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11.古诗二首(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有两首古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绝句《池上》和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池上》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而又不知道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小池》将池、泉、流、荷和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又配以插图,极易被学生理解,适合学生去吟诵积累。【学情分析】这两首诗有些孩子早已熟读成诵,所以在读准字音上无须多费工夫,关键是让孩子去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美,去初步领会诗文所蕴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级的学生单凭诗句来领会诗文的意境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将诗歌的意境美与诠释图片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素养分析】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思维能力: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审美创造: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掌握生字书写、感知古诗大意,熟读成诵,结合图片理解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童真与顽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荷花图,提问:小朋友们,我们来欣赏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荷花的古诗,出示课题:古诗两首教学“首”字。(1)“古诗两首”的首在这里是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两首曲子……(2)课件出示首字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可以看出“首”字的本义就是头。3.这节课,我们来学先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板书:池上。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由欣赏荷花引出课题,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好奇心。从课题入手,解决首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并利用“首”字象形字的特点帮助孩子识字。二、新授探究一:看图说话,初读古诗。1.出示图片,练习说话。(1)学生仔细观察课文配图,找出图中的景物。反馈交流:小男孩、小船、荷叶、莲花、莲蓬、蜻蜓(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描绘的景象。学生交流后,总结:在一个莲花盛开、蜻蜓展翅的夏日里,一个头上扎着两个鬓、身穿红衣的男孩儿,拿着竹竿,划着小船,来到池塘中来莲花玩。2.由景入诗,初读古诗。过渡:这样有趣的画面,不仅我们看到了,一位叫白居易的老爷爷也看见了,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们一起来读读。(1)初读古诗,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读正音。(2)逐句检查朗读。①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②卡片认读“踪”“迹”——读好词组“藏踪迹”——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③卡片拼读“萍”——读好词组“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3.全班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要求整首诗读正确。4.出示带节奏的古诗,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齐读,读出诗的节奏。设计意图:从池塘荷花引入,及时把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对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有很大的帮助。在指导朗读铺设阶梯,落实了“以字带词、以词带句”的教学方式,读来韵味十足。探究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1.学习《池上》前两句--小娃偷采莲(1)指名读诗句。提问:池塘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2)学习“采”字,体会孩子的天真无邪、顽皮可爱。①出示“采”的汉字演变:上面师“爪字头”的变形,下面是木,意思是用手采植物。②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看图,演一演动作,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子,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池中采莲蓬。③朗读前两句,边做动作边读诗。3.学习《池上》后两句-——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偷采白莲”,高兴极了,结果如何呢?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观察插图,图文结合,理解“踪迹”。结合《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说:()的踪迹是()。情感朗读后两句,体会浮萍一道开的优美意境。设计意图:利用采字象形字的特点,辅以动作,让孩子们从字理中识记汉字。结合图片和联系生活实际,都是贴近孩子们日常生活,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诗句的含义。这样就便于学生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探究三:多样朗读,熟读成诵。1.上下联对接读。男女生对读,小组间对读。2.通过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池上[唐池上[唐]白居易/撑,采/。/藏,/开。池上[唐]白居易/撑小艇,/白莲回。/藏踪迹,/一道开。池上[唐]白居易小娃/,偷采/。不解/,浮萍/。3.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可以加动作。设计意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多读是本课的重点,“多”不仅体现在数量,还有层次感。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三、练习1.教师解释诗句的意思,学生接相应的诗句。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一个小孩撑着小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2.指导书写生字“首”和“采”。(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采”,学生观察生字,指名回答需要注意什么?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橫。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采:上小下大,爪字头。“木”的橫位于横中线,撇捺左右舒展。(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3)挑选两名学生书写作业点评,好的地方夸一夸,不足之处提建议。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发现生字难写易错的地方,教师起指导作用。及时投影,学习好的地方,纠正他人的不足之处,起警惕自己的作用,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四、小结《池上》描绘的是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充满了童心童趣,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首。五、作业1.基础作业:回家背诗给爸爸妈妈听,并说说意思。2.拓展作业:查找关于荷花的古诗词。设计意图: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交流,有层次化。 【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各抒已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在学生交流后,我让他们把诗写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配上画面。可惜,在交流的时候,我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学生的想象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我事先引导学生找一些写荷塘的文章来读一读,可能学生的想象更丰富。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11.古诗二首(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有两首古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绝句《池上》和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池上》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而又不知道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小池》将池、泉、流、荷和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又配以插图,极易被学生理解,适合学生去吟诵积累。【学情分析】这两首诗有些孩子早已熟读成诵,所以在读准字音上无须多费工夫,关键是让孩子去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美,去初步领会诗文所蕴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级的学生单凭诗句来领会诗文的意境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将诗歌的意境美与诠释图片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素养分析】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思维能力: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审美创造: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诗歌意境,感知节奏并正确书写生字。【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两幅课文插图和对应的题目,说说两首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提示:题目都有“池”字,都写到了荷花,都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2.相机学习生字“荷”教学“荷”出示不同荷花的图片,学习形声字“荷”,看图读词:荷花、荷叶、荷塘。3.板书诗题:小池。简介作者。过渡: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向我们展示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充满了童心童趣。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幅课文插图和对应的题目,寻找共同点,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二、新授探究一初读古诗,学习字词。自读诗句,出示要求:(1)大声自由读课文,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3)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2.认识生字词。出示生字:爱、流、柔、角、露。读准字音,交流识字方法。(1)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露”。(2)“爱”和“采”字的偏旁都是爪字头,巧记:用手拥抱朋友,表示友爱。(3)出示图片:牛角和羊角,通过象形文字的演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4)指导书写其中两个生字:角和爱。学生书空笔顺,教师田字格范写,意位置,学生书写。读一读,记一记。(课后题)指名领读,齐读。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1)再读课文。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肯定能把诗读通。这首古诗很美,哪位带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随机正音。(2)读出节奏。读通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老师也来读,请你们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在书上用“/”画出来。(3)个别试读,男女对读,全班接力读。师讲解诵读要领: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识字,让他们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达成古诗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探究二、赏读古诗,内化意境。1.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请大家打开课本,仔细观察画面,结合课文,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句中圈出来。板书:泉眼树荫荷叶蜻蜓2.学习前两句诗,品读释疑。(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晴柔”?①理解泉眼。出示泉眼流出泉水的图片。(泉眼就是泉水的出口)“泉”字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②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无声、惜细流)“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③怎样理解“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3.学习后两句诗,体会诗意。(1)指名读,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追问:这里的小荷指的是荷花还是荷叶?在课文图中找荷叶的尖尖角。(2)“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3)指导朗读。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指名反复读。小结: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字词,发挥想象,以诗找景,以图解诗,理解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地朗读,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古诗、感情诵读、积累古诗的能力。探究三、背诵积累,拓展延伸。配乐齐读、背诵全诗。过渡: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课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范读,齐读,提问:哪句话写出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色?交流搜集关于荷花的诗句。设计意图:拓展学习杨万里另一篇写荷花的诗,感受诗人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三、练习1.观察生字“尖”“无”“树”在田字格的位置。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范写,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