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资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F/wKhkGWYgHtCARZDEAAEM-EA66bA518.jpg)
![高三化学复习资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F/wKhkGWYgHtCARZDEAAEM-EA66bA5182.jpg)
![高三化学复习资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F/wKhkGWYgHtCARZDEAAEM-EA66bA5183.jpg)
![高三化学复习资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F/wKhkGWYgHtCARZDEAAEM-EA66bA5184.jpg)
![高三化学复习资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26/0F/wKhkGWYgHtCARZDEAAEM-EA66bA5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
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
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8-
专题三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15-
专题四非金属与其化合物.............................-26-
专题五金属与其化合物..............................-33-
专题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42-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53-
专题八化学平衡.........................................-61-
专题十电化学基础.......................................-81-
专题十一有机化学........................................-90-
专题十二化学试验.......................................-97-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的区分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相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
变更和创建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与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
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与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
质说明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洁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状况)。
【学问回扣】
学问网络
∫金属
-单质I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f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
纯酸,根据电离出H+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无
净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
机
物
物[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Γ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
I根据电离出OH-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
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
驯
盐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
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
、
巧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
物质
烷½
½烯½
有
焕
烽
机
芳
煌
香
坳
醇
酚
、
M醛
酮
、
竣
酸
酯
雌
、
卤
代
物½
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e1、HzSO”等,因为液
态HC1、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3、CaC03>BaCo3等,因为这些物
质不存在熔融态。
3.推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
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03一、
NH,1∖OIF,不是由So2、NL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2、N⅛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
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更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与原子核,化学变更的实质
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更。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
化学变更,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与其性质的学问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l~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
效应。
2.烟、雾、云、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有机玻璃等都是胶体,都
具有胶体的性质。
3.胶体粒子由于吸附作用可能会带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z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的组成元素相同,与C反应的产物相同
C.CO、NO、NO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
热点预料
【典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乙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可制备乙酸
B.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zO,在空气中生成Na2O2
C.在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D.过量的CO?通入CaCh溶液中可生成可溶性的Ca(HCOJ2
1.下列变更过程属于化学变更的是()
A,激光法蒸发石墨得到C6。
B.渗析法净化氢氧化铁胶体
C.紫色的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后变成无色
D.用伯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2.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淌性。制
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λ和Fe2(SO)3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5.5~36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该分散系不稳定
3.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
分类目
选项分类标准分类结果
林
A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化学反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
B成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
还原反应
C分散质粒子大小胶体、溶液和浊液
化学物
化合物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
D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能否导电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钢化玻璃和一般玻璃的成分不同
B.“地沟油”危害健康,其主要成分是油脂
C.华裔科学家高银因“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讯方面”的成
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处的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
D.合金的某些性能与组成其纯金属的这些性能不同
5.下列对氧化物性质和用途的推断正确的是()
A.AI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全部酸反应,又能与全部碱反应
B.CO2>SO2、NO?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C.SiOz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制备硅酸X
D.Naz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是过][→-B⅛
I化合IZ芈
氧化物Lm化合物QI
6.纯净物X、Z、P、Q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某些生成物已略去),物质
X与P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通常状况下P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若X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则P既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化合物
C.化合物Q只可能是碱
D∙X既可能为金属单质,也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7.用数轴表示化学学问,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简明易记的
效果。例如,依据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利
用数轴的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
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1----------------1-------1-------►
0.01110
依据这一分类法请回答:
(1)将PH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粗略地表示在数轴
上:o
(2)某化学爱好小组欲探讨HzSO八KCKNa2S03>Na2CO3>NaCkNaoH的性
质,对于如何探讨,他们设计了两种探讨方案:
方案I:将它们依据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试验。
方案∏:将它们依据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进行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
到溶液,进行试验。
①依据试验方案I进行分类时,经试验测得KCLNaCl溶液的PH等于7,H2SO1
溶液的PH小于7,N&SO3、Na2CO3.NaoH溶液的PH大于7。由此有些同学按分类
法思想把NazS03∖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为什么?
②在方案I中,某同学发觉盐类物质中的KCl、NaCl两种物质,它们在与其
他物质混合时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你能设计一种简洁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物质
吗?______________
③在方案II中,三种钠盐用其他化合物中的可加以区分,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O
④该爱好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依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六种物
质分为NazS()3、Na2CO3>NaCLNaOH和HRO八KCI两类。在用HzSCh鉴别四种含钠
元素的物质时,Na2SO3和很简洁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
入了逆境,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难题
吗?。
8.中学中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fC+D+HQ(未配平,反应条件略
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铁,B是稀硝酸(过量)且A可溶于C溶液中。则A与C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若C、D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O
(3)若C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弱碱性,C能发生催化氧
化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Ao
(4)当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
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
【考纲展示】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依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依
据化学式推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一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
浓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8.依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摩尔体积(标准
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9.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学问回扣】
学问网络
化结构式、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学
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语
与I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化
,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
计
量
溶解度
要点扫描
一、确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简洁遗忘的试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
杯、药匙。
2.简洁遗忘的试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一转移一定容
f摇匀f倒出装瓶。
3.简洁遗忘的容量瓶运用方法
(1)容量瓶运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o“查漏”
的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
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
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假如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
可以在瓶塞涂点凡士林。
(2)要选择规格合适的容量瓶。
①常见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IoOmL、250mL>500mL、IoOOmL几种。如配
制溶液时明确知道所需容量瓶规格,则需将容量瓶规格一并答上。
②依据所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置48OmL某浓度溶液,
则需选用500mL容量瓶。
③不能用容量瓶干脆溶解固体溶质,也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④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4.简洁遗忘的留意事项
(1)如下图所示: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
玻璃棒靠近容量瓶口处不能接触瓶口。
玻
璃
棒
不
能
触
及
瓶
口
(2)在运用容量瓶过程中,如须要移动容量瓶,手应握在瓶颈刻度线以上,
以免瓶内液体因受热而发生体积变更,导致溶液浓度不精确。
(3)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滴加蒸储水。
5.简洁混淆的误差分析
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a,依据公式,分析各个量的变更,推断可
VMV
能产生的误差。
(1)测定结果偏高的的是:祛码生锈,m偏大,结果偏高;定容时溶液温
度高;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读数。
(2)测定结果偏低的是:称量时固体溶质与祛码位置放反而又运用游码;
未洗涤烧杯与玻璃棒,使n减小,浓度偏低;定容时溶液温度过低;称量易吸水
物质时称量时间过长;称量不干燥的物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溶液
在溶解、稀释、转移、定容和摇匀的过程中有液体溅出;定容时,滴加蒸储水超
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镭水至
刻度线。
(3)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是:容量瓶内有少量水;定容摇匀后发觉液面低于
刻度线。
二、化学计算常用技巧
1.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独立的(反应
条件和设备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依据中
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时要特
别留意原料中的某些元素是否都转入了产物中,中间产物参加的反应中是否又有
原始产物参加,不行盲目地依据起始物和产物中的原子守恒关系干脆得出关系
式。
2.差量法:依据化学变更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更,找出所谓的“理论差
值”。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热量的变
更等,该差值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借助这种比例关系,可
解决一些量变的计算题。
3.守恒法:化学中的守恒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溶液中的正负电荷守恒、
连续反应中的原子守恒等。
4.极值法:极限法是一种极限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极端假设,在题目
给定的条件范围内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找出合适的选
项。这种方法最适合解答选择性的计算题。
5.探讨法:适用于多个变量的计算题,方法是依据题目已知信息,列出关于
要求的问题的关系式(可能有多个变量,一般为两个),然后依据化学的实际意
义探讨,设一个变量为实际的数值来探讨另外的变量。
三、阿伏伽德罗定律与其推论可利用志向气体状态方程PV=nRT、P=£、
n=匕等推导。
M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1】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AK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Λ
B.ImolCb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M
C.IOLpH=I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Λ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典例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HHH
ca,
A.∕yB.C3H6C.H:C::C:C:HD.CH2=CH-CH3
热点预料
【预料1】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NH2一和2.3gNa*所含的电子数均为NA
B.0.4molFe与O.8molHNO3(稀)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8NA
C.1L0.Imol∙LAl2(SOJ3溶液中,Al"的数目为0.2NA
D.VC时,PH=6的纯水中,含IOrNA个OH
【预料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H=CI≡O:
B.C—14原子:「C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直击高考】
1.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40中含的质子数为IoNA
B.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碳原子的个数为3NA
C.46gN(λ和Nz(λ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Λ
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0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
子
2.若以3和a?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和bmol♦L的氨水的质量分数,
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2ω1=ω2B.ω1=2ω2C.2ω1<ω2D.ω1<ω2<2ωɪ
3.有硫酸镁溶液500mL,其密度为1.20g∙mLT,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4.8%,则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0%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mol∙L^1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0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9.2%
4.关于容量瓶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运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②不能代替烧杯用于物质溶解
③是配制精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④不能作为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M和0?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用所含有的原子数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一CHD与氢氧根(OH-)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28gC0与22.4IA所含分子数相等
D.16gC匕与18gNH;所含质子数相等
6.在标准状况下将VL氨气溶解在I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lg∙mLT),所
得溶液的密度为Pg∙mL-,质量分数为3,物质浓度为CmOI・广)则下列
关系中不正碗的是()
A.P=(17V+22400)/(22.4+22.4V)B.ω=17c∕1000ρ
C,ω=17V∕(17V+22400)D,c=1000Vρ/(17V+22400)
7.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Cu?(OH)2CO3]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
条件下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溶解28.4g的上述混合物,消耗LO
mol∙LT盐酸500mL。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的质量为()
A.15gB.20gC.30gD.35g
8.确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IOOnlL3.00mol-I√∣的NaOH
溶液(密度为1.12g∙mL^,)恰好完全吸取,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0.500mol∙L-1o
(I)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o
(2)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molo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L):n(H2)
专题三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展示】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本质。
5.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问回扣】
学问网络
概念: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类型
离子
反应离子氧化还原反应J置换反应(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相对活泼)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反应申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r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⅞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示J书写拆: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子方]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中删去
反法查:检杳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应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能表示同一类反应
和√
∖
氧.发生条件: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的物质或发生氧化反应
化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还
有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原
关
反Ta化合价升高
概ra
应
氧
念
化
还
原反应物
氧
化
反廿还原反应
应→
-
Sfttt化含价降低
1有关计算:关键是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要点扫描
一、高频离子方程式扫描
下列离子方程式在高考中有极高的重现率,请熟记。
,
1.强酸和强碱的反应(如盐酸和澄清石灰水):H+OH^=H20
2.小苏打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HCO3-+CH3COOH=H2O+CO2t+CH3COO^
-
3.醋酸和KOH、NaOH溶液反应:C⅛COOH+OIr=H20+CH3C00
-2+
4.碳酸钙和醋酸:CaC03+2CH3C00H=H20+C021+2CH3C00+Ca
22
5.用碳酸钠吸取少量二氧化硫:2C03^+S02+H20=S03^+2HC0:,-
2
6.用氨水吸取少量二氧化硫:2NH:i∙H20+S02=SO3^+2NH∕+⅛O
7.用氨水吸取足量二氧化硫:NH3∙H20+S02=HSO3^+NH√
-+
8.醋酸中加入氨水:NH3∙H2O+CH3COOH=CH3C00+N⅛+H20
3
9.三氯化铁、硝酸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Fe^+3NH3∙H2O=Fe(OH)3I+3NH;
t+
10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AΓ+3H20
-
IL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A1O2^+CO2+2H2O=A1(OH)31+HCO3
3
12.硫酸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3A102^+A1'+6H2O=4A1(OH)3J
+
13.硫酸铝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AΓ+3HCO3-=A1(OH)31+3C021
3t
14.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2+4H=Al+2H20
3+
15.A1C1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1+3NH3∙H2O=Al(OH)3l+3NH;
-
16.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10+C02+H20=HC10+HC03^
2+
17.碳酸镁溶于硝酸、硫酸、盐酸等强酸中:MgC03+2H=CO2t+Mg
18.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0Γ+C02+H20=2HC03-
19.小苏打溶液和烧碱溶液反应:C02-+H0
OH^+HCO3-=32
20.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Ba2++20H^^+S0,2^+Mg2=Mg(OH)
2I+BaSO∣I
21.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V+20Ir=CaCI+
2-
C03+2H20
22.碳酸氢钙溶液中跟硝酸、盐酸反应:HCO3^+H=H20+C02t
23.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反应:Ca=OH+HCO3=CaCO3I+H2O
2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aHCo3溶液反应:
2+
Ba+OH-+HCO3^=BaCO3I+H2O
2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钢溶液与碳酸氢锈溶液反应:
2+
Ba+20H^+NH;+HCo:[=BaCO3I+NH3∙H20+H20
+
26.钠与水的反应:2Na+2H20=2Na+H21+20Ir
27.铝遇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1+2H2O+2OH-=2A1O2^+3H2t
28.碘化钾溶液与适量滨水反应:Br2+2r=I2+2Br^
2+3+
29.将氯气通入足量浸化亚铁溶液中:Cl2+2Fe=2Fe+2CΓ
23+
30.足量氯气通入滨化亚铁溶液中:3Cl2+4Br^+2Fe=2Fe+6Cr+2Br2
31.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0H=Cl+ClO+H2O
+
32.氯气通入水中:Cl2+H2O=Cl+HC10+H
33.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t+2Ag
34.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
35.用FeCL溶液腐蚀电路板:Cu+2Fe3t=2Fe2++Cu2+
+-2+
36.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03=3CU+2N0t+4H20
+-2+
37.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2N03=CU+2N02t+2⅛0
+-2t
38.试验室制氯气:MnO2+4H+2Cl=2H2O+C12t+Mn
2+3+
39.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H202+2H=2Fe+2⅛0
-
40.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0H+⅛0=Si0Γ+2H2t
41.用碳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2C1^+2⅛O≡C12t+H2t+20Ir
42.Fe"+SCN-=[Fe(SCN)].或Fe"+3SCIΓ=Fe(SCN)3
3+
43.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Fe+3H20=Fe(0H)3
(胶体)+3Ht
-
44.醋酸钠溶于水:CH3COO^+H2O=CH3COOH+OH
T+
45.氯化车安溶于水:NH4+H2O=H+NH3∙H2O
二、离子共存中须要留意的几个问题
1.N0:「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强氧化性,Cler具有强氧化性。
2.能发生彻底水解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如Al"与
CO广、HCO3一、HS~.S2->A1(V∖CI(F等不能大量共存。
3.留意离子共存题目的附加条件
(I)无色透亮溶液。
(2)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
(3)与Al反应生成的溶液。
(4)使指示剂呈现某种颜色
(5)如“确定”、“可能”等。解题时可接受淘汰法。
三、离子检验、推断过程中须要留意的问题
L在进行离子推断时,应留意的答题模式是:操作一现象一结论。
2.留意检验试验是连续试验还是并列试验,若为连续试验,应留意前面加入
试剂对后面试验的影响。
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核心是得失电子守恒,这是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列等
式的依据。在涉与被氧化(或被还原)的计算时,还应留意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
与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关系。在答题过程中遇到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时,先
优考虑电子守恒。
【热点透视】
热点题型
【典例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2+--2-
Ca+2HC03+20H=CaC03I+C03+2H20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2++3+
Fe+H+H202->Fe+H20
2+
D.向Fe(OH)2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H20
命题意图:以离子方程式正误推断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学问与离子方
程式正误推断。
【典例2】下列离子组确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Cl、N03^>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ʌNO3-ʌHCO3
C.含大量Al"的溶液中:K∖Na∖NO3->CKr
2-+
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Cl一、F-、K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给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技巧点拨:在给定条件下,考查离子组能否共存时,要留意与元素化合物
学问、电离平衡学问的联系。要特别留意题干中条件的应用,比如本题中的“甲
基橙呈黄色”、“石蕊呈蓝色”、“含大量的Al"的溶液”等,倘如只分析选项
中给出的离子之间能否共存,就会造成错误会答。
2-
【典例3]某含铭Cr2O7废水用硫酸亚铁钱[FeSO4・(NH1)2SO1-6H20]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铭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O3o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钱的物质的量为n(2—x)mol
nV
B.处理废水中Cr2O7”的物质的量为了mol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nxmol
D.在FeO∙FeyCrxO3Φ3x=y
1)mol,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电子守恒学问。意在考查考
生对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实力。
热点预料
【预料1】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S,将赤铜矿
和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CU2S6CU+S02t,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CuQB.C*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
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每生成19.2gCu,转移电子的物
质的量为0.6mol
【预料2】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
理的是()
编
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评价
号
错误,碳酸钙
是弱电解质,
碳酸钙与醋酸2t
ACa+2CH3C00H=H20+C02t+2CH3C00
不应写成离子
形式
碳酸钠溶液中滴
2+
BC03^+2H=H20+C02t正确
加过量的盐酸
错误,不满足
石灰水中滴加少
Ca2++HCO^+OH=CaCOI+HO
C332Ca(OH)2的酉己
量KHCO3溶液
比
硫酸氢钠溶液与
DBa"+SO工+2H*+2OH-=BaSOJ+2⅛0正确
足量氢氧化钢溶
液混合
【直击高考】
1.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H1∖H∖NO3、HCO3B.K'、AΓ∖S(V一、NH3∙H2O
2+--
C.Na'、K∖S03∖Cl2D.Na>CH3COO>CO广、OH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
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2+2--
A.Ba、NH1∖N。—、Cl~B.Ca∖HCO3ʌNH八AlO2
2+--2t+
C.Ba、K∖HSO3>ClD.Mg、NHj、SO1、K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10-+C02+H20=HC10+HC03^
+2t
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4H+2CΓ=2H2O+C12t+Mn
-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制Al(OH)3:A1O2+CO2+2H2O=A1(OH)3I+HCO3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zFeOc
2--
3Cl(Γ+2Fe(OH)3=2FeO4+3Cl+H2O+4H-
4.已知:2KMnO∣+l6HCl=2MnCl2+Cl2t+2KC1+8H2O
K2Cr207+14HCl=2CrCL+3Cl2↑+2KC1+7H2O
MnO2+4HCl=2H2O+C12t+MnCl2
其中,KMnO∣和一般浓度盐酸即可反应,K2CmO7需和较浓的盐酸(>6mol∙L^')
反应,MnO2需和浓盐酸反应。依据以上信息,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
B.生成Imol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C.氧化性:KMnO1>K2Cr2O7>Cl2>MnO2
D∙盐酸浓度越大,Cl一还原性越强
5.
①②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
液中入几滴浓硝酸液中
依据表中三个试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试验①和③中铁钉只作还原剂B.上述试验证明氧化性:Fe*
>Fe2t>Cu2+
C.试验②中Fe/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D.试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Fe+Fe3+=Fe2+
6.往FeCl3和BaC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
同时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BaS(λB.反应后溶液的PH减小
C.此试验表明SO?有漂白性D.此试验中Fe"表现出氧化性
7.将0.03molC12缓缓通入含有0.θ2molH2SO∣和0.02molHBr的溶液中,在此
过程中,溶液中的C(H+)与CL的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ɪ■.cM+)∕πto∣∙L-1
AcW+)∕mo∣∙L-1cM+)∕mo∣∙L-1cW*)∕mol,L-1I
「tLI
0.020.04n®l2)∕moI0.020.04n(H2)ZmoI0.020.04nφl2)∕mol0.020.04nCI2)∕∏IO∣
ABC
D
8.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出下列离子(各种
离子不重复)
阳离Na+、H+>Al3∖Ba2∖Agl
子
阴离OH、C「、S0∕^>NO3ʌ
子CθΓ
已知:
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生成;A溶液与C溶液反应
只生成气体(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生成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为题:
(1)写出化学式:A;B;CO
(2)E溶液呈酸性的缘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
ZpX):O
(3)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
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依次为O
(4)在IOOmLO.Imol∙L1E溶液中,逐滴加入35mL2mol∙LlNaOH溶液,
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O
9.氧化还原反应实际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
式:
-+-
N03+4H+3e=N0t+2½0oKMnOhNa2CO3>Cu,0ʌFe2(SO1)3四种物质中的一
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
(3)反应中若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e
(4)现称取含有杂质的甲样品(杂质与酸不反应)5.4g,恰好和IOOmLl.4
moL-LI的硝酸溶液完全反应,则该样品的纯度为o
(5)若有Imol甲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缘
由是O
.某强碱溶液中可能含有、322
ioK*NH4∖AI∖AIO2^ΛSO4^,sio3^,cor.cr
中的某几种离子,现进行如下试验:
a∙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Ba(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
b∙另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盐酸,其现象是:起先无沉淀,一段时间后起先产
生沉淀并慢慢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终沉淀慢慢削减至消逝。
(1)原溶液中确定存在的离子是;确定不存在的离子
是O
(2)已知向确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mL0.2moL-L/i盐酸时,沉淀会完全
消逝,再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g,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Cl?O
(3)依据反应依次逐步写出试验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9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四非金属与其化合物
【考纲展示】
L了解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0、Si、S、Cl等)单质与其化合物的
主要性质与应用。
3.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与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学问回扣】
学问网络
H2O
氢化物
非
金
属无氧酸盐
元
素
及
其
化
合
物
要点扫描
一、非金属、金属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硅与其化合物
Za2UO3,混__________HUl_______
o->∙△∙Iψr-;ψ
7
Si_一—SiO2----------------►NiiiSiO3SiF4H⅛SiO
C3r⅛j⅜OT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公园景观照明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搅拌站租赁合同(含能源消耗与节能措施)
- 2025年度消防设施维护与安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国医堂专业装饰工程合同文本
- 2025年度艺术品租赁合同范本下载(2025版)
- 2025年度个人旅游借款归还及旅游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跨境电商物流借款保证合同
- 2025年度都市青年合租社区服务合同协议
- 2025年度股票期权法律文件起草及审核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花椒油生产线节能减排项目投资合同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保洁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的培训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景观设计》课件
- 门窗安装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ISO45001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动画课件教学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