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必备知识生成知识点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任务驱动·必备知识】任务驱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关系由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但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美苏双方关系处于冷战状态。冷战的含义是什么?冷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和影响?1.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___________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以美苏为首2.形成原因:(1)战时同盟基础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2)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3)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在全球进行扩张,将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4)苏联关心自己的安全,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尖锐矛盾。3.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4.影响:两极格局形成。(1)标志:__________________,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认识:两极格局是_______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对称【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情境一】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思维交互1】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这一观点?(历史解释)提示: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遏制苏联;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二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情境二】1955年3月,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思维交互2】如何理解美苏冷战使“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历史解释)提示:美苏对抗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对峙局面;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史论生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形式多样: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经济上的割据、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4.矛盾重重:主要体现为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演变趋势:由两极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国的争霸,美苏争霸互有攻守,既有和平对抗,也有局部战争。6.争夺目标:【深化点拨】两极格局下“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角度的非军事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造成了不利影响。知识点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任务驱动·必备知识】任务驱动:两极格局形成后,冷战在不断发展,世界多极力量也在不断成长,这些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冷战发展的特点和表现是什么?多极力量成长的表现有哪些?有何影响?1.冷战的发展:(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2)主要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2.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欧洲共同体西欧中苏关系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弹一星尼克松和平共处不结盟运动(2)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多极力量的成长【情境一】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中写道: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的联合和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思维交互1】材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呈现出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提示:变化:欧洲共同体实力增强,日本崛起,同美国相抗衡。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情境二】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进一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思维交互2】指出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表现。提示: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国力量的增强;第三世界的兴起。【史论生成】多极化发展趋势下的基本矛盾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破裂,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瓦解。4.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股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深化点拨】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知识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任务驱动·必备知识】任务驱动:1991年,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轰然解体,两极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到此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的历程是怎样的?1.美苏关系:(1)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_____________”,企图拖垮苏联。战略防御计划2.中苏关系: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3.苏联解体: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_________”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_________方向,放弃_______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4.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___________趋势不可逆转。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共产党世界多极化【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两极格局的瓦解【情境一】1987年12月8日美苏两国在华盛顿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该条约是战后美、苏裁军谈判历史上达成的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的条约。条约的签订对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条约所规定销毁的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数量,只占它们拥有的全部核武器实力的3%-4%。【思维交互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导条约》的历史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提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东西方的关系;避免美苏核对抗的进一步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情境二】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维交互2】依据材料分析,这种变化促使世界格局朝什么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历史解释)提示:方向:多极化。因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和国家实力日趋强大。【史论生成】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1.导致国际格局的改变,从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而且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苏联解体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3.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掩盖着的各种矛盾,包括民族矛盾都凸显出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也随之兴起。【深化点拨】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课堂素养达标1.下图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
)A.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B.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C.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D.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解析】选C。图片中“国家利益”使二者“合不来”,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是美苏冷战,因此,国家利益是导致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故选C。图片中没有体现意识形态,A错误。题目中未体现国家分裂,B错误。题目无法得出冷战重心在欧洲,D错误。【补偿训练】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又提出“印太战略”,其实质都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七十年前,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A.大棒政策B.门户开放政策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七十年前,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指的是冷战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称霸世界野心日益膨胀,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故选D。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主要是美苏(
)A.都成为超级大国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D.军事实力接近【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排除C;由“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可知短期内不会发生“热战”,故B正确。A没有反映出材料的主旨。D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3.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成立华约组织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接受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约组织【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C是西欧方面的举措,D是美国方面采取的措施,排除;A是苏联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4.下表为1948-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A.“杜鲁门主义”的推行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欧共体的成立【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控制西欧,B正确。A、C分别属于政治和军事领域,D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成立的。【补偿训练】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的哪一政策(
)A.罗斯福新政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华沙条约组织【解析】选C。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通过对西欧开展经济援助,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扩张的目的。马歇尔计划客观上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故本题选C。5.(2020·山东等级考)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A.同苏联关系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实力相对衰弱,被迫调整对外政策,D正确;依据时间1969年和所学知识,此时美苏关系并未缓和,美苏仍处于冷战状态,排除A;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西欧竞争加剧以及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是美国调整政策的部分因素,不全面,排除B和C。6.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它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越南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 D.朝鲜战争【解析】选C。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但经过美苏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这一历史事件符合题干中“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说法。故选C。7.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有(
)①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②第三世界的兴起③中国的崛起 ④日本的起飞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 D.①②③【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A。【深化点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在当时国际关系中仍是总体的、基本的特征。8.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C.古巴导弹危机 D.欧共体成立【解析】选A。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结束。故本题选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敦的演说材料二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碎毛散纤染色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产品设计的网络流行趋势解读与应对策略
- 工业队长合同范本
- 科技时代下的职场心理健康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国甜柿椒类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科技企业中的远程沟通与协作工具应用
- 科技创新引领下的科普教育发展策略
- 科技助力肠道健康饮食调整的新思路
- 2025年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标准卷
- 病毒性心肌炎病历模板
- 用友财务共享实施案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方案-碧桂园项目组V1.5
- 《物品收纳方法多》小学劳动课
- 安全设计诊断报告样本
- 口腔医学美学基础
- 致远a6协同管理软件v7.0sp3用户操作手册
- 唐诗长恨歌白居易注音版
- (8.2)-7.2舞台服装设计-舞台服装色彩
- 版式设计(全套课件153P)
- GB/T 3274-201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 陈鹤琴传记和生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