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潜山七年级期中调研检测

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古诗善用各种修辞表情达意。《木兰诗》中,用“,”两句比喻在日常

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战场上厮杀时,想要区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晚春》中“,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

象。

(2)家国情怀是诗歌中最动人的旋律:","(《逢入京使》)表达了岑参远

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依恋

和无限的思念之情;",”(《木兰诗》)表达了木兰真挚的孝心和炽热的爱国

情。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①刚能zh6ng扎着立起来,他想出去看看。没想到自己的腿能会这样的不吃力,走到小店门口他一软就

坐在了地上,昏昏沉沉的坐了好大半天,头上见了凉汗。又忍了一会儿,他睁开了眼,肚中响了一阵,觉出点

饿来,的立起来。找到了个馄饨挑儿。要了碗馄饨,他仍然坐在地上。呼了口汤,觉得恶心,在口中含

了半天,加强的咽下去;不想再喝。可是,待了一会儿,热汤像股线似的通到腹部,打了两个响嗝。他

知道自己又有了命。

②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

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

wa,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可是,他可怜了自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zheng()扎呷()勉强()鞋wd()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极快一并马上B.极慢一直马上

C.极快一直瞬间D.极慢一并瞬间

(3)以上文段出自《》,作者是。(2分)

(4)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4分)

3.复兴学校开展“天下家国”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2分)

【家国•说文解字】

(1)请结合"家"字的图文解析和“国”字的图片资料,探究“国”的含义。(3分)

价附

甲方文

家从…从豕,图为屋下畜养着一头猪,本义为

屋内、住所(居住的地方)。

【家国•故乡情结】

花木兰征战回朝,盼望与家人团聚,A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填成语)

古人用如左图所示的两种树木的合称代指故乡,

即B。

“万水千山'粽'是情",适合于C(填

谐音也时常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传统节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2)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家国•涵养清冽】

(3)小包在微信朋友圈中表达了自己参加活动后的感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修改。(6分)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甲]“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一句话,无

数人为之泪目。清澈的爱,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

【乙】这份深沉的爱,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也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新秀披星戴月

的攻关,也是年轻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是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丙】我们传承英雄精神,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③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成祈使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2分)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1分)

燃灯者李大钊(节选)

康岩

到了日本,李大钊化愤懑为勤苦,发奋研习政治经济学。早稻田大学保存的李大钊学籍卡和成绩单显示,

一九一四年三月九日,李大钊通过早稻田大学免试,被编入“大政一科”(当时日本年号是“大正李大钊

来日本之前已经学过日文,水平不错才能免试。一九一三年从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毕业,李大钊已显示出翻译才

能,他将日本人中里弥之助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纲领》翻译成中文,并发表在自己创办的杂志《言治》。一九

一四年九月八日,李大钊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本科一年级学习。

李大钊此时躁动的思想,就如同学校里的生活,无法安宁。

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内阁政府秘密向中国政府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到日本,在日

留学生三千余人,成立“留日学生总会”,众人推举李大钊撰写《警告全国父老书》。文章很快被油印成册,在

留学生中散发,并被带往国内传播,传遍全中国:

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乘机,逼我夏宇……万一横逆之来,迫我于绝境,则当率我四万万忠义勇健

之同胞,出其丹心碧血,染吾黄帝以降列祖列宗光荣历史之末页。

纵然李大钊挥动凌云笔,也改变不了江河日下、已至穷途末路的国内政局。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外交总

长陆征祥和次长曹汝霖奉命前往日本使馆递交满足日本政府要求的复文。二十五日,“中日条约”有关换文在

北京签字。时局急转而下,是留在安静的教室里伏案苦读,还是回到饱经磨难的祖国投入革命?李大钊内心有

些纠结,他想起童年时被祖父李如珍屡次带去大黑坨村华严寺门前看碑文的一幕。

李大钊父母早逝,由祖父李如珍抚养长大,祖父的言传身教对他早期性格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有着

不可替代的影响。想当年,祖父不甘困守在河北乐亭大黑坨村的贫瘠土地,趁着年轻,外出“闯关东”,到长

春、万宝山一带经商,赚到钱后回乡。除了买地造宅,李如珍还做了一件村民眼中的“大事”。

大黑坨村有个风俗,每年夏天都要搭台请戏班子唱上几场,一来娱乐乡里,二来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唱戏得有地方,村里一直没个场地,李如珍便把这事儿揽下来。他四处募集,加上自家捐献,用了

六七年时间,终于建起了戏台,就在村子华严寺门前的十亩地上。华严寺是村里的主庙,戏台建在寺庙旁,村

民也好来此给庙里的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烧香上供。

村里乡亲高兴坏了。为了感谢李如珍,他们邀请昌黎县增广生赵辉斗,给李如珍写一块“华严寺前置买香

火地基碑”,立在华严寺前“福地”上。碑文由当时尚在世的李大钊的父亲亲自善写。小时候,李大钊不止一

次跟着祖父来到碑前,听着祖父的耳提面命,看看那从未谋面的父亲留在世上的笔迹。当时的李大钊不知道碑

文的分量,但从同村人歆羡的目光中,他能读出这块碑在祖父心中的特殊地位。

大黑坨村在滦河右岸、渤海之滨,每当海风吹拂,村南口那棵六百多岁的老槐树就摇动枝叶,簌簌作响。

家乡的海风,此时仿佛吹进早稻田大学的宿舍楼,一同吹来的,还有祖父的教诲和吁叹。碑文落款,更是闪电

般掠过李大钊眼前:“督办人从九品李如珍”。“从九品”在清朝官僚体系中,属最末流。李大钊明白祖父对官

职官品的向往,知道他为何会把科考取仕的担子压在自己肩上。

一转念,李大钊又想,就算拿到学位又如何?这国将不国的情形能改变吗?这生灵涂炭的惨象能有救吗?

中国人受欺侮、被压制、被操纵的局面,能结束吗?在高等学府深研政理,不是为了皓首穷经,读死书、死读

书,学好一身本事不还是应该投身革命、改造社会,挽国之将倾、救民于水火吗?世上的书读不完,世上的字

写不尽,但国家危亡就在眼前,眼不见耳不闻、不伸手不踏足,如何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父、对得起往圣先

贤和亿万黎民?躺在床上,窗外凉风吹打窗椽,也吹拂着李大钊的心。路如何走,他已有答案。

“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邦……”被学校除名后的那个春天,李大钊提笔写下气贯长虹

的《青春》一文。一九一六年五月,他踏上归国的轮船。

(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11期,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燃灯者李大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了李大钊作为革命先驱对于社会和众人的引领作用。

B.李大钊在留学日本前,就已经显示出日文水平,他曾经把《托尔斯泰主义的纲领》翻译成中文,并发表在

《言治》上

C.祖父李如珍热心公益,他四处募集和自家捐献,终于为乡亲们建起了十亩地的戏台,受到村里乡亲的好评。

D.文章引用李大钊撰写的传遍全中国的《警告全国父老书》和气贯长虹的《青春》,是为了表现他杰出的文

学才能。

5.李大钊为什么会放弃日本留学回到国内?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4分)

6.文章对祖父李如珍的相关叙述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5分)

7.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3分)

8.从留学到归国这一阶段,李大钊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6分)

【二】(18分)

老爸的土豆

徐均生

老爸从来不吃土豆。哪怕锅里只有一只土豆,他也绝对不下筷子。我感觉老爸跟土豆之间有故事,说不定

非常精彩。就这事我特意问过爷爷。那是在午后,爷爷坐在门口晒太阳。

“爷爷,老爸不吃土豆,到底为什么呀?”爷爸的表情忽然有了变化,笑眯眯的脸一下子多云转阴。

“爷爷,他是不是小的时候去地里挖土豆,把大土豆挖破了,挨过您的巴掌?"爷爷喳了我一眼,没有说

话。

“那是不是……”我还想问。

“臭小子,别乱猜了!"爷爷喝断了我,又狠狠地喳我一眼,进他的房间了。

我很不甘心,便去奶奶的房间。

“奶奶,您是天下最慈祥的奶奶,是我最最爱的奶奶。”奶奶乐呵呵地笑,拍了一下我的脑袋。“奶奶,如

果我问您一件事,您肯定会告诉我的,是吧?”

奶奶疼爱地看了我一眼,道:“那是呢!”

“奶奶,您知道老爸为什么不吃土豆吗?”我满怀期待地盯着奶奶。奶奶陷入沉思,她只看了我一眼,目

光越过我的头顶,来到了窗外。窗外已是鸟语花香,春光明媚。

我急了,喊道:“奶奶,您说您说,您肯定知道的。”奶奶的嘴巴闭得紧紧的,依然没有吐出一个字。我非

常失望,脸就拉了下来,阴沉阴沉的,很难看。

奶奶见我生气了,便说:“去问你妈吧。”

哎!这么简单的一件事,竟然搞得这么复杂。我只好又去问妈妈。可妈妈告诉我,老爸为何不吃土豆,她

真的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听老爸解释过。妈妈还告诉了我一件事:“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其他食物,你

老爸也不吃土豆,宁愿饿着。”

这事新鲜,宁愿饿着也不吃土豆?

看来,老爸跟土豆之间肯定有精彩的故事,可惜我不敢当面去问老爸。

后来,爷爷和奶奶走了,就算他们知道,也不能告诉我了。后来,老爸也走了,他把这个秘密带到另外一

个世界去了。再后来,妈妈要走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老爸不吃土豆的原因。

就这样,老爸不吃土豆的事,无论有故事还是没故事,都要成为永远的秘密了。这一直以来是我的一块心

病。

国庆节期间,电影院上映《长津湖》,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战士们啃着冻硬了的土豆,啃不动放进衣服

里,暖一暖,再啃...

我泪流满面,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老爸不吃土豆的秘密。

是的,老爸曾经是一名志愿军军人,在朝鲜参加过多次战役,包括长津湖战役。他是卫生医务人员,他的

使命就是在前线救治伤员,跟前线的战士一样,饿了,啃着冻硬了的土豆,啃不动,放进衣服里,暖一暖,再

啃……

回到家,我一直无法入睡。直到快天亮时才睡去,却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见了离开我好多年的老爸。梦

里的老爸穿着志愿军军服,威武,帅气。

“老爸,你不吃土豆,是不是因为在朝鲜战场上吃冻土豆吃得太多了?”

老爸没有直接回答我,只看了我一眼,目光越过我,是那样辽远。他说:“在长津湖的战场上,我救治过

一名重伤员。他在我的怀中快要断气时,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了一只土豆,交给了我。他的眼睛睁得天大的,

充满了期待,我立即把它藏进了怀里,他便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老爸最后对我说:“这只土豆已经化冻了。”

(选自2021年11月8日《衢州日报》,有删改)

9.对于“我”询问“老爸为什么不吃土豆”这个问题,爷爷、奶奶、妈妈分别有怎样的反应?根据文章内容,

用自己的话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爷爷①

奶奶陷入沉思,不愿回答

妈妈②

10.文章前半部分为什么不厌其烦地交代“我”去问爷爷、奶奶、妈妈的过程?(4分)

11.下面的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战士们啃着冻硬了的土豆,啃不动,放进衣服里,暖一暖,再啃……

跟前线的战士一样,饿了,啃着冻硬了的土豆,啃不动,放进衣服里,暖一暖,再哨……

1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老爸不吃土豆的原因。(6分)

【三】(16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

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力迨③能倍诵④

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②绝编:《史记•孔

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

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至h等到。④倍诵:背诵。“倍”,通"背”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尔安敢等吾射轻:

(2)侬以杓酌油沥之徐:

(3)审记问不若人患:

(4)更在马上或: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15.【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上都有共同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6分)

三、写作(55分)

16.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这学期,我们通过教材领略了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等杰出人物的风采,也跟随作者走进了阿长、老王、

卖油翁等平凡百姓的生活。他们或默默奉献,或说话掷地有声,或身怀绝技,或质朴,或亲切,或令人惋惜同

情……无论伟大还是平凡,他们都有与众不同之处。

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令你难以忘怀的人吧!

请以“那个特别的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

字。

安徽省潜山七年级期中调研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每空1分,共10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2.(1)挣xiamian袜(每空1分,共4分)

(2)B(3分)

(3)骆驼祥子老舍(或“舒庆春”)(每空1分,共2分)

(4)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他将这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老

头。(4分)

3.(1)示例:一把武器在城墙之外(1分)用武器守卫城土(2分)

(2)A:归心似箭B:桑梓C:端午节(每空1分,共3分)

(3)①在“无数人”前加“令”(2分)②将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2分)

③让我们传承英雄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吧!(2分)

二、阅读(55分)

4.D(3分)

5.因为“二十一条”引发在日留学生反对,李大钊认为国家危亡就在眼前,他要回到饱经磨难的祖国投入革

命,要改变国将不国的情况,挽国之将倾、救民于水火。(意思对即可,4分)

6.插叙。(1分)作用:①对祖父李如珍的相关叙述,交代了李大钊的家庭情况和童年成长经历;②表明了祖

父对李大钊的性格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③交代了李大钊犹豫不决的缘由,引出下文他毅然归国的决定。(作

用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7.画线句采用景物描写,(1分)通过对李大钊家乡代表性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家乡和祖父在精神上对于李大

钊的重要影响。(2分)

8.①刚到日本,李大钊化愤懑为勤苦。②“二十一条”消息出来后,思想躁动,无法安宁。③“中日条约”

签字后,为是否归国内心纠结。④想到祖父李如珍,明白祖父的用心和期望。⑤在读书和救国之间做出抉择,

内心清晰。⑥满怀信心,踏上归途。(每点1分,共6分)

9.①表情严肃(或:脸色多云转阴),拒绝回答。(2分)

②不知真相,但告诉“我”,老爸宁愿饿着也不吃土豆。(2分)

10.①文题是“老爸的土豆”,文章前半部分都是围绕“老爸为什么不吃土豆”的疑问展开故事情节的(或:

通过交代“我”去问爷爷、奶奶、妈妈的过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通过反复演染家人的反应设置悬念,

使文章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每点2分,共4分)

11.①突出了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生活的艰苦,赞美了志愿军战士不畏艰苦、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②为下文揭

示爸爸不吃土豆的原因做铺垫。(每点2分,共4分)

12.①土豆会让父亲回想起艰苦而残酷的战争岁月;②土豆象征着生的希望,蕴含着父亲对牺牲战友的无限惋

惜和怀念,所以他不忍心吃土豆。(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3.(1)轻视(2)慢慢地(3)担心、担忧(4)有时(每小题1分,共4分)

14.(1)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3分)

(2)(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3分)

15.写作手法: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甲】文把陈康肃公和卖油翁两人对待自己特长的不同态度做了对

比,【乙】文把司马温公和众兄弟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3分)

主题:【甲】文中卖油翁“但手熟尔”,【乙】文中司马温公“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都

告诉人们不管学什么,勤学苦练,方能熟能生巧。(3分)

【参考译文】

【乙】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

经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