症状及处理课件
- 应用数理统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
- 《2025酒店预算的进与退》
- 肺癌的介入治疗护理
- 大国三农II-农业科技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