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_第1页
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_第2页
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_第3页
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_第4页
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1.本文概述《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南美白对虾这一全球养殖业中的明星物种——凡纳滨对虾(学名:PenaeusvannameiBoone,1931)的重要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及养殖实践要点。作为对虾科中最受青睐的养殖种类之一,南美白对虾以其快速生长、高营养价值、广适性强以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被广泛引种至全球各地,特别是在亚洲、美洲及欧洲等地的水产养殖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起源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南美白对虾,因其甲壳色泽淡雅、肉质鲜嫩且易于饲养管理,已成为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本文首先从其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入手,详细介绍其独特的生物构造与生活史特征探讨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适应机制,包括其温度、盐度、溶解氧等方面的耐受范围再者,重点阐述南美白对虾的繁殖生理、人工育苗技术和现代养殖模式,涉及亲虾选择、种苗繁育、饲料配比、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控等关键环节展望南美白对虾在全球水产养殖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其在可持续渔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篇介绍,读者不仅能系统了解南美白对虾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更能洞悉其在现代化水产养殖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及科研进步对其产业发展的影响。2.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征南美白对虾(学名:Litopenaeusvannamei),又称为白肢虾、凡纳对虾或白对虾,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世界重要养殖品种,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滨对虾属。该物种因其步足特别是游泳足部分呈现明显的白色而得名,尽管其体色通常为青灰色或青蓝色,没有显著的斑纹特征。南美白对虾的形态特征鲜明:成体最大可长达约23厘米,其甲壳相对较为薄脆,有利于烹饪后快速熟透且易于剥壳。头部较大,富含各类感知器官,如额角(也称吻部)尖端的长度不超过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额角侧沟较短,仅延伸至胃上刺下方。头胸甲具肝刺和鳃角刺,其中肝刺尤为突出第一触角拥有双鞭,内鞭比外鞭更为纤细,两者长度大致相等,但都较短小,约为触角柄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南美白对虾的步足结构独特,前3对步足的上肢发育良好,而后两对步足则无上肢结构,第五对步足具有未完全发育的外肢。其腹部结构上,第四至第六节具有明显的背脊突起,尾节具有中央沟但不具备缘侧刺。这一系列解剖特征使其在生物学分类上与其他对虾种类有所区分。南美白对虾是广温广盐性动物,适应范围广泛,自然栖息地多为泥质海底,深度可达72米。成虾倾向于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沿岸水域,而幼虾更喜好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域生长发育。它们表现出昼伏夜出的行为模式,白天多隐藏或缓慢移动,夜晚则活跃起来觅食。南美白对虾为杂食偏肉食性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并不苛刻,只需要超过20的蛋白质含量就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其生命周期中,体长达到一定阶段后会迁徙至更深的海域进行繁殖活动,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这也是其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成功养殖并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3.栖息地和分布范围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作为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其原生于西太平洋沿岸,从墨西哥南部至秘鲁北部,包括巴拿马湾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地区。这一物种对栖息地的适应性强,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存繁衍。在自然环境中,南美白对虾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沿海和河口地带。它们倾向于选择温暖、盐度适中的水域,通常在水温在22至28摄氏度的环境中最为活跃。这些虾类能够在淡水、咸水和半咸水中生存,但通常偏好盐度在20至35的水域。南美白对虾对于底质的要求不严,可以在沙质、泥质或混合底质的环境中生活。在分布上,南美白对虾已经超越其原产地,成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除了原生的西太平洋沿岸,它们在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以及美洲的其他地区均有养殖。这得益于其良好的适应性和较快的生长速度,使其成为全球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成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变化,南美白对虾的栖息地和分布范围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养殖从业者和管理者需要关注这些变化,以确保养殖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总体而言,南美白对虾的栖息地和分布范围广泛,其适应性和养殖价值使其成为全球养殖产业的重要物种。未来的研究和养殖实践需要继续关注其生态需求和环境适应性,以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4.饮食和摄食行为南美白对虾(学名:Litopenaeusvannamei),作为全球重要的养殖虾类品种,其饮食习惯和摄食行为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南美白对虾展现出肉食偏好的特点,主要摄食小型甲壳类、桡足类、多毛类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幼体阶段,它们依赖藻类、浮游动物和悬浮颗粒等微小生物作为食物来源,随着个体的成长和发育,其食谱逐渐转向更复杂的底栖生物。在人工养殖环境下,南美白对虾的摄食习性经过科学调整,具有广泛的食性范围,能够高效利用多种饲料资源。适宜的人工配合饲料通常含有20以上的蛋白质,能满足其正常的生长需求,同时,饲料中的脂类水平通常控制在0至5之间,并视情况可提高至0,以保证对虾的快速生长和优良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南美白对虾对必需脂肪酸和某些特定维生素的需求无法通过自身合成完全满足,必须依靠饲料补充。现代养殖业特别强调饲料配方的精细化和营养均衡性。南美白对虾的摄食行为受到水温和水质条件的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约1538C,最适生长温度为2235C),对虾的摄食活动最为活跃,尤其在夜晚,南美白对虾的摄食强度达到高峰。而在人工养殖场中,养殖户通常会选择早晚各投喂一次,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傍晚的投饲更为关键,因为此时对虾摄食积极性高,有利于饲料的充分利用并促进生长。总体而言,南美白对虾凭借其广泛的食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世界各地的养殖系统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而合理有效的饲料管理则是保障其健康快速成长的核心要素之一。5.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涉及多个环节,包括池塘准备、苗种选择、饲料管理、水质调控、疾病防治以及收获与加工等。池塘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基础设施,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底质稳定。在池塘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池塘清理、消毒和施肥,以创造适宜的对虾生长环境。苗种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优质的苗种应具备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选购苗种时,要选择来自正规苗场、经过严格检疫和选育的苗种,确保虾苗健康、无病害。饲料管理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品质有着直接影响。应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水质条件、天气变化等因素,合理搭配和投喂饲料,确保对虾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要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水质调控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南美白对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pH值适宜。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通过换水、增氧、调节pH值等措施,保持水质的稳定。疾病防治是保障养殖效益的关键。南美白对虾易患多种疾病,如白斑病、红体病等。为预防疾病的发生,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池塘管理、提高虾体免疫力、定期消毒等。同时,要密切关注对虾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收获与加工是养殖过程的最后环节。南美白对虾的收获时间应根据市场需求、虾体生长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收获后,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如清洗、分级、冷冻等,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养殖者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养殖者可以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6.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养殖南美白对虾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养殖的重要经济虾类,其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当地乃至全球经济都有着显著贡献。如同所有大规模养殖活动一样,南美白对虾养殖也面临环境影响的挑战。养殖过程中,过量投饵、养殖废水排放以及集约化养殖模式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底质恶化、病原微生物增殖等问题,这些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引发养殖生态系统内部的失衡。为了实现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和业界不断探索并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和管理策略。优化养殖密度和精准投喂技术可以减少饵料浪费和氮磷排放,从而减轻对水域环境的压力。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生态混养模式以及建立综合养殖区,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能够有效改善养殖水质,减少环境污染。可持续养殖还包括注重种质资源保护,选用抗病力强、生长性能优良的种苗,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以及加强病害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同时,鼓励实施环境友好型养殖认证,推动养殖者遵循国际和国内相关环保标准,确保养殖活动与环境保护协调共生。政策层面的支持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是促进南美白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包括制定严格的养殖排放标准、推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加大对养殖户环保意识和技术培训的力度,共同构建一个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维护生态环境健康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体系。7.南美白对虾的市场和经济价值南美白对虾(学名:Penaeusvannamei),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养殖的重要经济物种,其市场地位和经济价值极为显著。作为全球养殖虾类产量的领头羊之一,南美白对虾因其快速的生长速率、优良的适应性和卓越的肉质口感而受到养殖业者和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从国际市场来看,南美白对虾不仅满足了世界各地对海鲜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广泛的市场分布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尤其在中国、泰国、越南等养殖大国,南美白对虾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带动了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增长。在国内市场,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南美白对虾以来,养殖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南美白对虾在我国的养殖产量已经占据对虾养殖总量的较大比例,其中部分地区的养殖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南美白对虾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且较高,平均每斤售价超过20元人民币,这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南美白对虾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以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钙、磷、铁和微量元素碘等,营养价值极高,使得它在市场上不仅受到餐饮业的青睐,也是家庭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其易于加工和多样化的食用方式,如盐水红烧、清蒸、烧烤以及制作成虾干等,更是拓宽了消费市场,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总体而言,南美白对虾凭借其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全球及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模式的不断创新,南美白对虾产业有望持续优化升级,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8.结论南美白对虾具有快速生长、高产量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这使得它在各种养殖环境下都能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通过优化养殖技术,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调节水质参数、提供适宜饲料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南美白对虾的遗传改良和抗病性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南美白对虾养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病害问题、环境压力以及市场竞争等。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养殖模式的探索,以实现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南美白对虾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深入研究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并关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望为全球水产养殖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资料:南美白对虾,又称白对虾,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海鲜产品,其肉质鲜美,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南美白对虾需求量的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了解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南美白对虾需求量的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球范围内的南美白对虾产量逐年上升,但受气候变化、疾病流行等因素影响,产量波动较大。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不断改进,包括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养殖环境、加强水质监控等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未完全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由于南美白对虾的口感好、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良好的销售前景。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导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针对养殖规模过大的问题,应适当控制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通过合理规划养殖区域,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实现南美白对虾的绿色、高效养殖。继续加强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疾病防治能力,提升养殖效益。同时,针对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南美白对虾产品质量是关键。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饲料、水质等因素,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养殖规模过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竞争激烈等。通过优化养殖结构、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拓展市场渠道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环境的选择。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虾苗的选择与投放、饲料的选用与投喂、水质管理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关键环节。养殖池是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与建造必须科学合理。养殖池的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5-2米。养殖池应设计为长方形,东西走向,以利于采光和通风。池底应平坦且有一定坡度,以便于排水和排污。养殖池的建造材料应选择耐久性好、防渗性能佳的材料,如混凝土、石材等。同时,池壁应光滑,以减少对虾的摩擦和损伤。在养殖池的四周和底部应设置防逃设施,防止对虾逃跑。选择健康的虾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选择来源于信誉良好的育苗场,且规格整齐、体色鲜艳、活力强的虾苗。投放前应对虾苗进行检疫和健康检查,确保无病无害。投放密度应根据养殖条件和养殖经验而定,一般每亩投放8-10万尾虾苗。投放时应将虾苗均匀撒在池水中,并使用增氧设备增氧,以提高虾苗的成活率。饲料的选用与投喂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如破碎料、颗粒料等。同时,应遵循“定时、定量、定点”的投喂原则,根据对虾的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以保持对虾良好的生长状态。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健康。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水质。例如,可通过换水、使用生物制剂等方式改善水质。同时,应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大幅度的变化对对虾造成不利影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重要内容。应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可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病虾,应及时隔离和治疗。对于严重的情况,应立即销毁病虾,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使用药物时,应选择残留低、效果好的药物,并严格遵守用药说明,避免药物残留和对环境造成污染。总结: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虾苗的选择与投放、饲料的选用与投喂、水质管理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关键环节。只有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实现南美白对虾的高产、高效养殖。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效益。应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南美白对虾是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动物,又称白皮虾、白对虾。南美白对虾甲壳较薄,体色为浅青灰色,体表带有细小斑点;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较短,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南美白对虾的平均寿命超过32个月。南美白对虾主要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是厄瓜多尔等美洲国家主要养殖品种,中国黄海、渤海一带也有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常栖息在泥质海底。白昼多匍匐爬行或潜伏在海底表层,夜间活动频繁。成虾多生活于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生物丰富的河口地区觅食生长。南美白对虾属杂食性偏肉食性动物,对饲料蛋白质要求不高,饵料中蛋白质的比率占2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在自然海区当南美白对虾体长平均达到12厘米时开始向近海洄游,离开浅水区,到水较深的海区生活,进行交配、产卵、孵幼。作为养殖界高度关注的高产养殖虾种,南美白对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壳薄体肥,性温、味甘,有补肾壮阳之功效,深受大众喜欢,成为世界三大主要对虾养殖品种之一。中国1988年自美国引进此虾,现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实现了淡水驯化及养殖,并呈现出取代罗氏沼虾养殖的趋势,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中之重。中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南美白对虾,并于90年代初期人工繁殖成功。2000年以后开始大规模进行养殖。已成为中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在这个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养殖。据不完全统计,南美白对虾占所有海水虾类养殖的65%,包括淡水养殖的白南美对虾,其产量已占了中国所有养殖虾类总产量的80%。2006年中国养殖虾类的产量在60~70万吨,保守估计南美白对虾的产量也有39万吨。南美白对虾的外形与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酷似。成体最长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青蓝色或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南美白对虾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2节,其齿式为5~9/2~4;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约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1~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有缘侧刺。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2米。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觅食生长。南美白对虾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晚上则活动频繁。南美白对虾蜕皮都在晚上(上半夜),两次蜕皮的时间间隔为20天左右。南美白对虾性情温和,在实验条件下很少见到个体间有相互残食的现象发生。南美白对虾属杂食性种,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可摄食池塘中的有机碎屑,对饲料的固化率要求较高。南美白对虾对动物性饵料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饵料成分中蛋白质的比率占20%以上即可正常生长。实验表明,南美白对虾适宜的蛋白质需求量为30~36%,略低于斑节对虾(35~45%)和日本对虾(45~55%)。盐度也影响着南美白对虾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脂类是虾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物质,它可提供虾类生长所必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南美白对虾商业饲料所推荐的脂类水平为0~5%,且建议的最高水平为0%。南美白对虾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饲料提供。维生素是维持甲壳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不同于氨基酸、糖类,需要量甚微,而且虾体自身基本不能合成,主要从饲料中摄取。南美白对虾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受发育阶段、饲料组成、环境因素以及营养素间的相互关系等影响,较难确定。对虾饲料中缺乏维生素会导致生长缓慢,产生维生素缺乏症。某些维生素过多也对对虾的生长不利。除生物素等少数维生素外,南美白对虾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普遍高于鱼类。对饲料中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需求量分别为80~100毫克/千克、90~122毫克/千克、99毫克/千克和90~100毫克/千克。虽然南美白对虾可通过鳃膜渗透、口吞入和消化道吸收等方式获得部分矿物质,但蜕皮会损失一定的矿物盐。在养殖中,尤其是高密度养殖饲料中还必须添加各种矿物质。在现在的商品饲料中,一般通过添加磷酸二氢钙来满足钙和磷的需求。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较快,在盐度20~水温30~32℃时,不投食的情况下,从虾苗开始到收获为止的180天以内,平均每尾对虾的体重可达41克,体长由1厘米增加到14厘米。在中国南方,每亩在放养2~3万尾苗种的情况下,养殖60~70天可达到食用规格,北方则需要70~80天。出塘规格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产新量则相应增加。在半咸水或者低盐度的水中生长略慢于海水,且有明显的阶段性。体长1~6厘米时生长较快,6~8厘米时生长变慢,8厘米以上又开始加快。南美白对虾属于甲壳动物,它的身体具有坚硬的外壳,以保护身体,但相对来说外壳也是一种生长限制因子。虾类必须借助周期性的蜕壳,才能达到生长的目的。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取决于蜕皮频率(即蜕皮的时间间隔)和增长率(即每次蜕皮后的增长量)。据观测,人工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通常在每个月的农历大潮之后出现蜕皮高峰。在蜕皮高峰来临之前,南美白对虾异常活跃,围塘游动。在养殖期间如添加新鲜的淡水,并保证有充足的溶氧、养殖密度合理、水质环境稳定、高效优质的饲料以及科学投喂,其生长很快,而且体质健壮、蜕壳正常,蜕壳时问缩短,生长也快。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都有分布,以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更为集中。南美白对虾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卵巢不易成熟,但在自然海区中,头胸甲长度达至40毫米左右时,便有怀卵的个体出现,一般要12个月以上。南美白对虾的繁殖周期较长,怀卵亲虾在主要分布区周年可见,不同分布区亲体的繁殖期也不一致。厄瓜多尔北部沿岸的繁殖期为4~9月,而秘鲁中部沿海一带,繁殖高峰期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南美白对虾雌虾不具纳精囊,属于开放性纳精囊类型,其人工繁殖是已知对虾属中难度最大的品种之一。开放型的繁殖顺序为:蜕皮(雌体)→成熟→交配(受精)→产卵→孵化。而中国对虾等属于封闭型纳精囊类型,其繁殖顺序为:蜕皮(雌体)→交配→成熟→产卵→叶孵化。南美白对虾多在产卵前的两到十几小时的日落时分交配。交配时,雄虾靠近雌虾,在雌虾下方同步游动,然后转身向上,头尾一致与雌虾腹部相对,抱住雌虾,将精荚粘贴到雌虾的第3~5步足位置上。若交配不成功,雄体立即转身,重复上述动作。雄虾也可能追逐卵巢未成熟的雌虾,但只有成熟的雌虾才会接受交配行为。新鲜的精荚在海水中黏性较强,交配时很容易粘贴到雌体身上。在养殖条件下自然交配的几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养殖密度太大,性成熟难以完全成熟。南美白对虾的成熟卵巢为红色,呈簇状分布于头胸部。其头叶蓊眵大、弯指状,后叶至心脏向前,紧贴胃壁向前侧方向延伸;腹部的卵巢较小,宽带状。体长14厘米左右的对虾怀卵量为10~15万粒,卵巢产空后可再次成熟。两次产卵间隔为2~3天,连续可产十几次。连续产3~4次卵要蜕皮1次。亲虾产卵多在21:00~3:00时进行,1~2分钟即可产空。雄虾的精荚可反复形成,精荚排出到新精荚形成一般需要20天。摘除雄虾单侧眼柄可加速精荚的发育。南美白对虾受精卵的直径约28毫米。在水温28~31℃、盐度29‰条件下,从受精开始到孵化为止只需12小时。刚孵出的幼虾称第Ⅰ期无节幼虾,经6次蜕皮后成为第1期蚤状幼虾。溞状幼虾蜕皮3次后进入糠虾期,再经3次蜕皮而变态成仔虾。上述变态过程需要经历12次蜕皮,历时约12天。育苗场地应选择风浪小、海水清新、远离工业及生活污染的地区,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而且交通便利、有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育苗场主要基础设施有亲虾培育车间、产卵孵化车间、水处理车间、育苗室、饵料生物室、化验室、配电房、锅炉房及后勤管理配套设施。亲虾培育池面积一般为20~30平方米,池深0~5米,池底应设有地漏式排水孔,坡度为2~3%,每个育苗池都要安装输水、充气和加温设备,育苗池上方安装日光灯。在南美白对虾的育苗过程中,育苗设施设备和生产用水的消毒是极为关键的一环,目的在于有效防止病原菌、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一般南美白对虾饲养过程中使用的生物饵料包括水蚤、轮虫、丰年虫无节幼期。水蚤是幼虾的天然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质,能够促进幼虾的生长,并且提高其对疾病的预防能力。轮虫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其游动速度与营养价值让轮虫非常适合成为开食饲料。丰年虫无节幼体适合在仔虾期的前5天进行投喂,能够促进仔虾生长。在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重虾苗疾病的防治,这也是当前人工育苗技术中的难点问题之一。一般育苗期以细菌、真菌与聚缩虫病较为常见。这些疾病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一是要选取健康的种源;二是要科学、合理地调控育苗的水温、盐度、密度、饵料等指标,同时适量进行换水,确保水质稳定;三是加强对设备、饵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