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另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HCl、CaCl2、HNO3B.FeCl3、NaOH、Na2SO4、KClC.K2CO3、KOH、Na2SO4、BaCl2D.KNO3、HCl、NaOH、MgCl22.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实验顺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①甲+乙有气泡生成②甲+丙有沉淀生成③丙+丁有沉淀生成④乙+丙没有现象发生A.CaCl2 B.AgNO3 C.HCl D.Na2CO33.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60°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若将2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C(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丙C.若甲物质为硝酸伸,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D.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提纯甲的步骤是①溶解,②加热浓缩成热饱和溶液,③降温结晶,④过滤,⑤冷水洗涤,⑥干燥4.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石蕊反应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C.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5.如表的实验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选项目的方法A鉴别铁粉和氧化铜加水B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C除去CO2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NaOH固体的干燥管D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加K2CO3溶液A.A B.B C.C D.D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积土成山7.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珍珠B.冰水C.酱油D.空气8.下列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CO2(O2)——通过灼热的Cu网B.C(Fe)——加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C.CO2(CO)——点燃D.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9.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正确的是()A.芒果苷不属于有机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芒果苷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每个芒果苷由48个原子构成10.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1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 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12.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垃极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019年4月18日到20日,三集纪录片《黔茶》走进了CCTV科教频道。天地造化,贵州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都匀毛尖、遵义红、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等优质茶叶品牌,也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已知茶叶中的茶多酚(C17H19N3O)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茶多酚共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茶多酚的选项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A有机物B氧化物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14.如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A描述的是t2℃时甲物质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不考虑水分的损失,将170g该溶液降温至t1℃,此时析出晶体______g.A、B、C、D四个点所代表的4种甲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①A>C=D>B②A=C>B=D③A>B>D=C④A>B=D>C.1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2Cl2个氮分子Al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16.(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______;②二氧化氮分子__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__;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__________;“4”表示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小组为验证“复分解反应条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甲实验中,能够证明稀硫酸跟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2)乙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3)检验丁实验中所加入的Ba(OH)2溶液是否过量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4)将上述实验结束后4支试管里的剩余物倒入同一只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下图:为确定红色溶液a的成分,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18.(1)以下是小红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完成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过程(如如图所示)。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红得了3分。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C.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E.洗涤仪器,整理桌面(2)为探究CO2和NaOH溶液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小红和她的兴趣小组小伙伴设计出了如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装置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某同学质疑小红她们的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浓度,将一定质量的盐酸滴加到装有25g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直到不在产生气泡为止。过滤,分别得到滤渣的质量5g和滤液质量111.2g。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g;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Na2CO3溶液与稀硝酸、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稀硝酸、稀盐酸,故不加其它试剂不能鉴别。
B、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无法鉴别Na2SO4、KCl,故不加其它试剂不能鉴别。
C、BaCl2与K2CO3、Na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OH、MgCl2,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白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溶液;再将过量的NaOH、MgCl2分别滴加至加入稀盐酸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镁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2、D【解析】
将这四种物质两两反应: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反应现象:甲+乙有气泡生成,说明甲乙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乙+丙没有现象发生,说明丙是氯化钙;那么甲是碳酸钠、乙是盐酸,则丁是硝酸银。故选D。3、C【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6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可知,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故A正确;B、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将2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C(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丙,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甲为硝酸钾,但丙不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物质,20°C溶解度小于1g,与丙不相符,故C错误;D、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提纯中的步骤是①溶解,②加热浓缩成热饱和溶液,③降温结晶,④过滤,⑤冷水洗涤,⑥干燥。故D正确。故选C。【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D【解析】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酸;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铵态氮肥;但有可能是氮肥,如尿素;C.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后生成气体逸出;如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因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选D5、B【解析】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铁粉和氧化铜均难溶于水,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目的。B、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NaCl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目的。C、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目的。D、Ca(OH)2能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6、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水滴石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火烧赤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刻舟求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积土成山,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7、B【解析】
A、珍珠是由碳酸钙、碳酸镁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冰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酱油是由水、氯化钠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8、C【解析】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二氧化碳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水,碳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符合题意;D、过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9、C【解析】
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详解】A、芒果苷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B错误;C、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8):(16×11)=228:18:176,可见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选项C正确;D、芒果苷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是对化学式意义的考查,重点是从宏观与微观进行的设计,抓住化学式反映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A、白酒具有酒的芳香气味,矿泉水没有气味,可以鉴别,该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B、相互刻画,硬度较大的是黄铜,较小的是铜,可以鉴别,该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C、纯碱和小苏打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该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D、硝酸铵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该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故选C。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1、A【解析】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故选A.12、B【解析】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故正确。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要适度使用农药化肥,故错误。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故正确。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又能防止酸雨的发生,故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四(或4)21∶8AC【解析】
有机物是一种含碳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茶多酚化学式为C17H19N3O,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茶多酚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A、茶多酚是一种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B、茶多酚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正确;C、茶多酚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C正确;D、茶多酚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故D不正确。故选AC。【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14、33.3%饱和20③【解析】
由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的的增加而增大。【详解】(1)在t1℃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溶解的甲的质量为50g,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溶解度曲线图上的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故点A描述的是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若不考虑水分的损失,将170g该溶液中溶质为70g,降温至t1℃,溶质为50g,故析出晶体。(3)A、B、C、D四个点所代表的4种甲物质的溶液中,A点的质量分数为,A点的质量分数为,则溶质质量分数A>B,C、D两点的溶质质量相同,溶剂质量相同,则溶质质量分数C=D,B的溶解度曲线在D的上面,故B>D,故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D=C,故选③。【点睛】15、(1)两个氯原子;(2)2N2;(3)铝离子;(4)2O1.【解析】试题分析:(1)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Cl表示两个氯原子.(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Al3+可表示铝离子.(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2O1.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6、2HNO2OH甲烷分子的个数为2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解析】
(1)①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的是原子个数,故2个氢原子表示的是2H;②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个数,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二氧化氮分子表示的是NO2;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由于1个氢氧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故可表示为OH﹣;④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2)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的分子个数,故“2”表示的是2个甲烷分子;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4”表示的是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取样,加入少量Na2SO4溶液取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解析】
(1)甲试管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作为反应物,逐渐减少,从而使溶液的碱性变弱。而试管中的酚酞遇碱变为红色,而氢氧化钠被反应,则能观察到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无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3)检验丁实验中氢氧化钡是否过量,可以取样,并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因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钡沉淀,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故答案为:取样,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4)四支试管充分混合,产生了无色气体,则为丙试管中的碳酸钠和甲试管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科版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64
- 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691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63
- 2024年外研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296
- 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英语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21
- 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728
- 2024年沪教版第一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25
- 2024年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39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172
- 2024年度智能快递柜设备投放与维护服务合作协议3篇
- 检验检测服务公司市场研究与市场营销方案
-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 股东协议明确约定投资人不参与经营管理
- 丹麦门萨权威IQ测试(附参考答案)
- 电气试验110kV交接试验细则
- 外立面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79页)
- 汽车吊接地比压计算
-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三册 13.5能量量子化 课件(共18张PPT)
- 沟槽管件尺寸对照表
- 美术教案雄伟的塔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