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城厢乡联合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联考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城厢乡联合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联考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城厢乡联合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联考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城厢乡联合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联考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城厢乡联合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联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城厢乡联合中学高一语文期

中联考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媒体技术推动阅读模式变革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阅读方式一一社会化阅读,它是以读

者为中心,强调分享、互动和可移动性的全新阅读模式。

首先,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区隔的空间、整合了碎片化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

的时效,推动了信息的跨域传播,孵化出一个个集合的阅读社群;其次,以兴趣和情感为

核心的亚文化传播,让网络社群升级到文化层面的情感共振及价值认同,促使阅读从传统

的私人化行为演化为一种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的社会化行为;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传

统的生活场景不断转移到线上,线上的社群文化也开始嵌入现实生活,这使碎片化的信息

互动升级为更具系统性的知识交流,让阅读的社会化作用更加凸显,这就是社会化阅读。

社会化阅读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为适应移动状态下的

阅读需要,社会化阅读的内容大都以浓缩的形式出现,可谓短平快;微信朋友圈或群推荐

的阅读材料,基于熟人、朋友关系,容易引起重视并被优先阅读,也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

效应。一般来说,群主或群里比较活跃的人的推荐有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引导性,甚至经过

T“再创造”。群友在分享阅读材料时,会有即时的评论发表,这就形成社会化阅读的一

个突出特点:阅读分享与舆论的酝酿、形成几乎同时出现,没有留给理性思维以时间。以

微信朋友圈为例,因其转发分享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让“朋友圈”变成

“谣言圈”。

在当前网络时代下,信息知识过剩、信息污染、信息干扰等问题,容易造成阅读浪

费。社会化阅读潜藏着一些危机,如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促使“浅阅读”大行其道、过多

地沉迷虚拟空间会使得现实社会的文化互动变得稀缺等。

社会化阅读方式对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在传统社会

中,出版物是经过审查、去杂质化的,社会化阅读则很难实现对内容的把关。因为在社会

化媒体上,微新闻、微评论、微小说等随时可以上线,对于内容管理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社会化阅读内容的管理者,应当了解社会化阅读的特点、规律与诉求,以新的管理理

念和方法促进社会正效应和正能量的最大化。借助社会化阅读这种迅速直达受众的通道,

尽可能多地提供质量高、营养丰富、满足读者需求的内容,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浪费是由于社会化阅读信息过于丰富,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而造成的。

B.社会化阅读是网络时代下出现的具有快捷、交互、便携等诸多特点的阅读模式。

C.朋友圈的信息因为基于熟人、朋友关系传播,所以很容易变成“谣言圈”。

D.社会化阅读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体现在不需要通过审查,更及时更真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肯定了社会化阅读的进步性后,文章主要内容都是指出它可能会产生的社会问题

B.文章先提出社会化阅读的概念,接着从产生背景和形成方式的角度加以阐释。

C.针对前文谈及的问题,文章最后对管理者提出了一些规范社会化阅读的合理化建议。

D.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客观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也不可能突破时空阻隔,用最快的速度进行社

会化阅读。

B.基于新媒体的社会化阅读内容与传统出版物比较,有内容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的

缺点,需要适当的规范管理。

C.社会化阅读借助网络平台,微博、微信、QQ群、新闻客户端等,都是社会化阅读的胜

地。

D.阅读从私人化行为演化为社会化行为之后,互动和共享就带有表演性和装饰性了。

参考答案:

1.B2,A3,D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造成阅读浪费的除

了知识过剩以外,还有信息污染、信息干扰等。C项,因果关系表述失当。D项,传统出

版物经过审查去杂质,不等于不够真实、及时。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

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

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社会问题中包括可能会产生和

已经产生的。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

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

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社会化阅读对传统出版物的

冲击体现在不需要通过审查,更及时更真实”,文章中找不到依据。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

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

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据报道,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的规定,至少要追溯到上

世纪90年代。1990年6月4日,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其中第

五条明确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

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

于是,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逐渐成为不可逾越的政策红线。事实上,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尝试通过“弹性离校”的办法,破解“三点半”难

题。据报道,自2017学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

分”

活动,供学生自愿参加,一般每周安排四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快乐

30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适度延长放学后

看护服务时间。2017年,南京市政府试点“弹性离校”,从主城区向城乡所有小学全面

铺开实施。

此外,天津、沈阳等城市均开展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等相关工作。2017年

2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弹性离

校”课后服务合法化。

《“三点半难题”怎么破?听听部长怎么说》长城网

材料二:

四城市放学后托管政策亮点

市财政拨资金落实课外活动重点看护确有困难家庭学生

①市财政按生均划拨资金支持;①看护服务覆盖所有公办小学;

②学校负责课外活动计划实施。②重点服务确有困难家庭学生。

北京上海

学校自定“弹性离校”时间组织志愿者队伍免君看护

①“弹性离校”时间各校自定;①优先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服务;

②学校安排专人进行统一管理。②(峭好的学校每年奖20万元。

南京济南

节选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有记者提问:“有小学下午三点半就放学,这个时间对于家长来说接送孩子可以说是

一大难题,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小学放学时间早催生了大量校外托管班,这些托管

班‘野蛮生长',急需规范。请问是否会像近期重拳整治课外培训机构乱象那样来规范

校外托管班?”

“三点半”现象之所以成为年轻父母们和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这是中国经济社

会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一个产物,这个现象更多地表现在大中城市。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

通知,一

年来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陈宝生表示,有25个省已经下发了通

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经过这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一些比较可行

的解决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高招。”陈宝生表示,

对于现在存在的乱象需要进行治理,比如对记者提到的学校周围的托管班进行治理,加

强立法,至少是有行政法规来加以解决。

《人民网》2018年3月5日

材料四: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弹性离校”也是一个舆论关注的话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

调,“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

式给予适当补助。

多位教育界人士纷纷表示:三点半现象'由来已久”,“教育局有规定,小学生

在校上课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学校不是无限责任主体,万一出了问题学校难辞其

咎”、“人手少、没经费,心有余而力不足”。

杭州市拱墅区多位公办小学的校长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学校不能办特长班,也不

能实行有偿托管。没有相关政策和专项费用,学校也是爱莫能助。”

记者采访的多位任课老师同时也是小学生家长,对“接孩子”难题深有体会:“有时

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但老师也是普通人,每天早上7点多到校,一周十几节课,课后

要备课,要批改作业,要进行教学研究,有时还要外出学习或者交流。放学后如果要抽

出更多的时间来义务照看孩子,有些力不从心。”

《浙江工人日报》2017年4月8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对“三点半”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政策上的分析,并列举了一些解决的方

法。

B.材料二列举了四座城市放学后托管方面的政策,其中上海、济南把“困难家庭”作为

帮扶对象。

C.材料三引用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话说明国家对“三点半难题”的重视,并对25个省的治

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D.选文的四则材料均围绕“三点半难题”展开叙述,而材料四重在解说解决这一难题的

方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各地出台不少措施,但是没

有一点效果。

B.“弹性离校”是目前解决“三点半难题”的最佳方法,但各地对于这一方法的运用方

式各异。

C.由材料二可知,在四座城市中,只有北京在放学后托管的政策中给予了学校资金支

持。

D.”三点半难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是所有城市都存在

的普遍现象。

9.请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对于“三点半难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答案:

7.D8.B

9.①依据各地实际,合理制定“弹性离校”时间;②对各地“三点半”后的校内活动做

出合理性的指示;③向政府申请资金,让老师延长工作时间劳有所获;④加强立法,严格

治理各地放学后“托管”乱象。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

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

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D项,“而材料四重在解

说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错,根据原文判断材料四重点在于列举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难

题。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

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

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但是没有一点效果。”表述过于绝对。上海、南京、

济南等地的措施还是有一定效果的。C项,“只有北京在放学后托管的政策中给予了学校

资金支持。”理解有误,济南对那些做得好的学校每年度奖励20万元,也属于资金方面

的支持。D项,以偏概全,这是大中城市的问题。故本题选B。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

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题干是

“请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对于'三点半难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考生要抓住

“教育主管部门”和“合理化建议”,答题抓住材料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分析,“2017

年,南京市政府试点“弹性离校”,从主城区向城乡所有小学全面铺开实施。此外,天

津、沈阳等城市均开展了‘弹性离校''课后服务’等相关工作……将'弹性离校'课后

服务合法化。”、“有25个省已经下发了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

比如对记者提到的学校周围的托管班进行治理,加强立法,至少是有行政法规来加以解

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可以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适当补助。”从以上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合理的

归纳概括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

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

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

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

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

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

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

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

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

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5-7小题。(3个小题,共12分)

①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

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

《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

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

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诗赋

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

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

“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

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

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

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

府”。

②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有散

失。搜罗完备的,则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

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12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

“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60首。再合以《汉书?礼

乐志》所载的《安世房中歌》《郊祀歌十九章》,就是现存的两汉乐府的全部了。

在写作年代上,《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十九章》》最早;鼓吹曲辞中的《晓歌

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相和歌辞中的汉乐府民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是“汉

世街陌谣讴”;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

诗。

③汉乐府民歌与基本上是四言体的《诗经》不同,从句式上说,三言、四言、

五言、七言都有。但重要的是两种,一是杂言,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

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它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为

自由奔放的“歌行”体。另一种是五言,完整的五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已有相当的

数量。五言诗虽比四言只多一个字,但却能够把单音词与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

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五言诗最终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5.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B.“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为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C.“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D.“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6.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间歌辞的内容,《汉书?艺文志》作了收采,两汉其他文献中没有记

载。

B.就诗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汉“乐府”相当于周代的

《诗经》。

C.汉“乐府”《国风》有138首诗,这个数目与《诗经》中《国风》的数目接

近。

D.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居多,这种杂言诗不讲章法,句式自由随意,气势起伏

跌宕。

7.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两汉有代表性的乐府诗产生的时间。”杂曲歌辞中所录汉

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由此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乐府民歌作者由民间诗人为主逐渐发展为专业诗人为主。

B.汉乐府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

C.汉乐府民歌对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汉乐府民歌创作纵贯两汉是中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一页

参考答案:

5、C【据第一段"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

6、B【A项据"②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可知多了“内容”两字;C

据“《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

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可知,“汉乐府数目是接近《国

风》”;D据原文“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

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可断“推理”是主观臆断,忽视客观】

7、A【据“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推断过宽,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共21分,选择题每题2分)

(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

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

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

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僖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

腰襦,威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

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

相忘!”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B.徒留无所施:徒然,白白的

C.留待作遗施:遗产D.昼夜勤作息:工作

7.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A.汝岂得自由B.槌床便大怒C.哽咽不能语D.可怜体无

8.下列加黑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

9.下列各句中与“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的“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蔷薇花谢则归来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二)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

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迨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

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漫悬于壁漫:随意

B.旦而过之过:拜访

C.黎明物色物色:察看

D.迨举轴迨:等到,及至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献之邑令(2)美人之贻

(3)始知其画为逼真(4)为仲卿母所遣

A.(1)(2)相同(3)(4)不同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D.(1)(2)相同(3)(4)相同

12、将上面两则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3分)

(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3分)

(3)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3分)

参考答案:

5、A6.C7.C8.D9、C10.B(过:tSil)11.C.

12、(1)县令认为这件事很奇怪,天色刚亮便探寻究竟,(发现)画将落地(“怪”

1分)

(2)(画)去试别的猫,没打哪只猫不这样的.(以(之).省略成分1分.

“莫”无定指代词.投树?Jfi.I分)

(3)(我)傅奉时总是顺从委耍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

附译文:

东安县有一文士喜欢绘画,作一幅鼠画,将它进献给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珍爱,随

随便便地将它挂在墙上。早上经过那面墙,画轴总是坠落在地,多次挂好又多次坠落。县

令认为这件事很奇怪,天色刚亮便探寻究竟,(发现)画轴落地,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

(他)举起画轴,(那猫)便冲撞着扑向画(中的老鼠)。用(这幅画)试验其它的猫,

没有不这样的,由此才知道这幅画画得多么逼真。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臣,榆林卫人。起行伍,为队长。矫捷精悍,搏战好陷坚。从千总刘朋守黄甫川。

寇丧马被围,臣单骑驰救,射中其魁,夺马载朋归,由此知名。旋代朋职,屡战跨马梁、

田家梁、西红山等,并有功,迁宣府膳房堡守备。寇尝大入,环攻堡,欲生得臣。臣召摩

下酌水为酒,欢呼歌饮,寇莫测所为,不敢登。臣夜决围出,取他道以归。上官壮之,擢

延绥入卫游击将军。隆庆元年九月,土蛮大入昌黎、卢龙,游骑至滦河。诸将莫敢战,臣

独勒兵赴之。辽帅王治道曰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携甲直驰呼声震山谷,寇

以数骑尝,奋前斩之。追至棒槌崖,斩首百十余级,坠崖死伤者无算。事宁,蓟镇诸将悉

获罪,臣以功增秩二级。万历初,录秋防功,进署都督佥事。炒蛮潜入古北口,参将范宗

儒追至十八盘山,战殁,余众被围。臣急偕游击高廷礼等驰救,寇始去,坐镌一枝。五年

春,以总兵官镇守宁夏。顺义王俺答报怨瓦刺,欲取道贺兰,臣不可,俺答恚,语不逊。

臣夜决汉、唐二渠水,道不通,复陈兵赤水口,俺答乃从山后去。三岁互市,毋敢哗者。

阅边给事中以苛礼责望,劾罢之。十一年,小阿卜户犯黑峪关,守将陈文治以下俱逮系。

诏起臣副总兵,驻守马兰峪。会朵颜长昂屡扰边,蓟镇总兵官杨四畏不能御,乃调四畏保

定,而彳步臣代之。长昂雅惮臣,使其从母土阿、妻东桂款关乞降,乃抚赏如初。时诸部长

桀鹫甚,经略郑洛专主款。臣以为不足恃,上书陈八难、五要。且以创重乞归,帝不许。

后二年,谢病去。臣更历四镇,名著塞垣,为一时良将。

《明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辽帅王治道曰/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携甲直驰/

B.辽帅王治道曰/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攥甲直驰/

C.辽帅王治道曰/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攥甲直驰/

D.辽帅王治道日/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摸甲直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指官职的变动,可指升职,也可指降职。

B.“殁”通“没”,古人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它使用的对象和“崩”相同。

C.“给事中”秦始置,为加官,所加之官或为御史大夫、三公、将军、九卿等。

D.“乞归”在古代是指官员请求辞职回归故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臣独闯敌营,作战勇猛。为营救千总刘朋他单骑冲入敌阵,用箭射中敌人首领,夺

马载刘朋而回。

B.张臣用兵机智,巧设疑阵。在任膳房堡守备时,面对敌兵,他让士兵以水代酒,欢呼

歌吟,让敌人摸不清情况,从而不敢轻易进攻。

C.张臣仕途畅通,一路飙升。他从一个队长,升任千总、守备,一直到四镇的总兵,没

有败仗,没有降职。

D.张臣威名远扬,不战而胜。朵颜长昂进攻蓟镇边境时,因张臣换防蓟镇而内心惧怕,

因此派亲人请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寇尝大入,环攻堡,欲生得臣。

(2)顺义王俺答报怨瓦刺,欲取道贺兰,臣不可,俺答恚,语不逊。

参考答案:

10.C11.B12.C

13.(1)敌寇曾大举侵犯,围攻膳房堡,想活捉张臣。

(2)顺义王俺答向瓦剌报仇,想借用贺兰这条道路,张臣不同意,俺答很愤怒,出言不

逊。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

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辽帅王治道曰

/敌众我寡/往必无利/臣不顾/率所部千人摆甲直驰”一句的意思是:辽帅王治道说:“敌

众我寡,前去一定不会有好处。”张臣不管这些,率领他的部队一千人穿着铠甲径直前

往。其中,"日"后是所说的话,此处应断开;“敌众我寡”并列短语,其后断开,排除

AB;“率”做“所部千人”的谓语,其前断开,排除D;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殁”在古代就是指

死,没有明确所指对象,而“崩”专指帝后的死。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

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张臣仕途畅通,一路飙

升。他从一个队长,升任千总、守备,一直到四镇的总兵,没有败仗,没有降职”表述过

于绝对,他曾因参将的牺牲被降职,后又因阅编给事中的弹劾被罢免。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

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

进行调、换、册I,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尝”,曾经;

“环”,围攻;“生得”,活捉。第二句中,“抱怨”,报仇;“取”,借用;“恚”,

愤怒。

【点睛】参考译文:

张臣,陕西榆林卫人。行伍出身,担任队长。他矫健敏捷,精明能干,喜欢打攻坚

战。跟着千总刘朋防守黄甫川。刘朋遇敌丧失坐骑被敌人包围了,张臣单骑前往救援,射

中敌人的首领,抢夺一匹马载着刘朋回到军营,从此声名大震。不久代替刘朋的职位,先

后攻打跨马梁、田家梁、西红山,都立下战功,提升为宣府膳房堡守备。敌寇曾大举侵

犯,围攻膳房堡,想活捉张臣。张臣召集部下舀水当酒,高声欢呼,边喝边唱歌,敌寇不

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不敢登城。张臣夜晚突围出堡,从其他道路返回。上司奖励他,提拔

他为延绥入卫游击将军。隆庆元年(1567)九月,土蛮大举入侵昌黎、卢龙,游骑已经到

达滦河。诸位将领都不敢迎战,张臣却独自一人统率部队前往迎敌。辽帅王治道说:“敌

众我寡,前去一定不会有好处。”张臣不管这些,率领他的部队一千人穿着铠甲径直前

往,呼喊声震动山谷,敌人派几个骑兵试探,张臣奋勇向前杀死他们。把敌人追赶到棒槌

崖,斩首一百一十余级,掉下悬崖死伤的不计其数。事情平定后,蓟镇各将全部被定罪,

张臣因军功官升两级。万历初年,记录秋季防守的功劳,提升张臣代理都督佥事。炒蛮偷

偷进入古北口,参将范宗儒把他们追赶到十八盘山,战死了,其余的人被包围。张臣急忙

偕同游击高廷礼等人飞奔前去救援,敌人却刚离去,由此张臣被官降一级。万历五年

(1577)春天,张臣以总兵官的身份镇守宁夏。顺义王俺答向瓦剌报仇,想借用贺兰这条

道路,张臣不同意,俺答很愤怒,出言不逊。张臣夜晚挖开汉、唐两个水渠,水淹道路,

贺兰之道不通,又在赤水渡口摆下阵势,俺答于是从山后离开了。三年间边境互相贸易,

没有人敢喧哗闹事。阅边给事中用苛刻的礼节来责怪埋怨他,他被弹劾罢免了。万历十一

年,小阿卜户侵犯黑峪关,守将陈文治及属下都被逮捕入狱。朝廷下诏起用张臣为副总

兵,驻守马兰峪。正好赶上朵颜长昂多次骚扰边防,蓟镇总兵官杨四畏没有能力防御,于

是把杨四畏调往保定,而调张臣来代替他。长昂一向害怕张臣,派他的堂母土阿、妻子东

桂到关前乞求投降,张臣于是招抚赏赐长昂,双方和好如初。这时各部落首领桀鹫不驯,

经略郑洛专门主张和议。张臣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上书陈奏八个难点、五个要点。并且

以伤势过重为由请求辞职回家,皇帝不同意。二年之后,称病离职。张臣先后换防四镇,

名声传播于边防,是一代良将。

6.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

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

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

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

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

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

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

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

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

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

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

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

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

时年三十三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釐:月乍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属:写作

B.是时贾生年二十馀''馀"通''余",意思是''多"

C.为赋以吊屈原吊:凭吊

D.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本:画册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①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③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④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⑤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⑥为赋以吊屈原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⑤⑥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

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

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

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

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3分)

(2)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3分)

(3)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4分)

参考答案:

4【答案】D

D项''本"意为''本原"。

5【答案】A【解析】⑤是说贾谊不被信任后遭贬,⑥是说贾谊自感伤心的

6【答案】B【解析】B项中''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

者举动,可以排除。

7【答案】(1)(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

任廷尉。(应将''故"学事"''征”的含义准确译出)

(2)(贾谊)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受到贬谪而离开,心里很不自在。(应将两

个''以"和''自得"的含义准确译出)

(3)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文帝的宠爱(文帝最宠爱他),而且爱读书,(文帝)

因此派贾谊担任他的老师。(第一句必须译成判断句,''爱〃和''傅〃的含义必须准确译出)

【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

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

时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

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

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

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

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

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

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任职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

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诽谤

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

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

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

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京城拜见皇帝。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

保佑。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

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座席向前靠拢。听完之

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

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

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

肯听从。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

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解析】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下面是某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怡当,请找出并作修

改。

尊敬的家长:

您们好!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推进素质教育,安全教育、行

为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我校将于2018年12月29日上午9:00在各班教室开展围绕“家

校牵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各位家长不得迟到或缺席,孩子

们的成长需要您的掌声,孩子们的欢乐将与您一块儿分享。我们真诚地相邀您莅临我校指

导工作。

xx中学

2018年12月18日

参考答案:

示例:①“您们”改为“您”或“你们”;②“围绕……为主题”改为“以……为主题”;③“不得”

改为“请勿”;④“一块儿"改为'‘一同”;⑤“相邀”改为“邀请”。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考点。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

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语言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

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

体、分寸得当、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题干中说

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考生可有目的地从搭配不当、歧义、不合逻辑等角度

去分析。“您们”不符合语言习惯,改为“您”或“你们”;"围绕……为主题”结构混

乱,句式杂糅,改为“以……为主题”;“不得”语气生硬,改为“请勿”;“一块儿”

太口语化,改为“一同”;“相邀”是“互相邀请”,不符合语境,改为“邀请”。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第一,恰

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

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

面语和口语。书面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

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把敬辞用

在自己身上就很可笑;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

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同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

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不仅产生了众多相

异的节名,①,如悬挂艾草,赛龙舟,饮用雄黄酒,吃粽子等。此外,②,除

了“纪念屈原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

精神和感人诗句已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③—o

参考答案:

(1).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2).端午节的起源也说法甚多(3).“纪念屈原说”

影响最广最深/“纪念屈原说”占据主流地位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如第①空注意后文“挂艾草,赛龙舟,饮用雄黄酒,吃粽子等”,第②空注意后面的“曹

娥说",第③空注意前文“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句已深入人心”。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生物考点在考

试中每每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大家务必重视。

②抗战期间,约有400万华侨为祖国捐款,平日里以贩卖瓜子、花生为生的郑朝炯、钟彩

合夫妻也加入到赈灾行列。他们毁家纾难,义薄云天的行为轰动了整个华侨界。

③财经频道经过近两个月的策划,启动了系列报道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