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性支出课件_第1页
财政投资性支出课件_第2页
财政投资性支出课件_第3页
财政投资性支出课件_第4页
财政投资性支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財政投資性支出

第一節財政投資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資與經濟發展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和基礎,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投資可以增加社會有效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一方面,投資需要購買資本品(生產資料),投資還需要雇傭工人,總投資中大體有40%會轉化為消費資金,這又會增加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需求效應(2)投資可以增加社會有效供給,形成社會資產,成為經濟增長的物質基礎。—供給效應二、政府投資的特點、範圍和標準1、追求宏觀效益、有能力進行大規模投資和長期投資、注重社會效益

2、政府投資的範圍非政府部門不願意投資或沒有能力投資的專案。3、政府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構成年份預算內國內貸款利用外資自籌及其他198128.112.73.855.4198516.020.13.660.319908.719.66.365.419953.020.511.265.320006.420.35.168.220016.719.14.669.62002

7.0

19.7

4.6

68.720034.620.54.470.520045.718.55.370.520054.618.24.572.7表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構成(%)4、政府(財政)投資的決策標準資本-產出比率最小化資本-勞動比率最大化就業創造標準第二節基礎設施投資

狹義上的基礎產業是指社會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樑、通信、水利、城市供水、排水、供氣、供電、供暖等設施;基礎工業主要是指能源工業和基本原材料工業(包括建築材料、鋼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廣義上的基礎產業除了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外,還有農林部門以及提供無形資產和服務的部門的所需的固定資產。一、基礎設施投資的性質(1)基礎設施為不同的生產者提供共同的生產條件,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作為共同生產條件的基礎產業,他不能被單個生產者單獨使用,或被某一個生產者獨自佔領。公用性、非獨占性、不可分性。在一定程度上都說明基礎產業具有非排他性。(2)基礎工業是處於國民經濟上游的生產部門。它對中下游產業的貢獻在於(功能定位)提供原材料,基礎工業不發展,中下游產業會面臨原材料短缺而難以正常發展。同時會引起價格波動,引起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3)基礎產業一般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的投資多、建設週期長。單個企業很難獨立完成專案的建設。非政府部門進入基礎產業一般地講存在著資金上的障礙。二、基礎設施投資與一般投資的關係產出模型圖OKL2KL1KG2KG3D產出線CBQ3Q1AQ2KL3一般產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I1I2I3KG1歐美發達國家:Q1→C→Q2→D→Q3

日本、韓國:Q1→A→Q2→B→Q3圖5-1產出模型圖三、基礎設施的提供方式1、政府籌資建設,免費提供(純公益專案,如生態、環保、防洪、城市道路)或收取使用費(澆灌、工程調水供水等)2、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並適當盈利(城市供水、供氣等)3、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如道路等)4、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特定的電廠、電站等)5、BOT私人團體同意提供資金進行建設和經營,並在一定時期內負責設施的維修,然後將這些設施轉讓給政府部門或其他公共機構。

第三節財政對三農的投入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一)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改善農村面貌二、財政對“三農”投入的特點(一)“三農”投入的一般特點(二)我國“三農”投入的特殊性第三節財政對農業的投資我國“三農”投入的特殊性1.我國當前農業生產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難以產生滿足自身發展的積累。2.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第三節財政對農業的投資三、國家的“三農”投入政策,財政加大投入力度(一)國家的“三農”投入政策(二)財政採取有效措施,加大“三農”投入力度

第三節財政對農業的投資“十五”以來,財政加大對“三農”投入的主要措施:1.深化以稅費改革為中心的農村綜合改革。2.從2004年起,調整糧食風險基金使用結構,實行“三補貼”政策。3.大力支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增大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科技進步、綜合開發等方面的投入。4.著力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5.加大農村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社會保障投入,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6.大力推進農村綜合開發投資參股經營試點,帶動社會資金柔如農業和農村綜合開發。國家財政用於農業各項支出及其比例年份合計占總財政支出的比重(%)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億元)農業基本建設支出(億元)農業科技三項費用(億元)農村救濟費(億元)其他(億元)“五五”693.5513.13345.87238.035.6042.8261.23“六五”658.488.80437.19158.578.2549.514.96“七五”1167.779.08836.08247.7012.9671.03/“八五”2271.959.321665.93472.4914.93118.60/“九五”4938.8822.583141.211533.4938.47225.75/“十五”9579.8837.436641.712486.9668.1383.11/表5-3國家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

“三農”支出(2975億元)的構成圖5-2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支出(2975億元)的構成第四節財政投融資制度一、財政投融資的概念、意義和特徵(concept、significanceandfeaturesofFILP)二、我國的政策性銀行(governmentpolicybankinChina)三、我國政策性銀行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問題

(improvementsinChinesepolicybanksystem)

一、財政投融資的概念、意義和特徵(一)財政投融資概念(二)財政投融資的意義(三)財政投融資的基本特徵財政投融資的意義1.財政投融資是我國經濟發展初級階段的需要。2.財政投融資的特點(特點在於既體現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則運營,投資的主要領域是先行資本或公共物品。)3.財政投融資可以形成對企業和商業銀行投資的誘導機制。財政投融資的基本特徵1.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府投入資本金的政策性融資。2.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範圍有嚴格限制。3.計劃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4.財政投融資的管理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負責統籌管理和經營。5.財政投融資的預算管理比較靈活。二、我國的政策性銀行(一)“三大”政策性銀行概況(二)我國政策性銀行的特點專欄:國外政策性銀行的運營特點以國家信用為背景

國家財政提供有力支持

自主決策、自主經營、自擔風險

保持合理盈利水準

運用新的金融手段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資金來源

圖5-3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資金來源“三大”政策性銀行概況1.中國國家開發銀行2.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中國進出口銀行我國政策性銀行的特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