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华杰短篇小说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F/22/wKhkGGYfYgmAZLDIAAFF6LNiCTo551.jpg)
![莫华杰短篇小说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F/22/wKhkGGYfYgmAZLDIAAFF6LNiCTo5512.jpg)
![莫华杰短篇小说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F/22/wKhkGGYfYgmAZLDIAAFF6LNiCTo5513.jpg)
![莫华杰短篇小说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F/22/wKhkGGYfYgmAZLDIAAFF6LNiCTo5514.jpg)
![莫华杰短篇小说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F/22/wKhkGGYfYgmAZLDIAAFF6LNiCTo55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莫华杰作为短篇小说的新生力量,展现出十分不错的创作水准和冲击力。相对很多青年作家都热衷于青春迷茫文学的主题,莫华杰却是以一种独特的着力点,聚焦于乡土题材上。莫华杰的小说非常接地气,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显得十分沉稳。他聚焦中华千年的传统文化,用写实叙述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历史,去寻找中国乡村文化里的精神内涵与弊端所在。他的小说带有一些文本实验性,为他的文章增添了生动性。莫华杰的短篇小说在如今的文坛算是一股清流,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文学都走向了市场,娱乐。但是莫华杰仍然有自己文学坚持,没有一昧地去迎合市场,更多的是对乡村的写实,对底层百姓的刻画,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这值得我们大家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关键词:莫华杰短篇小说乡土气息
目录TOC\o"1-2"\h\u8703一、莫华杰及其短篇小说创作 页莫华杰短篇小说研究莫华杰及其短篇小说创作莫华杰的作品无论是从选材上或者叙事风格上都具有个人特色,他不迎合时代的潮流,在题材上多选取与农村背景的故事,通过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题材,表达出他深刻尖锐的思想,叙事角度上也常常别出心裁,以出人意料的手法去塑造故事情节。(一)题材及其内容中国农村题材的小说是伴随着新文学一起诞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和《祝福》等短篇小说,鲁迅先生开创了农村题材的先河。而莫华杰也正擅长农村题材的小说,其作品大多以农村为背景,通过描述乡村农民之间的一些矛盾琐事来完成整部小说的故事构架。文学评论家柳冬妩是这样评论他的:“莫华杰的小说紧接地气,带着深厚的泥土气息,显得沉稳扎实许多。他以聚焦千年传统文化和传统叙述的方式深入历史,挖掘出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弊端所在。但其小说传统叙事之中却往往带有文本实验性,这一点大大增加了其小说的生动和活力。”[1]柳冬妩在文中还从乡土伦理与乡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认真的品读了莫华杰的短篇小说《碑伤》,她认为《碑伤》所呈现的,是一个在民间自然伦理高强度的制约下的人生百态和生命悲剧。《南瓜》、《碑伤》、《兔子吃萝卜》等作品都是非常优秀的乡村小说,像《南瓜》讲述的就是一个发生在农村里的故事,“弟弟”因为偷喝南瓜酒而农药中毒身亡,导致了父亲的沉沦和后来一系列疯魔般的报复行为,通过父亲的报复行为又将农村村民之间自私自利,勾心斗角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最后激化了矛盾,复仇无望的父亲离家出走,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看他的作品,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仿佛有种在读鲁迅文章般畅快。他对乡村最淳朴的农民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能够完美的刻画出乡村里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其思想活动。通过对农村一件件琐事的描写,对农民之间矛盾的展开,讽刺了落后腐朽的封建思想,也对人性的冷漠自私做出了相当深刻的揭露。同时莫华杰的小说也有很浓的怪诞风,其所写的故事情节一般都出人意料,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也常常让人始料不及,十分怪诞离奇,让作品变得非常生动有趣。(二)乡土气息莫华杰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从《碑伤》一文开始,莫华杰便花大量的精力去塑造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生活场景,无论是崇山峻岭的环境描写,亦或者是狭隘而易满足的小农思想刻画,还是无知愚昧的封建习俗的描述,都活灵活现的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时代感浓厚的乡村背景。《碑伤》中村民为了修一座寺庙而大动干戈,心里布满了畸形的虔诚。为了寺庙所谓的“纯净”,对身世可怜的阿狗母子进行压迫。这种封建黑暗的思想束缚了人性,禁锢了思维,让压迫者实施压迫的时候觉得理所应当,让受压迫着接受压迫时也没想过去反抗。莫华杰的许多小说都是在刻画这些事情,揭露这些事情。《香火》中那个出去闯荡后衣锦还乡的狗生也为了给自己父母添香火而花费大量钱财精力,甚至让憨仔成为已经亡去多年的父母为的干儿子,让憨仔保持香火长存。憨仔的父亲老牛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也同意这件看起来就很荒谬的事情。憨仔更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每天准时添香火,做仪式,甚至以此为荣。这些看似荒谬怪诞的事情在莫华杰的刻画下却显得十分自然,以此揭露出时代背景下的农村人的种种愚昧现象。所谓的乡土小说,就是借着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生活的小说,往往带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乡土小说以故乡的风土人情为题材,主要目的是揭示乡村生活中落后、愚昧的那一面,并借此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感情。莫华杰的小说《碑伤》、《香火》、《南瓜》、《兔子吃萝卜》等都是描写偏远乡村里的故事,是以作者自己成长过的乡村为背景去塑造的地方。莫华杰的作品往往是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乡村里的习俗,对那些愚昧无知的封建思想进行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并且往往带有复杂的情绪表达,作家怀着哀其不幸却怒其不争的心情去描写,像《碑伤》中,刻碑人对人们迷信崇拜碑文表示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石头上刻着几行字就可以成为这些人的信仰,也不理解为什么可以通过碑文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刻碑人发现,有些无辜善良的人因为一些愚昧可笑的缘由无法刻上碑文,成为破坏风水的罪魁祸首。但那些坏事做尽,心肠歹毒的人却可以冠冕堂皇的将名字刻在碑石上。所以他看着自己刻的碑文时,觉得那是一个个流着血,会吃人的字。作者通过刻碑人的思想价值观的演变,刻画出一个封建落后,愚昧黑暗的旧社会,同时也揭露并讽刺了这些可笑可恨的乡村习俗,封建迷信。作者对阿狗和其母亲徐桃花的遭遇也表达了深深的同情,这种同情是建立在阿狗那颗淳朴的孝心之上,也是对徐桃花那无辜的遭遇的一种不理解。徐桃花因为丈夫的问题被世俗所不接受,被人们误解的一种怜悯。所以最后才会发出感慨:“我觉得所谓的功德碑都是欺骗世人的手段,然而,真正有功德的人是无需立碑的。”莫华杰作品里对这些乡土生活的描写,是一定社会时期的的社会反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透视着现实的生活。乡土小说从兴起以来,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变化,每一次社会发生的大变革都可以在乡土小说的作品中找到相关的映射。乡土小说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上、还是题材内容的演化扩展上,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创新上,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二、莫华杰小说的艺术分析莫华杰的创作具有别具一格的叙事角度,往往从出人意料的方面着笔,以夸张怪诞的笔法去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出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像《南瓜》里的父亲,《香火》里的狗生等等,通过刻画这一系列的人物,表达出他尖锐而又深刻的思想,也增强了作品的深度。(一)叙事角度莫华杰小说的叙事角度非常新奇,总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例如他的的中篇小说《兔子吃萝卜》就是一部让人有一种新奇惊讶的作品。作品描述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落后的乡村故事。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围绕农民方土龙与村长方长国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而展开演绎的,像许多乡村矛盾一样,两人矛盾的关键就是土地纠纷,方长国作为村长某用私权将寨里地段最差的那七分洼田分给了得罪了他的方土龙,于是这七亩田地便成为了方土龙的心头之恨。作者抓住了中国乡土、农村文明的关键,以土地问题切入了矛盾的。莫华杰还用别出心裁的叙事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他透过因灾难身亡的死者身上一双绣着“兔子吃萝卜”的鞋子来展开这个故事。这一看似跟故事毫无关联的细节一下就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把整部小说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蕴,使其不再是简单的一部乡土小说,而是通过这些乡土题材的故事,能够映射出更多乡土社会的问题和矛盾。小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具有怪诞性,可见作者是一个拥有丰富乡村生活经历的叙事者。他避开了俗套的农村矛盾问题,而采取了新颖怪诞的切入点,来展开故事的演绎,而且小说的情节也是此起彼伏,方土龙与方长国之间因为矛盾相互攻击,而又因为利益相互妥协,十分怪诞讽刺,不仅在与写实农村文明的矛盾弊端,也揭露了人性的冷漠利己。非常具有深刻性。除此之外,莫华杰还有一部精彩绝伦的短篇小说《南瓜》也同样具有别出心裁的叙事角度。莫华杰总是能带给我们一些独特而新奇的东西,然后以个性化的视角写出独属于他眼中的乡土世界,《南瓜》中他叙写“弟弟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套酿南瓜酒的偏方:用尖刀把刚长成型的青南瓜切开一个小孔,将酒糟塞入南瓜里面,然后加入一些水,再把小孔堵上。半个月后,随着南瓜的成长,天然的南瓜酒也就酿成了”,很明显,这同样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每一个乡村都会发生的类似的故事,没有什么新奇,但莫华杰却在这件平凡的故事上增添了一笔色彩,故事里他弟弟竟然因为偷喝南瓜酒而中毒身亡了!但这虽然令人诧异,却也不算特别离奇,但弟弟的死亡却引发了几个家庭灾难,也使得父亲沦落为一个为弟弟复仇的行尸走肉,导致了人心惶惶的矛盾猜疑链。这既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这样的故事一下就能把读者的好奇心抓住。并且在人物命运的设置上,父亲因为儿子莫名死去的各种行为描写以及心理的刻画,都在这怪诞荒诞的故事中得以延伸,让人读完之后还会反复去思考谁是真正的凶手,父亲离家出走之后的命运如何。这可能就是中国式的荒诞吧。(二)《碑伤》中放弃刻碑的“我”《碑伤》中的“我”是一个心中追求人性美好的刺碑人,对阿狗母子的悲惨际遇十分的同情,却又无力去改变这种现象。看着人们一边道貌岸然的刺碑祈福,一边却刻薄冷血的欺压阿狗母子,面对这种畸形的虔诚,这种冷漠的人性,“我”开始怀疑神明是否真的会保佑虔诚的人,如果会,为什么阿狗这种更为纯粹的虔诚者没有受到保佑,为什么牛头山的恶民没有受到惩罚。带着这种怀疑与失望,埋刀弃碑,放弃了这种虚伪的信仰。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本身也不是一个信奉神明之人,是由于在初中毕业后,迫于生计才跟四叔学习刺碑,在牛头山遇到了阿狗,被阿狗的孝心感动从而答应了阿狗,为他的妈妈徐桃花刻一块碑,但其实“我”并不觉得这种碑文能有多大的作用,帮助阿狗更多的是出于同情,和对阿狗那股毅力所感染。从一开始让阿狗离开,到阿狗送琵琶,再到让阿狗去挑一块石头磨平,其实都在劝退阿狗,让阿狗放弃。这也体现出“我”对这所谓的功德碑其实并不像其他人那么迷信和崇拜,为之后我放弃刺碑埋下伏笔。但在这个过程中见识了村里头对他恭恭敬敬的人对阿狗母女俩的尖酸刻薄,欺辱刁难。同时这些丑恶的人还大义凛然的拒绝他们认为肮脏的名字刻上碑文,阿狗的死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冲击,让我开始怀疑碑文的神圣,大家都觉得碑文是神圣的,但神灵却不保佑这些好人,而让那些真正丑恶尖酸的人的名字刻上去。阿狗的死和徐桃花的疯,促使了“我”放弃了刺碑,阿狗其实也是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害死阿狗的不仅仅是村人的冷漠无情,还有那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正由于这种封建思想,阿狗对碑文有一种近乎迷信的执念,也正是这种执念,让他甘愿冒险,最终丧命。在见识了村民之间的刻薄,偏见,虚伪之后,我不再相信所谓的功德碑,看透了这看似神圣背后的虚伪和丑陋,“我”将刺碑用的工具随阿狗一起埋入土中,从此放弃刻碑。莫华杰刻画了“我”这么一个刻碑人形象,目的是为了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刻薄,同时也是对封建迷信的虚伪以及罪恶进行批判。“我”放弃的不是刻碑,“我”放弃的是对人性愚昧丑恶的失望,也是对封建迷信的一种强烈反抗。(三)《兔子吃萝卜》中的农民方土龙方土龙是冷水寨一个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的典型农民形象,他斤斤计较,不择手段,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放弃底线,放弃良知的人。一方面他是一个思想充满封建迷信的愚昧之人,深信通过穿死人鞋可以让得罪他的方长国行霉运。为了满足他自己的报复心,不顾忌讳,不顾人性,扒下死人鞋后抛尸离去。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了保住方长国许给自己的利益,为方长国辩护。讲一个贪图蝇头小利,心灵丑陋,思想无知的小人物刻画得玲离尽致。故事从早年在生产队得罪了队长方长国开始着笔,因为方长国成为村长之后再田地分配上面故意给方长国使小辫子,分给了方土龙一块经常闹水灾的水田。因此方土龙做梦都想报复村长方长国。作者以此为背景展开了描写,描写了方土龙一系列匪夷所思又愚昧可笑的报复手段,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农民形象,揭露了人性深处的丑陋和恶毒。方土龙在他的水田发现了尸体,经过一系列心理变化之后仍然觉得扒鞋抛尸,目的只是为了报复,这足以见得封建思想深深地扎根在普通百姓的脑里,蒙蔽了他们的思想,扭曲了他们的心理,使得他们面对这种关乎人性道德的选择时,往往做出匪夷所思的选择。即使后来一连好多天不见“死人鞋”起效果,他也没有产生怀疑,只会自己找理由继续欺骗自己,觉得是方长国门口的八卦镜起了效果。作者通过刻画这些可笑的行为举止,来讽刺封建迷信对百姓的摧残,方土龙便是一个深受封建迷信荼毒的人。同时方土龙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明明了解“死人鞋”真相,知道村长方长国被警察带走调查之后首先关心的竟然是方长国能否实现对他的利益诺言,后来主动去坦白也是因为自身的利益,处处为自己考虑,无比自私,面对死者的妻子,也毫无愧疚之情,冷漠至极。莫华杰将这么一个思想封建,内心丑恶,唯利是图的封建农民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对封建迷信无知的批判之情,对人性自私黑暗的厌恶之情。
(四)《南瓜》中誓要复仇的父亲《南瓜》里我的父亲是一个思维死板,性格极端的矛盾之人,在失去儿子之后他想要复仇却找不到证据,于是变成一具无法沟通,无法理解,无法挽救的行尸走肉。他将自我孤僻,他不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理解他,最终只能默然离去。父亲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百姓,勤勤恳恳劳作,与邻居和睦相处,闲暇时也喝酒打牌,但却因为弟弟喝了自制南瓜酒中毒身亡,性情大变,从此变得极端孤僻,活着的目的就是想找出毒死弟弟的凶手,为弟弟报仇。由于猜忌关系,与邻居们也反目成仇,每天拿着农药威胁邻居,成为大家的一个麻烦,不给大家安生,也不给家人安生。抛弃了家庭,也抛弃了正常的生活。父亲变成这么一个极端的疯子,是因为弟弟的死因没有找到,无法找到凶手,也看不到任何希望。人一旦失去了希望,就跟死亡没什么区别,没有希望,或者就没有目的,变得麻木,毫无生活东西,变得无比极端,冲动易怒,父亲便是如此,他失去了希望,变成一只复仇的野兽,每天都张牙舞爪,威胁着各个邻居,虽然毫无意义但仍然一意孤行,父亲是在惩罚别人,同时也在惩罚自己。莫华杰刻画了这么一个极端的形象,是想要表达希望对人性的重要性,失去希望就失去了人性,失去希望,就死亡了。父亲最后离开了,是因为我将弟弟刨出火化了,将他的心结给烧掉了,将支撑他或者的最后一个理由给烧掉了。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将他的心结解开,他便解脱了。作者通过父亲一系列夸张,怪诞的,匪夷所思的坚持和极端的行为,将人心进行剖析,人心总是充满猜忌,如果拒绝沟通,拒绝理解,极端的去封锁内心,那么人活得就像行尸走肉。类似父亲这种人,在封建社会里不计其数,作者通过父亲这一形象讽刺了封建的种种黑暗。三、莫华杰小说的意义莫华杰的小说是具有深度的,作品里尖锐的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他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一件件事件的刻画,表达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关于人性,也有关于思想,莫华杰的作品是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的。(一)对真实人性的揭露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小说选刊》的副主编王干先生是这么评价莫华杰的。他说“莫华杰呈现出来的思想深度、生活质感、语言才华,无比证明了年轻一代的作家日渐趋向成熟,走向大气。今后若能进一步拓展视野、锤炼语言,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3]王干先生还特别强调了莫华杰能“在细微处写出人性深处的幽邃和光亮”。我觉得王干先生的评价十分准确,莫华杰总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小事刻画出最真实的人性,在《碑伤》一文中,“我”在初中毕业之后去找“四叔”学刻碑,因为“我”跟他是本族亲,所以“四叔”对我倾囊相授,就连他最得意的壁画也会传授给我,而另外两个徒弟就自然没有我这个待遇了。三言两语就讲人性的自私完完全全的刻画出来。文中村民们对“阿狗”母子两人的态度也将农村百姓的尖酸刻薄,自私无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嫂子大嘴婆贪图利益,对这对可怜的母子百般刁难,甚至阿狗死后,他妈妈徐桃花疯了还要赶她出家门,最终导致徐桃花凄惨离世,村民们即使内心有些同情这对母子,却无一为她们伸出援手,甚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为可笑的是所有人都把阿狗那个不靠谱父亲的死归结于这母子俩的错。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刻,阿狗为尽孝心,徒手刨地埋她母亲的碑文,一个送饭的年轻人便踹了他一脚,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大家对这母子俩的欺压是常态,而阿狗不敢反抗也体现了被压迫者的无力,无奈。整个大环境都如此的情况,没人会理解他们,被压迫者根本无法反抗。“我”对阿狗母子的同情,对阿狗母子死去的忏悔,也体现了“我”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最后我将刺碑用的铁锤和钢凿,一并埋入了阿狗的坟中,从此之后不再刺碑。“我”揭露了真实的人性,也失望与人性。毛姆说过:“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4]总结的十分到位,人性是复杂的,而不是非黑即白,莫华杰的《香火》中狗生的人物形象非常典型。书中的主角狗生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年少时无所事事,于是被村长安排去抄电表,狗生兢兢业业的完成了几年的工作,没出什么差错。从这可以看出狗生认真负责的一面。但狗生却在大家习以为常的时候携款逃跑,因为听人说去深圳打工比较有前途,也因此让全村人经历三个月没电的黑暗。所以狗生在认真负责的心里,还藏着自私自利。而发迹后狗生荣归故里,对村里捐了一大笔钱,也对村民们非常友好,送中华,喝茅台。甚至与憨仔结拜成兄弟,可以看出来狗生有知恩图报的良知,但其实此中也有为了延续香火的原因。重情重义,对憨仔百般的好,但书中也暗喻了狗生背叛了自己的兄弟。通过一系列的刻画,塑造了狗生这样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形象,把人性里的好坏都一览无遗的揭露开来。莫华杰将人性里那些黑暗的一面描写得十分真实,村长让狗生去做收费员并不是完完全全想帮助狗生,而是收电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老牛答应儿子与死人认亲是贪慕狗生的权贵:马黄没有从老牛那里谋取到利益便由谋士变成泼皮:村里的电费被狗生偷走,村民宁愿忍受停电也不愿意协商。莫华杰将这些人性的黑暗面一一展现出来,表达出一种不满的态度,就像文末所写:“憨仔站在神台前,呆呆地望着神台上那三炷被风扯得忽明忽暗的香,像要熄灭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他感到莫名的心慌。”人性的黑暗让人感到迷茫,人的信仰,人的希望就像那几炷被风吹得忽明忽暗的香一样,变得飘忽不定,脆弱到随时可以熄灭。(二)对封建迷信的批判所谓的封建思想,是“封建”与“思想”两个词组合而成,是一个因为历史而成的特定词语,一般是指维护封建统治的旧道德、旧礼教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的泛称。封建思想与封建社会思想是有不同的,日常意义上的封建思想是指一种过时落后的观念,是不符合当前时代要求,需要摒弃的思想;但封建社会思想既包含积极、进步的思想,也包含消极落后的思想,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是应当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的。莫华杰小说中就描写了许多落后、愚昧、不人道的封建思想。作者通过描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故事情节,揭露了封建思想对人们根深蒂固的束缚,愚昧了人们的思想,荼毒了人们的人性。像《碑伤》描写了村民们对山神的盲目崇拜,为了建造神庙和雕刻碑文定下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规定,不收他们认为“肮脏”的钱,并且那些“肮脏”的人名字不能刻到神圣的碑石上,而且一群身世“干净”的人对徐桃花母子俩的冷漠,欺压也体现了封建思想里对女性的压迫。作者通过“我”最终埋刀弃碑的决定来表达对这些封建黑暗思想的不满和批判;还有《兔子吃萝卜》里农民方土龙因为迷信封建,将死人的鞋送给他的对手村长方长国来进行报复。文中详细描写了方土龙的心理活动,他在洗死人鞋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恶心,反而觉得兴奋,后来死人鞋不起作用他也不怀疑,而是将理由归于方长国门口的八卦镜,可见封建思想已经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维,扭曲了他们的内心。作者通过塑造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残害,批判那些腐朽落后的封建落后思想。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5]封建思想束缚了国人两千多年,毒害了一代代人的心灵,鲁迅先生的话非常深刻,从来存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健身教练雇佣合同范本
- 税法(第5版) 课件 曹越 第13章 印花税;第14章 耕地占用税
- Unit+1+Meeting+new+people+Part+A++How+do+we+get+to+know+people【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
- 《风险价值观念》课件
- 《AOPP诊治进展》课件
- 1开开心心上学去+第1课时+【知识精研】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吊式人形沙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科技改变生活》课件
- 《塑人像》课件 2024-2025学年 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中国妇科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
- 儿科新生儿脐炎培训课件
- 202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09BD13建筑物防雷装置
- 医疗行业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改进方案三篇
- GB/T 44122-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机理模型开发指南
- 预应力空心方桩打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飞机仪电与飞控系统原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 数据分析应用项目化教程(Python) 课件 项目1 认识数据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