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计划_第1页
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计划_第2页
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计划_第3页
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计划_第4页
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政治其次三轮复习支配

高三政治其次轮复习和理科不同,政治科成果仍旧有较大的提高的空间,假如在其次轮复习中,学生能细致刻苦、勤奋好学、驾驭科学的方法,政治成果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所以,必需从看法上重视,切忌浮躁、务必踏实。

(一)二轮复习时间:2013年3月至4月,共两个月。(二)二轮复习目标: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各种题型解题实力、适度关注热点。(三)二轮复习内容:整合基础学问、构建体系;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和训练;若干热点专题复习。(四)二轮复习基本原则:专题复习、发展实力,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五)二轮复习基本思路:专题引领,主干构建,立足实力,综合提高。(六)二轮复习课模式:以学科内专题复习为主,做到与一轮复习的有机连接。按专题学问体系构建——基础学问过关——高考方向预料及对应题目训练——练习讲评、纠错、总结及方法指导——适度关注热点思路绽开教学。

详细复习支配如下:

1、搞好学问专题复习,接着狠抓基础学问

(1)夯实基础,整合学问,构建体系。

其次三轮复习不是其次遍复习,决不能搞简洁的重复。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基础学问的记忆和理解,达到娴熟驾驭。其次三轮复习的重点是基础学问的体系性和综合性,达到会整合学问、综合运用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一轮复习后,学生所驾驭的学问体系性、综合性是不够的,其次三轮复习要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学问体系分为大体系和小体系,大体系是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的学问体系,主要按单元和课的结构形成,小体系是按考点学问之间内在联系构建形成。我们在复习中应多构建小体系,让学生多驾驭小体系,再由很多小体系整合为大体系。要让学生对每一个学问点都放在学问的系统中来把握,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融会贯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依据题目的设问,正确运用学问,多角度、多层面地整合学问,敏捷地迁移学问,在题目规定的情境问题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着重抓好主干学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学问,其次轮复习的重点仍旧是抓基础学问,这是高考备考复习的基本原则,必需毫不动摇地坚持。其次轮复习时间短,不行能像第一轮复习时那样按课、节、框题逐一复习,学问范围到边到沿,不留空白。其次轮复习要突出主干学问,高考试题主要是针对学科主干学问的考查,一是考查学生的娴熟程度(包括记忆和理解),二是考查学生对主干学问综合运用的实力。

主干学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教材角度来看的主干学问即教材的重要概念、基本理论观点和重要原理。另一方面是从社会热点角度来看的主干学问,凡是能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的基础学问都是应着重驾驭的主干学问。因此应结合《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以课本为依据,把教材的主干学问和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主干学问分别找出来,确定每课的主干学问,在此基础上明确主干学问的层次要求。对主干学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背诵如流。

在基本熟识课本的状况下,有必要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课本学问,本着理解热点、解决问题的目的,将学问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结合热点专题归纳课本理论,打破教材原有依次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学问,选择最有利于该学问运用的角度,跨框、节、课甚至跨学问体系地进行学问梳理,结合热点专题对主干学问开展“立体式”的复习。

(3)要重视教材,抓纲务本。

所谓“抓纲”,就是要“吃透”考试说明。所谓“务本”,就是要重视课本。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学问的支点,这就是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一切试题都是课本学问的深化、扩展和推移。

在复习课上,肯定不要抛开课本复习,再好的学案,再好的复习提纲也代替不了课本。问题探究和题目解析时,所运用到的学问都要回来教材,都要往教材上靠,在教材中“寻根”。联系社会热点时,要明确课本学问是相识理解现实热点问题的“工具”,也要在课本中为热点问题“寻根”,找出与教材的结合点,运用课本中的理论学问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总之,熟识教材,把握教材,以牢靠娴熟的基础学问适应高考之千变万化,这才是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尤其是后期复习更应回来课本。

2、搞好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1)找准社会热点,形成热点专题。时政专题的复习要留意选取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专题,不能多而杂。社会热点问题有的适合于主观性试题,有的仅适用于选择题,要有所选择和侧重。适合主观性试题的要加大力度复习,形成热点专题,适合选择题的要相对用时较少,点到为止。选择社会热点专题要留意两点,一是党和国家产前的重大方针政策或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二是与教材基本学问能够结合并有亲密联系的问题。

(2)热点专题要精炼、规范、实效。时政热点的专题不要搞得太多,一般不超过10个。对热点的讲解不宜讲的过多、过细。老师对热点背景材料要进行整体介绍,讲重要意义、讲大致梗概、讲典型案例、讲关键词语,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以简洁的方式了解热点的全貌。发给学生的热点专题材料,也要简明扼要、脉络清晰、设置问题、落实要点。这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驾驭,假如给学生的热点专题内容庞杂、太多太细,学生就会产生畏难心情,影响学习效果。

(3)对时政热点中的关键词要加以落实,让学生牢牢记住。主观性试题的解答主要是把教材学问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来组织答案要点。对时政热点中关于中心文献或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一些权威性、经典性、核心性、代表性的关键词语,老师要重点和反复强调,肯定要让学生强化记忆。高考阅卷时,在相关的题目中,考生只要是答上这些关键词语,就成为答案的亮点,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3、重视课堂教学,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其次轮复习课要“坚持五主”原则,即: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其中,前两个是复习课的形式、中间两个是内容,最终一个是方法。要落实“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就要做到课堂问题化,实质上也就是课堂题目化。

(1)复习课要落实到题目,提高学生的应试实力。其次轮的复习课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学问专题复习课;热点专题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为了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应试实力,这三种类型的复习课都要落实到题目上,把问题的探究与学问的复习融为一体。

——学问专题课要落实到题目。依据高考先进地区的做法,学问专题复习课的过程一般是:①明确考点;②依据考点把教材相关的学问点形成学问体系;③检查提问学生对主干学问的记忆和理解。④每个主干学问落实到1-3个高考题或经典题上,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对高考例题进行探究分析,落实和巩固学问,让学生熟识高考试题的特点,学会审题和答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审题和答题的实力。然后再复习下一个主干学问,再引用1—3个高考例题。对例题的处理不是仅仅靠老师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思索和探讨,然后提问学生,引导着学生构建答案要点。⑤最终,依据本节课复习的学问专题再出部分训练题,让学生课下完成。

——热点专题课也要落实到题目。热点专题课过程一般是:①介绍热点专题的宏观背景;②列出反映热点专题内容的几个案例或情境材料,提出情境问题;③师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学问建构;④探讨分析解决问题的答案要点;⑤尝试对问题探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回答。用这样的方法,一节课就可以解决一个时政热点专题。

——试题讲评课也要落实到题目。这是纠错补漏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对错题进行统计,找准错因,进而展示解题思路,找到自己的弱点,老师再通过重点点拨,指导方法,进行变式训练,刚好反馈矫正,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实力。

试卷讲评课不讲多数学生都会的题,只处理学生做错的题。每个错题都提问学生选错或答错的理由,从学生做错的理由中了解学生的学问或实力缺陷,然后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最终,再补充一部分和错题相像的题目让学生训练。课下让学生只做自己的错题交作业,让每次考试或训练都使学生完成“高分卷”。

讲评课决不能简洁的对对答案、改改错,而是要对典型错误重点剖析,要总结答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纠错一道题,解决一类题”。讲评课可按如下程序操作:“摸清学生底子——分析整理——错题归类——选准典型错例——分析错因——理顺学问回来——形成解题思路(点拨解题方法、归纳解题规律)——补救训练——学问迁移”。

(2)课堂讲解要精讲,不宜过多过细。我们很多老师上复习课还是以讲为主,大量的时间用到讲上,学生被动机械地听讲。一堂课,老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效果并不好,学问得不到落实,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如过眼烟云,剩不下多少。“满堂灌”虽然有些作用,但绝不是先进的教学方法,讲的很多内容都是教材上有的、学生已会的,效果绝不会比让学生多记忆、多思索、多活动好。

(3)课堂上老师要拿出肯定的时间,用于检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理解和记忆。这不仅是第一轮复习的任务,也是其次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对于主干学问的基本内容肯定要让学生背得烂熟,其次阶段复习,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绝不允许再拿着教材念,老师要随时运用各种方式(如提问、爬黑板、写纸条、集体默写、集体背诵、做填空题等)检查学生识记的效果。对于热点问题的关键句子,也要着重强调并要求学生背过去。上课不仅要检查学生的记忆,还要检查学生对学问的理解,检查学生理解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针对这一学问点举例说明,只要能举出恰当的例子,就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就不必要再费时讲解了。

(4)课堂教学肯定要形成师生互动。课堂要给学生留出时间用于思索,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要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向老师提出质疑,主动站起来(而不是被点名)回答问题,要多组织学生对问题绽开探讨,尽量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高效的课堂要做到: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

(5)做好课堂笔记,抓好学生的落实。要培育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学生的学习笔记是复习的重要资料,作用特别突出。对基础学问和热点问题的规范性表述,对增补的新学问的表述,对老师讲课的亮点,对教材学问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键词、经典语言,对细心设计学问体系的板书、对题目的答案要点和审题解题的方法技巧等内容都要督促学生落实到笔记本上,并常常复习,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脑子里。

4、强化训练,提高考试做题的实力

(1)精选试题。对试题的选择要留意两点:一是典型,二是新。“典型”,主要是要引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练习,使学生熟识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答案要求。“新”,就是选取反映最新社会热点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这样才是最有效地实现教材学问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提高复习效果。激励老师们刚好引用最新的热点材料,创设情境,从多角度提出设问,编成原创性题目。

(2)训练要限时、定量。阅读和答题速度慢,很多学生题目做不完,是高考丢分的一个重要缘由。无论是课堂做题还是考试训练肯定要限时,严格把关,目的使学生在高强度的思索中和快速书写中提高答题速度,适应高考的惊慌气氛。一课时的训练量,以文综试卷中政治试题的量为相宜,模拟考试要严格按高考的时间规定训练,到时交卷,决不拖延。

(3)强化对答题规范化的训练。语言不规范、书写太潦草、字迹不清晰是高考丢分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牢记“细微环节确定成败,规范就是分数”的至理名言,对学生在答题的布局合理、字体工整、要点条理、层次清晰、运用政治术语、规范涂卡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

(4)做好题型专题的复习工作。对高考的各种题型不熟识;不会审题,不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要求,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不熟识;读图、识图、在数据图表中获得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较差等等,都是学生高考失分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需做好题型专题复习的工作,最好上几节题型专题课。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题干来看,主要有:文字材料题、数据表格题、图形图表题。要把这三种形式的题目,搞成三个专题,结合着例题给学生讲题型特点、讲答题方法和技巧,然后再进行专题训练。例如,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从情境材料和设问中获得和解读有效信息,如何把试题信息与教材学问挂钩,如何运用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运用社会热点经典语言、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等等,多做这样的指导,使学生熟中生巧,触类旁通。

(5)用好“错题本”、答好“满分卷”。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找出错因缺陷、明确标准规范,常常记、常常看,考后记、考前看,熟记在心。对月考、周考中做错的题,要让学生重新做一遍,老师再改一遍,使每一次考试都是高分,使学生对自己充溢信念。

(6)搞好变式练习。对好的题目,不能练过就放在一边,不再过问,要换新的情境材料,或者换考查角度,变换设问,予以改造创新,再让学生练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培育学生思维的周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5、加强高考探讨,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重视对《考试说明》的探讨。老师们要细致探讨、解读高考大纲及其说明,这是复习备考不容忽视的环节。第一,要探讨考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即考查学生的实力目标,包括四个方面:获得和解读信息的实力;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实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实力。这四种实力又分别分为三个层次,考试说明规定的很细。教研组肯定要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下大力气探讨、探讨这一问题,要探讨它的含义,要探讨它在高考题中的体现,要针对这四种实力精选试题或编制试题来训练学生。其次,要探讨考试内容与范围,以此构建学问体系,要探讨考纲内容的增加点和删除点,调整复习内容。第三、要探讨考试说明中的样题,搞好题型专题的复习工作。

(2)尽量搜集和探讨高考信息。接近高考,可从报刊、杂志、网上、各种高考研讨会、先进地区学校的试题中获得大量的高考信息,对这些信息要进行细致地探讨、筛选、从中把握出高考的动向和命题角度,把有效信息用于指导我们的备考复习,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应当坚持以下几条原则。第一,主题性原则。题目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某个模块、某个单元的主题,题目所供应的情境材料是有利于解决主题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整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基础学问,来解决问题。其次,“三贴近”原则。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第三,留意情境问题的考查。题目的设问是依据情境材料中的问题而设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情境中的问题,是详细的、实际的问题,而不是大而空,特别宽泛,特别成人化的问题,甚至材料和问题两张皮。第四,命题设置的内容留意在观点和价值标准上。试题考查的内容和考查的目的应侧重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或某一模块中重要的观点和价值标准,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着正面的引导,思想政治课的考查在这一点上应当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第五,时代性原则。命题应当体现最新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特点,体现最新的国家意志和舆论导向,体现最新的社会热点和大众关注,而不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贯制,把以前的题目拿过来改改再用。

(3)细致探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一是探讨近三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文综试题的特点,增加命题、选题、做题的针对性。例如,近三年文综非选择题在社会热点问题的宏观大背景下,供应详细的热点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情境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这种“小切口”设问,以小的视角、详细的事例体现大的时代精神和要求的形式,就是高考试题的一个典型特点。有些题目的情境材料,看起来不是热点,但细致分析起来属于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背后反映的仍是大的时代热点背景。

二是探讨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各种题型、设问方式、组织答案的逻辑思维方式,加强审题与解题方法的指导。我们要结合参考答案,细致探讨命题者的思维方式,把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文综试题的参考答案来看,答案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课本学问,二是材料信息,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考的都是主干学问和基础学问,一点也不偏,重要的得分点考生往往不能够抓住。材料要用足,用得越充分越得分,特殊应当留意的是,材料中的信息有时就是答案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材料的运用率与得分率成正比关系,这是做非选择题能得高分的一条阅历。要会“愚公移山”,活用材料。训练学生学会把材料供应的有效信息(关键性的句子和词语)与课本学问联系起来,找出相关学问点,组织答案要点。附:复习进度支配周次复习内容备注第一周(2月26日专题八文化的作用和发展5课时其次周(3月3日专题九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5课时三月月考第三周(3月10日专题一生活与消费5课时第四周(3月17日-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周(3月24日专题三收入与安排第六周(3月31日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七周(4月7日专题五公民与政府第八周(4月14日专题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九周(4月21日专题七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第十周(4月28日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相识论第十一周(5月5日专题十一唯物辩证法第十二周(5月12日-专题十二历史观与价值观第十三周(5月19日第十四周(5月26日第十五周(6月2日-第十六周(6月9日第十七周(6月16日-第十八周(6月23日第十九周(6月30日-其次十周(7月6日-7月12日)时

间复

容备注3月1日—3月7日专题一生活与消费4课时月考考试3月8日—3月14日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三收入与安排5课时检测3月15日—3月21日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课时综合检测3月22日—3月28日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

专题六为人民服务的政府5课时检测3月29日—4月4日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易先带)5课时综合检测4月5日—4月11日专题九文化的作用与创新4课时模拟考试4月12日—4月18日专题十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4课时综合检测4月19月—4月25日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相识论5课时检测4月26日—5月2日专题十二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4课时综合检测5月3日—5月9日专题十三

相识社会与价值选择4课时模拟考试5月10日一5月16日专题十四民族理论4课时综合检测5月17日5月23日时政课6课时5月24日一5月30日学科内综合检测

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6课时5月31日一6月6日回来教材心理辅导适当的综合训练

说明:(1)每一个学问专题都必需配有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及相应的训练题;

(2)每一次的检测和考试都必需是综合性的,留意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

(3)试卷分析和讲评课不能超过一节课;

(4)各备课老师应提前备好自己相应的专题复习课并写好讲义、做好课件,提交备课组探讨探讨,进行修改后定稿,再进课堂。五、复习进度:附:政治其次轮复习专题内容支配表:时间课时

学科模块内容《经济生活》模块细分专题专题一生活与消费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三收入与安排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生活》模块细分专题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专题六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5周3.5-3.11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专题八当代国际社会《文化生活》模块细分专题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8周3.26-4.1《哲学生活》模块细分专题专题十三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专题十四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第9周4.2-4.8专题十五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十六相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综合检测时政专题其次轮小结

说明:(1)每一个学问专题都必需配有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及相应的训练题;

(2)每一次的检测和考试都必需是综合性的,留意选题的针对性、实效性;

(3)试卷分析和讲评课不能超过一节课;

(4)各备课老师应提前备好自己相应的专题复习课并写好讲义、做好课件,提交备课组探讨探讨,进行修改后定稿,再进课堂。其次阶段:三轮综合复习和强化训练阶段(2013年5月1日—2013年6月6日)一、指导思想:查漏补缺,完善学问体系;强化训练,提高应试实力。学问健全,实力健全。要有肯定量的适应训练,既要关注成果的提升,更要关注学生应试的心理素养,把每场考试当做高考,养成适应自己的应试习惯。在复习设计上要不断设置兴奋点,让学生思索、探讨、分析,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目标任务:分析时政,提高实力。通过高考模拟试题,以考、讲、评、拔、补等形式,查漏补缺,攻克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