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生态管理与评价_第1页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与评价_第2页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与评价_第3页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与评价_第4页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与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湿地公园生态管理与评价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湿地公园生态管理的目标、原则、内容及评价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范围内的国家、省级湿地公园生态管理工作的评级、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GBGBGB1561830953838309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GB/T27647湿地生态风险评估技术规范LY/T2090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DB/36T1378湿地修复与建设技术规程DBDB/33T2032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湿地公园wetlandpark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可供人们景观游憩、生态旅游活动,经行政部门批准设立。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与管理的特定3.2生态管理ecologicalmanagement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3.32生态评价ecologicalevaluation对一个区域内各个生态系统,特别是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本身质量的评价。包括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及预测。可为生态环境规划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的方法,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3.4生态旅游ecotourism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3.5生态监测ecologicalmonitoring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等技术手段,对湿地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测,对人类活动影响下湿地环境变化的监测。4湿地公园生态管理4.1管理目标保持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稳定,保持区域大气、土壤和水环境质量不降低,保持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不减少,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并充分发挥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实现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4.2管理原则4.2.1生态性原则从保护原生态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科学适度的人工干预,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为湿地生物生存尽可能提供最大的栖息空间;并持续性的改善湿地景观;修复和工程建设优先采用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材料和工艺。4.2.2整体性原则应维持和恢复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湿地动植物、水环境、地形地貌等组成要素形成一个连续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维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4.2.3协调性原则湿地生态建设的整体风貌应与湿地生态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应按照绿色最大化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湿地的独特性、景观协调性、可观赏性等;优先采用生态材料和生态工艺、充分利用湿地所在地的自然材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4.2.4经济性原则3应在保证公园各项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既要考虑到湿地生态建设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费用;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等。4.3管理内容4.3.1修复重建湿地公园应开展退化湿地修复与重建,对恢复区域进行科学的湿地修复与建设管理,包括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湿地的水系联通、土壤基质和生物多样性等。湿地修复与建设技术参照DB/36T1378-2021执行。水环境修复通过科学的措施维护湿地公园各区域必要的生态需水和水系联通。主要包括水文调控与生态补水、水系联通、水质管理、水生生物链管理等。基质修复通过湿地基质改良、基质清除和基质再造等方法和管理措施,恢复基质具有的固定植物、保持水分、供给氧气、提供营养及缓冲作用。生物多样性恢复根据资源调查确定适宜湿地生境的各种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甲壳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和湿生、水生植物群落,运用生态学相关理论,开展湿地乡土植被恢复、水生生物等多样性恢复以及外来生物防控管理。滨水岸坡缓冲带针对湿地公园内不同的滨水岸坡采用针对性的滨水驳岸修复和管理技术,恢复或修复营建湿地驳岸生态缓冲带。主要包括生态驳岸、生态护坡、生态缓冲带管理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现状,采用生态驳岸和护坡的修复形式,参照DB/36T1378-2021。+4.3.2生境管理生境恢复可通过微地形改造,恢复生境多样性,如底栖生境、岛屿生境、浅滩生境等,采用乔灌草配置,营造近自然植被群落与灌丛。鸟类栖生境鸟类栖息生境,应具有相对稳定的适宜水位、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较强隐蔽性。恢复野生生物栖息地应选择可提供隐蔽场所和食物供给的植物种类。针对性的所修复栖息地物种选择其食源性植物种类,如适当种植荷花、菱和芡实等食源性植物。觅食生境应增殖水生生物吸引雁鸭类水鸟觅食,构建以沼泽、沼塘、浅水滩和水面为主的浅水生境,供不同生态位的动物觅食;70%左右水域水深维持在0.5m左右,30%水域水深控制在0.4m左右,适当种植荷花、菱和芡实等食源性植物。4营巢生境科学营建生境岛,并在滨水配置多样的矮小灌木和沼生草本,留出部分裸露泥涂、种植部分芦苇等水生植物和少量树木,作为水禽的筑巢生境区,营造小岛筑巢、水中觅食、滨水憩息的游禽鸟类生境景观。4.3.3生态旅游管理区域范围按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明确生态旅游的管理范围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开展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观光体验、科普和自然教育等为主导功能的空间区分,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种养殖以及其他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利用活动;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科研和宣教等服务活动。环境总容量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总容量,并以此控制游客规模,确保湿地公园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包括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社会容量、旅游管理容量、旅游心理容量等六个方面。旅游环境容量等于上述六个分量的最小值,应不突破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要求。承载调控湿地公园根据环境总承载力,通过必要的限游措施,减轻湿地公园的环境承载压力。应将生态旅游开发的内容、广度、深度、时间、空间结构等限定在一定的范畴之内。安全保障管理.1环境教育湿地公园管理者对旅游者实行环境意识教育、规范旅游者行为,减少或防止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低生态压力。.2行为引导根据不同的环境为生态旅游者提供安全行为的指引。如在人流集中、河道水域、滩涂和凌空高差大于1.0m等易发生危险处应设警示牌或护栏。.3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性和紧迫性危机,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涝、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预案。4.3.4生态监测管理湿地公园应开展湿地生态监测,有条件的湿地公园应建立一个全自动标准气象站。可以自行开展或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开展湿地科研。根据国家和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湿地公园每年开展生物多样性生态监测,每2年应出具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监测方法.1非生物环境指标、生物指标的监测5非生物环境指标、生物指标的监测频次和方法,参照LY/T2090执行。包括湿地面积、类型、地貌和景观等特征监测,湿地气象、水文、大气、水质、基质等非生物环境监测,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湿地生态旅游监测等内容。.2外来物种与受威胁监测外来物种监测:当一个种群具有高度侵入可能性时,应将其列入监测物种。对已引入种的种群数量、分布动态的监测可通过动物、植物种群规模的标准指标来进行。其他监测:威胁因子、作用时间、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等。.3生态旅游监测包括旅游、科普宣教和自然环境教育三种主要的外显形式。监测方法包括资料收集、定期或随机的问卷调查和行为追踪等。5湿地公园生态管理评价5.1评价原则5.1.1综合性原则湿地公园作为社会、经济和生态自然的复合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尽可能全面,评价过程中要使用综合性评价方法,以便对不同区域、不同结构的湿地公园进行比较。5.1.2科学全面性原则科学准确地反映湿地公园在生态系统管理质量、建设维护和运营质量等方面的状况。5.1.3准确定量化原则评估指标有确定的权重分值以及根据评估标准确定的分值。5.1.4可操作性原则方法简单易用,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5.2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值湿地公园生态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由湿地修复重建管理与生态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与合理利用、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服务、湿地景观价值与湿地健康、生态旅游与巡护管理等5类项目26个因子组成,总分为100分,其权重分值见表1。湿地修复重建管理基础设管理与合理利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湿地景观价值与湿地健康(15生态旅游与巡护分水环境修复与水文湿地科普宣教范围环境容量(26湿地修复重建管理基础设管理与合理利科研监测与科湿地景观价值与湿地健康(15生态旅游与巡护分基质修复与土壤环生物多样性恢复与滨水岸坡缓冲带恢生境修复与生态系空气环境质量与噪建筑与景观的协调性安全卫生设施与维护合理利用与示范性(3科学研究(3湿地历史文化景观美学价值有害生物入侵生态巡护管理(25.3评价因子赋值湿地公园生态管理评价因子赋值见表2-6。表2评价项目“湿地修复重建管理与生态质量”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好中开展部分水环境修复生态管理措施,水文环境质量中差好开展基质改良、基质清除、基质再造等生态管中差好开展植被、鸟类栖息地、水生生物等生物多样国家Ⅰ级保护、极危或中国特有物种,或为区域7表2评价项目“湿地修复重建管理与生态质量”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续)中开展部分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管理措施,野生差好中开展滨水岸坡缓冲带恢复和重建,采用了部分差好中差好中差8表3评价项目“基础设施管护与合理利用”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好中差好湿地公园在建筑高度、格调及形式等方面与湿地景中湿地公园在建筑高度、格调及形式等方面与湿地景差湿地公园在建筑高度、格调及形式等方面与湿地景好中差湿地公园接待设施很少,游客接待能力差或不好中湿地公园具有一定的安全卫生设施,有可依据的差湿地公园的安全卫生设施差,没有可依据的好中差好中差9表4评价项目“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服务”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好已建科研监测队伍,人数、科室,专业人员结构合理,并已经过专训,能满足工作需要。有专职宣教人员3人以上,宣教人员能提中已建科研监测队伍,但结构不合理,培训不到位。有专职宣教人员1-3人,部分宣教人员具有湿地保护或自然教育专业背景,能够提供日常解差好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并有效使用。设计科学合理的配备了解说系统,中配备基本监测设备,基本满足监测活动需要。有解说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宣设施教方式较多,有一定的互动性,标志、标牌图文清晰、科学差监测设备不健全,不能满足监测活动需要,或配备了必要的监测设备,但未有效使用。设施宣教方式单一,无互动性,标志、标牌存在设置不合理、图文不清晰、不够科学规范、不够整洁美观,并与周围景观和环好监测工作有序展开,全面掌握本底资源情况;有系统完整的年度监测报告;监测内容针对性强;档案管理科学;有力支持了湿地保护工作。有年度宣教活动计划,组织不同主题、内容和针对不同目标受众的宣教活中开展一定的监测工作,基本掌握本底资源主要情况;有年度监测报告,监测内容针对性一般;具有部分监测成果档案,对湿地管护工作具有一差未有效开展调查监测,对本底资源情况了解不清;监测成果尚未形成,好布局合理的建立了监测站点。与主流媒体有积极的园的保护意义、管理成就对公众开展有效宣传。中建立部分监测站点,布局待完善。与主流媒体差好合开展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设立联合中表4(续)评价项目“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服务”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差对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科学研究无计划、无实施,湿地表5评价项目“湿地景观价值与湿地健康”中的评估因子赋值及其解释好在湿地知识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具有很高中在湿地知识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具有较高差在湿地知识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具好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发生过历史事件或与历差好中差好中在湿地学、生态学、生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